钓鱼岛之争

合集下载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源于19世纪末日本对外扩张,是历史遗留问题。

如何解决钓鱼岛争端,是两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通常所说的钓鱼岛其实是一个群岛,位于中国福建正东、台湾东北的东海海域,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几个岩礁组成,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

其中,钓鱼岛面积最大,约4.3平方公里,该群岛即因钓鱼岛而得名。

钓鱼岛上无人长期居住。

钓鱼岛历史上就是中国固有领土,在行政上明朝年间隶属于福建省,清朝初年起隶属于台湾。

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完成的《顺风相送》一书中,首次提到钓鱼岛。

1534年,明朝第11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完整地记录了明朝册封琉球的航海历程,再次留下了中国人首先发现钓鱼岛的证明。

早在1561年,明朝的中国地图便将钓鱼岛纳入中国福建的海防区域内。

1562年,明朝册封使郭儒霖所著《重编使琉球录》更清楚地证实,当时中国已将钓鱼列岛中最靠近琉球的赤屿,即现在的赤尾屿作为与琉球分界的标志。

到清朝,中国与琉球的界线在钓鱼岛南面海槽一带已成为中国航海家的常识。

1719年赴琉球的清朝康熙册封使徐葆光所著《中山传信录》更加清楚地指出了他赴琉球的海上航路:从福建出发,经花瓶、彭佳、钓鱼各岛北侧,自赤尾屿达姑米山(久米岛)。

书中还援引了琉球权威学者的观点:琉球的姑米山乃“琉球西南界上之镇山”,即镇守琉球边关之山。

上述历史记载充分证明,中国明清两朝政府一直视钓鱼岛为中国领土,并将其列入中国的海上防区之内。

钓鱼岛为中国固有领土,也可从日本历史文献中得以佐证。

1785年,日本经世家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的附图“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

该图是以《中山传信录》为依据,采用中国的“钓鱼台”为岛名,并将钓鱼岛和中国福建、浙江用同一淡红色标出,而久米岛则同琉球一样为黄褐色。

实际上,在1868年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找不到独立言及钓鱼岛的文献,日本地图和历史资料中的“钓鱼岛”或“鱼钓岛”名称,都是从中国相关文献借用过来的。

中日钓鱼岛之争

中日钓鱼岛之争

中日钓鱼岛之争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但是,日本方面无视大量历史事实,竟声称日本人古贺辰四郎在明治十七年(1884)发现该岛。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争端。

钓鱼岛争端也就一直成为了中日两国关系的争议焦点。

一.自2012年至今中国与日本关于钓鱼岛问题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1.2012年1月3日上午9时30分左右,日本第十一管区海上保安总部(那霸)的巡逻船发现冲绳县石垣市议员仲间均等3人登上了钓鱼岛。

约20分钟后,石垣市议员仲岭忠师也登陆了该岛。

2.2012年3月16日,由中国海监50、66船组成的中国海监定期维权巡航编队抵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进行巡航。

日本海上保安厅PL62号、PLH06号和PL61号三艘巡视船先后抵达钓鱼岛附近海域,且一直分别在海监50船和66船一侧进行尾随和干扰阻拦。

3.2012年8月15日,香港爱国人士冲过日本拦截,成功登上钓鱼岛,插上五星红旗,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4.2012年12月5日,美国参议院在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了2013财年(2012年10月~2013年9月)国防授权法修正案。

该法案明确写到将钓鱼岛作为《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的适用对象。

该法案将在经过与众院协商,由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后正式成为法律。

法案强调,反对试图通过“武力威慑和动武”来解决领土主权问题的举动。

据悉,法案强调美国认为钓鱼岛“处于日本的实际控制之下”5.2013年4月17日当天,中国海军170“兰州”号导弹驱逐舰以及572“衡水”号护卫舰通过冲绳近海公海海域返航,并在中国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

日本海上自卫队出动P-3C反潜巡逻机和驱逐舰在宫古岛附近海域对中国舰船进行跟踪和监视。

安倍晋三在2013年4月17日下午举行的党首辩论上,关于钓鱼岛问题,他再次宣称“不管在历史上,还是在国际法上,钓鱼岛都是日本固有领土”。

他同时放话称:“将在日本领海以及毗邻海域保持海上保安厅船只的24小时全天候巡航姿态,确保实效支配。

中日钓鱼岛争端

中日钓鱼岛争端

重庆大学中日钓鱼岛之争2012年9月11日,这一天,日本政府宣布国有化钓鱼岛,由此引发了中日钓鱼岛争端。

有人说,这是日本给中国制造了另外一个“911”。

确实,日本政府的这一举动,由此引发了中日两国之间围绕钓鱼岛之间的一系列角逐。

这一举动无疑一个重磅炸弹,使得这个本来就敏感的地区变得火药味十足。

钓鱼岛有关资料钓鱼群岛距离台湾基隆90海里(170公里),拥有丰富的石油和渔业资源,据称其海底蕴藏的石油相当于第二个中东,同样其军事价值也很大,钓鱼岛处于美国对华包围战略的“第一岛链”的中间,对中国海军走向远洋起着牵制作用,钓鱼岛还可以改造成为潜艇基地等等。

钓鱼群岛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岛屿周围的海域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五个台湾本岛的面积。

其中,钓鱼岛面积为4.3平方公里,是钓鱼岛群岛中最大者。

中国有关钓鱼台岛的最早文献出自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称该岛为“钓鱼屿”。

《顺风相送》一书,首先就提到了钓鱼岛是福建往琉球途中中航路指标地之一,可见钓鱼岛早就为我国人民发现和利用。

其后文献及官方采用“钓鱼屿”名称。

一七八五年,日本出版了著名学者林小平所著的《三国通览图说》一书,共有五张地图,一张朝鲜,一张琉球,两张虾夷,今北海道,一张小笠原岛。

这些地图制作精细,与现代制图法一样以颜色划分区域,其中《琉球国全图》,琉球属地皆用橘黄色,邻接琉球的日本部分则用淡绿色,而邻接的中国部分是用粉红色来表示,以色区分,国与国之间的分界自然一目了然,就在这图上,也标明了钓鱼屿,黄尾屿和赤尾屿的位置,其颜色与中国福建,浙江相同,粉红色。

要特别说明的是,《三国通览图说》在日本不是一般的地图资料,内阁文库,宫内听书陵部,东京大学,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大学的图书馆,及名古屋市的蓬佐文库等一些著名的文库都有收藏。

清朝末期,日本政府通过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就包括强占了我们的钓鱼岛,二战结束后,按照“波茨坦公约”和《开罗宣言》日本政府应该归还钓鱼岛给中国,可是,美国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在1971年将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交给了日本,这就为中日以后关于钓鱼岛问题的争端埋下了火种。

浅谈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

浅谈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

浅谈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摘要: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地处中国东海大陆架的边缘,总面积约5.69平方公里。

不仅岛屿本身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还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

钓鱼岛之争是中日间存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钓鱼岛的争端由来、价值等明确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同时主张用相对和平的方式坚决捍卫我们的家园。

关键词:钓鱼岛中日关系日本外交问题1、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由来据史料记载,明太祖遣使杨载诏谕琉球时经过该地,经考察系无人居住且无任何他国标记,于是设大明界碑。

且在此之前,从秦始皇,经三国、南宋、元代等朝,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我国人民到过澎湖列岛的记载。

由此可以看出,钓鱼岛屿很早就是中国的领土,一直在中国的管辖统治之中,所以。

“无主地”的言论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这种没有依据的言论是站不住脚的。

?然而日本却一味声称钓鱼岛主权归其所有,日本部分右翼分子不顾中日两国的关系,肆意公然践踏国际法,侵犯中国对钓鱼岛屿的主权,由此引发钓鱼岛问题,从而导致近年来我国和中日关系的紧张化。

2、日本觊觎钓鱼岛的目的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利益至上的原则支配着各国的政治与外交行为。

日本政府顽固地与中国争夺钓鱼岛主权归属,绝不仅仅是钓鱼岛本身,日本所觊觎的是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和军事战略价值。

(1)经济价值日本是个海岛资源,物产资源十分匮乏。

所以一直以来,对邻国总是虎视眈眈。

1895年日本就曾出版《大清国最新图》,上面详细标注了中国的各类资源,铁矿、磁矿、石炭、木棉、羊毛、茶叶等。

过去日本就曾因觊觎中国丰富的资源而多次发动了侵华战争。

1968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通过对包括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内的我国东海大陆架海底资源的勘察,发现这里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石油资源。

石油触动了日本的神经,促使日本提出了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要求。

(2)军事战略价值钓鱼岛在军事战略上的潜在价值是支配日本对钓鱼岛主权要求的另一重要因素。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与争端的实质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与争端的实质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与争端的实质一、钓鱼岛问题的由来钓鱼岛列屿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 距中国台湾省东北大约92海里,距日本琉球群岛约73海里, 但相隔一条深1000至2000米的海沟, 该海沟成为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天然分界线。

钓鱼岛列屿由钓鱼岛(413 平方公里) 、黄尾岛( 1108 平方公里)、赤尾岛( 01154 平方公里) 、南小岛(01463 平方公里)、北小岛(01302 平方公里) 和3 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组成,总面积约61344 平方公里。

早在明朝初期的1373年前后, 我国渔民即已发现了钓鱼岛。

据《明史》记载, 最早驻足钓鱼岛的是明朝人杨载。

1372 年, 明朝册封使杨载奉命出使琉球, 钓鱼岛位于杨载必经的航道上, 杨载的船只停靠在钓鱼岛, 并第一个驻足该岛。

1403 年, 我国文献中就有了钓鱼岛列屿的记载。

明朝永乐年间出版的《顺风相送》中记载有“福建往琉球”针路(航海指南)一节提到过“钓鱼屿、赤尾屿”等名称。

1556 年, 时任明朝浙江提督的胡宗宪, 节制海域边防, 负责讨伐日益猖獗的倭寇, 守卫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在内的中国海区。

1561 年, 胡宗宪的幕僚、明代地理学鼻祖郑若增编纂了《筹海图编》。

该书卷一“沿海山沙图”的“福七”至“福八”中, 就标有钓鱼屿、黄尾山、赤屿等。

明朝人施永久撰的《武备秘书》卷二中更为明确地画出“钓鱼岛”、“黄尾山”、“赤屿”等岛。

日本最早有钓鱼岛记载的是1785 年日本人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 但该书用颜色明显标示出钓鱼岛属于中国。

直到1884年, 从事海产品采集和出口的日本商人古贺辰四郎才首次涉足钓鱼岛。

这比中国人涉足并命名钓鱼岛晚了300 到500年。

在19 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 日本从没有对中国拥有钓鱼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

1895 年,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此条约只明文规定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 并没有提及此一海域的钓鱼岛列屿。

为什么争夺钓鱼岛 中日之争

为什么争夺钓鱼岛 中日之争

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强迫清朝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而攫取了台湾及附属各岛屿。

并在签订前的三个月窃取这些岛屿,划归冲绳县管辖,这里就包含了钓鱼岛。

1943年12月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

这里也包含了钓鱼岛必须归还中国。

1945年日本投降,日本政府却将附属于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等岛屿以归冲绳县管辖为借口由美军占领,并私自交给了美国托管。

1951年9月8日,日本同美国签订了片面的《旧金山和约》(正式名称为《日本国和美利坚合众国之间的安全保障条约》,又叫《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并将钓鱼诸岛连同日本冲绳交由美国托管。

1971年6月17日,日美两国在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私相授受,把钓鱼岛等岛屿被划入“归还区域”,交给日本。

也就是说,本来根据开罗宣言应该归还中国的钓鱼岛,至始至终都是日美之间倒手。

领土上:如果中国失去钓鱼岛那将意味着,中国将失去4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相当于四个浙江省)。

超过东海海域一半。

换句话说将40平方公里让给了小日本。

经济上:据联合国有关考察论证钓鱼岛列屿海域海底,油藏的上限为1574亿桶,有第二中东之称,超过伊拉克(1120亿桶)40%,比美国多五倍,足供中国使用80年(目前中国石油60~70%依靠进口而小日本对石油的需求那就更不用说了)。

天然气藏量约8万4000亿立方米,比沙地阿拉伯多八倍。

钓鱼岛列屿海域海里,鱼产非常丰富,盛产鲭鱼、红衫鱼、飞花鱼、鲣鱼、文鳐鱼、大小黄鱼、带鱼、墨鱼等等,自古以来是中国渔民的主要渔场之一。

钓鱼岛列屿海域海上,是繁忙的海上交通运输要道。

战略意义:在台湾还未收复前,钓鱼岛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个可以通向太平洋的出海口,如果台湾迟迟不能收回,而中国又无法控制钓鱼岛的话,那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中国几乎就是一个内陆国家了(钓鱼岛是美日封锁中国第一岛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一旦有战事发生这对于中国来说就将非常被动。

扰动东亚的岛屿之争

扰动东亚的岛屿之争

扰动东亚的岛屿之争岛屿有大有小,作为一个国家的组成部分却不容小觑。

很多岛屿在领土主权价值、经济价值、军事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不同时期各个国家之间岛屿之争历来不断。

特别是近段时间东亚各国因岛屿归属问题闹得纷纷扰扰,令世人瞩目。

本文就东亚主要国家之间的岛屿之争进行浅析。

一、中日钓鱼岛之争钓鱼岛列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

钓鱼岛列岛由71个无人岛组成,主要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北小岛、南小岛、北屿、南屿、飞屿等。

钓鱼诸岛位于台湾省东北,距基隆港约190千米,距冲绳岛西南约420千米。

钓鱼诸岛总面积约5平方千米,岛屿周围的海域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5个台湾本岛面积。

目前该岛实际由日本控制,日文名称为“尖阁列岛”。

钓鱼列岛及其周围海域具有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

1966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经过对包括钓鱼列岛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资源的勘查,得出结论: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储油量最丰富的油田之一,钓鱼岛附近水域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

1982年,据我国有关科学家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量约为30~70吨。

钓鱼岛周围海域的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

长期以来,我国台湾等地渔民经常到这里从事捕捞活动,年可捕量高达15万吨。

二、韩日独岛(竹岛)之争独岛是韩国方面的称谓,日本方面称竹岛。

独岛(竹岛)是一座位于日本海(韩国称之为东海)中央的火山岛。

它是由东、西两个小岛和34块岩礁组成,总面积为18.6平方千米,两岛之间有一条150米宽、330米长的水道相隔。

独岛(竹岛)距韩国郁陵岛只有92千米,故在朗朗晴空的日子里,站在郁陵岛的山巅圣人峰上可以依稀望见独岛;而距离日本最近的隐岐诸岛有161千米之遥。

在地质成因上,独岛(竹岛)是由460万年至200万年前熔岩喷发而形成,独岛上现还可以看到3个火山口。

由于这里终年大风不断,且缺少淡水供应,原本是个无人居住的岛屿,但独岛位于日本海寒流和暖流交会处,四周海域是一片丰饶的渔场,海底还蕴藏着比较丰富的油气田。

钓鱼岛事件的背后

钓鱼岛事件的背后

钓鱼岛事件的背后1、美国通过最脆弱的希腊攻击了欧元,火烧连船使得欧盟摇摇欲坠,欧元地位大大动摇,资本快速流向美国,修复美国资产负债表。

通过挑起中日钓鱼岛之争,两个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外汇在潜在战争影响下源源流向美国,并打击日元和人民币,能挑战美元的欧元、日元、人民币受到打击,美国则从危机中快速恢复。

2、这个时点爆发的钓鱼岛之争名为领土之争,实为美国主导的经济之战,任何争端的背后都是经济利益在主导和驱使。

3、美国用爱国主义绑架中国政府,这就是香港某些一向反中亲美人士突然反常去登钓鱼岛的原因。

再怂恿日本的2B政客,激发日本长期被压抑的领土欲望。

钓鱼岛关乎两个国家政党的面子,两个民族的自尊,已经被挑起。

4、美国在全球有两大鹰犬,非常凶猛,在欧洲是英国,打击欧元的战役中,它最积极。

在亚太地区是日本,本来美国不想动用日本,因这个国家的人比较二,容易走火,只想用菲律宾挑起争端,让资本流出中国。

然菲律宾不堪大用,中国用军舰加胡萝卜就吓跑菲律宾,只好用日本了。

5、通过打击欧元,挑起东亚争端,导致资本流出欧洲和东亚,流入美国。

这就是美国的QE3,而不是美联储印钞的QE3,世人翘首以待美联储的QE3是这种方式,成本最低的方式。

如果还停留在传统的货币思维里,那么你就失败了,到时看资本流出中国的速度吧。

6、对于欧元的打击,美国可以直接打击。

因为欧元没有保护屏障,而中国和日本有统一的主权、军队、庞大的外汇储备,只有通过挑起争端和冲突来打击,将资本赶向美国。

中日战争喧嚣尘上,美国却在一边诡异的笑。

7、美联储为全球最大对冲基金,经常做空美元一切对手,美联储坐镇中央,麾下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对冲基金出击。

横扫英镑、日元、港币、泰铢等东南亚货币、欧洲,现在盯住了人民币,做空过的人都知道,一旦做空,就会变得很有攻击性,美联储也是这样。

8、将美国整体看成一张资产负债表,最严峻的问题是债务过大。

目前降低负债不可能,只能增加资本,通过打击欧元和挑起东亚争端,资本流入美国,很多会进入股权、房产等所有权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段时间,中日钓鱼岛主权博弈进入正面交锋,逐步炽热,抑或会擦枪走火,走向冲突。

那么谁又是钓鱼岛之争最后的赢家呢?
我认为是中国。

中国势必要夺得钓鱼岛,一方面,就外部环境而言。

若是中国丢了钓鱼岛,那么,中国的经济重镇长江三角门户大开,会直接受到敌人的军队攻击和突袭,而且,更多的岛屿说不定也会被别人虎视眈眈的盯着了,所以解决钓鱼岛问题也是解决南海被占岛屿问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榜样。

另一方面,就中国社会内部而言,钓鱼岛事件发生后,中国各地反应强烈,出现了大规模的反日游行事件,并且,目前的中国处在转型期和改革期,各种社会矛盾突出,一旦激起民怨就会给执政党造成很大麻烦!
那么中日之间会怎么解决问题呢?对于许多人都在猜测中日围绕钓鱼岛争端,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很大。

但我认为要达到战争状态,是不太可能的。

因为中日双方,都付不起战争的代价,考虑到经济发展,不会滑到极端状况。

而且,日本深知自己需要中国多于中国需要日本,所以未来将作出让步。

军事冲突不太可能,但“经济上的战争”早就开打了。

今年以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如果中日之间摩擦继续,甚至不断升级,那么日本经济将再度跌入衰退深谷。

中日爆发钓鱼岛领土争端后,中国各地自发抵制日货的运动此起彼伏,包括汽车内的日本产品在华销售直线下降,日本三成企业受到负面影响,中国这个大市场正逐渐对日本关闭,而且近来中国赴日游客下降超七成,没有了中国游客财大气粗的扫货,日本相关企业欲哭无泪。

日本经济复苏确定渺茫,并切受此打击。

对于中国,无疑也会遭受损失,但中国的伤害要远小于日本。

有人认为如果中国打出了“经济牌”,中国则可能以后就没有了日本的把柄来遏制日本,那么日本就会肆无忌惮地挑衅中国。

但是我要说的是一旦经贸对峙对日本经济的打击更明显,日本经济将难堪其重,国内民众怨声载道,到那时日本则没有实力和精力来挑衅中国,至于日本盟友美国根本不关心这个岛是谁的,但钓鱼岛局势升级却只会让美国两难,所以美国并不想看到钓鱼岛风波恶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