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课件 第五章 神经组织

合集下载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神经组织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神经组织

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microglia
少突胶质细胞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oligodendrocyte
神经胶质细胞
1.星形胶质细胞 (Astrocyte)
形态: 体积大,星形,突起多;核大,染色浅,园或卵
园形;胞质中含胶质丝(glial filament acid protien, GFAP)是具有特异性的中间丝蛋白。
(连续型、内皮细胞间有紧密连接) (2)内皮外基膜(周细胞) (3)神经胶质膜(星形胶质细胞脚板)
五、神经纤维和神经
(一)神经纤维(Nerve Fiber)
1.组成 神经元的长轴突(轴索)及包绕它的神经
胶质细胞(施万细胞或少突胶质细胞)组成。 2.分类 根据所包饶的胶质细胞是否形成髓鞘分为: 有髓神经纤维 和 无髓神经纤维两种。
施-兰切迹:胞质通道
结 间 体 有髓神经纤维模式图
(1)LM:
郎飞结
(2)EM:
轴突
髓鞘
有髓神经纤维 纵、横切
髓鞘呈明暗相间的同
心圆状板层。
轴突 施万细胞
髓 鞘 的 形 成 过 程
髓鞘形成
2. 中枢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
髓鞘构成: • 少突胶质细胞的突起 • 一个少突胶质细胞 可 包卷多个轴突 • 外表无基膜 • 髓鞘内无施兰切迹
数目: 一个或多个
形态:呈树枝状,多分支
结构:同胞体部分,膜上 有大量受体,分支有许多 棘状突起,称树突棘。
功能:接受刺激,树突棘 增大神经元接受刺激的表 面积。
2. 轴突( Axon)
数目:从胞体发出,一般 为单支。
形态: 细长、表面光滑 直径均一、有侧枝。
结构:无尼氏体,含神经 纤维。

神经组织PPT课件

神经组织PPT课件
HE染色只能显示细胞核。
5.4.1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 胶质细胞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形成髓鞘)
小胶质细胞(胞体细长,核小,有吞噬功能)
室管膜细胞
5.4.2 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 胶质细胞
雪旺氏细胞 (Schwann
参与周围神经系统中
cell)神 泌经 神纤 经维 营的养构因成子,。分
5.1 神经组织概述
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又称神经元(neuron), 具有接受刺激、整合信 息和传导冲动的能力 。
简称胶质细胞, 有支持、保护、 营养和绝缘等 作用。
退出
5.2 神经元(neuron) 5.2.1 神经元的分类 5.2.1.1 根据突起数量分类
假单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神经节内包裹神经元胞
卫星细胞 体的一层扁平或立方形
细胞。
退出
5.2.2.1 神经元的胞体
胞体是整个神经元代谢和营养的中心, 并有接受神经冲动的功能。形态和大小 差别较大。
尼氏体(Nissl’s body)为嗜碱性物质, 光镜下呈斑块状分布,又称虎斑。仅存 在于胞体和树突内。
电镜下,尼氏体 由发达的粗面内 质网和游离核糖 体所构成。
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为嗜 银性细丝状物质。
5.2.2.4 神经末梢 nerve ending
神经纤维的末端在各组织和器官 中的末梢装置。根据生理机能的 不同,可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 动神经末梢。
(1) 感觉神经末梢
Sensory nerve ending
是感觉神经元周围突的末端部分 所形成的结构,又称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梢按其结构可分为 游离神经末梢和有被囊神经末 梢。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神经组织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神经组织

神经胶质(细胞) (neuroglial cell)
特点:数目多 有突起,但不分树突、轴突 不形成突触 无Nissl体 有分裂能力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
❖ 星形胶质细胞:大,星形,突起多(脚板) astrocyte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细长,分支少, 胶质丝多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粗而短,分支多, 胶质丝少
➢ 色素:常见脂褐素
2、树突(dendrite)
结构:粗、短、粗糙(树突棘 dendritic spine)、多, 有Nissl体
功能:接受刺激和传导冲动
3、轴突(axon)
结构:细、长、光滑、一根,无Nissl体 *轴丘(axon hillock) *轴突终末
功能:传导冲动
神经元模式图
脊髓前角运 动神经元
神经元的几种 主要形态类型
突触(synapse)
结构:神经元与神经元或非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
突触的形式:轴-树突触(最常见)
轴-体突触
树-树突触
轴-轴突触
体-树突触
突触的种类:化学突触
电突触:缝隙连接,以电流
作为通讯联络方式,双向传导
几种突触形式
化学突触(chemical synapse)
2、中枢神经系统 轴突裸露,轴突外无任何鞘膜
无髓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nerve ending)
概念: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其他组织 感觉神经末梢 游离神经末梢(free nerve ending):感受冷、热、痛觉
有被囊的感觉神经末梢 Encapsulated nerve ending
触觉小体:感受触觉 Tactile corpuscle 环层小体:感受压觉 Lamellar corpuscle 肌梭:本体感受器

人体解剖生理学05第五节神经组织

人体解剖生理学05第五节神经组织

4.神经纤维的构成和分类
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突起被神经胶质细胞包饶 形成。 依据是否形成髓鞘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 纤维两种。 依据其直径可分为 A类(直径1-22μm, Aα/ Aβ/ Aγ/Aδ,传导速度5120 m/s)、 B类(直径1-3 μm ,传导速度3-15 m/s )、 C类(直径0.5-1 μm ,传导速度2 m/s )
a. 尼氏体(Nissl body): 由大量的 RER和 RS积聚而成。 嗜碱性强。合成蛋白质。
b. 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 嗜银性。主要由微管和神经丝 (Neurofilament)构成。有支撑和协助细胞内大分子运输的作用。
B. 树突(Dendrite): 一个 或多个。较短有且支 多。无G。表面有小突 起,称树突棘(Dendritic spines ),是接受冲动 的重要结构。
B.树突(dentrite) :是胞体部分的延伸, 一个神经原可发出一个以上的树突,其中 包含的细胞器与胞体相同,可接受信息传 向胞体。 C.轴突(axon):一个神经原仅发出一个 轴突,轴突在胞体的起始部位称为轴丘, 轴丘和轴突内无尼氏体,轴突的细胞膜更 新所需物质和轴突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需 经轴浆流运输。将胞体的信息传出。
(2)周围神经系统: A. 雪旺细胞(Schwann cell): 形成髓鞘,有2种。对神经受损 后再生有重要作用。 B. 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 围绕神经节内的神经元胞体。
5. 朗氏结(Ranvier node): 通常 一条轴突周围有一系列的雪 旺细胞包绕。雪旺细胞之间 轴突裸露的部位称朗氏结。 相邻朗氏结之间的一段神经 纤维称结间体(Internode)。 * 施-兰切迹(Cleft/Incisures of Schmidt-Lanterman): 在叶片 状的雪旺细胞表面有条状分 布的细胞质,形成髓鞘时呈 螺旋状缠绕轴突。神经纤维 纵断面上称施-兰切迹。 6. 朗氏结的功能: 电冲动跳 跃式传导,可加快传导速度。

组织学E神经组织ppt课件

组织学E神经组织ppt课件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功能:支持、营养、绝缘、修复
组织学 神经组织
21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突起较短粗, 分支较多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突起细长
分支较少
组织学 神经组织
22
2.少突胶质细胞 功能:形成髓鞘
组织学 神经组织
23
3.小胶质细胞
来源: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功能:吞噬细胞碎屑 及变性髓鞘
组织学 神经组织
24
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
1.星形胶质细胞
2.少突胶质细胞
3.小胶质细胞
4.室管膜细胞
组织学 神经组织
25
(二)周围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
1. 施万细胞:形成髓鞘。 2. 卫星细胞:
组织学 神经组织
26
1.施万细胞(神经膜细胞) 形态:圆筒状、
核椭圆,胞质少
功能:形成髓鞘
组织学 神经组织
神经元 组织学 神经组织 HE 高倍5
尼氏体( Nissl bodies )
定义:神经元胞质中 的嗜碱性物质。
组成:粗面内质网和 核糖体。
功能:合成蛋白质。
神经元 HE 高倍
组织学 神经组织
6
轴丘:轴突起始处呈圆锥形区域 轴膜:轴突表面的细胞膜 轴质:轴突内含的胞质 轴突运输:轴突内的物质运输
(1)周围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维:
(2)中枢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维:
组织学 神经组织
31
有髓神经纤维传导神经冲动的 方式——跳跃式
有髓神经纤维 组织学 神经组织 无髓神经纤维32
六、神经末梢
概念: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其他组织 1、感觉神经末梢 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冷、热、痛觉

解剖学基础《神经组织》PPT课件

解剖学基础《神经组织》PPT课件
2.按神经元的功能分类 ①感觉神经元,也称传人神经元,可接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 传向中枢。 ②运动神经元,也称传出神经元,将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传给肌肉或腺体调节其活动。 ③中间神经元,也称联络神经元,介于感觉和运动两类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人 类神经系统中,中间神经元数量最多约占神经元总数的99%,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内的 复杂网络。
电镜下观察,化学性突触包括3部分:
1.突触前部 是轴突末端的球形膨大部分,该处的细胞膜为突触前膜,突触前膜侧胞 质中含有许多突触小泡和线粒体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2.突触后部 是与突触前部相对应的树突或胞体的部分,其中,与突触前膜相对的细 胞膜为突触后膜,膜上具有特异性的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
3.突触间隙 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狭小间隙, 宽约15~30nm。 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前膜时,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并 与之融合,通过胞吐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发生 特异性结合后,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化学性突触神经冲动传导的特点是单向性的,即只能由 突触前神经元传到突触后神经元,不能逆向传导。
神经胶质细胞不具有神经元的功能,但对神经无起支持、保护、绝缘、营 养等作用。
一、神经元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一)神经元的结构 1.胞体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圆形、星形、梭形、锥体形等多种形态,是神经元的 代谢和营养中心。
(1) 细胞膜: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和信息处理的功能。
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中,一般较神经细胞小,有突起但不分树突和轴突。 根据分布的位置,神经胶质细胞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胶质细 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第四节 神经纤维和神经
无髓神经纤维 神 经 纤 维 的 结 构 和 分 类
周围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维
结构特点: 由较细轴突和施万细胞构成 一个施万细胞深浅不同包裹多条轴突 无髓鞘、朗飞结
中枢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维
结构特点: 轴突外无神经胶质细胞包裹 裸露走行于神经胶质细胞 或有髓神经纤维之间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neuron
突起
轴突
形态结构 只有一个、粗细均匀 轴丘 胞体发出轴突的 部位 无尼氏体,染色 淡 轴突运输 指轴突内的物质运输 轴突所需的蛋白质由 胞体内合成后输送到 轴突 轴膜 轴质
神 经 元 的 形 态 结 构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第二节 神经元的分类
1.按突起数量分类
假单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神经胶质细胞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的 神 经 胶 质 细 胞 少突胶质细胞
形态结构:胞体较小,圆形或椭圆形 突起少 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较深 功能:形成髓鞘 营养和保护作用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神经胶质细胞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的 神 经 胶 质 细 胞 小胶质细胞
形态结构:胞体较小,长椭圆形 突起细长有分支 突起表面有小棘突 功能: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组ຫໍສະໝຸດ 学与胚胎学教研室neuron
神经原纤维 位于胞体、树突、轴突 神经丝+微管构成 支持和物质运输的作用 脂褐素 脂类代谢产物
神 经 元 的 形 态 结 构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neuron
突起
树突
神 经 元 的 形 态 结 构
形态结构 一至多个 粗细不均,有分支 树突棘 树突分支上的棘状短 小突起 功能 接受刺激 将信息传入细胞体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第六节 神经末梢
感 觉 神 经 末 梢
肌梭 分布: 骨骼肌内 梭内肌纤维 运动神经纤维 功能: 本体感受器 感受肌纤维的伸缩变化 调节骨骼肌的活动
被囊
花枝样感觉 神经末梢
环状感觉神经末梢 梭内肌细胞核
梭内肌细胞
运动神经末梢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第六节 神经末梢
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运 动 神 经 末 梢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第四节 神经胶质细胞
形态特点
较神经细胞小,突起多而不规则,数量较多
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 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室管膜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
周围神经系统
施万细胞
卫星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神经胶质细胞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的 神 经 胶 质 细 胞 星形胶质细胞
神 经 元 的 形 态 结 构
胞体
神经元 突起
轴突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neuron
胞体 (营养和代谢中心)
细胞膜
神 经 元 的 形 态 结 构
可兴奋膜 接受刺激 处理信息 传导冲动
细胞核
一个 大而圆 色浅 核仁明显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neuron
胞体
细胞质
神 经 元 的 形 态 结 构
尼氏体 位于胞体和树突内 光镜下: 斑块、颗粒状 电镜下: 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 标志神经元机能状态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第四节 神经纤维和神经
概念
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构成神经。
形态结构

神经外膜 神经束膜 神经内膜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第六节 神经末梢
神经末梢是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 分类: 游离神经末梢 概
神经末梢 感觉神经末梢 触觉小体
被囊神经末梢
环层小体
肌梭
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运动终板) 运动神经末梢 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化 学 突 触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电镜结构
突触前成分

化 学 突 触
突触前膜 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糖胺多糖、糖蛋白
突触后成分
突触后膜 受体 离子通道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与化学突触的不同点
电 突 触
是一种缝隙连接 两个神经元直接接触 以电流传递信息 神经冲动双向传递 神经细胞间局部电流容易传播
本章重点内容
神经元的光镜、电镜结构与功能 化学突触的光镜、电镜结构特点与功能
神经纤维的分类与结构特点
神经末梢的类型 感觉神经末梢的结构、特征、分布与功能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再 见!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第五章
神 经 组 织
本章学习内容
神经元 突触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纤维和神经
神经末梢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第五章 神经组织
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细胞(神经元)
概 述
接受刺激 传导冲动 整合信息
神经胶质细胞
支持 保护 绝缘 营养 修复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第一节 神经元
细胞膜 细胞核 尼氏体 细胞质 神经原纤维 树突
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
构成:轴突或树突、髓鞘(施万细胞形成)、神经膜 结构:朗飞结 结间体 髓鞘切迹 功能 髓鞘:保护和绝缘 朗飞结:神经冲动跳跃式传导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第四节 神经纤维和神经
有髓神经纤维 神 经 纤 维 的 结 构 和 分 类
中枢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
构成: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形成 结构: 一个少突胶质细胞分别 包卷几条轴突形成髓鞘 朗飞结较宽 无髓鞘切迹
分布:骨骼肌 形态结构:运动终板(神经肌连接)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第六节 神经末梢
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电镜结构
运 动 神 经 末 梢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第六节 神经末梢
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运 动 神 经 末 梢
轴突
线粒体 效应细胞 突触前膜 受体
膨体
突触后膜
神经递质 突触小泡 突触间隙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氨基酸能神经元 肽能神经元 高尔基Ⅰ型神经元 高尔基Ⅱ型神经元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概念
第三节 突 触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化的细 胞连接,称为突触。

分类
化学突触
轴-树突触 轴-棘突触 轴-体突触 轴-轴突触 树-树突触

电突触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光镜结构
突触结 杵状,环扣状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神经胶质细胞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的 神 经 胶 质 细 胞 室管膜细胞
形态结构:单层立方或柱状 游离面有微绒毛或纤毛 基底面有细长突起伸向深部 分布:脑室和脊髓中央管的腔面 功能:产生脑脊液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神经胶质细胞
周 围 神 经 系 统 的 神 经 胶 质 细 胞 神经膜细胞(施万细胞)
位置: 包卷在轴突周围 形态: 髓鞘和神经膜 功能: 形成髓鞘 分泌营养因子 诱导神经纤维的再生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神经胶质细胞
周 围 神 经 系 统 的 神 经 胶 质 细 胞 卫星细胞
位置: 神经节细胞周围 形态结构: 扁平形 核圆形或椭圆形 功能: 营养和保护神经节 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第五节 神经纤维和神经
神经纤维 神 经 纤 维 的 结 构 和 分 类
构成:由神经胶质细胞包裹神经元的轴突或感觉 神经元的长树突构成。 分类: 有髓神经纤维 有无髓鞘 无髓神经纤维 中枢神经系统的 周围神经系统的
中枢神经系统的 周围神经系统的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第四节 神经纤维和神经
有髓神经纤维 神 经 纤 维 的 结 构 和 分 类
形态结构:细胞呈星形,核大,染色浅 功能:参与构成血脑屏障 维持神经细胞微环境的稳定 形成胶质瘢痕修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分类: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血-脑屏障
形态结构
脑毛细血管内皮 细胞间紧密连接 基膜 神经胶质膜
功能
阻止血液中的有害的物质进入脑组织 选择性通透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维持脑组织内环境的稳定
神 经 元 的 分 类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neuron
2.按神经元的功能分类
感觉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神 经 元 的 分 类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neuron
3.按神经元轴突的长短分类 神 经 4.按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分类 元 胆碱能神经元 的 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 分 类 胺能神经元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第六节 神经末梢
感 觉 神 经 末 梢
游离神经末梢
分布 表皮、角膜 毛囊的上皮细胞间 各型结缔组织内。 功能 产生冷热、疼痛和 轻触等感觉。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第六节 神经末梢
被囊神经末梢 感 觉 神 经 末 梢
特点:神经末梢外包裹有结缔组织被囊。 分类
触觉小体 分布:真皮乳头处 手指、脚趾的掌侧皮肤内 功能:感受应力刺激 产生触觉 环层小体 分布:皮下组织、腹膜、肠系膜、 骨膜、韧带、关节囊 功能:感受较强的应力刺激, 产生震动、张力和压觉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