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3《古诗两首》春晓课件1 语文S版-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课文1 古诗二首:春晓|语文版(2016)(共42张PPT)

• 平声 仄声 平长仄短 • 一二声平三四仄 • 春眠不觉晓 平平仄平仄
• 平声 仄声 平长仄短 • 一二声平三四仄 • 春眠不觉晓 平平仄平仄 • 处处闻啼鸟
• 平声 仄声 平长仄短 • 一二声平三四仄 • 春眠不觉晓 平平仄平仄 • 处处闻啼鸟 仄仄平平仄
• 平声 仄声 平长仄短 • 一二声平三四仄 • 春眠不觉晓 平平仄平仄 • 处处闻啼鸟 仄仄平平仄 • 夜来风雨声 仄平平仄平 • 花落知多少 平仄平平仄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糊糊,似乎听到沙沙风雨声; 风雨交加,花儿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 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 夜里迷迷糊糊,似乎听到沙沙风雨声; 风雨交加,花儿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作业:
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练习背诵
孟浩然:唐代 诗人。与另一 位山水田园诗 人王维合称为 “王孟”。以 写田园山水诗 为主。
春晓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第一关 我会读
1、 对照拼音,自读古诗,读 正确,读流利;
2、认识生字,学会停顿。 3、想一想在这首诗中作者听 到什么 ?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春晓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春晓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古诗诵读 春晓》课件1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 不知不觉 )从春睡中醒来.
12/6/2021
2.细读诗句,加深理解“春眠不觉晓”。 诗的第一句开篇点题。 1)“春眠”点出了(时间 ),点出春天气候怡人、 适合( 睡觉)的季节特点。 2)“晓”的意思是清(晨 ),进一步把时间点得更 具体。 3)“不觉”的意思是:不知不觉。“不觉”写出 春天悄悄来临的惊(喜 )心情。
欲起未起之时,回想起昨夜的风雨声声,于是想见风雨过去必有很多落花,
这里的听觉形象“风雨声”决不是令人感伤的“断肠声”,而是包蕴丰富的
“更新曲”。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
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12/6/2021
名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春天是美丽的,有醉人的花香,有迷人的风景。但更能打动诗人的却是那喧闹的春
鸟儿婉转鸣叫,非常(
好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6/2021
十、细读诗句,感悟理解,说说读懂了什么?
“夜来风雨声”:那湿润的落花,那鲜 嫩的绿叶,似乎把昨夜的春(风 )春 ( 雨 )又送到了窗前。
12/6/2021
2.细读诗句,加深理解“夜来风雨声”
1)“夜来风雨声”是写听( 觉 )也是写
( 想象 ),
2) “夜来风雨声”写出了(春天
• 呵风雨风雨,花儿 不知吹落了多少?
12/6/2021
赏析
•
这首诗写的是春日早晨的景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二句是说:
春天夜短,睡着后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到处是鸟雀的啼鸣声。这两句诗抓
住春晨到处鸟鸣雀躁的音响特征,渲染出一种春意醉人的意境,烘托了春晨
中一片盎然的生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句,诗人在美梦乍醒、
S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两首春晓村居.ppt

居杨柳烟 童散
忙 趁纸 鸢
居住 定居 居所 村居 醉酒 喝醉 醉倒 烟花 浓烟 烟草 炊烟 儿童 童声 童话 散步 散落 吹散 散开 忙碌 忙人 农忙 慌忙 农村 村庄
村居
高鼎(dǐng)
草 长/莺 飞/二 月 天, 拂 堤/杨 柳/醉 春 烟。 儿 童/散 学/归 来 早, 忙 趁/东 风/放 纸 鸢。
古
诗
两
古诗 古代
诗歌 诗人
两个 两人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mían
眠
冬眠 睡眠
chù
处
到处 处处
wén
闻
见闻 新闻
我会读:
古代 古人 古诗 古文 诗句 诗人 唐诗 诗文 一首 首长 首脑 到处 睡眠 冬眠 新闻 闻名 见闻 闻到 村子 村落
花 落 知 多
春 夜 处春春晓 晓 来风雨m孟èn处闻啼g h浩ào眠不觉然rán
孟 浩 (然唐朝诗人)
少 声鸟 晓
。 ,。 ,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村居
dǐng
高 鼎(清朝诗人)
村居
高鼎(dǐng)
草 长/莺 飞/二 月 天, 拂 堤/杨 柳/醉 春 烟。 儿 童/散 学/归 来 早, 忙 趁/东 风/放 纸 鸢。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纸鸢 (风筝)
说一说
古 古诗 诗 诗人
拂
莺
趁
堤杨
鸢
村 古诗 首 眠处 闻 居 醉烟童散 忙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课文1 古诗二首:春晓|语文版(2016)(共32张PPT)

板书:
见:不觉天亮
春
闻:处处鸟啼
晓
声:风声雨声 想:花落多少
喜春 惜春 爱春
/ /
处春 处眠 闻不 啼觉 鸟晓 。,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晓》这首古诗里蕴含着哪 些春天的信息?请同学们找一找, 并标记出来。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啼鸟。 夜来/风雨声,
春天会有哪些鸟 的叫声?
布谷、麻雀
花落/知多少。
鸟的叫声如此的悦耳动听,你觉得他们好像是 在干什么?
啊!多美呀! 雨丝从空中飘落下来,仿佛给天地间 罩上了一层透明的薄纱,让一切都显得朦朦胧胧,好 像置身于一个如梦如幻的童话世界。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晓
唐 孟浩然
孟浩然是唐 代的一位大 诗人。
学习目标:
1、认识“眠、处、闻、夜、知”等 生字,会背这首诗。 2、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诗意,感受意 境并能够背诵。
3、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培养 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自读要求:
1、对照拼音,自读古诗,读正确, 读流利。 2、用“○”标出会认字,用“△”标 出会写字。
我会读
春晓
孟浩然 mián
春 眠 不 觉 晓,
tí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xiǎo mián luò
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仿佛麻雀在唱歌。
春天的风是什么样的?春天的雨是什么样的?
春天的风是暖暖的,和煦的; 春天的雨是细细的,牛毛细雨,小小的…
花落是什么意思?春天会开什么花?什么颜色?
一年级下语文课件-3古诗两首-语文s版

写法点拨
高鼎的《村居》,则是另一番景象, 另一种情调。花草繁盛,千里莺啼,春 风杨柳,令人陶醉。儿童放学归来,三 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着风筝,放飞 着快乐,放飞着希望。良辰美景配上快 乐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大好春光配上 风华少年,意境多么悠远。
拓展提升
心灵感悟
风筝源于我国,又名风鸢、纸鹞, 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 鲁班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算是 风筝之祖了。五代时李邺在宫中,以 线放风筝为游戏,并在鸢头上挂竹哨, 当风筝升空,风吹竹哨,发出动听的 筝鸣,“风筝”一名便由此而来。
第3课
古诗两首
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
资料宝袋
风筝是一种玩具,在竹 篾等做的骨架上糊纸或绢拉 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 势可以放上天空。在我国有 着悠久的历史,逐渐流传到 朝鲜日本等地。
预习检查
借助拼音朗读课文,把字 音读正确,认识生字。细读诗 文,思考 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结合 生活经验谈谈你对春天的感受。
随堂练习
字形:
组合:古(十口)眠(目民)闻(门耳) 村(木寸)
居(尸古)烟(火因)童(立里)
偏旁:诗—讠醉—酉忙—忄
《古诗两首》学习完了,把你的收 获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小朋友,加油!
字词乐园
自—首 舍—古 读—诗 对—树—村 睡—眠
闪—问—间—闻 屋—居 醒—醉 亲—童 外—处
课文解析
春 天 万 木 吐 绿
春 天 繁 花 满 树
春 天 山 花 烂 漫
下春 了天 一, 首有 春一 天位 诗诗 的人 写
春 天 的 早 晨
春:在甲 骨文中 “字”像 一棵嫩芽 刚钻出地 面的样子 。 大概是想 借用植物 萌芽刚刚 钻出地面 的状态来 表示春天。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课文1 古诗二首:春晓|语文版(2016)(共15张PPT)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晓
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
处 处 闻 啼 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 夜 来 风 雨 声,珍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古诗两首
•
《春晓》
•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 是唐代的 一位大诗 人。
孟浩然
春晓:春天的早晨。
春晓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小组合作学习贴士
1、读一读诗歌,看一看插图,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知 多 少。
3、圈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我会认
mián
chù
wén
眠处闻
gǔ
shī
shǒu
古诗首
mián
春眠不觉晓,
眠:睡觉 晓:天亮 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春天睡觉真舒服啊,不知 不觉天亮了也没感觉到。
tí
处处闻啼鸟。
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叫
醒来时只听到外边 到处是鸟儿在叫。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语文S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优秀教学课件

3 古诗两首春晓教材分析教学过程作业练习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习古诗,练习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认识诗中的生字新词,练习书写;感受春天早晨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
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读准、读懂、读好古诗,体会春天的美好;识字、写字,积累词汇。
教学过程知诗人解诗意悟诗情孟浩然孟浩然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大多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
解自学理解诗意想象春天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回到上级界面拼音结构词语句子ch$n上下结构春风春天春风吹过,不知道落下了多少花朵。
部首笔顺日字底ch&半包围结构处处到处清晨,到处都听到鸟儿清脆的叫声。
折文sh2o独体结构多少少量你的体重是多少?小部首先,请想象春天的美景……想象春天接下来,请想象春天早晨的特点……想象春天最后,请想象夜间春风春雨的情景……想象春天诗人通过对春风、春雨及花鸟的具体感受,描绘了一幅极富生命力的鸟语花香的绚丽春景,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珍惜春光的情感。
1、填一填:夜来()()声,花落()()()。
风雨知多少2、比一比,再组词:处()外()鸟()乌()少()小()村居教材分析教学过程作业练习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习古诗,练习朗读、背诵;图文结合,引导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儿童放风筝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向往之情;认识生字,练习书写。
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读准、读懂、读好古诗,体会春天的美好;识字、写字,积累词汇。
知诗人教学过程解诗意悟诗情解诗意初读全诗,认识生字疏通词句,了解诗意高鼎是清代后期诗人。
他的诗善于描写自然风光。
我们曾学过他写的《画》。
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住在农村。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 1 古诗二首(春晓)课件2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课文(kèwén)详 解
12/11/2021
第六页,共二十一页。
课文(kèwén)详 解
12/11/2021
第七页,共二十一页。
课文(kèwén)详 解
12/11/2021
第八页,共二十一页。
课文(kèwén)详 解
注释 春晓:春天的早晨(zǎo 。 chen)
晓:天亮。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亮了。 眠:睡觉。 闻:听见。
夜来:昨夜。
12/11/2021
第九页,共二十一页。
课文(kèwén)详 解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bù jué)晓,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
天亮了,听到外面到处是悦耳动
处处闻啼鸟。 听的鸟叫声。
12/11/2021
第十页,共二十一页。
课文(kèwén)详 解
第二页,共二十一页。
预习(yùxí)检 查
1、熟读古诗(gǔshī),并背诵。 2、会认“春、眠”等字。
12/11/2021
第三页,共二十一页。
字词乐园
(lèyuán)
春眠 晓
处
闻啼 声
落
12/11/2021
第四页,共二十一页。
课文(kèwén)详 解
12/11/2021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chùchù)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1、古诗二首—春晓(chūn
xiǎo)
12/11/2021
第一页,共二十一页。
资料宝袋
孟浩然 (689-740)唐诗人。襄州襄阳人。早年隐居鹿 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曾游历东南(dōngnán)各 地。诗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其诗清淡幽远,长于 写景,多反映隐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