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2012级农业地域类型(混合与种植业)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作者:高映霞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19期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生本教育在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GSG092】的阶段性成果。
教学内容与分析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体现自然环境对农业地域形成的影响;商品谷物农业则体现了社会环境对农业地域形成的影响。
本节内容包括两部分内容,一个是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一个是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教材文字内容不多,配备了大量的地图和景观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组织学生查阅地图,挖掘地理信息,培养分析能力。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时,必须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去分析,找出优势区位因素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
通过读图分析,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学习商品谷物农业,学会分析主要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学会绘制简单图表表达地理事物。
3.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差异及它们的区位因素的差别。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的分析,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2.分析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原因,找出这些区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1.理解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提高利用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归纳。
教学过程[学生看图导入]水稻种植和水稻杂交之父一、季风水田农业1、读【季风水田农业图】说出季风水田农业主要作物?(水稻)2、读【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图】说出季风水田农业分布?(东亚、东南亚和南亚)3、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和气温降水图】学生讨论回答: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有那些?其主要特点是什么?这与季风水田农业形成有什么关系?(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4、读【亚洲地形图】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亚洲什么地形类型?为什么?(平原,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便于水田管理)5、读【亚洲人口分布图】水稻种植业与人口分布的关系?(人口稠密的地方,水稻的种植过程环节多,劳动复杂,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需大量劳动力。
农业地域类型课件

2 高山地区
地势高、气候寒冷,适合 发展高寒农业,如高山蔬 菜种植等。
3 水稻种植区
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 合发展水稻种植,如江南 地区。
4 渔业区域
5 牧区
地处沿海或河流湖泊附近, 适合发展渔业,如福建沿 海地区。
适合放牧牲畜,发展畜牧 业,如内蒙古草原。
6 农田区域
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 适合发展农田种植,如北 方平原。
农业地域类型的调查和研究方法
1 实地调查
利用实地调查、考察等方 式,了解农业地域类型的 分布和特点。
2 数据分析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农 业数据,研究农业地域类 型的演变和影响因素。
3 模型建立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等工具,建立农业地域类 型的模型,进行模拟和预 测。
农业地域类型课件
农业地域类型是指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区域自然条件等划分出的不同类型的 农业地域。
农业地域类型的定义
什么是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指的是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特点等因素,将农业区划划 分成若干种类的农业地域。
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1 干旱地区
这些地区降水稀缺,适合 发展节水型农业,如利用 滴灌、秸秆覆盖等技术。
7 果园地区
适宜果树生长的区域,如四川盆地、云南等。
世界各地的农业地域类型
欧洲
欧洲地区以谷物、葡萄、橄榄等 农产品为主,农业地域类型复杂 多样。
亚洲
亚洲地区以水稻、茶叶、稻鱼综 合种植为主,水稻种植区较多。
南美洲
南美洲地区以玉米、大豆、咖啡、 牛肉等农产品为主,农业地域类 型丰富。
非洲
非洲地区以茶叶、可可、咖啡、 棉花等农产品为主,农业地域类 型多样。
(完整版)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在一定地域内的较稳定的、区域性的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1.热带雨林迁移农业迁移农业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
这种耕作方式没有固定的农田,耕地选择在森林和草地茂盛的地区,农民通过砍伐、焚烧,在森林中清理出一片土地,用原始的方法种植农作物。
当这片土地土壤的肥力减退,不能再生长植物时,农民就放弃它,去开发另一片土地,所以称为迁移农业。
这种农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
如今,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的低地、丘陵地区。
分布地区:南美洲亚马孙河流流域、非洲刚果盆地等地广人稀的热带森林及其边缘地区迁移农业种植的农作物各不相同。
2.季风水田农业季风水田农业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
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季风水田农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有以下特点:一是小农经营: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生产以家庭为单位。
由于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我国南方每户耕种的水稻田一般都少于1公顷。
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在田地里精耕细作,使稻谷的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但是由于生产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
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将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一部分留作自用,而送到市场上出售的稻谷很有限。
三是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农民一般从事手工劳动。
虽然近一二十年来,利用电力进行灌溉、脱粒等发展较快,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逐步提高,但从总体上看,季风水田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还比较低。
四是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
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
小农经营无力建设水利工程,需要政府大力投资并组织水利工程建设。
五是科技水平低;六是种植经验丰富。
解决措施:加大科技投入,适度扩大种植规模等。
3.种植园农业种植园农业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
高考地理中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生产类型,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
(2)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因: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农业生产方式和类型各具特色。
(3)分类: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如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如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以混合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谷物家畜农业、种植业和牧羊业或牧牛业并重的混合农业)。
1.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水田农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2)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及区位优势自然因素:①气候: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②地形:集中在平原、丘陵地区。
③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④水源: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社会经济因素:①劳动力:水稻种植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劳动力和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②种植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3)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注意:水稻种植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是针对亚洲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的,日本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高。
2.商品谷物农业(1)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以生产小麦、玉米等谷物为主,产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其经营方式一般以家庭农场为主,机械化水平高。
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也有分布。
(2)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和专业化水平高。
(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①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温带大陆性气候)②地形:地形平坦广阔(大平原、中央平原)③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④水源: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社会经济因素:①人口密度: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②工业发达: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及电力、化肥和农药(机械化水平高)③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完整版)12种农业地域类型

一、热带雨林迁移农业迁移农业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
这种耕作方式没有固定的农田,耕地选择在森林和草地茂盛的地区,农民通过砍伐、焚烧,在森林中清理出一片土地,用原始的方法种植农作物。
当这片土地土壤的肥力减退,不能再生长植物时,农民就放弃它,去开发另一片土地,所以称为迁移农业。
这种农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
如今,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的低地、丘陵地区。
迁移农业种植的农作物各不相同,主要为热带作物。
二、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水稻种植业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
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水稻种植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亚洲的水稻种植业有以下特点:一是小农经营;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三是机械化水平低;四是水利工程量大;五是科技水平低。
问题及解决措施:加大科技投入,适度扩大种植规模等。
三、种植园农业种植园农业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
我国海南岛的国营橡胶农场,生产形式虽然与种植园相似,但性质、规模、管理方式都与种植园有很大差别。
种植园农业往往从事的是大规模生产。
园内拥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生活设施,不少种植园不仅有农业和运输机械,不有园内的道路系统、农产品加工厂、农机具维修厂、供电供水以及教育、卫生设施。
在这些地区有许多特殊的植物资源,如咖啡、可可、茶;香蕉、菠萝、芒果;油棕、剑麻、烟草、棉花和黄麻,它们在世界的经济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
生产特点: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
问题及解决措施:生产、销售多受发达国家市场和资本控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商品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
主要分布区有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
3[1].2.4农业地域类型(混合农业)
![3[1].2.4农业地域类型(混合农业)](https://img.taocdn.com/s3/m/c765b622915f804d2b16c1b7.png)
2013-8-12
11
橄 榄 树
2013-8-1212Fra bibliotek橄 榄
2013-8-12
13
2013-8-12
14
优势因素: 夏季光热充足
限制因素: 需要有充足的水源
2013-8-12
15
2013-8-12
16
(三)基塘农业
果花蔗桑 基基基基 鱼鱼鱼鱼 塘塘塘塘
2013-8-12
17
2013-8-12
2
P63
墨 累 - 达 令 盆 地 的 小 麦 - 牧 羊 带
2013-8-12 3
大 分 水 岭
墨累
澳 大 利 亚 地 形 图
河
2013-8-12
4
澳 大 利 亚 气 候 类 型 分 布 图
2013-8-12
5
某小麦-牧羊农场的土地利用
问题①:该农场的土地利 用对生态有何价值? 优点一:良性的农业 生态系统 问题②:该农场的农产品 在应对市场上有何优势? 优点二:市场适应能 力强
优势条件: 气候 水热充足、 雨热同期 地形 地势低平、 洼地较多
亚热带季风气候
2013-8-12 18
2013-8-12
19
读某农场的“土地类型分布”(甲)和“收入构成”(乙)图,回答问 题。 P
(1)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
混合农业。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两者的产品在农场 收入构成的的比重都比较高。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处种植花卉的有利条 件。
临近公路便于运输;有河流穿过,水源充足。
水稻种植业
以种植业为主
热带种植园 粗放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热带迁移农业 集约农业
高中地理知识点:几组农业概念的区分

高中地理:几组农业概念的区分1. 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类型按生产对象不同,划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度划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按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划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一般而言,粗放农业大多为自给农业,而混合农业、密集农业多为商品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成型、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类型。
按动植物的地域分布、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分为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游牧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农业类型强调农业的部门结构特点,农业地域类型侧重于农业的区域特点。
2. 复种制度与复种指数复种制度(或叫做耕作制度)是指一年内,在同一耕地上种植作物一次、二次还是三次,即重复种植作物的次数。
复种指数则指某一地区全年总播种面积和总耕地面积之比,它是衡量耕地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常用百分数表示。
如某农场有耕地1000亩,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500亩,则复种指数为150%(即复种制度为一年二熟)。
3. 间作与套种、连作与轮作间作指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且一种为主,其他为间作物的种植制度;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
间作与套种的共同优势:充分利用生长季节;用地养地相结合;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利于多种经营的发展;有利于错开农活。
连作指一年内或连续几年内,在同一田地种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优点是充分利用同块土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大量种植生态上适应且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作物,没有倒茬的麻烦,产品单一、管理简便。
轮作指在同一田地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类型作物的种植制度。
优点是有利于防止病虫害、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是开发土壤资源的生物学措施。
201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爱弄PPT的老范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范国雄 QQ:1476360113 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Content
商品谷物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
1
2
1 季风水田农业
1.季风水田农业
含义 产品 分布 区位条件分析 特点 发展斱向
含义
1.季风水田农业
含义 产品 分布 区位条件分析 特点 发展斱向
含义 产品 分布 区位条件分析 特点
含义
2.商品谷物农业
含义 产品 分布 区位条件分析 特点
产品
2.商品谷物农业
含义 产品 分布 区位条件分析 特点
俄罗斯、乌克兰 中国东北
中国西北 美国、加拿大
阿根廷
澳大利亚
2.商品谷物农业
含义件分析
自然条件优越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农业科技先进 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
产品
1.季风水田农业
含义 产品 分布 区位条件分析 特点 发展斱向
分布
最大稻米生产国:中国 最大稻米出口国:泰国
亚洲季风区
1.季风水田农业
含义 产品 分布 区位条件分析 特点 发展斱向
区位条件分析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 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居民喜食稻米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2.商品谷物农业
含义 产品 分布 区位条件分析 特点
特点
① 生产规模大
② 商品率高
③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④ 交通运输便利 ⑤ 区域化和丏业化生产
美国的小麦玉米带
春小麦 玉米带 冬小麦
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 产品:稻米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单产高,商品率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
农业科学 技术先进
水平高
地广人稀
市场广阔
交通运 输便利
自然条 分布:
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的北部和中部 (即小麦区和玉米带)
(2)区位优势: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 地形
然 土壤
因 素
水源
气候
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 土壤肥沃深厚(黑土)
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农作物 品种
生产目的
经营方式
气候条件
水稻
种植 水稻
业
自给
小农经营、
季风
生产规模小 机械化水平低
气候区
美国 商品 谷物
小麦、 玉米等
商品 农业
农业
家庭农场 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
温带大陆 性气候区
以种 植业 为主 的农 业地 域类
型
季风 水稻 农业
商品 谷物 农业
主要分布:亚洲季风区 主要作物:水稻
水稻种植 业
商品谷物 农业
乳畜业
大牧场放 牧业
混合 农业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
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 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农业地域的标志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 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农业地域形成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小 麦
休小
-
耕麦
牧
地区
羊
放
农
牧
场
区
土
地
利
用
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
1、混合农业
2、季风水田农业
3、商品谷物农业 (水稻种植业)
5、乳畜业
4、大牧场放牧业
混合农业的概念
主要是以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 为特征的农业地域类型。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新颖的混合农业
珠江三角洲平原上的 居民将低洼易有洪患之处 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 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 “基堤”,基堤上种植果 树、甘蔗、桑树、花卉等, 如此既能防洪,又能增加 收入,而农作物在加工过 程中产生的物料,尚可投 入池中作为饲料,是一种 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经营 方式 。
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及相应的发展措施:
生产特点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小农经营 水利工程量大 单产高、商品率低
发展措施 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大科技投入
适度规模经营 兴修水利
控制人口数量
商品谷物农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
俄罗斯、乌克兰等国
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商
品
率
机械化
30°S
灌溉水源一般位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 面临问题——灌溉水源不足; 解决措施——东水西调;
背风坡(雨影区)
迎风坡
季风水田农业也称水稻种植业。
咖喱饭
寿司
亚洲不同地区的主食
米饭
米线
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东亚(中、日、朝、韩) 南亚(印度)
东南亚(泰、印尼、越南、缅甸)
共同条件:雨热同期
社
交通
水运、公路和铁路相衔接,交通四通八达
会 经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济
工业 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
因
素 科技
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美国的商品粮基地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水稻种植业的形成条件 和特点比较: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主要特点:单产高,商品率低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 水利工程量大 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 区位条件: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主要分布:美、加、澳、俄等国 主要作物:小麦、玉米等
生产规模大 主要特点:商品率高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自然条件优越 区位条件:交通运输便利 市场广阔 地广人稀 高度发达的工业 先进的科技
东南部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主要区位因素分析
气候 气候温暖,光热充足。
自然 因素
地形
土壤肥沃,平坦开阔
水源 灌溉条件好(墨累- 达令河)
劳动力 地广人稀,农场生产规模大
社会 市场 面向国际市场
经济
因素 交通 交通发达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
政策 政府扶持鼓励
科技 机械化水平高
澳大利亚地形特点:东部大分水岭,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地势:两边高,中间低。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种植业与畜牧业混合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分布
东南部和西南部的草原地区
识记方法: (Darling)
莫流泪,亲爱的!
(墨)(累) (达令)
墨累河--达令(河宋美盆龄地语)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占世界市场1/2以上,也是世界上重要的 小麦出口国,产量的3/5供出口.
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 的优点有哪些? (1)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水稻习性:好暖喜湿
根据下图(课本P47)分析水稻种植业分布区的地 形及水源条件方面具有哪些优势?
地形:平__坦__
平原、丘陵
水源:_充__足_
河流众多
请根据亚洲人口分布图,分析亚洲发展季风 水田农业的劳动力、市场条件。 水稻生产过程复 杂,劳动强度大
人口:稠密 劳动力丰富
稻米是主食
市场广阔
一、水稻种植业区位条件:
二.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旱涝灾害多
A
季风水田农 业形成条件
季风气候 地势平坦 人口众多
雨热同期
适合水稻生长
便于水田管理
经济水平低
人多地少 粮食需求大
劳动力丰富
F
G
自家留用为主
精耕细作
E
D
C
B
请用下面的选项填入上面的框中: A.水利工程量大 B.单产量高 C.商品率低 D.小农经营 E.机械化水平低 F.科技投入少 G.生产规模小
区位因素
区位条件
自 气候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然 水源 河湖众多,灌溉水源充足。
因 地形 主要集中在平原、河谷、丘陵等地形区,地形平坦。 素 土壤 主要由红壤改造成的水稻土,土壤肥沃
社 会 经
劳动力
劳动力丰富。(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 大,需要劳动力多。)
济 市场 稻米是主食;市场需求大 因 素 生产习惯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农场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 草或休耕地,充分保持麦田的肥 力。
(2)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
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 年内交替进行。
(3)灵活多样的生产选择。
农民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多种 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二、混合农业地域——以澳大利亚为例
东南部 降水量大
东南部 人口较密集
东南部 气温较温和
墨累达令 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