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江西政法干警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和方法

合集下载

行测备考中的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行测备考中的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行测备考中的数量关系解题技巧在行政能力测试中,数量关系解题占据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掌握数量关系解题技巧对于备考行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在行测备考中帮助解决数量关系题目的技巧和策略。

一、理清题目要求在开始解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清题目要求。

在数量关系题目中,常常会给出一系列数据,要求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或计算出特定的值。

解题前要明确自己需要找到什么样的答案,这有助于我们在解题过程中更有目标性。

二、注意关键词与数量单位数量关系题目中,有时会存在一些关键词或数量单位,这些都是解题的线索。

关键词指向了我们找寻规律和计算的方向。

例如,“增加”、“减少”、“比例”等词汇都提醒我们要注意数据的变化趋势。

而数量单位则提醒我们需要进行何种数值计算。

三、寻找规律数量关系题目中,数据之间往往存在某种规律。

理解和识别规律是解题的核心。

寻找规律的方法有多种,以下为几种常见的方法:1. 对比法:将给定的数据进行比较,观察其中的差异和联系。

当数据量较小时,可以手动列出数据表格进行比较;当数据量较大时,可以通过计算特定数据之间的差值或之间的比例来发现规律。

2. 推理法:通过观察已知的数量关系,推断未知的数量关系。

从已知数据中找出共同点,利用这些共同点将未知数据推导出来。

3. 筛选法:给出多个选项,通过分析选项与已知数据的关系来确定答案。

通过排除不符合规律的选项,找到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四、注意特殊情况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特别关注一些特殊情况。

这些情况可能会对题目的解题思路和答案产生影响。

例如,数据是否存在极值、是否有缺失或冗余数据等。

细致观察和分析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有助于我们排除干扰和错误选项。

五、练习与总结数量关系解题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只有不断地解题和总结,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技巧。

建议在备考过程中划定一定时间进行数量关系题目的专项训练,并及时总结解题思路和经验。

六、灵活应用不同的题目类型可能需要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答题不得不说的四种方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答题不得不说的四种方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答题不得不说的四种方法【导语】数量关系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关系包含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个重要内容,是行测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帮助考生熟悉行测复习内容,中公教育军人考试网为您提供【数量关系】答题技巧,供广大考生学习。

【数量关系】一、善于运用心算技巧近年来,行政能力测试的数量关系题的难度越来越大,答题时间通常是在1分钟/题,这不仅让广大的考生感到这是一项“不可完成的任务”,就连许多数学系的考生也无法突破这一题型。

实际上,这就需要大家一是多掌握一些公式、运算技巧。

二是善于用排除法。

因为在考试中,数量关系题用的是选择题的考察方式,而且四个选项的干扰性较之其他数学考试来说,已经很低了。

所以考生通过合理的推断计算,是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从干扰性不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的。

二、要提高阅读速度很多考生考完后出来说题目太多做不完,实际上应该说是“读”都“读”不完,怎可能“做”得完?应付的办法是,一方面可以采取跳做法,先做完自己有把握得分的那部分题目,把难度较大,即使时间较充分也未必能获高分的那部分题型放到后面,此举目的在于能把就较宽松的做题环境交给较有把握的部分,尽可能得在该部分得分。

把没有太大把握的题目留到后面时间较紧迫的做题环境去完成,尽可能减少分数损失,这是技巧方面的解决对策。

另一方面,从素质的提高来说,考生们在平时的备考中,应有意识得培养自己的阅读速度。

三、善于把握题干重点考生在紧张的做题时限内很容易被题目中的干扰信息所影响,因为在题目选项中可能每一个选项都没有错误,但题目中有其题干重点,而题干重点才是正确答案。

抓住要点才会节省时间。

四、在实战强度中提高速度一般情况下,随着复习的深入,答题速度也会随之提高。

所以,在实战强度中提高速度是可行的复习方法。

这就要求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一定按照模拟考试的要求来做题。

不做题则矣,一旦做题一定是严格遵循考试时间。

这样,考生们速度才会慢慢提上去。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感到头疼的部分。

然而,只要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快速解题技巧,就能在这一模块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行测数量关系快速解题技巧。

一、整除法整除特性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一个重要技巧。

当题目中出现“整除”“平均”“倍数”等字眼时,我们可以优先考虑使用整除法。

例如:某单位组织员工去旅游,如果每辆车坐 45 人,则有 10 人没有座位;如果每辆车坐60 人,则空出一辆车,问该单位共有多少员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条件得出,员工总数减去 10 之后能够被 45 整除,员工总数能够被 60 整除。

所以,假设员工总数为 x 人,那么 x 10 =45n(n 为正整数),x = 60m(m 为正整数)。

从选项来看,如果一个数减去 10 能被 45 整除,那么这个数一定能被 5 整除,所以可以首先排除那些不能被 5 整除的选项。

二、特值法特值法是在题目中某些量不影响最终结果的情况下,将这些量设为特殊值来简化计算。

比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 1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15 天完成,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我们可以把这项工程的工作量设为 30(10 和 15 的最小公倍数),那么甲每天的工作效率就是 3,乙每天的工作效率就是 2,两人合作每天的工作效率就是 5,所以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时间就是 30÷5 =6 天。

三、比例法当题目中存在明显的比例关系时,使用比例法能够快速解题。

例如:甲、乙两人的速度比为 3∶4,两人同时出发,行走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之比是多少?因为路程=速度×时间,路程相同,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所以甲、乙所用时间之比为 4∶3。

四、尾数法对于一些计算量较大的题目,尤其是涉及到多个数的加减乘运算时,可以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比如:2345 + 3456 + 4567 5678 的尾数是多少?我们只需要计算这几个数的尾数之和:5 + 6 + 7 8 = 0,所以该式的计算结果尾数为 0。

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
1. 嘿,你知道吗?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里,“代入排除法”超好用啊!就像你找钥匙,一个一个试,总能找到对的那把!比如那道年龄问题,直接把选项代进去试试不就清楚啦!
2. 哇塞,“数字特性法”可是个厉害的技巧哦!这就好比走捷径,一下子就能找到答案。

像那道关于整除的题,根据数字特性不就能快速选出来嘛!
3. 哎呀呀,“方程法”可是很基础但又超实用的呢!这就像给问题搭个桥,让你轻松走过去。

比如算那个购物的花费,设个方程不就迎刃而解啦!
4. 嘿,“赋值法”也很不错哟!就像给题目一个特定的值,让它变得简单易懂。

像那道工程问题,赋个值不就好算了嘛!
5. 哇哦,“画图法”简直太直观啦!就像给你一幅地图,答案一目了然。

比如那道几何题,画个图不就清楚各种关系啦!
6. 哈哈,“分类讨论法”能让你考虑得更全面呀!这就像把东西分类整理,清楚明白。

像那种有多种情况的题,分类讨论一下不就全搞定啦!
7. 哎哟喂,“比例法”也是很妙的呢!就如同掌握了一把钥匙,能打开很多难题的锁。

比如那道速度问题,用比例关系不就能轻松求解嘛!
8. 嘿呀嘿呀,“尾数法”有时候能快速出答案哦!就像一眼就能看出
特别之处。

像那道计算的题,看看尾数不就知道啦!
9. 哇哈哈,“归纳推理法”也很牛呀!就好像从一堆线索中找出关键。

比如那道规律题,归纳一下不就找到窍门啦!
10. 嘿嘿,这些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是不是很厉害?就像拥有了一群得力助手,帮你攻克难题!我觉得掌握这些技巧,那在考场上可就如鱼得水啦!。

2015政法干警行测考试数量关系答题方法及技巧

2015政法干警行测考试数量关系答题方法及技巧

2015政法干警行测考试数量关系答题方法及技巧来源:宁夏中公教育在政法干警考试的行测试卷中,最让考生头疼的就应该是数量关系这一部分。

题量虽然只有10道题,但是知识点多,难度大,所以导致很多考生都是直接放弃这一部分的题。

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一共100道题,10道题就这样白白放弃了,不仅影响整体分数,而且对接下来的答题也会压力。

那么,我们在答数量关系这一题型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好的技巧和方法呢?当然有。

那就是时刻注意选项,而且要养成做题先看选项的习惯。

考生多年的做数学题习惯都是看完一道题马上就开始算,算出结果以后再看选项,一样的最好,可以直接选;不一样的话就只能重新计算了,或者有的考生就放弃了,无形中又浪费了时间。

我们来看下面一道例题:3,5,14,68,()A.98B. 126C.860D.949看到题后别着急先找规律,先看选项,四个选项中C,D两个选项和前边数列相差较大,显然不是用来迷惑大家的,他们更有可能是正确答案,那么数列3,5,14,68,下一个是8,900左右的数,更符合我们给大家总结的乘积数列,数列变化趋势先慢后快的规律,所以发现3×5-1=14,5×14-2=68,所以答案为14×68-3=949,所以答案选择D。

从选项入手,对快速找到题目的特点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要学会用代入排除法解题,对于数学题目,如果遇到不知道如何列式或根本没有思路的题型时,首先考虑应用代入排除法:1999年,一个青年说“今年我的生日已经过了,我现在的年龄正好是我出生年份的四个数字之和”,这个青年是哪年出生的?A.1975B.1976C.1977D.1978读完题,大多数的考生都感到无从下手,用方程法解题也无法确定设什么未知量,这个时间结合选项,用代入排除的方法验证哪个是正确的就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首先带入A选项,年份数四位数加和是22,1975+22=1997,不等于1999,所以A不对;同理B选项,1+9+7+6=23;23+1976=1999,满足题意要求,所以选B。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题解题技巧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题解题技巧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题解题技巧数量关系题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信息,通过逻辑推理和数量关系的分析,解决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解题技巧来帮助考生在数量关系题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审题准确在解决数量关系题之前,首先要仔细审题,理解题目中所给的信息以及问题所需要的解答。

注意关注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和条件,分析题目的要求和限制。

只有对题目的要求充分理解,才能正确答题。

二、建立逻辑模型在解决数量关系题时,可以尝试将题目情境转化为逻辑关系进行分析。

将题目中的信息用符号或图表表示出来,可以方便我们理清思绪,找到解题的线索。

逻辑模型可以是关系图、表格、方程式等形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和信息之间的关系。

三、提炼关键信息在题目中,有些信息是无关紧要的,有些则是解题关键。

要学会提炼关键信息,筛选出与问题解答直接相关的数据和条件。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关键信息在逻辑模型中突出显示,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四、运用逻辑推理数量关系题通常要求考生基于给定的条件进行逻辑推理,找出问题的解答。

在进行逻辑推理时,要善于利用对比、排除、逆向思维等方法。

对比方法可以将不同情况下的数量关系进行对比,找出规律和特点;排除方法可以通过排除不可能的情况,缩小答案的范围;逆向思维可以根据问题的解答倒推出可能的条件。

五、多做练习掌握数量关系题解题技巧,需要通过多做练习来提高解题能力。

在做题过程中,可以遇到问题时及时记录、总结,并查找解题思路上的不足之处,找到提高的方向。

逐渐积累解题经验,熟悉题目类型和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总结: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是需要考生善于分析和利用逻辑推理的题型,解题时要注意审题准确、建立逻辑模型、提炼关键信息、运用逻辑推理和多做练习。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才能掌握解题的技巧,提高解题的能力和水平。

希望以上的解题技巧对您在公务员考试中的数量关系题解答有所帮助。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量关系的答题技巧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量关系的答题技巧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量关系的答题技巧有些应试者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试中,总想把全部考题都做正确,当碰到难题做不出时,就焦急万分,这反而会使本来可做正确的题,因为心情紧张反而做错了。

其实,这是应试者走入误区所致。

应试者应当明白,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考题,覆盖面很广,它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社会、法律、科技、管理等领域的内容。

就学科而言,它既涵盖了数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等内容,又包括了政治理论、科技知识、法律常识、公文写作等学科的内容。

而每一位应试者都不可能是“百事通”,总会有几个方面是不太熟悉的,要想全部答案都做对,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公务员频道(www./gongwuyuan)尽力帮助大家更准,更快,更强!在数学运算当中,有一些试题看上去非常繁琐,需要大量的计算才能完成,其实不然。

有一些试题需要排除题设条件中的陷阱来简化题目已知量。

【例1】(2008年北京市应届第14题)——甲杯中有浓度为17%的溶液400克,乙杯中有浓度为23%的溶液600克。

现在从甲、乙两杯中取出相同总量的溶液,把从甲杯中取出的倒入乙杯中,把从乙杯中取出的倒入甲杯中,使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同。

问现在两倍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A.20%B.20.6%C.21.2%D.21.4%【答案】B。

【解析】这道题要解决两个问题:(1)浓度问题的计算方法浓度问题在国考、京考当中出现次数很少,但是在浙江省的考试中,每年都会遇到浓度问题。

这类问题的计算需要掌握的最基本公式是(2)本题的陷阱条件“现在从甲、乙两杯中取出相同总量的溶液,把从甲杯中取出的倒入乙杯中,把从乙杯中取出的倒入甲杯中,使甲、乙两倍溶液的浓度相同。

”这句话描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令很多人望而却步。

然而,只要抓住了整个过程最为核心的结果——“甲、乙两杯溶液的浓度相同”这个条件,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

因为两杯溶液最终浓度相同,因此整个过程可以等效为——将甲、乙两杯溶液混合均匀之后,再分开成为400克的一杯和600克的一杯。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高分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高分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高分技巧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的数量关系部分一直是让众多考生感到头疼的模块。

但其实,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技巧和方法,数量关系也能成为我们得分的利器。

接下来,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高分技巧。

一、熟悉常见题型数量关系的题型种类繁多,但常考的题型相对固定。

比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利润问题、几何问题、排列组合问题等。

我们要对这些常见题型的基本公式、解题思路和方法了如指掌。

以工程问题为例,其核心公式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我们要能够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灵活运用公式,通过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等方法来解题。

再比如行程问题,无论是相遇还是追及,都有其特定的公式和解题套路。

二、掌握解题方法1、代入排除法当题目中给出的选项信息充分,或者通过直接计算比较困难时,可以采用代入排除法。

将选项逐一代入题干,看是否符合条件,从而快速得出答案。

比如,一道题问某个数是多少,给出了四个选项。

我们可以从选项A 开始,代入题目中的条件进行验证,如果不符合,再代入 B 选项,依次类推。

2、数字特性法根据题目中所涉及的数字的特性,如整除特性、奇偶特性、倍数特性等,来快速排除错误选项或者直接确定答案。

例如,如果题目中说某数能被 3 整除,那么我们可以根据能被 3 整除的数的特性(各位数字之和能被 3 整除)来判断选项。

3、方程法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题目,通过设未知数,建立方程来求解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要注意的是,设未知数要有技巧,尽量使方程简单易解。

4、赋值法当题目中只给出了比例关系,没有具体的数值时,可以通过赋值来简化计算。

比如,对于工程问题,我们可以给工作总量赋值一个方便计算的数值。

三、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在数量关系的解题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大量的计算。

因此,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平时要多进行一些速算练习,比如乘法口诀的熟练运用、两位数的平方计算等。

同时,在计算时要认真仔细,避免粗心大意导致的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5江西政法干警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和方法在政法干警行测考试里大部分考试对待数量关系相关题目肯定是最头痛的,如果你刚好属于这其中的一员那就跟随着中公江西政法干警考试网一起来度过这一关卡,让数量关系成为自己崭露头角的一把利刃。

首先,从内心深度打破对它的恐惧,我们要明确数量关系部分是绝对不容许全盘放弃的一部分内容,当然也并不要求对所有的题目都要一一做出解答的,也就是说在做数量关系部分的题目时要有选择性的去挑选一部分题目去做出来,对于剩下的另一部分题目就根据时间的关系来选择即可。

其次,挑选的题目一定是自己在复习过程中重点复习的一些必考点类型的题目来做。

必考点在我们的班次里都会重点讲解的,包括整除、工程、利润、不定方程、极限等等问题,这些题目都有非常明显的题干特征,符合对应的题干特征就可以直接利用我们讲解的一些技巧快速解答选择选项。

一般这些简单的必考点的题量在总题量的一半以上,所以把这些题目挑选出来有技巧的快速解答出来,而数量关系的题目最大魅力就是只要会做,做出来的就是正确答案,这样就至少拿到了数量关系中一半的分数了。

最后,剩下的一些比较难的一部分题目,比如过程比较复杂的行程问题,生涩难解的统筹问题等等,这些题目都是属于难度系数比较高的题目,所以建议广大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分配来做答,如果考试时间很充沛可以花点时间解答一下,但是如果时间很紧张建议大家要果断的放弃这一小部分的题目,把宝贵的时间用在自己得分率比较高的题目上。

总之,要想在行测考试中取得高分就必须把握数量关系部分的分值,而在解答数量关系部分的问题时就一定要把握技巧性,这一点也是我们考试需要重点复习和掌握的地方。

最后希望我的一点建议可以帮助到大家,在今年的政法干警考试中顺利“上岸”,得偿所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