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性_相似性和受教育背景对高层管理团队影响的国外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中西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差异化的研究

中西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差异化的研究

中西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差异化的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西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化。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正文部分中,将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概述,然后进行中西方比较分析,并探讨差异性原因。

随后将通过案例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加深研究的可信度。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研究成果,提出启示与展望,并讨论研究局限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中西方比较、差异性原因、案例研究、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启示、展望、局限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是许多企业追求的目标,因为它可以帮助组织提高绩效、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中西方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也导致了不同国家或地区在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践和方法有所不同。

研究中西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化,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实践和理念,从而为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寻求更加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方法提供借鉴。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的市场环境,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研究中西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化,对于我们加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探究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中西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差异化的深入研究,探讨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异同之处,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从而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管理差异,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管理策略和实践建议。

通过比较分析中西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和优劣势,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下的管理模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以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西方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性,为企业提供指导,促进跨文化管理的实践,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管海外背景与企业创新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高管海外背景与企业创新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高管海外背景与企业创新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高管海外背景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

海外背景的高管通常具有跨文化的经验和全球化的视野,这种全球化的视野和经验可以为企业带来创新的思路和机会。

本文将综述相关文献,并进行理论分析,以深入探讨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管的海外背景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海外背景的高管往往具有跨文化的能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业环境和市场需求。

他们所拥有的全球化的视野和经验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更多的市场机会,追求更创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设计。

研究发现,高管的海外工作经验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提高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加市场份额。

高管的海外背景还可以为企业带来独特的创新思维和管理方式。

跨国工作经验可以帮助高管发展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从而更好地引领团队进行创新和变革。

海外背景的高管具有更广阔的人际关系和资源网络,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创新资源。

跨国经验还可以培养高管的开放性和适应性,使他们更愿意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促进企业创新的发展。

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限制。

高管的海外背景可能使他们与国内市场和文化相距太远,导致他们难以理解和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和特点。

海外背景的高管可能会面临语言和文化障碍,使得他们在管理团队和与员工沟通时遇到困难。

高管的海外背景还存在竞业限制和流动性的挑战,如果高管选择回国工作,可能会面临重新适应国内环境和市场的问题。

高管的海外背景对企业创新具有积极的影响。

海外背景的高管通过其跨文化的视野和经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创新机会和思路。

海外背景的高管也面临一些限制,需要企业在选拔和培养高管时注重平衡和整合海外和国内的经验和能力。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高管海外背景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高管海外背景的优势。

国外高管教育背景对公司绩效影响理论和研究综述

国外高管教育背景对公司绩效影响理论和研究综述

国外高管教育背景对公司绩效影响理论和研究综述【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外高管教育背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理论和研究。

在探讨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讨论了国外高管教育背景的定义及分类、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影响国外高管教育背景对公司绩效的因素、影响机制以及实证研究结果。

最后在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管理启示。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本文指出国外高管教育背景对公司绩效具有积极影响,且不同因素和机制会在其中发挥作用。

这对于了解高管教育背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国外高管教育背景、公司绩效、影响因素、影响机制、实证研究、管理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公司绩效是衡量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而高管团队作为公司的决策层和领导者,在公司绩效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高管的教育背景作为高管个人素质的一部分,被认为会对公司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对国外高管教育背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系统综述,分析高管教育背景对公司绩效的作用机制,探讨影响高管教育背景对公司绩效的因素,为国内企业高管团队建设和公司绩效提升提供参考借鉴。

1.2 研究意义:高管教育背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一直是管理学界和实践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研究国外高管教育背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科学地选择和培养高管人才,提高公司绩效,也可以为管理学理论提供新的实证支持。

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国外高管教育背景的不同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深入研究其影响机制对企业的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国外高管教育背景的定义及分类国外高管教育背景是指公司高级管理层成员(如CEO、CFO等)所拥有的教育背景,包括学历、专业、学术背景等。

根据学历的不同,可以将国外高管教育背景分为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类别。

而按照专业领域来划分,可以将其归为工商管理、金融、经济学、工程技术等不同类别。

高层管理团队研究综述

高层管理团队研究综述

高层管理团队研究综述[摘要] 自从Ham-brick和Mason提出“高层梯队理论”以来,关于高层管理团队(TMT)的国内外研究都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本文对这些成果进行了综述。

已有的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在两个方向展开: 一个是直接研究高层管理团队的特征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另一个是研究团队组成、团队运作过程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最后本文详细分析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高层管理团队;组成特征;团队合作过程一、TMT研究背景有关TMT( Top Management Team,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 年Chester Barnard 的管理学经典著作《管理人员的职能》一书。

从那时起, 研究人员开始探寻管理人员同组织效能之间的关系。

1963 年, Cyert 和March 引入了“优势联合”的概念,强调了管理成员的优势互补对提高群体效能、减少决策风险的作用。

1973 年, Child 引用了“战略选择”的概念用以解释管理团队在战略决策中的职责与行为模式。

1984年,Ham-brick和Mason把TMT组成结构与组织的绩效连接到一起并提出了“高层梯队理论”。

高层梯队理论的研究重点是整个高层管理团队。

而非仅仅是管理者个人。

组织的领导是一种共同的活动,最高管理者虽然是决策的主要制定者,但他们与组织的其他成员共同担当权利与责任。

高层梯队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高层管理团队的特征会影响到组织绩效与战略选择,团队成员不同的认知基础、价值观、洞察力以及这些特质的作用过程会影响到组织的竞争行为。

因而有必要理解整个领导团队的背景、经验及高层管理者的价值观。

H&M所提出的“高层梯队理论”也被认为是研究领导团队或高层管理团队的起源。

二、国外研究现状(一) TMT组成特征视角的研究现状一般将TMT的特征归纳为成员的平均教育水平、平均任期、平均年龄以及这些变量的异质性,并将组织绩效归纳为团队绩效(如凝聚力、决策效率)、战略产出(多元化经营程度、持续发展潜力)、组织经济绩效(如财务绩效、市场份额、满意度),针对TMT特征因素与组织绩效的关联关系的研究有如下研究成果:1. 在任期特征方面,1992年,Ham-brick 和D Aveni研究发现破产企业与继续存续的企业相比, TMT 的平均任期明显要短,而任期长的TMT 能够进行经常的交流, 建立分享知识、信息的程序和语言, 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从而减少了团队内个体成员改变组织现状的可能性, 而且还有利于成员更好地理解组织的政策和程序, 不愿去改变已有的运作模式。

高管海外背景与企业创新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高管海外背景与企业创新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高管海外背景与企业创新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通过引进高管海外背景来推动企业创新。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理论分析,探讨高管海外背景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一、文献综述1. 张冰、尚艾芳等(2018)研究表明,具有海外工作经验的中国高管在推动公司创新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水平,尤其在技术型企业中表现突出。

这是因为在海外工作期间,高管不仅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灵活的思维方式,还接触到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

2. 王威(2017)认为,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技术领域中,具有海外背景的高管可以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和挑战,因为他们对国际市场的了解更为深入。

此外,他们还可以帮助企业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产品。

3. 尹新宝(2016)指出,在高科技企业中,海外背景的高管可以更好地与国际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建立联系,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此外,在跨国公司中,具有跨文化背景的高管可以更好地协调不同地区之间的业务,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4. 孔维茨基(2014)研究了德国跨国公司的高管团队,发现其中近一半的高管拥有海外背景。

在企业创新方面,海外背景的高管可以带来更多的创新思维和管理经验,在企业成长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二、理论分析1. 国际化战略的需要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需要通过国际化战略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资源。

在国际化战略中,企业需要考虑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管制政策、市场规模等因素,而具有海外背景的高管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 多元化的管理经验从海外工作和生活中积累的多元化管理经验,能够让高管在企业发展中更加灵活和敏捷。

海外背景的高管通常具有跨文化的沟通能力、语言优势、智商和情商的双重优势,能够更好地协调跨国企业间的各项业务,确保业务目标的实现。

3. 开展全球视野具有海外背景的高管拓展了他们的视野,能够更好地了解全球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性资产。

关于差异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差异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差异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一篇:关于差异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近年来差异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

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的教学实验。

差异教学能够使教师重视学生的差异,促使教师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是值得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的理论知识。

差异教学在国内外的研究各有特点,本文通过梳理总结,具体分析了差异教学的内涵和相关概念的辨析。

关键词:差异教学;个体差异在一个班级之中,每位学生个体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彼此之间存在着显性或隐性的差异。

作为教师如果想要使自己的课堂获得最大效能,就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风格等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与辅导,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最大程度上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

虽然在中国的不同城市、不同学校陆续出现了各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各种教学实验方法,但是,很多一线老师对于差异教学缺乏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在此笔者对差异教学策略研究做一个系统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综述1.1 国外研究综述世纪初,美国的教育学者汤姆林森(carol ann tomlinson)在差异教学研究领域享有盛誉,被称为是“迄今对差异教学做出最全面研究的人”。

尤其是《多元能力课程中的差异教学》和《差异教学的学校领导管理》两部著作对差异教学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而笔者在阅读来自同样来自美国的戴安?荷克丝(diane heacox)所著的《常规课堂中的差异教学》一书中发现其认为如果在教学过程教师改变教学的速度、水平或类型,就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风格或学习兴趣。

1.2 国内研究综述两千多年前,孔子总结了前人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而实施了因材施教。

但是我国当代差异教学研究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提到当代中国差异教学的研究,不得不提到被誉为“我国差异教学的创始人”――华国栋先生。

他所编著的《差异教学论》中阐述了有关差异教学的相关概念,标志着中国差异教学理论的诞生。

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研究的综述_张平

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研究的综述_张平

2006年第8期 科技管理研究Sc ience and Te chno l ogy M anage m ent R esearch 2006N o .8收稿日期:2005-12-31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4J ZD001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广东省第五批科学事业费计划项目(2004B70102051)文章编号:1000-7695(2006)08-0143-06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研究的综述张 平(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摘要:自从Hambr i ck 和M ason 提出“高层梯队理论”以来,国际上涌现出大量关于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其中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对这些成果进行综述,探讨高层管理团队的年龄、任期、教育、职业经验、认知等异质性以及不同文化环境对企业绩效、战略的影响,分析已有研究的局限和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文化背景;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战略领导者承担着制订、执行企业战略的使命,对企业绩效和组织发展至关重要,在战略管理、组织成长研究中战略领导者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

经济全球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企业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不稳定性提高,在此环境下制订正确的战略成为企业战略领导者面临的挑战。

战略的制订越来越成为一个共享的活动,大大超出了单个战略领导者的管理范畴;战略领导者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更多地需要以团队方式进行高效运作;战略领导者的研究也从领导者个人的特征、行为、领导风格等纯粹个体的研究转向以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为主。

高层管理团队(Top M anag e m en t Tea m ,TM T )这个术语是1980年左右开始在学术研究中出现,现已被学者和管理者普遍接受和使用。

高层管理团队研究的兴起是从H a m -brick 和M ason (1984)提出“高层梯队理论(U pper Eche -lons Theory )”开始,时至今日,国际上的管理学者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些成果为后继研究提供了基础,其中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国内外分层教学的发展与研究综述-最新教育文档(最新整理)

国内外分层教学的发展与研究综述-最新教育文档(最新整理)

国内外分层教学的发展与研究综述 一、国外关于分层教学的研究西方国家分层教学理念的出现及实施都较早。

19世纪后半叶,美德两国开始普遍采用按能力分班(组)的分层教学形式,随后一系列类似的分层教学形式应运而生。

在此期间,“学科分层”――一种至今在世界各国仍很盛行的分层教学形式浮出水面,并在英、法、德等国迅速传播。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德、澳、英、法、韩等国的分层教学实践显现出多样化之势,不断有新兴国家加入这一阵营。

就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而言,美国走在世界前列。

其中影响颇大的有70年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Bloom)倡导的“掌握学习”教学理论(the Theory of MasteryLearning),加上布鲁纳(Bluner)随后提出的“发现学习”理论(Learningtheories),更加奠定了美国在分层教学理论与实践上的领先地位。

其后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巴班斯基(Babanski)凭借“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the Theory about Teaching Process Optimization)和“区别教学法”,进一步丰富了分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总而言之,国外对分层教学的研究不仅在形式上日趋多样化,在理论和实践上也越发个性化、全面化和科学化。

二、国内关于分层教学的研究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于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即承认学生间存在差异性,并针对不同的受教育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

尽管如此,国内对于分层教学的现代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主要始于20世纪80年代。

在此期间,异步教育学的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黎世法教授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提出了“异步教学论”。

这一理论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条件来组织教学,从而最大效益地提高教学质量。

最近几年,分层教学的发展趋势日益凸显,教学需求的推动使得这种教学形式在各职业院校中蓬勃兴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够有效地避免内部过程损失 ,进而使得相似高层管理团队 将比差异团队更快地作出战略决策[1] 。这样的能力在处理 特别是突发性事件的时候 ,对团队绩效将是非常有利的 。
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相似性和它内部的凝聚力及 它所适应的环境有关系 。研究显示 ,高层管理团队成员职能 背景的相似性通过赋予团队成员对问题解决的相似的参考 结构来促进了团队的凝聚力[40 ,41] ,而团队的凝聚力通常被认 为和团队的绩效是正相关的 。另外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 Michel 和 Hambrick(1992) 的研究也表明 ,在垂直整合和相对 多样化经营的公司里 ,团队的相似性和绩效存在着正面联 系 ,在不 相 联 系 的 多 样 化 经 营 的 公 司 中 不 存 在 这 样 的 联 系[29 ] 。
— 90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l118 , No12
管 理 工 程 学 报
2004 年 第 2 期
— 91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刘树林等 : 差异性 、相似性和受教育背景对高层管理团队影响的国外研究综述
4 结论
摘要 : 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差异性 、相似性及其成员的受教育背景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它的绩效 。国外 关于这些特征对高层管理团队绩效的影响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 , 而国内目前尚没有相关研究 。本文综述国外关于 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差异性 、相似性及其成员的受教育背景对其绩效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和结论 。
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的受教育类型对团队绩效有影响 。 团队成员的教育课程反映了他们一些基础的格式化的属性 如认知方式与价值观等[43] 。而他们的认知方式与价值观等 对他们的思维方式 、行为方式等产生了影响 。进一步 ,高层 管理团队成员的受教育类型与团队绩效相关 。高层管理团 队成员的教育专业化的差异性及科学和工程方面的学术专 业化与团队战略变化正面联系[24] 。这意味着拥有这样的团 队的组织在变化的环境中可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另外 ,研 究还发现 ,不管是在市场份额还是在利润方面 ,高层管理团 队成员的教育课程的差异性均与绩效的提高正相关[18] 。
绩效 ,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得组织高层工作中高层管理团队的 成员组成的差异性与高层管理团队这两个非常复杂的现象 在创建更具有创造力 、高绩效的组织的目标前提下合为一 体[14 ] 。
那么 ,高层管理团队的成员组成的差异性能否如同预期 的那样有效地促进它的绩效呢 ? 这里无法给出答案 ,但是 , 笔者以为 ,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的一些介绍 ,我们可以对高 层管理团队的成员组成的差异性对其绩效的影响的总体研 究情况以及一些具体的结论获得一定程度的了解 。 111 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差异性对其绩效的影响的总 体情况
关键词 : 高层管理团队 ; 绩效 ; 差异性 ; 相似性 中图分类号 : C9311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426062 (2004) 0220090204
0 引言
自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 Hambrick 和 Mason (1984) 首先 提出通过成员组成的变量来研究高层管理团队以来[1] ,国外 研究人员已经对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特性对高层管理 团队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结果表明高层管理团队的 认知 和 社 会 心 理 可 以 从 它 的 成 员 组 成 的 特 性 上 推 断 出 来[2~8] 。进一步 ,高层管理团队的绩效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 了其成员组成特性的影响 。而国内仅仅发现有少量研究人 员如陈捷[9] 、吕晓俊和俞文钊[10] 以及张小林和王重鸣[11] 等 对国外的相关研究情况作了有限的介绍 ,对国外相关研究情 况进行系统的介绍是很必要的 。由于国外对高层管理团队 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成员组成的差异性与相似性[12] 以 及成员的受教育背景对其绩效的影响上 。本文对这三个方 面的因素对高层管理团队绩效的影响的相关研究结论进行 综述 。
其它研究结论 。首先 ,高层管理团队成员年龄 、任职时 间 、所受高等教育专业以及职能背景 (functional background) 等 成员组成 的 差 异 性 与 公 司 的 国 际 性 多 样 化 经 营 程 度 正 相 关[32] ,而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与工作高度联系的差异性 (如受教育程度 、公司成立时间 、发现的环境不确定性) 却被 认为有争议地影响着高层管理团队的绩效[33] 。其次 ,高层管 理团队成员组成的差异性被认为具有更多的创造性[34] ,因对 创造性的 、非结构化的任务而言 ,这样的差异性被认为有最 大的正面效应[3] 。最后 ,值得关注的是 ,国外研究发现高层 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差异性对绩效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高 层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差异性会增加管理团队的反复性[35] , 并产生不和谐[36] ,破坏团队的管理能力 ,进而损害团队绩效 。
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差异性影响着它的绩效 ,一般 而言 ,国外研究多认为这样的差异性与其绩效正相关 。
国外相关研究表明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差异性有
收稿日期 : 2002210208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优秀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项目 (70121001) ;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资助 (A219 - GL) 。 作者简介 : 刘树林 (1966 —) ,男 ,河南安阳县人 ,副教授 ,管理工程在职博士生 ,研究方向群体决策研究 、管理系统分析 、人的因素研究 、运作管 理等 。
1 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差异性对其绩效的影 响
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正 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长着 。研究显示 ,随着公司的日趋全球 化 ,组织正建立工作团队以期以更高频率综合跨越众多特殊 知识领域的工人的知识[13] 。而高层管理团队则是一个较特 殊的工作团队 ,它不仅仅需要以更高频率综合跨越众多特殊 知识领域的工人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 ,它必须以更高频率综 合影响它所在的组织的发展的各种因素 ,以期使组织获得高
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差异性有利于团队在特定的 环境中获得高绩效 。这样的差异性能够提高公司行为倾向 与行动和响应幅度[28] ,并与公司行为的战略意义 、显著性 、范 围 、响应的范围等正相关[18] 。具有这些特点的拥有在成员组 成上有差异性的高层管理团队的公司更愿意在需要具有不 同能力的 高 层 管 理 者 击 败 竞 争 对 手 的 动 态 环 境 中 进 行 竞 争[20 ,29] 。结果是 ,由于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差异性在变 动行业中与总绩效提高正相关[1 ,18] ,相应的其所属的公司也 必将获得高绩效 。更进一步 ,即使在一些稳定的行业中 ,高 层管理团队的差异性 (在功能背景 ,年龄 ,受教育 ,任职期限 方面) 也可能与公司绩效正相关[30] 。并且 ,即使是在复杂的 环境中 ,拥有较宽职能背景的差异性高层管理团队也能够较 好地应付[31] 。
3 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的受教育背景对其绩效的影 响
国外关于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的受教育背景对其绩效的 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即受教育的程度与类型 。
一般认为 ,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的受教育程度与团队绩效 正相关 。首先 ,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的受教育程度与创新正相 关 。早在 1984 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 Hambrick 和 Mason 就 提出高层管理团队所受教育的数量与创新正相关[1] 。5 年之 后 ,美国 韦 恩 州 立 大 学 的 Bantel 和 纽 约 大 学 心 理 学 系 的 Jackson(1989) 的关于大银行样本的合作研究进一步发现高层 管理团队的差异性与它的创新能力正面联系[22] 。其次 ,高层 管理团队成员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公司的战略变化及多样 化经营越有利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 Wiersema 和美国 韦恩大学的 Bantel (1992) 的合作研究表明 ,高层管理团队成 员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将与团队战略变化正相关[24] 。并且 ,因 为如果公司需要进行多样化经营的话 ,它就必然面临变化的 经营态势 ,可以预期 ,它需要具备快速进行战略变化的能力 。 拥有成员平均受教育程度高的高层管理团队的组织可以预 期能够提高多样化经营的程度 ,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 基于从 126 个电子工业厂家得来的数据 , Tihanyi 等人 (2000) 发现公司高层管理团队平均受高等教育程度越高 ,对公司的 国际性多样化经营程度的正面影响越大[32] 。最后 ,纽约州立 大学布法罗分校 Pesels 和 Yang (2000) 的研究也显示 ,高层管 理团队成员平均受教育程度越高 ,聚集战略资源的相对效率 越高[42 ] 。
Vol118 , No12
外论评介
管 理 工 程 学 报
Journal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Π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04 年 第 2 期
差异性 、相似性和受教育背景对高层管理团队影响的 国外研究综述1
刘树林 , 唐 均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 陕西 西安 710049)
助于问题的解决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 Hambrick 和 Mason (1984) 认为高层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差异性意味着其认知 基础的差异 ,进而它会从不同的来源收集信息并且对问题具 有不同的解释和观点[1] 。换句话说 ,团队的成员对问题将会 有不同的意见 。进一步 ,美国康奈尔大学旅店管理学院的 Tony Simons(1995) 认为有助于高层管理团队解决问题的不同 意见将进入积极的争论 ,不利的则不会受到考虑[26] ,这对高 层管理团队这样的群体的总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利的[27] 。 同时 ,可以预期 ,这样的差异性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强于 相似性团队 。因为与相似性团队相比 ,差异性团队拥有更广 泛的认知资源 ,包含了更大领域内的见解及有更多的外在联 系[3 ,27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