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周教案
小学每周安全教育教案

小学每周安全教育教案一、第一周:交通安全教育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2. 教学内容:(1)讲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等待等。
(2)教育学生不在车流中奔跑,不随意穿越马路。
(3)引导学生正确乘坐交通工具,如系好安全带。
3. 教学活动:(1)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交通规则及交通事故案例,引起学生关注。
(2)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问答,巩固所学内容。
(3)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遵守交通规则的情景。
二、第二周:防火安全教育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掌握防火、灭火的基本知识。
2. 教学内容:(1)讲解火灾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教育学生不玩火,不随意触碰电器。
(3)介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火灾逃生技巧。
3. 教学活动:(1)通过火灾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
(2)组织学生进行防火知识问答,巩固所学内容。
(3)进行火灾逃生演练,让学生掌握逃生技巧。
三、第三周:防溺水安全教育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防溺水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防溺水知识。
2. 教学内容:(1)讲解防溺水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不私自下水游泳。
(2)介绍正确的游泳方式及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3)教育学生不在没有安全措施的地方游泳。
3. 教学活动:(1)通过溺水事故案例,引起学生对防溺水的重视。
(2)组织学生进行防溺水知识问答,巩固所学内容。
(3)进行溺水逃生演练,让学生掌握逃生技巧。
四、第四周:地震安全教育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震的特点,掌握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2. 教学内容:(1)讲解地震的特点及发生原因。
(2)教育学生在地震时如何自我保护,如躲到桌子下、保护好头部等。
(3)介绍地震后的逃生方法及注意事项。
3. 教学活动:(1)通过地震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危害。
(2)组织学生进行地震知识问答,巩固所学内容。
(3)进行地震逃生演练,让学生掌握逃生技巧。
五、第五周:防校园暴力安全教育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校园暴力的危害,学会自我保护。
一年级第八周教案

第八周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胡大贵上周信息反馈:1、学生对不同标准分类有困难。
2、数遮挡学生的正方体有困难。
第四单元课时:1教学内容:第56页―――57页的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完成“实践园地”第1―――3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并且知道这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3、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教学准备:小棒、苹果教具、尺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放录音,歌曲《快乐的星期天》(同时)师:快乐的周末来到了,老师领着假日小队的同学去军属李奶奶家帮好事,这时他们正穿过一条喧闹的马路。
2、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有什么?数一数,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各小组讨论,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教师选择性地板书)3、师:同学们观察地很仔细,想像很丰富,那你们再观察黑板上这些数,你们能发现什么?生:这些数都没有超过20。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和11―――20各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1、数小棒,感知满十师: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满十根后,捆成一捆放在一边,继续数,又满十根,再捆成一捆,明白了吗?(学生数小棒,教师巡视指导)指名一学生上台跟全班同学一起数。
数完后,师问:通过刚才数小棒,想一想,1捆小棒就是几个十?2捆呢?2、摆小棒,学习数的组成:(1)认识15请小朋友拿出15根小棒摆一摆,看谁摆得又对又快。
(学生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摆法,把不同的摆法指名学生展示在黑板上。
问:这几种摆法你最喜欢哪种摆法?看你摆好的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是由一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板书:15教师领读(2)认识11和20问:谁能用你喜欢的好方法一下摆出11和20,并悄悄地告诉同桌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独立操作,并说理由)反馈汇报,问:11和20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120)同时领读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十几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并且今后在摆小棒时,就可用较简便的方法摆了。
五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第八周)

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了解教堂、罗马广场、巴黎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到广场玩呀?现在我们就要出发啦!在出发之前,老师想请大家想一想,从你家到广场有几条路?怎么个走法?指名发言,之后师总结:我们班现在有42个人,去广场的路可不止一条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4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指导:逐句指导,在朗读种体会,在想象中体会。
(三)父亲的情感
1、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1)、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2)、逐句指导:
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时候,父亲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我当儿子,谁来当父亲?(师生合作表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解决本课4个生字。
dài yàn rèn yì
黛宴纫绎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1)作者从父亲那儿学到了一个什么道理?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2)作者用哪几件事说明了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两件事:织毛衣、开时装展。)
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非常负责的父亲、以身作则、对孩子严格要求的父亲。
师:这就是父亲的爱,严格的爱、负责的爱,齐读——“父亲盯者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5)父亲既然那么喜欢这条鱼,为什么又一定要我放掉呢?
过渡语:鱼的极大的诱惑,周围的环境,都让我难以下决心把鱼放回湖中,但最终“我”还是作出了“放鱼”的选择。是谁让我作出了这样一个正确的选择呢?
幼儿园小班第八周教案

幼儿园小班第八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周教学内容选自幼儿教材《快乐成长》的第三章“可爱的动物”,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我会认动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并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如狗、猫、兔子等,同时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动物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名称。
2. 培养幼儿观察动物的能力,会用简单词语描述动物的特征。
3. 培养幼儿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简单词语描述动物的特征。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动物,学会爱护动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动物卡片、动物玩具、挂图等。
学具:画纸、彩笔、动物模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幼儿去幼儿园附近的公园观察动物,让幼儿说出他们看到的动物,引导幼儿关注动物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动物卡片,让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并引导幼儿用简单词语描述动物的特征。
如:“这是小狗,它的毛是黑色的,它会汪汪叫。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动物模具,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用简单词语描述模具上的动物特征。
4.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讨论并记录该动物的特点,然后向全班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可爱的动物”2. 板书内容:(1)动物名称:狗、猫、兔子等(2)动物特点:颜色、声音、形状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动物,并描述它的特点。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熊猫,它有黑白相间的毛,眼睛很大,喜欢吃竹子。
2. 家园联系作业:请家长协助幼儿观察身边的动物,引导幼儿用简单词语描述动物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走进大自然,观察和了解更多的动物,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用简单词语描述动物的特征。
2.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动物的活动设计。
3. 分组讨论:引导幼儿讨论并记录动物特点的过程。
新硬笔书法 第八周 “横折”、“撇折”的写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课后服务

小学班会教案新硬笔书法第八周“横折”、“撇折”的写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横折”和“撇折”的基本写法。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审美观念。
3. 提高学生的硬笔书法水平,激发他们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横折”的写法2. “撇折”的写法教学重点:1. “横折”的起笔、转折和收笔技巧。
2. “撇折”的起笔、折笔和收笔技巧。
教学难点:1. “横折”的转折处的书写技巧。
2. “撇折”的折笔和收笔的书写技巧。
教学准备:1. 硬笔书法教材。
2. 书法练习本。
3. 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向学生介绍“横折”和“撇折”的基本概念。
2. 展示一些含有“横折”和“撇折”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感受书法的美。
二、新课内容1. 讲解“横折”的写法:a. 起笔:从左到右,轻入纸面。
b. 转折:在转折处稍作停顿,调整笔锋,然后向下转折。
c. 收笔:向下稍作停顿,调整笔锋,然后向右收笔。
2. 讲解“撇折”的写法:a. 起笔:从上到下,轻入纸面。
b. 折笔:在折笔处稍作停顿,调整笔锋,然后向右折笔。
c. 收笔:向右稍作停顿,调整笔锋,然后向下收笔。
3. 教师示范“横折”和“撇折”的写法,并强调书写要领。
三、学生练习1. 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独立练习“横折”和“撇折”的写法。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横折”和“撇折”的书写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五、课后作业1. 继续练习“横折”和“撇折”的写法,每个写法各写一行。
2. 观察身边的字体,找出含有“横折”和“撇折”的字,并尝试模仿。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横折”和“撇折”的基本写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书法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他们在练习中掌握书写技巧。
对于学生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幼儿园教案第八周 主题三次主题二

1、谈话导入,师幼互相问好。“说一说孩子穿的衣服上有些什么图案”。
2、出示范画,了解脚的特点和用途
教师出示印有小脚的绘画纸,提问:这是什么东西呀?
(1)那小脚印上有什么呢?(5个脚趾和脚掌)教师引导幼儿了解脚的特点。
(2)我们的小脚会干些什么事呀?(走路、跑步)教师引导幼儿了解脚的用途。
你知道这件衣服上的小脚印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活动结束,展示作品
幼儿活动
1.幼儿说一说孩子穿的衣服上有些什么图案
2.观察范画,了解脚的特点和用途
3.幼儿学习作画步骤,宁动手作画
教师总结:用小手蘸上颜料印出来的画就叫手印画。
3、讲解作画步骤及要求
学印小脚印:①伸出一只手,握拳;②用拳头底部蘸上颜料;③印在衣服上,擦掉手上的颜料;④用一个手指头蘸上颜料画上5个脚指头。
请一名幼儿上来尝试印画可爱的小脚印。要求:(1)蘸颜料时来自轻轻地蘸,不要甩,会弄脏衣服。
(2)印画时,一只手按住纸,另一只手印画。
主题三次主题二
《小脚印画》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握、点的方法来印画小脚,同时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2、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印画的乐趣。
活动重点:
学习用握、点的方法来印画小脚,同时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活动难点:
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印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各种颜料、绘画纸、湿抹布
幼儿准备:
毛巾人手一条
活动过程
五年级第八周教案

解简易方程(三)
教学课时
18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解方程
节次
5
备课
时间
2012.10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3、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教学难点
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今日水位-警戒水位=超出部分
今日水位-超出部分=警戒水位
(3)你会求出警戒水位是多少米吗?
(4)独立完成,并且与旁边的同学交流。
(5)汇报方法:
(6)讲解用方程解的方法:可先设未知的警戒水位为x米,再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板书方程:
(1)x+0.64=14.14
说出是根据什么列出的方程。
(警戒水位+超出水位=今日水位)
演示启发讲解
学法指导
小组探索练习观察
教学准备
课本情景图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复习导入
解方程,并进行验算(指名板演,集体核对)
4X=100X-1.2=6 X+1.9=10X—1.9=10
二、新知学习(教学例2)
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我们再来解一个方程。
出示方程:3x=18,怎样才能求到1个x是多少呢?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如有问题,可以出示书上的示意图帮助分析。
@每只铅笔x元,买30只铅笔需要多少元?
@小明13岁,比小红小x岁,小红多少岁?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方程解决问题。
二、新授
教案 一年级(下)第八周4篇

教学设计
第八周1 次授课日期月日弓右腿为右弓步,
1、讲解示范法:教师一边讲解游戏规则一边示范。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和比解示范并回答适时模仿。
激发学生踢足球的兴趣,发展能力、素质和身体机能;
教学设计
第八周2 次授课日期月日弓右腿为右弓步,
1、讲解示范法:教师一边讲解游戏规则一边示范。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和比解示范并回答适时模仿。
激发学生踢足球的兴趣,发展能力、素质和身体机能;
教学设计
第八周3 次授课日期月日
1、讲解示范法:教师一边讲解游戏规则一边示范。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和比认真观察教师的讲解示范并回答适时模仿。
教学设计
第八周4 次授课日期月日
1、讲解示范法:教师一边讲解游戏规则一边示范。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和比认真观察教师的讲解示范并回答适时模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学堂一年级语文第八周教案
小粗心区分"己"和"已"
【教学目标】
1.了解小粗心是怎样想办法区分“己”和“已”两个字的。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
3.使学生在学习故事中懂得一些辨析形近字的小窍门。
【教学重点】
产生识字兴趣,养成细心观察、主动探索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导发现,导入新课
[卡片出示“己”和“已”两个字]
1.让学生齐读,并说说两个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有位小朋友,做事情有点和粗心,所以大家叫他“小粗心”,他原来记不清“己”和“已”的。
后来,他认真动脑筋,很快就把这两个字分清楚了。
他想了什么好办法呢,今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会读的字。
2.开火车认读12个生字。
3.互为小老师认读生字,注意纠正读音。
4.指名读课文,让学生们评一评。
三.讨论,交流学习方法
1.让同学们说说是怎样区分并记住“己”和“已”的。
2、你还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吗?
3、做课后习题2
猫和老鼠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汉字。
学习3个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字形分析,初步掌握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并培养学生运用这个规律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吗?今天,老师把它们带到了我们的课堂上,看!(出示猫、鼠图。
)(贴:猫图、老鼠图)这是两只多么可爱的小动物呀,在它们之间呀,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好,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92面,(板书:和)听老师把其中的一个有趣的故事读给你们听一听,好吗?
二.读儿歌,识生字。
1.读儿歌,找出会认字。
1)学生自由读儿歌。
2)学生齐读课文。
3)出示卡片,认读会认字。
同学们喜欢这首儿歌吗?喜欢可爱的猫和老鼠吗?这首儿歌里的字宝宝也很喜欢大家呢!想认识它们吗?(出示卡片,齐读,开火车读)
4)回到课文,圈生字。
2.认读会认字
3.认记字形
1)分析“迷、谜、咪、眯”4字字形、字音。
你们瞧瞧这四个生字宝宝有些什么关系呀?
2)指名学生说说记字方法
指名学生分别用“鼠、偷、慢、胡、须、糊、饱、抓、”8字领读、组词、造句、做动作等方法来巩固生字。
3)去掉拼音读
现在老师要把这些生字宝宝的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
三.趣味朗读,感悟理解
1.自读课文,师生表演。
这篇课文太有趣了,我们一起来边读儿歌边表演吧!
2.理解“谜”
问:哎!这只老鼠可真可怜呀,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死的原因。
小朋友们,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你觉得花猫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