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咸阳市农业产业一体化合作协议

合集下载

2021年陕西专科学校排名

2021年陕西专科学校排名

有很多同学是非常的想知道,陕西好的专科学校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最新2020年陕西十大专科学校排行榜中,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问鼎2020陕西专科院校排行榜榜首;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名列第二;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名列第三。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地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学院占地面积1630亩,校舍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有标准化学生公寓20栋、标准化食堂3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2亿元。

拥有现代化、生产性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基地188个,校外实习基地163个,校外产学研示范基地11个,形成了具有职业训练、教学科研、技术交流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实训体系。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校。

1958年建校以来,学院立足陕西,面向国防,为国家航空、航天、军工电子等军工企事业单位和机电、电子、化工、能源、建筑、计算机信息、经贸等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013年,学院以优秀成绩通过了国家骨干校项目验收,成为西北五省首批骨干建设校中唯一以“优秀”等次通过验收的高职学校。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直属陕西省教育厅,面向全国招生。

2006年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2010年又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项目验收,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73年,前身是铁道部渭南铁路工程学校。

建有临渭、高新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50亩,各类在校学生13000余人。

所有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图书馆藏书70余万册,实现了现代化管理及开架借阅;两校区均建有400米八跑道标准田径运动场、文体中心、乒乓球馆等,体育设施齐全先进。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2021年陕西最好的十大专科院校

2021年陕西最好的十大专科院校

2021年陕西最好的十大专科院校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73年,前身是铁道部渭南铁路工程学校。

建有临渭、高新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50亩,各类在校学生13000余人。

所有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图书馆藏书70余万册,实现了现代化管理及开架借阅;两校区均建有400米八跑道标准田径运动场、文体中心、乒乓球馆等,体育设施齐全先进。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创办于1950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咸阳机器制造学校改制升格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西北地区首家由教育部批准改制升格的高职学院。

2021年1月,与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共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1万余名,为陕西乃至全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古都西安,与陕西省团校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既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又承担陕西省共青团干部及其他青少年工作者的教育培训任务。

学院由1952年创办的陕西省团校发展而来。

2021年开始独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2021年正式转制成立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成立于1953年的西安电力学校,于1994年升格为大专并更名为“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是西北地区唯一的电力类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2021年陕西省电力公司将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西北电业职工大学、西安电力工业学校、西安电力技工学校和咸阳电力技工学校合并,成立陕西电力职工培训中心,一套班子六块牌子。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地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学院占地面积1630亩,校舍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有标准化学生公寓20栋、标准化食堂3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2亿元。

拥有现代化、生产性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基地188个,校外实习基地163个,校外产学研示范基地11个,形成了具有职业训练、教学科研、技术交流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实训体系。

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带得走——记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带得走——记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求 杨凌 要 开 展 干 旱 半 干旱 地 区现 代 农 业 示 范 , 科 技 以
业看杨凌” 目标。 的 按照 “ 高产、 优质、 高效、 生态、 安
全” 的要求, 以集聚国内外农业新品种、 新技术, 探索
现 代 农 业 新 模 式 、 机 制 为 重 点 , 划 建 设了 面 积 为 新 规
范 、 示 、 产 和物 流 的 功能 。 展 生
技合作的 重要平台、 支撑 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 区现代
农 业 发 展的 重 要力量 。 杨 凌 已经 制 订 了农 村 科 技创 业 推 广 服务 体 系建 设 等8 个实施 方 案 , 批重 点项 目已开始 实施 。 一
从今年起, 杨凌还将在西安市长安区、 榆林定靖高
产 栽 培 技 术 使 玉 米 单 产 达 到 1 2 公 斤, 新 了全 国纪 36 刷
录。
务是 , 怎么通过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 把科技优势迅速
转 化 为产 业优 势 , 靠 科 技示 范 和产 业带 动 , 动 我 国 依 推
干旱 、 半干旱地 区农 业实现 可持续 发展 。
19 年9 , 国务院批 准 , 99 月 经 区内1家 农业 科研 教学 0
点 建设 现 代农 业 科 技 园、 国际 科技 合作 园、 现代 农业 企
要载体、 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的重要基地、 国际农业科
业孵化园、 种苗产业园、 标准化生产示范园、 科技探 索
园、 产 品加 工 园、 流 园等 8 农 物 个功 能 园, 呈现 出科技 化 支 撑 、 模 化 推 进 、 业 链 运 行 、 准 化 生 产、 态 循 规 产 标 生 环 等5 特点 。 个 目前 已完 成 投 资7 元 , 亿 引进 国 内 ̄3 多 '0 b 家 企业 和 科 研 机 构 的新 优 品 种4 0 个, 步形 成 了示 7多 初

“四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四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四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作者:边宝丽李锁牢杨新宇崔慧娟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21年第11期[摘要]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大力实施“工学结合、理实统合、校企联合、教练融合”的“四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深化劳动教育,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和现代学徒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工学结合理实统合校企联合教练融合基金项目: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咸阳职院‘四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JYA01)。

引言2019年10月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围高水平专业建设单位,学院以多元合作为重点,大力实施“工学结合、理实统合、校企联合、教练融合”的“四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推进现代学徒,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

“四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围绕“创新驱动”“中国制造2025”“教育强国”“健康中国”“互联网+”等国家重大战略,坚持以生为本,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标准、课程教材教法、劳动教育等“四项改革”,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以“工学结合、理实统合、校企联合、教练融合”的“四合”人才培养模式为统领,各二级学院不断深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学前教育专业(群)“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思路,加强与幼儿园所、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及机构、师范类院校等的合作,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多元合作发展共同体。

依托“双高计划”实施,深化园校融合、德能融合、赛教融合、书证融合的“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幼儿为本、才艺兼备、擅长保教的卓越幼师,为新时代新幼师培养贡献“咸职方案”。

风云际会遨苍穹

风云际会遨苍穹

风云际会遨苍穹——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纪实郭瑞礼2012年4月12日,海河两岸莺飞草长,渤海之滨春意渐浓。

首届天津滨海高新区校企人才培养基地合作洽谈会暨天津力神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班签约授牌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被授予该公司人才培养基地和天津滨海高新区人才培养基地。

根据协议,从当年开始,在学院开办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光电子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4个‚力神‛冠名班,企业全额承担学生学费,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学生入学就可确定到该公司预就业。

实际上,与力神的携手,只是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全方位、多层次校企合作的一个缩影。

据学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与该院建立各种形式合作关系的企业达到470余家,其中80多家将该院确定为他们的人才培养基地。

一、“借船出海”:一蓑风雨中破浪起航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拥有70多年办学历史的原陕西省乾县师范学校、陕西省彬县师范学校、陕西省仪祉农业学校和咸阳市体育运动学校,原有专业以师范、农林、体育为主,专业结构单一,市场需求疲软,毕业生就业困难。

学院成立之初,在校学生只有不到2000人。

2005年,首次招生,只招到200多人,其中三年制高职仅41人。

为了夯实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2006年开始,学院根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需求对原有专业结构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确定了‚工科为主,文理并重‛的专业发展方向,相继开设了机电、电子、能源化工、医学、建筑等新兴专业。

专业布局的优化,改善了专业结构,贴近了市场,但随之又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师资从何而来?学生实习实训问题如何解决?毕业后又该到到哪里去就业?回头路走不通,新路怎么走?上天似乎要有意考验一下这所从‚一穷二白‛中走来的新学院,一开始就给了她这样一个两难选择。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是宋人卢梅坡的诗句,意思是说梅雪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有互相合作,取长补短,方可酿造出十分春色。

‚一所新办学院,要走出面临的困境,唯有千方百计争取企业合作,借船出海、借力发展。

咸阳简介——精选推荐

咸阳简介——精选推荐

咸阳阳是陕西省第3大城市。

省辖市,中国著名古都之一。

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渭河北岸,九嵕山之南,因在山水之阳,故名咸阳。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咸阳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

1952年设咸阳市。

是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地热城、全国十佳宜居城市及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市。

2004年,又被评为首届中国魅力城市。

中文名称: 咸阳市外文名称: H sienyang City行政区类别:地区级行政区 所属地区: 陕西省下辖地区: 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政府驻地: 咸阳市渭阳中路6号电话区号: 029邮政区码: 712000地理位置: 关中平原中部面积: 1 0119平方千米 人口:504万 方言: 咸阳话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茂陵、乾陵 机场: 咸阳西安机场 火车站: 咸阳站 车牌代码:陕D亿多公斤。

多种经营已形成以棉花,苹果、烤烟、蔬菜、笼养鸡、生猪等产品为主的1 5个商品基地。

尤其是“红富士” 苹果等新品种多次获国家和省优质果品奖。

大力发展礼泉短富、皇家嘎拉、美国8号等优质品种。

美国红地球葡萄已在泾阳、三原、礼泉、永寿建立了200公顷开发示范园。

境内动物以家畜家禽为主,是关中驴、秦川牛的主要产地,奶山羊发展较快,已成为陕西奶山羊基地之一。

天然次生林5万公顷,优势树种有辽东栎,山杨,白桦、油松等,林木总蓄积量为456.5万立方米。

11.5万公顷草场。

中草药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品种达626种。

野生动物资源有鸟类14目、30科、140余种。

咸阳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已形成纺织、电子、煤炭、石油化工、机械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纺织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棉纺、毛纺、化纤、印染、服装、纺织机械及纺织科研门类齐全、相互配套的完整体系,成为全市出口创汇的主导产业,其年产值占全省纺织业的I/3。

电子工业已成为实力较强、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的新兴产业,全国最大的彩管厂陕西彩色显像管总厂等13家大中型电子企业集中于市区西郊,其年产值占全省电子工业的近一半。

提升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发展活力的对策--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提升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发展活力的对策--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提升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发展活力的对策--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郭文龙;党菊香;刘建海;杨静;张萍;王振刚【摘要】在综述高职涉农专业发展困境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涉农专业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加强涉农专业内涵建设、创新招生就业思路、培养社会专业认同感是提升涉农专业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er agricultural colleges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ways to strengthen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attrac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fessions ,including policysupporting ,creating good external environment ,strengthening the building of agricultural profession connotation ,innovating ideas on students em‐ployment ,cultivating profession recognition ,etc .【期刊名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5)001【总页数】4页(P48-51)【关键词】高职;涉农专业;发展;活力;对策【作者】郭文龙;党菊香;刘建海;杨静;张萍;王振刚【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仪祉农林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仪祉农林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仪祉农林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陕西咸阳712046;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仪祉农林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8.5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试验与政策建议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试验与政策建议
高新技 术产业示范 区在农 地使用权 、 大型农业机械设备设 施 、 农业 生物资产 、 业知识产权 和专利 等农村产权 抵押方面做 了大量 农
改革探索 , 初步解决 了农 民贷款抵押难 、 资金筹 措难 、 农村产权 变现难等突出难题 。为 了总结 、 推广此项惠 及农 民的农村金融改革 试验 , 推动农村 金融改革 向纵深 发展 , 出设 立“ 凌农 村金融改革试 验示 范跟踪研究与模式推 广” 大课题 , 提 杨 重 组建 国家级研究 团
及 贸 易 的增 长 , 因而金 融 往往 被动 决 定 于经 济 。随着 金 融 的不 断发 展 以及 经 济运 行 进入 高级 阶段 , 金融 部 门已 成 为整 个 经济 增 长过 程 中一 个不 可 或缺 的关 键 环节 ,金 融 部 门在 总量 上 的扩 大和 收缩 以及 在 结构 上 的调 整 都 会 对 经济 总量 或结 构产 生不 可忽 视 的影 响 。金融 发展 对 于经 济发展 发挥 引导 作用 , 于 “ 对 三农 ” 问题 也是 如此 口 ] 。
程 中 , 村 与 城 市 在利 用 金 融 资源 和 金 融 服务 竞 争 中处 于天 然 的 弱势 地 位 , 得 金 融 资 源 配 置 和公 共 项 目向 农 使
城市倾斜 , 金融资源空问布局偏离公平与效率 目标 , 导致城乡利益冲突与城乡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扩大。 现代 经济 学 研究 表 明 , 济 发展 需要 金 融强 力支 持 。在 经济 增 长初 期 , 经 金融 主要 服 务 于生 产 的专业 化 分工
发展农业 , 一靠政策 , 二靠科技 , 三靠投入 ; 解决“ 三农 ” 问题 , 要靠金融强力支持与推动 。金融是现代经济
的核 心 , 是 现代 农 业 的核 心 。建 立 现代 农 村 金 融制 度 , 是统 筹城 乡发 展 与破 除城 乡二 元结 构 的需 要 , 是 也 既 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咸阳市农业产业一体化合作协议 为了促进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合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利用杨凌的农业科技优势提升咸阳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按照2004年10月25日咸阳杨凌双方领导联系会议签署的《备忘录》和《五年计划》,拟在《咸阳市·杨凌示范区农业产业一体化协议书》的总框架下,建立和开展咸阳市与杨陵职业技术学院的“市院合作”,以此作为加强和推进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合作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内容。 一、“市院合作”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引进、开发农业新技术,展示、推广农业新成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以科技培育产业、促进产业、发展产业,为全面实现农业产业化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二、“市院合作”的基本思路: 以咸阳市彬县为重点,以其它各县市区农村为阵地,建立长期稳定的科研、试验、实习、推广、示范基地,按照“学院优势专业与地方主导产业相结合的思路”,开展“一系一乡,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学研对接,快速、有效地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 (一)按照彬县农业发展规划,以彬县人民政府为主体,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技术支撑,院县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县域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采用“一系一乡,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农业科技推广运作模式,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合理调配人才资源,在促进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化的基础上,以科技培育新型产业。 2

(三)以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为突破口,以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科技咨询为重点,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四)在重点抓好彬县的基础上,辐射带动咸阳市东部、北部和南部县市区,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乡、示范村,带动提高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三、“市院合作”的内容: 利用2005-2008年三年时间,在彬县小章镇、炭店乡、城关镇、新民镇分别建立以生态农业、设施农业、荒山坡地综合利用为重点,农、林、牧、草、沼各业协调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示范村,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户60户,引进农作物、畜禽新品种3~5个,推广农业新科技成果15项,培育新兴产业1~2项,培养农村科技能手20名,培训农民4000人次以上,组建3~5个农业产业化专业协会,使示范村各产业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元,达到2500元以上。 在建好彬县农、林、牧、草、沼各业示范村的基础上,逐步把示范村区域向北、向东、向南扇形推进,在北部旱原、中部旱腰带和南部灌区建立不同生态类型的示范乡村,带动全市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林业工程 以荒山坡地综合利用为重点,抓好现有2469亩(退耕经济林2056亩,荒山防护林440亩)经济林和荒山防护林的补栽、嫁接和经营管理工作,补植、新栽经济林2526亩,荒山防护林1069亩,引进适宜彬县栽植的经济林木品种1~2个,推广经济林木栽植及科学管理技术,荒山造林技术等,使森业覆盖率由33.3%提高到50.7%,年产优质干杂果1000吨,年林业产值达到100万元以上。 (二)优果工程 重点推广果业生产“四大关键”技术,提高现有350亩水晶梨管理水平,对 3

140亩老梨园进行高接换种,推广果园种草技术300亩,沼液沼渣综合施肥技术100亩,使优质果率达80%以上,实现果业的无公害化生产。 (三)畜牧业建设 以推广种草养畜技术为重点,引进三元杂交良种猪1~2套,良种奶牛130头,推广生猪、奶牛科学饲养技术、苜蓿加工青贮技术等,种植优质紫花苜蓿500亩,使牧草面积达到1300亩,年产干草1000吨以上,逐步实现温棚养奶牛、养猪产业化。 (四)水利工程 新打机井6口,完成配套设施的安装,对虎家湾、水北、林家堡村的灌溉渠系进行改造,设计、安装虎家湾村大棚内节水灌溉设施。 (五)设施农业建设 以虎家湾村为重点,新建塑料大棚140座,小拱棚300座,引进果蔬新品种2~3个,推广大棚草莓、苜蓿、小乳瓜、礼品西瓜等生产技术,为示范村培育新型产业。 (六)生态农业建设 新建沼气池100口,配套改厕、改圈、改灶100套,使示范村沼气入户率达到60%以上,进行沼气管理技术培训,大面积推广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技术,提高果蔬产品的质量,实现示范果蔬生产的无公害化。 (七)农民技术培训 按照农时季节,结合示范村科技推广项目,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深入田间地头及时解决项目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推广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各示范村重点培养3~5名农民技术骨干,以提高农民的自身造血功 4

能,逐步实现推广项目的产业化经营。 (八)、专家大院建设。2005年,重点支持彬县,对已建成的小章农业科技综合示范专家大院进行完善,使其尽快更好的发挥作用;结合专家大院建设和产业布局特点,建立综合试验示范研究工作站,主要研究解决北部旱作农业产业发展问题。 杨陵职业技术学院各系与彬县各乡村对接对象及主要目标是: 动工系:建设小章镇卧龙村产业化温棚养猪基地和林家堡生态奶牛养殖基地,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户20户,完成畜牧业生产建设任务,培养农民技术骨干8~10名,培训农民1000人次,组建养猪专业协会和奶牛养殖专业协会。 农学系:建设城关镇朱家湾村设施农业示范村,主要任务为: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户20户,完成优果工程、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任务,培养农民技术骨干3~5名,培训农民2000人次,组建大棚种植专业协会。 林学系:建设炭店乡林家堡村荒山坡地综合利用示范村,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户20户,完成林业工程建设任务,培养农民技术骨干3~5名,培训农民1000人次。 水利系:建设新民镇胡家坡科技示范村,推广果园节水灌溉技术,完成水利工程建设任务,培养农民技术骨干2~3名,培训农民500人次。 四、“市院合作”的形式: 按照《咸阳市·杨凌示范区农业产业一体化2004-2008年计划》指导思想中“以项目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推广为纽带,强化行政推动,加强示范带动,拓宽合作渠道,挖掘合作潜力,构建政府牵线搭桥,社会广泛参与的市场运作新机制”的要求,市院合作主要采取以下形式: 5

(一)、加强项目合作 把项目合作作为“市院合作”的主要形式和载体,重点在农副产品深加工、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专家大院建设、博士后工作站建设、重点区域的产业带开发、农民技术培训等项目上开展合作。大力鼓励和支持专家教授个人、个体企业、各种协会组织和农民个人之间的合作,逐步形成全民参与的“市院合作”氛围。 (二)、召开联席会议 ①每年年初,召开双方领导联席会议或“市院合作”座谈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认真研究和梳理思路,制定当年合作计划,并就重大合作项目交换意见,探讨如何把“市院合作”向深层次全方位推进。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②每年中期,组织开展一次合作项目和基地建设检查观摩活动,检查“市院合作”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合作项目落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三)、组织定期交流 ①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和杨陵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推广处,坚持进行经常性的交流和衔接,及时就双方合作中的新情况和一些具体问题加强磋商和解决,更好地为双方领导决策提供依据;②定期组织企业家、基地负责人、项目法人、专家教授与咸阳各县市区一体化办公室负责同志进行交流,融通感情,互通情况,谋求新的合作。 (四)、协调组织形式 双方分别在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促进委员会和杨陵咸阳农业产业一体化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合作。咸阳市由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杨陵职业技术学院由院科研推广处负责。 6

五、“市院合作”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市院合作领导小组,由咸阳市政府市长和杨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共同担任组长,由咸阳市政府主管市长、杨陵职业技术学院主管院长共同担任副组长。 (二)、投入保障。双方把“市院合作”作为转化科技、解决“三农”问题的试验区来办,共同积极争取教育部、农业部、科技部和陕西省的支持,不断加大对合作项目的投入力度,努力探索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科技成果快速有效转化的新模式。咸阳市政府每年为“市院合作”投入50万元的运作经费,并列入年度预算;杨陵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从科技推广经费中切块向科研推广基地、专家大院、博士后工作站、研究所投入,并结合承担项目给予配套支持。以确保多渠道加大对“市院合作”的投入。 (三)、加强宣传。实施“市院合作”是一项带有开拓性、创新性的工作,对有效快速转化科技成果、化解“三农”矛盾,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双方在相互合作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宣传典型;要突出专家教授、投资企业、产业基地、合作模式四个重点,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层次,讲求宣传效果,努力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把“市院合作”不断推向新层次。 (四)、强化管理。“市院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市院合作”工作的协调与指导,负责搞好市院联席会议的组织及各项日常事务的办理;积极协调双方定期组织交流;落实专人,加强对双方合作中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资金落实、项目实施、农民增收等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尤其要加强对双方合作成果的统计;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对市院合作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市院双方都要建立“市院合作”领导和部门责任制,切实把合作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 7

双方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范畴,定期进行严格考核和评比,共同打造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合作的坚实平台,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做出新贡献。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本文可以自由编辑

【最新资料 Word版 可自由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