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语文背诵练习题

合集下载

初一上学期语文【古文】《世说新语》 练习题含有答案

初一上学期语文【古文】《世说新语》 练习题含有答案

古文·世说新语1.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下面的练习。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点的字。

与友期.行(________)过中不至.(________)太丘舍去.(________)去后乃.至(________)尊君在不.(________)相委.而去(________)下车引.之(________)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2)给文中画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________)过中不至,太丘舍去,(________)去后(________)乃至。

(3)用“/”画出下面句子两处停顿的地方。

元方入门不顾(4)翻译句子。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③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④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回答问题。

①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父亲的朋友哪些错误?②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③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

2.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________”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选自《________》由南北朝时期南朝________组织一批文人编写。

(2)解释加点的词语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②撒盐空中差可拟.③俄.而雪骤④与儿女..讲论文义(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补充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并翻译。

(4)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初一语文上学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3篇(完整文档)

初一语文上学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3篇(完整文档)

初一语文上学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3篇(完整文档)初一语文上学期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秕谷(bǐ)憔悴(qiáo)粗犷(kuàng)霎时(shà)B.侍弄(shì)澄清(chéng)蝉蜕(tuì)花梗(gěng)C.匿笑(nì)吝啬(lìn)应和(hè)着落(zháo)D.姊妹(zǐ)黄晕(yùn)荫蔽(yīn)咄咄逼人(duó)2.下列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贮蓄祷告捶打蓑笠B.菜畦烘托决别健壮C.鉴赏心绪分岐绅士D.静谧叙叨轻捷云霄3.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登上市郊真武山,举目远眺,只见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B.包头北梁棚户区改造后,这里的人们终于各得其所,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C.语文课上,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D.周末的集市上,人头攒动,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真是人声鼎沸。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B.一个人是否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我们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D.因为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使包头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散步》——莫怀戚——散文B.《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戏曲家C.《论语》——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D.《金色花》——泰戈尔——泰国诗人作者6.仿写:仿造例句写一个句子,注意形式相同,内容相关。

(3分)例句:爱心是一股甘甜的清泉,使不幸的人忘记生活的苦涩。

仿句:7.默写(10分)(1),江春入旧年。

(2)我寄愁心与明月,。

(3),洪波涌起。

(4)夜发清溪向三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名著导读练习答案含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名著导读练习答案含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名著导读练习答案含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作者在《琐记》中提到他喜欢看的一本书是①________;(A.《天演论》;B.《西游记》;C.《三国演义》;D.《山海经》)在《五猖会》一文中写到父亲让我背②________,让我感到痛苦;(A.《三字经》;B.《论语》;C.《鉴略》;D.《幼学琼林》)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③________的照片;(A.孔子;B.孙中山;C.闰土;D.藤野先生)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鞠挞的文章是④________。

(A.《父亲的病》;B.《无常》;C.《五猖会》;D.《狗·猫·鼠》)【答案】 A;C;D;B【解析】【分析】要求学生阅读《朝花夕拾》时,识记相关的内容。

作者在《琐记》中提到他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故选A。

在《五猖会》一文中写到父亲让我背《鉴略》,故选C。

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藤野先生的照片,故选D。

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鞠挞的文章是《无常》,故选B。

故答案为: A 、C 、D 、B【点评】本题考查肯定是对名著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对名著的阅读和基本常识的积累。

2.名著阅读。

(1)“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

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这段话选自哪部作品?我没有那么高兴的原因是什么?(2)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写出人物)【答案】(1)选自《朝花夕拾》;当我准备去看迎神赛会的时候父亲让我背《鉴略》,等我背完的时候我已经没兴趣了。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

三一文库()/初中一年级〔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1]〕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1.在山的那边基础知识略阅读理解 4.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5.妈妈的话点燃了我童年的理想,唤起了我的想望;我的人生感悟:奔向理想之路是漫长的,但只要百折不饶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6.对理想的渴望;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7.这是拟人的手法。

“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

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8.那是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拓展运用 9.不要在乎别人说自己什么;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

10.大河、小溪;峰峦、平地;春天、花朵;种子、果实。

2.走一步在再走一步基础知识略阅读理解 4.应在最后一段之前。

5.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一段经历。

6.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7.心理描写8.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

9.父亲是一个能引导孩子自己战胜恐惧的人(诸如父亲是一个能给孩子以主意的人,父亲是一个即使在危险的情况下也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人等)。

拓展运用 10.因为这是一扇用信任和爱心制造的,能够使人懂得珍惜和呵护的心灵之门。

11.用经不起踢打的玻璃门达到感化教育的目的。

12.形象地写出对学生倾注充分的爱,以及学生沐浴在爱的氛围之中。

13.教导主任:用铁门阻止踢打,主张用硬堵的方式教育学生。

校长:用信任和爱心使学生懂得珍惜,主张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3.生命生命基础知识略阅读理解 4.承上启下,引人思考。

5.突出小瓜苗生长环境的艰难。

6.从生命诞生的角度来看,生命力是如此强大,不可压抑,确实称得上是擎天撼地的。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练习练习题含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练习练习题含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练习练习题含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1.有同学认为;课文名著导读“专题探究·话说唐僧师徒”中“唐僧师徒四人”的说法不准确。

这位同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见解?结合下列回目的相关内容,简述原因。

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第一百回径回东土五圣成真【答案】示例:取经团队还应包括小白龙,共五人。

第十五回写观音菩萨收小白龙,让它化作白龙马作为唐僧的脚力;第三十回写小白龙为救唐僧,与黄袍怪打斗受伤,并让八戒前往花果山请孙悟空;第一百回写小白龙取经成功之后修得正果,被封为八部天龙马。

因此,取经团队应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小白龙师徒五人,而不是四人。

【解析】【分析】阅读《西游记》,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

西天取经的团队除了唐僧师徒四人外,好有小白龙。

“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一回写马却被恶龙吃掉了。

恶龙打不过悟空藏匿涧底,观音召出恶龙,将其变为白马赐给唐僧当坐骑,此为小白龙。

“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一回写黄袍怪变为一美男子,前往宝象国探望岳丈国王,将唐倍变为猛虎。

白龙马变为宫娥,举刀暗算黄袍怪,被打中后腿。

八戒要回高老庄,白龙马劝他去找悟空。

悟拒绝,八戒下山大骂,被众猴捉回。

“径回东土,五圣成真”一回写白龙马为“八部天龙马”,修得正果。

故答案为:示例:取经团队还应包括小白龙,共五人。

第十五回写观音菩萨收小白龙,让它化作白龙马作为唐僧的脚力;第三十回写小白龙为救唐僧,与黄袍怪打斗受伤,并让八戒前往花果山请孙悟空;第一百回写小白龙取经成功之后修得正果,被封为八部天龙马。

因此,取经团队应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小白龙师徒五人,而不是四人。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名著的知识掌握情况,要求考生熟读名著,理解名著的内容,对经典情节、精彩片段、人物形象等要耳熟能详。

要结合题意进行回答。

2.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同步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同步习题(含答案)

《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第一课时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奇迹( ) 发髻( ) 看护( ) 贮蓄( ) 镶边( )xiá( )窄宽chǎng( ) 水zǎo( ) chãng( )清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响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着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慈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空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面句子选择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_____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②山尖全白了,给蓝天_____上一道银边。

③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____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A.挂织照B.披缝映C.顶镶射D.垂添照4.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的特点,描绘了五幅图画,请在下面空格部分填上其中的二幅。

重点难点探究:(一)典型例题探究点一:分析文章的线索例题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试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线索。

通读全文,理清文章主要写了那些内容,从中分析作者所融入的感情,从而确定文章的感情线索。

答案:文章一开头,就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赞美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下文描写的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联系的。

点拨: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来理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 雨的四季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 雨的四季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雨的四季同步练习题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娇媚(mèi)甘露(lù)斗笠(lì)B.粗犷(kuànɡ)一脉(mài)绿茵茵(yīn)C.冷冽(liè)诱惑(huò)彩棱镜(línɡ)D.浆汁(jiānɡ)草垛(duò)咄咄逼人(chū)【答案】A【解析】B项,“犷”应读ɡuǎnɡ;C项,“棱”应读lénɡ;D项,“咄”应读duō。

2.请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1)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旷。

()(2)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急待地等待着雨点。

()(3)但是,人们受够了冷洌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

()(4)在冬日灰濛濛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

()【答案】(1)旷—犷 (2)急—及 (3)洌—冽 (4)濛濛—蒙蒙【解析】注意形似字,字形的异同。

3.下面两句话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春雨具有滋润万物,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她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改进。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万物”之后加上“的作用”或“的功能”。

(2)把“改进”改为“提高”。

【解析】(1)成分残缺。

(2)搭配不当。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2)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3)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4)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知识点梳理练习中考真题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知识点梳理练习中考真题语文七年级上册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知识点梳理+练习+中考真题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

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等。

二、创作背景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

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呆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

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

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三、主要内容与主题思想《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原名“旧事重提”,编成集子的时候改称“朝花夕拾”。

“朝”表示早晨,这里指早年时候,“夕”表示傍晚,这里指晚年时期。

书名的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年(上)语文课堂练习:
班级 姓名 座号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 ,
山朗润起来了, , 。
2、野花遍地是: , , ,
, ,还眨呀眨的。
3、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 ,
, 。 ,这
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4、树叶儿却绿得发亮, 。
5、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 。
春天像小姑娘, , , 。春天像健壮的
青年, , 。
6、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 , ,
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坡上, , ;
这样, , , ;看
着看着, , 。等到快
日落的时候, , , 。
就是下小雪吧, , 。
7、《论语》中谈“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孔文子谥号为“文”的原因是: , ,
;“可以为师”的条件是: 。
8、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 。
9、旦辞爷娘去, , ,

10、万里赴戎机, , 。 ,
。 , 。
11、 , ; ,
安能辨我是雄雌。

1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发前紧张准备的诗句是: ,
, , 。表现木兰功
劳大,天子赏赐多的诗句是: , 。描写
木兰回家后恢复女儿装的诗句是: , ,
, , , 。
13、怀旧空吟闻笛赋, 。
14、 ,却话巴山夜雨时。
1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富含哲理的名句
是 , 。
1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比喻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
名句是 , 。
17、默写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 。
, 。
18、默写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 , 。
, 。
19、默写杜牧的《江南春》: , 。
, 。
20、 ,只缘身在最高层。
21、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22、行者见罗敷, 。 ,脱帽着帩头。
2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被贬遭遇的深
切同情和关切的诗句是 , 。
24、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抒写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
和气概的诗句是: , 。
25、《陌上桑》中直接描写罗敷外貌的诗句是: , ;
, 。描写罗敷夸赞自己丈夫俊美外貌和举止从容的诗
句是: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