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城镇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 鱼学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4 鱼(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观察鲫鱼的骨骼标本,注意观察脊柱和脊椎骨,思考回答:
1、什么是无脊椎动物?
2、什么是脊椎动物?
3、列举几种有脊柱的动物和无脊柱的动物。
2人一组相互解决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小组合作完成【活动一】
说出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小组代表汇报 讨论结果,不懂的问题提出全班讨论解决
C.维持鱼体的平衡D.帮助鱼体转换方向
10.鲫鱼与水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鳃盖B. 鳃弓C.鳃耙D.鳃丝
收获和感想
知识点二:鱼的主要特征
【活动二】观察鱼的外形和运动
1.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能靠 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用
呼吸。
2、鲫鱼的身体分为几部分?
3、鲫鱼的外形为 型,这样有利于 。
4、鱼的体表覆盖有,用手摸鱼的体表,有滑滑的,
起的作用。
5、填空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 ________⑤________
【活动三】探究鱼的呼吸
观察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是同时张合还是交替张合?
1、鱼用鳃呼吸的,由此可理解以下问题:
(1)鱼鳃的主要部分是。
(3)当鱼的和后缘交替张合时,水中的 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鳃丝里的就从毛细血管渗出,排到水中。由此,流入的口里的水和流出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哪些变化?
鱼
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类群
第四节第一课时鱼
学习目标:1.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重点: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难点: 通过观察认识鱼的呼吸特点
自主学习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鱼》学案

第四节鱼一、教学目标1.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2.概述鱼类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关注渔业资源,认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中鱼的呼吸的实验,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方式。
三、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在编排上主要从鱼适于水生环境的角度出发,阐明鱼的主要特征,以及鱼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课外实践”等活动,来认识鱼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从而建构鱼的主要特征及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重要概念。
考虑到学生刘鱼比较熟悉,而且鱼的实物比较容易获得,因此,教学中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布置学生课前调查、收集相关的资料及实物,丰富课堂资源。
关于“鱼的外形与运动”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观察提纲有目的地观察,在构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关于“鱼的呼吸方式”这个教学难点,采用观察与实验探究的方法,指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确立鱼鳃的特点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鱼的骨骼标本;制作课件、视频(用BTB溶液验证流经鱼鳃后水的成分的变化)。
学生小组的实验材料:水槽1个、活鲫鱼2条,每人一把放大镜、一支毛笔。
演示实验材料:水槽、鲫鱼、颜色明显的蔬菜汁(如菠菜汁、胡萝卜汁或紫甘蓝汁等)、小烧杯、吸管。
2.学生准备分组收集我国鱼类资源及本地区常见鱼类资源的资料,我国渔业资源现状的资料。
部分学生协助老师完成演示实验。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第四节鱼反思:。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4 鱼(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4 鱼(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鱼学习目标:1、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重点:概述鱼的主要特征难点:通过观察认识鱼的呼吸特点自主学习対学群学展示学法指导认真阅读课本并结合生活常识,课前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教师巡堂,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知识点一: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活动一】想一想,议一议观察鲫鱼的骨骼标本,注意观察脊柱和脊椎骨,思考回答:1、什么是无脊椎动物?2、什么是脊椎动物?3、列举几种有脊柱的动物和无脊柱的动物。
2人一组相互解决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小组合作完成【活动一】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不懂的问题提出全班讨论解决知识点二:鱼的主要特征【活动二】观察鱼的外形和运动1、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能靠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用呼吸。
2、鲫鱼的身体分为几部分?3、鲫鱼的外形为型,这样有利于。
4、鱼的体表覆盖有,用手摸鱼的体表,有滑滑的,起的作用。
5、填空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③ ________④ ________⑤________【活动三】探究鱼的呼吸观察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是同时张合还是交替张合?1、鱼用鳃呼吸的,由此可理解以下问题:(1)鱼鳃的主要部分是。
(3)当鱼的和后缘交替张合时,水中的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鳃丝里的就从毛细血管渗出,排到水中。
由此,流入的口里的水和流出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哪些变化?2人一组相互解决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小组合作完成【活动二】1、说说鱼的各鱼鳍的作用。
2、有人说鱼只靠鳍进、行运动?这种说法全面吗2、轻轻掀起鳃盖,看看鳃的形态和颜色,对照鳃的图片,想一想,鳃为什么是鲜红色的?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么?2、简述鱼的主要特征。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不懂的问题提出全班讨论解决随堂练习1、脊椎动物是指()A、水生动物B、陆生动物C、高等动物D、有脊柱的动物2、鲫鱼的整个身体分为哪三部分()A、头、颈、尾B、头、躯干、尾C、头、躯干、鳍D、头、颈、躯干3、下列属于脊椎动物的是()A、虾B、鲫鱼C、蜗牛D、乌贼4、下列不属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是A、体表大多被有鳞片B、用鳃呼吸C、体内有脊柱D、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游泳5、鱼在水中活动时,鳃盖不停地张开关闭,这是鱼在()A、吞咽食物B、喝水C、呼吸D、散热6、小明的妈妈到菜市场去买鱼,在很多已死的鱼中,她可判断鱼是否新鲜的依据是()A、鳞片是否新鲜B、鳃丝的颜色C、身体有无伤痕D、体表是否湿润7、对“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进行探究时,发现能够保持鲫鱼身体平衡的鳍是( )A、胸鳍和腹鳍B、背鳍和尾鳍C、背鳍和臀鳍D、鳍和尾鳍8、你有过捉鱼的经历吗?下河摸鱼时,已经捉到手的鱼往往又会挣脱,这是由于体表有很滑的粘液,鱼体表粘液的作用是()A、预防人类捕捉B、减少运动阻力C、保持体表湿润D、辅助呼吸9、通过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我们可以发现,鱼的尾鳍没有的功能是()A、产生前进的动力,控制前进的方向B、使鱼体直立C、维持鱼体的平衡D、帮助鱼体转换方向10、鲫鱼与水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A、鳃盖B、鳃弓C、鳃耙D、鳃丝收获和感想。
八年级上册生物《鱼》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鱼》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水中生活的动物类群和特点;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情感目标: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学习重点】:鱼的主要特征。
【学习时间】:两时【学习过程】:第一时预习一、新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由于它们的体内没有组成的,所以统称为动物。
而将要学习的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它们的身体内都有由组成的,所以统称为动物。
二、预习自学阅读文19~24页,思考下列问题,在本上双色笔标记。
1、现存的动物已知的有多万种,其中动物约占9%,动物约占%。
鱼是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
有万种,约占脊椎动物种类的一半以上。
2、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鱼可以分鱼和鱼,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有,常见的海水鱼有等。
XX-11-188:0:16P 13、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一是靠来获取和敌害,二是能在中呼吸。
4鱼的身体分为、和三部分,大多呈形,这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
鱼的体表覆盖,表面有滑滑的,起身体的作用。
鱼在水中通过和的摆动以及的协调作用游泳。
、鱼是用来呼吸的,其主要部分是,上面密布。
当鱼的和后缘交替张合时,水中的就渗入中的毛细血管里,而里的就从毛细血管渗出,排到水中。
6、鱼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中,体表常有覆盖,用呼吸,通过和的摆动以及的协调作用游泳。
三、堂小结1、完成图解:身体外形——【】鱼体表特点——【】呼吸器官——【】运动方式——【】2、鱼的游泳器官是鳍(鲫鱼的鳍有种):胸鳍(成对):维持,辅助转变方向。
腹鳍(成对):维持平衡。
背鳍:掌握鱼体的(关键)。
臀鳍:维持平衡,协调运动。
尾鳍:产生前进的和改变运动。
四、外探究你知道鱼的侧线在什么位置?有什么作用?第二时展示一、复习检测(每空2分,总计10分)鱼的主要特征。
二、分组展示(两个小组合展一小题)、1、1、这些动物如“鲤鱼、章鱼、带鱼、墨鱼、鱿鱼、鲸鱼、娃娃鱼”哪些是鱼?哪些不是鱼?不是鱼的属于什么动物?是鱼:非鱼:2、在生长有较多藻类的池塘中,常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的现象,而在天亮后便停止了。
鱼(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上册系列(人教版)

5.1.4 鱼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继学习了无脊椎动物之后的第一类脊椎动物,利用八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的特点,逐步的引导学生去探究比较复杂的生物体结构,从而形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为后续学习其他种类的脊椎动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说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提高学生获取生物学知识的能力。
关注我国渔业资源的发展状况及其保护。
三、教学重难点鱼的主要特征。
(重点)鱼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难点)四、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检测,暴露问题,激发热情展示各种无脊椎的动物类群,对比其特征,让学生进行完善,温故知新。
(二)鱼——明确教学目标1.从无脊椎动物过度到脊椎动物(PPT 展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它们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脊柱,统称为无脊椎动物。
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身体内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脊椎动物。
2. 展示多种多样的鱼(学生和老师共同探讨)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课件出示鱼的结构图,让学生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思考以下问题:(学生小组合作讨论)鱼之所以生活在水中,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能在水中呼吸。
1.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在水中运动的阻力? 带鱼三文鱼比目鱼青鱼鳙鱼草鱼石斑鱼鲨鱼答:鱼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克服在水中运动的阻力。
2.水流入鱼口后,从什么地流出?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哪些变化?答:水流入鱼口后,从鳃盖后缘流出。
流出的水和流入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3.鱼鳃有哪些特点对它在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鱼离开水后,很快会死亡,原因是什么?答:鱼鳃是鲜红的,里面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并且每一片鳃由很多细细的鳃丝构成。
八年级生物上册《鱼》教案、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丰富的鱼类图片和实例围。
2.知识传授,引导探究:
a.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具,引导学生观察鱼类的身体结构,探究其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
b.通过比较、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掌握鱼类的分类方法,认识我国常见的鱼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手段,提高学习兴趣;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培养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鱼类的身体结构特征及其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
2.鱼类的分类及我国常见的鱼类;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鱼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1.理解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生理结构及其功能;
2.掌握鱼类的分类方法,正确区分不同类群的鱼类;
3.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鱼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b.学生通过观察鱼类图片,实践分类方法,掌握不同类群的鱼类;
c.教师着重介绍我国常见的鱼类,让学生了解和认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鱼类,讨论其特点、适应水生生活的结构和功能;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鱼类知识;
3.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表现,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
(四)课堂练习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巩固鱼类知识。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选取一种鱼类,从身体结构、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分类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完成一篇关于该鱼类的科普短文,不少于500字。
八年级上生物鱼教案参考5篇

八年级上生物鱼教案参考5篇八年级上生物鱼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过程与方法:以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2基因控制性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投影展示家庭成员性状调查表,学生拿出自己完成的调查表。
师生互动:统计数据,发现规律。
提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和概念。
指出调查表中的各项调查内容,在生物学上属于生物的性状。
设计意图:课前安排的调查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借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提供了学生与家长的情感交流,促进亲子关系。
同时为本节课的问题探讨提供了很多较好的素材。
观看录像:了解人的各种遗传性状。
提出问题:什么是生物的性状?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思考,总结出性状的概念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学生活动:观察几种生物的性状。
小组讨论:1、仅凭肉眼的观察或简单的测量,就能知道自己所有的性状吗?2、尝试概括什么是生物的性状。
3、通过观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
小结: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提出问题:性状能否直接传给后代?它又是谁控制的?学生活动:资料分析――转基因鼠的启示。
教师应较详细介绍此项生物技术的基本过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这是一种世世代代都是小体型的鼠,人们在对它做了一些特殊的处理之后,看看它的后代有什么变化。
在雌雄小鼠2-3倍,体积大一倍。
小组讨论: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3、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小结: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八年级上册生物鱼的教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鱼的教案
课题:鱼(Fish)
教学目标:
1. 掌握鱼的类别、特征以及繁殖方式;
2. 了解鱼的分布规律,关注鱼体内的结构变化;
3. 感受生物多样性的美好和充满活力的自然环境.
教学过程:
一、展示鱼的形态特征
1. 图片展示鱼的特殊体形和色彩;
2. 图表展示鱼类的分类,比如,鲫鱼、鲤鱼、鳙鱼等;
3. 知识回顾:鱼具有吸水性呼吸器官、支持心脏和肺活动、体内有大
量血管系统。
二、鱼的分布及特征
1. 图表展示鱼类在国内、洲内、国际范围的分布,并有相关说明,表
达生物多样性所构成的美好自然环境;
2. 上机操作,使用软件展示各种鱼类,让学生依据特征加以区分;
3. 体验鱼的生活环境,探讨内部的结构变化,如眼睛和心脏的发育;
4. 复习归纳鱼体内的五要素:有鱼鳃、鱼尾、鱼鳍、体表、和鱼骨头。
三、繁殖方式
1. 通过图片展示不同鱼类的繁殖方式,介绍各种鱼类的繁殖过程(由
于繁殖);
2. 复习和归纳鱼的交配方式,比如交互交配、同性交配、雄鱼突然冲
击雌鱼等;
3. 通过视频展示不同鱼类的受孕方式,探究受孕前的特征。
四、总结
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介绍的是鱼的类别、特征以及繁殖方式;
2. 让学生熟悉生物多样性,重视动物权利,注意维护自然环境;
3. 根据鱼尾、鱼鳍等鱼体内的特征和结构,学生可以依据特征进行正
确分类;
4. 复习鱼的繁殖过程,体验多样性乐趣,帮助学生理解受孕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
授
一、课前准备:
【合作复习】
1、下列全部属于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A、海葵和海蜇
B、水蚤和虾
C、河蚌和枪乌贼
D、珊瑚虫和蜘蛛蟹
2、当环境安静时河蚌伸出斧足,生有斧足的一端是河蚌身体的()
A、前端
B、后端
C、上端
D、下端
3、蝗虫能适应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
①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④感觉器官比其他陆生动物都发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课堂学习:
【自主学习】
一、动物的分类:
分类依据:
二、多种多样的鱼:
1、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是什么?
2、鱼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3、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指的是哪些?它们属于哪种鱼?
4、海水鱼主要有哪些?
三、鱼的主要特征:
1、看书总结鱼的形态结构特征:
2、鱼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四、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保护鱼类资源:
【合作交流】
集体讨论交流,完成动物的分类以及总结鱼的形态结构特点?
【展示提升】大声说出鱼的主要特征,不能看书。
三、随堂检测:
必做题:
1、下列哪项是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依据()
A、有没有外骨骼
B、是否脱离了水的限制
C、身体表面有没有覆盖物
D、身体北部有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2、我国主要的优良淡水鱼类中,被称为“四大家鱼的是”()
A、青鱼、草鱼、鳙鱼、鲢鱼
B、鲫鱼、青鱼、草鱼、鳙鱼
C、鲫鱼、草鱼、鳙鱼、鲢鱼
D、青鱼、鳙鱼、鲢鱼、鲫鱼
3、鲫鱼游泳时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
A、胸鳍和腹鳍的摆动
B、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C、尾鳍的摆动
D、所有鱼鳍的协调作用
4、明明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鱼,发现卖鱼的叔叔不断向鱼池里面通入气体,这样做的目的是()
A、促使鱼多活动,增加鱼的活力
B、增加水中的含氧时,使鱼获得足够的氧气
C、使鱼向四面散开,充分利用水体
D、提高水温,使鱼生活的时间长一些
5、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全面禁止捕捞②实行休渔期。
划分休渔区
③控制渔网网眼大小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鲫鱼的下列特征中,能够在游泳时减少水对鱼体阻力的是()
①鲫鱼的体型呈梭形②鲫鱼的体表有黏液
③鲫鱼的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四、拓展延伸:
选做题:
1、鱼缸里经常要放一些新鲜的水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水草呼吸作用增加鱼缸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B、新鲜的水草可以美化鱼缸
C、水草是鱼的重要饵类
D、水草光合作用增加鱼缸内氧气的含量
2、下列哪种动物是水中生活的脊椎动物?()
A、龙虾
B、海马
C、蜘蛛蟹
D、乌贼
3、下列哪一个是真正的鱼()
A、鲸鱼
B、甲鱼
C、鲫鱼
D、章鱼
4、某同学将六种生物依据某一标准进行分类,结果如方框内所示,你认为她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A、脊椎骨的有无
B、体温是否恒定
C、呼吸方式的不同
D、生殖方式的不同
五、小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