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20例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美罗培南临床使用情况120例分析

美罗培南临床使用情况120例分析

[4] LINDOR KD,GERSHWIN ME,POUPON H.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J].Hepatology,2009,50(1):291.[5] 何晓霞,陈晶,韩者艺.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应答标准及预后模型[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7,26(4):472.[6] CHRISTOPHE C,CARRAT F,PIUJOL⁃ROBERT A,et al .Noninvasive elastography -based assessment of liver fibrosisprogression and prognosis in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J ].Hepatology,2012,56(1):198.[7] 段维佳,张福奎,欧晓娟,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对熊去氧胆酸应答欠佳的影响因素[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2):118.[8] 肖华,陈进伟,谢希,等.自身抗体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2):209.[9] LAMMERS WJ,VAN BUUREN HR,HIRSCHFIELD GM,et al .Levels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bilirubin are surrogate end points of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an international follow⁃up study [J ].Gastroenterology,2014,147(6):1338.[10] 施漪雯,马红.预后不佳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相关因素及治疗策略[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7,25(11):870.[11] ZHANG LN,SHI TY,SHI XH,et al .Early biochemical responseto ursodeoxycholic acid and long⁃term prognosis of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results of a 14⁃year cohort study [J].Hepatology,2013,58(1):264.[12] SAMIR S,HUR C,KLEBANOFF M,et al .Long⁃term clinicalimpact and cost effectiveness of obeticholic acid for the treatmentof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J].Hepatology,2017,65(3):920.(本文编辑 姚仁斌)[收稿日期]2018-03-14 [修回日期]2018-07-01[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药剂科,234000[作者简介]马海侠(1978-),女,主管药师.[文章编号]1000⁃2200(2018)08⁃1044⁃04㊃临床医学㊃美罗培南临床使用情况120例分析马海侠[摘要]目的:分析某医院美罗培南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美罗培南临床使用提供依据㊂8方法:利用临床药学管理系统,从2016年某医院出院病历中随机抽取使用美罗培南的病历120例,按照调查表的要求逐项登记,内容包括病历号㊁病人性别㊁年龄㊁临床诊断㊁住院时间,美罗培南的使用时间㊁用法用量㊁疗程㊁联合用药㊁配伍禁忌及病原学送检情况等㊂结果:120例中美罗培南使用完全合理病历14例,合格率为11.67%;依据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指南适应证符合率及联合用理率分别为90.83%㊁93.59%;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规定规范执行比例为30.0%;用药前病原学送检率为47.5%㊂结论:美罗培南在临床上使用合理率较低,尤其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规定规范执行和用药前病原学送检方面达标率明显偏低㊂[关键词]美罗培南;药物利用评价;病历调查[中图法分类号]R 978.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3898/ki.issn.1000⁃2200.2018.08.20美罗培南为人工合成的第二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㊁抗菌活性强㊁临床疗效好㊁不良反应少㊁对β⁃内酰胺酶稳定的特点[1],广泛用于临床,作用机制为通过其共价键与参与细胞壁合成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㊁革兰阴性菌均敏感,尤其对革兰阴性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常用于治疗重症感染和多重感染㊂由于其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价格昂贵,有被滥用诱发细菌耐药和花费巨大的可能,因此有必要对其使用现状及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㊂本文就我院2016年度住院病人使用美罗培南的病例中随机抽取120例进行分析㊂现作报道㊂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利用我院临床药学管理系统,从2016年出院病历中随机抽取4个月份,再从其每个月份使用美罗培南的病历中随机抽取30例,最后对所抽取的总计120份病例信息按照调查表的要求逐项登记㊂其内容包括病历号㊁病人性别㊁年龄㊁临床诊断㊁住院时间,美罗培南的使用时间㊁用法用量㊁疗程㊁联合用药㊁配伍禁忌及病原学送检情况等㊂120例病例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3个月至92岁;住院时间2~97d;美罗培南使用时间1~29d㊂1.2 适应证适宜性判断标准 本品适用于由单一或多种敏感细菌引起的成人及儿童的下列感染:肺炎及院内获得性肺炎;尿路感染;腹腔内感染(包括急性胆囊炎及胆道感染㊁细菌性肝脓肿㊁急性腹膜炎及急性胰腺炎继发细菌感染等);妇科感染(例如子宫内膜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脑膜炎;败血症;伴中性粒细胞减低的发热病人的经验性治疗㊂美罗培南不可用于手术预防用药,也不宜用于治疗对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感染㊂具体参见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㊁感染性疾病治疗指南及注射用美罗培南说明书修订要求㊂1.3 用法用量适宜性判断标准 (1)溶剂:0.9%氯化钠注射液㊁5%或10%葡萄糖注射液㊁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25~0.5g美罗培南用≥100mL的溶剂溶解,配制成静脉点滴注射液㊂(2)剂量:成人,治疗肺炎㊁尿路感染㊁妇科感染如子宫内膜炎㊁皮肤及附属器感染:每次0.5g,每8h1次;治疗院内获得性肺炎㊁腹膜炎㊁推断有感染的中性粒细胞减低病人及败血症:每次1g,每8h1次;治疗脑膜炎:每次2g,每8h1次㊂儿童(3个月至12岁),根据所患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㊁致病菌的敏感程度及病人的状况,推荐剂量为每次10~20mg/kg,每8h1次㊂治疗脑膜炎的推荐剂量为每次40mg/kg,每8h1次㊂对于体质量>50kg的儿童,按照成人剂量给药;对伴有肾功能障碍的病人,按肌酐清除率大小调整剂量;对肝功能不全的病人无需调整剂量㊂1.4 联合用药适宜性判断标准 (1)与抗菌药物联合㊂联合用药的指征:①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㊂②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㊂③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㊂④药物的协同抗菌作用,如氨基糖类与美罗培南具协同作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罗红霉素㊁阿奇霉素等能加强美罗培南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可用于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的病人㊂美罗培南可以和抗G+球菌的药物联合应用,如糖肽类万古霉素㊁磷霉素等,也可与抗厌氧菌药物甲硝唑等㊁抗真菌药物氟康唑等联合使用,控制混合病原菌感染㊂美罗培南不可与青霉素类㊁头孢类㊁其他β⁃内酰胺类联合应用㊂(2)其他药物联合:美罗培南不可与丙戊酸钠联合应用㊂与氨溴索㊁多索茶碱有配伍禁忌,不可同瓶输注㊂1.5 疗程适宜性判断标准 参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㊁症状消失后72~96h,特殊情况,妥善处理㊂但败血症(体温正常后7~10d)㊁感染性心内膜炎(4~6周)㊁化脓性脑膜炎等需较长的疗程方可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㊂2 结果2.1 使用美罗培南临床科室分布情况 美罗培南使用完全合格病历14份,合格率为11.67%㊂共涉及22个临床科室,38个病区㊂其中美罗培南使用排名前三位的临床科室分别是呼吸内科(27.5%)㊁普通外科(10.0%)㊁感染科(8.3%)(见表1)㊂表1 使用美罗培南临床科室分布情况临床科室n构成比/%临床科室n构成比/%呼吸内科3327.5血液内科4 3.3普通外科一1210.0骨科一3 2.5感染科108.3泌尿外科2 1.7肾脏内科97.5风湿免疫科2 1.7胸心外科7 5.8小儿科2 1.7神经内科7 5.8肿瘤内科10.8急诊科6 5.0神经外科10.8产科5 4.2康复医学科10.8妇科4 3.3手足外科10.8心血管内科4 3.3普通外科二10.8内分泌科4 3.3肿瘤外科10.8 2.2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规定执行情况 根据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规定,本次调查病历中认真规范执行的有36例,其余84例执行不规范,需改进(见表2)㊂2.3 病原学送检情况 120例中,用药前送检57例,用药后送检33例,未送检30例㊂2.4 美罗培南使用情况评价 120例病历中,适应证适宜性的符合率为90.83%;联合用药合理73例,占93.59%;而病历记录或用药分析记录完整性符合率只有78.33%(见表3)㊂2.5 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120份病历中,单独使用美罗培南42例,美罗培南联合使用抗菌药物78例共86次,其中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最多的是糖肽类(替考拉宁粉针㊁万古霉素粉针)38例,其次为抗真菌药(氟康唑㊁伏立康唑)13例,硝基咪唑类(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9例,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注射液㊁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㊁左氧氟沙星片㊁莫西沙星片)8例,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粉针)7例,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注射液)3例,头孢菌素类(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㊁青霉素类(头孢西丁钠针㊁头孢替安针)各2例,抗结核类(利福平注射液)㊁四环素类(米诺环素)㊁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㊁恶唑烷酮类(利奈唑胺)各1例㊂2.6 用药目的与临床治疗效果 根据病历记录及相关临床治疗指南,评价美罗培南的用药目的:治疗113例,预防5例,预防+治疗2例;临床疗效:治愈36例,好转76例,无效8例㊂表2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规定执行情况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规定执行类别病历例数 涉及科室/份构成比/%专科会诊或在病程记录中记录科室抗菌药物小组讨论认真规范执行36骨科一(2)㊁肾脏内科(3)㊁内分泌科㊁呼吸内科(9)㊁感染科(7)㊁泌尿外科㊁儿科㊁血液内科(2)㊁产科(2)㊁肿瘤外科㊁急诊科㊁康复医学科㊁心脏内科㊁普通外科一(3)㊁神经内科30.0执行不规范58呼吸内科(10)㊁感染科(3)㊁胸心外科(6)㊁神经内科(7)㊁妇科(4)㊁普通外科一(8)㊁泌尿外科㊁普通外科二㊁神经外科㊁血液内科㊁儿科㊁风湿免疫科㊁骨科一㊁急诊科(5)㊁内分泌科(2)㊁心脏内科(3)㊁产科(3)48.3副高以上职称医师下医嘱并在执行医嘱栏签字认真规范执行36骨科一(2)㊁肾脏内科(3)㊁内分泌科㊁呼吸内科(9)㊁感染科(7)㊁泌尿外科㊁儿科㊁血液内科(2)㊁产科(2)㊁肿瘤外科㊁急诊科㊁康复医学科㊁心脏内科㊁普通外科一(3)㊁神经内科30.0执行不规范59急诊科(3)㊁骨科一㊁感染科(2)㊁神经内科(7)㊁肾脏内科(3)㊁心脏内科(2)㊁手足外科㊁儿科㊁血液内科(2)㊁普通外科二㊁泌尿外科㊁风湿免疫科㊁产科㊁妇科(3)㊁普通外科一(6)㊁肿瘤内科㊁呼吸内科(14)㊁内分泌科(2)㊁胸心外科(7)49.2表3 美罗培南使用情况评价调查指标评价 n构成比/%举例适应证适宜10990.83例1:临床诊断败血症不适宜119.17例2:切口感染以G+菌为主,使用美罗培南抗菌谱过宽,起点过高联合用药合理7393.59例3: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合理5 6.41例4:美罗培南与氨曲南作用机制相同且抗菌谱重叠,无需联合使用,可单用美罗培南单次剂量适宜11293.33例5:病人肺部感染使用美罗培南每次0.5g不适宜8 6.67例6:病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美罗培南的剂量应加大至每次1~2g,而不是每次0.5g给药频次适宜10990.83例7:适应证肺炎,给药频次每8h1次不适宜119.17例8:经计算病人肌酐清除率为48mL/min,给药间隔应调整为每12h1次,而不是每8h1次溶剂适宜11898.33例9:病人粒细胞减少发热使用美罗培南0.5g,溶剂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不适宜2 1.67例10:病人为2型糖尿病,使用溶剂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不适宜,应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疗程适宜11797.5例11:肺炎(右下)使用美罗培南+阿奇霉素8d后体温正常不适宜3 2.5例12:病人使用疗程14d,而病人痰培养药敏提示头孢菌素敏感,可美罗培南经验治疗5~7d后降阶梯治疗更换药物合理7590.36例13:根据药敏实验调整用药,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替考拉宁不合理89.64例14:由左氧氟沙星更换为美罗培南,无更换指征配伍禁忌有2 1.67例15:美罗培南配伍丙戊酸钠使用,能降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致癫痫发作无11898.33例16:无配伍禁忌病历记录/用药分析有9478.33例17:有科室抗菌药物小组讨论记录㊁副主任以上医师下医嘱并执行签字及相关记录无2621.67例18:无记录3 讨论3.1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规定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规定,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有专科会诊或在病程记录中记录科室抗菌药物小组讨论结果;由副高以上职称医师下医嘱并在执行医嘱栏签字;主治以下医师下医嘱,24h内补手续㊂本次调查的120例病历中认真规范执行此规定的只有30%,其余70%执行不到位或不够规范,说明我院有相当的临床科室和临床医师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尤其是美罗培南的规范使用还认识不足,执行不严,仍需加强学习,以防美罗培南滥用㊂3.2 适应证 美罗培南属于第二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临床推荐首选用于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的经验性治疗;多重耐药G-菌(对碳青霉烯敏感)的治疗;需氧菌㊁厌氧菌混合的严重感染㊂近年有研究[2]发现美罗培南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疗效显著,对新生儿重症多重耐药菌感染细菌清除率高,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3],在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治疗中其细菌清除率㊁临床治愈率略优于亚胺培南[4]㊂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美罗培南治疗性用药113例,占比94.17%,主要用于肺部感染㊁泌尿系感染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㊁盆腔感染㊁胆道感染,适应证符合率达90.83%,总体把握良好,但也有部分病例对美罗培南的适应证把握不严㊂例如2例支气管扩张病人仅血常规升高或未使用其他抗菌药物就用强效广谱的美罗培南,指征把握不严;另有1例用于肝衰竭病人预防感染不适宜,有待改进㊂另外,美罗培南在我院的使用较为广泛,且用药前病原学送检率仅为47.5%,与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尚有一定差距㊂因此,临床在选择使用美罗培南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实验结果,综合病人的病情和本地区耐药情况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以避免因选药错误延误病情及因药物滥用而导致耐药菌株产生㊂3.3 用法用量 美罗培南的用法用量一般为每次0.5~1.0g,每6~8h1次,大于3个月的儿童推荐剂量为每次10~20mg/kg,每8h1次,当肾功能受损时应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㊂也有研究[5]认为在保证给药剂量不变的前提下,缩短用药间隔和延长输注时间能提高老年重症感染病人感染控制有效率;美罗培南用于耐药G-菌感染最佳输注速度是33mL/h[6];对难治性耐药菌,采用美罗培南3h 连续静脉滴注可提高疗效[7]㊂在本次调查病例中绝大部分对美罗培南用法用量的把握准确,但仍有少数病例使用不当㊂主要表现为美罗培南给药频次不适宜,如每天给药2次;单次剂量低,如败血症㊁感染性休克等严重感染单次剂量应为每次1.0g;肾功能受损时未能调整剂量,如有2例肾功能受损病人未能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未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剂量,如其中1例儿童脑膜炎病人美罗培南剂量过低,且症状好转后应继续使用大剂量,不可降低剂量㊂因此,建议临床医师根据病人所患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㊁致病菌的敏感程度及病人的病情状况及时准确把握美罗培南的用法用量㊂有研究[8]表明,美罗培南在老年病人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与文献报道健康受试者有较大差异,老年病人临床应用时应监测血药浓度㊂3.4 联合用药 在120例调查病历中,美罗培南与其他抗感染药物联合使用共有78例,其中二联71例,三联7例,联合用药主要用于病原菌不明或混合菌的严重感染,合理的联合用药占比为93.59%㊂联合用药最多的是糖肽类(38例)和抗真菌类(13例),合并使用的抗细菌药物主要是替考拉宁㊁氟康唑㊁奥硝唑㊁阿奇霉素㊁阿米卡星㊁左氧氟沙星等㊂其中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与美罗培南有协同作用,联合使用可增强抗菌作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等能加强美罗培南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而氨曲南㊁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㊁头孢西丁钠等均为β⁃内酰胺类,作用机制与美罗培南相同,且抗菌谱重叠,不但无协同作用,反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避免联用㊂3.5 用药疗程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美罗培南平均使用天数为6.5d,用药疗程适宜的占比为97.5%,基本令人满意㊂但也应注意到疗程过长会增加二重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及病人医疗费用,疗程过短可致使感染复发,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㊂[参考文献][1] 谢本树.新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1,22(5):456.[2] 张文珊.美罗培南静脉注射联合吸入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疾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7,30(2):335. [3] 李秋实.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重症多重耐药菌感染临床研究[J].中国药业,2017,26(2):60.[4] 李晓敏,孙宇,梁永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和美罗培南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 36(16):1396.[5] 劳志刚,吴昊,王素宁,等.美罗培南在老年重症感染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1,39(4):47. [6] 丁洪琼,喻姣花,左晓艳,等.美罗培南用于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最佳输注速度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14):90.[7] 陈旭照.以循证药学指导美罗培南治疗重症感染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警戒,2013,10(8):505.[8] 陈婷,黄晓会,霁晖,等.老年病人美罗培南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及药物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师,2017,20(3):402.(本文编辑 姚仁斌)。

120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

120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

本 文 共 研 究 了1 2 0 例住院患者, 男6 7 例, 女5 3 例; 年 龄 最 小 者
为2 岁, 年龄最 大者为8 7 岁, 1 2 0 例平均为5 9 . 7 岁; 其 中4 2 例 为手 术 的 科 室 , 其 患者 的抵 抗 力 较 差 , 所 以更 应 重 视 合 理 用 药 ; 在 本 组 患者, 其余7 8 例 为非 手 术 患 者 ; 住 院时间在2 ~ 1 4 5 d 之间, 平 均 为 儿 科 患 者 中, 有1 例 出现 了 预 防 用 药 不 合 理 的 现 象 , 表 现 为 运 用
1资 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 资 料
①运 用抗菌药 物进 行治 疗 的频 率过 高。 同期 住院患者 共 有
1 8 2 例, 使用 过抗生 素的患者为 1 2 0 例, 占1 : t 6 5 . 9 3 %, 这 一 比例 已 经超 过6 0 %, 与相关 规范 不符 ; 对此 , 可 能 存 在 滥 用 抗 生 素 的 问 题, 导 致 不能 为部 分 患 者 进 行 合 理 用药 。 ②在 用药指征方 面, 预 防 用 药 多为 无 明 显指 征 用 药 ; 外 科 患 者 的 无 明 显 指 征 用 药 比 内科 患 者 的 频 率 高 。 儿 科 作 为 一 种 特 殊
【 关键 词 】抗 茵药物 ; 住 院患者 ; 合理 应 用
【 中图 分 类 号 】R 9 6 9
【 文献 标 识 码 】A
【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 5 6 5 4( 2 0 1 3 ) O 8( c ) 一 0 0 8 2 — 0 2
在 临床 治疗 当中, 抗菌 药 物 被 运 用 的范 围较 广, 同 时 也 对 同 时 能 够 减 少 耐 药 菌 种 的 出现 , 降低治疗 难度 。 本文分析 了1 2 0

药物的合理使用及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分析

药物的合理使用及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分析

药物的合理使用及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分析摘要】目的:评价药物的合理使用及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

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接诊的120例患者,使用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60例/组,对照组行常规药物使用管理,观察组接受药物的合理使用干预,比较不同干预方式对于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抗生素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药物使用中采用接受药物的合理使用干预可以提升药物合理使用率,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使用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抗生素;合理使用;安全性抗生素(Antimicrobial agents)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频繁发生的抗生素滥用不良事件不仅影响治疗效果,延误患者康复,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导致严重的医患纠纷等[1]。

抗生素如果使用不当,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负面作用,甚至会延误患者的治疗,引发治疗安全[2]。

为了更好的保证药物的合理使用,提升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率,展开以下研究。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接诊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抽签法下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药物使用管理)与观察组(60例,接受药物的合理使用干预)。

对照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各为38例和22例,年龄范围在19岁至77岁,中位年龄(47.39±5.49)岁。

观察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各为35例和25例,年龄范围在17岁至75岁,中位年龄(47.12±5.18)岁。

两组患者资料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药物使用管理;观察组接受药物的合理使用干预:(1)建立健全抗生素应用制度和规范,合理应用抗生素研讨会定期开展,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抗生素管理制度,根据患者需要合理开具抗生素处方,如开出抗生素处方超过个人许可,医生要与上级医生沟通、处方,并经批准后方可实施[3]。

呼吸科120例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呼吸科120例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1 . 1 一般资料
2 0 1 0年 8~l 2月 医院 呼吸科 出院患 者病 历
中随机抽 取 1 2 0例使用抗 菌药物 的病历 进行 了调查 。患者年
龄2 3—8 2岁 , 中位 年 龄 5 7岁 , 男7 6例 占 6 3 %, 女4 4例 占 3 7 % 。平均住 院天 数 ( 9±1 . 2 ) d 。 主要 临床 诊 断 为 : 肺 部感 染、 自发性 气 胸 、 支气 管 哮 喘、 阻塞 性 肺 炎 、 胸腔积液、 肺 结
头孢 菌素类 。联用 药物 中以左 氧氟沙星注射液 + 头孢菌素 最多用 。抗菌 药使用平 均天数 为 ( 9± 1 . 2 ) d , 抗菌 药物不 合理 使用 情况分析以联合用药不恰当或重 复用药最 多见 。结 论 医 院的呼 吸 内科 的抗 菌药 物使用 情况基 本遵 循安 全、 有效 、 经济 、 合理的原则 。
价( 参 照卫生 部 、 国家 中医药管 理局 和 总后卫 生部 于 2 0 0 4年
疗。以头孢地尼分散片及头孢丙烯片 为主。
2 . 6 病原 学检 查及 药敏 试 验 1 2 0例使 用抗 菌 药物 的病 例 中, 有1 0 2例进行 病原学检查 , 检查率 8 5 %, 检出率 7 3 %; 药敏 试验 率 9 5 %。
本次调查 中发现患者普遍老 龄化 , 医师大多未按照老年 人
2 . 1 抗菌药物应 用情 况
药物见表 1 。
1 2 0例 中, 应用 抗 菌药 物 1 6种 , 其
中使 用最 多的是头孢菌 素类 。抗菌 药物使用 率位 居前 6位 的 表 1 抗 菌药物使用率前 6位
药动学特点调整用药剂量 和给药 的次数 , 需要 医师按照老年 人
药动学特点科学合理 的用药 , 推行个体化 的给药方案 。经验 型

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现将我院12月份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反馈如下:
一、统计结果:
2011年12月份出院患者1743份实查1396份。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89.5%;
2、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构成比:49.6%;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构成比:39.9%;
3、12月份细菌学检查133份(儿科支原体检查),送检率19.2%。

二、结果分析:
1、从调查情况来看:我院抗生素使用率89.5%,明显超标(二级医院<60%)其中治疗使用49.6%,预防使用39.9%。

2、12月份标本送检率19.2%,大多科室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多数均为经验用药,未能根据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性用药且更换频繁。

三、改进措施
1、成立以医务科、药械科、感梁管理科组成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小组,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培训。

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科室质量管理挂钩,由科室负责人将各项管理要求落到实处。

2、我院是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虽然已成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且开展了相关工作,但临床微生物小组技术力量薄弱,分离、培养、鉴定细菌病原学及药敏试验能力有限,希望医院领导能安排相关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微生物鉴定水平。

3、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合理选择应用抗菌药物,以确保抗菌药物使用安全、合理、经济、有效,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率控制在60%以下。

院感科
2012年1月12日
1。

120例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与分析

120例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与分析
理 ,现将汕尾 市第二 人民医 院近年来收 治的 10 2 手术患 者资料调 查分
析如下 。
类 、氨基 糖苷类 、硝咪 唑类应用 最多 。其中 ,围 手术期应 用1 种抗 菌 药物2例 ,占2 . %;应用2 8 33 3 种抗菌药物5例 ,占4 . %;应用3 抗 O 17 6 种 菌药物2例 ,占1. l 75 %;应用4 及以上抗菌 药物2例 , 占1. 种 1 7 %,说 5
『 切 1合理 性 为 1. %, 川类 切 口合 理性 为 2 . 】 类 : 7 46 3 50 %;三 类切 口的预 防性 应 用抗 茵药物 的合理 性均 不理 想 ,经统 计 学分析 ,P> 0 5 . ,无 0
明显差 异性 。预 防用 药时 间 ≤ 3 d的 3 ,占 2 .3 4例 8 %;> 3 3 d的 6 , 占 5. 3例 25 %, 。结 论 通 过 调 91 7 .d 6 查分析 发现 ,汕尾 市 第二人 民医院的 圆手 术期预 防性 应 用抗 茵药物 的情 况并 不十 分理 想 ,存 在 用药指 征不 明确 ,联合 用药过 多, 用药时 间
所有病历进行统计分析 ,并评价其 用药的合理性 。
圄睚|囡■国同
21 年 1 月第 9 第 2 期 0 1 0 卷 9

临床研究 ・ 1 2 9
克作用,可以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病例血管炎和组织水肿情况。
甲基强的松龙是一种合成的糖皮质激素 ,其具有较好 的抗炎 、抗过敏 活 性 ,可 以减轻充血 ,提高免疫抑制,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抑制炎性 细 胞活动 ,阻止组胺 、激肽等炎性 介质的产生 ,稳定溶酶体膜参与炎陛反 应 ,抑制吞噬细胞 的功能。 甲 强的松龙的抗炎作用 明显高于氢化 可的 基 松 ,与受体的亲和力是强的松 的2倍 ,钠潴留作用相对较轻 , 3 对于垂 体 轴抑制较少 ,起效快 、作用强。本研究通过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观察组 和地塞米松治疗 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 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 关节肿痛消失时间、胃肠道症状消失时间、尿常规 恢复正常时间均 明显 低于对照组 , 提示 甲基强的松 龙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同时

XXXX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XXXX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XXXX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乱用问题也日益凸显。

XXXX医院作为一家综合性医院,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通过梳理和总结各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抗菌药物的使用量较大。

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科室的治疗中,特别是在感染科、外科和ICU科室。

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科室的患者容易感染细菌,需要大量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另外,医生对抗菌药物的了解程度不够,经常会过度使用,导致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增加。

其次,抗菌药物的选择不够合理。

在抗菌药物的选择上,有时存在盲目和随意的情况。

医生们常常倾向于选择第三代或第四代广谱抗生素,而不是先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这导致了一些患者接受不必要的广谱抗生素治疗,增加了无必要的药物费用和抗菌耐药的风险。

另外,抗菌药物治疗时间过长。

有些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质或者个体差异,需要较长时间的抗菌药物治疗。

然而,一些医生在给予治疗时,没有及时评估疗效,也没有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这导致了一些患者进行了无必要的长期抗菌药物治疗,增加了抗菌药物的耐药风险。

面对以上问题,XXXX医院提出了以下几个改进措施。

首先,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意识。

通过定期的学术交流和临床讨论,提高医生对抗菌药物的了解和正确使用。

其次,推广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指南,并在临床中加强指导。

通过建立严格的抗菌药物使用流程,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保抗菌药物的选择合理。

另外,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和评估,建立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疗效评估和调整。

在实施改进措施的过程中,还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收集和分析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及时了解使用情况,发现和解决问题。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反馈机制,对医生进行监督和提醒,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综上所述,XXXX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建立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加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可以有效改进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提高医院抗菌药物治疗的效果,降低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现象的发生率。

对120例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对120例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对120例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毛东阳
【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年(卷),期】2007(13)21
【摘要】目的调查我院抗菌素使用情况,为抗菌素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年度从住院病人的960份病历中随机抽取120份调查抗菌素使用情况.结果抗菌素使用率为92.5%,抗菌素的联用率为75.8%,使用抗菌素情况有一定比重.结论应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合理正确使用抗菌素,切实加强抗菌素的应用管理.
【总页数】4页(P59-62)
【作者】毛东阳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东汕头,515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1;R969.3
【相关文献】
1.外科住院病人512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J], 黄殷
2.福建省立医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附120例分析) [J], 叶红;郑璇
3.920例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J], 邱丹缨;陈丽霞;陈淑增;程君平
4.242例住院病人院内感染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J], 罗惠玲;叶艳珍
5.外科住院病人512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J], 黄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 al r or s p1e a r di c ec d am d t and m o of t i pati nt fo 960 he n e rm medi a1 re rd o t c co f he
ip n ati n f r 2 06 Res t h u a r e et om 0 . ul T e s ge at of he nti ac e al t a b t ri me C n i 92 5 di i e S . %, T he o u ati g oe cc p n c ffi i nt f h an bac eri m C e o t e ti t al edi i i 75 8 C ne S . %. Co Cl D usi n o We ho d s u1
年度 从住 院病人 的 9 份 病历 中随机抽 取 1 份调 查抗 菌素使 用情 况 。结果 抗 菌素使 用 率为 9 . 0 6 0 2 2 5 %,抗 菌素 的联用 率为 7 . 8%,使用 抗 菌素情 况有 一定 比重 。结论 应积 极 采取 有 效干预 措施 , 5
合 理正 确使 用抗 菌素 ,切 实加 强抗 菌素 的应 用 管理 。
关键 词 抗 茵药物 合 理使 用 分析
Th An ys th An ba teri M Ci e sa e f 1 0 I p n e aI e e ti c I edi n U g o ati t a 2 n
M O A Do y ng ng a
t k al t e r a t o s o ma us o nt b c e a m di i r as na l a s r n t n ae 1 h p ec u i n t ke e f a i a t ri l e C ne e o l y nd t e g he t e an ge e o a h m a m nt f nti c ri me i n ba te al d Ci e. K y or s An b t ri me Ci Us A e W d ti ae e a1 di ne e nal e ys
维普资讯
国际医药卫生 导报
20 年 07
第 1卷 3
第 2 期 ( 月刊) 1 半
对 1O 例住 院病 人抗菌药物使用情Βιβλιοθήκη 的调查分析 2毛 东 阳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
广 东汕 头
5 4 10 1 5

要 目的 调 查我 院抗菌素使 用情 况 ,为抗菌素 的合理使 用与 管理提 供科 学依 据 。方法 2 6 0 0
T M di ne he e Ci De ar me o t e p t nt f h Fi s Af 1 at d rt fi i e Ho pi al s t U v si y Sh t , ua d g ni er t . an ao G ng on 51 0 ,c na 5 41 hi
2 1 1 使用抗菌药 的病 例 比例 在 10 病 .. 2份 史 中, 1 1 使用 了抗菌药物 ,抗菌药使用率 为 有 1份 9 . % 应用 的抗 菌药主要为三代头孢菌 素、 25 , 甲硝 唑
源的浪费 以及治疗 失败等 , 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 和喹诺酮类抗 菌药物;抗菌药 的联用 率为 7 . 8 , 5 6 %
中图分类号 :R 8 1 9 3 9 ;R 6 . 7. 9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号 :1 — 4 2 7 i 0 - 4 0 1 )2 - 0 0 2 5( 0 7 0 09 5
在抗菌药物治 愈并挽 救许多患者生命 的同时 , 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 良后果 , 如不 良反应 的增 多 、 诱导耐药 菌株 的发生 、 医疗 资 成重大影响 。 为了解 我院住 院病人 , 别是住 院手 特
S i n i i f u d t o f r h r a o a U a e n m n g m n . e h d o n l s 1 0 C t f o n a i n o t e e s n 1 s g a d a a e e t M t o T a a y e 2 e C
1 资 料 与 方 法
2 12 抗 菌药的使用种类和 频次 ..
在 10 2 份
2 0 年度从住 院病人 的90 06 6 份病历 中随机抽 取
病历 中共应用抗 菌药 1 类 3 种 ,由f有 的患者 间 1 2
10 , 2 份 调查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 包括使用抗菌药
及 联用抗菌 药的种类和联 用情况 。 2 结果
断数次使用一种或一种 以上抗 菌药 , 故抗菌药的总 用 例 次最 大 ,头孢 唑肟 钠居 次 ,甲硝 唑第三 ,依 替米星第 四位 。 从抗菌药 分类 看三代头孢菌素或其 加酶抑制剂 品种使用频次 占了 4 . ,抗菌药物 04 % 1
A s c O j c i e T n l s t e a t b c e i l e i i e u a e n o d r t r v d b t a t b e t r o a a y e h n i a t r a m d C n s g i r e o p o i e r
其中二联用药 占总联用 例次的5 . 5 , 5 9 % 联用 的抗 菌 其 术病人抗菌药物 的应用情 况, 们对2 0 年度住 院 药中 以甲硝 唑和头孢 菌素类 联用最常见 。 中治疗 我 06 病人进行 了调查 , 并初 步总结分析如下 。 用药 占 5 . %,预 防用药 占4 . %。 32 6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