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5.1.7《哺乳动物》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7《哺乳动物》教案

第七节:哺乳动物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描述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动物及其栖息地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小组合作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强化“动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观点。
2.提高爱护动物的意识. 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难点: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三、学情分析: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好理解,可以先自学、后教师点拨。
四、教学准备:课件,图片,食物(饼干)五、教学用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温故知新】1、有人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导学释疑】环节一:比比看!预习检测:观看图片,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是哺乳动物,哪些不是哺乳动物?环节二:观察图片,共同探究:(一)仔细观察图片,阐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二)自主学习课本P38观察与思考,思考后并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下列问题。
1.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共同点?2.兔子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点?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3.牙齿的分化对摄取食物和消化有什么意义?(三)描述哺乳动物人类的生活有那些关系?七、小结:本节内容要点八、板书设计:第七节:哺乳动物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体表被毛;(2)胎生,哺乳;(3)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利:食物,助手,稳定等有害:合理防控九、课堂反馈检测:1.兔、牛、羊是食草动物,下列与它们食草习性相适应的特点()①门齿像凿子②犬齿锐利③臼齿宽阔④消化道长⑤消化道短⑥盲肠发达A.①②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⑤⑥2. 与其他动物相比, 哺乳动物后代成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用肺呼吸 B. 胎生、哺乳 C. 心脏四腔 D. 体表被毛3.属于哺乳动物的是()A.鲸 B 娃娃鱼 C.甲鱼 D.鱿鱼4.哺乳动物与鸟类的共同特征是()A.两者都有羽毛 B.两者都是恒温动物C.两者都是胎生 D.两者都有翅膀4.哺乳动物与鸟类的共同特征是()A.两者都有羽毛B.两者都是恒温动物C.两者都是胎生D.两者都有翅膀5、作业:课本P39页第1、2、3、4题十、反思: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第五章口蹄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口蹄疫的概念及口蹄疫病毒血清型的分类;(2)掌握口蹄疫的流行特点;(3)掌握口蹄疫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4)掌握口蹄疫的防制措施;二、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诊断口蹄疫,归纳总结防制措施的能力,学生能独立动手制定合理的综合防制方案三、教学重点:(1)口蹄疫的概念、口蹄疫病毒血清型的分类(七种主型之间无交叉抗原特性)。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5.1.7 哺乳动物

5、什么样的动物属哺乳动物吗?
小组回答:身体被毛;用肺呼吸;体温恒定;体腔内有膈;胎生、哺乳。凡是具有上述特征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种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最复杂的高等动物类群。马、牛、羊、驴、猪、骡等家畜都属于哺乳动物。
6、哺乳动物是如何繁殖和哺乳?
小组回答:胎生: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
哺乳: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
胎生哺乳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7、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小组回答:①体表被毛
②胎生、哺乳
③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④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⑤体温恒定
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小组回答:
有利:
1、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2、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有重要作用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5.1.7哺乳动物
教学
目标
1.哺乳动物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概述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阐明狼和兔在牙齿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3.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教学
重点
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
难点
生理机能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
过程
小组回答:有心、肝、肺、肠,家兔的体腔里有一个叫膈的结构,膈的上面是心脏和肺,下面是其他内脏。
3、膈有什么作用呢?
小组回答:膈是家兔等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它把家兔的体腔分成了胸腔和腹腔。膈的作用是协助哺乳动物完成呼吸。膈是一层肌肉膜,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可以使胸腔扩大和缩小,因此能帮助完成呼吸。
八年级生物上册5.1.7《哺乳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第七节:哺乳动物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描述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动物及其栖息地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小组合作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强化“动物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观点。
2.提高爱护动物的意识. 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难点: 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三、学情分析: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好理解,可以先自学、后教师点拨。
四、教学准备:课件,图片,食物(饼干)五、教学用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温故知新】1、有人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导学释疑】环节一:比比看!预习检测:观看图片,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是哺乳动物,哪些不是哺乳动物?环节二:观察图片,共同探究:(一)仔细观察图片,阐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二)自主学习课本P38观察与思考,思考后并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下列问题。
1.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共同点?2.兔子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点?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3.牙齿的分化对摄取食物和消化有什么意义?(三)描述哺乳动物人类的生活有那些关系?七、小结:本节内容要点八、板书设计:第七节:哺乳动物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体表被毛;(2)胎生,哺乳;(3)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利:食物,助手,稳定等有害:合理防控九、课堂反馈检测:1.兔、牛、羊是食草动物,下列与它们食草习性相适应的特点()①门齿像凿子②犬齿锐利③臼齿宽阔④消化道长⑤消化道短⑥盲肠发达A.①②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⑤⑥2. 与其他动物相比, 哺乳动物后代成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用肺呼吸 B. 胎生、哺乳 C. 心脏四腔 D. 体表被毛3.属于哺乳动物的是()A.鲸 B 娃娃鱼 C.甲鱼 D.鱿鱼4.哺乳动物与鸟类的共同特征是()A.两者都有羽毛 B.两者都是恒温动物C.两者都是胎生 D.两者都有翅膀4.哺乳动物与鸟类的共同特征是()A.两者都有羽毛 B.两者都是恒温动物C.两者都是胎生 D.两者都有翅膀5、作业:课本P39页第1、2、3、4题十、反思: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7《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4.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哺乳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四、板书设计
1.哺乳动物的特征
2.哺乳动物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3.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哺乳动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二)新课内容
1.哺乳动物的特征
(1)体表被毛:保持体温、保护皮肤等作用。
(2)体温恒定:适应各种环境,提高生存竞争力。
(3)哺乳:提供营养、增强免疫力等。
2.哺乳动物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1)食肉目:如猫、狗、狼等,具有尖锐的牙齿和爪子。
(2)奇蹄目:如马、猪、牛等,具有奇数个脚趾。
(3)偶蹄目:如羊、鹿、骆驼等,具有偶数个脚趾。
c.简答题:解释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的意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解答和讲解。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哺乳动物的特征、分类、生殖发育特点等。
2.强调哺乳动物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提醒学生关注哺乳动物的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哺乳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比较和归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哺乳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7《哺乳动物》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材分析】《哺乳动物》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内容。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本章主要按照动物的进化顺序(如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先后学习,所以本节安排在动物的主要类群这一章的最后面。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与生活习性,而不同的种类的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也是不同的。
哺乳动物主要突出识记其主要特征,而前面学习的其它类型的动物特征以及这些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本节课做了良好的铺垫。
【教学目标】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说出常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其资源价值。
3.举例说出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兔子实物及标本、大屏幕、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七节哺乳动物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体表被毛、体温恒定2.胎生、哺乳3.用牙齿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4.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1.提供动物蛋白2.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皮毛具有特有的经济价值4.人类得力的助手有害: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核心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哺乳动物,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不少哺乳动物,但是对于哺乳动物还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对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的也很是有限。
教学中应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1.7《哺乳动物》 教案

哺乳动物
一、教学设计思想
第九节哺乳类局部主要通过对家兔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观察,及通过对家兔体温的测量活动,总结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如通过对家兔外形的观察,可以看到家兔被毛,观察乳头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家兔哺乳,通过对家兔内脏浸制标本的观察,可以了解膈及其作用,并说明它是哺乳动物的特殊构造;测量不同环境下的体温,说明家兔的体温根本保持恒定。
通过上面的活动以后,哺乳动物的根本特征也就显而易见了。
一般学生对家兔都非常熟悉,也非常喜欢这种温顺的小动物,因此实验过程中会有较高的兴趣,容易获得关于哺乳动物的直观认识。
在教学前,教师应准备好家兔和家兔的标本,供学生观察用。
由于有前面两节的根底,教师对学生观察过程不需太多的指导,引导学生分组进展观察即可。
在学生观察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对观察的结果进展讨论即可解决。
在学生完成探究活动之后,教师在引导学生结合观察结果和日常经历总结出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描述哺乳动物的一般特征。
能力目标
尝试进展哺乳动物的观察。
情感目标
进一步增强对生物体构造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得理解。
三、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哺乳动物的特征,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的根底上结合生活经历加以总结。
四、教学媒体
家兔,家兔浸制标本、常见家畜的图片、视频等五、课时建议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第九节哺乳类一、家兔
二、哺乳动物的特征。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了哺乳动物的特征后,学生可能会对哺乳动物的分类和适应性特征感到困惑。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哺乳动物适应性特征,如北极熊的白色毛发和脂肪层等,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适应意义。此外,学生可能对哺乳动物与人类关系的理解存在困难,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哺乳动物的特征和分类”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哺乳动物的特征和分类”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哺乳动物的特征和分类”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下列哪个不是哺乳动物的适应性特征?(A.毛发B.脂肪层C.翅膀D.呼吸系统)
4.简答题:
-请简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请简述哺乳动物的分类。
-请简述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请简述哺乳动物的适应性特征。
5.论述题:
-请论述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7《哺乳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哺乳动物》教学设计◆模式介绍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章第7节《哺乳动物》,学生通过七年级的学习,了解人胚胎发育的过程,通过本章前6节的学习认识动物的方法,所以对学习本节知识来讲,前学科知识和能力都已有,能很好的理解胎生的概念和胎生哺乳的作用,完成对哺乳动物的特征的学习。
另外教材还引导学生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旨在唤起学生爱护动物及辨证认识生物与人类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比较分析,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习观察、归纳描述及生物分类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辨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同人与动物共处一个地球,应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生活中活体动物的感知。
◆教学过程【教师】展示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思考草原上驰骋的野马,原野上怡然漫步的非洲象,森林里攀援自如的猕猴,海洋中的鲸,挖洞的鼹鼠,飞翔的蝙蝠……这些都是哺乳动物。
它们的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为什么都属于哺乳动物呢?【学生】自由作答。
【教师】认可个别学生答出的“哺乳”“胎生”。
【设计意图】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自主学习”内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生】交流并展示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目标的驱动下自觉地投入到新知识的探求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节哺乳动物
【教材分析】
《哺乳动物》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内容。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本章主要按照动物的进化顺序(如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先后学习,所以本节安排在动物的主要类群这一章的最后面。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见各种各样的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与生活习性,而不同的种类的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也是不同的。
哺乳动物主要突出识记其主要特征,而前面学习的其它类型的动物特征以及这些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本节课做了良好的铺垫。
【教学目标】
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说出常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及其资源价值。
3.举例说出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兔子实物及标本、大屏幕、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七节哺乳动物
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体温恒定
2.胎生、哺乳
3.用牙齿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
4.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
1.提供动物蛋白
2.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皮毛具有特有的经济价值
4.人类得力的助手
有害: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核心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哺乳动物,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不少哺乳动物,但是对于哺乳动物还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对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的也很是有限。
教学中应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