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光源 光的传播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4.1《光源+光的传播》(教科版上册)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认识反射、折射现象。
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了解光的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过程与方法
2. 观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的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通过讨论“光传播的是什么”,了解光是传播能量和信息的重要载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通过介绍墨子在光学中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对光沿直线传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理论的片面性。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4.1光源 光的传播 课后习题

4.1光源光的传播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小孔成像C.雨后彩虹D.海市蜃楼2.如图所示的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B.月亮是光源C.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D.光年是时间单位4、小壮同学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
一天后,她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射入白糖水,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激光笔发出的光本身是弯的B.光在白糖水中是不会沿直线传播的C.光在同种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D.白糖水不是均匀的介质,从而使光传播方向改变5、2020年6月21日下午,我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日环食,自贡城区也观看到了日偏食的奇观。
日环食和日偏食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6.下列成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D.管中窥豹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C.星光闪烁,一眨一眨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C.太阳发出的光通过大气层射向大地时不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小9.小壮同学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如图所示。
若保持小孔和烛焰位置不变,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正立的B.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C.若向右拉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小D.若向左推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亮10.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后,光的传播速度()A.不变B.减小C.增大D.可能增大,可能减小二、填空题1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
八上物理 4.1光源 光的传播 课件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先淡后浓,先疏后密,先远后近,交友之道也。
一个人只有保持快乐和满足,才能远离痛苦;一个人只有保持青春活力,才能激流勇进;一个人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一个人只有坚 持奋进,才能永远年轻。 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2. 光线: 带箭头的直线
传播路径
方向
注:光线是一种抽象出来的物理模型,并 不实际存在,但光是实际存在的。
平行光线: (太阳光)
点光源发出的光线:
s
用手的影子来模仿动物----有趣的手影游戏
(1)影的形成:
光沿直线传播,遇到不 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出 现光照射不到的阴暗区域, 便形成影。
3、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及应用
(1)影子的形成
(2)日食和月食
太阳
月球 地球
太阳
地球 月球
3小孔成像的光路解析
(3)、小孔成像
像的特征: 倒立的实像。
思考:像的形状与小孔的 形状有无关系?
夫妇和,而后家道成。——清·程允中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没有人能预知未来的命运,但我们可以用愉悦的表情面对命运。 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美丽的景致中蕴含着各种各样光的知识
第一节 光的传播
一、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1光源光的传播说课稿(可编辑修改word版)

《光源光的传播》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光的传播》,按以下几个步骤说一下:(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初二物理中有关光学知识的第一课,主要内容为光源、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及光速这三个知识点。
如果把初中学生将要接触的光学知识看成一座大厦的话,光的直线传播就是这些知识的基础,是否掌握这一知识点,不仅影响学生对这一章的学习,而且会影响整个物理课程中力学部分的学习。
2、教学目标:根据本课涉及的知识点,结合教学大纲和新课程的相关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知识与技能:根据本课涉及的知识点,我将知识与技能目标定为:① 掌握光源的概念,光源的分类。
② 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③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 =3X10 8 m/s 。
2)过程与方法:由于学生接触物理课程的时间并不长,对课程要求的探究能力十分欠缺,所以我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定为① 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② 经历探究过程,有初步的探究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中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对客观事物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不过在观察过程中也会出现疏忽遗漏的情况,所以我将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定为:① 通过观察和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探究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
3、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大纲与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现状,我将本课的重点难点定为(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难点:如何设计探究实验,并通过实验现象归纳出光的传播特点。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
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以便使学生能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法与学法:根据上述学情特点,我选择了如下教学法。
1、教法:观察法、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1光源 光的传播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第一节光源光的传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来自光源。
(2)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3)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
(4)了解光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1)观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的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2)通过讨论“光传播的是什么”,了解光是传播能量和信息的重要载体。
3.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对光沿直线传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不能绝对化地理解科学规律。
(2)通过介绍墨子在光学中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用具演示用:激光演示器、盛有水的水槽、手电筒、白炽台灯、棱镜、带狭缝的屏、白屏学生用:两块带有小孔的硬纸板、彩色蜡笔、陀螺、水彩、毛笔、水、白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在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人的影子为什么早晚长中午短呢?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呢?神话中传说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和织女的幸福家庭,他们化作天上的两颗星,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渡过银河相会一次,他们能否每年相会一次呢?大家想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
教师紧接着进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一)光源[师]生活、生产中哪些物体可以发光?[生甲]太阳、电灯、蜡烛。
[生乙]手电筒、火把、油灯。
[生丙]霓虹灯、钠灯、汞灯、氖灯、萤火虫。
[师]同学们知道能发光的物体很多,那么上面的物体有何共同特征呢?[学生答]它们都能发光。
[师]太阳和蜡烛都是光源,它们有何不同呢?[生甲]太阳是有自然光源,蜡烛是人造光源.师生共同活动后教师板书光源:①能发光的物体。
②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4.1光源光的传播教案

教案: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4.1光源光的传播一、教学内容1. 光源的概念:指出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并根据光源的性质将其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 光的传播:介绍光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3. 光的传播实例: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说明光的传播规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光源的概念,能够区分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 掌握光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3. 能够运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生活中的实例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传播规律,特别是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光源的概念,光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光源模型、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器材。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特点。
2. 光源的概念:提问学生什么是光源,引导学生回答,并解释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的区别。
3. 光的传播特点:讲解光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4. 光的传播实例:分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光的传播规律进行解释。
5. 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四章第一节光源光的传播一、光源的概念1. 天然光源2. 人造光源二、光的传播特点1. 直线传播2. 反射3. 折射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1)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称为______,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______。
(3)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2. 简答题:请解释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
4.1光源光的传播

返回
光是如何传播的呢?
观察以下图片,猜猜看:光是如何传播的?
观察以下图片,猜猜看:光是如何传播的?
激光束在空气中怎样传播的?
光是怎样传播的
光在空气中传播 光在水中传播 光在玻璃中传播
光在不均匀糖水中的传播路径
由实验可知: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是 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是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径是
直的
直的 直的
; ; 。
光在不均匀的糖水中的传播路径是
弯曲的
• 对比与声的传播,光也需要介质才 能传播吗?
不需要!
但是光能在空气,水,玻璃等透明 物质中传播,这些物质叫光的介质
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
光是如何传播的?
• 二、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 传播的。光在两种介质交界面,发 生反射和折射.
2、神秘的日食和月食
日偏食
日环食
日环食
月偏食
月偏食
月环食
应用
日食
太阳
月球
地球
月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太阳
地球
月球
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
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 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 食。
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并且
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 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黑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三、光能传播信息和能量
书P58 太阳灶、激光打孔、胃镜、红绿灯
四、光速
打开电灯,房间立 即被照亮,光传播 不需要时间! 不一定!也可能是光 传播得太快,传播时 间极短,人们无法观 察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源光的传播》导学案
泸州十二中王占云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并了解其相关的现象与应用实例。
3.了解光速的大小。
二、温馨提示
物理学中可以用线条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用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三、自主学习
1.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光源: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从后面括号中选择,只填番号)、和;人造光源如、和(从后面括号中选择,只填番号)(○1太阳、○2发光的手电筒、○3点燃的蜡烛、○4水母、○5亮着的电灯、○6闪电。
);月亮、眼睛、反光镜本身发光,它们(选填“是”或“不是”)光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中传播;光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透明物质中传播,所以,光的传播可以介质(选填“需要”“不需要”),
3.光和声音一样也可以传播和。
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的;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约为C= m/s;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也是不同的:光在空气中速度也是约为 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打雷和闪电同时同地进行,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5.结合上面“二、温馨提示”,画一条你认为能表示光在某一种透明物质中传播路径的光线:()
四、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实验探究:用实验来观察光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
1. 让激光笔射出的光与桌子上纸面成700左右的角射向纸面,并按喷雾剂从上到下喷洒向光可能经过的地方(可以多喷几下),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传播的。
2.让激光笔射出的光从水箱侧面平行于水面射入水中,为了便于观察可向水中加入少量奶粉(一定不能太多,用两只手指抓取就行)。
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结论:光在水中是沿传播的。
3. 让激光笔射出的光射入玻璃砖中(注意应沿着玻璃砖较粗糙面射入,让光路呈现在一个粗糙面上便于观察),观察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径。
结论:光在玻璃中是沿传播的。
由以上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光在同种介质中是沿传播的。
(二)问题探究
1.你能说说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吗?日食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他们的形成原因都是光沿形成的。
2.动动手:观察小孔成像。
将纸杯的开口端用塑料膜封好,并用橡皮筋扎紧,将蜡烛点燃,并将纸杯底部的小孔从侧面对准火焰(注意调整距离大约10-20cm),眼睛观察塑料膜上出现的现象。
回答:你看到了什么?知道原因吗?
3.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吗?
1)激光准直(修路的时候用的)
2)站队的时候只看到前一个人就表示队伍站齐了(知道为什么吗?)
3)太阳伞遮阳
4)射击中三点一线的瞄准
五.课堂小结
六.巩固提升
1.我们常见到的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萤火虫
B.月亮
C.平面镜
D.耀眼的冰雪
2.用步枪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步枪标尺缺口与枪前的准星和瞄准点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了,这是利用了___ _道理。
3.站在远处观察锣鼓队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队员敲锣打鼓的动作,而后听到锣鼓的声音,这是因为()
A、人眼比人耳反应快,灵敏
B、敲锣打鼓后,隔一段时间才发出声音
C、在空气中声音传播比光慢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4.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任何情况中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
D.早晨,我们在海边看到日出,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6.晴天在有茂密树荫的地面上,常常会看到许多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
A太阳的影子B树叶的影子C树叶间小孔的像D太阳的像
7.从地面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经2.56s收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那么,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