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二首:虞美人、鹊桥仙

合集下载

古诗词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复习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复习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静女》
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诗__歌__总__集_____,共收入从 __西__周__初__年___到__春__秋__中__期___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是我国 ___现__实__主__义__诗__歌___的源头。 2,《诗经》按其诗歌内容情势可分为__风__、__雅__、__颂______三部分, 按其表现手法可分为_赋__、__比__、__兴____三类。这六要素合称为

,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2、秦观在《鹊桥仙》里赞颂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胜过 人间凡俗之爱的句子是:

,

•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运用设问的手法,写
主人公内心的凄凉寂寞。
4.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写主人公遥望故乡的方向,
归乡之路绵延无尽。
虞美人
内容主要分为两类:
• 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应宫廷生活、男 女情爱题材狭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 的悲痛,赋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绩 远远超过前期。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 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甚大。
《诗经》“六义”。
诗 体制 经 (情势) 六 义 表现
手法
“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风(十五国风160篇) 风土之音(民间歌谣) 雅(大雅、小雅105篇) 朝廷之音(宫廷乐曲) 颂(周颂、鲁颂、商颂40篇) 宗庙之音(宗庙祭祀)
赋 “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陈说铺叙) 比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借助其
虞美人——词牌名 • 在楚汉之争中,有一个凄美的传说故事:霸王别姬。

古诗词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银汉迢迢/暗度。在这美好的夜晚,牛郎织女悄悄渡过宽阔的银河相会了。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一对久别的情侣于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 抵得上人间无数的相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圣洁而永恒的爱情。
下片,写离别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那久别重逢的情义,就像水一样温顺缠绵;相会的时间那么短暂,就像梦一般。 转眼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怎忍回头去看呢? 怕是一看肠一断吧!
三读,代入情感
虞美人李煜
月下花前/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鹊桥仙
初读,读准字音节奏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李煜政治上是失败的,但具有特殊的艺 术才华,他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 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绩最高,留下 了不朽的篇章《虞美人》《浪淘沙》《乌夜 啼》等 ,在词坛上被称为“千古词帝”。
•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 无力抵抗,奉表投降,南唐灭亡。李煜被俘至东京,封“违命 侯”,拘囚在一个“梧桐深院”里。同年宋太宗继位。三年后的 一天,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起初 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曾经殿上君,而今囚徒,而 且,随之被囚的李煜最宠爱的美丽的小周后也多次遭受宋太宗 的强幸!作为君主,守护不住自己的江山,作为男人,保护不 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奇耻之辱,锥心之痛啊!亡国之恨,故国 之思,被囚之苦,受辱之痛齐聚心头,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 人》。

新教材古诗词诵读《虞美人》《鹊桥仙》课件PPT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

新教材古诗词诵读《虞美人》《鹊桥仙》课件PPT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

无理的责难背后是内心无比的苦闷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 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翻译这几句诗歌给你同桌听,思考: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对比
春花秋月 小楼东风 雕栏玉砌
往事 故国 朱颜
自然永恒(对比)人事巨变 物是人非
物是人非事事休
过去做皇帝时有多快乐,如今成阶下囚就有多痛苦。
思考: 1、“忍顾”是什么意思? 2、诗人最后想告诉我们什么?你赞同诗人关于爱情的议论么,为什么?
忍顾:不忍心回头看,两人难舍难分。 爱情、婚姻当中,情才是最重要的。
这首《虞美人 》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自然永恒(对比)人事巨变
1、齐读诗歌,找一找这首词的韵脚。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五代]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 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 水长东。
歌曲欣赏
再见
鹊桥仙·纤云弄巧 ——[ 宋 ] 秦观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 沟居士,高邮军武宁乡左厢里(今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大家,学者称为淮海居士。
整体感知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齐读诗歌,思考,诗歌涉及到了古代哪个爱情故事呢?
2、诗人最后想告诉我们什么?你赞同诗人关于爱情的议论么,为什么?
李春煜花多 秋才月多何艺时,了工?书往善事画知,多能少诗。擅纤词,云通弄音晓巧律,,尤飞以词星的成传就恨为最,大。银汉迢迢暗度。
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
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 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古诗词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群文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群文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李煜政治上是失败的,但具有非凡的艺术才
华,他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
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虞
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 ,在词坛上被称为
“千古词帝”。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无力抵抗,
奉表投降,南唐灭亡。李煜被俘至东京,封“违命侯”,拘囚在一个
今天我们通过对几首古诗词的诵读学习, 来感受一下古代中华文化的魅力。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及古诗词的写作 1 背景,及作者的艺术风格
品读吟诵诗词,理解诗词内容
2
3 学会作者的诗词写作手法,领悟诗 词内涵
《诗经·邶bèi风·静女》
正字音,解词意
• 静女其姝shū,俟 sì 我于城隅yú。爱而不见,搔首踟蹰chí chú。 姝:美丽; 俟:等待; 隅:角; 爱:同“薆”,隐藏;踟蹰:徘徊。
再读,理解文意
•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会意字,本义 是“蹚水过 河”。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问:描写的是一绘了一幅夏日采莲图。 含情脉脉,富有情趣。
采芙蓉为什么要涉江,而不就近采摘呢?
男子由衷的赞美和表白,表现了他对姑娘的深深情意,歌颂了青年男女
间纯美的爱情。
全诗构思灵巧,人物形象刻画生动,第一段约会时的 动作
描写,第二三段对恋爱中人的
心理 描写都惟妙惟肖。通篇以男子
的口吻来写,有情又有趣,充满了幽默和健康快乐的情愫。
思考以下问题:
◆ (1)这是一首什么题材、什么内容的诗歌? ◆ (2)约会的地点在哪?结果怎么样?

《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文化常识
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以描写宫 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 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 朗,与晚唐以来的香艳词风颇见异趣。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 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段,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王国维 《人间词话》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 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今存词三十余首,与其父李璟汇刻 为《南唐二主词》。
三、文本探究
5.“往事知多少”中“往事”的内涵是什么? 6.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7.体会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妙处。 8.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写“愁情”?
总结
• 整首词用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今昔对比, 以乐景写哀情,比喻,设问等艺术手法抒发 了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情感真挚。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所有充满 愁思的人们共通的感情。因此具有的高度的 概括性和代表性,这也正是这首词的杰出艺 术成就所在。
第四部分
鹊桥仙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思想意识 2.把握词中经典名句的文本含义及其延伸内涵 3.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重点:理解词人表达的爱情观,并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难点: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的鉴赏能力
一、文化常识
了解秦观 秦观(1049-1100),北宋后期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 海居士,高邮人。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 院编修。因政治上属于旧党,多次遭受打击,最后被贬到遥远的西南, 死于放还途中。他长于诗文,词更享有盛誉,被苏轼誉为“屈宋之 才”,有《淮海集》。和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为“苏门四学 士”。 词作受苏轼影响,也受与歌女交往的生活经历影响,内容多写男 女情爱,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凄迷幽婉,清丽曲雅,属婉约派。

《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课件

《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课件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诗眼
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让人深切地
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 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
直抒胸臆
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怎奈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生离 死离
忧伤,深情得久远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彼此思念,共同努力,各自安好。
中 国 四 大 民 间 爱 情 故 事
人名—虞姬
虞美人是后世对虞姬的称呼,秦末人,项羽的宠姬,姓虞。貌美, 善剑舞。虞姬与项羽形影不离。楚汉之战,项羽困于垓下,兵孤 粮尽,夜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他在饮酒中,对着虞姬唱 起悲壮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 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闻歌而为楚霸王起舞, 含泪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 生。”歌罢,拔剑自刎,死后葬于垓下。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 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法国作家缪塞尔
我见过你的如画江山
李煜简介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 从嘉,自号钟隐、莲峰居士,徐州人。南 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 六月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在位十 五年,史称南唐后主。
李煜性格软弱,迫于形势,对宋称臣 纳贡,苟且求安,并借佛教安慰精神。宋 开宝八年(975),宋军长驱直入,围攻
不变的“外物” 永恒的“春花秋月” 年年到来的“东风”
应犹在的“雕栏玉砌 ”
巨变的“人事” 今非昔比的“往事” 不堪回首的“故国”
已改的“朱颜”
李煜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他的愁,那么他有哪些愁?
1.故国之思,对故乡的思念,明月就是最明显的暗示,作为被 囚禁于汴京的异乡人,他思念他的故乡南京。 2.亡国之恨,北宋灭了南唐,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想到昔日的 辉煌与如今的落魄,往事涌上心头,想到“四十年来家国,三 千里地山河”,亡国之恨不可遏制。后悔作为一个国君,没有 治理好南唐,贪图享乐,终至亡国,自然会有悔恨。 3.人生无常,面对永恒的宇宙,人生充满了偶然和未知,而现 实中又有那么多的苦难。前面的愁可能是李煜独特的人生体验 ,而这种面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感叹,却是人类共通的情 感体验。生命中的无常、苦难都会触动我们与李煜相同的情感 体验。

《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赏析简答题及答案

《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赏析简答题及答案

《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赏析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简答题目录:一、静女/《诗经·邶风》二、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四、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一、《静女》/《诗经·邶风》备课习题资料【赏析简答题】1、《静女》是以谁的口吻写的描绘了什么场景有何风格特点?答:本诗是以男子口吻写的,生动逼真的描绘了一对民间男女约会时的情景,充满了愉快、幽默的情趣,富有活泼的生活气息和明朗纯朴的民歌风味。

2、你认为女主角“爱而不见”有哪些原因这样写有何表述效果?答:或者是因为害羞、矜持;或者是因为女子先到了不好意思,故意躲起来制造男子先到的假象;或者是因为调皮,制造一点情趣;或者是因为善于体贴人心,先到了却故意后出现,免得男子又迟到的内疚感。

究竟是害羞矜持还是调皮活泼,让男主人公捉摸不透,也让读者捉摸不透,如雾里看花,朦胧绰约,越发引人遐想。

3、诗中“静女”见男子来了,却故意找个地方把自己藏起来,男子禁不住“搔首踟蹰”,这反映男子什么心理?答:既表现男子心神不宁,也写出对静女的痴情迷恋。

4、你认为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我认为女主人公是一个美丽、调皮、可爱、勇于追求爱情的女子。

“姝”、“爱而不见”表现了女子美丽、调皮、可爱,“贻我彤管”“自牧归荑”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追求大胆直率。

二、《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备课习题资料【赏析简答题】1.《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芙蓉”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用?1.答:因芙蓉花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高洁、素雅、清幽的特点,所以诗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能营造素雅的意境,象征纯洁的爱情,给人以美的联想。

2、“芙蓉”是古代诗歌常见的意象之一。

试比较本诗与课文《离骚》(节选)中的芙蓉寓意的异同。

2、答:同:都寄寓了一种高洁、纯真的情感。

异:《涉》诗重在表达一种亲情,思念远方亲人。

《虞美人》《鹊桥仙》-2023年新高考语文课内古诗词鉴赏及名句名篇默写系统复习

《虞美人》《鹊桥仙》-2023年新高考语文课内古诗词鉴赏及名句名篇默写系统复习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 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 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 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 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以上 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 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 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 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 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 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 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精神上:欢乐、尊严、自由, 生存的安全感。
情感:故国之思
3 “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的深刻含义:
“东风”表示季节更替,“又”则 说明囚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飞逝 ,这引起他无限的感慨,感慨人的 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复 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
4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蕴含的词人感情:
高考理解性默写梳理
[默写检测] (1) 秦 观 《 鹊 桥 仙 》 中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三句,一方面暗喻织女编织云锦的精巧,另一方面给我们描 绘了一幅七夕牛郎织女奔赴相会的情景。 (2)秦观《鹊桥仙》中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似人间长相厮守的两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观《鹊桥仙》中写牛郎织女相会和离别情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秦 观 《 鹊 桥 仙 》 中 表 明 爱 情 不 在 一 朝 一 夕 依 恋 的 句 子 是 “ ___________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3、理解李煜词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
4、品味秦观词的情致理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两首词。前面一首我们一起学习,后面一首同学们自学。
先学习《虞美人》。(板书课题)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在位十五年(961--975)。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
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他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
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
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
《虞美人》是后期作品。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囚
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41
岁生日那天晚上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宋太祖闻之大怒,赐酒将他毒死。可以说此
词是他的绝命词。
三、诵读诗词。
1、请一位同学朗读。
2、提示:要朗读得好,一定要把握整体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
3、听朗诵录音(边听边注意重读和词的感情基调)
提问:听了这首词,整体的感情基调是高昂的?还是低沉的?
整体:音调低沉凄楚、曲折迂回
提问:刚才录音里哪些地方重读了?
局部:(1)重读:何时、多少、又、不堪、应犹、只是、几多、一江
(2)舒缓悠长:月——明——中——向——东——流——
4、分组朗读(一二组//三四组,一组读,另外一组评价)
5、集体朗诵
四、赏析诗词
1、请问:全词中哪个词最关键?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明确:愁)
2、既然词眼是“愁”,我们再次带着“愁绪”有感情地朗读词,边读边思考:词人为什么“愁”?
明确:怀想故国
板书:(怀想故国)愁
3、师: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人的愁,我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真
切地感受到。那么,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愁情”的?(请学生讨论)
(1)“春花秋月”提问:“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是如何用它传达愁绪的?
明确: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
心里改变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
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乐景写哀情)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明确:“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
堂、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
(3)两次出现了“月”,而“月”又常常表现怀念故乡,思念亲人等主题有关。如“举头望
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
(4)又东风
雕栏玉朱颜春水
同学们刚列举的都是带有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也就是“意象”。正是透过这些物象,我们才
能如此真切的感受到词人心中的“愁”: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载不动许多愁”。
五、描述意境
此刻词中意境已经如画般呈现在我们面前。请同学们回顾两分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词
中的画面。要有景有情,有细节描写。
六、学了这首词,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最喜欢哪一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的流水,无穷无尽,无
边无际,丰盈而且沉重。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负载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泪。这样的比
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发的感情兼有了无边无际的广度和
深度。
七、拓展升华
这种将抽象的情感化作具体的物象,在诗词中很常见。请同学们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愁的重量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的长度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愁的形状
问君能有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愁的数量
八、小结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李煜《虞美人》正是这样的不朽之作。最后请让我们用最虔诚的心、最真挚的情感一起把词
有感情地背诵一遍,对这位天才的艺术家献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九、引入《鹊桥仙》
七月初七是什么日子啊?(中国情人节)在这一天,李煜无限凄楚地度过了他41岁的生日,
而对大多数有情人来说,这一天无疑是美好而浪漫的。经过漫长的等待,牛郎和织女这对有
情人终于在鹊桥上相会了。这又将是怎样的一幅天堂相会图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秦观的《鹊
桥仙》(板书课题)
十、作者简介:(出示小黑板)
秦观(1049~1100)北宋后期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
神宗元丰八年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因政治上属于旧党,多次遭爱打
击,最后被贬到遥远的西南,死于放还途中。他长诗文,词更享有盛誉,被苏轼誉为“屈宋
之才”,有〈淮海集〉。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词作受
苏轼影响,也受与歌女交往的生活经历影响,内容多写男女情爱,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调
凄迷幽婉,清丽曲雅,属婉约派。
十一、朗读课文
1、请两位同学朗读
2、点评
3、教师范读
十二、自学课文
1、[引]刚才我们从景和情入手,品味了上首词的意境。下面,就请同学们从景和情入手,来
探究这首词的意境。自学这首词,并用简洁的框架图列出提纲,我请同学上来板书。
2、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演示。
3、教师总结。
十三、名句鉴赏
这首词里,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1、“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这金风玉露时节的一刻相逢,就胜过人间无数
次相见)值得品味的是“金风玉露”一语,它不单是指秋天的风露,我们尽可放开去想——
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在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是多么美好幸福的时刻!如此
之夜,如此之景,映出多么高尚圣洁的爱情!
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探讨词人的爱情理想
“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
朝欢暮乐?虽天各一方,但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才是最珍贵的。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
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
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
的思想火花。
3、你同意作者的爱情观吗?
十四、小结: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无解的命题。对相爱的人来说,长厢厮守朝夕相伴无疑是
甜蜜的,而远隔千里默默想念也不失为一种幸福。总之,心中有爱就有幸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