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高高三语文培优讲义第20讲:抒情感悟类作文写作(学生版)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分类训练:人生感悟类

材料作文:人生感悟类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孩子在玩耍时,发现屋前的无花果树皮大多已剥落,枝干已完全枯黄,稍一碰就“叭嗒”一声折断了。
于是她对爷爷说:“爷爷,那棵树早就死了,把它砍了吧!我们再种一棵。
”可是爷爷不答应。
他说:“也许它的确是不行了。
但是过冬之后可能还会萌芽抽枝的——说不定它正在养精蓄锐呢!孩子,记住,冬天,你不要砍树。
”上述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和思考?请结合你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套作,不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滞留在美国的日子里,想起家乡,想起家人,我(杨振宁)总会哼起一首歌,一首父亲教的歌: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翼翼长城,天府之国,取多用宏,黄帝之胄神明种……我想这使一代的青年人受到了很多影响。
——凤凰卫视《我的中国心——杨振宁实录采访》材料二:1957年,杨振宁携幼子与其父杨武之绕道第三国,在瑞士的日内瓦见面共叙天伦。
其间杨武之为杨振宁夫妇题词: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
——江才健《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材料三:孩子挑食是从父母谈哪一个不好吃开始的。
——摘自新浪教育网材料四:当下,很多家长担忧:诚实的孩子会不会吃亏?更多家长坚信:要让孩子赢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现代家庭教育最常见的教育图感》以上材料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与感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逍遥游》)②分首芳草时,远意青天外。
(贾岛《送集文上人游方》)③春山无近远,远意一为林。
未少云飞处,何来人世心?(朱耷《题山水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高三语文第20讲:抒情感悟类作文写作(教师版)——纪文

第20讲抒情感悟类作文写作所谓感知,就是通过五种感官对生活的观察,它着眼于外界的客观存在,以获得外界信息。
感知是感受的基础。
我们在作文中是如何感知生活的?1.通过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通感、直觉。
[写事件]2.通过各种细节:肖像、动作、语言、心理、景物[写人物]3.通过声、光、色、态各方面[绘景物]个性的感受:有了入微的感知,才能有个性的感受。
所谓感受,就是由客观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越是突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这种个性化的东西越能打动人。
有意识捕捉自己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是展示个性感受的关键。
怎样获得个性化感受?——理解以下两种感受:情感性的感受——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感情上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憎恶等,多通过叙述、抒情方式表达。
评价性的感受——对外界刺激产生的肯定或否定等价值判断上的心理反应,如好坏、优劣、强弱等,多通过议论方式表达。
深入的感悟深入的感悟生活,是在个性化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间接、概括的认识。
说它是间接的认识,是说它是人通过某种事物作为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
如昨天还看到一座院子整整齐齐,今日则只剩焦门烂墙、断壁残垣,我们便知道这里失过火。
“失过火”这个事实不是直接看到的,而是通过眼前的现象作为媒介经过思维间接反映的。
说它是概括的认识,是说它反映的不是个别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反映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
写作就是要把从现实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感受,通过深入思考,上升为理性认识,使文章闪耀出思辩的光辉。
感悟类文章的特点或叙说一个事件,或讲述一个故事,或叙写一种现象,或转述一个传说,或描绘一种景物,或吟咏一类物品,然后,亮出一个精美的闪光的道理!写好感悟类文章:多积累生活多观察现象多积累富有哲理的语言1.掌握感悟抒情类文章的写作技巧。
2.理清思路,积累相关素材。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有这样一句电影台词:“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会以为这里是全世界。
2020高考作文预测:感悟类作文写作指导和范例

2020高考作文预测:感悟类作文写作指导及范例感悟类作文,是新材料作文的一种类型。
这种作文题提供给考生的一般是自然、社会、生活现象或名人名言等材料,要求考生在看了材料后,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或看法,主要考查考生的感悟力、思考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对感悟类作文题来说,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
因此,准确地审题立意是写好感悟类作文的关键一步。
1.从关键词入手,进行“透视式”感悟感悟类作文题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词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任务要求里,它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语,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
审题立意时,首先就要善于捕捉材料中的关键词,而后进行由表及里的“透视式”感悟。
如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试题。
写作。
(50分)“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
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
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这道感悟类作文题的关键词是“韧性”——“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
作文的审题立意就可以从这一关键词入手,由表及里,透视感悟出“韧的精神”——就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就是锲而不舍的精神,就是坚忍不拔的精神,就是拼搏奋斗的精神。
总之,这些精神是从韧的性质而来的,其实就是中国精神中的自强不息、坚强不屈。
再结合作文题目要求——“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可以这样立意:(1)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成果,诠释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韧性;(2)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3)韧性,促使中华文明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2.从重点句突破,进行“追问式”感悟写作感悟类作文,快速归纳材料的文意并迅速捕捉材料中的重点句至关重要,因为材料中的重点语句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重点高中高二语文培优讲义第20讲:作文结构构思(教师版

第20讲作文结构构思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观点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的三要素:1、论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看法——鲜明(首段提出)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新鲜、丰富3、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结构清楚,层次分明得出论点是什么,讲清道理为什么,举出例子理更足,正面说了反面说,提出建议怎么办,归纳全文下结论。
议论文的结构很重要,一定要在每一段的开头有一句总结论点的句子,让人一看就清楚你的行文思路;其次,举例之后一定要有必要的针对性的议论语句来总结;最后,要积累一定的事例,尽量用新鲜的事例。
要强化结构意识结构上,比较合理的安排是:开头结尾各50字左右,中间一般分成三个段落,组成三个层次,层次间或者是并列关系,或者是递进关系,每个层次的字数控制在150-200个字。
每个事实的叙述50个字左右。
1段:“1+1=?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我的1+1=温暖……2段:举例火灾、水患3段:举例3月学雷锋4段:总结5段:1+1=温暖,一个纷繁的世界……(再点中心论点)议论文写作提纲的构思一、确定题目——(论述的问题或论点)二、确定论点以及怎样引出论点三、围绕论点确定哪几个论据(包括道理论据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事实论据)四、确定论据中的链接方式——使读者更能清楚地看清文章的论证脉络,条理清楚五、确定从哪方面来联系实际或解决问题六、确定结论,即如何收尾。
1、写作前要经过认真的思考,提炼出能够引领全文主题内容的开头;2、照应观点,强化主题,使文章首尾圆合,严整完美。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文章。
解析:试题沿用了往年提示语(材料)题目的形式,但有一些变化,材料不是对命题中有关概念的解释或解说,而是引用了古今中外有内在关联的三则材料,从中引出题目而这三则材料又有明显的提示、引导的作用,实际上降低了审题的难度前两则材料考生都很熟悉,一是出自孟郊的《游子吟》,一是出自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第三则来自罗曼·罗兰的《巨人传》这3则材料实际上是在暗示写作“忧与爱”可以从哪些具体的角度入手,第一则讲的是母亲对儿子的担忧与怜爱;第二则讲的是对祖国对大地的忧戚与深爱;第三则讲的是伟人心灵中那种博大的忧患与至爱忧,指担忧、发愁它是对外界事物担心的一种程度,表现为双眉紧锁、额部肌肉收缩、思维定向(只思虑他所考虑的问题,不想其他)爱,是对人或事物亲近、关切、扶助、投入的心理取向当被某事物所感动,或者被深深地感动时,这种心理取向体现得更为强烈“忧与爱”,之间的关系是内生性的,是一体两面的,爱之深,忧之切,忧源自于爱无论是忧还是爱,都来自于那颗滚烫的“心”,这从繁体字“憂”和“愛”的字形上可以得到启发。
高中生青春感悟随笔作文欣赏800字

高中生青春感悟随笔作文欣赏800字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从降生到死亡的特别旅行,那么,拥有青春,我们便可以看到沿途最美的风景。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大家喜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青春感悟随笔作文欣赏800字,希望大家喜欢!高中生青春感悟作文800字篇一我们总是让过去充满回忆,让回忆充满脑海。
所以,我们总是在回忆过去。
我是繁花在繁华,却爱上“惟我独凄清”。
我不知我为何如此忧伤。
我现已是一名高中生,一名还没有习惯“高中生”头衔的高中生,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初中生活,就像我在初中时想念着小学生活一般。
很庆幸,我们的性格不再像初中时一般腼腆,我们似乎很快就融入了新的集体让自己开怀大笑,可是总会有这样的感觉,大笑后的我们又很习惯地饮了一杯衰伤,这衰伤也是莫名奇妙。
我是一个很开朗甚至有点疯的女生,但内心却有一份不属于我这个年纪的忧愁,我疯狂地爱着《那些年》它让我这个幼稚的年纪充满了一份别样的成熟。
我要我的青春没有后悔,我要我的青春绚丽多彩,我要我的青春与他人不同——这是我要的青春。
我们所向往的爱情是懵懂的,我们用早恋把家长和老师变得非常敏感,早恋又让家长和老师把我们变得非常敏感,由此可看出是早恋让我们与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世界大乱,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个时期的爱情最纯洁,可惜,我们不懂爱情。
单纯的,青春的不只是有爱情,还有友情。
我们不会因为利益而去交某个朋友。
对于每份友谊,我们总会尽心尽力地去维护。
友情夹在爱情与亲情的中间,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你最不需要的时候退出,它是一个很委屈的孩子,总是不被我们重视。
亲情是压轴的,只是我们从来不这么觉得。
亲情陪伴我们一生,父母是最爱我们的两个人,可我们给了他们什么?我们总把他们的爱当作廉价的商品,因为从我们一出生,他们就不断地给予我们爱,却从不要求回报,莫不是这就是亲情廉价的原因?那,还有什么是高贵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我们的老班。
他给我们的印象最坏,似乎总是在破坏我们的爱情和友情。
感悟高三作文7篇

感悟高三作文感悟高三作文7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悟高三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感悟高三作文1时间的弦猛然绷紧了,那日日夜夜赶不完的作业,那似乎永远也考不完的试;那同学间明里暗里的竞争;还有那每时每刻在耳边充满期盼,语重心长的教诲日常的生活仿佛在大洋底部进行,往日的梦想和单纯,似乎也都变得遥不可及了。
难道高三真的像有些同学形容的那样,是黑暗的地狱?忆往昔,我总是羡慕那些能快快乐乐体验多彩生活的同学,戴着耳机,沉浸在跳动的音符中,无须责备自己还有几套数学题没做;穿着宽松的休闲服,信步在繁华的街道,无须担心没有时间去学习;穿上最心爱的阿迪达斯,每天在篮球场上潇洒的驰骋,无须考虑迫近的考试。
年轻的梦太美,美丽的梦想在飞。
学着他们,我也开始融入那梦幻般的生活,采摘那枯燥的生活中永远也见不到的红叶。
可最后生活又带给了我什么?只有那单调的有些刺耳的高考分数,只有那“萧萧易水寒”的无奈和悲伤。
生活像和我开了个玩笑,最初让我在快乐的时间隧道中漫步,可是最终又让我在悲伤和悔恨的夹缝中垂怜。
深深思索之后才明白,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有过多少幸福和快乐的日子啊!那是一种超脱自我和环境的心境,看似游离在生活之内,点缀着生命最鲜活的部分,残不知它只是漂亮的标签,拥有它却不等于拥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而我现在真的又在为那沉重而又乏味的学习而倍受煎熬吗/我真的又在为那艰难的求学之路而倍感彷徨吗?回想曾经高三时的岁月,如果自己仅仅是因为来自各方面强大的压力而学习,那么为何一到放假,心里便惘然若失,眼巴巴地盼着开学的日子?如果说有时间,能终日潇洒的人比我快乐,那么为什么在做出一道数学题时想到他们能快乐的笑出声来?为什么有时能为了背单词而忘了回家吃饭?为什么能专注于历史时间的记忆却忘记深夜的临近?我突然发现学习在我的生活中也曾像阳光一样灿烂,也曾像明月一样耀眼,它就如抛弃在角落里蒙尘落垢的碧玉,猛然亮出它真实的光彩。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 四、感悟型材料作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实体验,能从中获得感悟。以 2012 年大纲卷为例,“我挑着一担 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 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这就是鲜活的体验,学 生从这样的体验中能够感受到生活的质感,认识到这个“我”应该 听从妈妈的教导,脱掉外衣,脱掉鞋子,卸下多余的不必要的包袱, 轻装上阵。
立意导航 材料涉及三个对象:农民工老王,老王的老板,救助老王的 医院。医院是社会力量的象征,老板是企业的代表,农民工是弱 势群体的代表,三者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营造了一种和谐的社 会氛围。像这样开放性较强的新材料作文写作角度很多,一般来 说一个对象就是一个写作角度。所以本题可以从老王、老板、医 院几个角度分别立意。当然,老板与医院所做的事情性质相同, 都是对老王“施恩”,也可以合并为一个角度。另外,还可以从 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的角度谈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
范文领悟
心存良知,人生无寒
我们每个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我们有道德底线,若良知
泯灭,底线失守,那整个人类社会也将彻底沦陷。
——题记
良知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失去了良知便是失去了社会道德的
底线。
当你看到周围一些人因金钱和名利不择手段时,你是否因他
们丑恶的嘴脸而唾弃?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中 国企业家黄鸣自曝家丑,已先后 8 次公开曝光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潜 规则。同行也许认为黄鸣疯了,商人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没有了 利益的存在,辛劳几乎白费。可黄鸣明白,坚守良知做企业虽然困 难重重,但不能随世俗沉沦。坚守良知的背后,是对做人原则的认 真和负责。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题域空间开阔,思维发散“点”多 一般而言,感悟类作文题常常设置某个事情或情境,涉及多个“对象”, 有几个对象就有几个“大”的角度,这就使得题域的空间变得开阔,思考的 角度变得多样,再加上可以从整体上思考的一个角度,思维的“点”也就有 “N+1”个之多。比如 2014 年大纲卷的材料中涉及的“对象”有“老 板”“医院”“老王”,而老板与医院所做的事情性质相同,都是对老王 “施恩”,可以合并为一个角度。加上整体思考,就有 3 个“大”的角度。 首先,从老板和医院的角度来思考,好心的老板帮忙支付医药费,医院在其 欠钱的情况下为其做手术并准其出院,体现了老板和医院有大爱精神,可以 立意为:每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奉献爱心等。其次,从老 王的角度思考立意,这个世界的美好不仅是因为存在那些奉献爱心的人,更 重要的是,世界还必须有那些懂得领受他人善意、心存感恩的人。如果到处 都有奉献,却没有感恩的人,这个世界也是不美好的。最后,从综合的角度 立意,可从“爱与被爱”“善的传递”等角度立意。
语文人教资料版新编高中作文写作教程第二十章写好读后感

语文人教资料版新编高中作文写作教程第二十章写好读后感学习目标1、介绍读后感的差不多写作知识。
2、结合具体作文让学生感知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3、依照所学习的方法进行读后感写作训练。
写作指津读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那么报纸上的消息、通讯,写一点感想、体会或有益的启发、教训,如此的文章称为读后感。
读后感一般具有三个特点:(1)写读后感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论点(或中心思想),不能杂乱无章,文意散漫。
(2)那个中心论点(或中心思想)必须是从所读的材料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与所读的材料有着必定的、内在的联系。
(3)写读后感必须是写自己的所读、所思、所感、所悟。
能够写一点,也能够写几点,不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写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
从文体上看,读后感或立论,或驳论,或阐述议论,都与议论文相似,通常把它归人议论文的范畴,作为议论文的一种。
写读后感要注意防止以下几点:①“感”少“述”多。
名为读后感,却特别少有“感想”、“感慨”、“感悟”,大量的甚至通篇基本上复述、引述所读的内容。
②“感”得不新。
文中虽有所感,却只是老调重弹,或人云亦云,写不出自己真切的独特的感受来。
③“感”得不深。
虽也能写出一点自己的感受来,但犹如蜻蜒点水,泛泛而谈,浅尝止。
④“感”得走调。
尽管写了特别多的感想,但不知“感”从何来,与所读材料无丝毫关联;或者虽也是“感”从“读”来,但曲解原作的意思,“感”得走了样。
观看影视、戏剧、展览之后写的感想,称为观后感,写法与读后感相同。
感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的,是阅读的深化,甚至是对作品内容的再发明。
要想“感”得深刻,耐人回味,有独到之处,就必须做到:①不应只是原作思想观点的简单照搬,不要言人所言,而应该是在原作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将认识再提高一步,另辟蹊径,进行创作,写出新意。
如此的感受才能深刻独到。
②要写触及心扉引起共鸣的感受。
读一篇文章,感受是多方面的。
要感得深刻,又要具有社会现实意义,就应书写自己感触最深、不吐不快的那一点感受,书写能够引起他人共鸣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讲抒情感悟类作文写作
所谓感知,就是通过五种感官对生活的观察,它着眼于外界的客观存在,以获得外界信息。
感知是感受的基础。
我们在作文中是如何感知生活的?
1.通过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通感、直觉。
[写事件]
2.通过各种细节:肖像、动作、语言、心理、景物[写人物]
3.通过声、光、色、态各方面[绘景物]
个性的感受:
有了入微的感知,才能有个性的感受。
所谓感受,就是由客观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越是突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这种个性化的东西越能打动人。
有意识捕捉自己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是展示个性感受的关键。
怎样获得个性化感受?——理解以下两种感受:
情感性的感受——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感情上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憎恶等,多通过叙述、抒情方式表达。
评价性的感受——对外界刺激产生的肯定或否定等价值判断上的心理反应,如好坏、优劣、强弱等,多通过议论方式表达。
深入的感悟
深入的感悟生活,是在个性化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间接、概括的认识。
说它是间接的认识,是说它是人通过某种事物作为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
如昨天还看到一座院子整整齐齐,今日则只剩焦门烂墙、断壁残垣,我们便知道这里失过火。
“失过火”这个事实不是直接看到的,而是通过眼前的现象作为媒介经过思维间接反映的。
说它是概括的认识,是说它反映的不是个别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反映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
写作就是要把从现实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感受,通过深入思考,上升为理性认识,使文章闪耀出思辩的光辉。
感悟类文章的特点
或叙说一个事件,
或讲述一个故事,
或叙写一种现象,
或转述一个传说,
或描绘一种景物,
或吟咏一类物品,
然后,亮出一个精美的闪光的道理!
写好感悟类文章:
多积累生活
多观察现象
多积累富有哲理的语言
1.掌握感悟抒情类文章的写作技巧。
2.理清思路,积累相关素材。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有这样一句电影台词:“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会以为这里是全世界。
”
你是否认同这句话中的观念?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也许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
比如说,你在心里默念一声“物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纷纷浮现出来,比老师讲的还多,比书本印的还全,你逛秦淮河时,脱口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旁边卖雪糕的老大娘就接茬说“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慈祥地告诉你,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抢着说,诗名《乌衣巷》,出自《全唐诗》365卷4117页……这将是怎样的情形啊!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A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草原上,一只猎狗紧追着一只土拨鼠,而土拨鼠机灵地钻进一个洞穴,那只猎狗只好在洞穴前面停了下来,等待着土拨鼠出来。
突然,从洞穴里跑出一只兔子,猎狗一看是一只肥壮的兔子,于是尾随而追。
兔子飞快地向前跑,那只猎狗紧追不舍……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B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
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
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
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
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夜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
“瞧,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真美!”男孩说,“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去?”
老人颔首,又沉思摇头:“可惜满天繁星没有了。
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初升,星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
”
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
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
”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
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字数800字以上,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有句名言,年纪稍大的人都记忆深刻:“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现在网络上又流行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
”《现代汉语词典》对“认真”有两条解释:①信以为真,当真;②严肃对待,不马虎。
请以“认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感悟、体验、经历或见闻。
题目自拟,题材自选,主题自定,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个生物学家在一家农场见鸡群里有只老鹰,于是问主人:“为什么鸟中之王,会落魄到这般与鸡为伍的地步?”主人说:“因为我一直喂它鸡饲料,在鸡舍里长大,所以它一直不想飞,而且它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一只老鹰了。
”生物学家说:“不过,它到底是一只老鹰啊,应该一教就会的。
”经过一番讨论,两人准备将鹰放飞。
第一天失败了,第二天又失败了。
第三天,生物学家把老鹰带到山上再次鼓励它说:“你是一只老鹰,属于蓝天和大地。
张开翅膀飞翔吧!”奇迹出现了,老鹰慢慢张开了翅膀,最后发出了一声胜利的长鸣,冲向天际。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品牌”是商业用语,品牌的内涵是指它所包含的个性、价值和文化,个人、集体、国家等都应该有自己的品牌。
对“品牌”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一位美国教师在中国任教,很希望了解中国,很乐意与中国同事交往,中国同事也很喜欢他,不少中国同事经常对他说:“有时间请到我们家来做客。
”可是,半年过去了,美国同事从来没有上过门。
中国同事又对他说:“我们真的欢迎你随时来家里做客。
如果没空的话,随时打电话来聊聊也行。
”一年下来,美国同事既没有来电话,也没有来访。
中国同事觉得这位美国同事并不是真心想和中国人交往,只是嘴巴说说而已。
而奇怪的是,这位美国人也很苦恼,认为中国同事只会讲客套话,对人不真诚,并不真心欢迎他,因为没有一个人确定过时间邀请他做客。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本题考查考生的能力主要有:①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能力;④调动语言和文化积累的能力。
课程顾问签字: 教学主管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