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附答案)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负数的认识

1.读出下面各数,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8 读作: ;+12读作: ; 5.37读作: 。-7读作: ;

正数 负数

2.一座高山比海平面高234米,记作( );一个盆地比海平面低64米,记作( );海平面记作( )。

3.下面各组数中不是互为相反意义的量的是( ) A 、向东走5米和向西走2米 B 、收入100元和支出20元 C 、上升7米和下降5米 D 、长大1岁和减少2千克

4.请你比一比。

0( )6 0( )-3 -7( )5.5 8

3

( )-710 -8( )8

答案:

1.负八;正二;五点三七,负十分之七;

正数 负数

2.+234 -64 0 3.D

4.< > < > <

第2课时

负数的意义

1.按要求填空。

(1).写出A 、B 、C 、D 、E 表示的数。

(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4 2.5 -3 -5

2 +2 +3.5

2.升降机上升5米,记作+5米,那么它下降3米,记作( )。

3.在下面的 上填上“>”或“<”。 -7 0.5 -9 -1

0 2.5 0 - 5

2

4.名同学的身高如下:

小兰 135cm 、小东138cm 、小丽142 cm 、小华145 cm 、小昊150 cm 。以平均身高为标准,小兰矮7cm 记作:-7cm ;请你表示出其他4个同学的身高。 答案: 1.略 2.-3米 3.< < < >

4.(135+138+142+145+150)÷5=142 cm 小东:-4cm 小丽:0 小华:+3cm 小昊:+8cm

第3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1.在直线上表示出各数。

3 -1 1

21 -3.5 -1

2

-4 -3

这些数在直线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负数都比0( ),正数都比0( ),负数都比正数( )。

2.下图每一个小格代表1米。

(1)小明向东走2米,表示为+2米;小明向西走5米表示为( )米。

(2)如果小明的位置是+6米,说明他向( )走了( )米。

(3)如果小明的位置是-3米,说明他向( )走了( )米。

(4)如果小明先向东走6米,又向西走11米,这时小明所在的位置表示为( )米。

3.一只蚂蚁出洞觅食。它先向东爬了10cm,记作+10cm,又爬了-40cm,找到食物。这时它在什么位置?请在直线上表示出来。它要把食物搬回洞,需要爬行( )。

4.我会判。(对的画“√”,错的画“?”)

(1)0可以看成是正数,也可以看成是负数。( )

(2)正数和负数表示一对相反意义的量。( )

(3)不带“-”号的数都是正数。 ( )

(4)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可以表示距离和相反的方向。 ( )

参考答案

1.

小大小

2.(1)-5 (2)东 6 (3)西 3 (4)-5

3.

+30cm(或30cm)

4.(1)?

(2)√

(3)?

(4)√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折扣

1.填一填。

(1).一种商品打八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 )%出售。 (2).一种彩电打九五折出售,现价比原价便宜( )%。

2.算出下面各物品打折后的价钱。

打五折: 打八八折:

3.某商场服装打九折促销,妈妈买了一件衣服,原价为180元,妈妈买衣服便宜了多少元?

4.一台笔记本电脑,打八折出售后价格是4800元,这台电脑原价为多少元?

30元

答案:

1.(1)80 (2)5

2.125×50%=62.5(元)30×88%=26.4(元)

3.180-180×90%=18(元)

4.(2)4800÷80%=6000(元)

第2课时成数

1.填一填。

(1).一成=()%四成二=()%

(2).今年十一,某省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三成二,表示今年出游人数是去年的()%。

(3).某超市第一季度比第二季度的营业额少二成,则第二季度的营业额比第一季度增加()成。

2.拖拉机厂去年生产拖拉机1000台,今年比去年增产了二成五,今年生成了多少台?

3.东东家前年秋粮产量28000斤,去年秋粮产量是33600斤,去年比前年增产了几成?

4.拖拉机生产厂今年比起去年产量增加了一成二,增加了2400台拖拉机,拖

拉机厂今年生产拖拉机多少台?

答案:

1.(1).10 42 (2).132%

(3)二成五

2.1000×(1+25%)=1250(元)

3.(33600-28000)÷28000×100%=20%

4.2400÷12%×(1+12%)=22400(台)

第3课时税率

1.按营业额的3%缴纳营业税,就是把()看作单位“1”,()占()的3%。

2.杨叔叔所开超市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000元,都按5%缴纳营业税,杨叔叔的超市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元?

3.工厂上个月纳税5万元,实际营业额为50万元,由此可知税率是多少?

4.一家饭店八月份的营业额为30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八月份应缴纲营业税款多少万元?税后余额是多少万元?

答案:

1.营业额应纳税额营业税

2.30000×5%=1500(元)

3.5÷50=10%

4.300×5%=15(万元)

第4课时利率

1.小华把2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存期二年,年利率为2.1%。到期时小华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可取回多少元?

2.小红的爸爸将20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年利率为1.5%,到期后他要将利息捐给希望工程。请问小红的爸爸捐款多少元?

3.李奶奶五年前将50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为3年,当时的年利率为

2.75%,今年李奶奶一共可以拿到多少钱?

4.小兰两年前将500元存入银行,存两年定期,今年到期时小兰共取出了527

元,你知道银行的年利率是多少?

答案:

1.2000×2.1%×2=84(元) 2000+84=2084(元)

2.20000×1.5%×1=300(元)

3.50000×(1+2.75%×3)=54125(元)

4.(527-500)÷2÷500×100%=2.7%

第5课时解决问题

1.某品牌的旅游鞋搞促销活动,在 A商场按“满100元减40元”的方式销售,在B商场打六折销售。妈妈准备给小丽买一双标价120元的这种品牌的旅游鞋。

(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元?

(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2.运动队要买70个足球,甲、乙两个体育用品商店采取不同的促销方式销售这种足球,到哪家商店购买更省钱?

3.从甲城到乙城的飞机票全价是1280元,小王买的是上午的机票,八五折优惠;小李买的是晚上的机票,票价五折优惠。晚上的票价比上午便宜多少元?

4.一套服装,如果定价240元,将获利60%。如果再打八折出售,将获利多少元?

答案:

1.120-40=80(元)

120 ×60%=72(元) 80>72

2.68×70×55%=2618(元)

68×70-50×47=2410(元)2618>2410

3.1280×(85%-50%)=448(元)

4.240×(80%-60%)=48(元)

×5%=285(万元)

第6课时生活与百分数

1.调查国债的最新利率和一种理财产品的利率,填写下表。

存期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

国债利率

存期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

理财产品

2.张阿姨为孩子攒了2万元钱,留着孩子六年后上大学用。张阿姨想把这些钱

先存入银行,请你结合调查到的银行普通储蓄、理财产品及国债利率情况,为张阿姨设计几个合理的存款方案, 并计算出到期时所得的利息。

存款方法年利率/% 到期利息/元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通过计算比较,其中收益最大的是方案(),存款的方法是( ),到期能获得利息( )元。

第三单元 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

1.下图中是圆柱的请在括号内画“√”,不是的画“×”。

( ) ( ) ( ) ( )

2.指出下列圆柱的底面、侧面、高。

3

3.转动长方形ABCD ,可以生成( )个圆柱。说说它们分别是以长方形的哪条边为轴旋转而成的,底面半径和高分别是多少。 A 2cm B

1cm C D

4.将下面的纸板以一边为轴快速旋转一周,能形成底面直径4厘米,高4厘米的圆柱的是( )

A

B

4cm 4cm 4cm

答案:

1.×、√、√、×;

2.略

3.2;

以AC为轴旋转,底面半径是2cm,高是1cm;

以AB旋转,底面半径是1cm,高是2cm

4.B

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

1.选一选,并填空。

做一个水桶需要多少铁皮()

求圆柱形蓄水池的占地面积()

压路机滚筒一周压路的面积()

油漆大厅柱子的面积是多少()

做一节通风管需多少铁皮()

A、求圆柱的2个底面积与侧面积的和

B、求圆柱的1个底面积与侧面积的和

C、求圆柱的侧面积

D、求圆柱的底面积

2.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8分米,高是3分米,它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4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3.一个圆柱形蓄水池,底面周长是25.12米,高是4米,将这个蓄水池四周及底部抹上水泥。如果每平方米要用水泥20千克,一共要用多少千克水泥?

答案:

1.B D C C C

2.3.14×8×3=75.36(dm2)

3.12.56÷3.14÷2=2(cm)

3.14×22×2+12.56×4=75.36(cm2)

4.25.12÷3.14÷2=4(m2)

3.14×42 +25.12×4=150.72(m2)

150.72×20=3014.4(kg)

第3课时圆柱的体积

1.一个酸奶瓶,它的瓶身呈圆柱形(不包括瓶颈),底面半径4厘米,当瓶子正放时,瓶内酸奶高为8厘米,瓶子倒放时,空余部分高为2厘米.请你算一算,瓶内酸奶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一瓶装满的矿泉水,小明喝了一些,把瓶盖拧紧后倒置放平,无水部分高10厘米,内直径是6厘米。小明喝了多少水?

3.一个圆柱形玻璃容器的底面直径是10cm,把一块完全浸在这个容器的水中的铁块取出后,水面下降2cm,求这块铁块的体积。

4.把一块长31.4cm、宽20cm、高4cm的长方体钢坯熔铸成底面半径是4cm的圆柱,圆柱的高是多少厘米?

答案:

1.3.14×42×8=401.92(立方厘米)

2.3.14×(6÷2)2×10=282.6(立方厘米)

3.3.14×(10÷2)2×2=157(立方厘米)

4.31.4×20×4÷(3.14×42)=50(厘米)

第4课时解决问题

1.滨海化工厂有一个圆柱形油罐,底面半径是4米,高是20米。

(1)给这个油罐的表面刷油漆,需刷油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每立方米汽油重0.7吨,这个油罐最多能装汽油多少吨?(油罐厚度忽略不计)

26.一个圆柱形粮囤的底面积是2平方米,高是80厘米。每立方米稻谷约重600千克。这个粮囤能存放多少千克的稻谷?

3.一个圆柱形水槽的底面半径是8厘米,水槽中完全浸没一个铁块,当铁块取出时,水面下降了5厘米。这个铁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答案:

1.(1)3.14×42×2+3.14×4×2×20=60

2.88(平方米)

(2)3.14×42×20×0.7=703.36(吨)

2.80厘米=0.8米2×0.8×600=960(千克)

3.3.14×82×5=100

4.8(立方厘米)

第5课时解决问题

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不可能是一个()。

A、长方形

B、正方形

C、梯形

D、平行四边形2.计算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1)(2)

3.一只圆柱形的杯子从里面测量高是15厘米,底面直径是8厘米。用这样的杯子装水,一桶纯净水有18.9升,能倒出多少杯水?(得数保留整数)

4.一个圆柱形木桩,沿直径切开,截面是一个正方形,圆柱底面周长是6.28分米,求圆柱形木桩的体积。

答案:

1.C

2.(1)表面积:

3.14×4×30+2×3.14×(4÷2)2=401.92(cm2)

体积:3.14×(4÷2)2×30=376.8(cm3)

(2)表面积:2×3.14×5×5+2×3.14×52=314(dm2)

体积:3.14×52×5=392.5(dm3)

3 .3.14×(8÷2)2×15=753.6(cm3)=753.6(mL)

18.9L=18900mL

18900÷753.6≈25(杯)

答:能倒出25杯水。

4.6.28÷3.14=2(分米)

3.14×(2÷1)2×2=6.28(立方分米)

答:圆柱形木桩的体积是6.28立方分米。

第6课时圆锥的认识

1.填一填。

(1)圆锥的底面(),侧面展开图()。

(2)从圆锥的()到底面()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3)圆柱的高有()条,圆锥的高有()条。

2.图①小旗绕一条直角边快速转动形成的圆锥,底面半径是()cm,高是()cm。图②小旗绕一条直角边快速转动形成的圆锥,底面半径是

()cm,高是()cm。

2cm

4cm 4cm

2cm

①②

3.下面这些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什么图形,请你连一连。

4.有一个底面直径为20cm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装有一些水,水离杯口3cm,若将一个圆锥形的铅锤浸没到水中,水会溢出20毫升,铅锤的体积是多少cm3?答案:

1.圆扇形顶点圆心无数条一条

2.2 4 4 2

3.略

4.14×(20÷2)2×3+20=962cm3

第7课时圆锥的体积

1.填一填。

(1)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8.26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米。

(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47.1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2.计算出下图圆锥的体积。

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周末作业

六年级数学周末作业2012.3.10 姓名 一、填空。 1、1.05立方米=()升 124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40平方厘米,高12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3、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分米,高2分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4、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6.28厘米,高是3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5、用一张长4.5分米, 宽2分米的长方形纸, 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 它的侧面积是( )。 6、把一个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5厘米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 7、一个圆柱形油桶,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已知这个油桶的底面半径是10厘米,那么油桶的高是()厘米。 8、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如果圆锥的体积是24立方分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如果它们的体积相差24立方分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9、把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10、在一个高24厘米的圆锥形量杯里装满了水,如果将这些水倒入与它底面积相等的圆柱形量杯中,水面下降了()厘米。 11、把一个圆锥沿底面直径平均分成体积相等、形状相同的两部分,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120平方厘米。圆锥高10厘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12、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4倍,高缩小2倍,它的侧面积(),体积()。 13、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24平方厘米,半径是5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14、一个圆锥,体积是20立方分米,当它的底面周长扩大3倍,高变为原来的一半时,体积变为()立方分米。 15、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它们的底面半径比是2:3,已知圆柱的高是6厘米,那么圆锥高()厘米。 16、一个圆柱体的红墨水瓶,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高6厘米,里面的红墨水深4厘米。现在将一个长10厘米、底面是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的长方体铁棒竖直插到墨水瓶底部,然后抽出。铁棒被墨水染红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第一章负数(一)1、题目略正数:1/2 +3 506 + 负数:-5 - 3/4 -12 2、+10 -10 0 3、填空。(1)-1000 (2)+3000 支出3000元(2)-6 +9 胜5场(3)-11034 (4)-2 88 ( 二) 1、填表。①-1 ②-60 ③向北走52米④-10 ⑤10 +10级 2、-8 -6 -3 -2 4 5 3、 -1 -1/4 3/2 +3 4、填空。(1)左右(2)相等相反(3)大小(4)505 495 (5)140 练习一1、(1)√ (2)ⅹ(3)ⅹ 2、略 3、 -7 0 1 +8 4、(1)D B (2)27 19 5、-2 -11 150 +8 第二章折扣1、(1)八 80(2)60 40(3)180 2、①480×90%=432 480-432=48(元)②480×(1-90%) =48(元) 3、(1)350××80%=280(2)280×(1-80%)=56(元)(3)2100×80%×90%=1512 4、480÷600= 八折 720÷80%=900 成数1、题目略第一行:九四五第二行:7 6 第三 行:70 60 90 2、120 90 3、(1)300×30%=90 (2)300×(100%+30%)=390 4、800×(100%-12%)=704 5、(480-400)÷400==20% 增产二成 480÷(100%+60%)=300(台) 1 税率1、(1)120×%=(万元)(2)100×3%=3(万元) 2、 500×(100%-20%)=400(万元) 3、300×5%=15(万元)15×7%=(万元)=10005(元) 4、800+(2520-800)÷(1-14%)=2800 (元)利率1、6000×1×%=90 2、10×3×%=(万元)3、10000×5×%+10000=12660(元) 4、30×5×4%=6(万元) 30+6=36(万元) 36÷(5×12)=(万元)=6000(元) 5、 5000×%= 5000×(%÷4)=20 5000××%=45 5000×1×2%=100

2014-2015人教版六年级下数学第十三周周末作业题

小学毕业班下期数学作业13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6小时相遇,已知甲车行完全程要10小时,乙车行完全程要几小时? 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6小时相遇,相遇后甲车再行4小时到达B地,乙车行完全程要几小时? 3、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城同时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相遇时甲乙两车行驶路程的比是5:4。已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8千米,求甲、乙两车从出发到相遇所行的路程各是多少千米? 4、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对开出,经过8小时,两辆汽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考虑多种可能) 5、A车和B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经过5小时相遇。然后,它们又各自按原速原方向继续行驶3小时,这时A车离乙地还有135千米,B车离甲地还有16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两辆汽车分别从AB 两地同时出发,在距中点40千米处相遇,甲行全程需10小时,乙行全程需15小时。求AB 两地距离。 7、甲乙两车同时从AB 两地相向开出,相遇时甲车行了全程的25 ,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行完全程要10小时。求AB 全程。 8、客车和货车分别从A 、B 两站同时相向开出,5小时后相遇。相遇后,两车仍按原速度前进,当它们相距196千米时,货车行了全程的80%,客车已行的路程与未行的路程比是3∶2。求A 、B 两站间的路程。 9、甲、乙两条船,在同一条河上相距210千米.若两船相向而行,则2小时相遇;若同向而行,则14小时甲赶上乙,则甲船的速度是多少? 10、甲用40秒可绕一环形跑道一圈,乙反方向跑,每隔15秒与甲相遇一次。问乙跑完一圈用多少秒? 11、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当客车行30千米时货车行了全程的12.5%;当 客车行了全程的45 时,货车已到达甲地,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附答案)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负数的认识 1.读出下面各数,再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8 读作: ;+12读作: ; 5.37读作: 。-7读作: ; 正数 负数 2.一座高山比海平面高234米,记作( );一个盆地比海平面低64米,记作( );海平面记作( )。 3.下面各组数中不是互为相反意义的量的是( ) A 、向东走5米和向西走2米 B 、收入100元和支出20元 C 、上升7米和下降5米 D 、长大1岁和减少2千克 4.请你比一比。 0( )6 0( )-3 -7( )5.5 8 3 ( )-710 -8( )8

答案: 1.负八;正二;五点三七,负十分之七; 正数 负数 2.+234 -64 0 3.D 4.< > < > < 第2课时 负数的意义

1.按要求填空。 (1).写出A 、B 、C 、D 、E 表示的数。 (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4 2.5 -3 -5 2 +2 +3.5 2.升降机上升5米,记作+5米,那么它下降3米,记作( )。 3.在下面的 上填上“>”或“<”。 -7 0.5 -9 -1 0 2.5 0 - 5 2 4.名同学的身高如下: 小兰 135cm 、小东138cm 、小丽142 cm 、小华145 cm 、小昊150 cm 。以平均身高为标准,小兰矮7cm 记作:-7cm ;请你表示出其他4个同学的身高。 答案: 1.略 2.-3米 3.< < < > 4.(135+138+142+145+150)÷5=142 cm 小东:-4cm 小丽:0 小华:+3cm 小昊:+8cm 第3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广州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 第一章负数(一) 1、题目略正数:1/2 +3 4.55 506 +2.7 负数:-5 -0.4 -3/4 -12 2、+10 -10 0 3、填空。 (1)-1000 (2)+3000 支出3000元(2)-6 +9 胜5场 (3)-11034 (4)-2 88 ( 二) 1、填表。①-1 ②-60 ③向北走52米④-10 ⑤10 +10级 2、-8 -6 -3 -2 4 5 3、-2.5 -1 -1/4 3/2 +3 4、填空。 (1)左右(2)相等相反(3)大小(4)505 495 (5)140 练习一 1、(1)√ (2)ⅹ(3)ⅹ 2、略 3、-10.5 -7 0 1 +8 4、(1)D B (2)27 19 5、-2 -11 150 +8 第二章折扣 1、(1)八 80(2)60 40(3)180 2、①480×90%=432 480-432=48(元)②480×(1-90%)=48(元) 3、(1)350××80%=280(2)280×(1-80%)=56(元)(3)2100×80%×90%=1512 4、480÷600=0.8 八折720÷80%=900 成数 1、题目略第一行:九四五第二行:7 6 第三行:70 60 90 2、120 90 3、(1)300×30%=90 (2)300×(100%+30%)=390 4、800×(100%-12%)=704 5、(480-400)÷400=0.2=20% 增产二成 480÷(100%+60%)=300(台)

税率 1、(1)120×1.5%=1.875(万元)(2)100×3%=3(万元) 2、500×(100%-20%)=400(万元) 3、300×5%=15(万元)15×7%=1.05(万元)=10005(元) 4、800+(2520-800)÷(1-14%)=2800(元) 利率 1、6000×1×1.50%=90 2、10×3×4.75%=1.425(万元) 3、10000×5×5.32%+10000=12660(元) 4、30×5×4%=6(万元) 30+6=36(万元)36÷(5×12)=0.6(万元)=6000(元) 5、5000×0.35%=17.5 5000×(1.6%÷4)=20 5000×0.5×1.8%=45 5000×1×2%=100 5000×2×2.5%=250 5000×3×3%=450 存三年,到期可取5450元 解决问题 1、甲3000×5%=2250 乙3000-200=2800 相比较而言,甲省钱 2、甲12×4÷5=9.6 乙12×0.85=10.2 甲超市划算 3、10 12 0.2 2000 10 13.5 3.5 1750 4、32.5÷2=16.25(吨)16.25+10=26.25(吨) 练习二 2、(1)75% 七五折(2)八折(3)七折 3、(4600-3500)×3%=33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题全套

第1单元 负 数 第1课时 认识负数 课时作业 一、用正、负数表示下面各题中的数量。 1. 某水果店本月盈利5000元,上月亏损2000元 2. 王阿姨收人300元,支出200元 二、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3 -34 4.12 -1 136 0 -248 第2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数 课时作业 一、填一填。 1. 用( )和( )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 直线上表示一7的点在0的( )边,在一12的( )边,在3的( )边。 3. 在直线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 点,A 点表示的数是( );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 点,B 点表示的数是( )。 4. 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出发走了+30 m ,又走了-20 m ,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 )m 。 二、写出A ,B ,C 所表示的数,并将2 5,-2,4表示在直线上。

第3课时练习课 课时作业 一、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 如果-50元表示支出50元,那么+200元表示收入200元。() 2. 如果+10分表示提前10分钟到校,那么-5分表示晚5分钟到校。() 3. 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 二、选择。 1. 低于正常水位0.16 m记为一0.16 m,高于正常水位0.02 m记为(A )ma A. +0.02 B. -0.02 C. +0.18 D. -0.14 2. 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m,又走了-3m,这时明明在直线上的()处。 A. 点A B. 点B C. 点C D. 点D 3. 在同一条直线上,-12在-18的()边。 A. 左 B. 右 C. 北 D.无法确定 三、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

六年级数学周末作业题

六(上)数学周末练习(九)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名 【基础训练】一、填一填。 1、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 )倍,是它半径的( )倍。 2、( )叫做圆的面积。把一个圆沿半径平均分成若干份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 ),宽等于( )。从而得到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 3、填表。 是( )。 5、把一块边长是10分米的正方形铁片,剪成一个最大的圆形,这个圆的周长是( ),面积是( ),剩下的边角料的面积是( )。 6、用一根分米的铁丝弯成一个圆形铁环(接口处不计),铁环的直径是( )分米,给这个铁环糊上圆形纸,这张纸的面积至少是( )平方分米。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 2、一个圆的面积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 ) 3、半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周长的一半。…………………………………( ) 4、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 5、半圆的面积就是这个圆面积的一半。…………………………………( ) 6、直径4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一样大。………………………………( ) 三、选一选。 1、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 、正方形 B 、圆 C 、等腰三角形 2、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 ,从2时走到4时,分针走过了( )cm 。 A 、 B 、 C 、314 3、 一个圆的周长是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A 、 B 、 C 、314 4、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一个直径8分米的圆,如果围成正方形,它的边长是( ) A 分米 B 分米 C 分米 D 分米 5、一个半圆,半径是r ,它的周长是( )。 A 、π4 B 、πr C 、πr + 2r 四、解决问题。 1、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

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三单元作业设计 比例的意义 一、课前延伸: 1.什么叫比?怎样求比值?课前同桌相互说说或回家后说给妈妈听。 2.预习比例的意义这部分内容。 二、课内探究: 哪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20:5和1:4 (2)0.6:0.2和3/4:1/4 三、课后拓展:(实践活动题) 同桌互动,一人说出一个比,另一人要说一个能与前者组成比例的比。 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课前延伸: 预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填写下列内容: 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2.在比例里两个外向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 二、课内探究: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0.25:7和1/7:4 5:8和4:5 0.2:2.5和4:50 三、课后拓展:(趣味题) 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 (1)3×40=8×15 (2)2.5×0.4=0.5×2 解比例 一、课前延伸: 什么叫解比例,课前预习后说给同桌听。 二、课内探究: 1.解下面的比例 0.4:X=1.2:2 X:10=1/4:1/3 7:35=X:4.5 2.解决问题 学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与其在地上影子的长度比是4:5,已知影子长15米,你知道旗杆实际多高吗? 三、课后拓展:(实践探究作业) 给你一根2米长的竹竿,一把米尺,你能用测量长的办法测出一根电线杆的高度吗?试一试,把测量的方法及计算过程写出来。 正比例的意义

一、课前延伸: 预习正比例的意义,并解决下列问题: 什么叫正比例的量?什么叫正比例关系?正比例的关系式怎样用字母表示? 二、课内探究:(诊断题)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与宽。 2.圆柱的高一定,底面周长和侧面积。 三、课后拓展: 请从生活找出2个成正比例的量。 反比例的意义 一、课前延伸: 预习反比例的意义,并解决以下问题: 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什么叫反比例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反比例关系? 二、课内探究:(诊断题)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2.小刚跳远的距离和他的身高。 三、课后拓展: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目标的表述是具有层次结构的,即把课程目标分成“总目标”、“总目标的四个具体方面”以及“学段目标”三个部分展开。“总目标”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指导性;“总目标的四个具体方面”,即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也可以称为数学课程的四个具体目标;“学段目标”分三个学段叙述,每个学段也按照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具体目标展开。 一:第二学段课程目标(知识树附后)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巧;理解估算的意义;能解简单的方程。 2、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了解确定物体位置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4、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在数学思考方面: 1、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与结果。 4、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在问题解决方面:

1、尝试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 解决。 2、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在情感态度方面: 1、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 值。 4、养成良好的数学品质。 二:第十二册课程目标:(知识树附后)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通过系统复习,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

六年级数学下册周末作业

六年级数学下册周末作 业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大同中心校六年级数学下册周末作业(三) (圆柱的表面积) 一、填空: 1、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31.4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2、用一张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铁皮, 围成一个圆柱体, 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 3、直圆柱的底面周长6.28分米, 高1分米, 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表面积是()平方米 4、做一个圆柱体, 侧面积是9.42平方厘米, 高是3厘米, 它的底面半径是 ()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5、把一根直径是20厘米,长是2米的圆柱形木材锯成同样的3段,表面积增加了()立方厘米。 二、解决问题: 1、用铁皮制作圆柱形的通风管10节,每节长9分米,底面周长3.5分米,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 2、砌一个圆柱形的水池,底面直径2.5米,深3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个圆柱形的油桶,底面半径4分米,高1米2分米。制做这个油桶至少需要用铁皮多少平方米? 2

4、一种压路机滚筒,半径是4分米,长1.2米,每分钟转10周,每分钟压路多少平方米? 厘米? 学校:姓名: (圆柱的体积) 一、选择题 1.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2倍,它的体积扩大()倍。 ①2②4③6④8 2.体积单位和面积单位相比较,()。 ①体积单位大②面积单位大③一样大④不能相比 3.等底等高的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相比较,()。 ①正方体体积大②长方体体积大③圆柱体体积大④一样大 二、填空题 1.0.9平方米=()平方分米 3立方米5立方分米=()立方米 4.5立方分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6厘米,它的侧面积是(),表面积是(),体积是()。 3.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是6.28分米,高2分米,它的侧面积是(),表面积是(),体积是()。 4.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是边长为31.4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底面积是()平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5.一个圆柱体,它的高增加3厘米,侧面积就增加18.84平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的底面积是()。 6.一个高5厘米的圆柱体,沿底面直径将圆柱体锯成两块,其表面积增加40平方厘米,原来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 三、应用题 1、把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要制作容量是62.8升的圆柱形铁桶,如果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应是多少分米? 3

六年级数学周末作业

厦门实小05-06学年上学期六年级周末作业(17)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 一、填空。 1、 1里面有( )个41 ,有( )个1% 。 2、 25分=)() (小时 3.04吨=( )吨( )千克。 3、一袋大米的51 正好是30千克,这袋大米重( )千克。 4、一个数的32 等于30的60%,这个数是( )。 5、103÷43=)(2= 10) (=( )%=( )∶50 6、把2∶0.7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它的比值是( ) 。 7、六年级有学生90人,男学生与女学生人数的比是5∶4,男学生有( ) 人,女学生有( )人。 8、把一根长6.28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圆,它的面积是( ) 平方分米。 9、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5厘米,外圆半径是7厘米,它的面积是( ) 平方厘米。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共5分) 1、一个数除以81 ,就是把这个数扩大8倍。 ( ) 2、54吨的43 和800千克的75%一样重。 ( ) 3、一种商品,先降价10%,后又涨价10%,商品价格不变。 ( ) 4、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面积也一定相等。 ( ) 5、5千克铁钉用去51,又用去51千克,两次共用去52 千克。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现在的成本比原来降低了15%,现在的成本是原来的( )。 ① 15% ② 85% ③ 115% 2、一种花生仁的出油率是38%,1000千克花生仁可榨油( )千克。 ① 380 ② 1380 ③ 约2381 3、只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 ① 正方形 ② 等腰三角形 ③ 圆 4、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面积扩大( )倍。 ① 3 ② 6 ③ 9 5、把2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和盐水的最简比是( )。 ① 20∶100 ②51 ③61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1-1= 1+1= 6×2= 3 ÷12=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

比例的意义 一、预习作业: 1.什么叫比?怎样求比值?课前同桌相互说说或回家后说给妈妈听。 2.预习比例的意义这部分内容。 二、课内探究作业: 哪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20:5和1:4 (2)0.6:0.2和3/4:1/4 三、课后拓展作业:(实践活动题) 同桌互动,一人说出一个比,另一人要说一个能与前者组成比例的比。

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预习作业: 预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填写下列内容: 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2.在比例里两个外向的积等于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 二、课内探究作业: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0.25:7和1/7:4 5:8和4:5 0.2:2.5和4:50 三、课后拓展作业: 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 (1)3×40=8×15 (2)2.5×0.4=0.5×2

比例的应用 一、预习作业: 预习比例的应用,并解决下列问题: 1.什么叫比例尺? 2.你见过怎样的比例尺? 二、课内探究作业: 一栋楼房东西长50米,在图纸上长度是60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三、课后拓展作业: 量一量你的卧室的长和宽,然后按1:100的比例尺,画出你的卧室的平面图。

正比例的意义 一、预习作业: 预习正比例的意义,并解决下列问题: 什么叫正比例的量?什么叫正比例关系?正比例的关系式怎样用字母表示? 二、课内探究作业:(诊断题)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与宽。 2.圆柱的高一定,底面周长和侧面积。 三、课后拓展作业: 请从生活找出2个成正比例的量。

六年级数学上册周末作业题一

六年级数学作业一 〖温故知新〗 1、把五个棱长相同的正方体拼接成一个长方体,棱长和减少了320厘米,原来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用一根铁丝刚好焊成一个,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如果用这根铁丝焊成一个成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甲、乙两列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距甲地7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在距甲地65千米处。甲、乙两地间的路程。 〖随堂精练〗 一、填空。 1、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算的是()面的面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2、做一个棱长5.2分米的正方体纸盒,每个面的面积都是(),至少要用()平方分米的硬纸板。 3、长方体有()组棱,每组棱,每组的4条棱长度()。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 4、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3.5厘米, 高是4厘米,它棱长之和是()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5、一段24米长的铁丝可以焊接成一个长2.5米,宽1.5米,高()米的长方体框架。 6、用12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4种形状不同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大是()平方厘米,最小是()平方厘米。 7、请算出下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积。 1、做一个长方体的包装盒,底面是边长 为3分米的正方形,表面积为66平 方分米,这个包装盒的高为多少分 米? 2、把3个棱长5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原米3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是大了,还是小了?相差多少平方厘米? 1、有一个正方体的木块,把它分割成3个相同的长方体之后,表面积增加了36平方方厘米,这个木块原来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拓展延伸〗 〖能力测评〗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答案

一、填空(32分) 1、截止6月20日,地震已造成69180人遇难,374008人受伤,17406人失踪,请你统计一下,这次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大约是()万人 2、小明家这个月的收入2500元,记作+2500,在购买书籍方面支出200元,记作()元。 3、58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 4、把一根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一段长是这根铁丝长的(),每段长()米。 5、比2.5千克少20%是()千克,5千克比4千克多()%。 6、3.2:0.24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7、3时20分=()时;1002立方分米=( )立方米。 8、()÷6=6∶()==()% 9、6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0、一张地图,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比是1:6000000。如果某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600千米,图上距离应是()厘米。 11、把4.05、0.4705、41%、25 、0.411从左到右依次按从小到大排列,排在第四位的数是( )。 12、从下面的比中选出两个比组成一个比例是( ) 2:1 2.4:3 : 0.5:0.25 13、成人身高大约是脚长度的7倍,如果一个成人的脚长χ米,那么他的身高是()米。 14、4.3时()4小时30分8.999×99()899.9 π () 3.14 15、一批零件有500个,经检验有10个废品。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 16、一个圆柱体木块,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04.8 )平方厘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应削去()立方厘米。 17、一组数据16、13、10、16、10、40、10、50、10、5,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中 位数是(),众数是()。 18、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比例。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8分) 1、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30度,其余两个内角度数比是3:2,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 2、甲数的23 等于乙数的15 ,甲数和乙数比较()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 第一章负数(一) 1、题目略正数:1/2 +3 506 + 负数: -5 -3/4 -12 2、+10 -10 0 3、填空。 (1)-1000 (2)+3000 支出3000元(2)-6 +9 胜5场 (3)-11034 (4)-2 88 ( 二) 1、填表。①-1 ②-60 ③向北走52米④ -10 ⑤10 +10级 2、-8 -6 -3 -2 4 5 3、-1 -1/4 3/2 +3 4、填空。 (1)左右(2)相等相反(3)大小(4)505 495 (5)140 ~ 练习一 1、(1)√ (2)ⅹ(3)ⅹ 2、略 3、-7 0 1 +8 4、(1)D B (2)27 19 5、-2 -11 150 +8 第二章折扣 1、(1)八80(2)60 40(3)180 2、①480×90%=432 480-432=48(元)②480×(1-90%)=48(元) 3、(1)350××80%=280(2)280×(1-80%)=56(元)(3)2100×80%×90%=1512 4、480÷600= 八折720÷80%=900 成数

1、题目略第一行:九四五第二行:7 6 第三行:70 60 90 2、120 90 3、(1)300×30%=90(2)300×(100%+30%)=390 4、800×(100%-12%)=704 5、(480-400)÷400==20% 增产二成 480÷(100%+60%)=300(台) ¥ 税率 1、(1)120×%=(万元)(2)100×3%=3(万元) 2、500×(100%-20%)=400(万元) 3、300×5%=15(万元)15×7%=(万元)=10005(元) 4、800+(2520-800)÷(1-14%)=2800(元) 利率 1、6000×1×%=90 2、10×3×%=(万元) 3、10000×5×%+10000=12660(元) 4、30×5×4%=6(万元) 30+6=36(万元)36÷(5×12)=(万元)=6000(元) 5、5000×%=5000×(%÷4)=20 5000××%=45 5000×1×2%=1005000×2×%=2505000×3×3%=450 … 存三年,到期可取5450元 解决问题 1、甲3000×5%=2250乙 3000-200=2800 相比较而言,甲省钱 2、甲12×4÷5=乙12×=甲超市划算 3、10 12 2000 10 1750 4、÷2=(吨) +10=(吨) 练习二 1、

最新人教版(2016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单元 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周末作业

六年级数学周末作业(2015.1.16)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巧补空白。(共29分) 1、( )÷5=0.6=15( ) =( ):40=( )%=( )折 2、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教室占地面积约56( ) 一个货运集装箱的体积约30( ) 一袋面粉重25( ) 一瓶墨水的容积约60( ) 3、( )千克比45千克少25 72米比( )短61 苹果的千克数是香蕉的25%,香蕉是苹果的( )%。 4、把0.125: 34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5、一个长方体纸箱,它的长是1.5米,宽和高都是0.6米,做这个纸箱至少需硬纸( )平方米,这个纸箱的容积是( )立方分米。 6、一台拖拉机 5 6 .小时耕地 7 8 公顷,照这样计算,耕一公顷地要( )小时,一小时可以耕地( )公顷。 7、一段长5米的绳子,每次截下同样长的一段,截了5次正好截完,每小段长( )米,每段长度占这根绳长的) () (。 8、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着1、2、2、2、3、3。把这个正方体往上抛,落下后,数字“1”朝上的可能性是( )( ) ,数字“2”朝上的可能性是( )%。 9、A 、B 两个自然数(A 、B 均不等于0),如果A 的56 恰好是B 的14 ,那么A :B =( )。 10、六年级一班50人,今天的出勤率是96%,这个班今天有( )人请假。 11、假如20只兔子可换2只羊,9只羊可换3头猪,8头猪可换2头牛,那么5头牛可换( )只兔子。 12、某次数学竞赛共20道题,评分标准是:每做对一题得5分,每做错或不做一题扣1分,小华参加了这次竞赛,得了64分。小华本次考试共对( 题。 13、如右图,梯形上底是下底的23 ,把梯形分割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占原来梯形面积的( )( ) 。 14、把一个正方体纸盒至少剪开( )条棱,就能得到如右侧这样的展开图,将相聚于同一个顶点的三个面上的数相加,能得到( )个不同的和,其中最小的和是( )。 二、明辨是非。(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某种彩票中奖的可能性是150 ,也就是说买这种彩票50张,一定能中一次奖。( )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110 ,那么它的面积就增加1100 。………………………( ) 3、某单位今天来了50人,1人请病假,1人出差,缺勤率是4%。 ………(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含答

第5课时解决问题 一、“国美”电器商店举行店庆活动,张叔叔花了3400元钱,买了一台原价4000元的洗衣机。请你算一算,这台洗衣机是打几折出售的? 二、方圆小学十一月份用水72吨,比十月份节约了一成,十月份用水多少吨? 三、方阿姨用8000元钱购进一批货物,售出后获得营业额10200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后,这批货物可获利多少元? 四、王奶奶把10000元存入银行两年,可以有两种储蓄方法;一种是存两年期的,年利率是4.68%;另一种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4.14%,到期时再把本金和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一年。选择哪种方法所存的利息多一些呢?快帮王奶奶算一算吧! 五、一套《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共20本,每本单价6.5元。“六一”期间,甲、乙两书店出售这套书采用不同的促销方法:哪个书店便宜?甲乙 购一套八五折出售买xx赠一本 参考答案 一、“国美”电器商店举行店庆活动,张叔叔花了3400元钱,买了一台原价4000元的洗衣机。请你算一算,这台洗衣机是打几折出售的? 3400÷4000×100%=85% 八五折 二、方圆小学十一月份用水72吨,比十月份节约了一成,十月份用水多少吨? 72÷(1-10%)=80(吨) 三、方阿姨用8000元钱购进一批货物,售出后获得营业额10200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后,这批货物可获利多少元?10200-8000-10200×5%=1690(元) 四、王奶奶把10000元存入银行两年,可以有两种储蓄方法;一种是存两年期的,年利率是4.68%;另一种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4.14%,到期时再把本金和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一年。选择哪种方法所存的利息多一些呢?快帮王奶奶算一算吧! 2×4.68%=9.36% 4.14%+(1+4.14%)×4.14%≈8.45% 所以第一种利息多 五、一套《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共20本,每本单价6.5元。“六一”期间,甲、乙两书店出售这套书采用不同的促销方法:哪个书店便宜?甲乙 购一套八五折出售买xx赠一本 甲:20×6.5×85%=110.5(元) 乙:20×4÷5×6.5=104(元) 104<110.5 乙书店便宜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单元 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

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3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1)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1)(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 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年级数学周末作业题九

六年级数学周末作业题九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六(上)数学周末练习(九) 班级姓名家长签名 【基础训练】一、填一填。 1、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倍,是它半径的()倍。 2、()叫做圆的面积。把一个圆沿半径平均分成若干份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 (),宽等于()。从而得到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面积的比是()。 5、把一块边长是10分米的正方形铁片,剪成一个最大的圆形,这个圆的周长是(),面积是(),剩下的边角料的面积是()。 6、用一根分米的铁丝弯成一个圆形铁环(接口处不计),铁环的直径是 ()分米,给这个铁环糊上圆形纸,这张纸的面积至少是()平方分米。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2、一个圆的面积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 3、半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周长的一半。…………………………………() 4、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5、半圆的面积就是这个圆面积的一半。…………………………………() 6、直径4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一样大。………………………………() 三、选一选。 1、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正方形 B、圆 C、等腰三角形 2、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从2时走到4时,分针走过了()cm。 A、 B、 C、314 3、一个圆的周长是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A、 B、 C、314 4、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一个直径8分米的圆,如果围成正方形,它的边长是() A 分米 B 分米 C 分米 D 分米 5、一个半圆,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 A、π 4 B、πr C、πr + 2r 四、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