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报告-北海民营经济发展及对策建议 精品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和举措提出意见和建议

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和举措提出意见和建议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壮大对于促进市场竞争、激发创新活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意见:一、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1. 简政放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提高行政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2. 公平竞争: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确保市场准入公平,打击各种形式的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3. 法治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民营经济提供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二、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1. 财政支持: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和技术改造。
2. 金融支持: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增加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
3. 人才支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通过提供培训、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1. 法律援助: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风险评估、诉讼代理等服务,帮助解决法律问题。
2. 权益保护: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行为,维护企业创新成果和商业秘密。
3. 纠纷解决:建立健全民营企业纠纷解决机制,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和公正性。
四、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1. 技术创新: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2. 市场开拓: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
3. 产业升级:引导民营企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转型,推动产业升级。
五、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1. 教育培训:加强对民营经济人士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
2. 社会责任:鼓励民营经济人士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3. 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激励民营经济人士创业创新的机制,激发其发展壮大的内生动力。
2024年民营经济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2024年民营经济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安排2024年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年。
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指导下,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了民营企业发展的活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新一年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巩固和发展这些成绩,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
一、总结今年的工作今年,我们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思路,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优化营商环境我们加大了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降低税负、减少行政审批等方式,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发展环境。
2. 强化创新驱动我们加大了对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3. 加强金融服务我们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4. 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合作我们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鼓励民营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推动民营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深度融合。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民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通过减少无效供给,释放有效需求,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2. 提升产业链水平我们将推动民营经济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集团。
通过加强产业链的协同和合作,提升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加强金融支持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通过引导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4. 推动法治建设我们将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法治保障,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可预期的法律环境。
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推动民营经济的良性发展。
5. 加强人才培养我们将加大对民营企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发展民营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展民营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第一篇:发展民营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民营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新形式下,民营经济既有机遇,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既有体制、政策等因素造成的困境,也有自身客观原因而导致的缺憾和不足。
(一)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开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风险和难度增加,企业的发展面临更大的压力。
许多民营企业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参与市场竞争,在这些竞争强敌面前,则显得无所适从。
(二)资源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
近些年来,世界能源供求矛盾更加激烈,资源需求日趋紧张,直接波及和影响到国内市场。
同时,随着国内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国内的资源和能源消费强度不断加大,市场价格不断攀升,许多能源和资源还要依赖外部购进,但供应的数量和价格又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
建设用地供需紧张,生态环境制约加大,资源短缺、环境压力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矛盾是长期面对的重大挑战(三)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待遇有差距。
尽管在政策规定上明确所有企业一视同仁,但是在同等条件下,国有企业在经济政策待遇上明显占有优势,在一些国有企业经营的行业,民营投资很难进入。
(四)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国有企业在银行融资较为便利,而相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从银行借贷资金困难重重,同时只有少数发展规模宏大的企业能够达到金融证券融资的条件,而绝大多数难以进入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民营经济在获取资金的支持上一直处于相对不平衡的状态。
(五)民营企业经营思想和发展观念相对落后。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努力发展,民营企业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曲折道路,谨小慎微的思想导致产生了稳妥发展的思路,因而缺乏开拓精神,“小富即满”现象比较普遍。
(六)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亟待加强。
缺乏科学的组织和管理体制。
多数民营企业是由个体经营发展起家的,是以亲情为纽带的家庭型企业组织,企业产权不明,缺乏制度约束,决策管理不够科学。
民营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民营企业数量逐年上升,成为推 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民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民营企业规模逐渐扩大 ,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
民营企业涉及行业广泛
民营企业在各个行业都有涉足,包括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 。
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融资难
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很难从 银行获得贷款。
人才短缺
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民营企业 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存在 较大的瓶颈。
产业结构不合理
部分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缺乏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政策支持不足
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 够,缺乏有效的扶持政策。
研究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推动 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和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 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统计方法,对民营经济发 展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02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民营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 策建议
2023-10-27
目录
• 引言 •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 政策环境问题及建议 • 企业自身问题及建议 • 融资难问题及建议 • 人才流失问题及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及意义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面临着 一些困难和挑战。
04
企业自身问题及建议
企业自身问题
缺乏战略规划
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问题:
1. 融资难: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较大困难,尤其是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和其他融资渠道的支持。
2. 政策歧视:在一些地区和行业,民营企业仍然面临着政策歧视,如土地、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
3. 人才流失:由于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的原因,民营企业很难留住优秀人才,导致企业发展受限。
4.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应对市场竞争。
5. 法治环境不完善:一些地区的法治环境不完善,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容易受到不公平待遇和侵权行为。
建议:
1.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
2. 优化政策环境:政府应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歧视,为民营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 提高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投入,提高民营企业的人才吸引力,为其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 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民营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5. 完善法治环境:政府应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法律保护,完善法
治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如下:
1. 提供更加便利的政策环境: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取消不合理的行政许可和限制,鼓励创新和创业,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2. 加强金融支持:建立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资服务,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支持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3.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 加强企业家精神培育:加强对企业家的培训和引导,激发其创新创业的热情,增强其市场竞争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5. 优化税收政策:减轻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降低税费成本,鼓励企业增加投资和扩大规模。
6.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才。
7.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和竞争力,提高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8. 拓宽国际市场: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拓宽国
际市场,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9.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10.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管,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遏制不合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通过以上建议的实施,可以有效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民营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加强法治建设
完善民营经济相关法律法规,加强 知识产权保护,维护民营企业合法 权益。
优化税收政策
完善税收政策体系,减轻民营企业 税收负担,促进税收公平和税负合 理。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垄 断行为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 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04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发展过程 中存在一些问题。
的融资服务。
拓宽融资渠道
02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民营企业提供多元
化的融资选择。
降低融资成本
03
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等手段,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减
轻企业负担。
提升民营经济的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科技创新
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关键核心 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
民营经济缺乏创新和人才问题
部分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投 入不足,缺乏创新动力。
部分民营企业缺乏人才,员工素质偏低,制约了民营经济 的发展。
03
民营经济发展对策及建议
优化民营经济产业结构
1 2 3
转型升级
鼓励民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优化 产业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高 附加值产业。
民营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 策建议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 民营经济发展对策及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就业创 造、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贡献。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亟待采 取措施加以解决。
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的建议和措施

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的建议和措施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民营企业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困难。
提振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对于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此,笔者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1. 加强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建立风险共担机制,降低融资成本,推动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得到缓解。
2. 设立专门的金融产品,满足民营企业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融资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贷款服务。
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1. 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法律保护,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对法治的信任度。
2. 简化和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开办成本,减少审批环节,提高企业的经营便利性。
三、加强产业支撑1. 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2. 政府加强对关键行业的扶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提高企业参与国家发展的积极性。
四、推动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1. 政府加大对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市场信息服务。
2. 帮助民营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五、加强企业家精神培育1. 加强对企业家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企业家的商业素养和创新意识。
2. 建立企业家交流评台,促进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行业的竞争力。
以上措施仅是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的一部分建议,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国家整体经济政策和市场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相关政策措施。
相信在国家政府、企业家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必将有力推动民营企业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并且提出更具体的措施。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风险加大,给民营企业的融资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当共同努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支持民营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海民营经济发展及对策建议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北海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从资本积累,经过小规模办实业逐渐过渡到规模经营阶段,民营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期,其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也出现新的变化。
通过对北海民营经济发展状况及目前存在问题的分析,预测北海民营经济的发展前景,提出相关的发展政策建议。
关键词:北海民营经济发展状况问题建议近年来北海的民营经济迅猛发展,产生了一支民营经济产业大军,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民营企业英才。
据统计,仅 2019 年上半年就有近 9 万人投身民营经济中,到 2019 年底,我市非公有制经济注册资本达 20 多亿元,个体工商户 29222 户,私营企业 1677 户,向国家交纳税金 1.53 亿元,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 18.93 亿元,经济生产总值平均增率 25% 以上,大大高于其他经济的增长率。
可以说近年北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密切相连的。
目前北海民营经济所涉足的行业主要有商贸、制造、建筑、种养、捕捞、交通、餐饮、娱乐、文化、旅游、高新科技等,其中以银河科技、北生药业、北海国发等几个上市公司为“龙头”企业,去年仅北生药业就上缴利税 8 千万元。
江 ** 同志在“七一”讲话和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民营经济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及重要作用,在这种形势下,讨论北海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北海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民营经济的前身是个体私营经济。
清光绪末年,北海私营商业不下 1000 户,其中大中商号40 多家,从业人员 8000 多人。
至 1949 年底,全市私营工业企业 17 家,个体手工业 695 户,行业范围有电力、纺织、酿酒、玻璃、印刷、陶器、船舶修造和木器、农具、竹器编织、鞋帽、车缝、五金、网具、渔具、建筑材料等,从业 3913 人,商业有 150 多间资金不多的商户和 1000 多户小商小贩。
从建国以来的“一五”计划时期到 70 年代末,北海个体私营经济逐渐消停。
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 80 年代初,个体工商业有所发展, 1981 年有个体工业户 156 户,产值 16.63 万元。
1984 年,北海被列为全国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后,市政府贯彻中央“关于国营、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方针,对个体工商业政策是“放宽发展”,内地民营企业家到北海经营旅(馆)业、饮食业、建筑行业开始增多。
到 1990 年末,个体工业 1882 家,工业完成产值 5063 万元,占 10.01% ;市区个体商业零售额8803 万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26.46% ;个体饮食业零售额 1177 万元,占社会饮食业零售额的 69.81% 。
1992 年末,全市个体有证商业户 5115 户,从业人员 5917人,分别比 1979 年增长 41.63 倍和 19.55 倍。
“八五”计划时期,工业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的变化。
1995 年销售收入 100 万元以上的合作经营、私营、个体工业企业 52 户,产品销售收入 17297.7 万元,占全市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 7.11% 。
1950-1990 年北海市工业个体私营企业数图97 、 98 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北海民营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呈现出新的特点。
1997-2019 年全市 500 万元以下民营工业经济主要经济指标指标类型年份(年)企业单位数(户)工业总产值(当年值)(千元)上交税金(千元)年末全部从业人员(人) 1997股份合作企业私营企业 590 851191202 7802 个体经营 8023 506418 7164 548911998 股份合作企业 6 17351 1770 857 私营企业773 942258 8271 16961 个体经营 7971 297600562313 52021 1999 股份合作企业 6 14501 669467 私营企业 784 851296 10346 16764 个体经营8613 3424662 59441 45660 2000 股份合作企业 725380 1025 687 私营企业 686 863893 2897815502 个体经营 8411 3501221 75043 44386 2019 股份合作企业 2 4195 514 574 私营企业 7251085205 31271 17353 个体经营 8614 3469638 82044 47167 1997-2019 年全市新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情况指标类型年份户数(户)从业人员(个)注册资金(万元) 1997 私营企业 296 1450 22800 个体经营4760 9520 3796 1998 私营企业 250 258916400 个体经营 36965957 2155 1999 私营企业 205 2479 15423 个体经营 5843 11895 5611 2000 私营企业 292 3200 20850 个体经营 6958 13546 9324 2019 私营企业300 3140 20461 个体经营 5122 8984 5703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民营企业注重了产业结构调整,经营领域不断拓宽,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迈进,基本上形成以农业、餐饮服务、房地产开发、烟花炮竹、科技与信息开发、交通运输等几大行业为主的发展格局。
据 2019 年统计,从事一、二、三产业的民营企业分别占全市企业总数的 8% 、20% 、 70% 。
㈡规模化经营趋势明显。
目前全市民营企业中,上市公司 3家。
注册资本 100-500 万元的有 231 户, 500-1000 万元的有 86 户, 1000 万元以上的有 33 户。
民营企业制度创新步伐加快,私营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占 80% 以上,还有不少企业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
银河、新未来、喷施宝、北生药业、东园家酒、强盛等知名企业成为全市民营经济的排头兵。
㈢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势头迅猛。
1996 年至 2019 年底,全市在科技部门登记的民营科技企业有 68 家,从业人员4750 人,其中科技人员 1800 人,资产总额十亿多元。
2019 年技工贸总收入达 4亿元,税利 1.3 亿元。
在全市 14 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起来的有 9 家,如银河科技、国发海洋生物、南方迈迪森、喷施宝、北生药业、集琦方舟、启利科技、强力化肥等。
㈣吸纳就业作用显著。
民营经济在拓宽就业渠道,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 年民营经济解决了 25000人的就业,其中安置下岗职工 9080 人。
2019 年春季人才交流大会上,在 140 多个招工单位中,民营企业超过 70% 以上,提供岗位 1300 多个。
铁山港区赤江陶器厂和北暮盐场承包给个体老板后,就接收 3 个下岗职工 1800 多人。
㈤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近几年来原有的国企及集体经济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逐渐退出或经过改制转为股份制企业或个体私营企业,使得民营经济经营规模逐年扩大。
二、北海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㈠法制环境还不健全,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由于目前国家没有较完备的保护民营投资权益的法律、法规,只有依靠地方性规章予以保障,缺乏统一而明确的法律界定,对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经济纠纷处理和裁定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在税收、土地批租、工商管理、人员进出境、进出口经营权等方面面临不公平待遇,民营企业利益受损现象屡见不鲜。
如德海仓储业有限公司 1998 年 12 月因土地调整,应该得到退款 229656 元,但由盘整办推到财政局,财政局推到土地局,土地局又下文建议财政局一次性退款,最后推到政府,让企业非常为难。
此外,管理执法部门服务质量不高,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时有发生。
据调查,涉及民营企业收费的职能部门 30 多个,收费项目达 50 种,许多是不合理的,大大超出企业的承受能力。
少数管理执法部门收费时到位,服务时错位,有的则对民营企业吃、拿、卡、要,直接或间接影响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同时民营企业审批程序仍很繁琐,项目考察、立项、审批、筹建、运营到产品投放市场,关卡达 20 多个。
不少业主反映,某些单位服务差、罚款多、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无准确标准,随意着性大。
㈡发展资金短缺,缺乏金融支持。
据调查,不少民营企业产品有销路,市场前景好,也有把“蛋糕”做大的愿望,但苦于周转资金不足和贷款不及时而丧失发展商机,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
尽管近年来有关部门提出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要求,但由于所有制歧视现象严重以及民营企业自身的缺陷,对民营企业在贷款过程中的条件相当苛刻,与国有企业相比较,在贷款资质方面具有明显的劣势。
目前主要依赖民间借贷资金、社会集资等有限形式。
㈢发展后劲不足,稳定性降低。
北海民营经济主要分布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进入壁垒低,制造技术及工艺简单,在初期有利于民营经济的进入和资本的积累。
但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以及行业竞争加剧,北海民营经济发展出现较大波动和过度竞争现象,新生和倒闭数量都很多,常常出现“东边的开业,西边的关门”,导致民营企业生命周期较短,缺乏发展后劲,出现滑坡迹象。
2019 年 1-11 月私营企业从业人数为 847 人,比上年同期减少 236 人;私营企业 2019 年应交税金为1353.24 元,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滑。
㈣“家族式”管理严重。
由于特定的发展环境,北海民营经济表现出很强的家庭控制特色,包括大名鼎鼎的强盛集团,有近 70% 左右的企业采取家族式管理。
在民营经济的发展初期,家族式企业能够充分利用既有的人力资源,理顺利益关系,降低内部沟通成本,减少监督、代理费用,有利于有效地完成原始积累的过程。
随着家族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家族管理机制的问题逐渐凸现出来。
( 1 )裙带之风盛行,绩效评价不公平,在人力资源利用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压抑了家族外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不利于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引进。
( 2 )家族式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决策随意化,对企业发展缺乏符合市场和自身条件的长远规划。
( 3 )在一些家族式民营企业中,由于公司治理结构薄弱,导致财务状况复杂,帐目混乱,企业信用状况堪忧。
㈤短期行为严重,缺乏整体发展思路。
一些民营企业缺乏放眼未来,进行长期投资、开创新型产业的长远考虑,一旦市场出现赚钱快的行业,即一哄而上。
有些民营企业不是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来获得经济效益,而是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违法经营,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或偷税、漏税、逃税,侵害国家和消费者利益。
㈥缺乏创新开发能力,产业升级困难较大。
目前北海民营企业的一些佼佼者已发展到较高水平,如银河、强盛、喷施宝等,但大多数仍处于小规模粗放发展阶段,很多企业厂房简陋、设备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工艺简单、管理粗糙、产品质量差、污染严重、资源浪费、市场竞争意识滞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