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朝鲜族女性文学昊相顺(
朝鲜族的风俗

少年宫里,公园的林荫草地上,山边小溪的河滩上,到处都是身穿节日盛装的人群。即使这一天不是“双休日”,各级领导和全体人民也都约定俗成地视之为休息日。在其乐融融的亲和氛围中,孩子们得到极大的欢乐,成年人们则再次品味和憧憬着希望的甘甜。朝鲜族老人过“花甲”,绝对是世界上最为隆重的人生庆典。每次参加这样的仪式,看到老人们接受晚辈的跪拜,畅饮着晚辈敬献的米酒,陶醉在欢歌笑语的喜庆氛围中,看着老人那种安详、那种满足,那种带着泪花的微笑,使人油然而生一种庄重和对人生的感悟。这种仪式其实是代表着一种肯定、一种收获和一种从血液中突涌出来的报恩之情。
结婚仪式在新娘家举行。新郎一行人手捧用红包巾包着的木雕大雁来到新娘家后,新娘家用木盆把木雁接过去,然后把新郎让进客房--“舍廊房”,新郎在此戴上纱帽,系上冠带,新娘头上戴“簇头里”,手戴“汉衫”走进樵礼厅举行结婚仪式,结束后,新郎便开始“赏大桌”,即品尝佳肴,由新娘家的客人和自家的亲戚们陪同。行过樵礼仪式后,双方便正式结为夫妻。
水田劳动的另一个特性是劳动过程中的快节奏。不管你主观上愿不愿意,赤腿弯腰在冰凉的泥水中劳动,都不可能让你在四平八稳、慢慢腾腾中去体味一种劳动的享受,明智的抉择是速战速决。这种劳动节奏也影响到其它方面。朝鲜族铲地、盖房子或干其它农活儿,一般都“干起来一溜风”,把一件事痛快干完了,聚到一块去喝酒跳舞,亦不乏酣畅淋漓。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大潮中,朝鲜族经商做买卖或者去出力打工,对那种日积月累,节奏慢、效益低的项目,一般是不怎么青睐的。
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
论朝鲜朝文学批评家徐居正的女性文学观

征 的理解 , 其 中暗 含 了他 的创 作 思 想 。 因此 , 我
们通 过 《 东人 诗话》 来 探 究 徐 居 正 的 女 性 文 学
观。
徐 居正 自幼 受 外祖 父 权 近 影 响 而 接 受 儒 家 正统 教 育 , 主张 “ 文 以贯 道 ” 。他 把 诗 歌 创 作 当
, ) 2.
高丽穆 宗时 , 契丹 主入 兴化镇 。执 副都 总管 李铉
云协之 。铉 云 献 诗 日 : “ 两 眼 已瞻新 日月, 一 心 何忆旧 山川。 ” 如铉 云者 , 行 若 狗 彘 固不足论 。
话》 中徐居正对 女性的认识到其 对女子作诗 的 关注 , 逐 一分 析徐 居 正女性 文 学观 的进 步性 。 其一 , “ 琴瑟 相谐 五 十载 ”, 可见 女 性 对 诗 人
作教 化 的手 段 。他 的作 品在对 女 性 的态度 上 , 既
知。 十 四万 人 齐 解 甲, 也 无一个是 男儿。 ” 读 此
遵循 传 统 的女 性 文学 观 , 又有 自身 的 独 特见 解 , 具有 不可 忽 视 的进 步 性 。下 面 , 我们从《 东 人诗
诗, 凡丈夫之兵败偷 生屈膝 者, 无 面 目见 于人 。
朝, 一 些 文 人 才 开始 关 注并 留意 这一 文学 现 象 。 徐 居正 就 是 其 中 之 一 。徐 居 正 ( 1 4 2 0 —1 4 8 8 ) ,
、
徐居 正女性文学观的进步性
女性文 学研 究 的 内容 包 含 三 个 方 面 : “ 一 是 女性 对艺术 家 的影 响 ; 二 是文 学艺 术里 面所 表现
观 的组成 部 分 。遗 憾 的是 , 朝鲜 古典 文论 中诗人 女 性文 学观 的研究 一 直没 有得 到 系统 的 、 深层 次 的解 读 。
中央民大朝鲜语言文学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吴相顺中韩文学比较研究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

中央民族大学朝鲜语言文学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吴相顺中韩文学比较研究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一、专业的设置中央民族大学朝鲜语言文学系每年招收博士生5人,下设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包括3个方向,分别是姜镕泽的现代朝鲜语-韩国语研究;金春仙的朝鲜-韩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金明淑的中韩现代文学比较研究。
二、招生专业、人数及考试科目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本专业备注招生导师(或导师组)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导师备注吴相顺中韩文学比较研究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②2024(朝)文学理论/语言学理论(选做)③3027朝鲜语言文学拟招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生1人骨干计划考生的定向生源省区:其它类、黑龙江、吉林、广西、辽宁,要求必须有较高的朝鲜语水平。
三、导师介绍吴相顺:文学博士学位。
1978年7月至今在中央民族大学朝鲜语言文学系任教36年,任教授职13年。
曾荣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延边大学卧龙学术奖”、“中国朝鲜族文学批评奖”等。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四、参考书目(推荐)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肆九叁叁,柒壹六,贰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中国朝鲜族文学学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系。《中国朝鲜族文学史》篇章结构布局合理, 逻辑联系紧密。对中国朝鲜族文学发展史的分 期,完全遵循文学内在的发展规律,这种分期又 与中国朝鲜族民族史、社会生活变迁史相呼应, 既不同于朝鲜半岛文学的时代划分.又区别于 中国文学的时代划分,表现出特定历史条件下 朝鲜族文学发展的特殊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从中观上看,该书内容创新,开拓了许多中国朝 鲜族文学学科研究和教学的新领域。<中国朝 鲜族文学史》研究视野宽广,研究内容精深。从 宏观的角度概述各个时期的时代背景,朝鲜族 文坛概况和代表性作家;从中观的角度论述各 个时期各种体裁的文学发展及其特点;从微观 的角度对代表性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 术性等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揭示出各个时期 朝鲜族文学的特点、美学意义和时代局限性。
一、《中国朝鲜族文学史》在结构、内容、观 点方面的创新 从宏观上看,该书结构创新,构建了一个较 为科学、完整、严密的中国朝鲜族文学史新体
收稿日期:2008—10—22
从微观上看,该书观点创新,提出了许多言之有 理、持之有据、立得住、站得稳的观点。<中国朝 鲜族文学史》梳理并引用朝鲜族文学发展及其 研究中的各种不同学术观点,(双月刊)
2008年第6期(总第107期)
书评
中国朝鲜族文学学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评吴相顺教授主编的《中国朝鲜族文学史》
金浩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北京100081)
摘
要:本文对(中国朝鲜族文学史>一书进行了评介。
关键词:吴相顺;中国朝鲜族;文学史 中图分类号:13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22(2008)06-0174-02
・175・
万方数据
中国朝鲜族文学学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评吴相顺教授主 编的《中国朝鲜族文学史》
朝鲜族服饰——精选推荐

朝鲜族有优美的音乐和舞蹈,人人能歌善舞,在节日或婚礼中更是尽情歌舞。
同时朝鲜族是个爱好体育运动的民族。
足球、摔跤、滑冰、秋千、跳板、竞走等活动都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性。
而且还有一些专由妇女参加的比赛和娱乐活动,如秋千、跳板、顶瓮竞走等。
服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
朝鲜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服装,是朝鲜族人民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的体现。
其文化与朝鲜半岛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
朝鲜族服装呈现出素净、淡雅、轻盈的特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更充实了服饰艺术的宝库。
穿着朝鲜族服饰的少女朝鲜族长期生活在我国风光秀丽、物产丰富的东北地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朝鲜人主要聚居区,其它主要集中在吉林和黑龙江、辽宁省,还有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内地一些城市的,他们大约有190万人。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朝鲜族多数从事农业生产,尤其擅长种植水稻,延边地区就是我国东北的主要水稻产区。
中国的朝鲜族是部分人清末陆续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逐渐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文化与朝鲜半岛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
因此,朝鲜族服装比较独特,呈出现素净、淡雅、轻盈的特点。
其实朝鲜族的服饰发展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在初期,朝鲜族人民多居于偏僻的山村,服饰的原料主要以自种自织的麻布和土布为主。
二十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渗透和近代文化的输入,机织布和丝绢、绸缎等面料开始传入,服饰的颜色也随之多样化了。
历史渊源中国的朝鲜族大部分是清末陆续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逐渐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所以,探索朝鲜族服装的历史渊源应从朝鲜半岛的服装入手。
朝鲜半岛服装受中国唐朝服饰的影响较大,子婚前穿鲜红的裙子和黄色的上衣,衣袖上有色彩缤纷的条纹;婚后则穿红裙子和绿上衣。
年龄较大的妇女,可在很多颜色鲜明、花样不同的面料中选择。
朝鲜族妇女的短衣长裙,是朝鲜族服饰中最具传统的服装,这也是朝鲜族妇女服装的一大特色。
短衣在朝鲜语中叫"则高利",是朝鲜族最喜欢的上衣,以直线构成肩、袖、袖头,以曲线构成领条领子,下摆与袖笼呈弧形,斜领、无扣、用布带打结,在袖口、衣襟、腋下镶有色彩鲜艳的绸缎边,只遮盖到胸部,颜色以黄、白、粉红等浅颜色为主,女性穿起来潇洒、美丽、大方;长裙,朝鲜语也叫做"契玛",是朝鲜族女子的主要服饰,腰间有长皱褶,宽松飘逸。
朝鲜族女作家金仁顺创作综论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金仁顺、朱文、卫慧、棉棉、赵波、魏微、朱文颖、周洁茹、戴来、陈家桥、丁天等“70年代生作家”亮相于文坛,被指称为浸染着浓厚的都市商业文化气息的“另类”写作。
由于其中女性居多,文坛又有了“70后美女作家”的称谓。
从概念上讲,这些命名虽有炒作之嫌,但也呈现出这一创作群体某些整体性特征和相对集中的城市生活主题。
然而,作为一颗冉冉升起于东北边陲的文学新星,金仁顺个人的成长经历、所处地域与国际化都市的文化差异性,使她的创作一开始就不完全等同于“70后”写作。
她的创作主题除了城市生活外,有一半取材于朝鲜民族的历史叙事,还有一些是写东北乡镇场景与生活的。
她获得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的长篇小说《春香》更不失为新历史小说的成功之作。
除了题材广泛是其他“70后”作家无法比拟的创作优势以外,她以自己冷静的语言和有节制的叙述,严肃、理性地解剖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后复杂的人物关系,体现了独特的文学体认与追求。
她在以长篇小说《春香》为标志的朝鲜民族古典民间故事的重述中,建立了理想的道德新秩序,实现了一位作家由揭示“已然”世界向建构“未然”世界的重要思想转折。
一、表征现代文化的都市场景“70年代生作家”的小说“依托于现代都市的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以自我的生存经验作为小说的底本,改变了经典文本的背景设置、叙事方式的审美情趣,追求一种玩世不恭、狂放颓废的写作。
”[1]她们作品中的都市年轻人被称为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物欲中”的一代人。
他们自觉地游离于主流意识形态之外,蔑视传统的道德规范,多角恋、同性恋、混乱的性关系成为不可缺少的情节,俨然成为一种城市生活的标签。
金仁顺出生于1970年,也许是这个年份与60年代太接近的缘故,也许是大学毕业后一直生活在经济发达程度有限的吉林长春的原因,也许是在从事专业创作前担任严肃文学期刊编辑的经历,她的创作展现出与卫慧、棉棉为代表的“另类”写作大相径朝鲜族女作家金仁顺创作综论刘钊(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32)摘要:朝鲜族女作家金仁顺是“70后”作家群中的代表。
夹缝中生存的朝鲜族女性——许连顺《虚构的美丽》中的朝鲜族女性性别意识分析

中心,作者将小说的重心放在“整容”事件的经过上。 主要还是取决于女性主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实践
女主人公从被动接受男权思想到主动认同男权社会标 (乔以钢,2003:9)。进入现代社会,我国女性的地位
准,再到迎合男权价值梦想破灭的过程和结果,映衬出 和女性意识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正如孟悦、戴锦华
朝鲜族知识女性在性别社会影响下迷失自我的矛盾与痛 (2004:24-25)在《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
苦。
究》绪论中所总结的:“尽管20世纪的中国女性浮出了
作者简介:王敏雁,女,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东方文学研究。
81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
东 2019 年第 1 期 总第 24 期·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无论是小说《中国媳妇》《空旷的沙漠》,还是 家思想为主的传统家长制束缚,也有勤劳忍耐的民族美
《无根花》《谁曾见过蝴蝶的家》等等,都以“韩国 德传承:对战争、苦难的反思;对艺术性的追求以及在
梦”与对半岛文化的“寻根”为背景,表现出作家许连 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民族传统以及劣根性的深层剖析成
顺对朝鲜族民族性及女性命运的思考。在《无根花》 为朝鲜族文学的主要特点。现今社会,随着韩国经济、
关键词:许连顺;朝鲜族女性作家;性别意识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948(2019)01-0081-06
许连顺是当代知名的朝鲜族女性作家,她所创作的
一、许连顺与朝鲜族女性小说
文学作品多为民族与女性题材。朝鲜族在我国改革开放
朝鲜族文学在中国少数民族中母语文化相对成熟,
王敏雁:夹缝中生存的朝鲜族女性
中古朝鲜文学

李奎报
v 《代农夫吟》 v 新谷青青犹在亩,县胥官吏已征租。 v 力耕富国关吾辈,何苦相侵剥及肤? v 《闻国令禁农饷清酒白饭》 v 长安豪侠家,珠贝堆如阜; v 春粒莹如珠,或饲马与狗。
郑知常
v 《大同江诗》
v 雨歇长堤草色多, v 送君南浦动悲歌, v 大同江水何时尽, v 别泪年年添绿波。
v 讽刺诗 v 金樽美酒千人血, v 玉盘佳肴万姓膏, v 烛泪落时民泪落, v 歌声高处怨声高。
艺术表现
v 1.是注重人物描写。 v 2.是富有戏剧性质。 v 3.是语言兼容并蓄
越南
v 邓陈琨(1710—1745)的《征妇吟曲》是这 时期著名的汉语文学作品。这篇长达四百七 十七句的乐府诗,通过描写一个征人妻子的 孤寂和哀怨,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混战带给广 大人民的无穷灾难。诗中写道:“使星天门 催晓发,行人重法轻别离。弓箭兮在腰,妻 孥兮别袂。”
越南文学
v 汉语文学长诗《金云翘传》 的作者阮攸。 翠翘与徐海
《金云翘传》
篌曲调咏唱的抒情诗歌。
v (二)统一新罗时期
v (7世纪后期至9世纪)
v 传说和国语诗歌等继续得到发展,汉语 诗歌走向繁荣,并出现了优秀诗人崔致 远。他被视为朝鲜汉文文学的奠基人。 其作品大多不满现实,感时抒怀,有唐 诗风格。
崔致远
v
《古意》
v 狐能化美女,狸亦作书生,
v 谁知异类物,幻惑同人形。
主题思想
v 赞颂了这对青年坚贞不 渝的爱情,同时也揭露 了朝鲜封建社会末期贪 官污吏为所欲为、黎民 百姓怨声载道的现实。
v 人物形象: v 春香是一位美丽、善
良的姑娘既忠于爱情, 又勇于反抗的性格特 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