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基础知识点习题复习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识点复习

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识点复习【导语】高中生物对于许多理科学生来说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由于在生物学上有太多的记忆和知道。
作者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识点复习》,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识点复习篇一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3、细胞膜功能:①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固②控制物质出入细胞(挑选透过性膜)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换4、与生活联系:细胞癌变进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5、细胞壁植物:纤维素和果胶(原核生物:肽聚糖)作用:支持和保护6、细胞膜特性:结构特性:活动性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7、功能特性:挑选透过性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定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2.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识点复习篇二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植物特有):纤维素+果胶,支持和保护作用成分:脂质(主磷脂)50%、蛋白质约40%、糖类2%—10%细胞膜作用:隔开细胞和环境;控制物质进出;细胞间信息交换;真核基质: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细胞细胞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分工:线、内、高、核、溶、中、叶、液、细胞器和谐配合: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生物膜系统核膜:双层膜,分开核内物质和细胞质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细胞核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3.高一必修一生物知识点复习篇三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情势存在)功能: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②、坚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③、坚持酸碱安稳,调解渗透压。
(1)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须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牙齿中的重要成分;P043-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磷脂的组成成分;(2)无机盐参与坚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哺乳动物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如果某个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过低就会显现抽搐。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复习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复习一、生物科学方法1.生物科学方法是指科学家在研究生物现象时所采用的一套科学规范的思考方式和实验操作程序。
常用的生物科学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2.生物科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客观性、可重复性和实证性。
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应遵循科学精神,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二、分子生物学基础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的单位,所有生物体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生物体可以是单细胞生物,也可以是多细胞生物。
2.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的。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胞质溶液。
3.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信息。
细胞核由核膜、染色质和核仁组成。
4.DNA是细胞中保存遗传信息的重要物质,DNA分子由四种不同的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鸟嘧啶)组成。
5.RNA是参与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物质,可以分为mRNA、tRNA和rRNA 等多种类型。
三、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装,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壁是植物细胞中的一层附加层,由纤维素组成,可以提供细胞形态的支持和保护细胞的结构。
3.细胞质是细胞的主要部分,包括胞质溶液、细胞器等。
4.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中心,是细胞内的ATP(三磷酸腺苷)合成场所。
5.液泡在植物细胞中是储存水分、色素和有机物质的器官,而在动物细胞中则用于储存物质和废物的降解。
6.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叶绿素等色素。
7.内质网是细胞内的复杂膜系统,包括粗面内质网和平滑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平滑内质网参与脂质的合成和解毒。
8.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
四、细胞的生物膜和细胞运动1.细胞膜具有半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主要包括扩散、渗透、主动运输和运动膜泡。
2. 细胞骨架是由纺锤纤维、微丝和 intermediate filaments 组成的细胞质内的网状结构,维持细胞形态和参与细胞运动。
高一生物基础知识点填空

高一生物基础知识点填空在生物学的学习中,掌握和理解基础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高一生物的基础知识点的填空练习,帮助你巩固相关概念。
填空一:细胞的基本单位是(1)。
填空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2)、细胞质。
填空三:(3)是控制细胞活动的中心,包含遗传信息。
填空四:人类体内的细胞分为多种类型,如血细胞、(4)细胞、肌肉细胞等。
填空五:光合作用是指植物细胞利用(5)和CO2进行能量转化的过程。
填空六:细胞的传代是指一个细胞分裂为(6)个细胞,并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
填空七:遗传物质位于细胞的(7)中,由DNA分子组成。
填空八:RNA是DNA的复制产物,参与了蛋白质的(8)过程。
填空九:有性生殖和(9)生殖是生物传代的两种方式。
填空十:DNA分子由糖、磷酸盐和四种碱基组成,其中包括腺嘌呤、(10)。
填空十一:DN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起到遗传信息的(11)作用。
填空十二:RNA分子在翻译过程中将基因的信息转化为(12)。
填空十三:染色体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的(13)。
填空十四:基因是决定个体遗传特征的(14),可通过显性和隐性等方式表现。
填空十五:(15)是遗传学中,描述个体基因型表现的方式,用字母符号表示。
填空十六:(16)是指群体中个体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遗传特征。
填空十七:进化是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17)。
填空十八:高等动物内脏器官协同工作,形成了(18)。
填空十九:人的呼吸系统由(19)和(20)两部分组成。
填空二十: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生存环境,形成了各种适应性(21)。
填空二十一:(22)是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长期和可遗传的变异。
填空二十二:进化的驱动力包括自然选择、(23)选择和基因突变等因素。
填空二十三: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子构成的(24)。
填空二十四:(25)是生态系统中的中枢部分,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填空二十五: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学中重要的(26)。
人教版高一生物下册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高一生物下册知识点复习1.人教版高一生物下册知识点复习篇一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关系在生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下面仅就人和动物体内三大物质的代谢情况进行讨论。
(1)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
Ⅰ:糖类和脂质之间的转化关系:①糖类可大量转变为脂肪: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为甘油和脂肪酸,两者结合生成脂肪,这种转变在人和动物体内可大量进行,这就是人和动物吃糖能胖的原理。
②脂肪只能少量转变为糖:在人和动物体内,甘油和脂肪酸都可以加入糖代谢途径,但甘油经一系列过程可以转变为糖,而脂肪酸却几乎不能转变为糖,因此,脂肪不能大量转变为糖。
这就是肥胖后很难减肥的原因之一。
Ⅱ: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①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糖类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可通过转氨基作用产生与之相对的非必需氨基酸,但由于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因此糖类不能转化为必需氨基酸,这也是人体每天必需摄取一定量蛋白质的原因之一。
②蛋白质可以转化为糖类。
蛋白质水解作用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不含N糖类Ⅲ:蛋白质和脂质之间的转化关系:①氨基酸可以转变为脂肪: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既可转变为脂肪,又可转变为脂肪酸,因此在人和动物体内蛋白质可大量合成脂肪。
此外,有些氨基酸也可转变为磷脂等。
②脂肪几乎不能转变为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甘油可以先转变为_,然后再经转氨基作用生成某些非必需氨基酸,脂肪酸因几乎不能转变为糖类,因而脂肪酸在人和动物体内不能转变为氨基酸。
总之,人和动物几乎不能利用脂质来合成蛋白质。
(2)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转化的局限性①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例如,只有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大量转化成脂质。
②各种代谢物之间的转化程度也是有明显差异的。
例如,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高一生物复习资料知识点1:遗传的基本规律1.1相对性状:种生物同一性状的表现类型。
(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1.2 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如: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F1全为红花,则显性性状是,隐性性状是1.3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性状和性状的现象。
如:F1红花豌豆自交后代,既有红花又有白花。
1.4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
1.5 等位基因:在对染色体的位置上的,控制着性状的基因。
右图中: 1和2、3和4是;1和3是;等位基因有;Y和Y是;和B是染色体上的基因;和D是染色体上的基因;基因型为AaBbDdYY(见上图)的生物,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①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而分离,就Aa来说,A和a,产生两种配子: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a与、Dd与)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的;③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就AaBb来说,产生种配子:由A和a(B和b)控制的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由A、a及B、b控制的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1.6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2、研究方法正确:由单因素到多因素 3、对试验结果引用法进行分析 4、试验程序科学严谨:实验-假设-例题:1.以下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 B.水稻的早熟和晚熟C.绵羊的细毛和长毛 D.狗的短毛和兔的黑毛2.让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高茎和矮茎两种豌豆,且两者的比例大约为3:1.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A.性状分离 B.诱发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自然突变3. 基因型 AABbcc 的生物个体,其中的等位基因是A. A与BB. A与bC. c与cD. B与b4. 下列基因中,属于杂合体的是A. AABBB. AAbbC. AabbD. aaBB5.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 D.精子细胞1.7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试验现象及解释: P: DD高茎× dd矮茎↓F1: Dd高茎(性性状) F1配子:↓F2:高茎∶矮茎(现象) F2的基因型:3∶1 (比)∶∶=测交:让杂种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