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碎吸引流术148例并发症防治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 4 皮瓣 的观察 及皮 瓣 的按பைடு நூலகம்摩 .
常观 察皮 瓣 血 运 情 况 , 棉 签 轻 压 , 皮瓣 轻 度 水 用 如
肿, 微有充 血 , 压之 变 自 , 力 去 除 后 又 立 即 泛红 色 压 为 正 常现 象 , 一般 每小 时 1 。术后 第 三天 开始 , 次 采
例, 未愈 自动 出院 4例 , 亡 3例 。住 院 时 闯 7 9 死 6
d。
I3但 其 病死率 却 占脑血 管疾 病 的首位 [ 如训 , /, 黄 苏 镇 培 .脑 卒 中 [ M].北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人 20 。3 ., 0 115 ]而且 致残 率 极 高 , 内 血肿 微 创 术 能 明 颅
理方 法 , 于传统 的 口腔 护理方 法 , 以保 持 口腔 清 优 可
洁 , 除异 味 , 轻组 织水 肿 , 加 口腔 防御 能力 , 去 减 增 利
腔 护 理 。以上方 法可 以消炎 抗 菌 , 释痰 液 , 进 细 稀 促
胞 再生 。
于观 察皮瓣 及 周 围 组织 的愈 合 情 况 , 到促 进 创 伤 起
部位 : 基底节 l 例 , 叶 8 ; 8 脑 例 出血量 3 1 d 1 0 H; 6
全组 均行 颅 内血肿 清除术 , 后并 发肺 部感 染 1 术 3例
气管导管1覆盖一层纱布并固定之 , 5 1 将滴入针头别 在纱布上, 以每分钟 O2 04l 的速度滴入 O9 .~ . T 1 l .% 氯化钠溶液湿化 , 并及时吸净痰液。
1 临床 资 料
每 2 翻身拍背 1 ; 医嘱予 09 h 次 遵 .%氯化钠溶液 2 0 m +庆 大霉 素 8 U+a l 万 糜蛋 白酶 5u+地 塞米 松 5
高血压脑出血的 术后处理与并发症防治

NEUROSURGERY
SCPPH
②病人处于高消耗状态,营养不足, 肺泡Ⅱ型上 皮细胞生成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致肺顺应性减 弱, 间质水肿、渗出; 患者抵抗力下降, 使 呼吸道中的正常菌群或外来细菌繁殖引起感 染。 ③术前和术后病人常有呕吐, 形成误吸, 促进 了肺部的渗出,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2015-2-10 14
NEUROSURGERY
SCPPH
四、手术切口与外引流的管理
1、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引流量:
如引流管内有明显的新鲜全血性成分,要 警惕创腔内可能有新的出血。一般引流管在术 后24h拔除,其前端剪下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 验。
2015-2-10 15
NEUROSURGERY
SCPPH
是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另一个最常见的并发症, 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 多发生于 昏迷时间较长、基底节区出血及 血肿破入脑室者等。
2015-2-10 33
NEUROSURGERY
SCPPH
主要原因是: ①术后病人反应性交感-2-肾上 腺系统强烈兴奋, 大量儿茶酚胺 入血, 致胃肠粘膜血管呈持续性 收缩状态, 消弱了胃肠粘膜的抵 抗力。
NEUROSURGERY
SCPPH
高血压脑出血的 术后处理与并发症防治
宁城中心医院
NEUROSURGERY
SCPPH
高血压脑出血在脑血管疾病中 约占1/3,但其死亡率却占脑血管疾 病的首位。 经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提 高了生存率, 但术后处理是否得当及 并发症的防治是否及时也直接影响 病人的死亡率。
2015-2-10 2
2015-2-10 18
NEUROSURGERY
SCPPH
七、术后营养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引流术160例临床分析

引流 者, 内 压 高 则 引 流 袋 应 低 于侧 脑 室 1~ 5 m 或 暂 时 夹 颅 0 1e 管 。但 应 注意 : 据 物 理 学 原 理 , 根 如果 引流 袋 低 于 引 流 管 入 口. 即使 把 引 流 管 绕 过 若 干 厘 米 高 度 , 要 引 流 管 内充 满 液 体 , 只 引 流 管 入 口处 的压 力 就 是 负 的 。颅 内一 般 不 采 用 负 压 引 流 。因
烦 躁 者 可适 当应 用 镇 静 剂 : 有 高 热 者 , 用 电冰 毯 降 温 , 应 伴 应 可
用 冬 眠合 剂 : 引 流袋 的放 置:微 创 术后 2 应将 引 流 袋 ② 4h内
放 置 在 枕 边头 的平 面, 后 2 ~ 8 术 4 4 h可 将 引流 袋 放 至 头 平 面 下 5m 左 右 , 免 术 后 短 时 间 内 排 空 过 快 , e 避 因颅 内容 积 代偿 作 用,
在 术 后 2 ~ 8 , 本 组 病 例 中有 从 手 术 开 始 至 术 后 数 天 都 间 4 4 h但
断 性 引 流 出 鲜 红 色 色 血 液 , 出后 凝 固; 的 在 拔 针 后 又 在 原 引 有 血 肿 内 出现 新 的血 肿 。
1 . 般资料 1一
本 组 10例 , l 1 , 4 6 男 1 例 女 9例 , 龄 4 - 6 年 0 8
感染 3 5例 , 尿 系 感 染 2 泌 7例 , 功 能 衰 竭 1 肾 5例, 脏 器 功 能 多
不 全 综 合 征 ( D )1 , 有 2种 以 上 并 发 症 者 2 MO SI 例 同时 9例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碎吸术及侧脑室引流术的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碎吸术及侧脑室引流术的护理白菊术前护理2.1.1 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家属详细介绍穿刺原理,必要性及并发症和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
2.1.2 常规备皮将患者的头发剃除,用肥皂水和温水洗净术区。
操作时动作轻柔,不能过频过度翻动,以免出血加重或再出血。
2.2 术中护理患者取平卧位,将头部抬高15°、偏向健侧,暴露患侧,患者躁动时用约束带将健侧肢体固定,遵医嘱给予安定30mg静脉注射镇静。
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做好护理记录。
2.3 术后护理2.3.1 体位与环境抬高床头15~30°,减轻脑水肿,以利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术后患者取头偏向患侧,并与水平面呈15°~45°,以保持引流管通畅及呼吸道通畅。
保持颅内压在0.98~1.96 kPa之间。
为防止患者拉扯引流管,必要时用约束带约束双手,床旁加床档。
病房室温为18~23℃,湿度为50%~60%,保持空气新鲜、安静、整洁。
限制探视人员,医务人员进入都要戴口罩、帽子、换鞋。
室内每日用紫外线照射30 min。
地面和床栏、床头柜用1∶500消佳净液消毒。
2.3.2 观察生命体征2.3.2.1 意识及瞳孔意识状态是判断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通过问答及对疼痛刺激的反应观察患者有无意识障碍。
如患者由清醒转入昏迷或由浅昏迷转入深昏迷,则提示有颅内压增高或有再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瞳孔的改变是脑危象早期出现的重要指征之一。
该患者由嗜睡逐渐转入清醒,双侧瞳孔圆形等大,对光反射灵敏,说明患者恢复较好。
2.3.2.2 体温患者术后即有发烧,体温最高达39℃,给予戴冰帽,在腹股沟、腋窝、颈部等大动脉处冰敷,在物理降温过呈中,每30min测体温1次,并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及降温效果。
出汗较多时,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内衣,保持床单位清洁干躁。
微创碎吸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微创碎吸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发表时间:2013-03-06T10:41:21.8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0期供稿作者:戈荣琼[导读] 在CT定位下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微创穿刺碎吸清除技术,其创伤小、疗效显著且安全,尤其有利于高龄患者的救治及功能恢复。
戈荣琼(云南省景谷县人民医院云南景谷 666400)【摘要】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启,微创清除血肿技术以定位为准,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对此类病人我们通过充分术前准备及术后精心护理,大大降低了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死残率,提高了病人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微创碎吸技术高血压脑出血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常见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内科保守治疗病死率高是50%—60%[1],传统外科行开颅术,创伤大、止血困难,高龄病人难以承受。
所以我院外科自2007年10月—2012年10月采用山东大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YL-I型,一次性使用颅脑外引导流器[2]。
在CT定位下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微创穿刺碎吸清除技术,其创伤小、疗效显著且安全,尤其有利于高龄患者的救治及功能恢复。
很大程度的降低了病人死残率,现将探讨总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68例,男46例,女22例,平均年龄42-76岁,发病时间<6小时,CT提示出血部位:基底节区45例,丘脑19例,脑叶4例,出血量35-90ml,平均(43.5±9.7)ml,失语4例,有不同程度偏瘫及肢体活动不灵。
2 方法根据CT片选择体表定位,采用尺线法进行三维立体定位,用记号笔在接近血肿中心头皮处做好定位标记,为穿刺点。
常规消毒头皮,利多卡因局麻使用3mm直径的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安装电钻,钻透颅骨,分离钻、机,取下针芯,放入钝头针芯加密封帽连接侧管,轻轻振荡旋转,缓慢抽吸液态血肿,接着配合针形器,注入配制好的药液(冰生理盐水250ml+肾上腺素2mg+肝素钠12500u3-5ml),反复冲洗,量出为入至引流液清亮时停止冲洗,引流管外接无菌引流袋,然后向血肿内注入血肿液化剂(尿激酶1-5万u),保留4小时后打开引流。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力降 低 , 易 发 生 误 吸 。( ) 吸 机 性 相关 肺 炎 ( A 。 更 3 呼 V P)
V P是 患 者 接 受 机 械 通 气 4 所 并 发 的肺 实 质性 感染 。 A 8h后
机械通气患者 口咽部 与下呼吸 道的屏 障直接受到损 害 , 口咽
管 或气 管 切 开 、 胃管 留置 等 因 素 , 胃反 射 抑 制 延 迟 , 肠 张 致 胃
术后 4 8例患者存活 , 自动 出院 3例 , 死亡 7例 , 术后并发 症情况 : 发性 脑 出血 3例 ( . 2 , 消化 道 出血 l 再 5 0 %) 上 O例
(7 2 % ) 高 热 8例 (3 7 % ) 肺 部 感 染 l 1.4 , 1.9 , 4例 (4 1 % ) 2 .3 , 对存活的 4 8例 患 者 进 行 为 期 2— 6个 月 随 访 , A 按 DL 分 级 , I : 全恢 复 日常生 活 l 级 完 2例 , Ⅱ级 部 分 恢 复 生 活 自理 l 3 例, Ⅲ级 需 要 人 帮 助 , 拐 可 行 走 1 扶 7例 , 级 需 卧 床 、 意 识 Ⅳ 但 清楚 4例 , 物 状 态 2例 。 植 2 并 发 症 原 因分 析
率 , 低 病 死 、 残 率 的关 键 。 降 病
关键词 高 血 压 ; 出 血 ; 创手 术 ; 发 症 ; 脑 微 并 护理
高 血 压 脑 出 血 是 神 经 科 常 见 病 和 多 发 病 , 病 急 , 化 起 变 快 , 死 、 残 率 高 。 我 院 20 病 病 0 5年 1月 一 0 7年 4月 , 用 微 20 采 创清除颅 内血肿术 治疗高血压 脑出血患者 5 8例 , 效 满 意 , 疗 现分析总结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临 床 资 料 . 20 05年 1月 ~ 0 7年 4月 共 收 治 高 血 压 脑 出 血 患 者 5 20 8 例 , 中 男 4 例 , l 。年 龄 4 7 其 l 女 7例 5— 9岁 , 均 6 平 2岁 。人 院 时 昏迷 者 1 O例 , 昏睡 者 l 7例 , 睡 者 2 嗜 1例 , 志 清 楚 者 1 神 O 例 。均 为 C 或 MR 确 诊 : 底 节 3 T I 基 8例 , 脑 3例 , 叶 4 丘 脑
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研究

邮 Βιβλιοθήκη 编7 10 20 6
收 稿 日期
2 1…0 一 i 00 2 7
中发生率为 8 %~3 5
! 。脑 卒 中 后 吞 咽 障 碍 可 引 起 诸 多 并
肠 内细 菌 移 位 所 致 的 肠 源 性 感 染 , 低 脓 毒 血 症 的 发 生 率 等 降
了微 创 治 疗 , C 立体 定位 下 , 血 肿进 行 穿刺 、 吸 、 在 T 对 抽 冲洗 、 血块 、 流 ; 照 组 进 行 常规 保 守 治 疗 , 溶 引 对
两组 比较 行 统 计 学分 析 。结 果 进
微 创 治 疗 组 患 者 意 识 改 善 程 度 , 经 功 能 缺 损 程 度 , 亡 率 明 显 优 神 死
大 , 发症 多 。死亡 率 、 残 率 高 , 且需 要 较 高 技 术 、 备 、 并 致 而 设
不 能 普 遍开 展 。我 们 采 用微 创血 肿 抽 吸 引 流术 治疗 重 症 脑 出 血 , 得 了较好 的 临床 效 果 取
1 资料 与 方 法
体 定 位 下 , 们 按 微 创 血 肿 清 除 的基 本 程 序对 血 肿 进 行 穿 刺 、 我 抽吸 、 冲洗 、 血块 、 流 。 同 时根 据 病 情 , 溶 引 给予 脱 水 、 感 染 、 抗 补 充 电解 质 、 养 神 经 、 氧 等 治 疗 。并 于 手 术 后 第 3天 , 营 吸 拔 管 前 后 分别 复 查 头颅 C T。平 均 拔 管 时 间 3 5 。对 照 组 采 ~ d 用 神 经 内科 常规 保 守 治 疗 。1周 后 复 查 头 颅 C T。 观 察 两 组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再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例 (.2 )低于其他报道 。超早期手术 15% , J
能 够在 』 肿周 围开 始 出 现 脑 水 肿 腑组 织 坏 】 i L 死 之 前有效 减 压 , 阻断 出 m后 的一 系列 继发 改 变所 致 的恶 性循 环 , 高 患者 治 愈率 及 生 提 活质 量 。 因此 , 于通 宜 手 术 的病 例 , 早 刘- 应
室扩张 7例。 m肿 量按 多 田公式 汁算 <
3 ml 2 0 者 4例 ,0 —5 ml 6 3 0 者 2例 ,0~ 5 10 l 4 0 m 者 0例 , 0 m 者 6例 。 >10 l
血或诱发再出血。本组 1 3 2例于发病后3~
2 小时接受 微创手术 治疗 , 生再 出血 2 4 发
的 继 发 性 损 伤 , 伤 程 度 与 时 间 长短 成 正 损 比。 超 早 期 或 早 期 手 术 , 时 血液 尚未 完 此 伞 凝 固成 块 , 于 清 除 , 血肿 周 围 的 继 易 且 发 性腑 损 害 尚不 严 重 , 除 血 肿 后 神 经 功 清 能 可望 得 到 较 好 恢 复 , 床 及 实 验 研 究 表 临 明 , 早期 清 除 m 肿 可 明显改 善 预后 , 超 病人 存 活率 和 神经 功 能恢 复程 度 明 显提 高 , 肿 血 周 围水 肿 及神 经 元损 伤 均明 显减 轻 , 有 人 但 认 为超 早 期 手术存 在 较 大风 险 , 后不 易 止 术
例 , 8分 3 6~ 2例 , 2分 4 9~1 O例 ,3~1 1 5
分 2 例 。 患 者 人 院 时 收 缩 压 10 ~ 6 5 25 mH 。 } f 部 位 基 底 出 血 8 2 m g 儿J 『 L 9
例, 丘脑 出血 2 7例 , 合性 出 血 1 混 6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止血肿 腔 内压力在短 时间内下降 太快 。④ 手术后 的血压 管
理对 防止术后 再 出血 至关 重要 。脑 出血 急 性期 血压 不稳 定 、
波动大 , 手术前后注 意血 压监 测 , 术前 血压 控制 在 10—10 4 7/
维普资讯
齐鲁护理杂志 20 年第 鲞筮 墨 08
的 目的 。所有标本均 获病 理诊 断 , 麦默通 手术病 理检 查结果 : 乳腺纤维腺瘤 7 0例 、 2 乳腺增 生病伴纤维腺 瘤样结 构形成 10 4 例 、 管内乳头状瘤 4 导 3例 、 乳腺囊 性增生病 5 5例 、 腺潴 留囊 乳 肿 8例 、 乳腺病 1 、 5例 重度不典 型增生 1 、 例 导管 内癌 1 、 例 浸
应 结合手术时 间而定 , 病 6 发 h之 内者 凝血 尚未充 分 , 此期 若
减压 太快 , 去了血肿对原 出血 动脉 的衬托作 用 , 失 易造成术 后 再 出血。此期血肿清 除量应 小 于原血肿 量 的 4 %。发病 6— 0 8 h手术清除量应小 于原血肿量 的 7 % , 期手术 ( 8 0 延 4 h后 ) 尽 量抽 吸。③ 术 中抽 吸 负压过 大 。抽 吸 过程 中应 有 一定 间隙 ,
[ ] 王恩礼 , 1 钟春 嫦 , 罗建 国, B超 监视 下麦 默通 乳腺 旋 等.
切 系统切除乳腺 良性 肿瘤 15例报 告[ ] 2 J .中华肿瘤 防
治 杂 志 ,0 6 1 (6 :2 3—17 . 2 0 ,3 1 ) t7 24
收稿 日期 :0 8— 4—1 20 0 9
高 血 压 性 脑 出血 微 创 碎 吸 引 流 术 18例 并 发 症 防治 4
需立 即进 行治疗 。本组再 出血 1 6例 , 中 8例 为实施 穿刺术 其
时出现 , 为术 后冲洗抽 吸 时出现 , 3例 经应 用 肾上腺 素和 立止 血 冲洗后迅 速得到 控制 , 3例 血肿 部例 , 8 . 4 男 5例 , 6 女 3例 ,5— 4岁 , 3 8 平均 6 2岁 。有 高血压病 史 13例 , 4 有糖尿病 病史 3 0例 , 心 冠 病病史 l , 3例 肺心病病史 1 例 。意识清 醒 6 1 7例 , 昏迷 8 例 1 ( 中浅 昏迷 4 其 8例 , 中度 昏迷 1 , 2例 深度 昏迷 2 1例 ) 。出现 脑疝 2 6例 , 术前 均行 C T扫描定 位 , 按多 田氏公 式计算 , 出血 量 3 6 ml 5例 , 1~8 ml 7例 , l一10 l 3例 ,0 0~ 0 4 6 0 6 8 0 m 3 1 1~
12 方法 利用 Y . L—l型颅 内血肿 粉碎穿 刺针 清除颅 内血
肿 , 方法是根据头颅 C 其 T准 确 定 位 , 局 麻 下 由 电钻 钻 通 颅 在
骨, 并用 穿刺针穿人血肿腔 中心 , 先用 注射器缓 慢抽 吸血肿 的
液态部分 , 然后用 生理 盐水 经针 形血 肿粉 碎器加 压 冲洗 残余 的液态血肿和半 固态血肿 , 冲洗时应 等量置 换 ; 用尿激 酶 2万
7 9 mm , 勿 低 于 患 者 的 基 础 血 压 。 5~ 0 Hg 切
8 m n 平均 1m n 麦默通手 术一 处病 灶切 除用 时 3~1 mn 0 i, 8 i, 2 i,
平均 6 i。⑤ 术后疼痛 。传统手术 由于切 口较大 患者术后疼 mn
痛 明显 , 较麦默通 手术强烈 , 但如 果麦 默通手术 后 出现乳房 内 血肿则疼痛 较明显…
参考文献 :
麦默通乳腺真 空 负压旋 切 系统 于 19 9 4年 在美 国开始 应 用于临床 , 初期应用 时全部用于可 疑病灶 的活检 , 因其 切取组
织 量 大 , 受 到 病 理 科 及 临 床 医 生 的 欢 迎 。 麦 默 通 乳 腺 微 创 更
手术与传统手术做 以下 几个 方面 的 比较 : 切 口大 小。传 统 ①
10 l 4 m 3例 。其 中破 入 脑 室 4 5例 。
再 出血 , 术后对侧 出血 。再 出血 原 因: 手术 距发病 时 间 2例 ①
过 短 。本 组 5例 为 发病 6 h内手 术 , 过 早 手 术 使 破 裂 的 血 管 因
闭合不牢 , 易致再 出血 。②首 次清 除量 过 大… 。首次 抽 吸量
杨 春杰
( 津县人 民 医院 山东 德 州 2 3 0 ) 宁 5 40
20 03年 1月 一 07年 l , 20 2月 我们采用微创碎吸 引流术 治
疗高血压性脑 出血 , 积极给予术后 并发症 的防治 工作 , 效果 满
意 。现 报 告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3 1 再 出血防治 再 出血 是患 者致死 的重 要原 因。术 中有 . 新鲜血 液流出 , 术后 复查 C T大于术前血 肿量 , 明有再 出血 , 说
手术根据肿 物位置及大小 , 口从 2—1c 切 0 m不等 , 默通手术 麦 切 口为 2— m 3 m。② 切 口数 量 。传统 手术切 口如为单 发肿物 为一个切 口, 如果 在不 同位 置表 现为 多发肿 物 则要 选择 不 同 切 口。麦 默通手术切 口多数为 1 , 个 少数为 2个 切 口。③ 经 1
润 性 导 管 癌 3例 。
3 讨 论
个切 口可切除肿物 的数量 。传 统手 术多数 为经 1个 切 口对 1 个肿物 进行切除 , 当然也有例外 , 如术 中发现肿 物位 于切 口附 近也 可进 行切除 , 前提是肿物位 于可视范 围或可 被触诊 发现 。 ④手术用 时 。传 统手 术 从 切开 皮 肤 至 缝合 完毕 用 时 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