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梅_吉林大学金融学院_研究生导师_创新助手_人物报告_2016-01-20
2017年吉林大学的第一医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报方向用)

50 王艳丽
女
51 于晓伟
女
52
岳瑛
女
53 费军伟
男
54 张松灵
女
55 李虹彦
女
56 张晓杰
女
57 迟红丽
女
58
周晶
女
59 刘欣梅
女
60 孙惠杰
女
61 李修瑛
女
62
郭放
女
63 赵晓甦
女
64 曹红十
女
65 隋东明
女
66 王玉梅
女
67
李群
女
68
王琇
女
69
高岚
女
70 王桂茹
女
71 金云玉
女
72 刘迎春
女
101
韩伟
女
102 宋雪松
男
103 王虎山
男
104 徐海洋
男
105 冯春生
男
106 冯燕华
女
107 李春萍
女
108 杨希革
男
109
袁彤
女
110 孙丽光
女
111 鲍万国
男
112 张凯宇
女
113 李玉香
女
114
王峰
男
115 姜振宇
女
116 彭丽萍
女
117
李丹
女
118 刘超英
女
119 钱东华
女
120 于振香
导师级别
博导 博导
一级、二级学科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妇产科学 妇产科学 妇产科学 妇产科学 妇产科学 妇产科学 妇产科学 妇产科学 妇产科学 妇产科学 妇产科学 妇产科学
研究生精品课程介绍

研究生精品课程介绍课程名称:机器学习课程代码:0700001选课人数:68开课学院:计算机学院授课教师:李侃育人要点成效简介教师风范(课程负责人的学术成就和创新事迹,300字)李侃,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评审专家、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专家、博士点基金/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国际期刊NLPR主编、IJCIS 编委。
目前主要从事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及大数据分析方面的研究。
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国家973课题、863重大和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和部级项目,获得了多项国防科技进步奖和校科技成果一等奖等科研奖励。
在TKDE等国内外期刊、IJCAI、ACM MM等学术会议上发表SCI/EI检索论文近百篇,发明专利近20项。
出版了教育部和北京市精品教材、获得了T-more优秀教师奖、迪文优秀教师奖、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教学奖励。
价值塑造(如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500字)建立教学为主导、科研为支撑、产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机器学习”人才培养体系,强调机器学习创新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1.“机器学习”研究生的人才培养遵循:“一条主线+两个体系+三个强化+四个训练”的模式。
以机器学习创新思维培养为主线,坚持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体系,实行实践教学、机器学习专业能力、创新能力三个强化,落实不同层次的四个实践训练。
2.建立了基于激励机制的“互动式+启发式+案例式”的教学模式教学团队将创新性思维训练融于“互动式+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模式中,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多向思考、科学想象等思维能力。
3.设计了“分层+分系列+分专题”的创新实践活动它是本课程的特色之一。
依据课程的内容,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设计实践活动。
创新活动与研究方向有机结合,增强教学与研究的相辅相承的关联。
本课程建设重在将机器学习的研究问题及与课程相关的最新前沿热点研究问题引入到的教学内容中。
中国人民大学 吴晓求 证券投资学

第四节 证券投资基金
1.证券投资基金的含义与性质 证券投资基金是指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 合证券方式。性质:金融市场媒介;资金信托形 式;有价证券的范畴。 2.证券投资基金的主要类型 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对其进行分类。契约型基 金和公司型基金,概念及比较;封闭型与开放型 投资基金,概念及比较;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股份公司的产生和信用制度的发展是证 券市场形成的基础? 2证券市场的参与者与监管者包括哪些? 3简述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 4发行债券有何条件限制? 5证券上市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6上市公司的资本变动主要发行价格的确定方法以及应考虑的基本 因素。
习 题
一、名词解释 证券市场 一级市场 二级市场 私募发行 公募发行 市盈率 发行费用 初始信息披露 持续性信息披露 招股说明书 上市公告书 股票发行价格 债券发行价格 除权价 填权 贴权 股票价格指数 上证综合指数 上证180指数 上证180指数 道·琼斯股价指数 《金融时报》股价指数 金融时报》 日经股价指数 恒生股价指数
7简述政府债券的基本特征。 8与其他债券相比,公司债券有哪些特征? 9基金证券与股票、债券有哪些异同? 10投资基金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10 11金融衍生工具可分为哪些种类? 11 12金融衍生工具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2
第二章 证券市场
( 6 课时)
第一节 证券市场概述
1.证券市场的定义 证券市场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2.证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全球及中国证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3.证券市场的分类 按交易的对象,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基金 市场;按组织形式,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 按证券市场功能,分为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交易 市场。
第二节 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
1.证券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 市场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2.证券市场发展与融资结构的变化 直接金融体系与间接金融体系二者缺一不可。直 接金融的发展步伐快于间接金融,其地位和作用 不断提高。 3.证券市场的功能 证券市场提供风险管理的方法;有利于证券价格 的统一和定价的合理;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 所;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是一国中央银行宏 观调控的场所
2013全国虚拟仪器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

作品图片展示
3
软件组 一等奖
LabVIEW俱乐部办公助手
学校名称:石家庄铁道大学 指导教师:马怀祥 参赛队员:王鹏(队长)、左庆林、王久健
作品简述
L a b V I E W俱乐部是高校中宣传虚拟仪器技术并为在校生提 供相关培训等服务的组织。为避免俱乐部纷繁复杂的管理工 作占用工作人员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设计一套能够将俱乐部 日常工作中的文件、日程以及人员信息综合管理的办公助手 软件十分必要。除此之外,该软件还可以作为一种办公辅助 工具为不熟悉电脑操作的人员日常办公提供辅助。
48
基于CompactRIO的自主图书馆存储机器人
49
基于CompactRIO的无线充电系统
50
车辆外廓尺寸检测系统
51
远洋船舶夜间船舶安全预警系统
52
基于LabVIEW FPGA的三相锁相环
53
基于NI Single-Board RIO的机器视觉导盲系统
54
模块化的PXI平台组
基于LabVIEW的X-HOME智能家居
基于LabVIEW上位机的水下蛇形机器人
33
基于机器视觉的虚拟鼠标操作系统
34
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智能管家研制
35
结构光扫描三维成像
36
基于物联基于LabVIEW平台的智能人机系统
——无线智能控制手套网平台的智能管家研制
37
指尖世界
38
基于LabVIEW的智能储物流管理系统
2. 本软件的创新点在于用L a b V I E W来实现用其他语言难 以实现的地图搜索以及图形界面查询系统。众所周知, L a b V I E W主要应用于工业测试领域,在现实生活中很 少展现出其强大的功能。该软件的设计很好的说明了 L a b V I E W不仅适用于大型测试软件的设计,也可以很好 应用于生活服务类便利软件的开发。
学年度)返聘

外聘
其它
法语
基础法语 基础课 、法语泛 读 基础课 法语(二 外)
62
李媛媛
女
1980年4月
助
教
外聘
其它
法语
63
柳榆
女
1977年2月
讲
师
DESS 硕士
外聘
其它
经济学
微观经济 专业课 学、经济 流派与思 基础课 基础法语 法语(二 外)
64
沈菘珏
女
1977年4月
讲
师
DESS 硕士 法国MAINE 国际商学院 本 科
所属教研 在岗 室 状况
外聘
从事学科
从事专 业
课程 类别
是何品 是何重 是何新 课程名 牌专业 点学科 办专业 称 教师 教师 教师
C语言
备注
文州
男
1969年12月
讲师
大学 学士
理学
计算机科 专业主 学 干课
29
吴永球
男
1982年8月
大学 学士
外聘
经济学
产业经济 一般专 产业经济 学 业课 学 计算机科 一般专 管理信息 学 业课 系统 法学 一般专 企业战略 业课 管理 一般专 现代公司 业课 制度
4
何志明
男 高级经 济师 教授 高级经 济师 副教授
硕士
财政金融
财政
外聘
学术讲座
财政学
5
吉卫民
男
1962年
研究 硕士 厦门大学 生 博士 南开大学 西南财经 大学 西南财经 大学 北京大学 西南财经 大学
财政金融
金融
外聘
经济学
金融学
6
李秀芳
女
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94 —
第 10 期( 总第 300 期)
工业技术经济
No������ 10 ( General, No������ 300)
2018 年 10 月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Oct������ 2018
������������������������������������������������������������������������������������������������������������������������������������������������������������������������������������������������������������������������������������������������������������������������������������
约化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效率、 效益、 能源消耗 和环境污染 4 个方面共 6 个指标。
关于实现产业集约化的路径: 秦远建(2003)[6] 以我国汽车产业为例, 认为应从提升产业集中度、 形成专业化分工,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加强对外 合作 4 个方面大力促进我国汽车产业集约化。 刘 如海 ( 2003) [7] 建议通过兼并重组、 战略协作等 路径推动制造业的产业集约化发展。 吴进红和王 丽萍 (2005) [8] 提出以信息化和技术创新推动产 业集约化。 孟刚 (2008) [9] 指出应从培育大集团、 组建产业联盟、 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三方面促进 我国煤炭产业集约化发展。 李秀娟 ( 2011) [10] 以 旅游产业为例, 提出促进企业规模化经营、 形成 产业集聚等路径以达到旅游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目 的。 杨娟 (2013) [11] 以海洋产业为例, 认为应该 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从顶层设计上促进产业集约 化发展。 廖秉宜 ( 2013) [12] 以广告产业为例, 提 出建立产业集群是促进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有效途 径。 王佳果, 吴忠军 (2016) [13] 认为应该多方面、 多角度地依靠创新提升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的产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机制分析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机制分析作者:高维龙李士梅胡续楠来源:《当代经济管理》2021年第11期收稿日期:2021-10-08基金項目: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906170099)。
作者简介:高维龙(1992—),男,吉林四平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产业经济;李士梅(1963—),女,吉林白城人,博士,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胡续楠(1990—),女,吉林长春人,博士,长春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DOI: 10.13253/ki.ddjjgl.2021.11.007[摘要] 创新是赋能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基于DEAMalmquist 指数法、面板固定效应和条件分位数模型,实证分析了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化机制及技术传导路径。
结果发现:当前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下降趋势,主要受技术进步不足拖累。
东部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优势,其技术进步速度领先于中西部地区。
从影响路径来看,除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外,其余因素均对其有抑制作用,表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正面临要素质量恶化、配置结构扭曲、产业政策失灵和低端技术锁定等因素限制。
且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这种制约效应尤为显著。
因此,应从提升要素质量、优化配置结构、完善政策设计、强化科技创新等方面施策,激活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力。
[关键词]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化[中图分类号] F326.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0461(2021)11-0053-12一、引言“十四五”规划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粮食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尤其进入21世纪后,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不断深化,粮食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受农业生产要素萎缩、水资源短缺、气候恶化、贸易不确定性上升等内外因素叠加影响,传统依靠要素投入带动粮食增产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然难以为继,粮食产业向集约化转型的压力十分严峻。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东亚货币金融合作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东亚货币金融合作
焦国伟
【期刊名称】《国际学术动态》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由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主办、《东亚经贸新闻》协办的“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东亚货币金融合作”中日经济研讨会,于2009年5月25—26日在长春召开。
吉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副校长王胜今教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孙长智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王胜今教授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特别是东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影响,但同时也为东亚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深化发展带来了机遇。
【总页数】2页(P3-4)
【作者】焦国伟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长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3.05
【相关文献】
1.全球金融危机条件下的东亚金融合作 [J], 杨明华;李晨
2.金融危机后东亚货币金融合作路径探讨 [J], 杨婷婷
3.东亚生产网络形成背景下的货币金融合作研究 [J], 张竞月;李冉旭
4.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与东亚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应——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
[J], 王双
5.全球金融危机下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路径选择 [J], 李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25% 20% 17% 0% 14% 12% 33% 8% 15%
2.1.2 中文期刊论文产出表
图表 2 中文期刊论文产出表 总发文量 第一作者发文量 比例
24
1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9%
1
2.1.3 所发表中文期刊论文所分布刊情况
图表 3 人物发表期刊论文刊分布图
2.1.4 最近发表中文期刊论文情况 股权结构对国有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李士梅; 张倩; 2015 企业自主创新的博弈分析 吉林大学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省经济信息中 心;李士梅;潘宇瑶;吴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 究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2015 "再工业化"背景下国有装备制造企业转型的难点与对策 吉林大学国有经济 研究中心;李士梅;程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科技发 展计划项目;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项目 2014 国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基础条件与创新路径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 究中心;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李士梅;张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项目 2013 国有装备制造企业转变发展方式问题研究 吉林大学国有经济研究中心;李 士梅;张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项目 2013 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及拓展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朱欣 悦;李士梅;张倩; 2013 国有经济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的理性思考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 心;李士梅;张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项 目 2012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李士梅; 张倩; 2011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根源及其对策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李士梅; 2009 我国工业企业信用能力评价的理论思考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李士梅; 吉林
创新助手报告 ——人物分析报告
创新助手平台提供
微信公众号:INFOSOFT_STADS 电子邮件:stads@ 官方网站:
北京万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出品
2016-01-20
报告目录
报告核心要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人物简介........................................................................................................ 1 二、人物相关科技论文产出分析........................................................................ 1 2.1 中文期刊论文 ........................................................................................ 1 2.1.1 中文期刊论文年度发文量 ......................................................... 1 2.1.2 中文期刊论文产出表 ................................................................. 1 2.1.3 所发表中文期刊论文所分布刊情况 ......................................... 2 2.1.4 最近发表中文期刊论文情况 ..................................................... 2 2.1.5 近十年研究热点推荐 ................................................................. 3 2.2 学位论文 ................................................................................................ 4 2.2.1 学位论文年度指导数量 ............................................................. 4 2.2.2 所导硕博论文数量饼状图 ......................................................... 5 2.2.3 所导学位论文 ............................................................................. 5 2.3 中文会议论文 ........................................................................................ 6 2.3.1 会议论文年度发文量 ................................................................. 6 2.3.2 所发表的中文会议论文 ............................................................. 6 三、学术网络........................................................................................................ 6 3.1 学术引用指标 ........................................................................................ 6 3.2 高被引论文 ............................................................................................ 7 四、 人物科研合作关系...................................................................................... 8 五、人物相关关键词............................................................................................ 8 附录一 联系方式.................................................................................................. 9
I
一、人物简介 二、人物相关科技论文产出分析
2.1 中文期刊论文
2.1.1 中文期刊论文年度发文量
图表 1 中文期刊论文年度发文量 年代 文献量 累积量 增长率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4 1 1 1 0 1 1 3 1 2
4 5 6 7 7 8 9 12 1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