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1)参考答案详解

合集下载

2013高考新课标1语文答案(WORD版)

2013高考新课标1语文答案(WORD版)

2013高考新课标1语文答案1.B2.D3.C4.A5.B6.D7、〔1〕他在班列中年高又有德望,孝宗也十分信任他。

诸大臣无人敢有怨言。

〔2〕文升在家居住时,无事不去州府。

外人谈与时事,他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8、那些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候;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已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9、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与愤愤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10、〔1〕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

〔2〕廊腰缦回,各抱地势〔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11、〔1〕E给3分,A给2 分,C给1分,BD不给分。

〔2〕通过奇特形象的塑造,营造作品的神秘氛围,激发读者的兴趣;通过影子逼真神妙的表演,表现主人公幻术技艺的高超;通过塑造人物形象,为后文揭示事实真相埋下伏笔。

〔3〕演艺精湛,能说会道,善于捕捉观众心理,赋于无声的影子以独立的生命;地位卑微,人前强颜欢笑,依靠表演取悦观众,却遭群众厌弃和警察驱逐;忍辱负重,为养家糊口而奔走卖艺,却只能独自忍受精神的孤独和痛苦。

〔4〕小说以马里诺影子表演的玄妙神秘与他在现实生活的平淡无奇相对比,赋予故事情节以戏剧性,有助于吸引读者阅读;小说以前半部分影子表演的热闹有趣,与后半部分马里诺现实生活的凄凉孤独相对比,增强小说的悲剧感;小说以饭店内观众对马里诺的冷漠与家里人对马里诺的关心相对比,有助于表现世态的冷暖炎凉;小说以马里诺在观众面前谈笑风生与在家里的茫然失神相对比,有助于深入刻画他性格的复杂性;小说以影子的虚幻与现实生活的真实相对比,有助于增强作品反映现实的力度;小说通过对马里奇在饭店和家里活动状态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批判。

12、〔1〕C给3分,D给2分,B给1 ,AE不给分。

〔2〕“二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筹XX校训练飞行员,建立地面空袭警报系统,组建飞虎队,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写有理论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又准确预测美国会卷入战争以与日军袭击仰光的时间。

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答案

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语文答案解析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1.【答案】B【解析】B项偷换概念,原文“其源流派别”中的“其”不是指“《老子》和道家”,而是“先秦诸子”。

【考点】文章段落。

2.【答案】D【解析】D项断章取义,导致因果关系错误。

引用的应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批评的句子才是“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答案】C【解析】C项“可见这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一句,在文中没有根据。

原文引用《黄帝书》的目的是考证《老子》的年代,跟《黄帝书》的地位没有关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4.【答案】A【解析】登:考中。

【考点】文言实词5.【答案】B【解析】②句表现的是马文升的忠于职守,是说对并非本职的对国家有益的事,他也言无不尽,与“修身爱民”无关;③句表现的是马文升劝谏皇上择人教育太子,也与“修身爱民”无关。

6.【答案】D【解析】D项“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在文中没有根据,原文只是说大盗到钧州,因为马文升的家在此地,便舍弃这个地方而离开。

7.(1)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明其项背。

(2)(文升)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

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8.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候,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9.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10.(1)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2)廊腰缦回各抱地势(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

【解析】C项“需要更多的娱乐节目刺激”说法不太准确,在文中没有根据;B项“这表明他品行端正,爱惜自己的名声”错误,这与后文“他把食物拿回去让孩子吃”这一情节相矛盾;D项“影子表演缺乏新意”“让警察感到厌烦”有误,警察厌恶的是他这种谋生的手段。

2013新课标Ⅰ高考语文和答案释解

2013新课标Ⅰ高考语文和答案释解

2013年新课标Ⅰ卷高考语文和答案释解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

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2013年高考试题及解析:语文(新课标Ⅰ卷)

2013年高考试题及解析:语文(新课标Ⅰ卷)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

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2013年高考语文山西卷(新课标1)试题与答案解析

2013年高考语文山西卷(新课标1)试题与答案解析

2013年高考语文山西卷(新课标1)试题与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疑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出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

近年战国秦汉简帛古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具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

2013年全国(新课标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新课标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新课标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

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高考语文新课标1卷答案详解

高考语文新课标1卷答案详解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参考答案详解一、1、B(“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中的“其”代指“先秦诸子学术思想”)2、D(引用的应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批评的句子才是“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C(“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错,属于因果颠倒。

另外“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说法也不当,原文为“可认作”)二、(一)4、A (登:考上,考中)5、B(②说马文升正直敢言,③说马文升对太子的教育严格要求)6、D(非不去,而是到了钧州又离开了)7、(1)(他)在朝班的行列中最为年高德劭,皇帝也以诚相待十分信任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埋怨。

(耆硕:qíshuò,年高德劭;推心:以诚相待;望:埋怨,怨恨。

一词1分,句意2分)(2)(文升)在家闲居时,无事不曾进州城。

说到当时政事,(他)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时事:当时政事;辄:总是;颦蹙:皱着眉头。

一词1分,句意2分)(二)8、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2分)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3分)9、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2分)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2分)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2分)【全诗赏析】这是陆游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

山阴地近镜湖,因此他此期词作多为“渔歌菱唱”。

山容水态之咏,棹舞舟模之什,貌似清旷谈远,翛然物外,殊不知此翁身寄湖山,心存河岳。

他写“身老沧洲”的惨谈生活,正是“心在天山”的痛苦曲折的反映。

这首《鹊桥仙》即其一例。

仔细品味当得诗人心思、真实处境。

词从南郑幕府生活写起。

发端两句,对他一生中最难忘的这段戎马生涯作了一往情深的追忆。

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赌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当时南郑地处西北边防,为恢复中原的战略据点。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新课标卷Ⅰ,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新课标卷Ⅰ,解析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

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13、B A、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 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强词夺理,贬义词,并不 表示理由充分。语义环境不当。 B、浩如烟海: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 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C、电光火石:是指,闪电的光,燧石的火。 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 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亦用作比喻行动迅 速,出手先制。这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D、平分秋色:秋色,秋天景色。比喻双方各 得一半,不分高低,表示平局。这里不止两家,故 错。)
2013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详解
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 姜顺明
一、 1、B(“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中 的“其”代指“先秦诸子学术思想”) 质疑:C(曲解文意,“大多本 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错,原文是说用 来印证《老子》的古书的真伪和年代 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
2、D(引用的应是“或曰:‘以德报怨,何 如?’”,批评的句子才是“子曰:‘何以 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质疑:A ( 偷换概念,“但是这对于 《老子》一书著作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但原文“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 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 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 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 家的认识。 ”)
素材: 初生牛犊不怕虎——中国谚语 危险面前测勇气——欧洲谚语 临危不怯就等于在战场上赢得了一 半胜利——普劳图斯勇气是人类最 重要的一种特质,倘若有了勇气, 人类其它的特质自然也就具备 了。——丘吉尔
写作时要想出类拔萃,需要注 意以下几点:1、把握住“勇气”这 一关键词,咬定青山不放松,要有 材料意识、话题意识、主题意识;2、 选择最擅长的文体,例如议论文;3、 打造文章亮点,例如画龙点睛,闪 亮开头,结构井然,前后呼应,卷 面美观等。
作文点评: 经验诚可贵 勇气价更高 ——2013年河南卷高考作文点评 《经验与勇气》这则关于钻石切 割的材料,属于典型的材料作文, 富于时代气息,社会意义丰富,思 想倾向鲜明,难易程度适中,学生 有话可说,是一则可圈可点的好作 文题。
审题立意的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寓 意,尤其是老切割师最后的话。立意角度有 二:老切割师的话和钻石。 从老切割师的角度立意,可以围绕“经 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成功来自勇 气”“成功既需要经验,更需要勇气”“做 事需心无旁骛,无所畏惧”等切入; 从钻石的角度立意,则可以从“瑕疵不 足畏,改变成就美”“要勇于改变自 我”“与过去决裂,勇于做新的自己”等角 度切入。 当然,从第一个角度切入是中心立意, 也最容易写作。
幻术的厌烦。)
(2)答:①通过奇特形象的塑 造,营造作品的神秘氛围,激发 读者阅读兴趣;②通过影子逼真 神妙的表演,表现主人公幻术技 艺的高超;③通过制造故事悬念, 为后文揭示事实真相埋下伏笔。 (每点2分)
(3)答:①演艺精湛:能说会道, 善于捕捉观众心理,赋予无声的影 子以独立的生命;②地位卑微:人 前强颜欢笑,依靠表演取悦观众, 却招观众厌弃和警察驱逐;③忍辱 负重:为养家糊口而奔走卖艺,却 只能独自忍受精神的孤独和痛苦。 (每点2分)
3、C(“与《黄帝书》后来享有 崇高地位极有关系”错,属于强 加因果。另外“可见这三人的引 用阐发”说法也不当,原文为 “可认作”。)
二、 (一) 4、A (登:考上,考中) 5、B(②说马文升正直敢言,③ 说马文升对太子的教育严格要求) 6、D(中最为年高德 劭,皇帝也以诚相待十分信任他,诸位大臣 没有人敢埋怨。 或(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最为年高徳 勋,皇帝也诚心诚意任用他,众大臣没有人 敢望其项背。 (班列:朝班的行列,朝廷官员;耆硕: qí shuò,年高德劭,德高望重,最年长,功 劳最大;推心:诚心,诚心诚意,以诚相待; 望:埋怨,怨恨。一词各1分,补充省略1分)
14、A B项搭配不当,“调控”不能接“行 为”,应为“制约”; C项逻辑混乱,“都…”承前省略不 当,应在“都”前加“他”; D项成分残缺,“出现”后无宾语中 心语,故在句末加“的现象”.
15、C (④⑤总括,且紧承上文,②① 为因果关系,②①与⑥③并列。)
16、①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 ②才能被植物吸收 ③没有水就没有植物的生命
不佳立意: 从“许多有经验的工匠都不敢尝试”入 手,谈应该大胆创新,大胆尝试;从“商人” 的角度入手,谈他信任新人,给年轻人锻炼 的机会;从“年轻工匠的师傅”的角度入手, 谈看待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题的 实质等。
写作素材相当丰富,俯拾皆是。
不必说我们改革开放的魄力,当前反腐 倡廉的胆气;不必说我们捍卫主权、保 卫领土的决心,毅然决然向H7N9决战的 豪气,单是我们身边发生的积极进取、 大胆做事的勇气就足以令我们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了。
当时,在黑水口打败入侵的敌寇,又在汤羊 岭打败他们,刻石记功而还。(后又)晋职 为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安、徐州、和州 发生饥荒,文升从江南调去十万石粮食、盐 价银五万两救济。孝宗即位,召他入朝任命 他为左都御史职。弘治元年他上奏十五件事, 经过讨论后全都付诸实行。
孝宗仿古天子亲耕籍田(古代天子、诸侯征 用民力耕种的田。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 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教坊进献杂戏。 文升严肃地说:“新任天子应当知道农事的 艰难,这些杂戏是什么意思?”就斥退了他 们。第二年,担任兵部尚书,仍像以前那样 督率团营(明自土木之役后,京军三大营— —五军﹑三千﹑神机——损失殆尽。
(4)答: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①小说以马里诺影子 表演的玄妙神秘与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平淡无奇相对 比,赋予故事情节以戏剧性,有助于吸引读者阅读; ②小说以前半部分影子表演的热闹有趣,与后半部 分马里诺现实生活的凄凉孤独相对比,有助于增强 小说的悲剧感;③小说以饭店内观众对马里诺的冷 漠与家人对马里诺的关心相对比,有助于表现世态 的冷暖炎凉;④小说以马里诺在观众面前谈笑风生 与在家里的茫然失神相对比,有助于深入刻画他性 格的复杂性;⑤小说以影子的虚幻与现实生活的真 实相对比,有助于增强作品反映现实的力度;⑥小 说通过马里诺在饭店和家里活动状态的对比,表达 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的批判。(每点2 分)
(2)答:①“二战”中立下赫赫军功: 筹建航校训练飞行员,建立地面空袭警 报系统,组建飞虎队,给日军以沉重打 击;②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写有理论 著作《防御性追击的作用》,又准确预 测美国会卷入战争以及日机袭击仰光的 时间。(每点3分)
(3)答:①强烈的正义感,过人的 勇气:“七七事变”后立即决定留 在中国支援抗战,即使美国国务院 发布命令也不撤回;②意志坚定, 百折不挠:克服了重重困难,招募 志愿者来华参战;③真诚正直,善 良友爱:主动要求国民政府停发津 贴,得到陈香梅的爱情,飞虎队队 员每年组织悼念活动。(每点2分)
9、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2分)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 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2分)再说,天 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 帝的恩赐!(2分)
【标准答案】
答:词的结尾运用典故,抒发心志。词人借用贺知 章的故事而翻出一层新意:(2分)官家(皇帝)既置 我于闲散,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闲人,还用得着你 官家赐予吗? ?(2分)结尾既委婉含蓄的写出了词 人寄情山水的情怀,也抒发作者对统治者的不屑,还 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2分)
(三)10、 (1)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2)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3)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三、
11、 (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 B、D不给分。 (B项“表明他品行端正,爱惜自己的名声” 错,是为了掩饰自己;D项“表明马里诺的影 子表演缺乏新意,已经让警察感到厌烦了” 错,警察知道他的真实目的;C项“这呼声暗 示客人们看穿了幻术,需要更多的娱乐节目 刺激”不完全正确,后半句是表达对他这
17.下面是我国颁 布的“中国环境 标志”,请写出 该标志中除文字 以外的构图要素 及其寓意,要求 语意简明,句子 通顺,不超过70 个字。(5分)
17、 答:中国环境标志(俗称“十环”),图 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 组成。(2分)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 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 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 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 “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 境。”(3分)
(2)(马文升)在家闲居时, 没有事不曾进入州府县城。谈论 到当时政事,(他)总是皱着眉 头不回答。 (未尝:不曾,从来没有;时 事:当时政事;辄:总是;颦蹙: 皱着眉头。一词1分,补充省略1 分)
(二)8、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 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2分)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 骚。(3分) 【标准答案】 答: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1分)描绘出两类 人物,两条道路: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 封王封侯;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己者,却被迫投 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2分)这两句直抒胸 臆,抒发了词人的壮志未酬的愤懑不平和只能 隐居独钓的无奈牢骚之气。(2分)
(4)答:①陈纳德精湛的飞行技术,过人的 军事才能,在受聘担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 顾问期间,得到了充分施展的机会;②率领 飞虎队在中国境内进行反法西斯斗争;③在 中国抗战期间立下了赫赫战功,从一个退休 上尉晋升为将军,事业达到辉煌的顶峰;④ 率飞虎队与中国人民协同作战,生死与共, 结下深厚的友谊;⑤受到国民政府的最高嘉 奖;⑥和中国女子陈香梅产生感情并结为连 理。(每点2分)
四、12、(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 1分;答A、E不给分。 (A项“接信后当即决定来中国支援抗日” 错,5月来华,卢沟桥事变后决定留华;E项 “为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错,他为 中国,也为自己的祖国尽一份力量;B项不全 正确,“中国人民对飞虎队深厚友谊的最宝贵 表现”不仅是修跑道,还有搭救飞行员,传送 情报等)
山东久旱无雨,浙江以及南畿发生水灾,马 文升奏请命有关部门救济抚恤,操练士卒以 备不测。皇帝都完全接纳。他在朝班的行列 中最为德高望重,皇帝也以诚相待十分信任 他。诸大臣没人敢有怨言。吏部尚书屠滽被 罢免,倪岳取代了屠滽,倪岳去世,由马文 升代替倪岳任吏部尚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