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医疗 建筑 的使用 功能复 杂 ,医疗 建筑 的空调是 特殊形式 的空调 ,不 同于普通 民用空调 ,所用 的空 气 末端装 置也应是 具有不 同功能 的专用设 备 ; 良好
的空调系 统及室 内建筑环 境 ,有 利于患者 的治疗 与 康 复 ,在特定 情况下 ,还是保 证治疗 过程顺 利进行
持续 血 氧饱 和度监 测 ,给予相应 浓度 的氧气 ,保持
加 脑部静脉 回流 、降低颅 内压 ,减 少误吸 。头部抬 高最佳角度是 1 — 0 5 3 ℃。 ()促进排痰 :定 时翻身扣背 ,翻身 间隔根 据 2 病情而定 ,一 般 2小 时一 次 ,如皮 肤 发红 或 破损 , 应及时处 理 ,并 增 加 翻身 次数 ,以促进 痰 痂脱 落 ,
h s i 1 Y r , h t ea ayi a d s //a op t . h e n l s n l/ l ̄, Ip t o w r O/ o t a ob r v d i ef tr . a o ,h s li l u r ad S /eo i  ̄h s t e i o e t u e f l n mp nh u Ke ywo d :e d—e up n ; R n ig C s ; c mfr a i t rs n q ime t u nn ot o ot bl i y
我 国医疗事业 的发展 !
T eA pi t na dSau u f n -q i n eh si l h p l ai n ttsQ oo d-eup c o e me tnt opt i h a
L ig W A G n —h , Z NG P n I n, J N Yo g e HA e g
管尾部 回风 口附 近 ,而未 直接将新 风送人 房间 ,造 成新风通过 风机 盘 管表 冷 器 时 的二次 污 染 。此 外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管理论文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道管理【摘要】目的分析总结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行气管切开术以后的呼吸道管理方法以及效果。
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需要行气管切开术的重症患者共62例,回顾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结果本组62例患者经护理后,37例(59.7%)出院,20例(32.3%)好转,3例(4.8%)植物生存,2例(3.2%)自动出院。
结论对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重症患者实施精心的呼吸道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并加强病房管理以及口腔护理等,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等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重症患者;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呼吸道管理;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07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30-02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早期存在颅内压增高以及中枢性的呼吸功能不全可引发低氧血症。
此外,患者还存在呼吸功能障碍,导致其无法自主咳嗽、排痰等,致使气管中的分泌物无法顺利排出而阻塞支气管,不利于气体交换以及排出气管分泌物等,从而引发肺部感染。
及时实施气管切开,可有效解除患者的呼吸道阻塞症状,并及时排出气管分泌物,从而降低呼吸衰竭以及肺部感染率,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缺氧症状以及肺部通气,并可促进其脑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对62例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术患者实施系统、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需行气管切开的重症患者62例,其中,男47例,女15例;年龄在6-82岁之间,平均为(55.1±17.4)岁。
其中,33例颅脑外伤,29例脑出血,入院时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在3-8分之间,其中40例在3-5分之间,22例在6-8分之间。
患者均存在低氧血症、痰多、气促以及浓痰等症状,均行气管切开,患者的带管时间在1-150d之间,平均为(24.6±28.9)d。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专家共识(2016) 2016-10-26 Neurosurgery气道管理是所有重症患者基础治疗的重要内容,气道管理不当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
重症患者的气道管理包括气道评估、氧疗、人工气道的建立、维护和撤除、呼吸支持治疗及人工气道并发症的防治等。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联合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共同发布了《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管理专家共识(2016)》。
人工气道的建立1.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出现呼吸中枢功能不全、气道不畅、呼吸功能不全时必须建立人工气道2.人工气道主要指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也包括口咽通气管和喉罩等临时气道保护措施。
3.在建立人工气道前,应该对操作难度进行评估4.建立人工气道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避免操作导致的继发损害人工气道的管理1.需要定期对人工气道进行评估:人工气道建立并给予必要的呼吸支持措施后,患者呼吸、通气、氧合状况改善,缺氧得以缓解。
必须严密监测人工气道的通畅程度、固定是否妥善、气囊压力情况等。
应定期评估人工气道的固定状态并随时进行调整以确保妥善固定。
无论是气管插管还是气管切开导管,都有移位甚至脱出的风险。
随着患者体位的改变,人工气道的位置也会改变。
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调整可能会出现导管脱出和位置异常,威胁患者生命。
气管插管在口腔内可能打折或扭曲,如果不进行定期检查很难发现。
气管切开管相对容易固定,但在皮肤外固定良好的情况下,皮下段和气管内部分可能出现位置改变,如尖端脱出气管移位到皮下层或管口与气管成角造成气管局部压迫等,应及时调整。
应定期评估人工气道是否通畅,及时调整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人工气道的内壁常常因黏附痰液造成气道狭窄甚至阻塞。
痰液黏稠、气道湿化不充分和不充分的痰液引流是主要原因。
呼吸时可以听到人工气道口因气流流速明显增快增强的气流声,甚至可以听到哨音。
吸痰时吸痰管进入不畅和痰液黏稠具有重要提示作用。
必要时可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
通过定期的评估并调整气道湿化和痰液引流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气道痰痂形成。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及效果分析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及效果分析随着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生存率越来越高。
然而,在术后的康复过程中,这些患者需要接受大量的护理和管理。
其中,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对于维持和提高患者的生命体征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人工气道的定义、分类、护理管理及效果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工气道的定义和分类按所用的方法分类,可分为口腔气道、喉罩气道、喉镜导管、鼻咽导管、面罩等。
按插入深度和插管部位划分,可分为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二、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1. 人工气道的定位正确的插管位置对于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
插管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下,插管到气管下缘2-3厘米的位置可以保证通气通畅。
插管结束后应注意观察呼吸困难、心跳骤停等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
人工气道的长期保留会造成气道刺激和细菌感染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定期更换。
根据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气管插管每3天更换一次,气管切开每周更换一次。
插管后,气管黏液和痰液容易积聚,并产生吸氧不足、呼吸频率增快等问题。
因此,需要定期进行吸痰和排痰,以维持呼吸道的通畅。
插管后,人工气道周围的局部皮肤容易出现感染。
因此,需要定期进行局部清洁和消毒,以避免感染。
插管后,需要进行固定,以避免移位和误吸。
气管插管应采用口咬板或头颈部绷带进行固定;气管切开应采用气管切开带进行固定。
通过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维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患者的呼吸功能,并为后期的康复治疗奠定基础。
一般情况下,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可以降低气道感染和移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对于维持和提高患者的生命体征至关重要。
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护理技巧和方法,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异常情况,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为患者的康复健康提供更为全面的支持和保障。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及效果分析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及效果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护理管理是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救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和康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救治水平的提高,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护理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关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护理管理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尤其是在护理策略和效果评价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空白。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护理管理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人工气道的选择和建立、气道通畅的维持、呼吸功能的评估和监测等。
在现代医疗条件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护理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科学规范地进行人工气道护理管理,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加强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护理管理的研究和探讨,对提高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护理水平和救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本研究旨在系统总结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护理管理的重要性、常见问题及策略,评价其护理效果,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护理的重要性,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2. 探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护理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3. 探索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护理管理策略,并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4. 分析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护理的相关研究现状,总结其中的成果和不足之处;5. 讨论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护理的优势特点,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6. 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为进一步完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护理管理提供指导。
2. 正文2.1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护理的重要性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护理的重要性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正确、有效的人工气道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及效果分析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及效果分析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是指因颅脑损伤、颅内肿瘤、颅内出血等疾病引起生命体征不稳定,危及生命的患者。
这类患者往往需要进行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以保障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维持氧合和通气的能力。
本文将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护理管理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人工气道护理管理的步骤包括:气道评估、气道保留和疼痛控制、气管插管的选择和建立、气管插管后的呼吸机管理和护理、气管切开的护理和管理,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气道评估是人工气道管理的基础。
通过观察患者的通气情况、听诊肺部呼吸音和触诊颈部疼痛等,判断是否需要建立人工气道。
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情况以及咳嗽反射的存在,以确定气管插管的方式和前期准备。
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危重程度和颅内压情况,以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和治疗方案。
进行气管插管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气道解剖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气管插管方法。
常见的气道管理方法有口咽通气管、鼻咽通气管、口腔干扰式气管插管和经皮气切。
在选择气管插管的还需要注意固定气管导管和保护患者的口腔和舌部,避免误吸、误咽和舌后坠等并发症的发生。
在气管插管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呼吸机管理和护理。
包括调整呼吸机参数,保证患者的通气和氧合,及时处理呼吸机报警,监测患者的呼吸参数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及时与呼吸科医生和护士进行沟通和配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需要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一般病情较为严重,护理管理更为复杂。
在气管切开后,除了对呼吸机进行的呼吸参数调整和护理外,还需要加强切口的护理和感染预防,定时更换气管套管并拔插气囊,注意切口周围的皮肤护理和愈合情况等。
还需要预防和处理相关的并发症。
如误吸、气胸、肺部感染、气道狭窄、气管瘘等。
通过定期清理气管导管、加强口腔卫生、保持呼吸道湿润等措施,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进行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和通气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及效果分析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及效果分析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人工气道护理是急救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对于人工气道的管理,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气道通畅状态,避免发生短暂循环停止、脑组织缺氧等严重并发症。
一、人工气道类型1.气管插管:即将气管插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气管内,使气道通畅。
2.气管切开术:在气管气环(第二到第三气环)位置上开切口,并插入气管切开导管,使气道通畅。
二、护理管理1.插管前准备工作(1)清洁口腔:清洁口腔可以降低口腔细菌感染的风险。
清洁口腔需使用漱口液清洗口腔,不要使用酒精清洗口腔,因为酒精会使口腔粘膜变干燥。
(2)准备好插管器材: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导管、侧孔导管等,需按照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大小。
同时也要准备好吸痰球、吸痰管等护理器材。
2.插管过程插管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保证护理安全:插管前需要评估患者气道状况,预防突发情况。
(2)确定插管深度:插管深度通常为距离齿龈线至导管峰部3-5cm,插管深度过深或过浅均会影响患者呼吸。
(3)注射肌松药物:注射肌松药物可以使肌肉松弛、血压降低,使插管过程顺畅。
(4)监测插管情况:插管后需使用听诊器、呼吸机瞬时压图等设备监测。
3.气道维护(1) 肺部复张和吸痰:为了避免肺部阻塞和感染,需定期进行肺部复张、吸痰等操作。
(2) 引流管清洁:定期清洁引流管可以避免引流管堵塞和感染风险。
(3) 监测氧饱和度:监测氧饱和度可以避免缺氧导致的不良后果。
(1)拔管前准备工作:拔管前先进行呼吸机拔管试验,评估患者自主呼吸能力是否恢复。
(2)拔管过程:在拔管时需要确保气道畅通,避免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三、效果分析人工气道管理的效果通常通过以下指标衡量:(1)插管成功率:插管成功率较高,能够快速有效地维持患者呼吸通畅。
(2)氧饱和度:氧饱和度越高则表明气道保持得越顺畅,并且有效地减少了缺氧的风险。
(3)并发症发生率:若气道管理得当,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如误吸、吸入性肺炎等)的发生率。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护理

1 . 1 对象
于2 0 1 3年 4月 1日至 2 0 1 4年 3月 1 2日期
一
5 . 9 6 4 9 , 尸= 0 . 0 0 0 0 ) 。
[ 3 ] 王志玲. 1 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 的护理
[ J ] . 天津护理 , 2 0 1 5 , 2 3 ( 4 ) : 3 1 4—3 1 5 . [ 4 ] 宋玉东. 护理干 预对急性 心肌梗死 患者介 入治疗 的影 响
预, 对护理效果进 行分析。 结果 : 对患者使 用针对性 强 的护理干 预后 , 取得 了较好 的护理 干预效 果 , 全部患 者均康 复 出
院, 4 0例患者 中 , 3 5例患者治愈 , 5例患者 明显好转 。 结论 : 有针对性 的为神经外科 患者构建 相应 的人 工气道 , 对其操作 流程进 行严格 、 有效地 规范 , 使患者对人工 气道 的理解进 一步深入 , 对患 者实施 相应 的护理干预后 , 可使患者尽早康复 。 [ 关键词 ] 神 经外 科 ; 危患者 ; 人工气道 ; 护理干预
为详细 的报告 内容。
1 对象与方法
等, 每一项 护 理 干 预 工作 均 发 挥 着 非 常重 要 的现 实 意
义 …。实施情况如下 : ( 1 ) 对 患者进行 心理 护理干 预 , 详 细 内容如下 : 患者在构建人 工气道后 , 难 以像正 常人 一样 发出声音 , 在患者语 言沟通能力上会 产生一定 的困难 , 所 以易导致患者 产生焦 虑 、 紧张 的情绪 。对 于那 些感 觉 不适 、 病情严 重或 者情况特 殊的患者 , 护 理人员需要 向患 者 的亲属 了解 患者 的相关病 况 。所 以, 护 理工作 人员 需
[ J ]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2 0 1 5 , 2 1 ( 8 ) : I 1 7 0一I 1 7 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现 代护 理 学[ . 京 : 民军 医出版 社 ,。o 1 3 M] 北 人 2 0 :o3
兕 Ju ̄.0 N J f g
. , . .
。
2 效 背时 52 : ! 接 附 - 扣 ,间1 0 , 次 4有 -竺 _
吸除。
. .
.
,
…
.
,
【 中图 分 类 号 】 4 R7
【 献标识码】 文 B
【 章 编 号 ] 0 8 8 9 2 1 )2 0 8 — 0 文 1 0 —1 7 (0 0 1 — 0 4 1
翻 时 嚣 管和 : . , 1曼 繁 翻 . 1 文 贞 身 姿 n竺 导 苎 敷料 , 防脱 落 ・危重 病 切 : 身 , 参 李 查 全身 人 勿频 考 献 : 以 以 ]
,
.
. 一Βιβλιοθήκη 一……,
…
、 。
[ ] 董平. 2 席淑 华 , 支. 胡 护理 操 作 对 重 型 颅 脑 损 伤颅 内压 的 影 响[ ] J. [] 3
周 围 及气 管壁 上 的 痰 液 松 动 脱 落 , 助 于 痰 液 向 外 移 动 , 于 咳 出 或 有 便
袅 。 。 21 吸:的 护… 预[ 。 ‘ … 军型颅。 伤 者 呼 理 … 。 护 杂 o, 道 ’脑 患 1 理 , 干 J ]
8 4
按摩 与康复 医 学
2 1. 2 中) 001(
C ieeMaiua o hn s n lt n& R hblao dc e 00 N . 5 p i eaitt nMein 2 ] , o 3 i i i
神 经外 科重症 患者 的呼 吸道 护理
马 瑞 李艳 华 ( 陕西 省榆林 市 第 一 医院 榆林 7 8 0 ) 1 0 0
。
.
.
吉 林 医学 , 0 6 2o ,
2() 72
:
1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