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康绚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合集下载

《梁书》阅读答案及译文

《梁书》阅读答案及译文

《梁书》阅读答案及译文《梁书》阅读答案及译文徐摛,字士秀,东海郯人也。

摛幼而好学,及长,遍览经史。

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

起家太学博士,迁左卫司马。

会晋安王纲出戍石头,高祖谓周舍曰:“为我求一人,文学俱长,兼有行者,欲令与晋安游处。

”舍曰:“臣外弟徐摛,形质陋小,若不胜衣,而堪此选。

”高祖曰:“必有仲宣之才,亦不简其容貌。

”以摛为侍读..。

后王出镇江州,仍补云麾府记室参军,又转平西府中记室。

王移镇京口,复随府转为安北中录事参军,带郯令,以母忧..去职。

王为丹阳尹,起摛为秣陵令。

普通四年,王出镇襄阳,摛固求随府西上,迁晋安王谘议参军。

大通初,王总戎北伐,以摛兼宁蛮府长史,参赞戎政,教命军书,多自摛出。

王入为皇太子,转家令,兼掌书记。

摛之文体既别,春坊尽学之。

“宫体..”之号,自斯而起。

高祖闻之怒,召摛加让。

及见,应对明敏,辞义可观,高祖意释。

因问五经大义,次问历代史及百家杂说,无不应对如响,帝叹异之,宠遇日隆。

领军朱异不说,谓所亲曰徐叟出入两宫渐来逼我须早为之所遂承间白高祖曰摛年老又爱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养高祖谓摛欲之,乃召摛曰:“新安大好山水,任昉等并经为之,卿为我卧治此郡。

”中大通三年,遂出为新安太守。

至郡,为治清静,教民礼仪,劝课农桑,期月之中,风俗便改。

秩满,还为中庶子,加戎昭将军。

是时临城公纳夫人王氏,即太宗妃之侄女也。

初婚三日,妇见舅姑,众宾皆列观,摛引《春秋..》、《仪礼》、《杂记》之文主之。

太清三年,侯景攻陷台城,时太宗居永福省,贼众奔入,举兵上殿,侍卫奔散,莫有存者。

摛独嶷然侍立不动,徐谓景曰:“侯公当以礼见,何得如此?”凶威遂折。

侯景乃拜,由是常惮摛。

太宗嗣位,进授左卫将军,固辞不拜。

太宗后被幽禁,摛不获朝谒,因感气疾而卒,年七十八。

长子陵,最知名。

摘编自《梁书》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谓所亲/曰徐叟出入两宫渐/来逼我/须早为之所/遂承间白高祖曰/摛年老/又爱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养B.谓所亲曰/徐叟出入两宫/渐来逼我/须早为之所/遂承间白高祖曰/摛年老/又爱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养C.谓所亲/曰徐叟出入两宫/渐来逼我须/早为之所/遂承间白高祖曰/摛年老/又爱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养D.谓所亲曰/徐叟出入两宫渐/来逼我须/早为之所/遂承间白高祖曰/摛年老/又爱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养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侍读,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的官名。

《梁书》阅读训练及答案

《梁书》阅读训练及答案

《梁书》阅读训练及答案《梁书》阅读训练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9题。

(6分,每小题3分)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

事继母以孝闻。

睿内兄王憕、姨弟杜恽,并乡里有盛名。

伯父祖征谓睿曰:“汝自谓何如憕、恽?”睿谦不敢对。

祖征曰:“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

”后东宫建,迁太子右卫率,出为辅国将军。

四年,王师北伐,诏睿都督众军。

睿遣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魏小岘城,未能拔。

睿巡行围栅①,魏城中忽出数百人陈于门外,睿欲击之,诸将皆曰:“向本轻来,未有战备,徐还授甲,乃可进耳。

”睿曰:“不然。

魏城中二千余人,闭门坚守,足以自保,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也,若能挫之,其城自拔。

”众犹迟疑,睿指其节曰:“朝廷授此,非以为饰,韦睿之法,不可犯也。

”乃进兵。

士皆殊死战,魏军果败走,因急攻之,中宿而城拔。

睿于故旧,无所遗惜,士大夫年七十以上者,多与假板②县令,乡里甚怀之。

十五年,拜表致仕,优诏不许。

十七年,征散骑常侍、护军将军,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

居朝廷,恂恂未尝忤视,高祖甚礼敬之。

性慈爱,睿抚孤兄子过于己子。

历官所得禄赐,皆散之亲故,家无余财。

后为护军,居家无事,慕万石、陆贾之为人,因画之于壁以自玩。

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

第三子棱,尤明经史,世称其洽闻。

睿每坐,棱使说书,其所发摘,棱犹弗之逮也。

高祖方锐意释氏③,天下咸从风而化。

睿位居大臣,不欲与俗俯仰,所行略如他日。

(选自《梁书》卷十二列传第六,有删节)注:①栅:营寨。

②假板:未经朝廷而对低级官吏进行任命,受任命者称假板官。

③释氏:佛教。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十五年,拜表致仕致仕:退休B.向本轻来,未有战备向:刚才C.多与假板县令,乡里甚怀之怀:怀恨,不满D.汝自谓何如憕、恽谓:认为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天下咸从风而化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B.慕万石、陆贾之为人,因画之于壁以自玩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C.其所发摘,棱犹弗之逮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D.睿抚孤兄子过于己子青,取之于蓝10.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康氏源流与播迁

康氏源流与播迁

康氏源流与播迁康姓出自姬姓,为康叔封后裔,以祖上封邑为氏。

《通志·氏族略》也记载,周武王少弟康叔谥号“康”,后人有以其谥号为氏者,是为河南康姓。

以谥号为氏的说法,早已被古代典籍记载和现当代研究者所否定。

康氏最早的发源地是康叔封地康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康叔因有功,又是文王嫡子、武王之弟,徙封卫地。

当时的卫国,是在今河南省的东北部、山东省的西部和河北省的西南部一带,幅员相当广大。

而康叔则居住在黄河、淇水之间商朝的旧都,即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

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曾几次迁都。

康叔第十四代孙懿公赤在位末年(前668~前661),卫国被北方少数民族狄族所灭,懿公为国死难,戴公即位,收集遗民,在曹邑临时安置,保存了卫国一线国脉,史称“庐于曹。

”戴公在位一年后去世,文公继位。

文公继位后,诸侯封卫,卫国将都城迁到楚丘(今河南浚县与濮阳之间),文公带领臣民,经过近三十年的休养生息,才使卫国国力得以恢复。

卫成公(前634~前600年)在位时,为改变卫国屡次被北方的狄族、邢国侵扰的局面,又于公元前629年,将都城徙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的颛顼城)。

卫元君在位时,秦以濮阳为东郡,卫国被迫将都城迁野王(今河南沁阳),作为秦的附庸。

卫国都城的屡次迁徙,使得康氏后代在更大的范围内生息繁衍,由黄河以北的淇县、滑县、浚县、濮阳县一带逐步播迁到黄河以南。

而从康氏早期播迁的足迹上,亦不难看出康氏早期播迁主要源于卫都的迁移,当然康氏子孙的活动区域此时期还主要集中在河南地区。

但西周中叶以前,康氏就有向关中迁徙的。

据《周宗卫世家康氏志谱》记载,卫武公右公子翿居雍州关中,当然是由中原西迁的。

传至十六代康鼐时,徙于宋。

传至二十代康鹄时,隐居嵩山。

殆传至三十代康安顺时,秦始皇在位,安顺徙居下邳。

早期徙居关中的,不仅只有康翿一支,还有康季。

1944年前后,在陕西岐山县东北六十里周家桥程家村出土一康季鼒。

鼒是一种口稍微内敛的大鼎。

高三高考专题复习精练精析文言文阅读史传体 试题(共16页)

高三高考专题复习精练精析文言文阅读史传体 试题(共16页)

2021年高考语文(yǔwén)专题复习精练精析---文言文阅读〔史传体〕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按要求翻译。

〔8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注〕那么不能励精,险躁那么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淫慢,过度享乐与怠慢将画线的三句话译成现代汉语:〔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那么不能励精,险躁那么不能治性。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8分〕〔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

帝怒,问廷臣。

或者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明史(mínɡ shǐ)·宋濂传?〕[注]宋濂,字景濂,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1〕诚然,卿不朕欺〔2分〕译文:〔2〕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3分〕译文:〔3〕微景濂,几误罪言者〔3分〕译文:3、把以下文言文中的画线局部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始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那么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1〕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

〔3分〕译文:〔2〕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3分〕译文:〔3〕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2分〕译文(yìwén):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教版 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高考专项预练文言文阅读及解析

人教版 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高考专项预练文言文阅读及解析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高考专项预练文言文阅读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第II卷(非选择题)一、文言文阅读。

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天下之不尚儒久矣。

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

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

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

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

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

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

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

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

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

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

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

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

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

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

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

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①,例为令录。

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

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余。

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在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

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含解析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一、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1~4 题。

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

少苦学,治《左氏春秋》。

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

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

符习初镇天平,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

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

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认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察看推官,且塞前事。

长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

习致仕,衎东归养亲。

..不多,房知温镇青州,复辟臵幕下。

知温险愎,厚敛多非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

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

知温以善终,衎之力也。

知温诸子不慧,衎劝令以家财十万余长进。

晋祖嘉之,归功于衎。

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知州事。

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痹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

岁余,父疾不可以起,衎亲身掬矢,何尝少倦。

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请。

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

丁父忧,哀毁甚。

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

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

开运末,授左谏议医生,权判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

丧乱以后,朝纲不振,衎执宪很有风范。

尝上言:“ 才除御史者,旋授外藩宾佐,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拜,州郡无参谒之仪,进出失风宪之体,渐恐四方得以轻易,百辟无所准绳。

请自今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

非奉制勘事,勿得出京,自余不令厘琐务。

” 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请。

复抗表求侍养,改户部侍郎。

衎又坚乞免除,诏书褒许,即与其母东归。

汉乾祐末,丁忧。

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

周广顺初,起为尚书右丞,俄..充端明殿学士。

太祖征兖州,驻城下,遣衎往曲阜祠文宣王庙。

城平,以衎权知州事。

归朝,权知开封。

时王峻持权,衎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

《梁书》阅读及参考答案

《梁书》阅读及参考答案

《梁书》阅读及参考答案《梁书》阅读及参考答案篇一:《梁书·夏侯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夏侯详,字叔业,谯郡人也。

年十六,遭父艰,居丧哀毁。

三年庐于墓,尝有雀三足,飞来集其庐户,众咸异焉。

服阕,刺史殷琰召补主簿。

宋泰始初,琰举豫州叛,宋明帝遣辅国将军刘勔讨之,攻守连月,人情危惧,将请救于魏。

详说琰曰:“今日之举,本效忠节;若社稷有奉,便归身朝廷,何可屈身北面异域。

且今魏氏之卒,近在淮次,一军未测去就,惧有异图。

今若遣使归款,必厚相慰纳,岂止免罪而已。

若谓不然,请充一介。

“琰许之。

详见勔曰:“将军严围峭垒,矢刃如霜,城内愚徒,实同困兽,士庶惧诛,咸欲投魏。

仆所以逾城归德,敢布腹心。

愿将军弘旷荡之恩,垂霈然之惠,解围退舍,则皆相率而至矣。

“勔许之。

即日琰及众俱出,一州以全。

齐明帝为刺史,雅相器遇。

及辅政,招令出都,将大用之。

每引详及乡人裴叔业日夜与语,详辄末略不酬。

帝以问叔业,叔业告详。

详曰:“不为福始,不为祸先。

“由此微有忤。

出为征虏长史、义阳太守。

建武末,中兵参军刘山阳先在州,山阳副潘绍欲谋作乱,详伪呼绍议事,即于城门斩之,州府乃安。

迁司州刺史,辞不之职。

高祖义兵起,详与颖胄同创大举。

凡军国大事,颖胄多决于详。

及高祖围郢城未下,颖胄遣卫尉席阐文如高祖军。

详献议曰:“穷壁易守,攻取势难;顿甲坚城,兵家所忌。

诚宜大弘经略,询纳群言。

军主以下至于匹夫,皆令献其所见,尽其所怀,择善而从,选能而用,不以人废言,不以多罔寡。

又须量我众力,度贼樵粮,窥彼人情,权其形势。

“高祖嘉纳焉。

天监二年,抗表致仕,诏解侍中,进特进。

三年,迁湘州刺史。

详善吏事,在州四载,为百姓所称。

州城南临水有峻峰,旧老相传,云“刺史登此山辄被代。

“因是历政莫敢至。

详于其地起台榭,延僚属,以表损挹之志。

六年,病卒,时年七十四。

(节选自《梁书》,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服阕,刺史殷琰召补主簿阕:停止,终了B.仆所以逾城归德,敢布腹心腹心:指亲信C.由此微有忤忤:抵触D.天监二年,抗表致仕致仕:辞官2.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夏侯详多谋善断的一项是(3分)①今若遣使归款,必厚相慰纳②不为福始,不为祸先③详伪呼绍议事,即于城门斩之④迁司州刺史,辞不之职⑤又须量我众力,度贼樵粮⑥详于其地起台榭,延僚属A.①⑤⑥B.②③④ C.①③⑤D.②④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夏侯详十六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梁书 刘勰传》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梁书 刘勰传》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

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也。

父尚,越骑校尉。

勰早孤,笃志好学。

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

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

今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

天监初,起家奉朝请。

中军临川王宏引兼记室,迁车骑仓曹参军。

出为太末令,政有清绩。

除仁威南康王记室,兼东宫通事舍人。

时七庙飨荐,已用蔬果,而二郊农社犹有牺牲,勰乃表言二郊宜与七庙同改。

诏付尚书议,依勰所陈。

迁步兵校尉,兼舍人如故。

昭明太子好文学,深爱接之。

初,勰撰《文心雕龙》五十篇,论古今文体,引而次之。

其序日:“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

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夫,故用之焉。

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

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

上篇以上,纲领明矣。

至于割情析表,笼圈条贯,摛神性,图风势,苞会通,阅声字,崇替于《时序》,褒贬于《才略》,怊怅于《知音》,耿介于《程器》,长怀《序志》,以驭群篇。

下篇以下,毛目显矣。

”既成,未为时流所称。

勰自重其文,欲取定于沈约。

约时贵盛,无由自达,乃负其书,候约出,干之于车前,状若货鬻者。

约便命取读,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

然勰为文长于佛理,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

有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证功毕遂乞求出家先燔鬓发以自誓敕许之乃于寺变服改名慧地未期而卒文集行于世。

(节选自《梁书·刘勰传》)【注】奉朝请:官名。

飨荐:祭献。

“飨”通“享”。

二郊:祭天地。

驺奭:战国时期齐国人,一作邹奭,由于其著述特雕琢修辞,“饰若雕镂龙文”,故人称“雕龙”。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证/功毕遂/乞求出家/先燔鬓发以自誓/救许之/乃于寺变服/改名慧地/未期而卒/文集行于世B.有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证/功毕/遂乞求出家/先燔鬓发以自誓/敕许之/乃于寺变服改名/慧地未期而卒/文集行于世C.有救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证/功毕遂/乞求出家/先燔鬓发以自誓/救许之/乃于寺变服改名/慧地未期而卒/文集行于世D.有救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证/功毕/遂乞求出家/先燔鬓发以自誓/救许之/乃于寺变服/改名慧地/未期而卒/文集行于世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监,纪年之年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康绚字长明。

绚少俶傥有志气。

齐文帝
..为雍州刺史,所辟皆取名家,绚特以才力召为西曹
书佐。

永明三年,除奉朝请
...。

文帝在东宫,以旧恩引为直后,以母忧去职。

服阕,除振威将军、华山太守。

推诚抚循,荒余悦服。

永元元年,义兵起,绚举郡以应高祖,身率敢勇三千人,私马二百五十匹以从。

义师方围张冲于郢城,旷日持久,东昏将吴子阳壁于加湖,军锋甚盛,绚随王茂力攻屠之。

自是常领游兵,有急应赴,斩获居多。

天监元年,封南安县男,邑三百户。

魏围梁州,刺史王珍国使请救,绚以郡兵赴之,魏军退。

绚身长八尺,容貌绝伦,虽居显官,犹习武艺。

高祖幸德阳殿戏马,令绚马射,抚弦贯的,观者悦之。

其日,上使画工图绚形,遣中使持以问绚曰:“卿识此图不?”其见亲如此。

时魏降人王足陈计,求堰淮水以灌寿阳。

高祖使水工陈承伯、材官将军祖暅视地形,咸谓淮内沙土漂轻,不坚实,其功不可就。

高祖弗纳,发徐州、扬州人,率二十户取五丁以筑之。

假绚节,都督淮上诸军事,并护堰作,役人及战士,有众二十万。

堰起于徐州界,刺史张豹子宣言于境,谓己必尸其事。

既而绚以他官来监作,豹子甚惭。

俄而敕.豹子受绚节度,每事辄先谘焉,由是遂谮绚与魏交通,高祖不纳,犹以事毕征绚。

绚还后豹子不修堰至其秋八月淮水暴长堰悉坏决奔流于海祖暅坐下狱绚在州三年大修城隍号为严政。

绚宽和少喜惧,在朝廷,见人如不能言,号为长厚。

在省,每寒月见省官褴褛,辄遗以襦衣,其好施如此。

普通元年,除卫尉卿,未拜,卒,时年五十七。

舆驾即日临哭。

赠右卫将军,赙.钱十万,布百匹,谥曰壮。

(选自《梁书·康绚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绚还/后豹子不修堰至其秋/八月/淮水暴长/堰悉坏决/奔流于海/祖暅坐下狱/绚在州三年/大修城隍号/为严政
B.绚还/后豹子不修堰至其秋/八月/淮水暴长/堰悉坏决/奔流于海/祖暅坐下狱/绚在州三年/大修城隍/号为严政
C.绚还后/豹子不修堰/至其秋八月/淮水暴长/堰悉坏决/奔流于海/祖暅坐下狱/绚在州三年/大修城隍/号为严政
D.绚还后/豹子不修堰/至其秋八月/淮水暴长/堰悉坏决/奔流于海/祖暅坐下狱/绚在州三年/大修城隍号/为严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古代,谥号“文帝”指该帝善于治理天下,在领土、外交等方面有所建树。

B.奉朝请,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春季朝见为“朝”,秋季朝见为“请”。

C.敕,我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名称之一,多用于任官封爵、告诫臣僚等。

D.赙,指以财物帮助人办理丧事,也可以指送给丧家的布帛、钱财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康绚富有才华。

康绚少年时就卓尔不群,志向高远;齐文帝任雍州刺史时,康绚凭借自己特别的才华被召为西曹书佐。

B.康绚作战勇敢。

康绚跟随王茂歼灭吴子阳;康绚经常带领士兵巡游,哪里有危急就奔赴救援,杀死和俘获了很多敌人。

C.康绚深受亲近。

皇帝让画工给康绚画像,派宦官拿着画去问康绚是否认识画上的人,他被亲近的程度到如此地步。

D.康绚乐善好施。

康绚在省里时,寒冬腊月,拜见省官,自己衣衫褴褛,却赠送棉衣给穷苦百姓,他就是这样乐善好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高祖幸德阳殿戏马,令绚马射,抚弦贯的,观者悦之。

(5分)
(2)由是遂谮绚与魏交通,高祖不纳,犹以事毕征绚。

(5分)
参考答案:
10.C原文标点:绚还后,豹子不修堰,至其秋八月,淮水暴长,堰悉坏决,奔流于海,祖眶坐下狱。

绚在州三年,大修城隍,号为严政。

11.A “在领土、外交等方面有所建树”错,这样的帝王常谥号为“武王”。

12.D“拜见省官,自己衣衫褴楼,却赠送棉衣给穷苦百姓”错,应该是他看见省官衣衫褴楼就送棉衣给他们。

13.(1)高祖前往德阳殿骑马游玩,命令康绚骑着马射箭,康绚控弓射箭,箭穿过靶心,围观者都感到开心。

(得。

分点:“幸”“马射”“贯的”各1分,句意2分)(2)因此张豹子就诬陷康绚和魏国勾结,高祖不采纳他的话,仍然每事都向康绚征询。

(得分点:“谮”“交通’“纳”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康绚字长明。

康绚少年时卓尔不群,志向高远。

齐文帝当雍州刺史时,所选用的官员全都出自名家,康绚以他特别的才华被召为西曹书佐。

永明三年,康绚被授予奉朝请。

齐文帝在东宫当太子时,康绚因以前的旧恩情被齐文帝任为直后,因母亲去世而离职。

服丧期满,被授予振威将军、华山太守。

他安抚百姓,以诚相待,荒远地区的人也对他心悦诚服。

永元元年,高祖的仁义之师起兵,康绚带领整个华山郡响应高祖,他自己率领三千勇士,牵着自己的二百五十匹马跟从高祖。

起义部队正把张冲围困在郢城,旷日持久,东昏侯的将领吴子阳沿加湖形成包围圈,军队的前锋很厉害,康绚随王茂奋力进攻,歼灭了吴子阳。

从此康绚经常带领士兵巡游,哪里有危急就奔赴哪里救援,杀死和俘获了很多敌人。

天监元年,康绚被封为南安县男,食邑三百户。

魏军包围。

了梁州,刺史王珍国派人来请求援助,康绚带领竞陵郡的士兵前往,魏军退走。

康绚身高八尺,相貌堂堂,无与伦比,即使位居高位,仍然练习武艺。

高祖前往德阳殿骑马游玩,命令康绚骑着马射箭,康绚控弓射箭,箭穿过靶心,围观者都感到开心。

这天,皇帝让画工给康绚画像,派宦官拿着画去问康绚:“你认识这图上的人吗?”他被亲近的程度到如此地步。

当时魏国投降过来的王足提出一个计策,请求在淮水上筑拦河坝,用水灌溉寿阳。

高祖让水工陈承伯、材官将军祖眶去视察地形,(他们视察以后)都说淮河内沙土轻漂,不坚实,不可以筑坝。

高祖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发动徐州、扬州两地的百姓,以每二十户取五丁的比例,抽调人丁去筑大坝。

授康绚符节,都督淮上诸军事,并监护堰坝的修筑,服役的民工和战士,共有二十万之多。

大堰在徐州界内开筑时,刺史张豹子在境内到处扬言,说自己一定会主管这件事。

后来康绚派其他官员来监督主管这项工作,张豹子感到非常羞愧。

不久,皇帝命令张豹子受康绚的节度指挥,每件事都要先向他咨询,因此张豹子就诬陷康绚和魏国勾结,高祖不采纳他的话,仍然每事都向康绚征询。

康绚回去后,张豹子不再修筑大坝,到这年的秋季八月,淮河水暴涨,堰堤全被冲决毁坏,河水一直奔流到大海,祖睢因而被逮捕下狱。

康绚在州任职三年期间,大修护城壕,为政号令严谨。

康绚性情宽厚和悦,喜怒不形于色,在朝廷,看见别人就像是不会说话的人,被称为长厚之人。

在省里,每当寒冬腊月看见省官衣衫褴褛,就送棉衣给他们,他就是这样乐善好施。

普通元年,康绚被授予卫尉卿,还未正式拜官就去世了,终年五十七岁。

皇帝当天亲自去哭悼。

追赠他为右卫将军,送十万钱、一百匹布为他办丧事,谥号为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