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病理类型(1)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肺癌分类简介ppt课件

肺癌分类简介ppt课件
46
粘液表皮样癌
47
腺样囊性癌
在形态上与涎腺同名的肿瘤相同 占肺肿瘤的比例<1%
48
对于小活检和细胞学诊断的一些规定
“AIS”和“MIA”的诊断不能用于小活 检和细胞学标本。 大细胞癌和多形性癌也不能依据小活检 和细胞学诊断 借助于免疫组化(TTF-1,P63等),尽 可能将NSCLC区分为倾向腺癌(培美曲 塞、贝伐单抗)或倾向鳞癌,以供药物 治疗的选择。
7
8
9
2004年WHO分类在肺腺癌方面已不能充 分反映肿瘤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和影像 学的进展,也不能满足临床治疗和预测 预后的需要。
10
2011年,IASLC/ATS/ERS公布了国 际肺腺癌多学科分类。
11
肺腺癌最新病理观点
1、不再使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和混 合型腺癌的术语。
2、对于手术切除的肺腺癌标本,增加原位 腺癌(AIS)及微小浸润腺癌(MIA)的 术语。

4
鳞状细胞癌的亚型
乳头状亚型 透明细胞亚型 小细胞亚型 基底细胞样亚 型
5
腺癌
目前已成为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 50%)。 大多数为周围型肿块 易累及胸膜或胸壁
6
腺癌的亚型
腺癌混合亚型 腺泡样腺癌 乳头状腺癌 细支气管肺泡癌
实性腺癌伴有粘液产 生
胎儿性腺癌 粘液性(胶样)癌 粘液性囊腺癌 印戒细胞腺癌 透明细胞腺癌
49
对于小活检和细胞学诊断的一些规定
对于小活检和细胞学除用于病理诊断外, 应适当保留一些标本做基因突变、扩增和 染色体易位等分子检测。用于指导和预测 靶向药物的治疗。 如有可能,细胞学最好与小活检一起进行, 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50
肺癌的组织学类型简介

肺腺癌病理分类(新课件)

肺腺癌病理分类(新课件)

18
原位腺癌(AIS)
2020-12-08
肺腺癌病理分类(新课件)
19
微浸润型腺癌(MIA)
病理:单发的体积小的(≤3cm)局限性腺癌,以附壁样生长为主 要特征,局灶浸润≤0.5cm, (出现了腺泡、乳头、微乳头或实 性,间质中可见肿瘤成分).
• 肿瘤侵犯淋巴管、血管、胸膜或出现坏死;不诊断MIA,而要诊 断LPA
推荐将细胞学检查与小活检组织学检查同时进行,以提 5 高诊断的准确性。
免疫组化
主要用于鉴别原发性肺腺癌与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转移性癌、 恶性间皮瘤以及是否伴神经内分泌分化
特异性标记物
肺腺癌TTF-1、Napsin A 、CK7; 肺鳞癌p63、p40 、CK5/6
结果判读
TTF-1、Napsin A+ ,明确诊断肺原发腺癌; p63、p40 +,明确诊断鳞癌; TTF-1、Napsin A、p63同时+,伴有粘液:倾向肺腺癌
• 几乎为非粘液性改变,
• CT表现:mGGN(混杂密度毛玻璃结节),实性成分多位于中央 ≤0.5cm
2020-12-08
肺腺癌病理分类(新课件)Leabharlann 20为早期肺腺癌.
2020-12-08
肺腺癌病理分类(新课件)
8
➢目前(公认)大多数肺腺癌是通过AAH—AIS--MIA, 最终发展成为浸润性腺癌(IAC)
• 但少数肺腺癌。在发生的初期就是侵袭能力极强的浸润 性腺癌,
• 通常直径小于2cm,就已经有纵隔或肺内淋巴结转移。 • 这类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多数是微乳头型或实体伴粘液分
循证医学证据。建立的一个对治疗、预测及预后更有意 义的分类系统。
2020-12-08

肺腺癌病理与影像ppt课件

肺腺癌病理与影像ppt课件

提高对AIS认识的重要性
1.目前教科书上对AIS的描述过于简单,而相关的专业 书籍仅3本: 韩一平、李强 主编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9年出版的 “细支气管肺泡癌” 及 乔贵宾、曾伟生、 钟文昭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 “细支气 管肺泡癌”及广州1本。业务培训和会议又相对很少, 使国内很多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知能力和诊断水平较低。
focal solid portion (实体性结节)
IIA
pGGN +focal-solid nodule=混合性结节
依据 Hansell DM et al. Fleischner society:glossary of terms for thoracic imaging. Radiology ,25008, 246(3):697-722
肺腺癌的病理、影像与鉴别
1
肺腺癌病理分类最新标准(2011)
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ASLC)美国胸科学会(ATS) 欧洲呼吸学会(ERS) 2011年在“胸部肿瘤学杂志” (J.Thorac Oncol)公布关于肺腺癌的国际多学科 分类新标准。在新标准中不再使用 细支气管肺泡癌
(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 BAC)和混合型肺腺癌 的名称,而代之以原位腺癌(AIS)和 微浸润腺癌(MIA)的命名。
占肺癌5%,吸烟 周围型大肿块,边缘 周围巨大结节 其中10% NSCLC, 光整,生长快,早转移,有明显高代谢表现 症状咳嗽,体重
巨大肿块,边缘光整,周围 TTF-1 (+)-50%
坏死,空洞少见。
Pan-cytokeratins (+)包括
34Be12 ,神经内分泌m(-)
占肺癌20%,吸烟 小病灶大转移: 2/3发现时即有瘤旁 纵隔,肺门 压迫症状:SVC S 包绕大血管,气管

肺腺癌病理类型(1)PPT课件

肺腺癌病理类型(1)PPT课件
• 注意临床有无结直肠癌的病史; • 与结直肠癌不同:肺肠型腺癌大多数同时
表达CK7(少数病例不表达); TTF-1 可表 达于50%病例; • 肺腺癌组织形态学与结直肠癌类似,但IHC 缺乏肠型标记时,建议用肺腺癌伴肠型形 态而不用肺腺癌伴肠型分化
31
透明细胞癌和印戒细胞癌 这两种亚型是关于癌细胞的描述,可
• The search strategy identified 11,368 citations of which 312 articles met specified eligibility criteria and were retrieved for full text review.
7
8
33
3)对小活检和细胞学标本除用于病理诊断外 ,应适当留存一些标本做基因突变、扩增和染 色体易位等分子检测,能用于预测某些靶向药 物治疗的疗效; 4)新分类推荐,如有可能,细胞学检查最好 与小活检检测一起进行,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34
谢 谢!
35
17
原位腺癌 (adenocarcinoma in situ, AIS)
• 属于以前BAC的一种; • 直径≤3cm的肺腺癌; • 瘤细胞沿原有的肺泡结构生长(附壁性生长); • 肿瘤缺乏间质、血管或胸膜浸润; • 缺乏乳头状或微乳头状排列,肺泡腔内不见肿
瘤细胞; • 可分为非粘液性、粘液性和混合型
见于多种浸润性腺癌。 新分类不再作为独立的组织学类型。 若出现透明细胞或印戒细胞,可报告
其百分比。 新近研究发现,实性癌伴>10%印戒细
胞的肿瘤中高达56%病例有
echinoderm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like 4 (EML4) and ALK gene fusions (EML4-ALK).

肺腺癌讲课PPT课件

肺腺癌讲课PPT课件

肿瘤直径大于 3cm
肿瘤位于肺叶 边缘,容易切

肿瘤位于肺叶 中心,但患者 身体状况良好, 能够耐受手术
肿瘤位于肺叶 中心,但患者 身体状况良好, 能够耐受手术, 且肿瘤直径大
于3cm
手术类型: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楔形切除术等 手术目的:切除肿瘤,防止扩散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呼吸功能受损等 术后护理:呼吸功能锻炼、营养支持、心理辅导等
肺腺癌病例分享
患者年龄: 性别:男
50岁

症状:咳 嗽、胸痛、 呼吸困难
诊断:肺 腺癌
治疗方案: 手术切除+ 化疗
预后:患 者术后恢 复良好, 化疗效果 显著,目 前病情稳 定。
年龄:55岁
症状:咳嗽、胸痛、呼吸困 难
患者性别:男性
诊断:肺腺癌晚期
治疗方案:化疗、放疗、靶 向治疗
预后:病情稳定,生活质量 提高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红 肉和加工食品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胸部X光检查, 早期发现肺癌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 酒、规律作息等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 焦虑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 病
保持积极心态: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心态 建立支持网络:与家人、朋友、医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支持关系 参加社交活动:参加社交活动,增强社交能力,减轻心理压力 寻求专业帮助:如有需要,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
肺腺癌的预防和日 常护理
肺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将更加精准和个性化 未来肺腺癌的预防和康复将更加受到重视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肺腺癌的治愈率将进一步提高 肺腺癌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学研究将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

【优选】肺腺癌病理分类PPT资料

【优选】肺腺癌病理分类PPT资料

TTF-1、NnapsinA 和p40、p63同时-
NSCC ,NOS 差分化癌
要与其他肿 瘤鉴别:
神经内分泌标记:CgA、Syn、CD56 ; 恶性间皮瘤标记:WT-1、D2-40、Calretinin、HMB-1 (MC)、CK5/6
肺腺癌分类
浸润前病变
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 原位腺癌(AIS)原来≤3cm的BAC
版与2004版的变化
➢ 终止使用“BAC”的概念。 ➢ 新分类分为浸润前、微浸润性、浸润型。 ➢ 将浸润前病变扩展为两个亚类, AAH、AIS ➢ 增加原位腺癌(AIS )、微浸润性(MIA) 。 ➢ 对于小活检及细胞学标本提出了新要求和标准,诊断分
型尽可能明确。 ➢ 强调:免疫组织化学、分子检测、影像学和手术时应该
也有例外
原位腺癌(AIS)
原位腺癌(AIS)
微浸润型腺癌(MIA)
病理:单发的体积小的(≤3cm)局限性腺癌,以附壁样生长为 主要特征,局灶浸润≤0.5cm, (出现了腺泡、乳头、微乳头 或实性,间质中可见肿瘤成分).
• 肿瘤侵犯淋巴管、血管、胸膜或出现坏死;不诊断MIA,而要 诊断LPA
• 几乎为非粘液性改变, • CT表现:mGGN(混杂密度毛玻璃结节),实性成分多位于中央≤
以附壁样生长为主的腺癌,形态学于AIS和MIA相接近,但浸润灶至少 一个最大径 如有淋巴管、血管 和胸膜侵犯及肿瘤坏死,也应诊断为LPA 仅适用于非粘液腺癌
原位腺癌(AIS)/微浸润型腺癌(MIA)/附壁状为主的腺癌 (LPA) 归为早期腺癌,完全手术切除病灶(锲型、肺段或肺叶)可达几乎 100%的5年无病生存。
APA
腺泡
乳头
微乳头
浸润性腺癌(实体为主型)

肺癌的病理学特征参考幻灯片

肺癌的病理学特征参考幻灯片
11
肺癌是从气管、支气管的上皮细胞发生的一类 恶性肿瘤,即支气管表面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 、神经内分泌细胞及支气管壁腺体上皮细胞;在各 种致病因素作用下,经过上皮细胞的增生,不典型 增生及癌变而发生。
12
13
14
15
16
17
18
肺组织学 肺鳞状细胞癌 肺腺癌 肺神经内分泌癌
4
肺组织学 肺鳞状细胞癌 肺腺癌 肺神经内分泌癌
5
6
7
支气管表面上皮细胞 人体正常支气管表面上皮有纤毛柱状细胞、粘液细胞
(杯状细胞)、基底细胞及小粘液颗粒细胞,在这几种细胞 中只有基底细胞和小粘液颗粒细胞能发生肺癌。
基底细胞是支气管粘膜上皮的生发上皮,细胞呈圆形, 位于上皮基底部,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增殖能力强,当纤 毛柱状上皮及杯状细胞损伤、消亡时,它可以分化为纤毛柱 状上皮细胞或杯状细胞,小粘液颗粒细胞是粘液细胞的一种, 分布在粘膜上皮的大部分,这两种细胞具有向鳞状上皮细胞 和腺上皮分化的特性,可发生鳞癌、腺癌、腺鳞癌、及具有 腺、鳞分化特征的大细胞癌、透明细胞癌、巨细胞癌及梭形 细胞癌等。
9
神经内分泌细胞 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绝大多数是单个孤立存在的,位
于支气管树各个平面的表面上皮细胞之间基底膜上,嗜银染 色其胞质内有嗜银颗粒;免疫组化染色,神经内分泌标记抗 体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素A (ChromograninA CgA)、突触素(Synaptophysin Syn)、Leu7及蛋白基因产物(Protein gene product 9.5, PGP9.5)等可呈阳性反应;此外,神经内分泌细胞亦可表 达某些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 (GH)、降钙素(Calcitonin CT)、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胃泌素 (gastrin)、胰多肽(Pancreatinc Polypeptide PP)等。

肺癌病理学分类PPT

肺癌病理学分类PPT

WHO肺肿瘤分类
恶性上皮性肿瘤
1
小细胞癌
SCLC
2 鳞状细胞癌
3
腺癌
4
大细胞癌
5
腺鳞癌
NSCLC
6
肉瘤样癌
7
类癌
8 唾液腺肿瘤
1.3 恶性(malignant) 1.3.1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变异型(variants) 1.3.1.1 乳头状(papillary) 1.3.1.2 透明细胞(clear cell) 1.3.1.3 小细胞(small cell) 1.3.1.4 基底细胞样(basaloid) 1.3.2 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变异型(variants) 1.3.2.1 复合性小细胞癌(combined small cell carcinoma)
• 病理变化:
肉眼
1.肿物多发生于主支气管和叶支气管,破坏支 气管壁,可突入腔内致狭窄,并浸润周围肺组织;
2.肿物呈灰白或灰黄色; 3.支气管旁肺门淋巴结肿大。
临床特点:
1.居于肺癌首位(占40%左右) 2.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吸烟者(>90%病例) 3.多位于肺门(中央型) 4.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晚期胸疼、声音嘶哑, 部分病人出现胸水 5.影像学:肺门占位性病变,肺萎陷
长缓慢,一般不转移,常为多灶性,为低 度潜在恶性肿瘤,可认为它是一种类癌前 病变。
肺浸润前病变
• 非 典 型 腺 瘤 样 增 生 ( 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T ) , 亦 可称为不典型肺泡增生,肺泡不典型增 生,细支气管肺泡腺瘤,不典型细支气 管肺泡细胞增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约70%肺癌是通过这样的标本确诊。
12
4.在进展期 NSCLC患者,应尽可能确定其 为腺癌或鳞癌,因有以下重要的原因:
• 腺癌或者NSCLC NOS应检测EGFR突变,
因其突变的存在可以预测其对EGFR酪氨 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反应; • 与鳞癌比较,腺癌是预测培美曲塞治疗 的一个强有力的指标; • 潜在致命性的大出血可发生于接受贝伐 (bevacizumab)单抗治疗的鳞癌患者。
• The search strategy identified 11,368 citations of which 312 articles met specified eligibility criteria and were retrieved for full text review.
7
8
观遗传学改变,和FHIT 表达等与肺腺癌密切
相关。
16
AAH组织病理学特征
• 局限性病变,直径≤0.5cm; • 轻度或中度不典型II型肺泡上皮细胞或/和Clara细胞
沿着肺泡壁和呼吸性细支气管增生; • 细胞呈圆形、立方形、低柱状或钉突样,核圆或卵圆
;核内包涵体常见; • 部分病例可见AAH到AIS的连续性形态改变。
17
原位腺癌 (adenocarcinoma in situ, AIS)
• 属于以前BAC的一种; • 直径≤3cm的肺腺癌; • 瘤细胞沿原有的肺泡结构生长(附壁性生长); • 肿瘤缺乏间质、血管或胸膜浸润; • 缺乏乳头状或微乳头状排列,肺泡腔内不见肿
瘤细胞; • 可分为非粘液性、粘液性和混合型
内的转移灶。
20
MIA中浸润性成分的确定标准
肺腺癌IASLC/ATS/ERS国际多学科分类 (2011)
1
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和严 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恶性肿瘤。
肺腺癌是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 肺癌的50%)。肺腺癌不同组织学亚型在临床、 影像学、病理学和遗传学上有很大差异。
2
• WHO 1967, 1981和 1999关于肺癌的分类主要由 病理学家编写。2004年版本作了些修改,增加 了分子遗传学和临床信息。
13
5.如果肿瘤仅以光镜为基础不能分类, 应采用如免疫组织化学和/或黏液染色对 肿瘤进一步分类。 6.NSCLC一术语,应尽量少使用。
14
• 浸润前病变 不典型腺瘤性增生 原位腺癌(≤3cm原BAC) 非黏液型 黏液型 黏液/非黏液混合型
15
不典型腺瘤性增生 ( 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
18
• 微浸润性腺癌(≤3cm附壁样为主的癌,
伴有≤5mm浸润)
非黏液型
黏液型
黏液/非黏液性混合型
19
微浸润性腺癌
(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MIA)
• 小的、孤立性腺癌,直径≤3cm; • 主要呈附壁样生长,同时伴有浸润,且任一
病灶浸润的最大直径≤5mm; • MIA 主要为非粘液性,极少数是粘液性; • MIA可呈多发性,但均为同时原发,而不是肺
10
3.浸润性腺癌分类以癌细胞的主要生长方式 命名,其分型包括:
附壁为主(原伴非黏液型BAC的混合型腺癌) 腺泡为主 乳头为主 微乳头为主:为一新增的组织学亚型。 实体为主伴粘液产生(每2个高倍视野至少有5个
癌细胞胞浆内有粘液)
11
腺癌的变异型: 浸润性黏液腺癌(原黏液型BAC) 胶样型 胎儿型 肠型腺癌 此分类为小活检和细胞学标本的指
• 但近6年来,特别是医学肿瘤学、分子生物学和 放射学等关于肺腺癌取得了明显进展。
3
主要进展: 1)肺腺癌中EGFR突变以及预计针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的反应; 2)排除鳞状细胞癌。因肺腺癌对多靶点抗叶酸药物培美曲 赛(pemetrexed)和抗血管内皮生成药物贝伐单抗( bevacizumab)治疗有效,而鳞癌对培美曲赛治疗效果不如 腺癌,用贝伐单抗治疗可引起威胁生命的大出血。 3)放射学与病理学的相关性为肺癌早期发现、类型识别、 浸润边界和外科处理时间等可提供积极评价。
9
2. 对于手术切除的肺腺癌标本,增加原位腺癌 (AIS)及微小浸润性腺癌(MIA)的术语。 AIS和MIA常为非黏液性,极少是黏液性。 此类小的孤立性腺癌,无论它们是纯附壁 状(lepidic)生长(AIS)或≤5mm浸润性附 壁状生长为主(MIA)的病人,肿瘤经完整切 除,将有100%或约100%疾病特异性生存率。
• 属于肺腺癌的浸润前病变;
• 5-23%肺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可见AAH;7%肺
腺癌标本中可见多灶性AAH;
• 分子生物学显示AAH在细胞的克隆性、KRAS 突变,KRAS多态性, EGFR突变, p53 表达,
杂合子缺失,甲基化,端粒末端转移酶(
telomerase)过表达,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 表达, Wnt 通路表
4
• 2004年WHO分类已不能充分反映肿瘤分子生 物学、病理学和影像学的进展,也不能满 足临床治疗和预测预后的需要。
• 2011年,IASLC/ATS/ERS 公布了肺腺癌的 国际多学科分类。
5
J Thorac Oncol. 2011; 6(2): 244-285 6
பைடு நூலகம்
• An international core panel of experts representing all three societies was formed with oncologists/pulmonologists, pathologists, radiologists, molecular biologists, and thoracic surgeons.
肺腺癌病理最新观点
1.不再使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和 混合型腺癌的术语。
以前的BAC文献上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 1)孤立性小非浸润性周围性肺癌具100%的5年生存率 2)浸润性腺癌伴微小浸润具近100%的5年生存率; 3)混合性浸润性腺癌; 4)以前的BAC伴粘液或非粘液型; 5)广泛播散的肺腺癌伴很低的生存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