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对象的模块化开放式综合实验及其平台建设

合集下载

通信工程专业开放式虚拟实验平台构建

通信工程专业开放式虚拟实验平台构建

通信工程专业开放式虚拟实验平台构建摘要:指出目前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现状中的问题,阐述将开放式虚拟实验平台引入实验教学的意义,对虚拟实验平台的功能特点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基于虚拟实验室的实验体系结构,说明结合通信实验教学的实践,将虚拟实验平台应用于课内实验教学和课外创新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开放式;虚拟实验平台;实验体系结构0、引言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扩招给实验教学带来了巨大压力,导致高校教学资源不足。

通信技术的发展和通信系统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已使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面临如下问题。

1)实验室难以实现真正的开放。

由于通信专业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依赖费用较高的硬件实验设备,实验教学受时间、地点、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学校的实验教学资源难以做到充分有效地利用,使得“开放实验室”无法实现真正的开放。

2)教学目标难以落实。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环节中,学生主要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验证性实验,学生在实验课之前无法对理论及实验设备进行较好地预习,教学目标难以达到,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更是难以开展。

3)常用的仿真软件缺乏真实性。

虽然Matlab和SystemView是很优秀的仿真建模软件,多年来在中国石油大学通信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Matlab和SystemView也有局限性,一般它不能脱离Matlab和SystemView集成环境工作,而且编写图形用户界面的功能比较弱,学生使用这种仿真软件对通信系统进行模拟时,和实际的系统相比还是有区别的。

针对通信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等问题,提出将e-Labsim开放式虚拟实验平台引入到通信仿真实验教学中,构建了通信专业的开放虚拟实验平台,并尝试在实验教学中将Matlab和e-Labsim平台进行适度的衔接,突破现有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创新人才培养多元化、多样化和多变化的实验教学改革模式。

1、开放式虚拟实验平台的特点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统筹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推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和实验室开放。

模块化综合电子系统设计实验平台

模块化综合电子系统设计实验平台

的 。加 强 对 学生 借 助 先进 的 电子 系统 C D工具 进 A 行 复杂综 合 电子 系 统 的设 计 能 力 的培养 , 提 高 电 是
子信息 类学 生工 程实 践能 力和 就业 竞争力 的有效途
径 ~ l 45
发 。根据 以上 要 求 , 合 电 子 系统 设 计 实 验 平 台 由 综

2 5 —
21 0 0年 7 月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续 表
第 2 卷 0
的灵活 性和集成 度 , 盘 电路 和 地址 译 码 电路 采用 键

片 A ea公 司 的 C L P 0 4 C 4芯 片 实 hr P D E M3 6 T 4
现 。C L P D内部 逻辑 电路 分 为 两部 分 , 一部 分 为 编 码式 键盘接 口, 功能是将 4×4矩阵式 键盘转化 为 其
关 键词 :综合 电子 系统设计 ;C 0 1 3 0单片机 ;实验平 台;模块化设计 85F 6 中图分 类号 :T 7 2 N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63—7 3 ( 00 增刊 一0 2 —0 982 1) 05 3
O 引 言
信息 类二 、 三年级学 生在学完模 电、 电 、 数 单片机 等基 础课
表 1 综合 电子 系统 设 计 实验 平 台 系 列模 块
现有 的实验 设备 大多 针对 某一 门课 程实 验而设 计 , 能 固定 、 功 实验项 目固定 , 法 实现 二次开 发 , 无 难 以适应 培 养学生 综 合运用 知识 的实 践 能力 培 养 。为 了改变 上述 现状 , 合 省 级 电工 电子 实 验 教 学 示 范 结 中心建 设 , 我们研 制 开发 了用 于 综合 电子 系 统 设 计 的 自制设 备— — “ S E DM一 1型综 合 电 子 系 统 设 计 实 验平 台” 。该 实验平 台具 有 以下特 点 : 一是涵 盖 了模

模块化开放式电路综合实验(2)——语音系统功能电路设计

模块化开放式电路综合实验(2)——语音系统功能电路设计

s u 6 t ’p a tc la i t n n e e d n l x l r t r p rt Ta i g t e s e c i n lp o e sn y t m t d n s r c ia b l y a d i d p n e t e p o a o y s ii i y . k n h p e h sg a r c s i g s s e
Th p e h sg a r c sig s se es e c in lp o e sn y tm
Ya n yn ,Qi i n,M aLig i o Yig i g j Ca u n n
( olg fElcr a n iern ,Z ein iest C l eo eti lE gn e ig h j gUnv ri e c a y,Ha g h u3 0 2 ,Chn ) n zo 10 7 ia
结 构 方 式 , 便 于 学 生 自主 、 放 地 设 计解 决 方 案 , 使 像 电 路 原 理 实 验 这 样 的 底 层 基 础 实 验 , 够 在 未 学 习 既 开 也 能 后 续 课 程 之 前 即可 依 托 系 统 功 能 来 进 行 。基 于 该 系 统 , 出 5 建 议 把 模 块 由浅 人 深 地 实 施 。 提 个
显 的 教 学 效 果 。 本 刊 《实验 室 创 新 》 目从 2 1 栏 O i年 第 4期 起 连 续 4期 刊 登 姚 缨 英 教 授 等 撰 写 的 系 列 文
章 , 绍 该 实 验 项 目的 内容 、 法 、 介 方 实施 方 案 和 基 本 经 验 , 广 大 读 者 借 鉴 、 考 。 这 篇 文 章 是 该 系 列 文 供 参
I S 1002 S N
. . . . . . .

单片机原理“开放式”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单片机原理“开放式”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 专题 研讨 】
单 片机 原理 “ 开放式” 模块化实验教学模 式的构建
杨 亚宁 , 马
( 大连民族学院
彪, 吴宝春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 院, 辽宁 大连 1 1 6 6 0 5 )
摘要 : 本 文针 对单 片机 原 理 实验课 教 学 中存 在 的 问题 , 在 实践教 学发展 的 新形 势 下 , 本 着以人 为本 、 因材 施教 的教 学理
基础 , 而且也是学生从《 模拟电路》 、 《 数字电路》 和《 电路原 理》 等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重要桥梁 。针对大多数高等
院校在 该 课程 实 验教 学 过程 中师 生经 常 反 映 的问题 , 本 文 构建了“ 开 放式 ” 模块 化单 片机原 理 实验 教学 模 式 。 该教 学 模 式针 对 以往 单 片机 原 理 实验 教 学存 在 的 问题 , 以提 升 实 验效果为核心 , 以整 合 资 源 、 注 重 实效 、 鼓 励 创 新 为 原则 ,
效解 决 。
二、 新模 式 的构 建思 路 与 实践
1 . 课 题 组 负责 的管 理模 式 打破 开 放式 实 验 时 间局 限 。
些 其 他 问题 , 据实 际 调查 , 1 5 . 6 %的学生 对 实 验室 开 放后 实 验 内容连贯性 、 实验课时保障和实验结果验收等问题存在
定的不满情绪 。本文以单 片机原理实验课 为基础 , 本着 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 以验证基础 、 鼓励探索为 指导思想 , 以 实验 内容 连 贯 、 实 验 过 程 独立 和考 核 形 势 多 样 为原 则 , 构建 一整 套 单 片机 原理 “ 开 放式 ” 模 块化 实 验 教
念, 构 建 了由课 题 组 负责、 多平 台操 作 、 网络 平 台互 动和 多元评 价机 制 组成 的单 片机 原理 “ 开放 式” 模 块 化 实验教 学模 式 , 该 模 式优 化 了教 学资 源 、 丰 富 了实验 内容 、 完善 了评价 机 制 、 顺 应 了实验教 学改 革发 展 的 方向 , 具有 很好 的 推 广和借 鉴 价值 。

开放式实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开放式实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开放式实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开放式实验管理系统开放式实验管理系统(Open Laboratory-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用于支持实验室管理,并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与研究协作的系统。

它是由计算机与网络通信系统构建而成,要在实验室显著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推动实验室研究内容协同整合、提高研究工作质量水平、保护实验室研究结果和促进实验室社会影响力。

2设计与实现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构建,考虑到可靠性与互通性,有许多设计步骤需要考虑,其中包括元数据管理、项目管理、用户管理、任务管理、数据管理、安全管理等。

1)元数据管理:建立数据中心,收集并组织实验室的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实验文件等,以便在实验室的多人协同研究中形成一个有序的数据库,提供一个便捷的信息查询系统。

2)项目管理:在实验室中,多个实验者可能进行多个研究项目同时运行,因此为管理多个研究项目,需要设置项目管理,它可以把多项目信息进行归类,方便管理。

3)用户管理:通过设计用户管理策略,可以管理每个实验室成员,实现对每个用户不同功能和系统版本的控制,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4)任务管理:在实验室中,多名实验者可能要执行多个任务。

为了管理这些任务,需要建立任务管理系统,对实验室活动进行计划,指派任务,并实时追踪记录等相关信息。

5)数据管理:实验室的大多数研究是基于数据的,从实验室数据的采集、保存、存储和管理等,都要依赖于专业的数据管理系统,使实验室的数据能够处理、存储和共享。

6)安全管理:开放式实验室安全管理,包括对实验室人员、设备、服务器、实验结果、数据进行管理。

为了保障实验室内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实施强制的数据安全技术管理,同时也应加强实验室内各种安全管理的实施。

以上几个步骤是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而实现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最主要的是需要建立一种适合实验室业务管理的网络,以及设计一种可以适应实验室业务变化的软件管理系统,比如可以使用Web 开发技术构建网络,使用XP等软件技术构建管理系统,然后在软件部署实施环节中,将软件与网络系统相结合,运用把网络技术与软件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开放式实验室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装备信息感知科研实验平台的建设策略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装备信息感知科研实验平台的建设策略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装备信息感知科研实验平台的建设策略0 引言装备物联网云科研实验平台,集成了先进的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嵌入式中间件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等,面向装备使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战地状况、装备车辆技术状况、车场管理、装备维修、装备物资管理等,具有统一开放的API接口,提供各个环节各种传感器数据的接入、存储以及应用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桌面平台、军用手机平台等终端登录云平台,远程访问系统中的物联网设备,也可利用开放的API方法搭建各种物联网应用系统。

1 硬件组成装备物联网云科研实验平台的基础系统采用弯曲开源的云计算平台OpenStack实现,主要由云控制器、云计算节点、客户端组成。

部署过程中,云控制器与计算节点由两台高配置的台式机组成,客户端为任意机器(桌面台式机、智能手机等)。

它们通过千兆交换机互联。

上行接入互联网,下行通过以太网或移动通信网络与应用科研实验区的实训平台连接。

该云平台的具体硬件组成如表1所列。

表1 装备物联网云平台硬件配置清单主要设备名称硬件性能数量控制器CPU第二代智能英特尔酷睿i7 处理器i7-3770,3.4 GHz1内存4GDDRIII 1333硬盘1 TB网卡集成千兆网卡计算节点CPU第二代智能英特尔酷睿i7 处理器i7-3770,3.4 GHz1内存4GDDRIII 1333硬盘1T网卡集成千兆网卡2 软件组成平台软件主要包括OpenStack云计算平台以及装备物联网云系统两部分。

2.1 OpenStack云计算平台OpenStack云计算平台帮助我们建立自己的IaaS,分别在两台PC 机上部署云控制器和计算节点。

云控制器主要项目有Compute(Nova)、对象存储(Object Storage,Swift)、镜像服务(Image Service,Glance)。

另外还包括Identity Service(Keystone)和Dashboard(Horizon)。

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第06期2020年3月No.06March,20201 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平台随着高校改革不断深化发展,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亦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1]。

建立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平台,可以丰富实验室内容、拓展实验室项目、优化实验室管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促进新型校园建设。

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平台是基于.NET 环境开发的,.NET 不仅具有Web 多层结构的B/S 模式应用程序,还能够提供强有效的.NET Framework 平台[2]。

该平台设计的目的是在.NET 环境的支撑下,开发实验室管理平台,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规范的管理流程解决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能够及时、高效、顺利地完成,提升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使管理工作效率最大化[3]。

2 系统构思2.1 系统设计思想基于大学多个学院的实验室现状,结合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标准的管理流程、信息化互联网设备,开发使用成本低、性能高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平台,实现对实验室的线上管理。

开放式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的优势在于,通过中心的数据库可以实现对系统的综合性管理,利用网络交互技术实现对系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4]。

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平台的使用,推动高校实验室的高度开放化、标准化、流程化管理。

该平台主要包括:实验室预约、实验室维修管理、实验室日常管理、基本信息、统计分析、安全检查6个模块,涵盖整个实验室的管理内容,促进高校实验室的标准流程化的管理方式,推动高校校园的信息化发展。

对于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的使用,除教学计划安排的时间,可在线上进行实验室预约,平台将统计实验室及器材的使用情况,展现给管理员用户,以便做出相应决策和调整。

该平台可直接搭建在学校服务器上,方便学校对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统一管理。

2.2 需求分析开发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平台除了完成注册、登陆等基本功能之外,根据需求还需完成以下几种功能:(1)添加基础课程。

阶段化、模块化、层次化和开放式工科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阶段化、模块化、层次化和开放式工科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阶段化、模块化、层次化和开放式工科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摘要】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实验教学是创新性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发挥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章分析了传统实验教学体系的不足,根据工科专业复合型、应用型的培养目标,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设计构建了“阶段化、模块化、层次化、开放式”的工科实验教学新体系,同时建立实验教学新体系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实验教学体系;阶段化;模块化;层次化;开放式;保障机制实验教学是理工类本(专)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逐步地完成由学习者到实践者的转化,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劣是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基本目标的实验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终极目的的教育模式,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目前,在高校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学科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理念导致实验教学处于被动而难以自成体系,实验课只是理论课的辅助形式,没有相应的实验环境来承担实践和创新的任务,这种状况不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传统实验教学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一)实验教学理念传统的实验课存在着实验内容陈旧且一成不变、教学手段落后和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

实验项目的开设、仪器设备的操作、实验教学的管理等往往以教学人员为主体,很少兼顾学生对知识探究的需求,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制约着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实验教学理念指导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训练,没有环境进行实践和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限制,久而久之将导致学生自我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欠缺,不能适应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 1年第11期 总第123期 中国观代 装备 ISSN1672.1438 CN1 1 ̄994/T 

姚缨英樊伟敏张伟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开发并实施了“系统关联性、模块化、开放式综合实验”,实验 内容与一定的应用背景相关,体现了相关课程知识体系之间的系统关联性,并通过波形、声音、光、运动等可视化效果使 实验趣味化。其模块化的结构便于自主、开放地设计解决方案。 关键词:模块化;综合实验;自主创新 

The development of modular open inte ̄ative circuit experiments and platfoITfl Yao Yingying.Fan Weimin.Zhang W_ei Zheiiung university,Hungzhou,3 1 0027,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 and e ̄loring spirit,develop and implement the system related,modular, open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1.The experiment content has certain application background,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systems of diferent courses.111e interesting visual effect of the system might be seen through the waveform,sound,light,etc.111e modular structure for independent and open to design solutions. Key words:modular;integrative experiments;innovmion ability 

实践是检验基础知识点掌握程度的最好方式,也是 创新教育的最佳载体,因此,以工程应用为核心整合电 工电子系列实验课程,在复杂的应用背景下学习基本理 论和实验,容易构建知识间的关联关系,激发学生的学 习热情,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独立设课的电路、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一般具有下 述几个特点:(1)实验内容常常是为了加深对理论的理 解,因此,各实验内容几乎毫无关联,目的性和趣味性不 明显。(2)依附理论知识的构建进程,自下而上,各环节 逐一进行。(3)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信号分析等课程的实验相互独立,自成体系。这样很容 易造成知识体系的碎片化和纸面化,也会造成一些基本 实验在各课程中的重复设置。因此很多同学或觉得实 验太简单,或认为枯燥无味,或因目的性不强而难以写 实验报告等。事实上,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后,如果不设置综合训练,那么学生能力就无法得到提 升。但是,复杂的系统如果不经提炼和处理,直接让学 生来实践,也肯定起不到预期的作用。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笔者对电类基础实验系列课 程进行了基于系统、基于复杂应用背景的教学改革探 索。第一,将“自下而上”组织实验内容,改成“功能 或系统目标驱动的由上带下”方式安排课程内容,在复 杂的应用背景下学习基础理论和实验。第二,由于实验 与应用背景有关,因此实验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以及 相应的实验器材与设施,必须与之配套。第三,教学手 收稿日期:2011-04.24 作者简介:姚缨英,博士,教授。 2011年6月 段和考核的方式也随之变化。这样一些综合设计型实 验、工程应用型实验内容就可在低端实验课程中引入, 使学生体验到理论是实际的高度抽象和概念性演练,以 及知识的关联性,从而推动了学生自主实验研究和创新 研究的能力培养。 应该指出,开发基于应用或系统的综合实验是一个 系统工程,不仅包含应用问题的选取,还涉及配套硬件 平台的构建,实验内容的安排,实验方法和手段的应用, 以及实验教学管理是否合适等多个方面。从简单到复 杂、从基础到综合、从应用 ̄UC,J新设立多个层次的实 验内容。最后。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施启发式、研讨式 教学。实验过程按照模块化予以实施,实验室和实验教 学实行开放式管理,并与课程网站、虚拟实验系统、计 算机仿真实验系统等立体化的实验教学资源相配合,由 此构建一种自主、开放、研究、创新的学习氛围,才能 有效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1 综合创新实验平台简介 为了使低年级的同学能够在复杂的应用背景下进 行自己的实验和设计,需要打造一个实验平台,该平台 应该具备开放性、补充性和兼容性。开放性是指当这 个系统中的某些功能模块被学生设计的电路模块替换 或增加某个功能电路模块时,系统功能能够照常发挥。 补充性是指系统中的某些模块作为预设的固有部件配 备,如,做电路原理实验时,单片机与键盘显示模块不可 能让学生来设计,需要作为类似仪器设备那样提供给学 生,因此,只要有该模块相应的原理和使用说明,就可以 

9 SSN1672.1438 CN11.4994/T 中国现代 装备 201 1年第11期 总第

123期 

正确地与客户模块拼接。兼容性则需要具备自检、保 护以及便捷的接口功能。 笔者仿照科学研究环境,研制了综合创新实验平 台,该平台由仪器控制屏和功能板卡库组成r如图l所 示)。仪器控制屏由直流电源、信号源、毫伏表、虚 拟仪器接口卡、示波器和计算机构成,功能板卡库包含 逻辑控制系列、信号处理系列、非电量电测系列、微 处理器系列、A/D和D,A转换系列、信号隔离与变换 系列、功率放大系列、测控技术系列、语音信号处理 系列、电能传输系列,共计2O多个基本电路模块。基于 该平台,将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 统、测控技术等多门课程的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并包含 单片机和虚拟仪器的实验教学。 一 图1综合创新实验平台及部分电路板卡 综合创新平台可以满足以下3种层次实验的要求: (1)选择合适的功能电路,组成目标系统进行功能 和参数测试。 (2)从原理设计,元器件选型,线路板绘制、制作、安装 到调试金过程地实现对以往单纯功能电路实验的替代。 (3)多位实验者合作完成一个系统的设计制作和调试。 学生的实验也可按3个阶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是实验者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选择合适 的功能电路,依据各功能电路的技术参数,组成一个目 标系统,然后对目标系统进行功能和参数测试,最后完 成实验测试报告。 第二阶段由实验者自主设计和制作系统中的某一 功能电路。从原理设计,元器件选型,线路板绘制、制 作、安装、调试。实现对原有功能电路的替代。 通过实验第一阶段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 系统的概念。通过第二阶段的训练,可以给学生一个研 发的完整过程。这两个阶段的实验可以用最短的时间 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同时由学生开发的功能电路又 可以作为下一届学生的实验模块,通过几年的积累可以 为实验室积累起丰富的功能电路库。 第三阶段的训练为多位实验者合作完成一个系统 的设计制作和调试。首先由所有参加人员共同完成系 统的整体方案设计,然后进行功能划分,由每位实验学 生分别完成,完成的过程与第二阶段的训练相同。在这 一阶段,主要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相帮助作 风,体会共同解决问题的乐趣,分享经验教训。 10 图2所示对象和板卡分别对应于“水箱温度液面 控制”“小车运动”等实验系列。该平台不仅可以进 行基于课程的各种层次实验,也可以服务于综合性课程 设计和学生的课外创新实践,通过自主选择功能电路模 块,构建个性化研究和探索的实验系统,有效地拓展开 放实践内涵,提升自主实践的层次。 

图2基于应用对象的综合实验 通过这种实验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验 积极性。使学生从原来单纯地完成某个实验内容,到由 学生自主地确定实验方案,选配或制作不同的功能电路 板,再到一个完整的系统。这种实验模式具有很强的工 程背景和科研性质,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同时激发 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挑战精神。 

2 基于综合创新实验平台开发的模块化开 放式综合实验 

基于上述平台和实验模式,为二年级的学生开发了 与下述应用背景相关的模块化开放式综合实验。 2.1语音信号处理系统 (1)音频回放系统设计:设计时钟、DAC、滤波 器、调音器,将预存在系统存储器中的语音回放出来。 (2)电子有源分频器设计:将MP3或收音机中播放 的语音,分成高、中、低音,分别通过三个P ̄t"A播放,要 求能够清晰地分辨出分频的效果。 (3)音频信号的放大和调节控制电路设计:将通过 麦克(或MP3或收音机)输入的模拟信号采集、放大,经 音调控制和功率放大,驱动音箱播放。 (4)音乐播放电路设计:通过上位机将二进制的音 乐文件存入可掉电保存的Flash存储器,利用单片机I/O 口模拟SPI通信来提取Flash里的信息,同时经过DAC转 化成模拟信号,经滤波器后在有源音箱上放出音乐。 (5)基于单片机的语音信号采集与回放系统设计: 通过话筒或其他媒介采集一段时间长度的模拟语音信 号,将其经ADC数字化处理后存入单片机,完成一定的 

2011年6月 2011年第11期 总第123期 中国砚代 孀袭备 SSN1672—1438 CN11

.4994fT 

处理后,再通过单片机输出 ̄IJDAC转化为模拟信号通过 扬声器输出,回放原始的语音。 2.2有源器件应用系统 f11基本要求:基于带通滤波器、移相器以及加法器 设计的简易波形分解合成仪设计;基于负阻和回转器实 现的振荡器、混沌发生器、理想变压器或滤波器设计。 r2)提高要求:基于混沌掩盖的保密通信电路设计。 2-3电能传输系统 (1)稳压电源系列设计:单路或双路直流稳压电源。 (2)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重点设计分离式变压器 及其补偿电路,并在与系统其他部分,如高频逆变模块 等连接后,能够点亮灯泡或带动其他负载。 2.4小车运动系统 (1)单片机控制的变速往复运动实验。 (2)单片机控制的定速往复运动实验。 f3)运动小车开关量虚拟仪器控制实验。 (4 运动小车虚拟仪器PID控制实验。 (5 运动小车虚拟仪器变速控制实验。 2.5水箱液位和温度控制系统 (1)水箱温度单片机PID控制实验。 f2)水箱温度虚拟仪器PID控制实验。 (3)水箱温度开关量单片机控制。 f4)水箱温度开关量虚拟仪器控制实验。 f5)液位高度单片机PID控制实验。 (61液位高度开关量单片机控制。 f7)液位高度开关量虚拟仪器控制实验。 (8)液位高度模拟PID控制实验。 r9)液位高度虚拟仪器PID控制实验。 2.6电子秤——单片机控制电子秤实验 综合性实验项目涉及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 识,因此,若想顺利实施综合实验,获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建立系统和功能模块的概念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除此 之外,相关的工程背景、原理,特别是电路原理在不同 领域的应用应该易于同学掌握,因此编写适合于工程技 术使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以及综合实践指导 书是十分必要的。另外,还配备了可24dx时开放的实验 室(强电实验除外);丰富的参考资料以及网络在线答 疑等辅助措施。 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上也做了配套改革。将教 学进程分成基本环节训练和综合实验专题两个阶段。 前面一个阶段,训练学生分析和设计特定的功能电路(LL 如,移相、匹配、滤波等)。后一阶段,推荐一些综合实践 选题,或同学自己拟题,引导他们用功能模块或补充自己 设计的模块拼合成一个预设功能的系统。为培养学生 的自主能力,基本环节训练,递交实验日志(30%),而综合 2011年6月 实验专题则需要依次完成理论分析、设计仿真、电路 制作、现场测试、研究报告f50%),并结合答辩、创新性 以及其他综合能力(20%)进行综合评价。 图3为电路实验课程中2009级爱迪生班学生的作 品示例,其中,不少功能是学生自己添加的,比如,图3(a) 是两位同学在各自完成部分功能后,组合在一起而形成 的复杂功能语音信号处理系统。在红外检测中,只要求 寻线并表示与线的相对位置,但同学们无一例外地加入 了多功能数显,有一组同学利用单片机自编了音乐表 示黑线检测的相对位置,而另一组更是将黑白线的检测 扩展成了循迹功能,如图3(b)所示。在非接触电能传输 系统综合实验中,原本是要求根据负载设计分离式变压 器,但是同学完成的作品,不仅包含完整的系统,还增加 了负载电压的数字显示,另外还设计了稳压环节,以确 保分离式变压器问距改变或输入功率改变时,负载有恒 定的输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