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病句修改公开课教学课件 (共31张PPT)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病句的修改(共31张PPT)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病句的修改(共31张PPT)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着我们能否进入决赛阶段。(将“获 胜”改为“胜负”) B.为搞好百年校庆,学校领导研究并征集了师生们开展活动的意 见。(在“校庆”后加“活动”) C.为了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恶性事故,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了安 全生产措施。(把“提高”改为“完善”) D.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这些文物对科学 家们研究古代的文化,具有很大的价值。(把“两千多年前”调 到“新出土的”后面)
【解析】D.搭配不当,“开展”和“热潮”搭配不当,可把“开 展”改成“掀起”;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主语残缺。
【成分残缺】
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的语文成绩很快有了进步。
(此句应去掉“在”和“下”,或去掉“使”。)
2.谓语残缺。
例:在非洲还有很多孩子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病句类型
【常见语病类型】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句式杂.多项定语的语序不当。(名词修饰语次序不当)
例:他是一位优秀的有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县城中学的语文老师。
例:博物馆展出了宋朝时期的新出土的一艘古船。 (分析:定语排列不当。“古船”前三个定语顺序应该为“一艘”“新出土 的”“宋朝时期的”。)
【解析】B.语序不当,应改为“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
例: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解析:句中主语“眼睛”与谓语“集中”搭配不当。“眼睛”不能“集中”,应
改为“目光”。)
2.动宾搭配不当。
例:我们必须扩大和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扩大”与“发展”搭配不当。)

病句辨析+++课件(共33张ppt)++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

病句辨析+++课件(共33张ppt)++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

多重状语语序不当
02
如果一个句子有多个状语,它们的正确次序一般是: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常在句
首,用逗号和主语隔开+表时间的词语或短语+表处所的词语或短语+表范围程度的词
语或短语+表情态的词语或短语。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语序不当
03 并列词语(或短语)次序不当
并列词语或并列短语之间也常常有大小、主次、轻重、先后等关系,如果排列顺序 不当,就会造成不合逻辑、失去照应等问题。
子就容易产生歧义。 由此也可能产生歧义。
1.朝夕相处,谁也不能保证不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 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分析】“这”指代的内容不明确,如果指“不发生矛盾”尚可,指 “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就不妥了。
2.今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 世界卫生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 【分析】“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有歧义。
1.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 古玩、佩饰等多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游客们精挑细选, 讨价还价,热闹极了。
【分析】“导游地图”不属于“工艺品”范畴。此属于对“工艺品”的 范围没弄清楚,所以应该改为“商品”。
2.这次羽毛球邀请赛在新建的贺家山体育馆举行,参赛选手通过小组 赛和复赛、决赛的激烈角逐,最后张碧江、邓丹捷分别获得了冠亚军。
3.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去观赏高原风光,是威 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
【分析】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景点”的主语应是“斯诺登尼亚山峰的 高原风光”。
4.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中表现出的音乐天分 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平均年龄仅20岁的作品。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病句修改PPT课件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病句修改PPT课件

3. [2014·淮安] 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 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 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 思)。
近日,淮安市政府启动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 项目,①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使淮安城市品位 得以提升。该长廊北起清江大闸口,南至淮安区 堂子巷,位于其中段的是世界运河文化旅游区。 ②建成后,游客可以从中领略世界运河文化的魅 力无穷。
(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改成“……不但,而 且……”)
例9:刘老师把这次团队活动的具体详 情都告诉了大家。
(“具体”与 “详”重复。)
例10: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 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这句话中的“避免”“不再发生”就是“发 生”,意思完全相反,应去掉副词“不”。)
例11:做手术的是他的父亲。
主观题多指修改性的题目,多用于对句子或文段的 修改。不仅要求学生们了解这是病句,是什么样的病句 ,而且要求知道如何修改,难度更大。
真题例析
1. [2014·武汉]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武汉铁路局宣布将加开19对临时客车,用以疏 通端午小长假的客流。 B.上海试行医疗区域协作方案,既方便了患者, 又提高了社会医疗效率。 C.武汉市汉阳中心书城项目暨“书香江城,体验 阅读”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D.经过三年的使用,隧道内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 路面坑陷和横沟盖板松动。
修改:要么用 “主要成分是……等”,要么用“ 是由……等配制而成的”,不能将二者杂糅在一 起。
方法总结
把病句看穿有九招
1.看到介词不放过。 2.看到“禁止”“防止”类词语不放过。 3.看到否定词不放过。 4.看到两面词不放过。 5.看到关联词语不放过。 6.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 7. 看到有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不放过 8.语感审读法。 9.主干分析法

中考复习:病句修改课件(幻灯片28张)

中考复习:病句修改课件(幻灯片28张)
修改:记者到学校采访到了的许多事迹。 (修饰限制位置不当)
2、在21世纪人们称赞五六十年代的人际关系, 这表明五六十年代的人际关系确有令人留恋、 值得肯定的内容。 修改:在21世纪人们称赞五六十年代的人际关 系,这表明五六十年代的人际关系确有值得肯 定、令人留恋的内容。(认识先后或意思递进)
1.(202X 年广东省卷)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 正确的一项是( B) B、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 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 许会多些。(将“或许”移到“这样后) 解析:语序不当,应该将“可以”移到“提议”后。
掌握常见的病句,学会修改方法, 通过练习加以认识与巩固。
修改病句方法:
1、增:可增添字词,补全残缺成分。 2、删:可删去多余的字词。 3、调:可调整顺序,使之合理。
4、换:对用得不得体的词语可进行 更换,使之合理。
修改病句原则: 一是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二 是多就少改。
常见的病句类型
1.搭配不当 2.成分残缺(缺少成分) 3.语序不当 4.成分赘余(重复累赘) 5.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6.句式杂糅(结构混乱) 7.表意不明(产生歧义)
“更加变本加厉”
“让它任其自然”
“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腑”
“从心里发自肺
“显得相形见绌”
“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在心里由衷的感激”
实例分析
五、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修改方法:删)
1.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产生,我们要遵 守交通规则。
修改: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再产生,我们要遵 守交通规则。
2.我们作文中,应尽量避免不写错别字。
实例分析 四、成分赘余
(成分赘余修改方法:删) 1、全面推行素养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当务之急。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病句的辨析及修改 (共32张PPT)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病句的辨析及修改 (共32张PPT)
前言
所谓“病句”,顾名思义,就是有病的句子, 即是指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 理,修辞不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 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 志,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对考生来说, 一方面要能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 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一、(成分残缺)
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缺主语) 修改:听了校长的报告,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2、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 (缺宾语) 修改: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 小就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通过这次补习,使他的语文知识更加完 整、系统了
改:1、通过这次补习,他的语文知识更加 完整、系统了
8.菜场向居民供应青菜、包菜、山芋、苹果等蔬菜。
分析:不合事理。概念关系不清,可删去“蔬菜”。
9.东风织布厂棉布产量增加了两倍,时间却缩短了一倍。
分析:数量词用错。提高用倍数,缩短应该用分数,应改为 “缩短了二分之一”。
10.这张报纸真有效,把一天的劳累都被赶到九霄云外。
分析:句式杂糅。“把”字句和“被”字句两种句式杂糅。
四、不合逻辑
• 不符合客观事实: • 1、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 缺点。 • 前后矛盾: • 2、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多 锻炼。 • 分类列举不当 • 这个商店出售饮料、汽水和啤酒。
五、词语误用
1、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 食,处心积虑。 (褒词贬用) 修改: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 食,呕心沥血。 2、因为我们没有解决好班委会成员之间的关 系,因而我们的工作才无法真正开展起来。 (关联词使用不当) 修改:因为我们没有解决好班委会成 员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的工作 才无法真正开展起来。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病句修改.ppt.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病句修改.ppt.ppt
合的例 见中乎义2.心逻同勇语辑学为搭;们的配此怀英。外着雄就崇要的敬留报心的告它心。们情是注否视都和能倾与前听面着或这后位面
分析: 例1句中先“讨论”再“听取”不合逻辑,属于语序不当
的语病。应改为“听取并讨论”。
例2 “注视和倾听着”这一并列短语中“倾听”可以与 “报告”搭配,可“注视”与“倾听”就不能搭配了,句子 犯了搭配不当的语病。删去“注视和”。
例我了们。2:平此近时外掌还20握要0好注年这意来些出,规现地则重球,复上即啰的可嗦以的森避语林开病大命。约题已者有的三陷阱分 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
分析: 例1使用 “减少” “降低”“下降”等词语时不能用倍
数,应改为几分之几或用百分比表示。 例2“大约”“左右”都表示不确定,重复了,应该删掉
其中一个。
例: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 个同学效尤。
分析:“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 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能力提升
1.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的行径。
2.这次演讲比赛暴露出了很多才思敏捷的学生。
3.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 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4. 小明犯了错误总好狡辩,你说他一句,他就举一反三,还你 好多句。 5.我军识破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泸定桥,把他们消灭在 河对岸。 6.让国旗、军旗和区旗邀游太空这一举措的始作俑者,是两位在 五星红旗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 7.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销路越来 越好。
例: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 绕着太阳运行的。
分析:“谁也不会否认……” 这一双重否定句已表示肯定意 思,后面再套进“不是……”这一否定词,最终表示否定的 意思。(三重否定表示否定。)应去掉“不”。

中考语文专题《病句的辨析并修改》PPT课件(共30张PPT)

中考语文专题《病句的辨析并修改》PPT课件(共30张PPT)
①校长修改并阅读了他的报告。
实际情况只能是首先“阅读”然后才能“修改”
②谷神星这个名词,可能对我们不太熟悉。
③七月的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草原”不是“季节”搭配不当
④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 的热情。
应该将“无比”放至“热情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 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②听了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把“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与 “听了他的报告,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教育” 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应选其中一种)
句 式 杂 糅
因为多使用了某些词语,使意思和想要 表达的意思相反。如:
① 文字通顺是衡量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文字通顺”是“衡量作品好的重要标准”而 不是“坏的标准”)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 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 重要标志,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 之一,因而,无论是纵观近几年中考, 还是通览各地区中考试卷,修改病句已 成为必考考点,难度也各有不同。对考 生来说,一方面要能掌握病句的常见类 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提 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调、换,即增加字词、删去多余字词、调整 字词顺序、更换字词。
Ø四项注意:病因要“准”;改动要
“小”;原意要“保”;检查要“细”。
学习目标
1. 了解语病的常见类型。 2. 掌握辨析语病的方法。 3. 提高语言表达的正确
性,正确使用祖国语 言文字。
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 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 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例如:
百多人。(“将近”与“四百多人”矛盾)
前 后 矛 盾
⑤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 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 的一个。")

中考--病句的辨析及修改(共有30张PPT)

中考--病句的辨析及修改(共有30张PPT)

三、实例分析
成分残缺
1.听了他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缺主语)
修改:听了他的报告,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2.大家多次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重复多余)
修改:大家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搭配不当 1.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主谓搭配不当)
修改: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
2.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目的。
四、病句看穿有方法
七不放过: 介禁否?两关并数范。
五、病句修改练习
例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B.这个山区的风景对我很熟悉,能一一说 出佳处来。 C.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老师们正在努力改 进教学方法。 D.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 夺得一共28枚金牌。
表意不明
十多个学校的学生参加了活动。
(歧义)
修改:学校的十多个学生参加了活动。
并列不当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 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Fra bibliotek字不规范的 现象。
修改:我们的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 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语病笑话: 韩复榘说: “兄弟俺反对的不是别的, 而是在‘新生活运动’里有这么一条叫右 侧通行,就是说叫行人一律走马路右边儿, 可俺就想咧,如果行人一律靠右边儿走的 话……那左边儿马路上不就没人了嘛!” 还有一件事,就是刚才我进校门的 时候,看见你们在篮球场上10多个人在抢 一个篮球,这真不象话,等我回去拨款买 一大批篮球,每人发一个,这样大家就不 用再争抢篮球了。
语病笑话: 韩复榘接着说:“兄弟俺说得对不对 的,大家应当……这个……这个……互相原 谅,你们是文化人,都是大学生、中学生、 留洋生。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是科学科的, 化学化的,都懂得七八国英文,兄弟我是 大老粗,连中国的英文都不懂。”因为兄 弟和你们大家比不了哇,兄弟我是大老粗儿, 你们大家都是从笔杆子里爬出来的,可俺呢, 是由炮筒子里钻出来的!你们大家都是这 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斯· 史考伯 3、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4、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白哲特 5、流水在碰到底处时才会释放活力。——歌德 6、那脑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里的火花一样,不去打它是不肯出 来的。——莎士比亚 7、多数人都拥有自己不了解的能力和机会,都有可能做到未曾梦想 的事情。 ——戴尔· 卡耐基 8、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9、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不过是灰 色而已。——里希特 10、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培 根
+ 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 为"就"
+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 和同学们的赞扬。
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 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 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好成绩是可想而知。 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 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 ,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 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 的"。
+ 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
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 1、指代不明:
+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 "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
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小结:以上对病句的分类
并不严格,对于病句,不 必死记其类型,只要多练 习,能够发现语病并能够 改正就可以了
+ 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 2、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查尔 + + + +
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2)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 迎接高考到来。 "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 来",故应删去。
+ "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 "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 删掉一个
+ (1)句式杂糅 +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
病句修改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 自给。
"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 革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 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 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 长。
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 (1)主语多余
+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
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 的国家了。 应将"任意"调至"欺 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 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钢铁是怎样成的》对于中国青 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 特洛夫斯基的。
"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 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 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 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 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 1、自相矛盾: +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
+ 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
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 他们在寻找着。
+ 1、主谓搭配不当: +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 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 "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 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 "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 认真"、"慎重"等
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 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 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
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 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 。 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 工人,理由不充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