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范文(2篇)

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范文(2篇)

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卫生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各类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

第三条学校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全员参与、各负其责的管理机制。

第四条学校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细化和完善。

第二章责任第五条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委员会是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的总体方针和策划。

第六条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专业人员组成,成员由校长任免。

第七条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委员会应当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和难题。

第八条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责任制,明确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在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中的职责和义务。

第九条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委员会应当组织开展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校师生员工的卫生意识和卫生素质。

第三章卫生设施和设备第十条学校公共场所应当配备适当的卫生设施和设备,包括洗手池、卫生间、垃圾箱等。

第十一条学校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和设备应当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良好的使用状态。

第十二条学校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和设备的布局应当合理,保证师生员工的卫生和安全需求。

第十三条学校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和设备的设置和维护工作应当由专业人员负责,定期进行卫生消毒和清洁。

第四章卫生管理第十四条学校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行,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卫生安全。

第十五条学校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应当加强对卫生消毒、餐饮服务、垃圾处理等方面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十六条学校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应当建立健全学校内部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卫生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五篇)

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五篇)

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为搞好公共场所、公共环境的安全和卫生管理,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

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范围。

办公室、教室、会议室,多媒体室、阅览室、实验室、保健室、运动场、活动室、食堂、厕所等。

第二条教室、阅览室内采光、照明必须符合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要求。

第三条必须并保持教室、阅览室等的空气流通,做好通风设备设施的管理。

第四条做好周边环境、场所的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减少或禁止噪音,保证教学、工作、生活的正常开展。

第五条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实验室的废弃物,随时清除生活垃圾,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第六条体育场地要经常检查场地设施,发现设施损坏,应及时维修,保证使用安全。

严禁一切车辆进入体育场地内。

体育场地只提供校内学生及教职工活动,校外人员必须办理租借手续,方准提供使用。

要保持体育场地内外以及周边环境的整洁卫生。

第七条学校的校舍维修、改造以及设计必须符合有关管理部门的安全卫生要求。

第八条公共场所的使用部门应当建立安全卫生管理责任制度,并配合学校安全卫生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卫生检查与监督管理。

第九条学校按有关规定对公共场所、公共环境的从业人员随时进行安全卫生培训并做好考核工作。

第十条为保证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公共场所、公共环境的卫生工作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或健康合格证,才能从事本项工作。

第十一条公共场所、公共环境工作人员应该按规程操作。

第十二条凡不按本规定操作的单位或个人,如发生事故,学校将按有关法规进行人员调整,情节严重者,并进行经济处罚,追究法律责任。

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二)一、总则为加强学校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保证师生员工的健康,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机构学校将建立公共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

管理机构设置卫生处长,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人员。

2024年学校卫生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学校卫生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学校卫生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学校的环境卫生整洁有序,特制定卫生制度:1、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学校卫生工作由分管领导和班主任具体负责落实。

2、学校环境卫生实行分教师、分班级、分区域包干。

3、学校公共场所要实行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做到①地面无痰迹、无烟头、无纸屑等杂物:②桌、椅整洁无灰尘:③墙面无灰尘、无蜘蛛网:④玻璃窗洁净明亮、无灰尘、无污渍,窗台无积尘、无杂物:⑤办公桌上除放置办公文件材料及必要物品之外,不乱堆其他东西,做到物品摆放有序,美观,⑥厕所墙面、地面保持清洁,无烟头、茶叶、纸屑等杂物,大小便池无污渍、无尿碱,水沟保持清洁畅通、无污垢:垃圾桶每天及时清理,保持整洁,消灭卫生死角。

4、重视除“四害”工作,实行定点、定时、定任务清除“四害”孳生地。

5、每周组织一次卫生检查,与先进评比和年终目标责任挂钩。

2024年学校卫生管理制度(二)是指根据社会发展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的用于管理学校卫生工作的一系列规定和制度。

校园卫生是指学校内部环境的卫生状况和卫生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制定2024学校卫生管理制度,旨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校整体卫生水平,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具体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卫生管理部门构建:设立学校卫生管理部门,明确责任和权限,建立专门的卫生管理系统和协作机制。

2.学校卫生管理人员培训:对卫生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使其能更好地负责学校卫生工作。

3.卫生设施和设备建设:确保学校内部的卫生设施和设备的完善和规范化,包括洗手间、食堂、宿舍等场所的改造和升级。

4.卫生检查和监督:建立定期的学校卫生检查制度,对学校内部环境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5.学生卫生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卫生教育,包括个人卫生习惯养成、饮食卫生、预防传染病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6.卫生保洁工作:规范学校的日常清洁工作,包括定期的清扫、打扫和消毒工作,以保证学校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公共场所卫生制度管理打印版

公共场所卫生制度管理打印版

公共场所卫生制度管理一、公共场所卫生制度管理总则1. 为了规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保障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公共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商场、超市、宾馆、饭店、医院、学校、车站、机场、码头等。

3. 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科学规范、综合治理的原则,保障公众健康。

二、公共场所卫生制度管理规定1. 公共场所应当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卫生管理工作。

2. 公共场所的卫生条件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空气质量、水质、噪声、采光等。

3. 公共场所应当建立完善的卫生档案,记录日常卫生管理情况、卫生设施运行情况、员工健康状况等。

4. 公共场所应当定期进行卫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卫生质量符合要求。

5. 公共场所应当加强员工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 公共场所应当建立传染病防控机制,发现传染病疫情及时报告,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7. 公共场所应当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应对。

三、公共场所卫生制度管理监督与考核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2. 公共场所应当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和情况,不得拒绝、阻挠。

3.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机制,对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通报。

4.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应当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5. 对违反本制度的公共场所,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学校公共场所管理制度

学校公共场所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学校公共场所的管理,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校园秩序,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的所有公共场所,包括但不限于教室、图书馆、实验室、食堂、宿舍、操场、停车场等。

三、管理职责1. 学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学校公共场所管理制度,对全校公共场所进行监督管理。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所辖公共场所的管理负总责,确保公共场所的秩序和安全。

3. 公共场所管理员负责具体实施公共场所的管理工作,包括环境卫生、设施设备维护、秩序维护等。

四、管理制度1. 环境卫生管理(1)公共场所应保持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

(2)禁止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涂鸦等不文明行为。

(3)公共场所内的设施设备应保持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报修。

2. 秩序管理(1)公共场所内应保持安静,禁止大声喧哗、播放音乐、干扰他人。

(2)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酗酒、赌博等违法行为。

(3)禁止在公共场所进行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

3. 安全管理(1)公共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师生员工注意安全。

(2)定期对公共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应急通道等符合要求。

(3)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并上报学校相关部门。

4. 设施设备管理(1)公共场所的设施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2)禁止私自拆卸、损坏、挪用公共场所的设施设备。

(3)公共场所的设施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归位并保持整洁。

五、奖惩措施1. 对遵守公共场所管理制度,表现突出的师生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公共场所管理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师生员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罚款、通报批评等处罚。

3. 对违反公共场所管理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公共卫生制度管理制度(必备15篇)

公共卫生制度管理制度(必备15篇)

公共卫生制度管理制度(必备15篇)公共卫生制度管理制度第1篇为确保全校各处室、各班教室及室外卫生区整洁美观,给全校师生创造一个洁净、优美、舒心的学习,工作环境,展示我校校园风貌,结合目前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卫生区域1、各处室、各班的教室、宿舍及室外卫生责任区。

2、学校分配的临时或突击性清扫区。

二、清扫要求1、每天各处室、各班值日小组要清扫三次,确保全天候清洁、整齐、规范。

2、每周一为全校大扫除日,以确保各处室、教室和卫生区及宿舍洁净无死角。

3、临时突击性清扫任务的完成既要迅速更要高标准。

三、清扫标准1、各处室、教室:地面、墙壁、黑板、门窗、用电设备、桌椅、讲台等室内所有的物品,清扫工具,室内布局均要做到整齐、整洁、表面干净,做到“六无”即:无痰迹污迹,无积灰蜘蛛网,无果壳纸屑,无刻画,无糖迹,无垃圾,否则每一项扣1分。

2、宿舍:室内无蜘蛛网,墙壁、门窗、物品柜、桌椅(凳)等处无乱涂乱画痕迹,无积尘、室内无乱牵绳索,无乱挂衣物,乱沾乱贴,地面拖洗干净(含床下),无污水,无纸屑果皮;被褥折叠摆放整齐统一;日常用品按指定位置摆放有序,及时将垃圾投放到指定位置,否则每一项扣1分。

3、楼梯、走廊:楼梯、走廊地面要打扫干净;墙壁、室外护栏用抹布擦干净、天花板、墙角等无蜘蛛网;及时倒垃圾。

否则每一项扣1分。

4、厕所:地面、便池要及时冲刷,无乱涂乱画。

否则每一项扣1分。

5、室外卫生责任区:整洁、美观。

做到"六无"即:无痰迹、无积土、无果壳纸屑、无刻画、无废气物、无垃圾。

四、学生宿舍1、宿舍内:有蜘蛛网扣1分,墙壁、门窗、物品柜、桌椅(凳)等处有乱涂乱画痕迹,有积尘分别扣1分;乱牵绳索,乱挂衣物,乱沾乱贴等分别扣1分;地面不干净(包括床下)有纸屑果皮等垃圾扣1分;被褥叠放整齐、用品、鞋子摆放不整齐扣1分;不及时清垃圾扣1分;在检察过程中发现问题,除按要求扣卫生检查评比成绩外,还要及时整理好,不及时解决的将加倍扣分并通报批评。

大学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大学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学校成立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公共卫生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

2. 学校设立公共卫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包括传染病预防、健康教育、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

3. 各学院(部)设立公共卫生管理小组,负责本学院(部)公共卫生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传染病预防与控制1. 定期对师生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 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处理传染病疫情。

3.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4. 严格执行疫苗接种制度,确保师生疫苗接种率达到规定标准。

5. 加强对学校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等场所的传染病防控措施。

四、健康教育与宣传1.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普及传染病防治、健康生活方式等知识。

2. 利用校园广播、网络、宣传栏等渠道,广泛宣传公共卫生知识。

3. 鼓励师生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五、环境卫生管理1.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清洁卫生。

2. 定期清理校园垃圾,确保校园环境整洁。

3. 加强校园绿化,提高空气质量。

六、食品安全管理1. 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2. 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定期对食堂进行消毒。

3. 定期对食品供应商进行审查,确保食品来源安全。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1.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事件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2. 加强与卫生、疾控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 及时向师生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引导师生正确应对。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学校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范本

学校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范本

学校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范本一、背景介绍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保障师生身心健康,学校制定了本《学校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

此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学校公共场所的清洁工作,确保环境卫生与安全。

二、责任分工1. 学校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本制度的实施。

2. 校务工作人员负责学校公共场所的日常卫生清扫工作。

三、卫生清扫职责1. 教学楼清扫:(1) 教学楼内外的地面、走廊、楼梯、走道等区域定期进行清扫,保持干净整洁。

(2) 定期清洗黑板、擦拭桌椅等教室用具,确保教室卫生无尘、无污渍。

(3) 检查教室灯具是否完好,及时更换故障照明设施。

(4) 随时清理教室内的垃圾、废品,妥善处理。

2. 图书馆清扫:(1) 地面、书架、桌面等区域定期进行清扫,保持整洁无尘。

(2) 定期检查图书馆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3) 清理读者留下的垃圾和杂物,保持图书馆环境整洁。

(4) 定期消毒座椅、桌面等公共接触区域。

3. 餐厅和食堂清扫:(1) 定期清洗餐厅和食堂内外的地面、桌椅等区域,确保干净卫生。

(2) 定期检查餐厅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如排水系统、照明设施等。

(3) 及时清理餐厅和食堂内的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4) 定期消毒餐厅桌椅、餐具等公共接触区域。

四、卫生清扫频次1. 教学楼:(1) 每日清扫:地面、走廊、楼梯、走道等区域。

(2) 每周清扫:黑板、教室用具、垃圾、废品等。

(3) 每月清扫:灯具、窗户等设施。

2. 图书馆:(1) 每日清扫:地面、书架、桌面等区域。

(2) 每周清扫:设备检查、垃圾、杂物清理等。

(3) 每月清扫:消毒座椅、桌面等公共接触区域。

3. 食堂和餐厅:(1) 每日清扫:地面、桌椅等区域。

(2) 每周清扫:设备检查、垃圾清理等。

(3) 每月清扫:消毒餐厅桌椅、餐具等公共接触区域。

五、保洁用品和设备管理1. 学校提供各清洁区域相应的清洁工具和消毒用品。

2. 学校负责定期检查保洁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及时维修或更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为搞好公共场所、公共环境的安全和卫生管理,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

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范围:办公室、教室、会议室,多媒体室、阅览室、实验室、保健室、运动场、活动室、食堂、厕所等。

第二条教室、阅览室内采光、照明必须符合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要求。

第三条必须并保持教室、阅览室等的空气流通,做好通风设备设施的管理。

第四条做好周边环境、场所的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减少或禁止噪音,保证教学、工作、生活的正常开展。

第五条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实验室的废弃物,随时清除生活垃圾,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第六条体育场地要经常检查场地设施,发现设施损坏,应及时维修,保证使用安全。

严禁一切车辆进入体育场地内。

体育场地只提供校内学生及教职工活动,校外人员必须办理租借手续,方准提供使用。

要保持体育场地内外以及周边环境的整洁卫生。

第七条学校的校舍维修、改造以及设计必须符合有关管理部门的安全卫生要求。

第八条公共场所的使用部门应当建立安全卫生管理责任制度,并配合学校安全卫生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卫生检查与监督管理。

第九条学校按有关规定对公共场所、公共环境的从业人员随时进行安全卫生培训并做好考核工作。

第十条为保证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公共场所、公共环境的卫生工作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或健康合格证,才能从事本项工作。

第十一条公共场所、公共环境工作人员应该按规程操作。

第十二条凡不按本规定操作的单位或个人,如发生事故,学校将按有关法规进行人员调整,情节严重者,并进行经济处罚,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