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课件(PPT,共24张)

合集下载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公开课) PPT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公开课) PPT


中华文化 征
集 中 表 现
源远流长 历程: 见证:汉字、史书典籍
原因
包容性: 内容、意义
原因


博大精深
独特性 区域性 民族性
中华民 是什么:基本内涵(核心、主题) 族精神
为什么:弘扬和培育必要性、重要性




要 求







“环顾世界的沉思”
探究1:结合课本81页材料一、材料二 思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
(2)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提高 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3)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有利于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使整个中华民族始终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对于:维护国家统 一和民族团结,激励中华儿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 大复兴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易误易混辨析
1. 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 学典籍的延续。
2. 认为弘扬民族精神会影响经济建设。 3. 认为民族不同,民族文化就没有共同之处。 4. 认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导致狭隘的民
族主义。 5. 认为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矛盾的。 6. 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
课堂练习
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给我们的启示 是( ) A 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 B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精 神的全新面貌 C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 D 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之魂

第七课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统编版政治必修4课件

第七课 第三框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统编版政治必修4课件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 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 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1.【判一判】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物质力量。 提示:错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 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2.【判一判】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永恒不变。 提示: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但具体内容会随着时代变 化而不断丰富。
核心要点提炼
1.一个核心:爱国主义。 2.两个要求:创造性转化与创新 性发展的要求。 3.四个内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 容。 4.四个精神:中国人民具有的四 个伟大精神。
必备知识
主动思考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创造性转化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 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 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 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2.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 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 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力和号召力。概而言之,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
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
议题1
议题2
知识脉络
随堂训练
典例剖析
例1(2018·全国Ⅰ)近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

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主题班会PPT课件

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主题班会PPT课件
多元表达
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建筑、艺术、饮食、节庆等各个方面,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丰富多彩。
三教融合
儒、释、道三大思想体系共同塑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观。
中华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
1
和谐共生
中华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2
仁爱精神
以"仁"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强调同情、关爱和道德修养,塑造崇高的人格品德。
社会责任的担当
社会公益
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为创造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环境保护
关注并保护自然环境,推广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尽自己的责任。
道德操守
以诚信、正直的态度经营企业,坚持合法合规,为社会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慈善公益
主动投身慈善公益事业,用爱心和智慧回馈社会,让更多人享受到企业的成果。
艺术文化的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艺术瑰宝。从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各个层面,我们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艺术形式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我们要珍惜和传承这些艺术瑰宝,让它们发光发热,成为激励后代的精神力量。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永续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才能永远闪耀。
可持续发展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民族团结的必要性
团结互助
各民族之间要互帮互助,共同繁荣发展。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共创美好未来。
多元文化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我们要尊重差异,欣赏独特性。
和谐共处
各民族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消除偏见,促进和谐相处。只有和谐共处,民族之间才能共同发展。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件(28张)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件(28张)

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
抗疫精神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中华民族精神丰富与发展
(1)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 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丰富着民族精神。
目标
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0年《经典咏流传》第三季接连邀请了在抗击疫情阻 击战中奋战的医护人员和武汉人民;武汉协和医院的传唱者 们真情唱响《和你在一起》,将《诗经·秦风·无衣》中的 “与子同袍”赋予新时代意义;武汉钢花小学的传唱者们用 通俗易懂的方式带来了《小池》;北京协和医院的传唱者们 用《彭通伯卫和堂》以乐传情,致敬白衣天使的无私付 出……用温度和力度为共同抗疫的全国人民留下了富含东方 浪漫美学的特别音乐记忆,令人精神振奋。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之中,一个非常著名的方剂发挥了重要作 用——“清肺排毒汤”。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为凶猛的阶段,2020年1月23日, 国家卫健委公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明 确提出一些治疗原则,尤其讲到了中医治疗办法,并在全国公开推行“清肺 排毒汤”方剂。这个方剂由麻黄、炙甘草、杏仁、生石膏、桂枝、泽泻、猪 苓、白术、茯苓、柴胡、黄芩、姜半夏等共21味药组成,实际上是以《伤寒 杂病论》中的四个方剂合成转化而成,即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 汤、五苓散。通过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的公开推行,这个方剂引起了 比较大的反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上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红旗渠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

弘扬中国精神ppt课件

弘扬中国精神ppt课件

社会主义荣辱观
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应当遵循的荣 辱观念和道德准则。
以辛勤劳动为荣
强调勤劳奋斗的精神,尊重劳动成果,反 对好逸恶劳。
以热爱祖国为荣
强调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维护国家尊严 和利益。
以崇尚科学为荣
强调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追求 科学真理。
以服务人民为荣
强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为人民谋利 益。
04
CATALOGUE
中国精神的意义
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培养爱国情怀
中国精神强调爱国主义, 有助于培养个人的民族自 豪感和国家荣誉感。
塑造积极价值观
中国精神蕴含着勤劳、诚 实、节俭等积极价值观, 有助于个人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导向。
提升道德修养
中国精神强调道德修养, 有助于个人在日常生活中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志愿服务
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 帮助和支持,传递温暖 和爱心。
环保行动
倡导环保理念,参与环 保活动,保护环境、节 约资源,为建设美丽中 国贡献力量。
社区建设
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 关注社区问题,为社区 居民提供便利和服务, 营造和谐社区氛围。
THANKS
感谢观看
弘扬中国精神PPT 课件
目 录
• 中国精神的内涵 • 中国精神的体现 • 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 中国精神的意义 • 弘扬中国精神的实践
01
CATALOGUE
中国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
爱国主义
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 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支 柱。
强调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维 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势力。
惯和道德品质。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ppt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ppt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②爱好和平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高举和平、发 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奉行独立 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 发展道路,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 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 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 的广泛赞誉。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对传统文化的内涵 对传统文化的内 内涵 和形式进行改造 涵进行补充完善
内涵、形式两方面 侧重点
内涵
实质
强调继承
强调发展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
联系
者的必然要求
探究:结 合 民 族 精 神 , 谈 谈 在 自 然 环 境 的 极 度 恶 劣 和 武 器 装 备 的 巨 大 差 距 下 , 抗 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文化 国粹经典
中国文化 国粹经典
杭州第17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的77岁汉服奶奶
探究:结 合 汉 服 的 传 承 , 谈 谈 传 统 文 化 的 创 造 性 转 化 与 创 新 性 发 展 的 要 求 是 什 么 ?
推动汉服产业与文化产业相融共兴,促进文化产业与汉服经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新 经济格局下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③勤劳勇敢 指一个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 不畏艰难的精神。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 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④自强不息 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 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历代中国人民 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 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 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021/3/9
10
2、意义(重要性) (1)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民 不仅取决于 族 的 发 而且取决于 展
经济、科技发展水平 民族的综合素质
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
2021/3/9
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11
(2)是不断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的精髓)


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形成 的优良传统)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借鉴长处+警惕西化)
(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021/3/9
16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2021/3/9
5
延安精神一般认为主要包括实事求是, 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 神。延安精神的本质内容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2021/3/9
6
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 思想内涵主要是:
(1)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 取精神。
(2)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 的民主精神。
(1)——时代要求: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2)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共同2021续/3/9 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4
弘 一、是什么 扬 中 华 必要性 民 族 二、为什么 精 神
三、怎么办 2021/3/9
1、民族文化的结晶
2、长期历史积淀 3、特点:时代性 (1)新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件(23张)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件(23张)

课堂练习
1.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踏平坎坷成大道”的
政治自觉,蕴含着“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政治品格,蕴含着
“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意志。只有高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
神这面旗帜,才能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这是因为,伟大的历史
主动精神
①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
②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奋斗热情和增强民族凝聚力 ③有助于人们坚定理想信念和增强历史责任感
C
④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源头和高度凝D.③④
课堂练习
2.始于红船精神历经革命战争烽火淬炼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 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年代锻造的“两弹一星”精神、 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等,改革开放新时期进发的小岗精神、特区精 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不断延伸,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材料 说明
标准: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 途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目标: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 “以人民为中心”汲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
邦宁”“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仁爱”“仁政”的人本、民 本思想的合理成分,同时又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易混易错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创造性转化
着重点 改造和转化 对象上 有借鉴意义但陈旧的传统文化
创新性发展
创新和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
区 别
途径上
侧重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 侧重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 “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目标上 重在激活由于表达形式陈旧等客 重在进一步增强优秀传统文 观原因而减少甚至丧失的优秀传 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统文化的生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 竞争力的要求。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 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中华民族精神作 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 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 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 需要。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 大,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 政治图谋。面对这种挑战,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 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 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 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我们都应该 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3、近年来,广西创新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形式,以“国
旗工程”为重要载体,分边境一线、海疆一线和少数民族乡3
个阶段,在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大力弘扬和培育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
D 核心的民族精神(
)
①有利于增强各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
感 ②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③能够为
课堂小结
目标测试
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给
B 我们的启示是( )。
A.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 B.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 精神的全新面貌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民族精神 D.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 力,是民族之魂
一、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1、民族精神的时代性 民 族 精 神 作 为 _民__族__文__化__ 的 结 晶 , 随 着 _时__代___ 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2、近百年来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主体: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②特点:具有深厚的_民__族__性___、鲜明的___时__代__性___ 和___先__进__性___。 ③突出表现:井冈山精神、_长__征__精__神___、延安精神、 __红__岩__精__神___、西柏坡精神。
(2)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 ①特点: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_新__的__时__代___内容, 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②突出表现:雷锋精神、“__两__弹__一__星___”精神、大 庆精神、抗洪精神和_____载__人__航__天__精神等。
二、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1、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__文__化__建__设___极为重要的任务。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是提高全民族__综__合__素__质___的必然要求。
(2)是不断增强我国__国__际__竞__争__力___的要求。 (3)是坚持__社__会__主__义__道__路___的需要。 三、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如何立足于_发__展__中__国__特__色__社__会__主__义__的伟大实践,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_民__族__精__神__,是我 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2、重要性 (1)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 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 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 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 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 民族之魂。
C 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
①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②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2、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质,就是铸造中华 民 族 的 __精__神__支__柱_ , 为 中 华 民 族 的 生 存 和 发 展 __强__基__固__本___。 3、成为民族精神的_传__播__者___、__弘__扬__者__和_建__设__者_, 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是当代青年的使命。
综合探究
全面把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必要性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应对国际复杂局势 的需要。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 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 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 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提高全民族综合素 质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 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过 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发 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
需要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有人认为:“经济建设是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 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展开,那么,弘扬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
C 事。”这种观点( )
①正确揭示了经济建设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 ②割裂了经 济建设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 ③否认了弘扬民族精神对经 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④肯定了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实践告诉我们,越是深化改革,越
C 是扩大开放,越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是因为( )。
A.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相互区别的重要特征
B.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D.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复习提问
1、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要弘扬中华 民族精神? 2、为什么要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学习目标
一、课标要求 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二、重点知识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自学指导
1、中华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吗? 2、为什么要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3、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