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篇-第2章-第9节-止咳化痰药课件--药剂学培训讲学

合集下载

化痰止咳药医学课件PPT课件

化痰止咳药医学课件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最新
4
止——制止。 平——平抑。
化痰药——凡以祛痰或消痰,治疗
因痰而致的病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
止咳平喘药——凡以缓和或制止
咳喘,治疗咳嗽、喘息为主要功用的药 物。
精选ppt课件最新
5
① 咳、喘、痰在病机上关系密切
壅塞气道 肺气宣降失常

咳喘
水湿、津液停聚
②化痰药每兼止咳平喘作用, 止咳平喘药每兼化痰之功。
症测之,其病变及临床症状从内向
外。故称 “无形之痰”或“内痰”,

癫痫惊厥、瘿瘤瘰疬、阴疽流注。
痰、饮、涎之鉴别:
痰—“稠浊者为痰”。全身上下无处不到
饮—“清稀者为饮”。多停留于肠胃胸胁
涎—唾沫、口水。 “垂涎三尺”
精选ppt课件最新
3
咳——呼吸器官受刺激而起一种反射作 用。把吸入的气急急呼出,声带振动发声。
精选ppt课件最新
13
三、分类及功用
温肺祛痰
1. 温化寒痰药 燥湿化痰 治寒痰证、
湿痰证
化热痰 治热痰证、
2. 清化热痰药
肺热证
清肺热
3.止咳平喘药—止咳平喘——治咳喘
精选ppt课件最新
14
四、配伍
1.按痰、咳、喘的不同性质,分别 给予适当配伍。若属肺热者,配清肺药, 如黄芩、地骨皮等;若属肺寒者,配温 肺药,如细辛、干姜等。
痰扰心神(心悸不安,
神志异常) 开窍豁痰
阻滞脏腑 痰犯肺脏(咳喘)—化痰止咳平喘
痰阻脾胃(呕吐、噎膈,
腹鸣、腹泻) 健脾化痰
精选p间

健脾化湿 “善治痰者,唯能使之不生,方
是补天之手”“果使脾强胃健,
少壮者流,则水谷随食随化。皆 成气血,焉得留而为痰。”

化痰药课件

化痰药课件
使用注意 1.某些温燥之性强烈的刺激性化痰药,凡痰中带血等有出血倾向者,宜慎用。 2.麻疹初起有表邪之咳嗽,不宜单投止咳药,当以疏解清宣为主,以免恋邪
而致久喘不已及影响麻疹之透发,对收敛性及温燥之药尤为所忌。
第一页,共39页。
化痰药
功效: 1.温化寒痰药,药性多温燥,有温肺祛痰,燥湿化痰之功。 2.清化热痰药,药性多寒凉,有清化热痰之功,部分药物质润,兼
配伍方法: 应用时除分清不同痰证而选用不同的化痰药外,应据成痰之因,审 因论治。常与健脾燥湿药、理气药配伍同用原因,以加强化痰之功。
使用注意: 温燥之性的温化寒痰药,不宜用于热痰、燥痰之证;药性寒凉的清 化热痰药、润燥化痰药,则寒痰与湿痰证不宜用。
半夏
天南星
白芥子
*白附子
旋复花
白前
桔梗
*皂荚
川贝母
浙贝母
用食指、拇指捏住一颗南星,在碗底中反复旋转磨汁成糊状,不拘时用棉签蘸擦患处。(《中医杂志》 1983;(1):54)
治疗麦粒肿:天南星、生地各等份,共研细末,蜜调,外敷同侧太阳穴。(《江西中医药》1985;( 1):11)
三七、大蓟 蜈蚣、丹参 全蝎、蜈蚣 全蝎、僵蚕 黄芩、半夏 肉桂、半夏 竹茹、石菖蒲 陈皮、半夏
所以痰的病证甚多,皆可用化痰药治之。 2.止咳平喘药,用于外感、内伤所致各种咳嗽和喘息。
配伍方法: 应用本章药物,除应根据病证不同,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化痰药 及止咳、平喘药外;因咳喘每多夹痰,痰多易发咳嗽,故化痰、止咳、平喘三 者常配伍同用。再则应根据痰、咳、喘的不同病因病机而配伍,以治病求本, 标本兼顾
化痰止咳平喘药
含义: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
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ppt课件

化痰止咳平喘药ppt课件
祛痰药按作用方式可分为三类: ①恶心性和刺激性祛痰药:如氯化铵、愈创甘油醚属恶心性 祛痰药,口服后可刺激胃黏膜,引起轻度恶心,反射性地促进 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增加,从而使黏痰稀释便于咯出;刺激性祛 痰药是一些挥发性物质,如桉叶油、安息香酊等,加入沸水 中,其蒸气挥发也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分泌,使痰稀释便 于咳出; ②痰液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可分解痰液中的黏性成 分,使痰液液化,黏滞性降低而易咳出; ③黏液调节剂:如盐酸溴己新和羧甲司坦,作用于气管和支 气管的黏液产生细胞,使分泌物黏滞性降低,痰液变稀而易咳 出。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XXXX 21-40
1
Contents
目录
1 祛痰药 2 镇咳药 3 平喘药 4 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
2
前言
咳、痰、喘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多为感 染或变态反应等多种因素所致。因此在对因治疗的同时, 应用镇咳、祛痰、平喘药可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化痰止咳平喘药:凡功能化除痰涎,制止咳嗽、平定 气喘的药物。
16
化痰止咳平喘药物举例-平喘药
〖药名〗富马酸酮替芬(Ketotifen Fumarate) 〖适应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支气管哮喘,尤其是过敏性哮 喘。 〖剂型〗片剂,1毫克。 〖用法用量〗口服有效,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口服,每次l片, 一日2次。 〖不良反应〗主要为嗜睡、倦怠、胃肠道反应等。
17
化痰止咳平喘药物举例-平喘药
急需 急支糖浆
23
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物
8 消咳喘:止咳,祛痰,平喘。用于咳嗽、气喘、短气, 甚或不能平卧等症。对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尤其是单纯性慢性 交气管炎、肺气肿等有较好的疗效。 9 咳特灵:治咳新药。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 喘、感冒咳嗽、百日咳及各种咳嗽病症。 10 气管炎丸:散风止咳,祛痰定喘。用于外感风邪或肺热 脾湿引起之咳嗽痰盛、气促喘急、不能躺卧或喉中作痒、胸膈 满闷。亦可用于老年痰喘。 11 甘草片:止咳,祛痰、平喘。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ppt课件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ppt课件
ppt课件 26
白附子
来源:天南星科多年 生草本植物独角莲的 块茎。
ppt课件
27
白附子
其性上行,善祛头面风痰,治头面风瘫要 药
ppt课件
28
白附子
性能:辛、甘,温。有毒。归胃、肝经。
功效: 燥温化痰, 祛风止痉, 解毒散结。
ppt课件
29
白附子
主治: 1. 痛及偏头痛等。本品既能够燥湿化痰,又 有祛风止痉的作用。治风痰壅盛,抽搐或
ppt课件 22
天南星
主治: 1.湿痰、寒痰证(顽痰证)。本品功能燥湿化 痰,温燥之性胜于半夏。常与陈皮、半夏、茯芩、 枳实等药配伍,以治痰湿壅滞所致的咳痰多稀薄、 苔腻胸闷等证,如导痰汤;如属肺热咳嗽,咯痰 黄稠,亦可配伍黄芩、瓜蒌等清热化痰之品。 2.风痰眩晕、中风。本品有祛风止痉之效,又 能燥湿化痰,尤善除经络风痰,半夏、白附子- 青州白丸子;中风,用生川乌、生附子、木香为 散,生姜煎汤送下-三生饮。
ppt课件
25
半夏、天南星
两药均辛温有毒,燥湿化痰,均为治湿痰、寒痰 要药。外用均能消肿止痛、用治痈疽肿痛、瘰疬、 毒蛇咬伤。 半夏:主归脾胃,善除脾胃湿痰,还能降逆止呕, 为止呕要药。并能消痞散结,治胸脘痞闷,梅核 气等证。 天南星:主归肝经,温燥之性强于半夏,善治顽 痰。又善走经络祛风痰而止痉。故又为祛风痰要 药。常用于半身不遂、破伤风等。
ppt课件 14
半 夏
2.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本品既能燥湿以化痰,又能降逆以和胃。为止呕 之要药。长于治疗寒饮呕吐,常与生姜同用,如 小半夏汤。 本品又可用于多种病证的呕吐,若胃虚不纳,反 胃呕吐者,配补气和中的人参、白蜜-大半夏汤; 治胃如大半夏汤以之配人参、白蜜,治胃虚呕吐; 如半夏厚朴汤。治胃热呕吐,与清热降逆的黄连、 竹茹、橘皮-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治妊娠呕吐, 人参、干姜-干姜人参半夏汤,或配伍苏梗、砂 仁理气安胎。

化痰止咳平喘药课堂PPT

化痰止咳平喘药课堂PPT

【功效与适应证】
清热化痰---------痰热、肺热咳嗽,痰热心烦不寐 温胆汤
除烦止呕---------胃热呕吐、妊娠恶阻 汤
橘皮竹茹
【用法用量】煎服,6~10g。生用清化痰热,姜汁炙用止呕。 【现代研究】
19
竹沥
❖ 来源同竹茹。 【性能】甘,寒。归心、肺、肝经。
【功效与适应证】 清热豁痰----------痰热咳喘 定惊利窍----------中风痰迷,惊痫癫狂
【用法用量】内服 30~50g,冲服。本品不能久藏,但可熬 膏瓶贮,称竹沥膏;近年用安瓿瓶密封装置,可以久藏。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滑,对寒痰及便溏者忌用。 【现代研究】
20
天竺黄
❖ 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杆内分泌液干 燥后的块状物。
【性能】甘,寒。归心、肝经。
【功效与适应证】 清热化痰----------痰热咳喘 清心定惊----------小儿惊风,中风癫痫,热病神昏
【功效与适应证】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感暴咳宜生用,内 伤久咳宜炙用。
【现代研究】
38
紫菀
润肺化痰止咳
偏于化痰
治新久寒热虚实咳
款冬花
及兼咯血者均宜
偏于止咳, 又下气
39
马兜铃
❖ 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成熟果实。 【性能】苦、微辛,寒。归肺、大肠经。 【功效与适应证】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肺热咳喘 清肠消痔-----------痔疮肿痛或出血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煎汤薰洗。一般生
宜蜜炙用。 【现代研究】
36
紫菀
❖ 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茎。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PPT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PPT
1.风热、痰热咳嗽。 功似川贝而苦泄力强,长于清热化痰,降泄肺气,
多治疗风热咳嗽和痰热咳嗽。 2.瘰疬,瘿瘤,乳痈疮毒,肺痈。
苦泄力强,清热化痰散结优于川贝,多用于治疗 痰火郁结的瘰疬。 【使用注意】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
川贝母、浙贝母的功效主治异同:
二者均能清热化痰,散结消肿。可治疗痰热咳 嗽,瘰疬疮痈。
桔梗
【性味】苦、辛,平。归肺经。 【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应用】
1.咳嗽痰多,胸闷不畅。
本品具有良好的祛痰和止咳之效,又能开宣肺气而畅利胸 膈,药性平和。故咳嗽痰多者,无论新久寒热皆可配伍应用。
2.咽喉肿痛,失音。
本品善能开宣肺气、清热解毒以利咽喉。故常用治疗外邪 犯肺,肺气郁闭之咽痛、失音。
白芥子
【性能】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应用】 1.寒痰喘咳,悬饮。
辛散温通之性显著,能散肺寒,化痰饮,利气机,通经络, 寒痰壅肺的咳喘胸闷,痰多难咯,三子养亲汤。
悬饮——饮邪停留胁肋部而见咳唾引痛的病证。
2.阴疽流注,肢体麻木,关节肿痛。
本品能消散经络之痰,善除“皮里膜外之痰”,治疗痰湿留 注经络之阴疽流注,或者肢体麻木,关节肿痛,阳和汤。 【用法】局部外用——冷灸——阴疽
本品入药又有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之分。 瓜蒌皮之功,重在清热化痰,宽胸理气;瓜蒌仁之 功重在润燥化痰,润肠通便;全瓜蒌则兼有瓜蒌皮、 瓜蒌仁之功效。
竹茹 竹沥 天竺黄
竹茹 竹沥
甘寒清润 —清热化痰 —治痰热咳喘
胃热呕吐—配黄连、芦根 除烦止呕
痰火心烦不眠—配枳实、茯苓
定惊利窍——中风痰迷,惊痫癫狂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药性】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性味归经】甘、微苦,寒。归肺、胃、 大肠经。
化痰药——瓜 蒌
• 【功效应用】 • 1.清热化痰 用于热痰咳喘。
19:46
• 2.宽胸散结 用于胸痹证。
• 3.润肠通便 用于津枯肠燥便秘。
• 【用法用量】煎服,全瓜蒌10~15g, 瓜蒌皮6~9g,瓜蒌仁10~15g。打碎 入煎。
• 【使用注意】不宜与乌头配伍。寒痰、 湿痰、脾虚便溏者慎用。
第4篇-第2章-第9节-止咳化痰 药课件--药剂学
化痰药——半 夏
19:46
• 【药物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 陈久者良。一般用生姜、白矾等炮制后入 药。
•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肺、脾、 胃经。
化痰药——半 夏
• 【功效应用】
19:46
• 1.燥湿化痰 用于湿痰咳嗽。
• 2.降逆止呕 用于各种类型的呕吐。 3.消痞散结 用于气郁痰结的梅核气。
•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大肠经。
止咳平喘药——紫苏子
19:46
• 【功效应用】
• 1.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用于痰壅气 逆,咳嗽气喘。
• 2.润肠通便 用于肠燥便秘。
• 【用法用量】煎服,5~10g。
•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19:46
止咳平喘药——桑白皮
• 【药物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 皮。生用或蜜炙用。
19:46
• 化痰止咳平喘药,一般都具有宣降止咳的功效。
• 半夏善除脾胃湿痰,治湿痰、寒痰之要药, 还能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瓜蒌功在清热
化痰,宽胸散结。瓜蒌皮重在利气宽胸;
瓜蒌仁重在润肺滑肠。川贝偏于甘润,兼 能润肺止咳。
• 杏仁、紫苏子均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用于多种咳嗽证及肠燥便秘。桑白皮能泻
•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膀胱经。
止咳平喘药——桑白皮
• 【功效应用】
19:46
• 1.清肺平喘 用于肺热咳喘。
• 2.利水消肿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面目肌肤浮肿。
• 此外,本品有一定降压作用,可用于 高血压病。
• 【用法用量】煎服,5~15g。
• 【使用注意】肺虚无火、风寒咳嗽者 忌用。
小结
化痰药——川贝母
19:46
• 【药物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 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 生用。
• 【性味归经】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化痰药——川贝母
19:46
• 【功效应用】
• 1.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用于阴虚 久咳,肺痨久嗽,于肺热燥咳,热痰 咳嗽。
• 2.消痰散结 用于瘰疬、瘿瘤等。
19:46
• 【功效应用】
• 1.止咳平喘 用于各种原因的咳嗽气 喘证。2.润肠通便 用于津枯肠燥便 秘。
• 【用法用量】煎服,3~10g。宜打碎 入煎,生品如煎剂宜后下。
• 【使用注意】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 过大,婴儿慎用。
19:46
止咳平喘药——紫苏子
• 【药物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 熟果实。生用或微炒,用时捣碎。
肺平喘,兼能泻肺行水,为治肺热咳喘的 常用药。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 4.消肿止痛 用于痈疽肿毒、毒蛇咬伤。
• 【用法用量】煎服,3~9g。内服宜炮制后 用。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 湿和胃;清半夏长于化湿痰。外用适量。
• 【使用注意】不宜与乌头配伍。阴亏燥咳、 出血证、妊娠期慎用。
化痰药——瓜 蒌
19:46
• 【药物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蒌和双边栝 蒌的干燥成熟果实。生用或炙用。
• 【用法用量】煎服,3~6g。研末服, 1~2g。
• 【使用注意】不宜与乌头配伍。寒痰、 湿痰慎用。
19:46
止咳平喘药——苦杏仁
• 【药物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 亚杏、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的种子。生 用或炒用,用时捣碎。
• 【性味归经】苦,微温。有小毒。归肺、 大肠经。
止咳平喘药——苦杏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