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投)
《铁路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铁路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铁路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发挥中央资金使用效益,推动铁路项目建设,根据《政府投资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规范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安排方式及项目管理的通知》《中央预算内投资资本金注入项目管理办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新建、改扩建铁路项目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对符合本办法规定及相关条件的项目,原则上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资本金注入等方式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出资人代表投入项目。
第四条遵循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公开公正、有效监管的原则,规范中央预算内投资安艇口使用管理。
第二章支持方向第五条按照客货并重、新建改扩建并举的原则,支持畅通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骨干通道、强化边疆国防保障的干线铁路项目;支持京津冀等城际铁路项目;支持铁路货运能力提升项目;支持中欧班列铁路基础设施提级改造和重点铁路口岸扩能改造项目。
第六条干线铁路支持范围包括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以及明确享受中西部地区支持政策的中央苏区、革命老区有关县市、欠发达地区。
第三章资金安排第七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在可研批复时承诺投资并明确投资额度的项目,原则上按照承诺额度上限,结合年度投资计划和工程建设进度,合理安排中央预算内年度投资计划。
第八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在可研批复时承诺投资,但未明确投资额度的项目,将结合项目工程进度合理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审批的新建铁路项目,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难事、急事的要求,在下达年度投资计划时统筹考虑。
根据铁路项目性质和所在区域,按不同比例计算资金支持规模。
第九条项目资本金测算按不高于项目总投资的70%考虑,〃十四五〃期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标准如下:(一)西部、东北、中部地区干线铁路项目累计安排规模分别不高于资本金的40%、40%、30%安排。
2023年慈溪市工业(技改)投资专项项目奖励实施细则

附件172023年慈溪市工业(技改)投资专项项目奖励实施细则一、申报条件(一)产业导向:项目应符合国家、宁波市产业投资导向目录或慈溪市产业投资导向目录;(二)企业条件:慈溪市本级行政区域内依法生产经营并纳税的制造业企业,愿意积极配合政府组织的经验推广、现场交流、参观学习等活动;(三)项目立项:已按规定完成备案或核准的制造业新建工业投资项目、技术改造项目,且已纳入市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四)项目建设期:以项目备案(核准)为依据,建设期须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之间,其中新建项目备案(核准)上起始建设期早于2023年的,按2023年1月起算。
二、奖励标准对申报我市工业(技改)投资专项计划的项目,经企业申报、属地初审,市经信局会同市财政局对列入当年专项计划的项目予以公布:(一)可奖励设备(含软件及技术)投资总额在2023/2023两个年度内达到500万元(含)以上;(二)项目投资纳入统计库并完工投产后,按其设备(含软件及技术)投入额给予分类奖励:对设备(含软件及技术)投入在50(MoOO万元的项目,按投入额给予不超过4%奖励;对设备(含软件及技术)投入K)Oo万元以上的项目,按投入额给予不超过6%、最高300万元奖励。
统计入库项目投资数据应不小于可奖励设备申报金额;(三)本细则中所有投资额均不含税。
三、专项申报、评审及奖励程序(一)专项计划申报市经信局下达申报通知后,由各地发展服务办组织所在地企业申报慈溪市工业(技改)投资专项项目计划。
(二)专项计划评审市经信局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项目列入专项项目计划,经公示无异议后发文公布,并报市财政局备案。
(三)奖励申报、审核列入专项项目计划的,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将适时抽查走访,听取项目投资进度报告。
达到竣工条件的企业在2024年2月28日之前上报项目验收材料,市经信局委托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项目现场及财务核查。
对符合奖励条件的项目,由市经信局会同市财政局根据会计师事务所的项目财务核查报告、竣工审核意见确定项目补助资金。
(专投)对格助词[に][で]和[を]的再认识
![(专投)对格助词[に][で]和[を]的再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fc1bf9fcba0d4a7302763afa.png)
(专投)对格助词[に][で]和[を]的再认识摘要:日语格助词的用法虽然纷繁复杂,但每一个格助词都有其核心含义,只要抓住这个核心含义,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因此,帮助学生理解核心含义,是学好格助词的关键所在。
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格助词中困法最多的、学习者最难掌握的[に][で]和[を]进行分析。
关键词:格助词核心意义 [に][で][を]一、引言日语助词是日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来说是最头疼的部分。
而格助词又是其中的难点,尤其是[に]、[で]和[を]这三个助词,也是日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由于汉语中没有充当语法作用的助词,初学者已经习惯依靠语序表达语法关系,面对完全由助词表达语法关系的日语,初学者往往要花相当时间来接受。
助词尤其是格助词,是学习日语所必须理解和掌握的。
因此,如何教授助词,是每个日语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下面笔者就以这三个助词为例,探讨如何理解和把握它们。
传统的日语助词教学一般都是把助词的语法作用和功能拆开来进行分别讲授。
例如,讲解[に]的时候,往往是按照它的功能逐个讲解,首先是……其次是……然后是……讲解[で]和[を]时也是如此。
学习者于是按图索骥,对着葫芦画瓢,机械地对号入座,而没有完全理解它们的核心意义。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有很多,但各种语法教科书和各种词典对它们的诠释则是最主要的原因。
例如[新明解][1][国语辞典][2][现代日汉大词典][3]等,这些词典和语法书对于助词的解释都是罗列出若干条目,逐一进行说明和示例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不论是[に],还是[で]和[を],或者其他助词,其本身都有一个核心意义,或者说一个中心含义,其他的作用和功能都是从这个核心意义引申或延伸出来的。
笔者认为只要抓住这个核心意义,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贯通,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下面就用这种方法对格助词中用法最多的、学习者最难掌握的[に]、[で]、[を]进行分析。
二、[に]的核心意义[に]是所有格助词中,用法最多也是最难掌握的一个。
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暂行)国家发改委发改产业(2009)795号文件

---------------------------------------------------------------------------------------------------------------附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技术改造投资项目管理,参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贴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3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是指新增中央投资用于支持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的贴息或补助资金。
所称贴息是指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投资使用中长期银行贷款给予的贷款利息补贴;所称补助是指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投资给予的补助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安排方式以贷款贴息为主,原则上按项目贷款的实际发生额两年贷款利息安排贴息资金。
贴息率不超过当期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
单个项目的或补助金的最高限额原则上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
第四条专项资金安排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等符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支持方向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
项目单位要具有合理的经济规模,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银行信誉良好,企业无违法违规行为。
第五条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需要国家核准的项目,按有--------------------------------------------------------------------------------------------------------------- 关规定程序执行。
第二章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审查第六条根据新增中央投资安排方案,地方企业项目,由省级或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部门与工业主管部门共同组织,联合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报项目申请(附项目情况表)。
《证券及期货(专业投资者)规则》

《证券及期货(专业投资者)规则》(第571章,附属法例D)目录条次页次1.(已失时效而略去)12.释义13.订明为专业投资者的人士5Securities and Futures (Professional Investor) Rules(Cap. 571 sub. leg. D)ContentsSection Page1.(Omitted as spent)22.Interpretation23.Persons prescribed as professional investors6T-1T-2第571D章Cap. 571D《证券及期货(专业投资者)规则》(第571章第397(1)条)(略去制定语式条文——2012年第1号编辑修订纪录)[2003年4月1日] 2003年第12号法律公告(格式变更——2012年第1号编辑修订纪录)1.(已失时效而略去——2012年第1号编辑修订纪录)2.释义在本规则中,除文意另有所指外 ——有联系者 (associate)就任何个人而言,指该人的配偶或任何子女;有关日期 (relevant date) ——(a) 就本条例第103(3)(k)条所描述的广告、邀请或文件而言,指发出或为发出而管有该广告、邀请或文件的日期;(b) 就本条例第174(2)(a)条所描述的造访而言,指进行该造访的日期;(c) 就本条例第175(5)(d)条所描述的要约而言,指提出该要约的日期;或(d) 就凭借根据本条例订立的规则而规定须于某日期或之前或须于某日期履行某项责任的其他情况而言,指该日期;投资组合 (portfolio)指由任何下述项目组成的投资组合 ——(a) 证券;(b) 由 ——Securities and Futures (Professional Investor) Rules(Cap. 571, section 397(1))(Enacting provision omitted—E.R. 1 of 2012)[1 April 2003] L.N. 12 of 2003(Format changes—E.R. 1 of 2012)1.(Omitted as spent—E.R. 1 of 2012)2.InterpretationIn these Rules, unless the context otherwise requires—associate (有联系者), in relation to an individual, means the spouse or any child of the individual;custodian (保管人) means—(a) a corporation the principal business of which is to actas a custodian of securities or other property for anotherperson, whether on trust or by contract; or(b) any of the following persons—(i) an authorized financial institution;(ii) a bank which is not an authorized financialinstitution but is regulated under the law of anyplace outside Hong Kong;(iii) a licensed corporation;(iv) a person carrying on the business of the provisionof investment services and regulated under the lawof any place outside Hong Kong,1 2第571D章第1条Section 1 Cap. 571D(i) 认可财务机构发行的存款证;或(ii) 并非认可财务机构但根据香港以外地方的法律受规管的银行发行的存款证;(c) 就任何个人、法团或合伙而言,由保管人替该人、法团或合伙持有的款项;信讬法团 (trust corporation)指 ——(a) 根据《受讬人条例》(第29章)第8部注册的任何信讬公司;或(b) 符合以下说明的其他法团 ——(i) 所经营的业务的性质与(a)段提述的信讬公司所经营的业务的性质相似;并(ii) 根据香港以外地方的法律受规管;保管人 (custodian)指 ——(a) 主要业务是作为另一人的证券或其他财产的保管人(不论是以信讬或合约形式保管)的法团;或(b) 业务包括作为另一人的证券或其他财产的保管人(不论是以信讬或合约形式保管)的下述人士 ——(i) 认可财务机构;(ii) 并非认可财务机构但根据香港以外地方的法律受规管的银行;(iii) 持牌法团;(iv) 经营提供投资服务的业务并根据香港以外地方的法律受规管的人;保管人结单 (custodian statement)指由保管人发出的帐户结单。
投行专业面试问题

投行专业面试问题国内投行专业面试常见问题经典问题:1.为什么想要做投行?2.你做好了做投行的准备吗?3.你认为自己适合做投行吗?4.实期间的感悟是什么?5.你准备如何在投行发展?6.你的专业背景对做投行有何帮助?更经典问题:一个项目最重要的是什么?行业前景、公司的未来前景和可持续盈利能力、独立性和合规性问题。
做投行最重要的是什么?ED认为沟通能力、财务和法律基础、行业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
HR则认为沟通能力、韧性和研究能力,同时诚信和品德也很重要。
专业问题:1.实经历和对投行的认识。
投行的作用是综合协调其他中介机构的意见,根据尽职调查结果为公司上市制定合理的改制方案和上市方案,推动企业执行。
投行的工作是将拟上市公司从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卖出好价钱。
2.投行与PE的区别。
PE作为投资者,投行仅是中介机构。
投资阶段更靠前,投资行业范围更广泛,投资时间更长线,对企业提供的增值服务更贴切,这是PE的价值所在。
3.BS、IS和CFS三个表哪个最重要?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静态)会计报表,通过该表了解企业资产(负责)总量及结构,投资者(老板)所拥有的权益。
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动态)会计报表,可以一目了然从表中看到经营业绩形成过程,收入来源、成本费用消耗、净利润等。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
表中项目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业务活动的现金流入与流出,弥补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提供信息的不足(了解净利润的质量)。
以上“三表”既有侧重又相互补充,真正要说出哪张表最重要,一定没有唯一的答案,因使用者立场而异。
4.如何从报表看公司财务是否存在舞弊?1.与同类公司或与公司历史比较,毛利率明显异常;2.货币资金和银行贷款同时高企;3.应收账款、存货异常增加;4.估算的应交所得税余额与实际余额相比相差甚远;5.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6.突然出现主业以外的较大收益,如咨询、软件等。
投资专业习题集.doc

第1章投资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行为不属于投资的是()A.购买汽车作为出租车使用B.农民购买化肥C.购买商品房自己居住D.政府出资修筑高速公路2、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往往()A.同方向变化B.反方向变化C.先同方向变化,后反方向变化D.先反方向变化,后同方向变化3、购买一家企业20%的股权是()A.宜接投资B.间接投资C.实业投资D.金融投资4、对下列问题的冋答属于规范分析的是()A.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上调,股票价格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B.上市公司的审批制和注册制有何差异,会对上市公司的行为以及证券投资产生哪些不同的影响?C.企业的投资应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还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D.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对企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二、判断题1、资木可以有各种表现形态,但必须有价值。
()2、无形资木不具备实物形态,却能带来收益,在木质上属于真实资产范畴。
()3、证券投资是以实物投资为基础的,是实物投资活动的延伸。
()4、直接投资是实物投资。
()5、间接投资不頁•接流入生产服务部门。
()6、从银行贷款从事房地产投机的人不是投资主体。
()三、多项选择题1、以下是投资主体必备条件的有()A.拥有一定量的货币资金B.对其拥有的货币资金具有支配权C.必须能控制其所投资企业的经营决策D.能够承担投资的风险E.能够享有投资收益2、下列属于真实资本有()A.机器设备B.房地产C.黄金D.股票E.定期存单3、下列属于直接投资的有()A.企业设立新工厂B.某公司收购少扌一家公司60%的股权C.居民个人购买1000股某公司股票D.发放长期贷款而不参与被贷款企业的经营活动E.金业投资于政府债券4、产业投资往往会形成()A、固定资产B、无形资产C、金融资产D、流动资产E、真实资产四、名词解释1、投资2、投资主体3、产业投资4、证券投资5、直接投资6、间接投资第2章市场经济与投资决定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市场经济制度与计划经济制度的最大区别在于()A.两种经济制度所属社会制度不一样B.两种经济制度的基础性资源配置方式不一样C.两种经济制度的生产方式不一样D.两种经济制度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不一样2、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是()A.分配机制B.再分恥机制C.生产机制D.价格机制3、以下不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的是()A.市场发育不完全B.垄断C.市场供求双方Z问的信息不对称D.分配不公平二、判断题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自利性是经济活动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
2024版工程招投标专业协议样本版B版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版工程招投标专业协议样本版B版本合同目录一览1. 协议范围1.1 项目描述1.2 工作范围1.3 限制条件2. 双方责任2.1 承包商责任2.2 业主责任3. 合同价格3.1 固定价格3.2 价格调整3.3 支付条款4. 时间和进度4.1 开工日期4.2 竣工日期4.3 进度计划5. 质量控制5.1 质量标准5.2 检验程序5.3 缺陷责任6. 变更和调整6.1 变更程序6.2 价格调整6.3 时间调整7. 违约责任7.1 承包商违约7.2 业主违约8. 争议解决8.1 协商解决8.2 调解程序8.3 仲裁或诉讼9. 一般条款9.1 适用法律9.2 合同语言9.3 通知9.4 完整协议9.5 继承和转让9.6 终止条款10. 保险10.1 承包商保险10.2 业主保险11. 环境保护11.1 环境标准11.2 环境影响评估11.3 环境保护措施12. 保密条款12.1 保密义务12.2 保密期限12.3 例外情况13. 附录13.1 附录A 项目详细说明13.2 附录B 工作量表13.3 附录C 付款时间表13.4 附录D 进度计划表14. 签署页14.1 承包商签署14.2 业主签署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协议范围1.1 项目描述(1)土建工程;(2)安装工程;(3)装修工程;(4)设备采购及安装;(5)其他相关工作。
1.2 工作范围乙方应按照本合同约定的工作范围、质量标准、进度要求等完成工程项目。
工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1)完成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设计;(2)采购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等;(3)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要求;(4)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协调、沟通、变更等工作;(5)提供工程交付后的保修服务。
1.3 限制条件(1)乙方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甲方提供的技术要求;(2)乙方应严格按照甲方提供的施工图纸、施工方案等进行施工;(3)乙方应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不得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4)乙方应按照约定的进度完成工程,不得延误;(5)乙方应遵守合同约定的保密条款,不得泄露甲方商业秘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投)通过买房而择校——教育影响房价的经验证据与政策含义冯皓陆铭**冯皓,复旦大学经济学院,E-mail: fenghao1011@。
陆铭,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研究员;电话: (021) 55665308;E-mail: lm@。
本文系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101)。
同时,本文也是“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工作室”系列作品。
作者感谢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联谊会、中国经济学年会、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与会者、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论文报告会参与者,特别是Jimmy Chan、寇宗来、陈钊、张晏、吴建峰、郑思齐、陈杰、郝前进、陈斌开等的评论,匿名审稿人的修改意见,以及段超、姜明琪、徐菁在收集房价数据过程中的帮助,但文责自负。
通过买房而择校——教育影响房价的经验证据与政策含义摘要城市基础教育资源主要通过房地产市场配置,导致房价部分地反映教育的数量与质量。
基于上海市52个区域的房价与学校分布的月度面板数据,以及“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命名的自然实验,本文发现,区域间在基础教育资源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已经部分体现在了房价上。
这说明,教育的“资本化”确实存在。
因此,就近入学、禁止择校等简单化的追求公平的教育政策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公平,反而可能会加剧按照收入的居住区分割和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关键词基础教育、房地产市场、资本化、公共品一、引言教育既是决定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又直接关系到收入差距与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但是,关于如何有效并均等地配置教育资源,人们的认识却不相同,现有的政策也存在误区。
本文将为基础教育的数量和质量与住房价格之间的关联寻找实证依据,这对于制定合理的教育与住房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教育产业化及随之出现的基础教育的高收费、择校、不同收入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享受不同受教育机会等现象日益受到人们诟病,有关部门制定了大量旨在通过严格禁止择校促进教育均等化的政策。
然而,相关的理论研究却表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住房市场进一步发育,以禁止择校、严格就近入学、限制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竞争为代表的追求公平的教育政策不仅不能带来真正的公平,反而可能在损害教育产出效率的同时,扩大因收入差距所导致的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陆铭、蒋仕卿,2007)。
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教育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房地产市场进行的,居民根据自己的收入和偏好来选择居住地区和相应的公共品,结果将是公共品提供数量和质量体现在房地产价格上,被“资本化(capitalize)”(Tiebout,1956;Oates,1969;Yinger,1982等)。
如果这样的机制起作用,禁止择校、严格按片划分就近入学所导致的结果将是,高收入者通过在好学校附近买房的方式让孩子获取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择校费的收益由学校转移到房产商(或业主)手中,对于受教育机会的公平问题没有产生积极作用,反而加剧了按照收入的居住区分割和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19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住房市场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育,居民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间自由搬迁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对房价影响最大的高收入群体在居住地迁移方面受到的限制是最少的。
那么,基础教育等公共品的获取是否已经与房地产市场的发育联系在了一起?房价是否已经部分地体现了教育的质量与数量?乔宝云等(2005)发现财政分权在中国没有带来地方小学义务教育水平的提高,认为财政分权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忽视了当地的社会福利,并由此而质疑在目前中国的户籍制度下通过搬迁居住地来选择教育的机制是否显著。
但是,这一发现完全有可能只是因为中国的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只被激励去追求经济增长,而不是公共品提供。
换句话说,不是通过搬迁居住地来选择教育的机制不存在,而是分权体制本身引起了激励扭曲(傅勇、张晏,2007;王永钦等,2007;陆铭等,2008)。
丁维莉、陆铭(2005)认为,居民通过搬迁居住地来选择教育并影响房价的机制在中国可能是同样存在的。
如果这一机制确实存在,那就会使得房价中的一部分体现出教育的质量,这一点在中国几乎没有可信的实证研究,而这正是本文所试图揭示的。
所以,本文以上海为例,通过为教育资源与房价的关联提供经验证据,为针对教育均等化政策的评论提供实证依据。
具体地来说,本文以近年来全国与上海市所实施的一系列教育均等化政策为背景,基于上海市52个区域的房价与学校分布数据,以及“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命名的自然实验,发现基础教育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差异已经部分地对于房价产生了影响。
本文据此对现行的“就近入学”、“限制择校”、“取消转制学校”等基础教育政策进行了评论,为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住房、教育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余下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上海基础教育和房地产市场的背景介绍,第四部分报告数据和计量模型设定,第五部分报告实证研究结果,第六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含义。
二、文献综述本地公共品提供与房地产价格的关联,是Tiebout(1956)的公共品提供模型的基本结论之一。
居民根据自己的能力(收入)和偏好选择居住地和当地的公共品,使得公共品质量和数量上的差异体现在房地产价格上,并通过影响政府收入的中间机制激励政府提高公共品的生产效率(Tiebout,1956;Oates,1969;Yinger,1982等)。
对于地方公共品提供的一般均衡分析表明:在居民偏好差异的基础上引入住房市场和居民对于居住地的选择,将导致居住和公共品消费的群分效应①;特别是当教育存在“同群效应”(peer effect)时,同一学校的学生的①群分效应(sorting)在文献中是指在个人的理性选择之下,均衡的结果是类型相同(或接成绩相互影响,家长就更愿意花钱住好社区,让孩子上好学校,住房市场就会使教育被“资本化”,群分效应加剧(Epple and Romano,1998;Epple and Siege,1999;Rothstein,2006)。
因此,居民的自由流动、同群效应和房地产市场的发育程度是决定现实中教育等公共品“资本化”的关键因素。
Oates(1969)提出了通过分析地方公共支出和税收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来检验居民通过搬迁居住地选择公共品的机制是否显著的研究方法。
在此基础上,欧美国家的研究者进行了很多检验公共品提供水平与房地产价格关联的实证研究。
这些研究的计量模型设定通常采用特征价格(hedonic price)模型(Rosen,1974;Anderson,1985;Epple,1987等),在解释变量中包括了住房的个体属性、区位属性和时间因素。
尽管在研究中存在一些分歧,但普遍的研究结论是,在欧美发展相对成熟的房地产市场,确实可以观察到相邻辖区之间在公共品提供上的差异可能反映到不动产的价格上去,表明居民的确通过搬迁居住地的方式选择公共品的提供水平(Rubinfield,1987;Rubinfield,Shapiro and Roberts,1987;Epple and Siege,1999)。
分析教育等公共品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关联的实证研究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不可观测的居住区属性对于解释变量和房价的影响。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Black (1999)利用马萨诸塞州学区边界附近的房价数据,比较同一条边界两侧的住房价格和学校教育质量,以学校参加一项全州统一的学业测试(Massachusetts Educational Assessment Program,MEAP)的学生平均成绩作为反映教育质量的核心解释变量,采用特征价格模型进行估计,得到如下结论:学校的学生平均成绩提高5%将导致居民对优质学区边界内住房的支付意愿平均提高约2.1%,学校质量对房价的影响确实是显著的。
与上述研究不同的是,本文的实证分析利用上海市52个区域、时间跨度为48个月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控制了区域属性对房价的影响。
此外,在数据包括的时间范围内,上海市教委先后命名了两批共39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相当于由政府向市场发送了有关优质学校的信号。
本文利用了这样一个自然实验的结果,有效地避免了学校质量与数量的内生性,识别了教育对房价的影响。
在国内有关公共品提供水平与房地产价格关联的实证研究中,王轶军、郑思齐、龙奋杰(2007)利用北京市住房市场和土地市场的微观个体交易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居民愿意为居住在地铁站、公交车站和公园周边一定范围(0.8公里)内分别支付住宅价格的17.1%、12.4%和6.4%,但是这种价值并没有被资本化到土地价格中。
周京奎、吴晓燕(2009)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公共投资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溢出效应,其中度量教育投资的指标是每个省的大学、中学、近)的人聚集在一起,而不同类型的人之间处于隔离状态。
参见陆铭、张爽(2007)的综述。
小学数量和专任教师人数,发现在省级水平上中学数量对各类房产和土地的溢价是显著的。
大学数量对商品房、住宅、办公楼的价格影响为正,但是对土地和商业用房的价格影响为负,这个结果难以解释。
与上述研究不同的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采用同一城市内的不同区域的房价与公共品数据。
如果公共品对房价产生影响的机制起作用,将对城市内部的居住区分割和教育不均衡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但是,目前国内对城市内部教育与房价关系的实证研究还很少。
Zheng和Kahn (2008)在对北京房地产市场微观交易数据的分析中度量了楼盘到优质学校的距离,发现离优质学校更近的住房确实具有更高的价格,但此类研究同样面临着教育数量与质量的内生性问题,而这正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三、上海基础教育和房地产市场的背景介绍19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上海的基础教育和房地产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改变传统的以竞争重点学校入学机会为中心的应试教育。
1997年,上海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升初中)的升学考试,代之以“按片划分、就近入学”的招生制度。
另一方面,传统的“重点中学”概念被教育部门逐渐淡化,最终被“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称号所取代。
与此同时,随着居民住房的市场化,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不断发育、扩张,在2003年以来出现了一波房价增幅远远高于人均收入增幅的“房地产热”。
房价的快速上涨对研究者来说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得教育被资本化的过程能够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得以体现。
3.1按片划分、就近入学的实施与强化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基础教育制度沿袭了传统的精英主义模式:在小学、初中、高中等各个阶段设置不同级别的“重点学校”,集中行政区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按照考试成绩择优招生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