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 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二》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二》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语文园地二【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积累这类成语,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语言运用: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描写的提示语。

思维能力: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

审美创造:品味寓言故事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的特点。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的主题是整理寓言故事,这一板块有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回顾自己学过的寓言故事,能进行简单的复述。

二是明确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三是将寓言故事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这三个方面层层推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提升语文素养。

“词句段运用”包括三部分,一是积累“AABC”和“ABAC”式的词语。

二是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

三是学写通知这一应用文。

这一板块从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体现了学习程度的由浅入深。

“书写提示”列举了4个上下结构的字和4个左右结构的字。

揭示了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

“日积月累”安排了9个成语,全部来源于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与本单元品味寓言的主题遥相呼应。

关注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具体包括两个明确的能力目标和一个隐性的品质发展目标。

两大能力目标:一是借助一定的方法,能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二是搭设有效的学习台阶,能理解故事的寓意。

一个品质发展目标,即在整个寓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提升。

关注寓言:“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寓言的特点有: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

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作业设计一、积累词句。

1. 奇妙的()奇妙的()奇妙的()诱人的()()的葡萄()的余晖()的卵石()的模型()的羽毛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2.蜜蜂()小鸟()小狗()景色()物产()()私语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3.红彤彤葡萄()半()半()金()()紫半()半()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4.我也来仿写一句:二、说一说,写一写。

1.“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从石头的颜色、形状、功能等方面向同学说一说石头的奇妙。

2.?(用提问的方式开头,向别人介绍一种事物)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板书)4.出示寻物启事的范例,指名读一读5.比较寻物启事和通知(1)寻物启事和通知在格式上一样,也包括标题、正文、落款。

(2)标题要注意什么?根据启事的内容来写启事的标题,如果是找衣服,可以取“寻衣启事”,寻找车的可以写?寻找狗的可以写?当然也可以笼统地写“寻物启事”。

(3)正文写启事的具体内容,要写请哪些信息?(时间、地点、物品名称外观、失主,总之信息要具体,如果拾到者归还,还要表示感谢。

)(4)落款要有署名和日期,告知联系方式。

6.李晓宇把这则寻物启事张贴出去后,很快就找到了。

可是三(1)班的林林弄丢笔袋后也张贴了寻物启事,却没有人把拾到的东西还给他,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他的寻物启事。

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格式不对,标题要居中,笔袋的特点没有写清楚,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要写明白。

)板书:格式正确内容准确7.看来掌握寻物启事的写法很重要,下面我们用一首儿歌来记住寻物启事的写法。

(指名读,再一起读)1.设置情境:假设昨天上体育课时,你把足球落在了操场上,你的足球上有特殊的标记,请为自己丢失的足球写一则寻物启事。

2.学生练习用正确的格式独立完成一则“寻物启事”。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八》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八》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语文园地八【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语言运用:体会拟声词表现的情景,进行句子仿写,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思维能力: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能较准确地进行故事复述。

审美创造:积累“桃花”相关诗句,初步感受“桃花”文化的魅力。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再次强调了复述与背诵的区别,并对本单元的复述方法作了归纳,提示学生借助一定的方法,有助于完整、有序的复述篇幅较长、内容比较丰富的故事。

“识字加油站”编排了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字组成的两组词语,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对形声字特点的认识,运用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学习生字。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三项内容,一是体会拟声词的作用,并照样子写句子。

根据语境恰到好处地运用拟声词,能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动作的状态或人物的心情。

通过仿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拟声词的作用。

二是让学生仔细观察所给题目的特点,再试着写几个类似的题目。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把两个性格特点相反的人连在一起做题目,很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通过仿写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类题目的好处。

三是练习转述别人的话,学习怎么将直接引语转成间接引语,对完成复述故事很有益处。

在转述别人的话时,要注意改变人称、去掉语气词等。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古诗《大林寺桃花》,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初夏时节游览庐山大林寺时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绝,是唐人绝句中的珍品。

诗中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表现出意外与欣喜之情,富有情趣。

【教学目标】1.能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2.认识“咳、嗽”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吐”,能说出带有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形声字的特点。

积累8个词语。

3.正确朗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作用,能照样子写句子。

4.能模仿例子说几个题目。

5.能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6.朗读、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

【教学重点】1.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培养热爱阅读故事的兴趣,并能较准确地进行故事复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课文解读】语文园地三安排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交流平台”关注的是本单元语文要素——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以《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为例,两篇课文的第3自然段都是以先总后分的结构布局,围绕第一句中心句铺陈叙述。

其实《赵州桥》一课中,第2自然段亦是如此。

为了写清楚“赵州桥设计得非常精巧”,作者介绍了桥上车马、行人走道的设计,还详细说明了桥身一个大桥洞、4个小桥洞的设计之妙。

“交流平台”虽然安排在“语文园地”中,但从其功能发挥来说,一定要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对这一表达方法有所感悟,有所理解,并学会迁移运用。

“识字加油站”安排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招牌,其中需要识记的生字7个,这7个字都是形声字。

教学时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切的生活场景中认读标牌名字,认识这7个汉字。

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呼应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

第一部分,以《纸的发明》一课蔡伦造纸的段落为例,通过图示引导学生学习使用连贯准确的动词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第二部分选取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和《赵州桥》课文段落,提示学生比较发现两段话的共同点:1.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方式介绍事物的某方面特点;2.具体描写时都用了“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的排比句式。

要求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写个片段。

“日积月累”中要求朗读并积累“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君子”、“中医四诊”的具体内容,这和本单元传统文化的主题是契合的。

在熟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先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了解,教师相机做图文的补充说明,帮助学生理解积累,同时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1.读招牌识字,认识7个生字、6个标牌。

2.能用连贯准确的动词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3.能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4.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君子”、“中医四诊”。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第1 篇【教学目标】《语文园地一》公开课教案设计1、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勇于交际的能力。

2、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4、积累对联。

5、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课时目标】1、第一课时: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勇于交际的能力。

2、第二课时: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第三课时:学会正确修改自己的作文。

4、第四课时:⑴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⑵积累对联。

⑶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设计理念】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渎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

2、架设课外知识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创设情境,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勇于交际的能力。

2、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4、积累对联。

5、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1、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2、积累对联。

【教学准备】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师: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

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

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要求:讲清楚景观的奇特之处,还可以说说这样的奇观是这样形成的。

2020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八 优质教案

2020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八 优质教案

创新教案《复述故事》
【教学设想】
1.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知道什么是复述;
2.掌握一定的复述技巧,能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的故事;
3.培养学生善于表达、流利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复述故事不是背诵课文,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说清楚。

二、学习用不同的方法复述课文。

复述课文的方法有很多,本单元的方法有:
1.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比如学习了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后,我们可以先来填好表格,再根据表格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1)学生填表格。

(2)根据表格练习复述课文。

2.借助示意图,复述课文。

学习了课文《漏》之后,根据以上示意图复述课文。

三、复述课文注意问题
教师指导:复述不是要一字不差的背诵课文,而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叙述出来,并适当加上表情和动作;
四、学生再述,互评互学,教师及时认可和鼓励
7、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麽难的了。

虽极力藏匿它,克服它,消灭它,但无论如何,它在不知不觉之间,仍旧显露。

——富兰克林
8、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

——法国。

最新2020年春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最新2020年春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语文园地三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2.学生互相交流,识记招牌上的文字,并说说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招牌。

3.教师小结: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天天在生活中去识字,都能成为识字小主人。

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挥这种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去认识生活中更多的汉字。

4.独立或互相交流,用不同的方法识记课本“识字加油站”部分招牌上的汉字。

(板书:在生活中识字)
三、作业:到大街、商店、游乐场等地方去识记汉字。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1. (1)1.7 1
(2)一年四季景色秀美春天柳条桃花夏天荷叶荷花秋天菊花寒冬葫芦池结
2.我从小就喜欢剪纸。

随便给我几张废纸,我都可以一本正经地坐在那儿,用剪刀“咔嚓、咔嚓”地剪出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小纸片。

然后对着不同的小纸片猜它的样子:有的像大苹果,有的像灯笼,还有的就像活灵活现的小海豚。

有时我甚至还可以剪出一个面具。

3.早晨刚一起床,就听到那窗外的树枝上叽叽喳喳,热闹非凡。

我走出门去,观赏这难得的盛会。

看那些小鸟,有的在扑翅膀,好像在锻炼身体;有的在高声鸣叫,好像在练习歌唱;有的在相对嬉戏,宛如一对亲密的朋友。

看着这一切,我几乎自己也融入了其中,成了其中的一员。

4.喜怒哀乐柴米油盐鸟兽虫鱼日月星辰山川河岳诗词歌赋悲欢
离合阴晴圆缺花草树木江河湖海亭台楼阁字词篇章锅碗瓢盆
金银铜铁风霜雨雪风雨雷电东西南北吹拉弹唱棉麻毛丝衣帽鞋
袜。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四》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四》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语文园地四【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言运用:能正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思维能力:能观察事物的变化,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审美创造:诵读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课前解析】关注关键句的作用:概括能力是学生应该具有的语文能力之一,概括是有法可依的。

在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时,有时可以直接引用关键句,有时可以参考关键语句的提示。

寻找关键句的时候,要关注到关键句在不同文章或者不同段落中的位置是不同的。

关注观察与思考: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

引导学生仿照例子,将观察与思考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培养学生在观察时养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关注修改符号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习“对调”和“移动”这两种修改符号,结合三年级上册学过的“改正”“增补”“删除”这三种修改符号,尝试在习作修改中运用。

【教学目标】1.知道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学习“对调”“移动”这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

【教学重点】1.知道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学习“对调”“移动”这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道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不同位置。

【教学过程】一、回顾要素,导入新课1.回顾要素:同学们,我们本单元围绕着两个语文要素来学习,第一个语文要素是什么,大家还记得吗?同学们一起来说一下吧。

预设:第一个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2.教师过渡:同学们说得很好,本单元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就是围绕这个语文要素来交流的。

教师课题并板书:交流平台,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回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交流的基础上点明要点,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开启本节课的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语文园地一课型语文园地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积累课文中优美生动的句子,并细细体会其中的写作技巧。

2.识字加油站,归类识字,认识三种不同偏旁的生字及其词语,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功能。

3.词句段运用,学会在语境中辨析近义词,学会仿写动物外形。

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忆江南》,帮助小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了解古诗意思。

教学难点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新课教学()分钟二、交流平台板块一:交流平台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生动的句子,需要我们细细体味。

1.(出示课件2)“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体味好句子)(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读这句话我体会到小燕子飞行的轻盈。

预设:读这句话,我感到语言很美,“小圆圈”“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感觉很有画面感,仿佛看到了那样的场景。

【设计意图:出示课文佳句,探究体味,对例句的分析,使得交流的内容不再空洞,变得形象可感。

】2.(出示课件3)“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句话你认为作者写得好在哪里?作者把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给人的那种感觉写出来了。

非常生动,传神。

你认为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把花骨朵写得那么传神、生动?(作者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很有代入感,很逼真、很有画面感。

)3.(出示课件4)“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找出文中的动词,说说写得怎么样。

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1)这些动词分别是“落下来、折好、收拢”,很有条理。

(2)这些动作写得非常细致,尤其修辞语的运用“(款款)地落下来、(顺顺溜溜)地折好膜翅、(严丝合缝)地收拢硬翅”,显得描写就非常细致,妥帖,很有画面感,眼前仿佛看到了这只飞落的瓢虫。

4.教师小结:要想把语言写得优美生动就要描写细致、,多使用一些恰当的修饰语,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还要写得有画面感,写具体、生动。

(板书:描写细致、修饰语、修辞手法、有画面感)(二)识字加油站1.(出示课件5)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设计意图:把相同偏旁的生字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并且在学习生字词的过程中,学习了形声字形旁表义的功能。

】注意读准平舌音“资”,翘舌音“掷”,边音“捞、缭、络”,前鼻音“援”,后鼻音“贡”。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4.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1)复习形声字:(出示课件6)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本题展现的生字都是形声字,是强调了形旁表义的功能。

如第一组的三个生字“援、掷、捞”形旁都是“扌”,表示与手有关,第二组的“缚、缭、络”偏旁都是“纟”,表示与丝线、绳索有关;第三组“资、贡、贷”偏旁都是“贝”,表示和钱财有关。

(板书:形声字形旁表义)(2)本题形声字的分类。

(课件出示7)①左形右声:援、掷、捞、缚、缭、络②下形上声:资、贡、贷5.小组交流,再找一些这样的汉字进行识字练习。

6.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8)左形右声:清河淌油上声下形:忘想感态三、词句段运用板块二:词句段运用(一)辨别运用近义词。

(出示课件9)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所选的词语都是近义词,看看适合选择哪一个。

(板书:近义词)【设计意图:把近义词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辨析运用,效果会非常明显,能增强学生对这些词语的修饰作用和使用场合的理解辨析能力。

】【设计意图:先理解和分析例句,了解描写动物的外形的方法,再训练写话,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看看选择什么词语填空。

3.小组代表发言。

每组词语都是近义词,要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填空:第一小题,形容细小的波纹的动态,应该选择“荡漾”;第二小题,形容歌曲,应该是“轻快的歌曲”较为恰当;第三小题,应选“灵敏”,因为是形容小狗的鼻子的。

(二)句子积累。

(出示课件10)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说一说这些句子,都抓住了动物的什么特点?(板书:抓住动物特点)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第一句,描写小燕子的外形,抓住小燕子的“羽毛、尾巴、翅膀”的特点来写的,描写顺序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

第二句描写独角仙的外形,抓住了“甲壳、头部的角”的特点写的,从颜色、形状、质感等方面来写。

3.照样子,写写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

(课件出示11)如,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

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

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象搽过油。

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四、日积月累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出示课件12)【设计意图:学习古诗词,理解和分析古诗,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理解古诗、诵读积累的能力。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2.师范读,学生跟读。

互相交流识记生字。

自由朗读。

3.教师简介:《忆江南》是一首词,是唐代文人白居易所作。

本诗描绘了江南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板书:《忆江南》词)4.(出示课件13)词语解释谙(音安):熟悉。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5.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6.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14)译文:春日,朝阳照耀下的江畔花朵,红得胜似烈火;江水碧绿的颜色,只有蓝草可以相比。

这一切,怎能不撩起我对江南的回忆?(出示课件15)创作背景: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通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

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

(出示课件16)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7.读出韵味这首诗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出示课件17):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8.熟读成诵。

在理解和会读的基础上,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体味好句子,学习了形旁表义功能的形声字,学会辨析运用形近词,练习抓住特点写动物的外形,学习了古诗《忆江南》。

板书内容语文园地一体味好句子:描写细致使用修饰语、修辞手法有画面感形声字形旁表义近义词辨析抓住动物特点描写外形唐白居易《忆江南》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堂课的设计内容较为丰富,先体味好句子,接着学习了形旁表义功能的形声字,学会辨析运用形近词,练习抓住特点写动物的外形,学习了古诗《忆江南》。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有趣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同时,关注了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范围,学生在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之后能够举一反三,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

不足之处:由于是练习,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今后还应该设计有趣的情境或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学起来就轻松、自如了。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版块是通过读一些课文中出现的优美生动的句子,学会积累体味;识字加油站出示了三组字词,分别是三种不同偏旁的生字词,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词句段运用分别安排了几组形近词的辨析运用,以及仿写动物外形的片段;日积月累部分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词《忆江南》,表达作者对江南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描写江南的古诗词有哪些?1.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江南【汉无名氏】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4.赠范晔【南北朝.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5.菩萨蛮【唐.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