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 夕 夜

合集下载

除夕主要习俗有哪些

除夕主要习俗有哪些

除夕主要习俗有哪些除夕主要风俗有哪些除夕风俗1、贴春联,贴门神,春联表达人们对新年的美妙愿望,门神则有辟邪之用,这都是要在除夕贴好的,门上红彤彤的春联,崭新的门神,向人们昭示着:过年啦!2、祭祖:祭拜祖坟,宗祠拜祖,或祭拜祖先牌位等形式,都表示着后备儿孙节日之际不忘祖先,并祈求得到祖先的庇佑。

3、守岁:一家人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这个时候,是一家人乐享天伦之时,也是展望将来之际。

4、生旺火:除夕守岁时,屋外点起篝火,火越旺越好,寓意人丁兴盛,五谷丰登。

5、吃年夜饭:传统年夜饭的名堂许多,一般饺子、馄饨是必备的,取其样子犹如元宝,寓意来年财源滚滚。

“鱼”谐音“余”,也是年饭桌上年年有余的吉利菜品。

6、给压岁钱:“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磕头,老辈给钱”。

压岁钱不仅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更有长辈的庇佑,让孩子们在除旧迎新之际多了几分欣喜。

7、放爆竹除夕有什么风俗除夕这一天的风俗一般都有吃年夜饭、点灯笼、守岁等。

除夕为岁末的最终一天夜晚。

岁末的最终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

点灯笼:除夕夜各家各户都要在家门前挂上红彤彤的灯笼,〔春节〕期间要彻夜通明。

从大年三十始终亮到〔元宵节〕,寓意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天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岁,达旦不眠,即使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们此时也肯定要赶回家团聚。

除夕是什么“除夕是农历这一年的最终一天。

岁末的最终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

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

”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等许多的名字。

年夜饭的含义除夕在我国人们心中的地位很高。

这一天人们预备辞旧迎新,吃团聚饭。

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聚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劝慰与满意,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心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美好。

除夕的古诗句12首

除夕的古诗句12首

除夕的古诗句除夕的古诗句12首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

除夕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除夕的古诗句12首,欢迎大家参考。

1、《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翻译】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除夜太原寒甚》明·于谦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翻译】给远离家乡的人们说几句话:天气虽然有些寒冷,但又何必为此而不堪苦闷呢?春天不久就要来到了,春风就在屋子的东头。

3、《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翻译】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

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4、《除夜有怀》唐·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翻译】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

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

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

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5、《除夜宿石头驿》唐·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6、《除夜有怀》唐·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翻译】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

除夕的别称

除夕的别称

除夕的别称除夕的别称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

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

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

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

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除夕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民间最为重视。

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

南方人除夕吃什么食物吃鱼过年食鱼的习俗,大江以南的不少区域,似乎有一个潜规则。

鱼是宴席上最后一道菜,端上桌基本上是不吃留下它,作为吉祥物,意味着“年年有余”。

有的地方,年饭时吃鱼,要留头留尾到明年(即年初),表达新年“有头有尾”的祈愿。

摆鱼也有讲究:鱼头要对着贵宾或长辈,体现尊敬;来客是文人,将鱼肚对着他,赞他肚里有墨水,满腹文章;来客是武将,讲鱼脊对着他,夸他刚武豪放,可作脊梁。

还有鱼端上桌时的摆放,鱼头对着谁、尾对谁,摆下后不可再端动。

鱼头所对的人“剪彩”,鱼尾所对的人“赞助”;先由二位对饮一杯酒,再由鱼头的人首动筷夹鱼吃(所谓“剪彩”),随后大家才可以动筷,热闹气氛,欢语一片。

吃汤圆元宵在南方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

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

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

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

”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

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除夕和春节的区别广义的春节包括正月和除夕,过年、大年三十、大年夜、除夕都是指同一天。

而特定意义的春节指的是大年初一,也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大年夜就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通常设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为大年三十。

除夕夜日记300字

除夕夜日记300字

除夕夜日记300字除夕夜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终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首尾相连。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除夕夜日记300字,供大家参考!除夕夜日记300字1今日是大年二十九,除夕之夜。

是一年中最终的一天,也是全国人民的节日。

看看大街上,灯火通明,家家户户大门前都贴着红底黄金粉字的对联,门上方都挂着一对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

鞭炮声连连不断,到处散发着浓浓的年味。

晚上,我们一家人正在吃饺子时,就观察外面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我也迫不急待地拉着爷爷去看放炮,在街上,放炮的人真多啊!有的人放小炮,有的人放礼花,漂亮的焰火将夜空点缀成花的世界,漂亮极了。

在远处的天空中,一会儿消失了个“天女散花”,一会儿又消失了“孔雀开屏”!五彩缤纷的礼花把天空装扮的绚丽多彩。

快八点了,我赶忙回到家里,打开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晚会里有明星们演小品、相声、歌舞,还有更精彩的魔术,时间过的真快啊!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又来到了,在鞭炮声中我们送走了兔年,迎来了龙年。

除夕之夜真美啊!过了今晚,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又长大了一岁,这时人们给我们压岁钱,还会送我们美妙的祝愿。

我很喜爱这个漂亮的夜晚,由于它一年才有一次。

除夕夜日记300字2除夕到了,大街上张灯结彩,人们脸上喜气洋洋。

光秃秃的树上一夜之间长出了很多红果果,树腰上还套上了金光闪闪的彩纸,如同一位位小姑娘穿上了金色的裙子。

就连平常空荡荡的门上、窗上都贴得花花绿绿的。

公路上的车子川流不息,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整个世界变得几乎是人的世界,车的海洋。

商店门前挤满了人,店主们忙得不行开交。

晚上,大街上处处都是鞭炮声、欢乐声和嘻哈声。

人们点燃了一箱箱鞭炮,只见烟火窜入天空,开出了漂亮的花儿,有菊花、玫瑰花、茉莉花……一团团,一束束,它们时而是绿色的,时而是红色的,千变万化,绚丽多彩,让人眼花缭乱,使除夕的夜晚变得更加漂亮、辉煌。

除夕是多么喧闹,多么令人难忘,我永久也忘不了这一天。

除夕夜日记300字3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

除夕是几月几号?

除夕是几月几号?

除夕是几月几号?除夕是几月几号除夕是农历腊月三十,因为是在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所以除夕也被称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晚叫“除夕夜”。

除夕夜大家通常整夜难眠,叫守岁。

”除夕夜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仅要清扫得干净整洁,也要贴门神、贴对联、贴年画、挂门笼。

大年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

吃团年饭时,桌子的"鱼"是不可以动的,由于这鱼意味着"富有"和"连年有余",代表明年的"財富与好运",它归属于一种装饰设计,是碰不可的。

东北人做饺子,北方人做年糕。

饺子形近"金币",绿豆糕音似"年高",全是万事如意的好运气。

大年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

吃团年饭时,桌子的"鱼"是不可以动的,由于这鱼意味着"富有"和"连年有余",代表明年的"財富与好运",它归属于一种装饰设计,是碰不可的。

除夕的来历除夕是新春佳节的前夕,又叫年三十。

有一种传说故事:是古代有一个凶狠的怪物叫夕,每到年终便出去害人不浅,之后,大家了解夕最怕鲜红色和响声,因此年三十晚上,每家每户贴红春节对联,燃放烟花烟花爆竹,来祛除夕兽。

而求新的一年平静。

这类风俗习惯此后广为流传出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之为除夕夜了。

吃团圆饭的由来团圆饭除夕夜这一天对中国人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这一天大家提前准备除旧迎新,吃年夜饭。

家中是中国人社会发展的基础,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足主要表现出中华民族族家庭主要成员的互助友爱,这类互助友爱使一家人中间的关联更加密不可分。

亲人的团圆通常令一家之主精神世界获得宽慰与考虑,老人眼见子孙满堂,一家尺寸共叙天伦,以往的关爱与养育儿女所投入的心力终于沒有徒劳,它是何其的幸福快乐。

除夕又称什么

除夕又称什么

除夕又称什么除夕别称除夕通常又被称作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个晚上。

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

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

除夕夜的来历而除夕这个节日由先秦时期的逐除压扁而来,而逐除通常指的是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取出一种"疫疬之鬼",有《吕氏春秋·季冬记》可考,而"逐除"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

除夕最早应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相传在远古时期,有一种凶恶的动物,非常厉害,而人们通常把它叫做年,而年每隔365天就会出现,年这个动物一旦出现就会危害人类,给人类造成重大的困难,而年通常也在晚上出来活动,因此人们这时候就熄灭灯火,整夜的彻夜不眠,用来躲避灾害。

而到了后来发现穿着红衣服以及点燃炮竹发出的声响可以赶跑年兽,因此到了每年年末的时候,觉得年快要出现的时候,人们就燃放爆竹来辟邪,祈求来年会是个好运,因此过年大放鞭炮爆竹的习俗流传到了今天。

除夕习俗踩岁活动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

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除夕守岁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早在西晋《风土记》中就有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

”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

《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守岁,以兆延年。

”许多地方也称除夕夜叫“吉祥夜”。

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

因此,欢欢喜喜、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题。

除夕的时间和风俗

除夕的时间和风俗

除夕的时间和风俗除夕的时间除夕,又叫大年夜、除夜、年三十、大年三十等,是集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等活动于一体的日子,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

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的意思是岁除之夜,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思是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是新一岁的前夕。

除夕夜的风俗吃年夜饭年夜饭,是年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

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

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

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

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发菜(寓发财)、腐竹(寓富足)、莲藕(寓聪明)、生菜(寓生财)、生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

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祭祖古时,这种礼俗很盛。

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古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

南方人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

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

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贴对联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精品】除夕夜作文800字10篇

【精品】除夕夜作文800字10篇

【精品】除夕夜作文800字10篇【精品】除夕夜作文800字10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除夕夜作文800字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除夕夜作文800字篇1除夕到,除夕到,我们家里真热闹,大人小孩全来到……”奶奶哼着家乡的小调吆喝我们吃年夜饭。

“年夜饭开吃喽!”我们全家人集聚在农村奶奶家,吃团圆饭,过除夕夜。

奶奶家是立地房子,看起来很宽敞,我觉得比自己家大。

坐在大厅里,我们都觉得热呼呼的。

大家欢聚一堂,奶奶异常兴奋,我的高兴劲儿更是无法言表。

桌上摆满了红烧带鱼、红烧大闸蟹、沙锅鸭、大龙虾……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菜,足足有20多盆,那红的,那绿的,那荤的,那素的,我都看迷糊了,不知道该去吃哪道菜,真是丰富多采,令人品尝不暇!“小宁宁,快吃菜,多吃点!”奶奶把一只大闸蟹夹到我的碗里。

“你们可有好几年没在奶奶家吃团圆饭喽,奶奶真高兴。

”爸爸常年在温州工作,有三、四年没回老家过年了,我心想,我们回来奶奶这么高兴,以后一定要让爸爸常回家看看。

奶奶边吃边往我碗里夹菜,慈爱地说,“奶奶小的时候,经常吃不饱饭,饿肚子,还躲在厨房间将就着吃点呢,哪像现在一家子围坐在一起,多热闹啊!”望着丰盛的年夜饭。

爸爸也讲起了童年吃年夜饭时,只有青菜,咸鱼和一小碟肉的往事。

我偷偷地看了一眼奶奶,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的眼眶已经湿润了。

这时歌声笑声碰杯声声声入耳,年夜饭现场非常热闹,整个房间充满了欢乐。

大家一边吃着大餐,一边欣赏着春节晚会的歌舞、魔术、小品等节目。

但我的耳边时时回荡着奶奶说的话,“现在改革开放,政策好,科技发达,我们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蒸蒸日上……你以后也要加倍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我心里默默地想着,我一定不会让奶奶失望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夕夜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伴着阵阵鞭炮声,我们有迎来了新年。

今天是大年三十,吃完年夜饭,大家围坐在电视机旁看春节联欢晚会,12点到了,钟声响起,我和爸爸、妈妈、姑姑、哥哥一群人到楼下放鞭炮。

炮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的,我们先放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像是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接着我们开始放花炮,各种花炮在天空中绽放出一簇簇美丽的花束,我们欢呼跳跃;最后要放孔明灯了,爸爸说,孔明灯可以帮我们实现愿望,我们给孔明灯点上火,看着孔明灯在夜幕中冉冉升起,我许下愿望,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芝麻开花节节高,学习进步,做老师的好帮手。

新年里,希望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睦睦,过一个快乐的龙年。

一年级4班杨淅然
2012.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