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泡茶慢慢浓

合集下载

《冷水泡茶渐渐浓》教案

《冷水泡茶渐渐浓》教案

冷水泡茶渐渐浓执教班级:初三(1)班执教者:罗微【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全文情感脉络,学会鉴赏抒情散文。

2.过程与方法:反复品读,提倡学生自主阅读,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

3.情感和价值观:细心分析文章,让学生体会人生如茶的哲理。

【教学重点】学习文章的修辞手法,熟悉并掌握各种抒情手法。

【教学难点】1.让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淡然安静的情感。

2.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教学设想】直观演示法、朗读感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有自己钟情的茶吗?你们觉得哪种茶叶最是美味?(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老师也挺爱喝茶的,但是老师喝的茶不论品种,都香醇清洌,这缘于我泡茶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

接着拿出两个装有绿茶茶叶的一次性纸杯,分别倒入热水和冷水。

让同学们看两杯茶各自的变化。

同学们,你们认为哪杯茶更快泡好,哪杯茶更加香浓?(大多数同学说热水泡的茶更快,更香浓)在黑板上写下“冷水泡茶渐渐浓”。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散文,看看冷水泡的茶为何会香浓。

二、新课讲授1.自主学习(1)自由朗诵,体会本文的表现手法,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诵。

答:比喻,如:他们的爱情就像水下生长的莲藕,默默生长,波澜不惊,不曾停歇,经年之后,将是怎样的一片接天莲叶啊……把爱情比喻成水下的莲藕,默默生长,独自承受,给人以宁静幽远的感觉。

拟人,如:茶叶漂浮,仿佛夏日里池塘深处撑开的几朵幼荷,羞羞涩涩,扭扭捏捏……这里不仅用了拟人,把茶叶的沉浮比作少女的羞涩,还使用叠词,使人读来琅琅上口。

直抒胸臆,如:冷水即生活中的逆境,冰冷,寒气逼人,可若是做一枚小小的茶叶,坚持,不懈,用自己小小的力量,用行走的时间,终有一天,可以改变生活的低谷,就像茶叶改变了水的颜色,你也可以让生命之水充满了绿色,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生活中的逆境就如冷水,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

借物抒情,如:茗茶悟禅意,品茶品人生。

歇后语——精选推荐

歇后语——精选推荐

歇后语以茶为题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国⼈民在⽣活实践中创造出的⼀种独具中国特⾊、不乏幽默⾊彩的语⾔形式,被喻作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束智慧的花朵”。

它⼀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喻,像谜⾯,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分⾃然贴切。

在⼀定的语⾔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值得关注的是,在⼤量的歇后语中,不乏与茶有关的精品。

这是因为歇后语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浓郁的⽣活⽓息和幽默风趣、耐⼈寻味、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特性,这些都与我们的茶⽂化特性⼀脉相承。

涉茶歇后语主要分以下⼏类。

其⼀,茶壶⾥边有⽂章。

涉茶歇后语中,有着⼤量以“茶壶”为载体制作⽽成的歇后语。

⽐如:“茶壶⾥喊冤——胡(壶)闹”、“茶壶⾥煮挂⾯——难怪(拐)”、“茶壶⾥开染坊——⽆法摆布”、“茶壶⾥泡⾖芽——受不完的勾头罪”、“茶壶⾥贴饼⼦——⽆法下⼿”、“茶壶⾥洗澡——扑腾不开”、“茶壶没肚⼉——光剩嘴”、“抱着茶壶喝⽔——嘴对嘴”、“茶壶茶盖——不分离”等。

其⼆,和茶馆相关的歇后语。

在这类涉茶歇后语中,有着浓厚的⽣活⽓息,举凡茶馆、茶铺⾥的⼀切,⽔、服务员、龙门阵、茶盘、甚⾄于阿庆嫂等,全都被活⽤进歇后语之中,添趣添味。

⽐如:“茶铺⾥的⽔——滚开”、“茶馆⾥摆龙门阵——想起什么说什么”、“茶馆⾥挂斧头——胡(壶)作(斫)⾮为”、“茶馆⾥伸⼿——胡(壶)来”、“服务员上茶——和盘托出”、“阿庆嫂倒茶——滴⽔不漏”、“⼝渴遇见卖茶⼈——正合适”等。

其三,茶事歇后语。

这类涉茶歇后语的特点是,百般茶事皆⽂章,沏茶、泡茶,都可以演绎出⾔外之意来,耐⼈寻味。

⽐如:“爆⽶花沏茶——泡汤了”、“玻璃杯沏茶——看到底”、“不倒翁沏茶——没⽔平”、“茶碗打酒——不在乎(壶)”、“春茶尖⼉——⼜鲜⼜嫩”、“滚⽔泡茶——⼜浓⼜⾹”、“冷⽔泡茶——⽆味”、“茶⾥放盐——惹⼈嫌(咸)”、“茶⾷店失⽕——果然(燃)”、“茶杯⾥放块糖——寿命不长”、“茶杯盖⼉上放鸡蛋——靠不住”等。

泡茶的四大要素

泡茶的四大要素

泡茶的四大要素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

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润时间和茶叶的用量,从而使茶的香味、色泽、滋味得以充分的发挥。

综合起来,泡好一壶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时间,第四是冲泡次数。

一、茶水比例1.茶的品质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关。

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

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

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

故有“春茶鲜、夏茶苦”的谚语。

2.茶水比例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

因此,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可少些,即所谓“细茶粗吃”“精茶细吃”。

普通的红、绿茶类(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冲泡50~60毫升水。

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壶),那么,放上3克左右的茶,冲水至七八成满,就成了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

若饮用云南普洱茶,则需放茶叶5~8克 。

乌龙茶因习惯浓饮,注重品味和闻香,故要汤少味浓,用茶量以茶叶与茶壶比例来确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壶容积的1/3至1/2。

广东潮、汕地区,投茶量达到茶壶容积的1/2至2/3 。

茶、水的用量还与饮茶者的年龄、性别有关,大致说,中老年人比年轻人饮茶要浓,男性比女性饮茶要浓。

如果饮茶者是老茶客或是体力劳动者,一般可以适量加大茶量;如果饮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脑力劳动者,可以适量少放一些茶叶。

一般来说,茶不可泡得太浓,因为浓茶有损胃气,对脾胃虚寒者更甚,茶叶中含有鞣酸,太浓太多,可收缩消化黏膜,妨碍胃吸收,引起便秘和牙黄,同时,太浓的茶汤和太淡的茶汤不易体会出茶香嫩的味道。

古人谓饮茶“宁淡勿浓”是有一定道理的。

冷水泡茶歇后语

冷水泡茶歇后语
20、茶馆里谈天——想到哪说到哪
21、茶壶头煮饺子——道不出来;倒不出来
22、茶馆里聊天儿——想起什么说什么
23、茶亭碗——过人个嘴
24、茶壶煮元宵——肚子里有吐不出来
25、茶壶里的水——滚开
26、无耳茶壶——缺个把柄
27、茶馆里开除的伙计——哪壶不开提哪壶
28、茶杯里的胖大海——自我膨胀
29、腊里茶壶——出只嘴
冷水泡茶歇后语
导读:冷水泡茶歇后语
1、冷水泡茶——慢慢来
更多关于茶的歇后语
1、拿茶壶送饭——没惯;没罐
2、春天的山茶花——一时鲜
3、断把的茶壶——就剩个嘴
4、宜兴茶壶——只看一张嘴;只卖一张嘴;出张嘴
5、老回回喝盖碗茶——先刮两下
6、茶食不叫茶食——油果
7、茶碗打酒——不在壶;不在乎
8、服务员上茶——和盘托出
9、叫花子进茶馆——穷喝
10、冷水泡茶——慢慢来
11、茶馆里摆手——壶来;胡来
12、五月天喝凉茶——美透了
13、大茶壶升老板——一步登天
14、唐朝的茶杯——老古瓷;老古词
15、茶壶煮牛头——下不去;放不下去
16、凉白开沏茶——乏味;没味儿
17、茶杯放唔稳——尖尾
18、茶馆的火剪——倒霉(煤)
19、叉鸡佬坐茶馆——假正经;假装正经人
30、茶壶掉了把子——就落个嘴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谢谢.

冷水泡茶慢慢浓

冷水泡茶慢慢浓

冷水泡茶慢慢浓
冷泡茶就是把茶叶放到矿泉水中,再把水瓶置于冰箱冷藏室内,经过短则几十分钟,长则数小时安静的等待后就可以了。

所谓“冷水泡茶慢慢浓”,冷泡虽不如热泡一般瞬间释放出香味来,却因为浸泡时间的加长变得浓郁,茶叶在慢慢的浸泡中渗出茶香,自有一种平和的韵味。

方法虽然简单,冷泡茶对茶叶的要求却高。

用来冷泡的茶叶,最好选用新茶,这样才能喝出香醇滋味;最好选用发酵程度较低的茶叶,发酵越轻、越生的茶口感越芬芳甘美。

绿茶、发酵较轻的乌龙茶、白茶中的白毫银针和白牡丹都比较适合冷泡;发酵程度较高的红茶、铁观音、普洱茶则不适合冷泡,泡出来味道苦涩、无香气。

不同的茶叶浸泡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例如乌龙、高山茶最好浸泡三四个小时,而有些绿茶泡个二三十分钟就出味了。

冷泡茶的水最好选用矿泉水,用凉开水也可以,但总觉得口感要略逊一些。

龙井茶的冷泡新潮流

龙井茶的冷泡新潮流

龙井茶的冷泡新潮流龙井茶,作为中国传统的绿茶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然而,随着冷泡茶的流行趋势,越来越多的茶爱好者开始将龙井茶作为冷泡茶的首选。

本文将探讨龙井茶冷泡的魅力所在,介绍冷泡龙井茶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并探讨其开启的新潮流。

一、冷泡龙井茶的魅力冷泡龙井茶有着许多引人注目的魅力。

首先,冷泡过程中不需要热水,因此可以避免因高温而导致的茶叶苦涩和酸味。

与传统的热泡龙井茶相比,冷泡茶更为温和、口感更加柔和顺滑。

其次,冷泡茶具有简单便捷的特点。

只需将适量的龙井茶叶放入冷水中浸泡即可,无需等待水温升高。

这样的冲泡方式省时省力,非常适合忙碌的现代人。

另外,冷泡茶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龙井茶既可单独冷泡,也可以与其他的花果茶混搭。

这为茶叶的品种搭配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创造出新奇的口感和香气。

二、冷泡龙井茶的冲泡方法1. 准备工作在冷泡龙井茶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首先要准备好高质量的龙井茶叶,确保茶叶保湿性好且未经过粉碎。

其次,选择适合的冷泡器具,如玻璃茶瓶或容器。

最后,准备好冷水,最好使用过滤后的水,确保茶汤的清澈度。

2. 冷泡龙井茶的比例冷泡茶的茶叶用量通常要比热泡茶少一些。

龙井茶一般建议每500毫升水用5克茶叶,具体用量可根据个人口感和喜好进行调整。

3. 冷泡的时间和温度冷泡龙井茶的时间与温度也需要掌握好。

一般来说,将泡茶器具放入冰箱冷藏室中,浸泡3-4小时即可。

若想更加浓郁的茶味,也可以将茶叶放入冷泡器具中,放置过夜即可。

三、冷泡龙井茶的注意事项冷泡龙井茶虽然简单易行,但仍需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冷泡茶的品质。

首先,应选择高质量的龙井茶叶,以确保茶汤的口感和香气。

其次,应注意冷泡茶的时间,避免过长时间的浸泡,以免出现过于苦涩或过度浑浊的情况。

最后,需要注意冷泡茶的储存方式,避免受到异味的污染。

四、龙井茶冷泡的新潮流以龙井茶为代表的冷泡茶潮流正在迅速兴起。

冷泡茶作为一种全新的冲泡方式,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于茶叶的认知,还带来了茶叶与其他饮品混搭的可能性。

冷水泡茶慢慢浓《读人生的三路向有感》

冷水泡茶慢慢浓《读人生的三路向有感》

冷水泡茶慢慢浓《读人生的三路向有感》人生的三路向人生品味冷水泡茶慢慢浓在春寒料峭的午后,透过玻璃窗的一抹阳光是温暖而慵懒的,拈五六叶香茗入杯,欣赏着叶片在清亮的冷水中旋转,沉浮,我不禁想起了梁漱溟先生写的《人生的三路向》。

梁先生先是从佛学的角度说明他理解的生活,阐述了人生的三种问题,继而推出解决问题的三种方法,即人生的三路向,一是向前面要求,二是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三是转身向后去要求。

我想,在人生道路上,这三种路向都是需要去尝试的吧。

在风和日丽时,踏着阳光前进,把阴影抛在身后,不浪费自己的青春和活力;当天空阴霾,我们也不妨放缓前进的步伐,静观其变,有时等待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当狂风暴雨来临,只要撑开心中那把臣服的伞,一样能欣赏别样的风景,而且坚信风雨终会有停息的一天。

在我的人生观里,人生就如同一杯冷水泡的绿茶。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像白开水那样清澈透明,茶叶犹如人生阅历,在冷水中沉沉浮浮。

起初,这杯茶的味道和白水无异,慢慢的,茶叶的清香一丝一缕的沁出,宁静而回味悠长。

这样的一杯绿茶,没有牛奶那样甜香润滑,也没有烈酒那样豪气冲天,有的只是时间的沉淀和从容的清香。

选择做一杯茶,就不后悔错过成为美酒的机会。

每个人自呱呱坠地,就开始了永不停止的选择。

世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有些人在形形色色的选择前不禁左顾右盼,难做决定。

确实,从一定角度说,选择一个,就意味着放弃其他的所有,这时人性的贪念就出来作怪了。

如果选择红玫瑰,随着时间的流逝,红玫瑰成了墙上的一点蚊子血,白玫瑰便化作那床前明月光;如果选择了白人生的三路向人生品味玫瑰,白玫瑰终究会成为粘在衣服上的饭粒,而红玫瑰却印成了心上那枚朱砂痣。

很多人习惯说“早知道”,“早知道事情的结局是这样,我当初就不那么做了”。

可是我们都不是先知,不能预料未来的状况,所以我们只有谨慎选择,然后不后悔的去做。

其实大多数人恐怖选择,只是害怕承担选择后的结果,担心结果达不到预期,或者害怕结果带来的痛苦。

各类茶的冲泡方法

各类茶的冲泡方法

各类茶的冲泡方法
一、绿茶冲泡
1、准备:勺撮绿茶、新鲜开水、用于烹制茶的茶具。

2、洗具:用开水洗涤茶具。

3、热水:将开水倒入锅中,烧开后待凉,温度控制在90—95摄氏度
之间。

4、准备茶叶:根据每人一杯,放入一勺茶叶,再加上几滴开水。

5、浸泡茶叶:将温水倒入茶具,将茶叶浸泡2-3分钟,拿起茶匙搅
动茶叶,将叶底下的泡沫搅散就可以了。

6、分毫入茶:将茶叶和清水放入茶壶,再以微慢的速度将温水倒入
茶具,微热的温度可以提升茶叶口感,煮沸时茶叶下沉,慢慢地和水混合,茶香悠扬,泡沫上升,烫一下茶叶,同时减少茶叶的陈旧感。

7、冲泡:冲泡完毕后,将绿茶装入茶杯,充分享受其中的香醇,口
感和色泽之美。

二、乌龙茶冲泡
1、准备:乌龙茶、新鲜开水、用于烹制茶的茶具。

2、洗具:用开水洗涤茶具,将乌龙茶放入温水中洗涤,让茶叶散开
充分浸泡。

3、热水:将开水倒入锅中,烧开后待凉,温度控制在90-95摄氏度
之间。

4、清水:在烧开的水中加入温水,温水的温度控制在75-80摄氏度左右。

5、冲泡:将清水倒入茶壶,再以微慢的速度将温水倒入茶具,茶叶下沉,泡沫上升,分毫入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了一份机缘巧合,我曾在天台国清寺内小住数日。

这座始建于隋代的千年古寺高檐飞挑,重重叠叠,在晨曦、夕阳映照下依旧金壁辉煌。

寺前的那潺潺小溪、古朴石桥、精致亭台、“一行到此水西流”的碑文和寺内佛殿、罗汉堂前那苍老郁葱大樟树、波澜不兴的放生池以及弥漫四散无处不在的香火味,还有那深沉极具穿透力的晨钟暮鼓声,都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肃穆的气氛,无不让我感到身边处处深藏禅机,须用心参悟才是。

安顿好住宿,我信步沿回廊穿过庭院,忽闻一股茶香飘来,便脱口赞道:“好茶!”谁知话音未落东厢门开,走出位清癯僧人,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清茶刚沏成,贵客赞声到。

看来施主与茶有缘,不妨进房茶叙如何?”“恭敬不如从命。

”我虽不嗜茶如命,但既遇此情景自然不会客气,抬腿进了门,于是,结识了这位云游至此“挂单”的了悟法师。

了悟法师与我品茗论茶、参悟人生。

当其得知本人因为诸事烦心、前来避世求静时,竟然让我用凉水泡茶。

取来透明杯,置入小撮碧青香茗,用纯净山泉冲下,但见茶叶全浮水面,无半点舒展自身释放甘冽之意,我有些瞠目;法师仅微微一笑轻吐两字:“别急。

”东拉西扯间,方见茶叶渐沉杯底,叶片虽微张,茶汤却清寡少著颜色。

他还是两字:“别急。

”于是再等,耐心听其缓缓讲道轮回因果。

约摸半个多时辰后,茶汁渐浓,杯中叶片张张绽放且依然青翠如故,似朵朵清新悦目之绿花,小嘬一口,格外清冽甘香。

凉水泡茶果然不同!
法师见我面露喜色,不再瞠目,这才道清原由:“世人多急功近利,贪求结果盼速成,鲜有注重过程的耐心;凡事总欲一蹴而就、一步登天,酷似滚水泡茶,快是快也,不定就烫个唇舌起泡;而凉水泡清茶,缓等慢待间,既可沏出耐心又能浸泡出一份神定气闲来。

少了耐心尝不到茶之真味;不懂等待也不算了悟人生。

施主不妨把这凉茶当一剂去浮戒燥、败火清心的良药,放怀畅饮吧。


聆听大师一番话,真胜读十年书啊。

我俩会意对视,相邀举杯,一饮而尽……而后,我真的少了些许浮躁,虽然少赚了一些银子,但是却多了许多悠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