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县养殖业抗冰救灾情况汇骆
农作物受灾情况报告

农作物受灾情况报告农作物受灾情况报告今年7月3日至4日,安化全县普降暴雨。
17个乡镇降雨量达100mm以上,其中5个乡镇降雨量达到200mm以上,其余乡镇均达50mm以上,仙溪镇24小时最大降雨量达293mm。
受强降雨影响,资江干支流水位暴涨,洪水泛滥。
导致全县农作物和农业生产设施受灾严重。
据初步调查,全县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约亿元。
其中水稻、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等作物受灾20736公顷,成灾面积达10113公顷,绝收面积近4947公顷,损毁耕地4370公顷。
一、受灾情况(一)粮食作物。
全县粮食作物普遍受灾。
水稻受灾面积万亩,成灾面积万亩,绝收面积万亩。
其中烟溪镇、仙溪镇、滔溪镇近40%的稻田被淹,东坪镇种田大户谌五科受灾500亩、成灾300亩、绝收120亩。
(二)蔬菜生产基地和设施。
全县菜地面积8万亩,因大都集中在较为平整的低洼谷地,此次受灾尤为严重。
特别是蔬菜基地最为集中的东坪、龙塘、小淹、梅城等乡镇,涝情严重。
经初步统计:全县蔬菜受灾面积共万亩,成灾面积万亩,绝收面积万亩,直接经济损失4000万元。
(三)经济作物。
1.茶叶。
全县万亩茶园,受灾万亩,成灾万亩,绝收面积万亩。
龙塘乡家乐村茶场35亩茶园因山体滑坡,全部损毁,无法修复;华莱生物江南镇100多亩育苗基地全部损毁。
2.水果。
因柑桔等主要水果多种植在山坡高地,除少数由于塌方和滑坡受损外,影响较小。
种植在稻田等低洼处的葡萄、草莓及还有部份桃、李、梨灾损较大。
经统计,受灾面积共万亩,成灾面积万亩,绝收面积万亩,直接经济损失6800万元。
江南镇喜寒葡萄园50亩基地全部积水,葡萄架几乎没顶。
全县西瓜、甜瓜受灾面积万亩,成灾面积万亩,绝收面积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700万元。
3.中药材。
我县中药材面积万亩。
洪灾导致万亩厚朴、黄柏、杜仲受灾,绝收面积万亩。
(四)农业基础设施。
在此次洪灾中共冲毁河堤、田坎及灌溉渠道4000余处,造成渠道淤积、毁损5万多米。
新时期山地丘陵地区发展中小规模肉牛养殖困境与建议

2024年第01期D O I:10.3969/J.I SSN.1671-6027.2024.01.024肉牛养殖作为贵州亚热带地区主导产业之一,在食品供应与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改善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农村经济状况对肉牛养殖产业持续增收限制因素逐渐显现,因海拔落差大形成高山与丘陵地形,中低海拔跨度大形成独特地理和气候,随着贵州草食畜牧业发展,中小规模或是家庭牧场肉牛养殖逐渐成为该区域群众经济增长动力之一,亦面临生产成本高、科技支撑不足和融资难等一系列困境。
本文从该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及肉牛高效养殖等方面入手,提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通过政策宏观引导与市场调控、制定产业稳定政策、提高科技支撑能力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够为推动贵州亚热带地区肉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思路。
1贵州亚热带地区的肉牛养殖发展特点贵州亚热带地区位于贵州南部,该区域山地丘陵起伏不平,主要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多山多水,海拔落差较大,温差大且雨量充沛,复杂的地形气候导致土地资源的分散性和不均衡性,土壤肥沃的耕地面积有限,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更高要求。
此外,由于地处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高热湿润,季风明显,降雨充沛,但降雨分布不均,常常导致洪涝灾害和干旱问题,对农业生产构成极大风险。
贵州亚热带地区的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相对落后,青壮劳力主要外出务工,在家的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受地形限制、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因素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贫困率较高,群众收入水平低,教育和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也相对薄弱,这些因素制约了农村群众的发展机会和生活质量。
在贵州亚热带地区发展肉牛养殖,不但为农村居民提供经济来源助力生活水平改善,而且可以提供丰富的畜产品和满足该地区食品需求,还能创造就业岗位,有助于减缓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肉牛养殖还是有效地衔接种养循环发展的主要纽带,特别是水稻和玉米等种植主产区,产出的稻草、玉米秸秆等优质农副产物可有效填补天然草地资源的不足,为发展中小规模养殖或家庭牧场的肉牛养殖提供饲草助力,有利于吸引外新时期山地丘陵地区发展中小规模肉牛养殖困境与建议—————以贵州亚热带地区为例汪勇1,张丽1,冉江2★,张凯凯2(1.罗甸县农业农村局,贵州罗甸550100;2.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罗甸550005)摘要:贵州亚热带区位于贵州南部中低海拔的亚热带地区,地理和气候独特,因海拔落差大形成高山与丘陵地形,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
水产养殖调查报告

水产养殖调查报告篇一:水产养殖情况调研报告庆阳市西峰区水产养殖情况汇报按照庆阳市水产工作站《关于在全市开展渔业情况调查研究的通知》文件要求,我站高度重视,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投入到全区渔业生产情况调查摸底中去。
经过一周的摸底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西峰区渔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庆阳市西峰区属于黄河一级支流泾河流域,在泾河流域中属于其一级支流马莲河和蒲河流域。
西峰区面积,其中马莲河流域面积为,占总面积的%,蒲河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
1、水面分布及养殖情况①池塘:池塘水面总面积126亩,其中肖金47亩,董志20亩,显胜40亩,后官寨10亩,彭原5亩,温泉乡3亩,西街办1亩。
其中从事养殖生产的为60亩,从事休闲渔业(垂钓)的为76亩(详见附件一)。
②水库:水库总水域面积1770亩左右,共有各类水库5座,均属山谷型黄土坝,分别是巴家咀水库、南小河沟水库、花果山水库、王咀水库及王家湾水库(详见附件二)。
其中:巴家咀水库和南小河沟水库作为人饮水源;花果山水库用于养殖,面积为350亩;王咀水库、王家湾水库目前用于休闲222渔业(垂钓)。
③塘坝:全区塘坝共有70多座,其中适于养殖的塘坝24座,水面面积为1300亩左右,(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水产养殖调查报告)基本用于休闲垂钓(详见附件三)。
④人工湖:西峰城区雨洪资源节水工程水域面积232亩,其中北湖166亩,南湖66亩(详见附件四)。
南湖于XX 年投入鱼苗一次,用于休闲垂钓,XX年城区面积扩大后,部分生活污水排入,水质变差,湖中鱼相继死亡。
北湖工程仍在建设之中。
⑤河流:流经西峰区的河流主要有蒲河、黑河、澜泥河、盖家川、砚瓦川和齐家川等6条,流经总长度为公里(详见附件五)。
其中,马莲河支流盖家川、砚瓦川、齐家川因受西峰城区排污影响,水质污染严重,不适于从事养殖生产;蒲河和澜泥河水质没有受到污染,可用于渔业养殖;黑河作为人饮水源汇入巴家咀水库,因此也无法从事养殖生产。
关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农业自救组关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2012年8月20日)自进入汛期以来,农口各局迅速成立防洪救灾领导小组,制定防洪救灾预案并一直保持临战状态。
7月31日至8月4日暴雨成灾后,各防洪救灾小组立即组织人员下乡验灾,指导农民进行生产自救。
县农业自救组成立后第二日,组长彭树香立即组织召开了农业自救组全体会议,研究部署救灾工作。
会议决定4位组长分包农、林、水、畜4个小组,按照“逐户调查、逐村统计、逐乡上报”的原则,进一步做好灾情统计,准确掌握灾情,迅速拿出救灾方案,积极组织救灾工作。
特别是要做好防疫工作,确保灾后无大疫。
一、全县农业受灾情况经过各小组进一步统计:农作物受灾面积11.6万亩,水毁或绝收1.19万亩,设施蔬菜大棚倒塌141栋,近200栋水淹变形,食用菌棚倒塌59栋,小部分食用菌棚水淹变形;林果受灾总面积4.11万亩,其中,苗圃0.4万亩,果树1.5万亩,林木2.2万亩;畜牧养殖场受灾428个,圈舍倒塌损毁1.9万平米,畜禽死亡16.8万只(头),饲料损失520吨。
水利方面,局部损毁的塘坝有22座,局部损毁的水库有2座,水毁堤防367公里,水毁渠道2公里,水毁机井581眼,水毁水池水窖785个,水毁扬水站77处,水毁涵洞25个,水毁水源井54眼饮水管路7.65万米。
这次灾害给全县农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5亿元,其中设施农业损失2000万元。
二、各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情况(一)种植业1、组织推广、土肥、种子、植保、蔬菜等技术人员30余名深入生产一线,进村入户,分类指导,与生产基地、规模大户、重灾户等“一对一”结对,手把手进行指导培训,加快恢复生产。
目前,组织农民进行灾后应对技术培训4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300余份。
150栋水淹日光温室完成排水,修复日光温室20栋,正在抢修中的80个。
修复倒塌食用菌大棚70个,240万棒水泡菌棒已做清理并重新栽植,目前出菇良好。
36万袋腐烂感染菌棒已做深埋处理。
众志成城抗冰魔——全省林业系统抗冰救灾情况综述

领 损 失 21 . 2亿 元 , 总 计 直 接 经 济 损 失 定 一 巡 视 员 , 斤 有 关 处 室 负责 同 志 来 低 程 度 。 尤其 是 共 产 党 员 、 导 干 部 身 率 顽 1 4 8亿 元 , 区 受 灾人 口 9 36万人 。 到 湘 乡市 褒 忠 山 林 场 实地 察 看 灾 情 , 6. 9 林 2. 慰 先 士 卒 ,率 领 本单 位 干 部 职 工 坚 定 、 千 面 对 严 重 的冰 雪 灾害 , 省 林 业 系 问 受 灾 职 工 , 导 抗 冰 救 灾 工 作 , 为 强 地 战 斗 在 抗 击冰 雪 灾 害 第 一 线 , 方 全 指 并 百计做好各项工作 , 为抗 冰 救 灾 作 出 了 统 干 部 职 工 无 所 畏 惧 , 党 中央 、 务 林 场 送 去 了 8 元慰 问金 。 在 国 万 院 的 亲 切 关 怀 下 , 省 委 、 政 府 和 国 在 省
贾 洽 邦 局 长 和 国 家 林 业 局 察 看 林 业 受
二 、 部 职 工 全 力 以 赴 干
的充 电都 不 行 , 有 调 度 工 作 只 能 凭 一 所
一 有 灾情 况 , 问受灾干部 职工 , 慰 指导 抗冰 在 各 级 林 业 主 管 部 门 的 坚 强 领 导 支 笔 、 部 电话 : 的 县 林 业 局 和 基 层 救 灾 工 作 。省林 业 厅 先 后 召 开 7次专 题 下 , 全系统广 大干部职 工认识到 了灾情 林业 单 位 与市 局 基 本 失 去 了联 系。 就 是 全 会 议 、 发 7个 文 件 , 究 部 署 有 关 措 的严 重 性 , 纷 自 觉全 力 以 赴 投 入 到 抗 在 这 种 极 端 艰 苦 的 条 件 下 , 省 林 业 系 下 研 纷 不 不 施 和 办 法 , 将 任 务 层 层 分 解 , 实 到 冰 救 灾 之 中 , 决 执 行 抗 冰 救 灾 的 各 项 统 的 干 部 职 工 不 怕 苦 、 怕 累 、 畏 严 并 落 坚 上 努 人 。厅 领 导也 立 即深 入 到 基层 单位 察 看 措 施 , 力 把 林 业 灾 害 损 失减 少 到 了 最 寒 , 连 续 战 斗 在 抗 冰 救 灾 的 最 前 线 ,
蓝山县养殖业抗冰救灾情况汇于2

蓝山县养殖业抗冰救灾工作汇报蓝山县畜牧水产局(2008年2月15日)从1月12日始,我县遭受百年一遇的冰冻灾害,持续时间达一个月之久,造成全县养殖业直接经济损失达0。
25亿元。
灾情发生后,县畜牧水产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全体人员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冰救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大减少了养殖业损失。
一、抗灾救灾的主要工作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冰冻灾害发生后,县畜牧水产局立及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高度统一思想,坚守岗位:一是树立抗大灾,抗久灾的思想。
二是克服寒冷天气的影响,勇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抗冰救灾。
三是树立为养殖户服务的思想,帮助和指导养殖户度过难关,降低损失。
同时成立了抗冰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谭春生局长任组长,何建明、胡希武任副组长,李辉、骆良雪、何朝盛、于国安、钟寿远、廖光宇、唐向新以及乡镇(办事处)动物防疫站负责人为成员。
2、加强指导,落实畜禽防寒保暖措施。
一是县畜牧水产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深入联系乡镇办事处与乡镇专职动物防疫员一起走村窜户进场,指导养殖户做好畜禽防寒保暖准备工作,防止冻死冻伤。
共发放《雪灾养殖业生产中应注意的技术措施》等宣传资料5000份;指导养殖户购置发电机组70余台,确保规模养殖场畜禽用水和幼畜禽保暖用电以及饲料加工用电的需要,同时请求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优先供给养殖业生产发电所需的柴油和气油。
二是召开养殖大户抗冰救灾现场会议。
2月2日,县政府副县长盘德平组织县农村办、县畜牧水产局、县交通局、县财政局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规模养殖场负责人在总市办事处湘蓝地大实业有限公司猪场召开养殖业抗灾救灾现场会,有力促进了养殖户在大灾面前不气馁,树立了抗灾救灾生产自救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对结冰鱼塘及时指导水产养殖户破冰增氧,防止缺氧泛塘,同时尽量将鱼塘蓄满水,一旦发生鱼病要及时进行治疗,保证鱼类正常生产,防止死亡。
五是组织养殖户清扫屋顶积雪,防止栏舍倒塌。
全力将冰雪灾害的损失降至最低——绥宁县林业灾后恢复工作纪实

…
…
太湿 或过 枘
,
花遭 受冰灾严 重 的 山
场 该 县林 业 科 技 工 作 者 现 场 指 导 林 农
补 植 补 造 提 出 了 许 多 应 急措 施 和 指 导
,
意见
。
目前
,
,
该县 已完成 补植
4000
,
300
余万
株 补 植面 积
公 顷 发放灾后林业
,
牛 产 宣 传 资 料 2 万 余 份 恢 复和 重 建 工
维普资讯
H UNA N
L JN Y E
员 调解 员 宣传 贝 巡 查 员 角色 切 实
、
、
、
,
做好 灾情统 计 村 村 不 漏 trLl
、
,
、
苗 木需 求 上 报 工 作 及
,
,
时为林 农提供 技术பைடு நூலகம் 导
、
做到镇不漏
0 』
1 i 漏 项 全 心 个 意 为丰 小
。
他俐按
。
休 息 H 伞 力投 入 曝 力 减 少 冰 雪 灾 害
.
.
,
分 别 深 入 到 各 乡镇 村 的 受 灾
一
水 ¨ 乡遭 灾 时 问 长
多 公 顷 毛竹 个 邢 倒 伏
.
、
损 失大 30 0 0
,
、
造 帔 的损 失
。
与群 众
起柿树造 林
,
。
广 人 林 Ik
、
、
,
爆裂
折断
,
14 7
¨部 新 办 以 来 绥 弘县 林 、, f J 以 灾 后
树 采 取 打 桩 牵 引等 办法 扶 植 同苑
养殖户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养殖户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养殖业发展迅猛,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
为了保
障养殖户的生产安全和经济利益,我们必须加强防灾减灾工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养殖户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
首先,养殖户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包括洪涝、干旱、台风等。
这些灾害往往会
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不仅影响生产,还可能导致养殖户经济上的困难。
因此,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对于养殖户来说至关重要。
其次,养殖户应该加强灾害预警和监测工作。
及时了解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
可以帮助养殖户做好防范和准备工作。
同时,养殖户还应该加强设施建设,提高养殖场的抗灾能力。
例如,加固养殖场的建筑结构,采取防洪、防风等措施,以减少自然灾害对养殖业的影响。
另外,养殖户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救灾机制。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养
殖户应该能够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养殖场的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
同时,养殖户还应该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
总的来说,养殖户防灾减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养殖户、政府和社会各
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养殖户才能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保持稳定的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养殖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山县养殖业抗冰冻雪灾工作汇报蓝山县畜牧水产局(2008年2月20日)蓝山县地处湘南边陲,南与广东连州市接壤,北与郴州市嘉禾、临武两县相邻。
境内交通便利,永连公路和在建的二广、厦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广州仅300公里,距郴州100公里,距桂林200公里。
全县辖15个乡镇,总人口35.5万,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是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243个县之一。
全县年发展生猪80万头,出栏49万头;年发展牛羊14万头,出栏5万头;年发展家禽360万羽,出笼210万羽;有大小水库36座,池塘8180口,养鱼水面1.1万亩,水产品年产量2500吨,养殖业产值4.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是全省35个外销生猪生产基地县之一和全省8个湘东南肉牛生产基地县之一。
养殖业已经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一、冰雪情况从1月12日始我县出现持续冰冻天气,至今已达一个多月之久,其中有6天降特大暴雪,强度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猛,特别是元月31日20时至2月2日8时的36小时内降雪量达65.8毫米,南部山区达到75毫米以上,全县下雪量累计达到185.5毫米,积雪厚度达到40厘米以上,山区达60厘米以上,冰冻最大直径70厘米,最低气温达-3.4℃,是我县有气象记录以来冰冻时间最长、降雪量最大、积雪最厚的冰冻灾害天气。
二、灾情特点1、灾情最重。
此次特大冰冻灾害强度之大、时间之长、前所未有,历史罕见。
目前,蓝山冰冻天气依然持续,还有荆竹、汇源两乡被冰封,进乡公路积雪厚,无法通车。
预计雪灾侵蚀还将持续一个星期左右。
2、范围最广。
据统计,全县25个乡镇(办事处),358个行政村,35.6万人口,1806平方公里全部遭受冰冻灾害的侵蚀,其中重灾村265个,重灾人口21.4万人。
3、损失最惨。
此次特大冰冻灾害给全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9.6亿元,是2006年百年一遇洪灾损失2.17亿元的9倍。
持续的冰冻天气使我县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创,通信、电力、供水、道路交通、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毁损严重,一度出现了行路难、照明难、购物难、用水难、农业生产难、通讯难等问题。
人民正常生活难以维持,整个蓝山就象一座孤城。
在冰冻灾害造成的损失中,养殖业直接经济损失达到0.25亿元,为历年之最。
1、畜禽养殖损失严重。
冻死家畜18462头(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12.84万元,其中冻死猪17236头、牛514头、羊712只;冻死家禽12780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7万元;冻死家兔5224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9万元;全县因冰冻寒冷引起发病家畜8951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6.05万元,其中发病猪7953头、牛390头、羊608只;发病家禽6228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5万元;发病家兔1912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6万元。
这次灾害对我县规模养殖场带来巨大地打击,其中以湘蓝地大牧业有限公司受灾最重,因冰冻造成供电设施毁坏停电无法保证保温取暖、正常营养水平和生猪正常饮水造成死亡的猪达到1300多头,倒塌栏舍1000㎡,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00万元。
其它规模场也在这次雪灾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2、水产养殖损失严重。
我县持久的冰雪寒冷天气,引起养鱼水面结冰,且大部分养鱼水面水位低,造成池塘缺氧泛塘。
同时持续多天雨雪天气后,大部分水库和鱼塘出现水霉病,造成全县0.78万亩养鱼水面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倒塌孵化房4处,面积256㎡,直接经济损失274.6万元,冻死亲鱼18组,鱼种106.2万尾,成鱼128.6吨。
3、设施设备损失严重。
全县冰雪毁坏畜禽栏舍19520㎡,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2.6万元。
其中规模场倒塌面积达到15000㎡,毁坏严重的有湘蓝地大实业有限公司倒塌1000㎡,总市办事处颜桂林村颜金盛和颜学志两户倒塌近1000㎡。
毁坏设备32件套,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4万元;因长时间停电和交通阻塞,使疫苗等生物制品无法正常保管,全县损坏疫苗6140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2万元;因缺液氮损坏牛冷配冻精4258支,直接经济损失2.2万元。
三、抗灾救灾的主要措施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冰冻灾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落实1月25日全市抗冰救灾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1月27日省委常委扩大会议、1月31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先后于25日、28日、30日、31日和2月2日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全县抗冰救灾工作,认真分析形势,即使根据灾情变化作出安排部署。
县畜牧水产局按照县委政府要求全系统干部职工坚守岗位,树立抗大灾,抗久灾的思想;克服寒冷天气的影响,勇于深入一线,树立为养殖户服务的思想,帮助和指导养殖户度过难关,降低损失。
为了统一指挥好救灾工作,我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许洋名总揽,县长严兴德任组长,县委副书记蔡建军任副组长,县委常委、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副县长为成员的抗冰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县畜牧水产局也成立了以谭春生局长任组长,何建明、胡希武任副组长,李辉、骆良雪、何朝盛、于国安、钟寿远、廖光宇、唐向新以及乡镇(办事处)动物防疫站负责人为成员的畜牧水产局防寒抗雪灾工作领导小组。
2、加强指导,组织养殖户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一是根据电力供应瘫痪,一时难以恢复的现状,我县制定了用油紧急预案,保证正常生产用油。
凡是对情况属实,用于养殖业正常生产用油的,无论是养殖户自己还是由畜牧部门带领去批用油指标,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总是优先供给。
二是由县政府组织召开养殖业抗灾救灾现场会。
2月2日,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盘德平组织县农村办、县畜牧水产局、县交通局、县财政局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规模养殖场负责人在总市办事处湘蓝地大实业有限公司猪场召开养殖业抗灾救灾现场会,有力地促进了养殖户在大灾面前不气馁,树立抗灾救灾生产自救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县畜牧水产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深入联系乡镇办事处与乡镇专职动物防疫员一起走村窜户进场,指导养殖户做好畜禽防寒保暖准备工作,防止冻死冻伤。
全县共发放《雪灾养殖业生产中应注意的技术措施》等宣传资料15000份;指导养殖户购置发电机组70余台,确保规模养殖场畜禽用水和幼畜禽保暖用电以及饲料加工用电的需要。
四是对水产养殖户,由县畜牧水产局派技术人员指导养鱼户蓄水保温和对结冰的鱼塘进行破冰,对出现了水霉病的养鱼户使用药物及时进行处理,保证鱼类正常生产,防止死亡。
五是组织养殖户清扫屋顶积雪,防止栏舍倒塌。
这次雪灾持续时间长,下雪量大,由于畜禽栏舍一般都是用木料做支撑的,因此要及时清理屋顶的积雪。
2月3日,畜牧水产局人员分别下到各自联系的乡镇(办事处)组织养殖户清理积雪。
谭春生局长下到规模猪场亲自帮助养殖户清扫积雪和对防寒设施进行加固,感动了周围的老百姓和干部职工,纷纷前来帮助。
六、指导养殖户,在春节期间,对可以出栏的畜禽及时出栏,能上市的尽量上市,减少饲料供给的压力。
七、指导养殖户开展救灾补损工作。
我们一边组织养殖户清理积雪和倒塌的栏舍,一边指导有条件的养殖户进行补栏,发展再生产。
同时协助中华财产保险公司对因冰冻天气造成死亡的能繁母猪及时进行鉴定理赔,把赔偿金及时发给养殖户,以便他们进行再次够苗发展生产。
目前广大规模养殖场均留有了一定的生猪种苗,以便广大老百姓购买种苗发展生产。
3、加强服务,为养殖户提供信息帮助。
持续冰冻天气,公路交通中断,饲料调运困难,部分养殖场饲料供给出现紧张,县畜牧水产局坚持24小时值班,对养殖户的来访热情接待,对养殖户提出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提供帮助,做到有问必有回复。
4、进一步核实统计灾情。
1月31日,县委政府要求各个部门要把灾情实事求是的调查上报。
县畜牧水产局机关除1人留守办公室外,其余人员和45名乡镇专职动物防疫员冒着严寒对辖区内养殖业受灾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对规模养殖场和种畜禽养殖户进行经常性的监测和指导,实行灾情日报制。
为了进一步落实核查灾情,2月19日,由县畜牧水产局组织各乡镇(办事处)专职动物防疫员按照省市统一的表格形式再次进行灾情核查,确保灾情统计如实上报,做到不漏掉一户受灾的灾情统计。
灾情调查表汇总后,积极向上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汇报,争取对养殖业的支持。
5、开展春防工作,强化预防免疫,强化消毒。
冬末春初低温高湿,是口蹄疫、禽流感、猪瘟、仔猪副伤寒及胃肠道类等多种传染病的易发季节。
为了确保大灾后不出现大疫情,确保2008年养殖业正常发展,2月1日县政府组织乡镇(办事处)分管农业的副职和专职动物防疫员召开了紧急会议,要求各乡镇(办事处)务必要对规模场和散养户进行强化免疫,防止疫情发生。
2月19日,又再次组织专职动物防疫员召开紧急会议,会上要求在做好疫病预防的同时,由各个专职防疫员按照管辖区养殖业的情况领用消毒药水,组织各个规模场和散养户要对栏舍及周边地方的活动场所进行定期严格消毒,消灭疫源。
6、组织必要防疫物资供应。
灾情发生后,我县要求畜牧部门对饲料、疫苗、消毒药水等生产物资库存进行清点。
2月3日,县畜牧水产局饲料工业办公室对全县饲料库存进行了清理,全县共库存全价猪料50吨,预混料40吨,其它原料61吨(不包括各个规模场库存),禽类饲料库存21吨。
县畜牧水产局还对库存疫苗和消毒药物进行清点,除口蹄疫疫苗有缺欠外,其它物资都比较充足。
通过详细地清点,我们及时对广大养殖户发布了信息,使广大养殖户安心发展生产。
7、成立应急队伍,保证养殖业正常生产。
由于天气情况恶劣,难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为了保证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即使进行处理,我县成立了养殖业抗冰救灾应急分队,队员由畜牧水产局干部职工、各乡镇(办事处)干部职工和专职防疫员等三部分人组成。
应急分队队员在上班时间必须在办公室待命,下班后必须保证手机24小时开通,随时听候命令。
8、组织实施好省部级在我县建立的项目。
2008年,我县要对乡镇动物防疫站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动物疫病检测的力度,提高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加工能力和水平,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
9、抓住市场和政策的有利机遇,创新养殖机制。
抓住目前市场畜禽价格好的时机,进一步加快我县外销生猪生产基地和杂交牛生产基地建设和贯彻落实养殖业惠农政策,积极引导广大老百姓发展养殖业,促进我县养殖业在大灾之年有大的发展,为全县农民增收促发展作出贡献。
四、救灾补损存在的问题1、冰雪造成部分畜禽栏舍倒塌,恢复栏舍建设缺资金。
2、因冰冻寒冷造成绝大部分幼畜禽死亡,种苗供给不足。
3、因交通中断饲料供应不足,部分养殖场限量饲喂,影响畜禽生长,加上冰冻寒冷天气,导致发病,治疗费用昂贵。
4、灾后养殖场所消毒缺消毒药物。
五、请求解决的问题1、请求上级解决我县灾后购买所需消毒药物、疫苗、冻精等资金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