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第2课时 碳的化学性质

合集下载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第2课时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第2课时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C )
A.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开始 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 C.木炭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 D.固体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CO2的质量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
谢谢 大家
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孩子安心。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第2课时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导入新课
古代名画历经几百年 甚至几千年而依然色 泽鲜艳不褪色,你知 道其中的原因吗?
一 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 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在常温 下,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所以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古字画能长久保 存而不变色。
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思考与交流
如果升高温度,碳会 发生化学反应吗?
2.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
回忆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现象: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生成一种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 点燃 CO2
木炭在氧气不充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2C+O2 点燃 2CO
2.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实验:木炭还原氧化铜
现象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原理
C+2CuO
高温
2Cu+CO2↑
高温
C+2CuO
2Cu+CO2↑
氧化铜失去氧变成铜,碳得到氧变成二氧化碳。 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作还原反应。
3.碳的还原性的应用
a.焦炭炼铁
高温
2Fe2O3+3C
4Fe+3CO2↑

初中化学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碳的化学性质;
2. 理解碳的四大常见化合物。

二、教学重点:
1. 碳在常温下的物理性质;
2. 碳的化学性质;
3. 碳的常见化合物。

三、教学难点:
1. 碳的常见化合物的结构;
2. 碳的化学性质对环境和人类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炭、金刚石和石墨等碳的形态,复习碳的基本性质和结构;
2. 学习:介绍碳的化学性质,包括稳定性高、易燃烧、与氧气反应等;
3. 拓展:讨论碳与氧气的反应产物、碳的同素异形体等知识;
4. 运用:通过实验演示碳的化学性质,让学生亲身体验碳的燃烧过程;
5. 巩固:学生自主观察和总结碳的常见化合物,如二氧化碳、甲烷等;
6.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碳的重要性及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7. 总结:总结碳的化学性质和常见化合物,强化学生对碳的理解。

五、教学手段:
1. 实物展示:炭、金刚石、石墨等;
2. 实验:燃烧碳;
3. 多媒体教学:展示反应方程式、结构示意图等;
4.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碳的环境意义。

六、作业:
1. 思考碳的重要性及对环境的影响;
2. 小结碳的化学性质和常见化合物;
3. 搜集并分享碳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反馈:
1. 收集学生对碳化学性质的理解和认识;
2. 纠正学生错误观念,加深对碳化学性质的理解。

以上便是关于碳的化学性质的教案范本,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祝教学顺利!。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现场课钟心海)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现场课钟心海)

第六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二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江西省赣州市黄金中学钟心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2.根据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了解单质碳的用途;
3.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基本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碳单质的使用情况,了解碳单质在常温下的稳定性和可燃性;
2.在学习了碳单质可燃性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碳能否夺取氧化物中的氧元素呢?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学习碳单质的还原性,即,实验探究——碳还原氧化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等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等优良品质;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热爱化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碳还原金属氧化铜的探究
【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2.对比讨论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2.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性质稳定
2.碳与氧气的反应
C+O点燃 CO2氧气充足
2C+O点燃2CO 氧气不足3.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C+2CuO高温2Cu+CO2↑
4.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还原剂: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碳的氧化物(第2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碳的氧化物(第2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一氧化碳的燃烧;
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测】CO具有可燃性,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观看】以实验现象为证据,结合元素守恒规律,得出结论——CO确实具有可燃性,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倾听与感悟】
(1)学会依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的性质进行预测。
(2)增强实证意识。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碳的氧化物(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一氧化碳的性质,加深对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等科学方法的认识。
2.了解一氧化碳的用途,强化对性质和用途关系的认识。
3.利用一氧化碳的性质,分析、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和事实,初步形成分析和解决相关综合问题的能力。
(3)了解物质的组成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环节三:认识一氧化碳的用途
【提问】依据CO的化学性质,它有什么用途?
【回答】可作燃料;可冶炼金属。
进一步完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环节四:从生活事实中认识一氧化碳的性质
【新闻资料】提出核心问题:找出致人中毒的物质。
【小结】学习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观看新闻】(1)猜测是CO。
【思考】宏观:组成元素相同,但质量比不同。
微观: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但原子个数比不同。
倾听与感悟。
学会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
过渡到物质性质的学习。
环节二:从组成和结构预测CO的性质
【提问】对比CO和CO2组成上的差异,你能预测CO的化学性质吗?
【提示】C是如何转化成CO2的?
【演示实验】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碳的化学性质教(学)案及说课稿

碳的化学性质教(学)案及说课稿
说课人:明光三中丁锦文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或课题〕的特点是实验较多,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容也较多。无论是讲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都应尽可能地从演示实验引出;对一些不能在课堂演示的实验,可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听起来倍感亲切,承受起来比拟自然,这样便于学生从它们的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掌握碳在常温下的稳定性和高温时的化学活动性。
2、过程与方法:会对演示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开展的眼光看待碳单质;树立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响;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氧气,并对氢气有所认识,知道了碳、氢、氧是组成
3C+2Fe2O3 3CO2↑+4Fe
倾听、思考、
分析。
联系实际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加深理解碳的复原性。
【练习】:1、以下反响中,碳不表达复原性的是………………………………………〖〗
A.CO2+C 2COB.2Mg+CO2 2MgO+C
C.C+H2O〔气〕 CO+H2D.2C+Fe3O4 2CO2↑+3Fe
强调反响条件对反响产物的影响。
练习
1、碳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解释碳的稳定性〕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各为多少?〔预测一氧化碳性质〕
强调结构、性质、用途间的密切关系。
为以后学习一氧化碳知识做好铺垫。
演示
※演示木炭复原氧化铜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质。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6课时,含教学反思)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6课时,含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1)第1课时碳的单质 (1)第2课时碳的化学性质 (4)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7)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0)第1课时二氧化碳 (10)第2课时一氧化碳 (15)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8)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碳的单质【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了解C60分子的结构特点。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4.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使学生懂得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通过木炭、活性炭对红墨水的吸附实验,让学生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C60、碳纳米管的发现及研究的介绍,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帮学生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木炭和活性炭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碳氏三兄弟”一天碳氏家族的三个兄弟在表功,老大说:“我是天然矿物质中最硬的,我能破石开山”;老二说:“我是天然矿物质中最软的,我很滑,能导电,但我过后留有痕迹”;老三说:“我在当前社会上广泛应用于高科技材料”。

你能总结出它们性质的特点吗?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碳的单质提出问题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讨论交流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1.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

2.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比较及用途:课堂讨论1.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物质吗?由石墨制造金刚石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吗?这些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为什么不同?知识拓展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

6.1 碳单质的多样性+课时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6.1 碳单质的多样性+课时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水变 浑浊 。 ⁠
防止生成的铜 ⁠ 色;澄清石灰
课堂要点
(2)碳还原氧化铁
高温
化学方程式: 3C+2Fe2O3
4Fe+3CO2↑ 。

(3)碳还原二氧化碳
高温
化学方程式: C+CO2
2CO (吸热反应)。
注:碳参加的很多还原反应都要高温条件。
课堂要点
二、氧化与还原 1. 氧化反应:物质与 氧 发生的反应,特征:“得 氧”。
(2)氧气不充足时,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C

点燃
+O2
2CO ;

m (O2)∶ m (C)= 4∶3 (填最简整数比)。 碳和氧气在不同的质量比的情况下,反应后的产物不同
(如下图)。
课堂要点
3. 还原性——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应用: 冶金

(1)碳还原氧化铜
高温
①化学方程式: 2CuO+C

有 气味的气体, 可溶 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 度大。

课后作业
(2)二氧化碳在低温下可形成冰块状固体,俗称 “ 干冰 ”,该物质在升华时能 吸收大量的热 ,

因此可以作制冷剂,用于 人工降雨 ,还可以用作干 冰灭火剂。
课后作业
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生成的 碳酸 能使紫色 ⁠
石蕊溶液 变红 。但是反应生成的物质不稳定,在加
热时分解,已经变红的石蕊溶液变为 紫色 。二氧化
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CO2
H2CO3 。 ⁠
课后作业
(3)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 CaCO3 + ⁠

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11篇)

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11篇)

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11篇)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1(854字)一、碳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二、碳的化学性质1.碳的可燃性,碳的化学性质。

点燃C + O2========C02(碳充分燃烧)点燃2C + O2========2C0 (碳不充分燃烧)2.碳的还原性(用于冶金工业)。

高温CuO+ C========2Cu +C02 ↑现象:(1)有红色固体生成。

(2)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高温CO2+C=======2C0三、化学反应中放热或吸热现象转化热能──→电能(如火力发电)、动能(如蒸气机)等四、小结:碳与氢的化学性质比较。

碳氢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化学性质稳定可燃性点燃C + O2========C02(O2充足)点燃2C + O2==========2C0(O2不充足)点燃2H2 + O2========2H2O还原性高温C + CO2========2C0高温C +2CuO==========2Cu+C02 ↑点燃H2 + CuO========2H20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2(1614字)碳的化学性质之三教学目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碳的化学性质之三。

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碳与氧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渗透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重点难点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碳与氧化铜、二氧化碳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分析。

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

教学用品仪器: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的单孔塞、烧杯。

药品:炭粉、氧化铜、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附1:课堂练习一1.碳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核外电子总数是__,最外层电子数是__。

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__,化学教案《碳的化学性质之三》。

3.碳燃烧可以生成两种氧化物,__和__,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和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