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 2. 1《电解质》教案2(鲁科版必修1)高一
精编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电解质》第一课时教案

第2节电解质
第1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对化合物进行分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学生来讲都是陌生的话题。
最好通过实验让学生去追寻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帮助学生掌握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强电解质的电离过程。
教科书只是在知识点击里介绍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离子反应要侧重于对概念和发生条件的认识及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控制好难度,侧重于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设计思路
通过对化合物进行新的分类,引入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并强调概念。
通过设计溶液导电性实验(氯化钠晶体、熔融氯化钠、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对比同是氯化钠但是不同状态的物质是否导电总结出导电的原因是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最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电离的概念及氯化钠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鲁科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1《电解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科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1《电解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课程是高中高一化学必修课程中的一堂课,主要内容是电解质。
学生已经在前几个课时学习过水的离子化性质,本次课程将进一步深入探讨电解质的相关知识点。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需要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电离程度、电解质的分类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1.确定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2.了解电离程度及有关知识;3.掌握电解质的性质和实验方法;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是电解质,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2.电离程度及有关知识;3.电解质的性质和实验方法。
2.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采用以下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探究法;3.互动讨论法;4.全体讨论法;5.团队合作法。
讲授法是本次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生动的比喻,让学生感受到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并逐步理解电离程度的概念。
实验探究法也是本次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在实验中,学生能够直接观察电解质的性质和现象,更加深入地理解电离程度的概念。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讨论法和全体讨论法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取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自主探究知识。
团队合作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将本堂课中的实验内容分配给小组,让学生共同完成实验并分享实验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本课堂的导入环节,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良好的电解质是什么样的?通过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比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解质的概念,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 理论知识部分在理论知识部分,主要讨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电离程度、电解质的分类等内容。
通过向学生简单明了地介绍电离程度和电解质的知识,让学生能够理解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
2020-2021年高中化学 .《电解质(1)》教案 鲁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2.2《电解质(1)》教案鲁科版必修1.一.教材分析(一)知识框架(二)新教材特点:新教材较旧教材相比,一其知识的衍变关系更具逻辑性,简洁明了;二是新引入了离子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分析过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是在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教学过程安排上,较传统教学有新的、本质上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相互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用文档3、了解常见离子Cl-、SO42-、CO32-的检验方法并能应用于常见物质的推断。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和白色粉末的鉴定,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2、在电解质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质疑”、“猜测”、“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以“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借助“知识点击”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2、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3、通过“身边的化学——电解质与细胞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
实用文档三、教学重点、难点(一)知识与技能的重、难点电离及电解质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离子反应、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过程与方法的重、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四、教学准备(一)学生准备1、复习初中化学酸、碱、盐部分中酸、碱、盐概念及复分解反应反应完成的条件。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2.2.1 电解质及其电离 学案2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电解质第1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学习目标1.能准确的判断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提高辨析能力。
2.学会从导电能力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学习重点能准确的判断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
学习难点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学习过程一、电解质及其电离1. 电解质:指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
例如:。
2. 电解质(如酸、碱和盐)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为什么能导电,这是因为在此条件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这个过程可以简单表示如下:3. 写出NaCl、HCl、H2SO4、HNO3、的电离方程式NaCl 。
HCl+H2O 。
HCl 。
H2SO4。
HNO3。
二、电解质的电离1.概念:电解质在__________中或____________下离解成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1)酸的电离,如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碱的电离,如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盐的电离,如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的化合物。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的化合物。
(3)盐:电离时生成和的化合物。
4.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因为电解质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电解质溶液导电。
学习小结1. 电解质导电的原因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产生了的离子。
2. 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如铜、铝、石墨等,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 电解质溶液导电必须是的离子导电,否则该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
如CO2、SO2、NH3等是非电解质4. 酸、碱、盐、水、部分金属氧化物是。
高中化学2.2电解质(1)教案鲁科版必修1

教课目的:1.使学生认识电解质和非电解的观点。
2.使学生认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观点。
3.认识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原由及导电能力。
教课要点: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观点。
教课难点:划分强、弱电解质。
教课方法:实验、议论教课过程:前言: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反响可按下边的方法分类,依据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类型以及反响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将其分为四种基本种类,即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响。
依据反响中能否有电子的转移,又可将其分为氧化复原和非氧化复原反响。
化学反响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马上有离子参加的反响称为离子反响。
发问:什么是电解质?不一样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能否同样?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一.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一)电解质1.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水是电解质(金属氧化物)2.非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可以导电的化合物(蔗糖、酒精)例:以下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 Cu、H 2SO 4、NaCl固体、NaOH 固体、KNO 3溶液、CaCO3、CO 2、蔗糖、 Na 2 O 。
小结:(1)电解质应当是化合物。
(2)导电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导电一定是用化合物自己能电离出自由挪动的离子而导电,不可以是发生化学反响的物质导电。
(二)电解质溶液导电原由及导电能力1.电解质溶液导电原由?学生剖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可以自由挪动的离子,当与直流电源接通后,离子发生了定向挪动并在两极发生反响,进而形成电流。
发问:同样条件下,不一样种类的酸、碱、盐,它们的导电能力能否同样?演示: [ 实验 1-1]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
导电强弱与什么要素相关?剖析总结: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取决于单位体积中离子的多少(离子浓度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所有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强电解质。
高中化学:2.2《电解质》教案(鲁科版必修1)

第2节电解质一. 教学内容:第二章第二节电解质二. 教学目的1、了解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知道酸、碱、盐发生电离3、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三. 教学重点、难点1、电解质的概念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四. 知识分析(一)电解质的电离物质导电的情况:a、金属导电: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b、化合物(熔融或水溶液):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1、电离:(1)定义: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条件:溶于水或熔化2、电离方程式:用符号来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叫电离方程式。
练习:写出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Ba(OH)2=Ba2++2OH-Fe2(SO4)3=2Fe3++ 3SO42- (NH4)2CO3=2NH4++CO32-3、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4、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扩展: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a、写出CH3COOH、H2CO3的电离方程式(多元弱酸分步电离):CH3COOH⇌CH3COO-+H+H2CO3⇌HCO3-+H+ HCO3-⇌ H++CO32-b、写出NH3•H2O、Fe(OH)3的电离方程式:NH3•H2O⇌NH4++OH- Fe(OH)3⇌Fe3++3OH-练一练:(1)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弱电解质的是(),非电解质的是()A、KIB、乙醇C、氨水D、蔗糖E、HClOF、硫酸氢钠G、NH3•H2OH、液氯I、CO2J、硝酸K、Na2O(2)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Al2(SO4)3=2Al3++3SO42-B、NH3•H2O =NH4++OH-C、NaHCO3=Na++HCO32-D、H2SO4=2H++SO4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Cl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Cl—B、溶于水后电离出H+的化合物是酸C、HCl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HCl不导电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4)把0.05mol的NaOH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ml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A、自来水B、0.5mol/L盐酸C、0.5mol/L醋酸D、0.5mol/LNH4Cl溶液答案:(1)AFJK;GE;BDI (2)C (3)C (4)BD小结:1、电解质必须是本身电离出离子2、常见的强电解质:强酸:HCl HNO3 H2SO4强碱:NaOH KOH Ca(OH)2 Ba(OH)2盐:NaCl K2SO4 KClO3 FeCl3金属氧化物:CaO Na2O常见的弱电解质:弱酸:CH3COOH H2CO3 HClO弱碱:NH3•H2O H2O(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1、离子反应:(1)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高中化学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2节 电解质教学设计2 鲁科版必修1-鲁科版高一必修1化学教案

第二节电解质第一课时教材分析: 酸、碱、盐的水溶液会导电,且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很多化学反应,同时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来认识化合物。
这就是本节要讲到的电解质。
此外,电解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本节的教材内容大致分部如下;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化合物的分类可以有很多依据。
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化合物。
在建立电离的概念时,利用学生已经知道的酸碱盐溶液具有导电性和阴阳离子的知识。
这一节中的概念比较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尽量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用实验、视频、图片等直观教具以及实验事实,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概念。
教师要运用各种策略引发学生的已有认识,让学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让他们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大胆的质疑和假设,在探究体验中构建概念。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含义;2、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3、能简单列举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电解质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 、通过“质疑”、“迁移”、“应用”“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引入边回顾边投影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投影讲述在物质的分类中,我们将物质依据其组成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可以依据其组成与性质继续分类酸碱盐氧化物,能不能以其他的分类标准分类了呢?在物理学上,根据物质能否导电,可将物质分成导体和绝缘体。
在化学上,根据物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学习电解质及其相互间反应的知识,对于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电解质。
电解质及非电解质下面先看一组实验,回答问题下列哪些物质能导电?探究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蔗糖溶液、酒精水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鲁科版化学必修1《电解质》word教案(二)

电解质(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 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在反应中哪些物质写成离子形式。
教学方法:实验引导教学过程:一. 复习提问:1. 什么叫电解质?2. 什么叫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物质是弱电解质?二. 离子反应1. 离子反应:电解质在溶液里的反应实质是离子反应。
演示:实验1-2结论:CuSO NaCl 4+/—C u S O B a C l B a S O C u C l SO Ba BaSO CuCl AgNO AgCl Cu NO Cl Ag AgCl HNO 424242242332322+=↓++=↓⎧⎨⎪⎩⎪+=↓++=↓-⎧⎨⎪⎩⎪-+-+()(加稀不溶解)2.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CuCl 2溶液和AgNO 3溶液反应为例。
(1)写:CuCl AgNO AgCl Cu NO 233222+=↓+()(2)拆:Cu Cl Ag NO AgCl Cu NO 232322222+-+-+-+++=↓++(3)删:222Cl Ag AgCl -++=↓Cl Ag AgCl -++=↓(4)查:例222222Na H O Na OH H +=++↑+-在四步中最关键的是第二步<1>改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a. 强酸HCl HNO H SO 、、324b. 强碱NaOH KOH Ba OH Ca OH 、、、反应物溶液中:离子生成物沉淀:化学式()()22⎧⎨⎩c. 可溶性盐:复习溶解性表<2>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a. 难溶的物质:BaSO Cu OH 42、等()b. 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c. 气体:CO H S 22、等d. 单质:H Na I 22、、等e. 氧化物:Na O Fe O 223、等总结:书写四步中:“写”是基础,“改”是关键,“删”是途径,“查”是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2.2《电解质》学案<1)
<鲁科版必修1)
第一课时电解质及其电离
一、【学习内容】
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
型
NH3、酒精
注意 <1)电解质导电的原因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2)电解质、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
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电解质溶液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产生的离子导电,否则该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
如CO2、SO2、NH3等是非
电解质b5E2RGbCAP
<4)Na2O, Al2O3等化合物为电解质,因为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
【例题1】
现有九种物质:①铝线②石墨③氯气④硫酸钡晶体⑤纯硫酸⑥金刚石⑦石灰水⑧乙醇⑨熔化的硝酸钾。
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
p1EanqFDPw
2 电解质的电离
1 氯化钠晶体溶于水时,Na+和Cl-就会逐渐脱离晶体表面而进入溶液,成为能够。
受热熔化时,氯化钠晶体中的Na+和Cl-也能成为。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能够的离子就会发
生形成电流,因此氯化钠的水溶液和熔融的氯化钠能够导电。
DXDiTa9E3d
2 . 电离:像氯化钠这
样或时,
成能够自由移动
的的称为电离。
在溶于水时电离。
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电离。
电离可以
用表示。
RTCrpUDGiT 3.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的叫做酸;例如
的化合物叫做碱;例如
的化合物叫做盐。
例如
4. 电离方程式:用来表示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式子。
如写出NaCl、HCl、NaOH的电离方程式
5PCzVD7HxA
5.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离子水分子
注意:<1)、电离的条件为溶于水或受热熔化。
是否电离与是否通电无关。
<2)、电离方程式左边为化学式右边为离子。
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用“=”,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用“”
<3),电解质的强弱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与溶液的导电性也无关。
<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大小有关)
<4)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还可能是酸式盐。
如:NaHSO4等。
【例题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钡难溶于水,其水溶液导电能力极弱,所以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B.CO2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D.金属能导电,所以金属是电解质
【例题3】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SO4=2H++SO2-4 B.Ba(OH>2=Ba2++(OH>-2
C.FeCl3=Fe2++3Cl-D.NaHCO3=Na++H++CO3——
3
【课堂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HNO3 H2SO4
KOHBa(OH>2
Na2CO3BaCl2
三、【课后练习】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稀硫酸
B、熔融氢氧化钠
C、乙醇
D、盐酸
2.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SO4=H2++SO4-2 B.MgSO4=Mg2++SO42-
C.Ca(OH>2=Ca2++(OH>2- D.BaCl2=Ba2++Cl2—jLBHrnAILg
3.电解质溶液里一定相等的是
A.阴离子和阳离子的个数 B.每个阴离子和
阳离子所带电荷数
C.所有阳离子和所有阴离子带的电荷数 D.碱的氢氧根
离子和金属阳离子个数
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蔗糖 B.铜 C.硫酸 D.二氧化碳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的是
A.氯酸钾B.酒精C.食盐D.碳酸氢钙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
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C.五氧化二磷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五氧化二磷是电解质
D.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人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Na+、K+、Cl-
B.CH3COOH、H2CO3、、H2O等都是弱电解质
C.氯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
D.电解质在通电条件下而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参考答案:例题 2 C3 A
课后练习: 1A 2 B 3C4C 5B 6 D7 CD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