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合集下载

四川大学介绍课件

四川大学介绍课件

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与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文化史。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 目《中国近代思想通史》,在《近代 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权威 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并荣获国家级教 学成果二等奖。
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教学与研究,主 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哲学、宋明理 学。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哲学史》,在《哲学研究》、《 中国哲学史》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 篇,并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重点学科突出
学校拥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 学科,包括但不限于中国语言文 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 学等,这些学科在国内具有较高
的声誉和影响力。
学科交叉融合
学校鼓励跨学科交流与合作,推 动学科交叉融合,为学生提供跨
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机会。
师资力量与教学团队
优秀教师队伍
教学团队组成 教师培训与发展
科研实力与成果展示
学校的发展历程 01 02
学校的文化传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01
“育人为本,学术为根”
02
“创新、求实、勤奋、团结”
03
学校的教学特色
“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 “产学研结合” “国际化办学”
02
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
学科设置与特点

学科覆盖面广
四川大学学科涵盖了文、理、工、 管、医、法、艺等多个领域,为 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专业选择。
科研成果
2
科研合作
3
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学生交流项目 教师交流项目 国际合作项目
学术期刊与出版物介绍
学术期刊 出版物
05
名师风采与荣誉展示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介绍
顾宜教授
李甘地教授

四川大学校史简介

四川大学校史简介

四川大学校史简介四川大学是一所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的一流学府,1917年4月由清朝政府建立,原名四川师范专科学校,四川师范学院的前身。

1930年更名四川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综合性博士学位授予权第二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

一、前身历史四川大学的前身,即四川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17年4月,当时由四川省政府、教育厅和四川师范学堂结合而成,是为满足四川省教育发展而建立的一所以师范教育和专业教育为主的学校。

初设有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三个系,全校有师范、文学、数学、自然科学、哲学、地理、政法共八个科目。

1930年更名为四川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综合性博士学位授予权第二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

二、开放发展历程四川大学在建校后,经历了几次重大事件,有利于其发展壮大。

1953年,原四川大学并入由中央设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成为中央社科院成都研究所;1956年,中央社科院成都研究所经山西省委特别批准,迁移至太原,成为山西社会科学研究所;1958年,四川省委决定恢复四川大学,以原中央社会科学院成都研究所的实体组建,1960年四川大学复学;1978年,四川大学建制完善,设立25个院(系),开始正式实施现代大学制度;1985年,四川大学被国家教育委员会评为“全国重点大学”,1990年,四川大学经国家专家组研究,被评定为全国十五所第一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1年,四川大学成功获批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4年,经教育部审核,四川大学被评定为“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

三、建校以来的发展四川大学的建校以来,学科、办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现有学校本科教学单位26个,专科教学单位4个,其中49个一级学科设3个学部:哲学、社会科学、理学,现有专业111个,有特色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1个,远程教育授权点17个,另有博士后工作站15个。

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国家级重点学科群和学术中心。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是四川大学下属的学院之一,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

该学院创办于2000年,是以培养文化传媒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和先进的教学设施。

下面将从学院的历史和学科设置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由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演变而来。

后来,为了适应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需求,学院于2000年正式成立。

成立以来,学院始终坚持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传媒人才,为社会和行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专业人才。

目前,四川大学文新学院的学科设置涵盖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等多个领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

学院设有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广播电视编辑与制作、媒体创意与品牌营销等本科专业,并且开设了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广告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以及文化产业与传媒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等研究生专业。

此外,学院还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和先进的教学设施,保障了教学质量。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包括艺术节、演讲比赛、实习等,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同时,学院积极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与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

总之,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文化传媒专业人才为主要任务的学院,具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优秀的学科设置。

学院将继续努力,培养更多优秀的文化传媒专业人才,为社会和行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是四川大学下属的一个重要学院,其主要任务是培养文化传媒领域的专业人才。

学院成立于2000年,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办学历史。

下面将分别从师资队伍和学生培养两个方面对该学院进行介绍。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学院注重教学质量,不仅聘请了一些优秀的国内外教授担任学院教师,还拥有一支年轻、专业、富有经验的教师团队。

四川大学简介

四川大学简介

四川大学简介
四川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坐落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建校于1896年,是中国科技工业的第一所高等学府,拥有“中国高等教育的摇篮”的美誉。

四川大学有一支具有一流水平的师资队伍,其中不乏知名教授和专家。

学校拥有近200多个学科专业,它对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有助于学生们全面而深入地探索科学知识,提高学术水准。

学校有一个管理科学研究院,在管理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应用科学等领域进行研究。

实验室是学校教学与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大学拥有服务于不同学科专业学术科研的顶尖级别实验室。

学校办学宗旨为:以智慧、勤勉、实践、合作的办学理念,以质量教育服务社会,致力于培养真正的国家和社会所需的创新型、实践型、服务型人才。

学校把学生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企业家精神。

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开设了大量的文体活动和服务学习课程,同时建立了一个自主学习的技术服务平台,让学生除了专业课外,能够进行多方面的学习。

学校还致力于学生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促进中外交流,展示中国优秀文化和习俗。

目前,学校已经开展了超过50个双学位和联合培养项目,涵盖了欧洲、美洲和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川大学也在不断发展社科研究,被外界认为是中国最具活力的
社科研究中心之一。

以学校社会学系为中心的社会学研究院在调研、培训、出版等方面极具影响力。

拥有130多年历史的四川大学,以其教学、科研、技能培训等众多优秀成绩著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学校以创新驱动发展、致力于社会发展为宗旨,致力于建设中国社科高校,以带给中国高等教育新的繁荣与活力。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
川大传统
形象标识
•校名
四川大学校名中文标准字 体是邓小平同志题写的 “四川大学”,中文名简 称“川大”;英文名 “SICHUAN UNIVERSITY” 的标准字体是 AdobeHebrew-Bold字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校徽
四川大学徽志是双圆套圆形徽标,以锦绣红为标准色。 双圆之间上方是邓小平同志校名题字“四川大学”、下 方是学校英文名“SICHUAN UNIVERSITY” (AdobeHebrew-Bold字体)。内圆正中是“凤钟楼” 图像标志,该图像标志下方是“1896”字样,代表学校 最初创建年份。 凤钟楼图像标志是根据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作为 百年老校象征的原川大、成都科大、华西医大古建筑意 象与凤凰涅槃图腾创意而来。钟的两侧是一对相向高歌 的凤凰。双凤之间形成“川U”两字,U表示 “University”,与负形形成的“川”字一起意指“川 大”。同时,“川”字三笔画像三条水脉,向上延伸, 交汇一点,并形成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其中下端是 “Men”的缩写M。一对凤凰、三条水脉、“川U”之形, 且人立其中,整体有机融构成钟的图像,同时又酷似一 座蓄势向上、顶天立地的学术殿堂,既隐含川大海纳百 川并最终两次强强合并、三水融一的发展历史及革新精 神,又寓意由三所重点高校合并一体的新川大,百年涅 槃,不断升华,旨在弘扬百年传统,秉持“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川大精神,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 越,用钟声敲开学校百年树人、作育英才的新纪元。
•校旗

四川大学是由原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是由原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是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于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两次“强强合并”组建而成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原成都科技大学由1954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建立的成都工学院发展而来;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

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市区。

学校设望江、华西和江安校区,占地面积705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00余万平方米。

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四川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

学校设30个学科型学院以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和锦城、锦江两个独立学院。

学科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等11个门类,有37个国家重点学科,6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2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8个博士点,345个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点,121个本科专业,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课程教学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四川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邮编:610065
电话:(028)85404252 85404135 85460827 85501117(华西)
传真:(028)85407861 85501117(华西)
网址: (教育网) (公众网)
E-mail:nic8400@。

四川大学名录

四川大学名录

学校名称学校地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成都市双流县川大路四川大学(华西校区)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龙大道二段1819号四川师范大学(东校区)成都市外东洪河中路351号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本部)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成都市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东三路1号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1166号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西南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峨眉山市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光华校区)成都市光华村街55号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555号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成都市建设北路二段四号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龙大道中段59号攀枝花学院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机场路10号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四川省广汉市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南充市师大路1号西华大学成都市郫县红光镇四川理工学院四川省自贡市汇兴路学苑街180号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成都市龙泉驿区红岭路459号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校区)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号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油院路30号川北医学院四川省南充市涪江路234号四川文理学院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塔石路中段519号成都大学成都市外东十陵成都大学宜宾学院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大道东段酒圣路8号泸州医学院四川泸州市忠山路3段319号内江师范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仙人路一段三十二号成都体育学院成都市体院路2号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德阳市嘉陵江西路4号四川天一学院成都市龙泉驿区文景路116号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200号成都医学院(天回校区)成都市金牛区蓉都大道天回路601号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泸州市四川国际标榜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市龙泉驿区阳光教育城同策路 3 号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德阳市泰山南路二段801号学校网站///////2009//2010//2011/////////大道2006号///structure/NewWeb/index.htm/////////main.asp//web/index.aspx////index.asp/http://218.89.185.136:6666////index.asp//。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
大学

211和985工程大学
211工程就是面向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100左右的
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985 工程”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 因江泽民在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 会上提出,所以叫985工程。
1、标准题字——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校 名题字:四川大学,川大英文校名为 (SICHUAN UNIVERSITY)。 2、标准数字——“1896”是老川大最初创建的 年份。 3、标准图象——“凤钟楼”。
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
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是文化科技氛围浓郁的一流校园。 望 江老校区的宏伟气息,华西老校区的 古典气息与新校区的现代气息,相互 融合形成了川大独特的美。
望江校区
望江校区大气厚重、宁静安详、
人文气息浓郁。气势磅礴的行 政楼为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梁 思成先生设计,被列为国家文 物保护建筑,现已成为川大的 标志性建筑。东大门轴线为我 国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先生之 作,体现了工整、严谨和气象 万千、明志致远的校园建筑氛 围;北大门后形成的行政楼及 两旁的教学楼形成的围合空间, 体现学校求实、创新的学校办 学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八个字语出民族英 雄林则徐题于苏轼的一副自勉联:“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寓意为要像 大海能容纳无数江河水一样的胸襟宽广,以容 纳和融合来形成超常大气。
四川大学前身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 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于 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两次“强强合并”组建而成。原四 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原成都科技大 学由1954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建立的成都工学院发展而来; 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的5 个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私立华西协合大学。华西 医科大学是现代口腔医学发源地,并在生物医学、基础 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专业代码名
称研究方向指导教师备注


学(081701)化
学工程
(01)传质与分
离(含有机分离
工程)
朱家骅褚良银叶世超夏素兰江成发梁玉祥周勇杨雪峰余徽
复试科目:化工
综合(化工热力
学、化学工艺
学、化学反应工
程、专业英语)
(

学(081701)化
学工程
(02)化工热力

江成发
复试科目:化工
综合(化工热力
学、化学工艺
学、化学反应工
程、专业英语)
学(081701)化
学工程
(03)化工过程
模拟
王煤付晓蓉吉旭余徽
复试科目:化工
综合(化工热力
学、化学工艺
学、化学反应工
程、专业英语)
学(081702)化
学工艺
(01)化工(含冶
金)新技术新工
艺开发
梁斌储伟石碧钟本和褚良银刘代俊李军张昭戴晓
雁印永祥应建康廖学品杨景昌费德君李春鲁厚芳唐盛伟
蒋炜周贵云袁熙志方为茂张志业李永生唐建华党亚固王辛
龙袁绍军谢锐
复试科目:化工
综合(化工热力
学、化学工艺
学、化学反应工
程、专业英语)
(

学(081702)化
学工艺
(02)生物技术
与化工过程环

钟本和江成发李永生
复试科目:化工
综合(化工热力
学、化学工艺
学、化学反应工
程、专业英语)
学(081702)化
学工艺
(03)化学反应
器分析与计算
机模拟
梁斌刘代俊印永祥李永生
复试科目:化工
综合(化工热力
学、化学工艺
学、化学反应工
程、专业英语)(081702)化(04)有机合成徐卡秋蒋文伟费德君罗仕忠唐建华党亚固钟琳复试科目:化工
学学工艺与精细化学品
开发综合(化工热力学、化学工艺学、化学反应工程、专业英语)
学(081702)化
学工艺
(05)精细无机
材料与化工冶

钟本和刘代俊张昭徐卡秋张志业王辛龙
复试科目:化工
综合(化工热力
学、化学工艺
学、化学反应工
程、专业英语)
学(081702)化
学工艺
(06)天然高分
子化学改性及
深加工利用
李军蒋文伟
复试科目:化工
综合(化工热力
学、化学工艺
学、化学反应工
程、专业英语)
学(081703)生
物化工
(01)生物分离
技术
宋航肖泽仪褚良银付超马丽芳
复试科目:生物
工程综合(应用
微生物、生物分
离工程、生物反
应工程)
(

学(081703)生
物化工
(02)生物发酵
及基因工程
张永奎田永强何泽超
复试科目:生物
工程综合(应用
微生物、生物分
离工程、生物反
应工程)
学(081703)生
物化工
(03)生物反应
器与膜技术
宋航肖泽仪褚良银
复试科目:生物
工程综合(应用
微生物、生物分
离工程、生物反
应工程)
学(081703)生
物化工
(04)工业微生
物与环境生物
工程
张永奎万海清何泽超田永强赵强
复试科目:生物
工程综合(应用
微生物、生物分
离工程、生物反
应工程)
学(081703)生
物化工
(05)可再生资
源利用与开发
宋航张永奎褚良银肖泽仪梁冰穆畅道李子成赵强
复试科目:生物
工程综合(应用
微生物、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反应工程)
学(081704)应
用化学
(01)现代分析
技术与生物分

肖丹李晖李永生袁红雁
复试科目:综合
化学
(

学(081704)应
用化学
(02)计算化学
与计算药学
李象远李晖周鲁高翔杨华清李泽荣
复试科目:综合
化学
学(081704)应
用化学
(03)应用无机
化学
张其翼戴晓雁谢克难
复试科目:综合
化学
学(081704)应
用化学
(04)应用有机
化学
高峻肖蓉
复试科目:综合
化学
学(081704)应
用化学
(05)资源与环
境化学
李晖王茹张志业杨华清
复试科目:综合
化学
学(081704)应
用化学
(06)精细化工张其翼蒋文伟李赛赵强
复试科目:综合
化学
学(081704)应
用化学
(07)化学分析
自动化与在线
监测
李永生
复试科目:综合
化学
学(081704)应
用化学
(08)航空燃料
化学
李象远张其翼杨华清朱权
复试科目:综合
化学
(081705)工(01)纳米催化储伟戴晓雁应永祥复试科目:化工(
学业催化材料可控设备综合(化工热力
学、化学工艺
学、化学反应工
程、专业英语)

学(081705)工
业催化
(02)有机催化
与生物催化
陈耀强
复试科目:化工
综合(化工热力
学、化学工艺
学、化学反应工
程、专业英语)
学(081705)工
业催化
(03)资源化工
与精细化学品
刘代俊
复试科目:化工
综合(化工热力
学、化学工艺
学、化学反应工
程、专业英语)
学(081705)工
业催化
(04)催化反应
器与吸附技术
梁斌杨景昌
复试科目:化工
综合(化工热力
学、化学工艺
学、化学反应工
程、专业英语)
学(081705)工
业催化
(05)催化剂工
程与工艺
梁斌蒋文伟
复试科目:化工
综合(化工热力
学、化学工艺
学、化学反应工
程、专业英语)
学(081720)制
药工程
(01)制药中间
体及药物合成
宋航余洛汀李子成
复试科目:制
药工程综合(工
业药剂学、药物
合成反应、药物
化学)
(

学(081720)制
药工程
(02)生物制药
技术
张永奎宋航田永强
复试科目:制
药工程综合(工
业药剂学、药物
合成反应、药物
化学)
学(081720)制
药工程
(03)天然药物
及中药现代化
宋航周鲁李晖付超李延芳
复试科目:制
药工程综合(工
081702☆化学工艺││25 │││
│01化工(含冶金)新技术新工│梁斌││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复试科目:│
│艺开发│储伟││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02数│化工原理、│
│02生物技术与化工过程环保│石碧││学二④884化工原理或886有│化工热力学│
│03化学反应器分析与计算机模│刘代俊││机化学或887物理化学或885│、化学反应│
│拟│李军││化工安全设计│工程、专业│
│04有机合成与精细化学品开发│张昭│││英语│
│05精细无机材料与化工冶金│戴晓雁││││
│06天然高分子化学改性及深加│印永祥││││
│工利用│付超││││
││徐卡秋││││
││应建康││││
││廖学品││││
││江成发││││
││杨景昌││││
││蒋文伟││││
││费德君││││
││李春││││
││鲁厚芳││││
││唐盛伟│││

││蒋炜││││
││周贵云││││
││袁熙志││││
││方为茂││││
││张志业││││
││李永生││││
││罗仕忠││││
││唐建华││││
││党亚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