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甲山集合住宅
安藤与六甲集合住宅的设计

设计
六甲入口 !
北京房地产
!!!
) 右图 * 六甲
! ! 六甲集合住宅 ) 以下简称 ’ 六甲 (* 第一期工程始于 +’/# 年 $
基地位于神户六甲山山脚下一个 )1!朝南的斜坡上 $ 从这儿可以 观赏到大阪湾到神户港全景 !为了与周边乡村环境相呼应 ! 建筑 物为低层并顺应山势而建 $ 其中 !一部分还掩埋在 甲入口! 纵剖图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安藤的代表作
"" "六甲集合住宅
建筑物由一系列单元构成 ! 每个 单 元 长 !"# 米 ! 宽
$%# 米 ! 其剖面 顺 着山 势 而 设计 ! 平 面 对称 ! 建 筑 物之 间
空隙则设计了上下 交 通的 阶 梯 ! 它们 使 整 个建 筑 物 统 一起来 ! 同时 ! 它们也可作为小广场 $ 各单 元 在斜 坡 上 组合 在 一 起 形 成 阶 梯 状 ! 于 是 每 个单元都有开阔的视 野 ! 设 计的 意 图 就是 想 让 生活 在 单元里的人们走到跌落的屋顶上去与自然交流 $ )右图 * 六甲! 入口标 志
六 甲 !
能唤醒人们对空间的内在感受和各种初 始体验的回忆 ! 就会使 人 产生 强烈 的 情感 共鸣 $ 每当 安藤 想起 那 些曾 真正 打 动过 他 的建筑作品并力求回忆起初见这些建筑 的 感 受 时 !他 发 现 !真 正 让 他 感 动 的 并 不 是建筑本身的实体形状 ! 而 是存 在 于其 内
手设计位于它附近 的 第二 组 住 宅集 合 体 $ 如果 说 安 藤 在一期工程中试图创造 纯 粹的 居 住 环境 ! 那 么 ! 在二 期 工程中则引入了公 共 空间 $ 六 甲 集合 住 宅 二期 与 六 甲 一期一样建于 )*! 的斜坡上 $ 六 甲一 期 占 地仅 +’** 平 方 米 ! 配 置 ,* 户 $ 六 甲 二 期 占 地 面 积 几 乎 是 前 者 的 ( 倍 ! 配置 !* 户 ! 总建筑面积是前者 的 - 倍$ 整 个 项 目 设 计 建 立 在 !., "
六甲山集合住宅是安藤获普立兹克奖的重要案例

六甲山集合住宅是安藤獲普立茲克獎的重要案例,從1983年起就在神戶六甲山,以坡度超过60度的集合住宅设计而闻名,顺着陡坡融入长满树木的环境是他不改固有「自然与建筑融合」出发点,而此一挑战也让他获致世界性的令譽。
因此工程至今,六甲山總共累積四期坡地工程,他並認為,台日同處丘陵地,而如何在坡地建築中獲致建築與自然的協調,是让台湾朋友參訪的重點。
大久保並透露,安藤有一座別館在六甲山集合住宅,因此他有時在周日來度假時,順道巡視工地,並常要求工程打掉重做,「他的標準很高,有時覺得很討厭!」但大久保曾在淡路夢舞台工程負責國際會議廳茶屋,因此被視為頗能營造安藤的設計觀,20年來一直也作安藤的工程,事實上他昨日的說法,是日本人重視技術的一種驕傲的說法。
詢及未來有否可能來台灣交大美術館工作時?他說,只要安藤徵召,就會打包來台,他也曾參與美國德州休士頓當代美術館工程。
至於岡山縣直島美術館的木旅館工程,台灣同好在此看到出版巧連智的福武書店經營直島與地中美術館的成功經驗,而此一木旅館是安藤至今僅見少數的斜屋頂建築設計,由清水混凝土搭配木料構成,工地主任田中右島指出,這是根據日本國立公園法及業主要求表現日本傳統風格,而安藤捕捉日本傳統民居印象所完成的特殊設計,預計4月1日交屋。
台灣同好則在此兩工地,看到聞名於世的清水混凝土工程及安藤設計如何被執行出來,團長交大建築系教授劉育東說:「很感動安藤的安排,因他在全球各地都有業務,卻獨厚台灣,連續兩年邀約年輕學子及年輕建築師,親自講解並開放工地參訪,其用心期望能影響台灣的設計者,有機會能認同其理念,本著理想與堅持,為台灣多營造有創意的建築。
」神户六甲山山脚下一个60°朝南的斜坡上,有一座平凡而又奇特的建筑。
平凡的是那些方方正正的盒子,灰白的混凝土。
奇特是因为不大的建筑竟然拥有十处以上的室外庭院,面向宁静美丽的神户港湾。
这便是六甲山集合住宅。
安藤曾表示此设计受柯布影响,柯布早期的集合住宅大多拥有丰富的阳台。
坡地建筑之流水别墅,六甲住宅,万科十七英里分析

方案与施工
• 由于施工危险,大的建筑公司 不给施工,找了个小的建筑公 司,最后安腾和他们一起在那 个很危险的随时可能塌方的斜 坡上施工。最后六甲集合住宅 用了五年的时间在1983年圆满 竣工。
• 但是安腾希望每个用户都能体 会到外部空间生活的乐趣,但 是通过这个设计他明白了,日 本人大部分并不愿在室外生活。 他们在上六七点离家上班,回 到家已经是夜里十点以后了, 对于无法享受生活乐趣的日本 人来说,设计中的大阳台是没 有意义的。
布局层次 依山而建
避免景观受阻
布局设计概念
布局层次 依山而建
避免景观受阻
材料及细部
入口大门浮雕
门窗
铝合金外门窗: 1.从材料的耐腐蚀性考虑,框料采用氟碳喷涂; 2.从建筑的安全性考虑,玻璃采用6mm+0.72mm+6mm夹胶玻璃。
最初设想
复杂地形 • 六甲山原来是一座岩石山,
滑坡现象经常发生,安腾的 业主委托的建设用地前面有 一小块平地,后面是树木茂 盛的陡峭斜坡,坡度有六十 度。关于如何处理这个斜坡, 业主的回答是必须做一面坚 实的护崖墙。于是安腾便在 这时来了灵感,想利用靠在 六十度斜面上的护崖墙设计 一座集合住宅。
最初的想法是设计成将“帆船"埋在绿丛林的建筑。 但城市规划的高度限制为六米,所以就放弃了。 安腾有好些建筑就是因为经济性、社会性、法律法 规等问题上有这些或那些的不如意,因此有很多设 计没有建成。在设计六甲集合住宅时安腾总结了经 验,使其变成了现实
规划设计
项目指标
规划总用地:67571.1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50678平方米,其中
一期建筑面积: 26343平方米,107户; 二期建筑面积: 24335平方米(其中包括商 业 (含会所)2000平方米)约 340户 容积率: 0.75
六甲集合住宅设计分析

六甲集合住宅设计分析一、最初的构思六甲山原来是一座岩石山,滑坡现象经常发生,安藤的业主委托的建设用地前面有一小块平地,后面是树木茂盛的陡峭斜坡,坡度有六十度。
关于如何处理这个坡度,业主的回答是必须做一面坚实的护崖墙。
于是安藤便在这是来了灵感,想利用靠在六十度斜面上的护崖墙设计一座集合住宅。
这就是浩大工程的开始。
二、必须越过的墙最初的想法是设计成将帆船埋在绿丛林的建筑。
但城市规划的高度限制为六米,所以就放弃了。
安藤有好些建筑就是因为有经济性、社会性、法律法规等问题上有这些或那些的不如易,因此有很多设计没有建成。
在设计六甲集合住宅时安藤总结了经验,使其变成了现实。
三、方案与施工在设计方案定下来之前,他们考虑了很多方案。
最初的方案是将市区中常见的连这个盒子式的住宅错一下位,住宅横着一排,是一个乏味的建筑。
住在后面一栋建筑的人只能看到前栋建筑的后壁。
由于施工危险,大的建筑公司不给施工,找了个小的建筑公司,最后安藤和他们一起在那个很危险的随时可能塌方的斜坡上施工。
最后六甲集合住宅用了五年的时间在1983年圆满竣工。
但是安藤希望每户都能体会到外部空间生活的乐趣,但是通过这个设计他明白了日本人大部分并不愿意在室外生活。
他们在上六七点离家上班,回到家已经是夜里十点以后了,对于无法享受生活乐趣的日本人来说,设计中的大阳台是没有意义的。
从断面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住宅分成两个部分(平地部分、坡地部分)。
平地部分为六层建筑,在四层的地方与坡地部分相连接。
坡地部分每两层为一个单元沿山坡呈台阶而上,上面的单元依托下面的单元支撑,最下面的单元完全接地,这样就使得上面的荷载有序得传递到最下面一个单元的地基,这个办法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建筑接地的面积,使60度的山地建筑成为可能。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最下面那个完全接地的单元,只要有了这个单元山地的坡度就不会对建筑建造造成任何影响。
四、建筑与安全第二期是一座不到六米的网格互相重叠着的14层集合住宅,50户的平面全部都是不同的。
日本 安藤忠雄

光之教堂(1987~1989)
水御堂(1991年)
六甲山集合住宅
直岛美术馆
美国沃夫兹堡美术馆
2002年
木材博物馆
大阪飞鸟博物馆
神户兵库 县立美术馆
京都府立陶板名画庭
浅析安藤的 建筑理念
他认为建筑必备之三要素:1.可靠的材料、2.几何形式、3.自然。 1.可靠的材料:也就是真材实料,如朴实无华的水泥或未刷漆的 木头等物质。安藤在其作品中所 运用的建材以混凝土为主,以玻璃、 木材、钢材为辅。 2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架,使建筑展现於世人 面前;它可能是一个主观设想 的物体,也常是一个三度空间结构的物 体。 安藤忠雄的空间几何形式发展如下: (1).二D平面推演:从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弧形、圆形、椭圆形 到环形,由简而繁,由直而 弧的渐进过程。 (2).三D立体推演:从正方体、长方体、角锥体、圆柱体、圆锥体到 球体,看得出由直角六面到非直角多面的空间变化。 (3).空间组织变化:这些几何型几何体相互结合,利用分割、复制、 增殖、旋转、平移、插入、 重叠、对称、变形、反射等各种不同手法 组织,使空间虚实有相接相含的变化,不论形式变化为何,仍在几何 学的范畴下操作,是安藤忠雄的基本原则。 安藤为了使几何空间更具有生命力,改变墙壁的冰冷感,将光线引 进制造阴影,他说他的墙不用挂画,因为太阳是一位神奇的画家,它 时时刻刻会有不同的画作照映在墙上;在安藤的空间里有各式各样光 的表情,有从上方洒下来,有从侧面射进来更有从狭缝渗透进来,产 生各种变化,所以让安藤设计的建筑变成是光的容器。他也利用水的 镜面效果来软化建筑的几何性与材料的坚实感,倒影的虚像呈现空间 的静谧。
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1962-1969年游学于美国、欧 洲和非洲,自学建筑并成为建 筑大师。 1969年设立安藤忠雄建筑研 究所。是美国AIA和英国皇家 建筑师协会名誉会员。1997年 执教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 曾获包括普利茨克奖在内的 多项国际大奖。
安藤忠雄建筑事务所简介

安藤忠雄建筑事务所简介1969年,安藤忠雄在家乡大阪正式创立了自己的事务所,即安藤忠雄建筑事务所。
当时,安藤忠雄28岁。
安藤忠雄建筑事务所现在使用的大淀工作室Ⅱ在日本大坂市北区,1991年建成。
建筑呈不规则的状态,地下2层,地上7层,实用面积450平方米。
建筑设计采用“中庭”,便于采光。
四周回廊环抱,并安放书架、文件、资料,节约了空间。
体现出安藤忠雄建筑设计中始终强调的垂直面与自然光两大因素的原则。
安藤的建筑事务所常年保持在20人左右,另外还有一些临时帮忙的大学生。
由助手将安藤的概念草图绘制成工程图,在施工过程中,每一项目均由安藤本人和一名助手组成的二人小组共同负责,每一环节都首尾连贯、一脉相承。
一旦项目开工,他们就放弃休息时间直到项目完成。
安藤对建筑作品中采用的技术和材料都有极其严格的规范驾驭和科学性保证,他情感上的设计产品通过一种基于科学的技术而生效。
安藤事务所的工程图是极其审慎地而且准确地得到制作的,甚至可以说近乎完美。
除此之外,事务所以文件形式将许多建筑说明与承包商交流联系。
安藤事务所的图纸表达基本采用的是一种手工制作的方式,结构极其科学,不存在含混性,异常精致、精确和精美,每一件事情直到细部都能得到逻辑地理解。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时,安藤事务所在这一地区的30多件建筑作品无一破坏,包括位于震中地区淡路岛的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和六甲集合住宅。
这足以说明安藤忠雄建筑事务所对于建筑技术和规范要求是非常细致谨慎的,安藤亦由此获得了“有备而来”(Be prepared)和“小心谨慎”(Be careful)的别称。
随着安藤在日本及国际上声誉日盛,其事务所承接了日本及欧美的大量重要设计项目,获得了众多荣誉与广泛好评。
安藤事务所的第一个作品也是安藤的成名作——住吉的长屋。
该建筑于1979年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奖。
70年代末设计的六甲山集合住宅,则是运用几何性设计创作丰富形态的进一步超越。
80年代,安藤建筑事务所开始建立国际声誉,承接了一大批纪念性公共建筑。
_安藤忠雄作品分析

建筑主体
南侧全景
北侧全景
将附近的自然水体引入基地。营建了一个 90m×45m的人工湖,安藤试图在这里实现这样 一个愿望,即以水为主题,完美处理好自然— 人—建筑的有机结合关系。
人工湖
2.建筑功能组织分析
光的盒子 入口 弧形楼梯
主教堂
“L”型墙
沿“L”型墙行走
入口处
入口处抬头可看見4根十字架立于屋顶的玻璃罩中。
安藤忠雄的建筑风格与创作思想
1.简洁外观与丰富空间
安腾的作品外表冷峻,内部却相当亲切 热情,用含蓄二字来诠释颇为恰当。其建 筑严格符合几何构图的原则,材料运用也 极为克制,但一进入建筑内部顺着建筑师 精心设计的流线,人们便会在运动中体味 到安腾建筑空间变化的无穷魅力。
2.建筑与自然的对话
在安藤的建筑中,自然是人们日常生活 中的一种自发的存在形式。自然与建筑有 了关系,自然就改变了原有的面貌,分化 成光、风、水或天空这样的元素,光、风、 水或天空成为自然的象征。尽管在一定程 度上自然保持其属性,通过在建筑中体现 的几何性所产生的共呜,自然可以成为一 种抽象。案例:风的教堂、水的教堂、光 的教堂等。
(1941年9月13日— ), 日本大阪人,日本著名建 筑师。
安藤忠雄是当今最为活跃、最 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 也是一位从未接受过正统科班 教育,完全依靠个人才华和刻 苦自学成才的设计大师。在三 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近 150项国际著名的建筑作品和方 案,获得了包括有建筑界“诺 贝尔奖”之称的普利策奖等在 内的一系列世界建筑大奖。他 的突出贡献在于创造性地融合 了东方美学与西方建筑理论; 遵循一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 出“情感本位空间”的概念, 注重人、建筑、自然的内在联 系。
世界建筑大师作品赏析

1988年 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吉田五十八赏〈城 户崎邸〉 1989年 获法国建筑学院颁发的建筑金奖 1990年 任哈沸大学访问教授、大阪艺术赏 1991年 成为美国建筑家学会荣誉会员、美国科学院和文 学艺术研究所颁发 Arnold W. Brunner纪念奖,丹麦 Carlsberg建筑奖 1992年 获丹麦卡尔斯堡建筑奖 1993年 获日本艺术学院颁发的奖励,成为英国皇家建筑 学学会的荣誉会员
他成功地完成了强加给自己的使命,即恢复房屋与自然的 统一,通过最基本的几何形式,他用不断变幻的光图成功 地营造了个人的微观世界。除了获得一些抽象的设计概念, 他的建筑更多是充分反映一种“安逸之居”的意念。 安藤的建筑是空间和形式在艺术上的惊奇组合,透过他的 建筑没有人可预测这个时刻将会到来,他不愿意受传统的 来缚。创新是他的手段,个人世界观是他灵感的源泉。将 普雷兹克建筑奖授书安藤忠雄,不仅因为他完成了某项作 品,更是为了他将来的项目能够进一步丰富建筑艺术。安 藤所有的项目几乎都是用水泥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其实 他当过一段时间的木工学徒,掌握了日本传统木结构手艺。
3
庭 院
安藤忠雄的现代建筑有着独特的韵味,简洁抽象的几何 形体组合中竟蕴含了如此丰富的感官效果。这也许是由他 的世界观、哲学观决定的。安藤的建筑是被作为小宇宙设 计的,建筑中的庭院则是人工小宇宙的自然部分,也是城 市生活的自然部分,所以安藤建筑中的庭是一种复合空间。
安藤的建筑中庭院与传统的庭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建筑中 庭院的两种构成手法:天井式与自然式显然与日本传统的 枯山水和回游式庭院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由于安藤有反 都市的建筑理念,因此他的建筑在城市中对外以一种自闭 的姿态出现,对内则另是一番天地:丰富开敞,庭( 或天 井、中庭)成了建筑的核心,不仅从功能上是整个建筑的 采光口,而且在空间组织上也是建筑精华所在。在庭院的 构成要素上,安藤继承了日本传统枯山水庭院构成要素的 纯粹性,只用灰色的混凝土墙面制造出均质的表面,在这 种表面所围合的空间中,光影成为组织空间的重要因素, 变幻莫测的光影从庭院投入室内、地下,产生出幽静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