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森林环境实习报告

森林环境实习报告

森林环境实习报告篇一: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实习目的:森林生态学是我们林学专业重要的课程之一,实习是使我们掌握该课程的重要环节,实习目的在于使我们有一次接触森林,感受大自然的机会,通过实践环节促进我们对森林生态学理论知识的联想和理解,通过参加教学实习能够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能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加深对森林的认识,增强环境意识,不断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强化森林生态学的基础课教学。

实习地点: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马鬃岭林场实习时间:~实习内容:A.地产毛竹林林分生态学成因及其改造技术调查探讨 B.森林群落组成结构调查地产毛竹林林分生态学成因及其改造技术调查探讨:基本原理:生物所生存的环境变化多端,既有空间上的异质性,又有时间上的变化,同时因为不同生物的存在也同时影响其周围的生态环境,本实验通过观察研究马鬃岭林场的毛竹林特性,进而分析林分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改造途径和具体的技术措施方法步骤:1.选取踏查样地2.调查该样地树种基本特性3.调查样地林地生态环境因子调查结果见下表:毛竹基本特性:土壤要求既要求充裕的水湿条件,又不耐积水淹浸,板岩砂岩等母岩发育中的肥沃酸性的黄壤分布多,生长良好地形地貌要求在造林上应选择背风光照要求其他毛竹属喜光树种,应选择肥沃,湿润,一般在一定的范围排水和透气良好的向南的山谷,山麓,内,土光照强度越大,光山腰地带,土壤深度壤条件照在50cm以上,酸性时间越长,毛竹的生砂质土的地方长势越好结果分析:特点:该片样地的毛竹林分卫生状况较差,造成立竹小,低矮分布不均匀,大小参差不齐,且有相当一部分的林木发生病害,虫害等,毛竹出现断梢,叶片黄化等现象,且林下杂草丛生成因:1.立地条件差,马鬃岭林场的毛竹林主要分布在土层浅,坡度陡的地区,这些地区岩石裸露,水土流失较严重,毛竹很难吸收足够的营养以满足它的正常发育需求 2.利用方式不合理3.养护技术手段落后,长期以来,盲目扩大毛竹林经营面积而忽略单位面积产量和经营效益,较大部分毛竹林仍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其中(1)土壤复垦措施缺乏,(2)施肥不合理(3)病虫害防治不科学等都是长期处于粗犷状态下改造措施:1.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引导产业发展,目前农业所必须的信息,技术,物资,加工,销售等社会服务明显滞后,不能适应培育毛竹产业的发展需要,因此建议加强政府调控,强化政府指导和协调2.全面实施分类经营和定向培养,我们应根据产地条件和生产经营条件确定利用类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状况来确定发展方向,根据劳动力成本确定经营方式3.调整林分,科学砍竹4.改良土壤5.加强虫情监测,掌握防治主动权生物群落组成结构调查基本原理:植物对外界环境适应而形成的生活形态表现为生活型,可以说生活型是不同种的植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而在形态上所表现出的外贸特征,群落的外貌,决定于各种植物对外界环境适应而形成的生活形态,群落的组成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等,而相对频率,相对多度等也是重要的参数指标方法步骤:1.确定可选的样地,用四分法无3方取样方法 2.按一定的等高距离,设置若干平行的样线3.在每一个样线上做垂线,将样点所在的区划分为四个象限4.在每一个象限内调查林木的物件,该植株到样点的距离,胸径5.记录数据,并计算频率,相对频度,相对多度,重要值等调查结果分析树种榉树灯台三叶槭马褂木野核桃鹅耳栎枫杨朴树厚朴板栗柳杉频度 20 40 20 20相对多相对频度度 5 10 5 5 5相对显著度重要值君纤子紫玉兰华香白栎木豹皮樟天木木兰山拐枣木橿子山核桃杉木铁罗杉树种四照花华东野核桃杉木野核桃三叶槭枫杨华香灯台树栓皮栎山核桃山胡椒10相对多度频度 2060 5第二片样地相对频相对显著度度重要值结果分析:两片样地的群落分析见上表,由表可知,样地一的群落的物种丰富程度较丰富,包括杉木,灯台树,三叶槭,枫杨,野核桃等树种,而样地二相对于样地一而言物种丰富度较单一,主要是杉木树种,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状态,即为群落的结构,群落结构包括形态方面的结构和生态方面的结构,前者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后者指层片结构,群落镶嵌性形成的原因,只要是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不均匀性,例如小地形和微地形的变化,土壤温度和盐渍化程度的差异,光照的强度以及人与动物生物影响,在群落范围内,环境的微型变化也是群落形成的特有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组成的原因实习感想: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经过老师的带领和指导,对马鬃岭的部分植被样地进行了相关的调查,通过调查分析的结果,我们大体了解了马鬃岭当地的环境状况以及植被分布和生长情况,对当地群落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为林业相关学科,如森林培育等的资料收集进行了联系和补充。

森林生态的实训报告

森林生态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森林生态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提高我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认识,了解其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我们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森林生态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地观察、调查和实验,加深我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理解,并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掌握森林生态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 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4. 分析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

三、实训内容1. 实地考察我们选择了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某国家级森林公园作为实训基地。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重点观察了以下内容:(1)森林类型:了解不同森林类型的分布、结构和特点,如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等;(2)植物群落:观察植物群落的结构、组成、生长状况等,了解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3)动物群落:观察动物种类、数量、分布及活动规律,了解动物群落与植物群落的关系;(4)土壤、水源和气候:调查土壤类型、水分状况、气候特点等,了解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2. 森林生态调查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以下森林生态调查:(1)样地调查:在选定样地内,调查植物群落结构、组成、生长状况等;(2)样方法调查:采用样方法调查动物种类、数量、分布及活动规律;(3)环境因子调查:调查土壤、水源、气候等环境因子,了解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3. 实验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1)植物光合作用实验:通过测定植物的光合速率,了解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情况;(2)土壤水分测定实验:测定土壤水分含量,了解土壤水分状况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森林生态模型构建:利用所学知识,构建森林生态模型,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动态变化。

四、实训成果1. 认识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我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生态实习报告范文7篇

生态实习报告范文7篇

生态实习报告生态实习报告范文7篇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态实习报告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态实习报告篇1实习时间:20xx-5-25——5-26实习地点:教学楼C310、胶南小珠山实习目的1、观看科教片,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

2、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实习地生态环境进行考察,掌握实习地生态环境结构的成因及其发展。

3、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规律。

4、培养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培养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

实习内容一、观看《沧海浮生记》、《热带雨林无限生机》两部科教纪录片通过观看这两部科教片,我了解到了关于海洋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更丰富的知识。

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任何改变都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的变化。

海洋生态系统的破环,一般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本身的变化,二是来自人类的活动。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是人类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恶化的一个信号,这一趋势目前还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其影响固然直接危及当代人的利益,但更为主要的是对后代人未来持续发展的积累性后果。

因此,只有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真正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其主要特点是动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

它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都中林副业产品,而且在维持生物圈的稳定、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森林生态系统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

同样,我们必须加强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造福子孙后代。

二、小珠山实地考察1、小珠山简介小珠山,位于灵山卫镇西北部,西越隐珠东北,北跨黄岛区辛安西南,总面积35平方公里,主峰大顶海拔724米,是青岛胶南市境内最高点。

生态学实习报告(通用10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通用10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 (通用 10 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生态学实习报告 (通用 10 篇) ,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20XX 年 5 月 22 日青岛小珠山通过这次小珠山的实习,观察北方落叶阔叶林,进而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规律,思考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青岛以小珠山为依托打造生态城市的相关问题。

我们于 5 月 22 日上午 8 点从学校出发驱车前往小珠山开展为期一天的实习。

小珠山位于灵山卫镇西北部,西越隐珠东北,北跨黄岛区辛安西南,属崂山山系,整个山脉呈东南、西北走向,长约 13 公里,宽约 8 公里,总面积约为 104 平方公里,境内有名称且海拔百米以上的山峰就有 40 余座,主峰大顶海拔724.90 米。

小珠山草木葱郁,树木品种繁多,稀有树种随处可见,白云寺遗址内的皂角树为明代所植,属北方罕见的树种,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1、小珠山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小珠山多生长温带阔叶落叶林,大部分为飞机播种造林而形成,属次生林。

树木茂密,山地覆盖率可达 70%。

境内分布有樱桃树、撒刺槐、黑松等落叶乔木树种,形成典型的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

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ecosystem) 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种,其植物群落多为落叶阔叶林,是温带地区湿润性海洋气候条件下的植被,分布于北纬30°~50°的温带地区[1]。

由于冬季落叶,夏季绿叶,所以又称“夏绿林” ( summer green forest) 。

落叶阔叶林分布区一年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

年平均气温8~14℃ ,1 月平均温度在0℃以下,7 月平均温度24~28℃ ,年平均降水量 500~1000mm[2]。

落叶阔叶林的乔木树种都具有较宽的叶片,叶上通常无或少茸毛,厚薄适中。

森林实习报告

森林实习报告

森林实习报告森林实习报告三篇在现实生活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森林实习报告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森林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与意义1、实习的性质实践生产实习是土木工程学习的重要环节,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针,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发扬我们当代理工大学生动手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优良传统的基本保证,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2、实习的目的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火炉山的了解与观察,初步的了解工程地质,并将大二所学专业知识,与所见所闻相结合,从而有所感悟,进而加深同学们对建筑施工内容的消化和理解。

并通过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认识与分析,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工程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同学们对本专业有更深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3、实习的任务通过在广东火炉山森林公园的认识和学习,联系我们大二所学的知识,并试着运用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去分析一些现场遇到的问题,,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向,从而达到实践生产实习的目的。

二、实习时间20xx年11月13日三、实习项目到火炉山森林公园实习四、实习的收获体会这个学期的土木工程实习是关于地质的实习,这个学期的土木工程专业课主要是学习了工程地质,它是地质学得一个分支,而我们主要是研究与工程建筑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研究目的在于查明建设地区、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法生地工程地质问题和其对建筑环境的影五、实习的收获体会这个学期的土木工程实习是关于地质的实习,这个学期的土木工程专业课主要是学习了工程地质,它是地质学得一个分支,而我们主要是研究与工程建筑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研究目的在于查明建设地区、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法生地工程地质问题和其对建筑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为保证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森林环境实习报告

森林环境实习报告

森林环境实习报告篇一: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实习目的:森林生态学是我们林学专业重要的课程之一,实习是使我们掌握该课程的重要环节,实习目的在于使我们有一次接触森林,感受大自然的机会,通过实践环节促进我们对森林生态学理论知识的联想和理解,通过参加教学实习能够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能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加深对森林的认识,增强环境意识,不断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强化森林生态学的基础课教学。

实习地点: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马鬃岭林场实习时间:~实习内容:A.地产毛竹林林分生态学成因及其改造技术调查探讨 B.森林群落组成结构调查地产毛竹林林分生态学成因及其改造技术调查探讨:基本原理:生物所生存的环境变化多端,既有空间上的异质性,又有时间上的变化,同时因为不同生物的存在也同时影响其周围的生态环境,本实验通过观察研究马鬃岭林场的毛竹林特性,进而分析林分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改造途径和具体的技术措施方法步骤:1.选取踏查样地2.调查该样地树种基本特性3.调查样地林地生态环境因子调查结果见下表:毛竹基本特性:土壤要求既要求充裕的水湿条件,又不耐积水淹浸,板岩砂岩等母岩发育中的肥沃酸性的黄壤分布多,生长良好地形地貌要求在造林上应选择背风光照要求其他毛竹属喜光树种,应选择肥沃,湿润,一般在一定的范围排水和透气良好的向南的山谷,山麓,内,土光照强度越大,光山腰地带,土壤深度壤条件照在50cm以上,酸性时间越长,毛竹的生砂质土的地方长势越好结果分析:特点:该片样地的毛竹林分卫生状况较差,造成立竹小,低矮分布不均匀,大小参差不齐,且有相当一部分的林木发生病害,虫害等,毛竹出现断梢,叶片黄化等现象,且林下杂草丛生成因:1.立地条件差,马鬃岭林场的毛竹林主要分布在土层浅,坡度陡的地区,这些地区岩石裸露,水土流失较严重,毛竹很难吸收足够的营养以满足它的正常发育需求 2.利用方式不合理3.养护技术手段落后,长期以来,盲目扩大毛竹林经营面积而忽略单位面积产量和经营效益,较大部分毛竹林仍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其中(1)土壤复垦措施缺乏,(2)施肥不合理(3)病虫害防治不科学等都是长期处于粗犷状态下改造措施:1.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引导产业发展,目前农业所必须的信息,技术,物资,加工,销售等社会服务明显滞后,不能适应培育毛竹产业的发展需要,因此建议加强政府调控,强化政府指导和协调2.全面实施分类经营和定向培养,我们应根据产地条件和生产经营条件确定利用类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状况来确定发展方向,根据劳动力成本确定经营方式3.调整林分,科学砍竹4.改良土壤5.加强虫情监测,掌握防治主动权生物群落组成结构调查基本原理:植物对外界环境适应而形成的生活形态表现为生活型,可以说生活型是不同种的植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而在形态上所表现出的外贸特征,群落的外貌,决定于各种植物对外界环境适应而形成的生活形态,群落的组成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等,而相对频率,相对多度等也是重要的参数指标方法步骤:1.确定可选的样地,用四分法无3方取样方法 2.按一定的等高距离,设置若干平行的样线3.在每一个样线上做垂线,将样点所在的区划分为四个象限4.在每一个象限内调查林木的物件,该植株到样点的距离,胸径5.记录数据,并计算频率,相对频度,相对多度,重要值等调查结果分析树种榉树灯台三叶槭马褂木野核桃鹅耳栎枫杨朴树厚朴板栗柳杉频度 20 40 20 20相对多相对频度度 5 10 5 5 5相对显著度重要值君纤子紫玉兰华香白栎木豹皮樟天木木兰山拐枣木橿子山核桃杉木铁罗杉树种四照花华东野核桃杉木野核桃三叶槭枫杨华香灯台树栓皮栎山核桃山胡椒10相对多度频度 2060 5第二片样地相对频相对显著度度重要值结果分析:两片样地的群落分析见上表,由表可知,样地一的群落的物种丰富程度较丰富,包括杉木,灯台树,三叶槭,枫杨,野核桃等树种,而样地二相对于样地一而言物种丰富度较单一,主要是杉木树种,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状态,即为群落的结构,群落结构包括形态方面的结构和生态方面的结构,前者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后者指层片结构,群落镶嵌性形成的原因,只要是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不均匀性,例如小地形和微地形的变化,土壤温度和盐渍化程度的差异,光照的强度以及人与动物生物影响,在群落范围内,环境的微型变化也是群落形成的特有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组成的原因实习感想: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经过老师的带领和指导,对马鬃岭的部分植被样地进行了相关的调查,通过调查分析的结果,我们大体了解了马鬃岭当地的环境状况以及植被分布和生长情况,对当地群落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为林业相关学科,如森林培育等的资料收集进行了联系和补充。

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

为了深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我们于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我国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森林生态学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森林生态调查和观测的方法。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野外工作能力。

4.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实习内容1. 森林生态调查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保护区内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面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森林类型、植被结构、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该保护区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森林覆盖率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

2. 森林生态观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样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产力、养分循环、水分循环和能量平衡等方面进行了观测。

具体观测内容包括:(1)生物量观测:通过样地调查,统计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地被物的生物量。

(2)生产力观测:测定样地内植物的生长速度,计算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3)养分循环观测:分析土壤样品中的养分含量,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过程。

(4)水分循环观测:测定土壤水分、大气湿度、蒸发量等指标,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分循环特点。

(5)能量平衡观测:通过测定太阳辐射、温度、湿度等指标,计算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平衡。

3. 野外工作能力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野外工作技巧,如样地选取、样地调查、样品采集、数据记录等。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团队合作训练,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实习总结1.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对地球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2. 森林生态调查和观测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需要掌握相关技能。

3. 野外工作能力是森林生态学研究者必备的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

4. 团队合作精神在森林生态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加强团队协作。

【精华】生态实习报告三篇

【精华】生态实习报告三篇

生态实习报告【精华】生态实习报告三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态实习报告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态实习报告篇1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年级:指导老师: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一、实习目的森林生态学是林学一级学科重要的课程之一,实习是学生掌握该课程的重要环节。

实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有一次接触森林,感受大自然的机会,通过实践环节促进学生对森林生态学理论知识的联想和理解,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习能够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能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加深对森林的认识,增强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探索的兴趣和思维的自觉性,强化森林生态学的基础课教学,增加学生对森林群落的感性认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训练并掌握野外调查和研究的方法,并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和高年级的生产实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奠定基础。

二、实习时间三、实习地点福建农林大学校园和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实习一周。

四、实习主要内容(一)生态因子综合测定1.目的: 了解生态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进一步加深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

2、基本原理:生物所生存的环境变化多端,既有空间上的异质性,又有时间上的变化,同时因为不同生物的存在也同时影响其周围的生态因子。

本实验通过对不同环境下垫面的主要生态因子的进行日动态观测与测定,使学生在实验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利用几种生态因子的测定工具,对几种主要生态因子进行日变化的观测和测定。

3、步骤方法:(1)光强的测定1、选取校园湿地公园、拓荒广场、及后山相思林测定光照强度。

2、按照图1的样方配置在有林地内选择测定点5个,在每个测定点分别10cm、50 cm、150 cm高度的光照强度(高度应一致),并记录每次测定的数值(要求15分钟内测定完毕),填入表1。

3、在不同时间段(每一时间段尽可能做到同时测定才具有可比性),在拓荒广场和和湿地公园,随机测定5个点,用照度计测定裸地的光照强度(1.50m),并记录好每次测定的数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台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
组长:
组号: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2013年 7月 10日
实习森林群落的组成结构调查
一、实习目的
通过调查,初步掌握植物群落的调查方法,了解各测定指标的调查,计算方法和生态学意义。

二、实习方法
班级分成五个小组分别进行样地调查分析
植物名称:记录植物中名或学名,并采集有关植物标本(实习中只采集野外不能识别的标本,经鉴定后再将植物名称填入,但在鉴定前要填入代号)。

由于标本不完整,鉴定有困难时可暂时填入**科或**属的一种。

无法认证的植物注明“未知X”在备注中写明特征。

测定的数据如下:
1.胸径:树木离地1.3m处的直径,可用胸径尺测量。

2.树木高度:按植物自然情况进行测定。

3.冠幅:用皮尺测量东西、南北方向的距离,二者相乘即得冠幅
4.盖度:指该植物投影面积占该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5.分布:均匀,稀少,集中,一株
6.多度: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个体数目,可以按个体量多少分为若干等级。

本实习采用植物在该样方内的数量多少表示,单位为株
(1)数据统计整理
(2)重要值计算,多样性指数计算
(3)实习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7.(1)密度(D)=某样方内某种植物的个体数/样方面积
(2)相对密度(RD)=(某种植物的密度/全部植物的总密度)×100%
=(某种植物的个体数/全部植物的个体数)×100%
(3)相对盖度RC:相对盖度RC:某种群的盖度/ 样方内全部种群的盖度和= Ci/∑C;
(4)高度H :某种植物体的高度总合;
(5)相对高度RH :某种群的高度 / 样方内所有种群的高度和= Hi/∑H ; (6)频度(含有某特定种的样地数(或统计样地数)占样地总数的百分数,称为该科的频度。

它反映群落各组成种在水平分布上是否均匀一致,从而说明植物与环境或植物之间的某些关系。

)F :某种群出现的样方数 / 全部调查样方数; (7)相对频度RF :某种群的频度 / 样方内所有种群的频度和= Fi/∑F ; (8)重要值(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较全面地反映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密度、显著度(或湿度)和频度,对不同测量值.可以表不一定种植物的绝对数量特征,而它们的相对值(即对所有种测量总值的百分比)则反映该种植物在群落却部成员中的重要性、因此,把这三个测量数据的相对值合并,便构成特定植物的重要值。

)IV :IV = RD + RC + RF ;
8. 相对重要值RIVi = 该种的重要值IVi / 所有物种的重要值和∑IV 。

三、实习工具
测高器、皮尺、米尺、胸径尺、GPS 定位仪、100米围绳、记录板、标签、调查表格、工具包、植物检索表等等 四、实习数据
样方的区域划分图:
五、实习结果计算、整理 1.草本小样方
样方1
A
D
B
C
A
D
2.中心四分法调查
象限名称距离(cm)盖度(%) 胸径(m)
实验数据分析:
1
.重要值是研究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

是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的总和。

其值一般介于0~300之间。

其值越大在样方中占有越大的地位也越重要。

2
.很明显可以发现,天然林的物种丰富度要远远多于人工林,因此可以推断,天然林中物种多样性要比人工林高,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更能够抵抗外界干扰。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生物的多样性越高林分结构越好,也就是说天然林的结构要优于人工林,不管是其
多样性还是其发挥的生态作用都要比人工林更大。

森林生态学实习心得
一晃森林生态学的实习就结束了。

在这次实习中我真的获得了很
第一象限 油松1 127 40 0.21 油松2 98 30 0.09 油松3 150 80 0.1 油松4 60 20 0.18 油松5 114 30 0.19 油松6 130 60 0.2 油松7 95 10 0.15 油松8 55 70 0.13 油松9 70 45 0.07
油松10 101 35 0.06 第二象限 油松1 92 25 0.09 油松2 125 20 0.03 油松3 166 40 0.16 油松4 79 35 0.23 油松5 185 15 0.18 油松6 82 45 0.16 油松7 69 50 0.15 油松8 132 30 0.28 油松9 55 50 0.24
油松10 89 70 0.21 第三象限 油松1 121 60 0.16 油松2 77 65 0.29 油松3 97 70 0.23 油松4 64 35 0.18 油松5 78 30 0.3 油松6 173 65 0.26 油松7 212 25 0.14 油松8 175 20 0.25 油松9 85 30 0.29
油松10 145 35 0.18 第四象限 油松1 126 45 0.24 油松2 55 40 0.25 油松3 87 55 0.21 油松4 93 35 0.24 油松5 120 45 0.16 油松6 89 70 0.26 油松7 99 65 0.14 油松8 213 45 0.23 油松9 73 35 0.12
油松10 87 30 0.16
多。

后我们又进行到次生栎林进行调查。

真的是第一次发现这么期待有蚯蚓的出现。

这是实习的一个开端。

虽然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所以后来我们组在开始实习之前一定会分配好任务。

我们小组进行得相对较慢,但是我们都很开心。

因为我们真的是在很认真的弄。

可能是方法上的差异吧。

后来我们想其他小组请教了为什么他们那么快。

原来他们是分工明确。

提前做好了一些工作。

我们进行的是森林群落调查。

我们是选的20×20的样地,要进行样地的选取和拉样方。

我们组还是出现了状况。

拉样地的线拿得不够。

少了一半。

这样我们组很是郁闷。

一开始分配的是很好。

但是对于这个突发情况我们还是有一瞬间显得不知所措。

还好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用皮尺代替了原来的拿另一半绳子。

后面进行得还算顺利。

这件事也让我们知道了遇到事情不能一味的抱怨,要想到解救的办法。

实习的过程真的不是很轻松。

实习的环境真的不能算好。

那边蔷薇科的植物很多,实习完成后我们身上多多少少都有那么点伤。

这应该就算是遇见的困难吧。

虽然每次回去大家都抱怨今天又被扎了多少小孔,但是没有回退缩。

没有人会因为受伤就少干活。

我们组的男生更是让人感动。

有很多路是不好走的。

是被植物都覆盖着的。

需要男生开路。

这时他们都是会拿一个棍努力地为组里开辟道路,女生遇到不好走的路,太陡他们都是帮忙扶着女生过去。

他们身上受得伤比女生多,但是却没有听他们怎么抱怨。

通过这次实习真的收获很多。

遇到困难,只要有解决它的这个决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但是真的是需要有吃苦的精神。

该吃苦的时候
就得吃苦,该认真的时候就认真。

不要总是因为这些或那些的一些事情而放弃了主要的。

当然要具有娱乐精神,要学会苦中做乐。

听老师讲,我们现在来实习的条件已经是不错了,以前都没有水泥路的。

而且那边还住着长期献身研究事业的工作人员。

真的很佩服他们。

而且通过这次实习也更让我领悟到什么是团结的力量,合作真的很重要。

不管一个人有多么强大,集体的力量总是很大的。

在集体里会集结众人的力量把事情办得更好。

这次实习也告诉我对于学业一定是马虎不得的。

把专业知识学好才是王道。

在这次实习中也让我们班级的凝聚力也变得更强了。

也让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永不言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