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自然灾害及其影响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高二人教版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件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人,财,资源(zīyuán)。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 (zīyuán)的损失为衡量标准。一定灾强的情况下,防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一旦受灾
No ,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而那些经济水平低且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经济损失绝对
量小,相对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危害程度高。再见
受灾体
灾情
致灾因子 孕灾环境
岩石圈 水圈
大气圈
第三页,共10页。
生物圈
二、自然灾害(zìránzāihài)的影 响 灾情的大小通常(tōngcháng)以人类
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
1 、人员伤亡
(1)自然灾害对人员(rényuán)的伤害
自
生理伤害
然
心理伤害
灾
精神伤害
害
断水,断粮
失亲,失家
所以说,防抗灾能力强使得危害程度(chéngdù) 低;一旦受灾,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chéngdù) 小。而那些经济水平低且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 灾,受灾经济损失绝对量小,相对量大,缺乏自救 和快速恢复的能力,危害程度(chéngdù)高。
第八页,共10页。
第九页,共10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Image
第十页,共10页。
滞后性 后
持久性 久
现象上 隐蔽性 蔽
第六页,共10页。
(2)自然灾害(zìránzāihài)对不同类型资源的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chéngdù)存在地 域差异
(1)地域差异(chāyì)的表现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灾害危害程度的影响
第七页,共10页。
P6思考(sīkǎo)
一定灾强的情况下,防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 灾害损失;经济(jīngjì)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 上的经济(jīngjì)密度大,那么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 大但是还应考虑到灾情损失与发达经济(jīngjì)相比较 小,即灾情损失的相对数量小,生产自救能力强, 灾后恢复较快。
No ,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而那些经济水平低且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经济损失绝对
量小,相对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危害程度高。再见
受灾体
灾情
致灾因子 孕灾环境
岩石圈 水圈
大气圈
第三页,共10页。
生物圈
二、自然灾害(zìránzāihài)的影 响 灾情的大小通常(tōngcháng)以人类
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
1 、人员伤亡
(1)自然灾害对人员(rényuán)的伤害
自
生理伤害
然
心理伤害
灾
精神伤害
害
断水,断粮
失亲,失家
所以说,防抗灾能力强使得危害程度(chéngdù) 低;一旦受灾,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chéngdù) 小。而那些经济水平低且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 灾,受灾经济损失绝对量小,相对量大,缺乏自救 和快速恢复的能力,危害程度(chéngdù)高。
第八页,共10页。
第九页,共10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Image
第十页,共10页。
滞后性 后
持久性 久
现象上 隐蔽性 蔽
第六页,共10页。
(2)自然灾害(zìránzāihài)对不同类型资源的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chéngdù)存在地 域差异
(1)地域差异(chāyì)的表现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灾害危害程度的影响
第七页,共10页。
P6思考(sīkǎo)
一定灾强的情况下,防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 灾害损失;经济(jīngjì)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 上的经济(jīngjì)密度大,那么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 大但是还应考虑到灾情损失与发达经济(jīngjì)相比较 小,即灾情损失的相对数量小,生产自救能力强, 灾后恢复较快。
地理高中课件:自然灾害及其影响48页PPT

Hale Waihona Puke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地理高中课件: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谢谢!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件人教版优秀课件

高中地理选修五 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课件 人教版(共44张PPT)
2.形成条件
(1)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 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事
自
件
然 自然异
属 常变化
性
现
象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社 会
属
社会失稳 性
资源破坏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 件人教 版优秀p pt课件
高中地理选修五 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课件 人教版(共44张PPT)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 件人教 版优秀p pt课件
高中地理选修五 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课件 人教版(共44张PPT)
阅读课本P2—P3思考中的案例,并辨析哪 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
答案:(1)不属自然灾害。只发生了自然异变事 件,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 源破坏。
3.自然灾害系统
(1)灾情 (2)孕灾环境——孕育灾害的环境 (3)致灾因子——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 (4)受灾体——承受灾害的客体
灾情的形成是后三者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 件人教 版优秀p pt课件
高中地理选修五 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课件 人教版(共44张PPT)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灾害及其影响 课件 人教版(共44张PPT)
孕育灾害的环境
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生物圈 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环境。
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 件人教 版优秀p pt课件
高中地理选修五 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课件 人教版(共44张PPT)
高中地理选修五 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课件 人教版(共44张PPT)
高二地理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共43张PPT》

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治
材料一 近些年,“千湖之省”湖 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 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 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 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 力转移到广西沿海防城港市。
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治
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 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 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 大堤,治理河道等; 山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 湖区:退田还湖; 城市:完善排水系统; 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法治 水,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 急体系建设,参加水灾保险等。
(1)洪涝灾害的类型
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治
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
将吸引居民住在海岸线附近。
“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A.台风引发风暴潮 C.海岸受侵蚀后退 B.寒潮造成冰冻 D.地表下沉塌陷
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治
上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 A.泥石流 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 D.滑坡
洪灾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1)成因:①造成短时间大量“来水”的原因
如长江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汛期长,特别是雨季大范围内普降暴雨, 引起上中游干支流同时大量汇水。淮河流域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洪灾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1)成因:②无足够空间“容水”的原因
流域中下游无足够的调洪、蓄洪场所或湖泊数量少、容积小。 如长江中下游因围湖造田、上游滥伐森林造成下游泥沙淤积等原 因造成湖泊萎缩。淮河下游少湖泊,围湖造田等,使洪水无处容 纳,造成漫溢或溃堤。
观看一组图片,将自然灾害划 分类型,并总结归纳自然灾害 的特征以及危害
生 蝗 海 风 台 鼠 沙 洪 火 干 地 物 啸 暴 灾 风 泥 尘 涝 山 旱 震 入 潮 石 暴 喷 侵 流 发
高中地理课件-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C.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至27日已死亡13人Βιβλιοθήκη D.某一地区发生连续性暴雨
2.自然灾害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
A.对人类心理、生理的损害 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D.停工停产、交通通信中断
1781年冰冰岛拉基山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 了1/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 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喷发也造成了2.3万人死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 存在地域差异
注意: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
三﹑自然灾害的特点
1.自然灾害严重的危害性
发生次数多﹑ 造成的损失大﹑ 危害严重 与灾害的频度﹑ 灾害的强度﹑ 受灾地区的人口密度等因素有关。
2.自然灾害的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频繁性:次数多,呈增加趋势 不确定性:时间﹑地点﹑规模难定,增加抵御难度
(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 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答:是自然灾害, 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的灾情。
(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
答: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瓦木等财产损失。
❖ 3.火山喷发(
)
A.不属于自然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
C.属于致灾因子
D.不属于自然异变
4. 材料中三次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致灾因子强度不同 B.人口密度不同 C.抗灾救灾投入不同 D.太阳高度不同
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嫁荡然。据 此回答下列各题。
《高中地理课件:我国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高中地理课件:我国自然 灾害及其防治
欢迎来到《高中地理课件:我国自然灾害及其防治》。本课件将介绍我国各 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其成因、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防范措施和救援方式。
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
洪涝灾害
暴雨引发的洪水造成严重的灾害。
台风灾害
强烈的风暴带来狂风和暴雨,给沿海地区造成 巨大破坏。
地震灾害
地壳的震动导致破坏和人员伤亡。
灾害对经济的破坏性影响。
灾害预警与防范措施
灾害预警
建立预警系统和提高灾害意识。
防范措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灾害风险管理。
地震的危害和救援方式
1
救援方式
2
紧急救援、医疗救治和灾后重建。
3
危害
建筑倒塌、人员伤亡、经济破坏。
预防措施
地震建筑设计规范和救灾演练。
气象灾害的种类及其预测方法
种类
• 龙卷风 • 暴雨 • 雪灾
干旱灾害
长时间缺水导致农作物减产、牲畜死亡。
自然灾害的成因
1
地震
地壳运动引发的震动。
气象灾害
2
气候变化和天气系统造成的灾害。
3
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破坏和灾害发生。
自然灾害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1 生命和财产损失
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
2 社会恐慌
灾害会引发社会的恐慌和不 安。
3 经济崩溃
预测方法
气象监测和数值模拟预测。
台风灾害的对策与应急措施
1
对策
建立防台风设施和完善应急开展抢险救援。
干旱的成因、危害及其应对措施
成因
缺水和气候变化导致降水不足。
危害
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
欢迎来到《高中地理课件:我国自然灾害及其防治》。本课件将介绍我国各 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其成因、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防范措施和救援方式。
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
洪涝灾害
暴雨引发的洪水造成严重的灾害。
台风灾害
强烈的风暴带来狂风和暴雨,给沿海地区造成 巨大破坏。
地震灾害
地壳的震动导致破坏和人员伤亡。
灾害对经济的破坏性影响。
灾害预警与防范措施
灾害预警
建立预警系统和提高灾害意识。
防范措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灾害风险管理。
地震的危害和救援方式
1
救援方式
2
紧急救援、医疗救治和灾后重建。
3
危害
建筑倒塌、人员伤亡、经济破坏。
预防措施
地震建筑设计规范和救灾演练。
气象灾害的种类及其预测方法
种类
• 龙卷风 • 暴雨 • 雪灾
干旱灾害
长时间缺水导致农作物减产、牲畜死亡。
自然灾害的成因
1
地震
地壳运动引发的震动。
气象灾害
2
气候变化和天气系统造成的灾害。
3
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破坏和灾害发生。
自然灾害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1 生命和财产损失
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
2 社会恐慌
灾害会引发社会的恐慌和不 安。
3 经济崩溃
预测方法
气象监测和数值模拟预测。
台风灾害的对策与应急措施
1
对策
建立防台风设施和完善应急开展抢险救援。
干旱的成因、危害及其应对措施
成因
缺水和气候变化导致降水不足。
危害
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PPT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件新 人教版选修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件新 人教版选修
教学目得
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得含义及其形成条 件,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得内涵; 2、运用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灾情,全面认 识自然灾害得影响; 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得地差异 形成机制。 4、列举自然灾害得主要类型;比较同一自 然灾害造成得危害程度得地域差异。
答:不属自然灾害。只发生了自然异变事件,而没有造成人 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得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 500多米高得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得一支国际登 山队得4名队员死亡。
答:就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 人员折木, 苗稼荡然。
答: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瓦木等财产 损失。
(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 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 000多平方千米土 地上得100万人处于核辐射得危险 中,数以百万计得居民得 了严重得放射病。
自然灾害就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得异常事件, 但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发展得最重要得自然因素之一
自然灾害图示
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
事 件
自然异 常变化
现 象
人员 伤亡
财产 损失
社会 失稳
资源 破坏
【合作探究】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就是自然灾害,哪些不就是?为什么?
(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得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 气与硫磺气构成得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得火山熔岩与碎屑堆 成高出海面90米得火山岛。
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易受 自然灾害得损伤青壮年男性则就 是相对不易受灾害损伤得群体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件新 人教版选修
教学目得
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得含义及其形成条 件,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得内涵; 2、运用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灾情,全面认 识自然灾害得影响; 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得地差异 形成机制。 4、列举自然灾害得主要类型;比较同一自 然灾害造成得危害程度得地域差异。
答:不属自然灾害。只发生了自然异变事件,而没有造成人 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得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 500多米高得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得一支国际登 山队得4名队员死亡。
答:就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 人员折木, 苗稼荡然。
答: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瓦木等财产 损失。
(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 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 000多平方千米土 地上得100万人处于核辐射得危险 中,数以百万计得居民得 了严重得放射病。
自然灾害就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得异常事件, 但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发展得最重要得自然因素之一
自然灾害图示
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
事 件
自然异 常变化
现 象
人员 伤亡
财产 损失
社会 失稳
资源 破坏
【合作探究】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就是自然灾害,哪些不就是?为什么?
(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得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 气与硫磺气构成得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得火山熔岩与碎屑堆 成高出海面90米得火山岛。
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易受 自然灾害得损伤青壮年男性则就 是相对不易受灾害损伤得群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自然灾害
1 、自然灾害的定义
2 、自然灾害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自然 形 灾害 成
诱因 客体
自然异变 人,财,资源
3、自然灾害系统
人
财产
资源
受灾体 灾情
致灾因子 孕灾环境
岩石圈 水圈 大气圈 生物圈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 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
1 、人员伤亡
(1)自然灾害对人员的伤害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1)地域差异的表现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灾害,断粮 失亲,失家
心理伤害 精神伤害
(2)人员伤害的人群差异
2 、财产损失 (1)直接经济损失 (2)间接经济损失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1)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的灾情特点 空间上 广泛性 广
特点
时间上
滞后性 后 持久性 久
现象上 隐蔽性 蔽
(2)自然灾害对不同类型资源的影响
1 、自然灾害的定义
2 、自然灾害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自然 形 灾害 成
诱因 客体
自然异变 人,财,资源
3、自然灾害系统
人
财产
资源
受灾体 灾情
致灾因子 孕灾环境
岩石圈 水圈 大气圈 生物圈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 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
1 、人员伤亡
(1)自然灾害对人员的伤害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1)地域差异的表现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灾害,断粮 失亲,失家
心理伤害 精神伤害
(2)人员伤害的人群差异
2 、财产损失 (1)直接经济损失 (2)间接经济损失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1)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的灾情特点 空间上 广泛性 广
特点
时间上
滞后性 后 持久性 久
现象上 隐蔽性 蔽
(2)自然灾害对不同类型资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