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个案护理 共30页

合集下载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

个案护理报告题目:姓名:专业:科室:工号: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报告【病史介绍】主诉:黑便两天现病史:患者,女,已婚,两天前进食粗糙食物后出现黑便,为糊状便,每次量约50-100个,一天三次黑便,伴头晕、乏力,无出汗、晕厥,无恶心、呕吐,无反酸、烧心,无心慌、胸闷,无发热,咳喘。

遂就诊于当地医院,入院后给予抑酸,补液,营养支持等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今日又排三次黑便,当地医院考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建议到上级医院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遂就诊于我院,急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

自起病以来,患者未进食,睡眠可,近期体重未见明显减轻。

既往史:患者一年前因腹胀,黑便,就诊于山东省立医院,诊断为“门脉高压,腹水,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高血压病史五年收缩压最高大150mmHg ,自服降压药,控制血压,具体药物不详。

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肺结核”,否认重大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祥。

个人史:出生长大于原籍,否认长期外地居住史,否认疫水疫区接触史,否认毒物放射物质接触史,否认烟酒等不良嗜好。

婚育史:月经史14282654--50,26岁结婚,育有2女1儿,配偶及子女均体健。

家族史:父母已故,有一姐姐和一妹妹,均体健。

【初步诊断】1、上消化道出血2、门脉高压3、高血压病【治疗方案】1、消化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整体护理,禁饮食。

2、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凝血五项、生化全项等。

3、给予止血,抑酸,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护理诊断】1、潜在并发症:血容量不足。

2、活动无耐力:与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窒息,误吸。

4、营养失调:与禁食、上腹部胀痛不适有关。

5、恐惧:与生命或健康受到威胁有关。

6、知识缺乏:缺乏有关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知识。

【护理目标】1、循环良好,排便已正常。

2、活动耐力增加。

3、无窒息或误吸发生。

4、营养状况明显好转,无头晕、乏力。

一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
病情介绍
02
患者的一般情况
The general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
姓名:刘*,女,38岁 诊断:右侧输尿管狭窄,右肾积液 主诉:双侧腰区疼痛3月余 既往史: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现病史:右肾积液,右腰疼痛评分:3分,患者左下腹可触及一类圆形包块,大小约 3x4cm,,
上消化道出血
出血部位:引起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很 多,但以胃、十二指肠溃疡和食管、胃底静 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出血最为常见。
临床表现:呕血和黑便,全身症状:贫 血
处理原则:找出出血原因,止血治疗, 大量出血时手术治疗。 胃镜检查:对出血部位与病因常可作出 迅速而正确的诊断,已列为首选检查 方法。
PLEASE REPLACE THE WRITTEN CONTENT
次要护理问题:有意外受伤的危险。
时间 护理问题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效果评价
22与021长9-3-期卧有伤意的床外危,受险。皮患现肤者跌潮不倒出及湿有1.床关头悬挂“跌倒风险”警示标识
坠床的现 象。
2.教育患者/家属预防跌倒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把患者需要的物品(水杯、尿壶等)放置妥当,留陪护
一名,24h陪护患者。
护理问题、 措施及评价
03
功能及系统评估7-7
系统 生命体征 神经系统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感觉功能 内分泌系统 消化系统 营养状态 排便功能 皮肤评估 自理能力 活动能力
评估内容 T 36.4℃,血压:109/64 mmHg ,P:98次/分,R:20次/分 GCS:15分,自动睁眼,遵嘱活动,反应灵敏,言语清晰。 无心前区不适,心电图大致正常。 胸片无异常。 听力视力正常 血糖正常。 无腹胀,肠鸣音3次/分 营养评分2分,7月6日抽血查总蛋白59.4/L↓白蛋白29.0g/L↓血红蛋白99g/L 每天排黑色软便3次,每次量约150g 面色口唇甲床颜色苍白 ADL评分55分;生活重度依赖。 绝对卧床

消化道出血护理个案

消化道出血护理个案

个案:消化道出血
护理目标:
1.维持稳定的循环系统功能,包括控制出血和保持血液容量。

2.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

3.防止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
1.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频率和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2.控制出血:根据医嘱监测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和出血指标,及时纠正失血和维
持血容量。

严密监测患者的尿量,若存在少尿或无尿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3.给予输血:根据医嘱,血型鉴定合适后给予输血,确保血液的流动和氧气的供应。

同时监测输血反应,如过敏、输血反应等。

4.管理胃肠道:依据医嘱,禁食或限制摄入固体食物,保持胃肠道休息。

给予静脉营
养支持,以维持患者的营养需求。

5.卧床休息:保持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避免激烈运动和剧烈活动。

确保患者
休息充足,有助于消化道出血的恢复。

6.监测排便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大便颜色、质地和频率,并记录报告异常情况。


出现黑便或咖啡色便应及时通知医生。

7.护理口腔:定期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感染和口腔出血。

8.安全护理:在患者身边放置呼叫铃和其他必要的康复设施,以确保患者在需要时能
迅速获得帮助。

9.与家属沟通:向患者的家属提供有关消化道出血的教育,解答他们的疑问,并提供
心理支持。

以上护理措施仅作为参考,具体的护理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医嘱和医护团队的指导来制定。

在处理消化道出血个案时,及时与医生和其他专业人士合作,并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上消化道出血的个案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的个案护理

• (1)按医嘱给止血药。 • (2)食脉曲张破裂出血,用垂体后叶素时,稀释后应缓
慢静脉注射或静脉输入,速度不宜过快,以防出现副作用 (对高血压、冠心病及孕妇忌用)。用三腔管压迫止血时, 其护理参见三腔管的应用。 • (3)冰盐水洗胃法:用特制有两个口的胃管插入胃内 (无特制管可用普通胃管,肝硬化病人用三腔管即可)。 用50ml注射器向胃管内缓慢注入0-4℃生理盐水,而从另 一开口吸引,反复进行持续灌洗,用水量根据病情而定, 一般用水量为10,000ml左右,30分钟使胃内温度下降, 起到止血作用。 • (4)在500ml生理盐水中,加去甲肾上腺素10-20mg,经 胃管缓慢滴入,如能口服者,可每2h口服50ml,以降低 门静脉压,从而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产生止血效 果,但对有动脉硬化者应慎用。 • (5)如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纤维胃镜检查者,应做好术 前准备。
1.呕血和(或)黑粪; 2.出血量400ml以内可无症状
出血量中等可引起贫血 大量出血达全身血量30-50%(约1500-2500ml)即 可产生休克, 3.氮质血症;由于血液中蛋白的分解产物在肠内吸收, 易引起氮质血症
临床表现:
4.中度或大量出血病例,于24小时内发热,多在 38.5度以下,持续数日至一周不等;
• 活动无耐力:与血容 量减少有关。护理措 施:① 遵医嘱给予静
脉输血、输液。②观 察病人的脉搏、血压、 呼吸、心率、尿量、 神志、皮肤、口唇黏 膜的色泽、肢端的温 度,判断病人的血容 量恢复情况
• 知识缺乏:与知识来源不 • 睡眠型态紊乱:与入院后
足有关。护理措施:①通
环境改变,失血引起的恐
过讲解、图片、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 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 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 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

31页上消化道出血个案查房

31页上消化道出血个案查房

就诊医院:北京市某三甲医院
既往病史:无
诊断过程
02
初步诊断
初步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如呕血、黑便等,结合既往病史和体查,初步判断为上消 化道出血。
排除下消化道出血
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查,排除因肠道疾病、痔疮等原因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
确诊过程
实验室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粪便潜血 等实验室检查,以确定出血量和 失血程度。
出血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康 复情况等。
讨论与思考
诊断与鉴别诊断
探讨该病例的诊断依据,与相似疾病的鉴别 要点。
治疗方案选择
分析各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讨论最佳治疗 方案。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讨论如何预防该病例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并 发症发生时的处理措施。
患者教育与随访
探讨如何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以及 出院后的随访计划。
患者恢复饮食后,无 再次出血现象,病情 稳定。
护理与康复
04
日常护理
01
02
03
04
饮食调整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选择 软、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

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 破损和感染。
休息与活动
适当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 避免剧烈运动。
康复训练
内镜检查
通过内镜检查,直接观察上消化 道黏膜情况,明确出血部位和病 因。
诊断结果
诊断为胃溃疡出血
根据内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确诊 为胃溃疡出血。
病因分析
分析患者胃溃疡出血的病因,可能与 胃酸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 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有关。

一例消化道出血的个案护理

一例消化道出血的个案护理

一例消化道出血的个案护理个案基本情况:患者姓名:王先生性别:男年龄:52岁入院日期:2022年6月12日主诉:腹痛、呕血、黑便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入院诊断:急性胃溃疡出血一、护理评估1. 体格检查:患者入院时神志清楚,面色苍白,气促,心率快,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呼吸急促。

查体可见腹痛明显,皮肤黏膜苍白,腹软,无明显压痛,肝脾未及。

查体提示消化道出血伴失血性休克表现。

2. 心电监测:针对患者的心率快和血压下降的情况,需密切监测心电图变化,如室性心律失常的出现,及时处理。

3. 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血压、心率、体温、呼吸,特别是意识状态、皮肤湿润度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 出血量评估: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呕血、黑便情况进行记录,估算出血量,包括颜色、性状等,以便医生作出进一步处理方案。

5. 入量出量观察: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入量和出量情况,保证患者足够的补液,防止血容量不足导致休克。

二、护理措施1. 紧急处理:患者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需要立即予以处理,将患者卧床休息,并且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2. 静脉通路建立:在抢救患者的同时,需建立静脉通路,以便紧急输液、止血药物等,保持患者的血容量稳定。

3. 输液护理:根据患者的情况,需进行静脉补液,包括晶体液、胶体液等,以维持患者的血容量,提高血压,改善微循环。

4. 治疗护理:根据医生的嘱托,按时给予患者口服止血药物、胃粘膜保护剂等药物,及时止血,并保护胃粘膜。

5. 定位检查: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史,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胃镜检查、CT检查等,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以便制定有效治疗方案。

6. 并发症预防:消化道出血患者易发生并发症,如消化道梗阻、消化道穿孔等,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

7. 营养支持:患者出血后需要及时补充营养,但需注意饮食调节,避免刺激性食物,遵医嘱进行适宜的饮食。

8. 定期复查:出院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腹部彩超等,以监测疗效和预防复发。

消化道出血护理个案病例范文

消化道出血护理个案病例范文

消化道出血护理个案病例范文背景介绍消化道出血是指发生在消化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病变,其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以及便血等症状。

该病病因复杂,既有感染、溃疡、肿瘤等器质性病变,也有药物、应激和其他因素引起的非器质性病变。

本文将介绍一位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个案,并阐述护理中的关键点和相关护理措施。

病例描述和护理过程病例描述患者,女性,55岁,无基础疾病史。

患者于近日出现呕血、黑便的症状,就诊于我院急诊科。

经过检查,诊断为消化道出血。

患者情绪紧张,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跳加快,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明显。

护理过程1.稳定患者情绪:由于患者情绪紧张,护士首先与患者进行沟通和安抚,详细询问其症状和病史,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同时,提供安静、温暖的环境,保证患者的休息和舒适。

2.监测生命体征:护士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以及血红蛋白含量。

定期记录生命体征,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3.维持血容量稳定:由于患者存在出血病变,护士需要及时负责输液治疗。

根据医嘱,护士将静脉肌肉注射给予患者血液代用物,例如血浆、全血或红细胞悬液,以维持血容量稳定。

4.管理胃肠道出血:护士需监测患者的呕血、黑便情况,并及时记录其颜色、质地、量和频率。

同时,护士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腹部疼痛和饮食摄入情况,以及排尿和排便情况。

遇到严重出血的情况,护士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急救措施。

5.配合医生治疗:护士应根据医生的治疗计划,按时给予患者相关的治疗药物,如止血药物、抗生素等。

同时,护士还需监测患者的服药情况和不良反应。

6.饮食护理:在患者稳定后,护士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为患者制定适当的饮食方案。

通常,包括限制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增加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以促进患者康复。

7.宣教与康复: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消化道出血的病情和相关知识,如饮食、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的合理使用等。

同事,护士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主要指的是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等部位的出血。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肠炎、胃癌等疾病引起的。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为患者出血的情况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护理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时,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一、临床表现
1.呕血: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呕吐时咯出带有血丝或血液的物质;
2.黑便:便便呈黑色、呈沥青样,并带有腥臭味;
3.腹痛:常常为剧痛,伴随呕吐、恶心等症状;
4.乏力、头晕、出汗等全身症状;
5.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休克表现。

二、护理措施
1.保持患者安静:患者出血时应尽量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或激动情绪,以减少出血量。

2.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密切观察病情: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呕血、黑便的颜色、量等,及时报告医生。

4.给予营养支持:患者出血后常常会出现贫血等情况,护理人员应给
予足够的营养支持,以促进病人康复。

5.防止感染: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感染的发生,保护患者的健康。

6.给予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如止血药、抗感染药等,促进患者康复。

7.情绪护理:患者在出血后可能会感到恐惧、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
应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帮助患者缓解情绪。

8.定期复查:患者出血后应定期复查病情,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