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莫以所想定所知

合集下载

2018年上海语文一模议论文汇总(附答案)

2018年上海语文一模议论文汇总(附答案)

2018年一模议论文汇总(附答案)普陀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①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星”闻报道存在着一“热”一“冷”两种现象。

对娱乐明星的花边轶事、生活八卦,一炒再炒,文字、图片、视频,甚至还用上了直播、H5等新技术。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率部队抗洪救灾保护42万人生命财产的“流泪将军”董万瑞、被誉为中国航天“总总师”的两弹元勋任新民相继离世,相关报道却显然冷清不少。

这种冷热失衡的舆论现象,背后折射出同一的价值取向。

②娱乐明星知名度高、粉丝众多,一举一动都可能受到关注,很容易成为镜头的焦点、版面的热点,适度报道无可厚非。

但是,个别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视听率,过度追捧娱乐明星、网络红人,极力炒作个人隐私、情感绯闻,大肆宣扬纸醉金迷、花天酒地,使“星”闻弥漫着庸俗、低俗气息。

娱乐化、物质化的信息大行其道,享乐主义、奢靡主义倾向泛滥,大大影响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和养成。

③这些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才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才是真正的璀璨之星。

但这些“星”往往甘于寂寞、埋头奉献,所从事的领域也不为人熟知,而媒体或报道过少,或用心不够,使人们很难了解、无从体味其中蕴含的宝贵精神力量。

事实证明,只要潜心挖掘、深入报道,他们就会走进公众视野,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让陈景润成为明星,激发了国民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专题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不同岗位劳动者匠心筑梦的故事,让人感受到默默坚守、孜孜以求的伟大;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现了文物修复者的工作和生活场景,让很多人敬佩不已。

④追什么“星”,推出什么“星”闻,媒体责任重大。

不能为取悦受众而“失向”,不能为吸引眼球而“失真”,不能为刻意迎合而“失态”,更不能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爆料”淹没我们的生活。

媒体的价值引领,不是关注谁要结婚生子、谁又离婚出轨,而是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应多一些激浊扬清、少一些哗众取宠,多一些积极向上、少一些庸俗格调,把更多镜头和版面投向那些功勋卓著的民族英雄、苦干实干的科学巨星、令人敬重的学界泰斗,投向那些爱岗敬业的劳动模范、崇真扬善的道德先锋,让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成为激励全社会不懈奋进的强大力量。

(完整版)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完整版)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浦东新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高三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答题纸共2页。

2.作答前,在答题纸正面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装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

(马致远《双调·______·远浦帆归》) (2)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时空转换表现情感转折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对联中不适合挂在戏台上的是( )。

(2分)A.辨忠奸不外人情天理,思果报即在目见耳闻。

B.六礼未成转眼洞房花烛,五经不读霎时金榜题名。

C.怒骂笑啼皆学问,悲欢归去尽人情。

D.琴瑟春常在,芝兰德自馨。

(2)阿尔法狗在业内的影响力并不像在大众中那么大。

因为在人工智能领域每个方法都有局限性,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神秘感也就和现在的这些疑惑和担忧一起,烟消云散了。

(3分)A.等到对新出现人工智能的每个部分都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时B.所以对人工智能每个新出现的部分都有十分清晰的了解时C.但是对人工智能的新出现的每个部分都有比较清晰的了解D.虽然对新出现的每个人工智能的部分都有十分清晰的了解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诗与城市孙琴安①诗人居住城市,在城市生活,天天面对城市,很自然地便会以城市为题材,写城市的诗也就日渐增多。

难怪近些年来城市诗的观念不止一次地被提出, 诗与城市的关系也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2018届高三各地模拟考试作文及范文汇编

2018届高三各地模拟考试作文及范文汇编

2018届高三各地模拟考试作文及范文汇编XXXX年前加入自己朋友圈之后,就开始“极度关注”她的一举一动,“有些小情绪发着好玩,却被他们当了真,不断询问、劝说,让我哭笑不得。

” 你的微信朋友圈是否对父母无权限开放?你是否愿意父母从朋友圈关注你的一举一动?当我们在朋友圈里屏蔽父母时。

我们屏蔽的究竟是什么?也许是不想父母因为风吹草动就紧张兮兮,也许是不想父母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唠唠叨叨。

也许,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吧。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请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立意参考:材料的主要事件是“小刘悄悄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屏蔽了父母”,给出的任务是“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可以审出要讨论“朋友圈该不该屏蔽父母”的问题。

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立意:一、朋友圈应该屏蔽父母。

1.从孩子的角度立意:朋友圈有私密性;孩子渴望自由,渴望独立,避开父母,减少矛盾;只依靠朋友圈与父母交流,并不能使双方感情升温;部分屏蔽是最佳选择等;2.从父母的角度可以立意:父母应尊重孩子,不要以爱的名义监督管控孩子;关心适度;过度的关心说教,让子女反感;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代沟,会引发亲子误会,更不利于双方交流。

二、朋友圈不该屏蔽父母。

1.从孩子的角度立意: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担心,试着换个方式交流,关心父母,搭建好与父母交流的桥梁;2.从父母角度立意,父母想通过朋友圈了解孩子的生活、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建立家庭微信群,来加强沟通等。

三、朋友圈屏蔽父母折射出的社会问题1.孩子们报喜不报忧的心理2.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3.朋友圈里内容参差不齐等点睛:朋友圈该不该屏蔽父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父母与孩子之间如何沟通,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当这种交流遇上了朋友圈,就会发生更多的无法预知、无法想象、相似但又不同的情况,现在的高中生新潮前卫、自尊敏感、个性张扬、兴趣广泛,对于这个话题一定有许多自己的看法。

2018上海高考模拟考之浦东二模作文精选精析

2018上海高考模拟考之浦东二模作文精选精析

2018上海高考模拟考之浦东二模作文精选精析文章讨论了创新者在成功之前,总是被批评为不切实际的幻想者的现象。

作者认为这是因为人们惯于逻辑与理性,产生思维定式,对于逻辑外的方法采取本能的否定。

为了给予新事物、新点子更多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逻辑分析与理性推导的局限性,从根子上打破思维定势,避免将创新视为异想天开。

历史上,新办法总是面临着旧观念与旧思想的对立,而旧观念作为根深蒂固的事物,对新办法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这是导致人们对新办法持怀疑态度的原因。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被人们指摘为异想天开的新办法,最终得以展现出其高瞻远瞩的真容。

我们每个人都有做事的惯性倾向和思考的惯性倾向。

这些行为是效率的保证,但同时也会导致对于逻辑外的方法采取本能的否定。

因此,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逻辑分析与理性推导的局限性,从而打破思维定势,避免将创新视为异想天开。

总之,要给予新事物、新点子更多的发展空间,我们需要摒弃固有的思维定式,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从而接受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

文章已经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并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人们在面对新事物时,如何正确地对待和接受,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提出新办法者需要做好充足准备,并在众人的质疑声中不断完善方案,坚定施行使人信服。

而作为接受者,则需要宽容地对待与多数相异的少数,给予其发声、实践的空间,激发起众多新兴力量参与推动社会变革的进程。

历史已经证明,唯有宽容异己,坚持实践,才能保证一个国家和民族长盛不衰的前行力量源泉。

在过去,每当新事物出现时,人们总是用刀削平它们,但现在这种情况好像已经不再存在了。

然而,当一个新的想法或方法开始出现时,人们又会将其称为“异想天开”,并将其排除在门外。

这种定论并不能完全抹杀新事物和新方法,但它清晰地反映了人们的局限性。

我们惯于旧方法,但惯是最大的敌人,阻碍了我们破旧立新,以追求更大的发展。

2018年上海高考英语一模作文范文汇编

2018年上海高考英语一模作文范文汇编

2018年上海高三一模作文汇编2017年已接近尾声,还记得年初你为自己定下的小目标吗?不知你是否实现了你的小目标?发一个微信朋友圈来回顾一下吧(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你的朋友圈文字内容需包括:1. 你的2017年度小目标;2. 你为实现年度小目标所作的努力;3. 你实现(或没有实现)年度小目标的经验总结。

范文:My new year’s resolution for 2017 was that I should be 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foreign people in English. To achieve this goal, I had asked my English teacher for help. According to her suggestions, I made up a plan.Firstly, I started with simply reading English articles and found many pronunciation errors in my reading after listening to the video tape of its recording. Then, I tried to learn phonetics and practice one syllable after another again and again. I started with a single word, then a phrase, a sentence, a paragraph and finally the whole passage. After 3-month practice, I was able to read an article fluently without making any mistakes in pronunciation. I felt happy. Next, I practiced my listening. By listening to a passage four times, I required myself to take it down without spelling errors or any information blank. Last but not least, I installed an app called Shanbei Oral English on my phone to practice both my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t’s like having conversations with a robot. I had to understand what it said to me and answer its questions accordingly. After practicing for almost 8 months, I had my first talking session with an American teacher in our school. I was proud of myself.What I have learnt from this experience is something as a saying goes: no pain no gain. Though the process of lear ning could be dull and tiring, it’s worth all the efforts after I achieved my goal. Even if I didn’t, it’s still a valuable part of my life.阅卷作文8+8+4=20The wonderful year of 2017 is drawing to an end. I remember that I set an annual goal to keep fit at the beginning of 2017, since staying healthy is crucial to ensuring my study, thus better prepare myself for Gaokao.To achieve my goal of ke eping fit, here are some efforts I’ve taken throughout the year. On the very first day of 2017, I downloaded a fitness app called Keep. Following the fitness instructions the app offered, I exercised every other night before I go to bed. Also, I did some research into the daily nutrition I need in order to stay healthy 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after which I devised a moderate dieting plan. Apart from the above, I’ve invited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to join me so that we can encourage each other and exchange fitness experience.So far, the record shown on my fitness app shows that I’ve done well this year, reaching a record high of 200 training times in total. Although at times I felt like giving up because of too much study pressure and limited time, I’m glad I have stuck to my plan. It seems to me that anything is possible if I throw in all of my energy and passion, and most of all, perseverance. Some rules apply to study. So I hope I will keep such passion and strength to do my best in the coming 2018. (237 words)点评:1.文本结构段落清晰,符合作文题目要求。

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作文

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作文

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作文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作文【长宁嘉定】26.有人认为,如果一定要做出选择,那么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崇明县】26.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真相还没有来得及展开,便被人们丢在脑后了,真相变得越来越次要。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青浦区】26.根据以下材料写作。

百岁兰是一种只在极少部分沙漠中生长的珍稀植物,生命期限长达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故被称为活化石植物。

百岁兰长寿的秘密在于它叶上的气孔会吸收大气中的水汽,根极长,可达3米至10米。

树干非常短矮而粗壮,呈倒圆锥状,高很少超过50厘米。

沙漠中经常刮风,百岁兰被风一吹枝叶就会缠绕起来,就像章鱼的爪子一样。

树干的矮壮、根部的极长和枝叶的特殊本领确保了百岁兰不被狂风卷走,不因干旱而死。

看了上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松江区】27.有人说:“人生中最美好的东西应该是希望,而不是现实。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普陀区】27. 当一切都朝一个方向前进时,选择紧跟潮流似乎太盲从,执意逆向而行又可能太愚顽。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宝山区】26.依据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现代,“人”高度发达、全面发展,却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能够做的事而不去做。

有人认为:能够做的事就应该去做。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面材料的思考。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杨浦区】26.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感慨:这个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

2018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与真理邂逅

2018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与真理邂逅

2018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与真理邂逅导读:本文2018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与真理邂逅,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8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与真理邂逅有人说,真正造成麻烦的不是为人所不知道的事,而是人们所知道的事,而是人们所知道的事并不是如他们所想的那样。

这种现象在如今我们的生活中再也常见不过了。

盲目是这种社会症结所在。

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曾在其著作《乌合之众》中提到,人的本性喜欢模仿而并非推理。

人们对于权威和榜样的迷恋胜过对于自身理性的坚持。

断言、重复、传染这个环节造成了人们最终的一知半解甚至是浑然不知,只是盲目地追随大众的脚步,听从权威的所谓“真理”。

法官的权威有一半来自他的法袍和假发,所以,人们为表象所撼,盲目听信他人的言论。

人们的强烈主观性或许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大因素。

我们喜欢主观臆测,喜欢在客观事实上夹杂太多个人主观情感色彩。

当年波伏娃和萨特鼓吹革命不重要,主要是精神自由的时候,西蒙娜薇依的一句“显然您没挨过饿”让人们不由反思。

波伏娃将精神自由视作穷人应被赋有的最高权力,可她不知道这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罗曼蒂克,穷人们根本消受不起。

她所知道的事并非她所想的那样,因此造成了麻烦。

但西蒙娜薇依知道,因为她挨过饿,她知道不能用个人主观的立场来看待和决定他人的生活,看待别的事,否则会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要让我们所知道的事情事实上也要与我们所想的一致,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真正的理性思考。

海德格尔的哲学观,是去找寻古希腊哲学的源头,去找寻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后人们漠视的真理。

思想的探寻就如同在山林道路上寻路,林中走错路是十分常见的,因为道理往往相似,但一旦发现眼前的道路杳无人迹,我们就应后退一步,重新思考来时的路,甚至要反思起点是否正确。

道路的蜿蜒曲折处往往意味着解蔽,伟大的思想中会包含美丽的错误。

同样,生活中我们所知道的事情也会包含着疏忽和错误。

有错误并不可怕,但对自身的错误不加思考、浑然不觉的时候,麻烦离你也不远了。

【名校一模】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一模作文(附范文)

【名校一模】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一模作文(附范文)

【名校一模】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一模作文(附范文)作文题目: 造成麻烦的,并不是我们不知道的事,而是我们所知道的事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

对此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题意分析:这是一个社会现象类的题目,它关乎我们的选择前的思考。

“麻烦”,一个表达心理状态的一个词。

同义词有: 困惑、烦恼、不安等。

“并不是我们不知道的事,而是我们所知道的事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重心在后半句。

“我们所知道的事”是我们了解的社会事件或客观状态,它指向是事实、真相、真理;“我们所想的”是一种主观预想,它指向的是认知。

整体上看,材料有这样几个意义指向:1.对于人们因认知和客观事实发生矛盾(不一致,极端的就是矛盾、冲突)而造成了麻烦(困惑、烦恼、不安) 的情况,你怎么看?2.对于人们因认知和事件真相发生矛盾(不一致,极端的就是矛盾、冲突)而造成了麻烦(困惑、烦恼、不安) 的情况,你怎么看?3.对于人们因认知和真理发生矛盾(不一致,极端的就是矛盾、冲突) 而造成了麻烦(困惑、烦恼、不安) 的情况,你怎么看? 立意分析:近几年上海高考作文命题在内容上有一个基本的趋势是: 通过对人类普遍的行为或现象的不同看法引导考生开展思辨。

比如2016 年秋季考指向的评论他人的行为,2017 年秋季考指向的是预测行为。

本次浦东一模卷作文指向的是人类普遍存在的选择或做决定之前的判断行为,意在引导考生针对认知和客观事实、真相、真理发生矛盾造成麻烦(困惑、烦恼、不安) 的情况进行分析与思辨,或揭示原因,表明态度,或分析根源,提出策略。

我们知道,造成这种“麻烦”(困惑、烦恼、不安) 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主观原因,如主观臆断、认知的表象和肤浅、主体意愿与价值观、思维的方法与角度、个体生命的经验性、生活方式的影响性等; 其二客观原因,如事物的复杂性与多面性、事物的内在本质性、事物未来的发展性、社会环境的制约性、社会的复杂性等。

因此立意上,一方面: 可立足于对主体自我的认知和改变,如提升思维的品质(纵横度、格物致知)、拓宽思想者的目光(偏激与狭隘)、取舍价值观念(世俗与理想)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莫
以所想定所知
导读:本文2018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莫以所想定所知,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8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莫以所想定所知
有人说:“造成麻烦的,并不是我们不知道的事,而是我们所知道的事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

诚然,“无知者无畏”,正因为无知,我们才不会恐惧,犹豫与逃避。

而生活中的麻烦一一挫折、打击、忧郁,甚至愤怒一一他们往往来自我们所知与所想的差异与碰撞。

试想当哥白尼首次提出日心说,它所想的科学与宇宙和人们已知的地心说产生了激烈的冲撞,正因如此,他才遭到了猛烈的抨击与惩罚。

因此,我们所需的并非简单的无知或已知,而是不以所想定所知,不因己知束缚未知。

首先,人们普遍以所想定所知的原因无非有两种: 其一,是过度理想化,导致现实与想象产生了巨大的鸿沟,从而产生了挫折和打击。

王小波曾说:“人的一切忧郁,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确实如此,我们总是习惯于幻想,喜欢将一切蒙上美化的面纱,殊不知现实并非如我们所想的那般简单。

守株待兔与不劳而获也许是大多数人的所想,但现实却是日渐残酷的竞争。

倘若一味以所想作为所知,那我们只能终日沉浸于夜郎自大的美梦之中,这终究会被现实击碎成泡
影。

其二,则是因为人们固守于已知,缺乏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就像房龙《宽容》序言中提到的平庸的众人和固执的守旧者,总是习惯抱着先人遗留下来的规则与知识,这些“所想”不仅束缚了我们的创新能力,更造成了我们对先驱者“异己”思想和创新举动的抨击与盲目反对。

殊不知,我们的所想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的发展创新。

因此,单纯以所想定所知毫无疑问是错误之举,会造成不可胜数的麻烦。

现实的打击会使我们轻而易举就心灰意冷,止步不前; 他人的创新也会引起人们的偏激与反对---倘若整个社会都是固守于己知,那么将再难前行。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不以所想定所知呢? 首先,我们不可固守成见,过于偏执,而应学会宽容异已之见,就像一位名人曾说过的:“我不赞同你所说的,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不仅如此,我们更应该学会聆听和接受新知,让所知一次次改变,刷新我们的所想。

其次,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对事物的追求与渴望,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前行和进步。

莫以所想定所知,这不仅是一种终身进去的姿态,更是一种对新知充满宽容的博大胸怀。

让我们永怀对知识的渴望,携手共进,砥砺前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