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物理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B.鱼翔浅底一一光的直线传播C.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D.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2、下列工具、物品或设施中,使用时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A.天平B.温度计 C.船闸D.塑料吸盘3、如图所示,管中液体处于静止状态,外界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测量准确无误,则下面能反映大气压值的是()A.B.C.D.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 >FB>FCB.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 >ρB>ρC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D.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5、如图所示,将纸片从易拉罐和水平桌面间快速水平抽出,易拉罐几乎不动。

则将纸片抽出的过程中,易拉罐()A.不具有惯性 B.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C.相对纸片水平向右运动 D.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6、如图所示,将高度和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B放在水平桌面上.A、B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压强分别为pA、pB,下列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 A<F B,p A<p B B.F A>F B,p A=p BC.F A>F B,p A<p B D.F A>F B,p A>p B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系列仿生人工木材,该木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和隔热防火等优点.关于该木材的属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导热性差B.硬度大 C.耐腐蚀性好D.密度大8、《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两灯都能正常工作,灯L1,L2的电阻之比为R1:R2=1:2,此时甲、乙两电表的示数之比为()A.2:1 B.1:2 C.3:2 D.2:310、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发现吸管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B.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C.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得电子带负电D.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失电子带负电11、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12、将重为G的物体挂于测力计下,使它们以大小为v1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以大小为v2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1>v2.已知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F1可能大于G B.F2可能小于GC.F1一定大于F2 D.F1一定等于F21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G甲>G乙.甲受到的摩擦力()A.大于5N B.等于5NC.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14、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C.鸡蛋对石头的没有作用力 D.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15、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A.只有重力B.重力和空气阻力C.重力和手的推力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________.2、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用F等于50N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N;物体B重30N,受到F等于20N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填空题(本题共计10小题,总分20分)1.(2分)1.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

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这几个同学所选择的参照物是,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2.(2分)2.“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

当人们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琴弦发声时,主要是改变声音的。

3.(2分)3.如图是一张晚上萤火虫发光的图片,萤火虫(选填“是”或“不是”)光源;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清树叶,是因为光在树叶表面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4.(2分)4.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我们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叫光线,光线是(选“真实存在的”或“假想出的理想模型”)。

5.(2分)5.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英语听力材料的声音通过传播到人耳中。

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处减弱噪声。

6.(2分)6.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镜子,白纸(选填“较亮”或“较暗”)。

7.(2分)7.用来发射卫星的火箭,头部涂了一层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受热后由固态为液态(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迅速汽化,以上两种物态变化过程都需要;避免火箭高速运动时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毁坏。

8.(2分)8.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

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

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填“内表面”或“外表面”)9.(2分)9.农民晒粮食的时候,要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这是通过来加快粮食中水份的蒸发的;还要把粮食摊开,这是通过来加快粮食中水份的蒸发的。

10.(2分)10.人们以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等级。

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选填“乐音”或“噪声”)。

八年级物理上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8分注意:下列各题各有一个选项;1. 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书桌高度大约0.8mC.人心脏跳一次大约2s D.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为30m2. 用一支体温计测某人的体温为38.5℃后,没有甩就去测另一个人的体温,其另一个人的体温为37℃或39.2℃,则测量的结果为3.用久的灯泡其玻璃外壳会发黑,这个过程经过了哪些物态变化现象 A.熔化凝固 B.汽化液化 C.升华液化 D.升华凝华4. 把一块 -15℃的冰块放入足够多的O℃的水中,会看到冰的体积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5. 下图是光在不同表面发生反射的光路图,其中属于漫反射的是 A B C D6.关于测量误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改进测量方法能减小误差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能减小误差C.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能减小误差 D.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7.“皮影戏”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演员只要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小兔”身上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括泼的小兔形象,并且与道具“小兔”动作完全一致,可谓形影不离;这其中所涉及的光学知识主要有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平面镜成像8. 雾与露的成因是空气中水蒸气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凝固9. 如图是研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光在反射时可逆”;实验时应讲行的操作是 A.改变光线0B与法线ON的夹角 B.改变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C.沿法线ON前后转动F板 D.让另一束光从B0入射10.在纸板上开一个正方形的足够小的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在一个硬纸板上,则硬纸板下方的水平地面上会有 A.圆形的光斑 B.方形的光斑 C.圆形的影子 D.方形的影子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B. 所有气体,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都可以液化 C. 只有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气体液化时会放出热量注意:下列各题至少有两个选项;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 B.同一个物体选不同的参照物其结果可能不同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房屋不管选什么做参照物都是静止的13. 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1所示,由图像可以判断 A.2s—5s内,小车做匀速运动B.0—2s内,小车的速度是1m/sC.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D.5s—7s内,小车运动了6m14.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宇航员之间在天空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音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D.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二、填空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6分15.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______ _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______ 运动;16.“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能模仿单田芳、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歌声是通过______ 传播的;17.如图所示,这是测量圆直径的一种方法,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该圆的直径d是_________cm;18.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造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 ______ 而形成的.19. 如图所示,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这是因为水在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吸热,致使水及与水接触的物体温度___________选填“升高”与“降低”; 20. “月食”是由于___________形成的,发生“月全食”的时候,在中间位置的是______选填:太阳;地球;月亮; 21.冬季,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___________现象;夏天,湿衣服变干是属于___________现象;22.常用的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______________ 的性质制成的; 摄氏温度的规定是______________ ______的温度规定为O℃;23. 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选填“大”或“小”;真空中的光速为__________m/s24.使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入射角应是____,若入射光线逐渐远离法线,反射光线____法线;25. 我们在通常情况下,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时,是因为发生了光的______ ;而黑板某一小部分“反光”是由于光线射到这一小部分时发生了______ ;26.如图,一束光沿AO斜射到平面镜上,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大小27.如图所示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一条光线与镜面成50°角射入,试完成光路图;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满分20分28. 6分一列火车长200m,以108km/h的速度行驶,测得火车完全通过一座桥所用的时间为50s时间,求桥的长度是多少m29. 7分汽车先用60km/h行了40min,又用90km/h行了20min,则它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30.7分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右表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s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m3出租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31.为什么你能听到蚊子飞来飞去发出的嗡嗡声,而听不到你来回挥动手发出的声音32. 冬天,小红在洗漱间的水盆中放热水,洗漱间中平面镜的镜面变“模糊”了,她在镜前看不到自己在镜中的像,请分析说明镜面变“模糊”及看不到像的原因五.综合题本题共20分33 . 6分某组同学在研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实验装置如图10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让其自由下滑;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2在实验过程中,斜面应该保持___________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实验中除了要用刻度尺测出S1、S2、S3外,还需要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_;4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做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5在实验中,假设小车通过的全程的速度v1,上段路程的速度v2,下半段路程的速度v3,则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34. 9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在实验时观察到,海波在第4min开始熔化,第8min熔化完毕.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各题: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1011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951531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 ;①试管、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2在方格纸上描点并画出温度一时间图象;3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海波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4海波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填:“水蒸汽”、“小水珠”;5由表可知海波的凝固点是℃,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分钟;6在第5min海波处于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7分析图像,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35.5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1一束光帖着纸板沿EO射到O 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折,反射光线将_______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如果一束红色激光沿原FO方向射O点,它反射后沿___________方向射出;2接着,某同学利用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数据表中所示,经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结论却与反射定律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纸板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选择题1.B 2.D 3.D 4.A 5.C 6.D 7.C 8.C 9.D 10.A 11.B 12.ABC 13.BC 14.AC二.填空题15.火车西 16.音色空气 17.1mm 1.10 18.汽化水蒸气遇冷液化19.汽化降低 20.光的直线传播地球 21.升华蒸发 22.液体的热胀冷缩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 23. 大 3×108 24. 45 远离 25. 漫反射镜面反射 26. 略27.略三.计算题 28. 1300m 29. 70km/h 30. 300s 6000m 20m/s四.简答题31.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蚊子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较快,发出的声音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而人挥手时,手的振动频率低,小于20HZ,是次声波,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以外,所以听不见挥手声,能听见蚊子的嗡嗡声;32. 热水温度高于平面镜温度,产生大量高温水蒸气,水蒸气遇到较冷的平面镜液化成小水珠;平面镜表面有大量小水珠,来自小红身上的反射光照射到镜面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无法会聚成像;五.综合题33.1v=s/t 2 较小时间 3秒表 4变速直线运动5 V3>V1>V234. 14 2 3 1 2略 3慢 4小水珠 548 46固液共存状态 7海波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35. 1不存在 OE 2 误将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反射角;3 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A.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2、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3、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4、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5、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6、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7、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置过来,则()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减小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8、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9、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C.竖直向上移动 D.竖直向下移动10、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发现吸管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B.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C.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得电子带负电D.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失电子带负电11、图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A.大小有关B.作用点有关C.方向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12、如图所示,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A.将运动得越来越慢B.将立即停止运动C.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D.受到的摩擦力将越来越大13、如图所示是小伟跳远时的情景,起跳后在空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由于(不计空气阻力)()A.不受力 B.受重力作用 C.受推力作用 D.受脚蹬力作用14、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15、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A.B.C.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________处减弱噪声.2、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 ________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____ (“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3、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4、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_______的.5、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_______N。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3.0分)1. 2021年5月22口,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并收集火星表面的各种信息。

以火星表面为参照物,火星车在巡视的过程中是_____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以火星车为参照物,火星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是_____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2. 小明用塑料卷尺测一张桌子的长度,他共测了5次,5次测S记录分别为75.1cm、77.1cm、75.1cm、75.2cm、75.3cm,那么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cm…若测量时用力拉塑料尺,那么,会使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 小芳站在斑马线路口等绿灯时,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小芳是的:若马路宽度为25m,绿灯亮的时间为20s,等绿灯亮后小芳至少以 m/s的平均速度才能安全通过马路。

4. 学完测量知识后,炎炎进行读数练习。

炎炎读出图甲中木块长度是 3.00cm,可知他是利用了_______(填“A”或“B”)刻度尺读数:如图乙所示是炎炎用停表记录自己绕操场慢跑一圈的时间,此时停表示数为s。

5. 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

C919返回首飞现场时,现场见证者心情越发激动,随着声音的 (埙“响度”或“频率”)越来越大,飞机开始着陆,最终首飞取得圆满成功。

十年心血,终于破苗成蝶,现场的C919研发专家们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对于他们来说,C919发动机的轰鸣声属于 (填“乐音”或“噪音”)。

现场观众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在___减弱噪声。

6. 家用轿车上的“倒车雷达”利用了原理,它表明声能传递。

如图示为某轿车倒车雷达,当探头发出的超声波在0.01s后被接收器接收到时,倒车雷达开始报筹。

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40m/s,请你计算时轿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为 m.7. 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功能,可以通过声音识別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总共20分)1.下列各物体中,属于“生活用具”的是: A. 锅炉 B. 雷达 C. 电冰箱 D. 发电机答案:C 电冰箱2.一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以下哪一种声音是机械振动传到人耳中而听到的? A. 轮胎与地面摩擦所发出的声音B. 汽车的喇叭声 C. 引擎的轰鸣声 D. 准备停车时,离合器发出的刺耳声答案:C 引擎的轰鸣声3.以下能换成图示的内容是: A. 机械行走玩具 B. 电视机 C. 手电筒 D. 电泵答案:D 电泵4.物体从哪里自然下降,两个游离斑点的影像方向是相反的? A. 镜子上 B. 电视机上 C. 墙上 D. 水池底部答案:D 水池底部5.风车是利用什么能源使它能转动的? A. 水 B. 汽油 C. 人 D. 风答案:D 风6.下列金属中,防腐蚀性能最好的是: A. 铁 B. 铜 C.锌 D. 铝答案:C 锌7.下列物体,属于“机器设备”的是: A. 鞭炮 B. 蓝牙耳机 C. 水杯 D. 蒸汽机答案:D 蒸汽机8.以下硬币的表面处理方式,最能起到美观效果的是:A. 镀铬B. 热镀锌C. 涂油D. 镀镍答案:A 镀铬9.有人认为铝能够轻易被划伤是因为: A. 铝的硬度大B. 铝的硬度小C. 铝的质量大D. 铝的质量小答案:B 铝的硬度小10.下列哪项节能措施是能量转换的有效途径? A. 节约用水 B. 节约用电 C. 节约用气 D. 节约用煤答案:D 节约用煤第二部分:填空题(共5题,每题2分,总共10分)1.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它的传播方向与波的振动方向垂直。

2.当一个有辐射热的物体与温度较低的物体接触时,辐射热会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物体。

3.我国常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

4.自行车方向盘的旋转运动是转动运动。

5.家庭中常用的煤气灶是利用煤作燃料。

第三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总共50分)1.什么是机械振动?答:机械振动是物体围绕平衡位置做往复性的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B.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2、潜水员潜水时呼出的气泡在水面下上升的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

关于气泡所受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变大,浮力变大B.压强变大,浮力变小C.压强变小,浮力变大D.压强变小,浮力变小3、下列设备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茶壶B.船闸C.活塞式抽水机D.下水道存水管4、如图所示A、B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两物体的边长之比是LA:LB=2:1,重力之比为GA:GB=3:2,则A对地面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3:8 B.3:1 C.2:3 D.3:45、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A.一定带正电荷 B.一定带负电荷 C.可能带负电荷 D.可能带正电荷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G甲>G乙.甲受到的摩擦力()A.大于5N B.等于5NC.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7、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8、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B.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9、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10、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B.台风掀开屋顶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C.软包装饮料吸管一端做成尖形——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D.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11、以下物理规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 B.欧姆定律 C.光的反射定律D.焦耳定律12、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 乙车速度不变13、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B.鱼翔浅底一一光的直线传播C.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D.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1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①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③和④15、下列工具、物品或设施中,使用时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A.天平B.温度计 C.船闸D.塑料吸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________的结果.2、有一根量程为的弹簧测力计,受到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受到拉力时弹簧长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完整】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完整】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完整】(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A与B B.A与C C.C与D D.B与C2、“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3、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心的足球没有重心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C.将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D.物体受到的力全部都作用在重心上4、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A.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B.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C.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5、如图所示,一个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弹簧一端接A,另一端固定在墙壁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现使水平拉力F逐渐增大,当水平拉力增大到15牛时,弹簧恰好开始变长,当拉力F为20牛时,弹簧长度不再增加,并且此时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运动,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当拉力为10牛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牛B.当拉力为20牛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5牛C.当拉力为25牛时,长木板B开始加速运动,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0牛D.若木块A的质量增加,则水平拉力F要大于15牛,弹簧才会恰好开始变长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G甲>G乙.甲受到的摩擦力()A.大于5N B.等于5NC.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7、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8、下列设备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茶壶B.船闸C.活塞式抽水机D.下水道存水管9、张某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10、如图所示,用电线将灯悬挂在天花板上,当灯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电线B.电线对灯的拉力大于灯对电线的拉力C.灯对电线的拉力大于灯的重力D.电线对灯的拉力与灯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11、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当嫦娥四号从空中下降时,说嫦娥四号是运动的,所选参照物是()A.嫦娥四号B.月球表面C.嫦娥四号上的照相机D.嫦娥四号上的计算机12、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湖中倒影B.日食现象C.海市蜃楼D.雨后彩虹13、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A.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14、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汽车起动 B.汽车拐弯C.汽车减速上坡 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15、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 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 m-V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量杯质量为 40g B.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C.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3 D.该液体密度为 2g/ cm3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小孔,可以改变笛子发声的________;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d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2.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 、2.58 cm、2.58 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2.58cmB、2.57cmC、2.576cmD、3.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 4.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B. 6.25m/sC. 6.75m/sD. 7.5m/s年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

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A.地球B.“火卫一”探测器C.太阳D.火星6.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周围的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情况如何()A.冰的质量减少,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高于0℃B.水的质量减少,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C.冰和水的质量都没变,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仍为0℃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7.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268℃时,氢是固态B.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8.在1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各类物质中,放热后温度立即降低的是()℃的冰℃的水℃的冰水混合物℃的水蒸气9.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 雾是液化现象,吸热B. 霜是凝华现象,放热C. 雪是凝华现象,吸热D. 露是液化现象,吸热10.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冰花”在玻璃窗的外表面D.“雾”在玻璃窗的内表面11.在图中,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容器内盛的液体是()A.酒精B.水C.煤油D.酒精或水12.小红妈妈用黄油煎牛排给小红吃,小红看到黄油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变软、变稀,然后变成液态,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该过程中黄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过程的是()A. B. C. D.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3. ⑴某同学的测量记录中忘了写单位,请替他补上:①某一同学的身高为②课本的宽度为③一枚硬币的厚度为④骑自行车的一般速度是5 。

⑵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物理结果:①= µm= nm ②108km/h= m/s14.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为参照物。

“船高”是以为参照物。

15.小明将手机悬挂在密闭的玻璃瓶中,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打电话呼叫瓶内的手机,手机能接收到呼叫信号,你(能或不能)听到瓶内手机的声音,这说明。

16.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或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17.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

18.小赵用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成了一个橡皮筋吉他。

当他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的橡皮筋时,会发出跟吉他一样的声音,此声音是由橡皮筋而产生的。

当拨动松紧程度相同、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时,他听到声音的不同。

19.随着科技的发展,“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颗粒状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并向空气________热,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粒或____ _成小固态氢-259℃固态酒精-117℃固态水银-39℃金1064℃钢1515℃钨3410℃液滴,冰粒或液滴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冰粒熔化成水滴就形成了雨.20.小张以7m/s的速度走完全程的一半,后又以3m/s的速度走完剩下的一半路程,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m/s。

21.家庭做饭使用的“气”,是在常温下通过_________的方法,将“气”变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里的.22.将鲜牛奶制成奶粉时,不能用高于100 ℃的温度煮沸,否则将会损失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为此发明了“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时,水不到100 ℃就沸腾了,这种“低压锅”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25分)23.图中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如图中温度计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__℃;如图中机械停表的示数是_________s。

24.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可知冰的熔点是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 。

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由图像可以看出:AB段与CD段随着加热进行,温度变化的快慢明显不同,小明在老师的提示下明白了其中原因。

你认为是______ __。

(3)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 。

25.如图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和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4)实验时,斜面应保持很小的坡度,这是为了;若小车撞上金属片后过一会才按秒表,所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原因是。

(5)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26.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1)实验时除温度计外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

(2)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3)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的(填“甲” 或“乙”)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填“升高”“不变”或“降低”).(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原因是:。

(5)实验收集9组数据比收集5组数据的好处是________(只填字母)。

A.只有5组数据才能得到结论B.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C.得到物理量的关系更接近实际(6)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请你猜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给出一种原因即可)四、计算题(27题8分,28题6分,共14分)27.甲乙两地相距10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8: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正常行驶在当日18:30到达乙地。

(1)求火车正常行驶时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一次正常行驶一半路程,由于事故原因停车1h,火车要准时到达乙地,速度应提高到多少(3)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度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15s,求火车的长度是多少28.一辆匀速度行驶的汽车向正前方的隧道开去,在距离隧道440m时鸣笛,经过听到隧道上方的悬崖反射来的回声,汽车的行驶速度。

(V声=340m/s)物理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3.(1)m cm mm m/s (2)×105×108 3014.河岸河岸15.不能真空不能传声16.声源处信息17.甲和乙甲和丙18.振动音调19.升华吸凝华液化21.压缩体积22.大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三、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25分)-19 3224.(1)0 吸热,温度不变固液共存状态(2)固态比液态时温度上升的快(液态比固态吸热能力强)(3)物体受热不均匀25.(1)刻度尺钟表(2)v=s/t (3)变速(4)便于测量时间偏小测量时间偏大(5)v3>v1>v226.(1)钟表(2)96(3)乙不变(4)98 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5)C (6)水的质量太多四、计算题27.(8分)解:(1)t=18:30-8:30=10hV=s/t=1000km/10h=100km/h=1/2t+1h=6h(2)正常行驶一半路程又停车1h时用去的时间t用t´=10h-6h=4hv´=s´/t´=500km/4h=125km/h(3)v1=144km/h=40m/sS1=v1t1=40m/s×15s=600mS火车=600m-400m=200m28.(6分)解:S声=V声t=340m/s×=850mS车=2S- S声=2×440m-850m=30mV车=S车/t=30m/=12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