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及其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 宏观调控, 是指一国的中央政府, 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运用各种手段, 从系统、 综合和全局的角度, 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趋势进行总体指导和调节。宏观调控, 实质上是政府调节。

(2)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于:

①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根本目的的需要。由于市场调节本身的缺陷, 容易造成经济失衡, 无法承担社会公共职能, 难以解决公平竞争和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 以及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政府必须宏观调控。

②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保持社会总供求均衡的需要。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各产业、 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 合理分配和利用社会资源, 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均衡, 这仅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是难以实现的, 这就需要国家对市场活动加以正确的指导和调控。

③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改革涉及利益关系的调整。为了协调多元化、 多层次的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 也必须有政府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有:

(1) 促进经济增长。这是经济全面发展的主要指标, 主要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

(2) 增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增加就业既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 也是社会公平和稳定的体现。

(3) 稳定物价。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是经济健康、 平衡发展的保证。

(4)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相互之间发生的一切交易的总和, 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国际收支大体平衡是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和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标志。

上述四个宏观调控目标之间相互联系又此消彼长。宏观调控的目标在一定时期内会有一个重点, 这是根据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来确定的。

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1) 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2) 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政府需要采取各种经济政策和手段, 这主要有:计划手段、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三者之间的有机组合和协调配合构成了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3) 计划手段, 这是指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计划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计划, 基本性质是指导性的。计划必须以市场为基础, 反映市场, 预测市场, 引导和调控市场。把计划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件下宏观调控的特点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计划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两个层次来体现的:第一层次, 国家计划提出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 基本任务和宏观调控目标, 确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比例、 结构和速度, 以及需要配合实施的基本经济政策, 集中体现了计划的宏观性、 战略性和政策性。第二层次, 计划要对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某些重要领域和重大经济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 协调和调节, 例如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的目标和政策, 等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的功能主要有:综合协调平衡功能、 信息导向功能、 政策指导调节功能和引导资源配置功能。计划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中发挥总体指导、 综合协调的作用。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 是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

(4) 财政政策, 是指政府制定的关于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 行为准则和措施的总称, 由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政策构成。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 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政府购买、 公共工程建设和转移支付。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 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有:预算、 税收、 支出、 国债和转移支付等。根据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 可分为扩张性、 紧缩性和平衡性三种方式。扩张性财政政策, 是指主要通过减税、 增支进而扩大财政赤字的财政分配方式, 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 是指主要通过增税、 减支进而压缩赤字或增加盈余的财政分配方式, 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平衡性 ( 又称中性 ) 财政政策, 是指财政收支基本保持平衡的财政分配方式, 对社会总需求保持中性, 既不产生扩张效应, 也不产生紧缩效应。我国从 2005 年起, 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 由 1998 年以来实行的积极(扩张)的财政改革转为实行稳健(中性)的财政政策, 其主要内容是控制赤字、 调整结构、 推进改革、 增收节支。

(5) 货币政策, 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内容包括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等。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 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选择作为调节对象的重要指标。我国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有:货币供应量、 信用总量、 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备付金率。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所采取的各种手段、 方法和措施。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法定存款准备金、 公开市场业务 ( 操作 ) 、 再贴现等。根据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产生的不同影响也可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和均衡性货币政策。我国现在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 既要支持经济发展, 又要防止通货膨胀和防范金融风险。

(6) 在宏观调控中,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配合使用, 互相协调, 以取得最佳的预期效果。在宏观调控中, 还有产业政策、 收入分配政策等。此外, 还必须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相互配合, 相互补充, 发挥各种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 7 )宏观调控的关键或者灵魂是相机抉择, 即必须随着作用环境与对象的变化而适时适度进行调整, 要对具体经济情况做具体分析, 并根据不同时机, 做出正确决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