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18万吨年合成氨脱碳开题报告

18万吨年合成氨脱碳开题报告

脱碳流程图
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PC法脱碳的实际应用中,主要存在以 下问题: (1) 溶剂损耗高; (2) 净化气中CO2含量容易跑高,吨氨 电耗高。
针对生产中的问题有如下解决方法 (1)塔器的优化 包括塔径、塔填料、塔内件、塔 过程控制的技术改造,改造后往往 可提高20%-50%或更高的生产能力, 改造主要分两部分进行:一是脱碳塔 气液分布器和填料的改造;二是再 生塔的改造。
设计心得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对现在生产过 程中的各种脱碳方法的研究和比较,对脱 碳工段各个单元生产指标的计算和对比, 可以对以往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全方位的 巩固和梳理,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完全应 用到生产实践上。本课题的目的是为了寻 找出一套合理的脱碳工艺,以获得较高纯 度的净化气,提高二氧化碳的回收率,简 化合成氨脱碳流程,降低生产能耗,达到 生产的较高经济效益指标。
参考文献

[1] 孟岩.合成氨的生产方法以及工艺流程研究[J]科教文汇,2008( 上旬刊):279. [2] 王绍贵.二氧化碳脱除工艺及发展趋势[J].泸天化科技 ,2000,2:100-104. [3] 王之德,值得推广的节能型MDEA脱碳新技术[J].四川化工 ,1995,2,51。 [4] 张宏伟.MDEA溶液脱碳工艺在合成氨中的应用[J].小氮肥设计技 术,2005,26(6):31-32. [5] 吴永由,覃富智. ACT-1在富岛合成氨装置脱碳系统的应用[J]. 大氮肥,2005,28(5):299-300. [6] 石天宝.脱除CO2工艺技术进展综述[J].四川化工1994,1::3851. [7] 张敬忠. NHD脱碳改造运行小结[J].山东化工,2008,37(7)2931. [8] 姜淮,李正西. NHD脱硫脱碳工艺在合成氨装置的应用[J].化肥 设计2008,46(6):30-32. [9] 周小宏.小型合成氨厂脱碳工艺的选择[J].山西化,1995,3:3841.

年产30万吨煤合成氨的工厂设计开题报告

年产30万吨煤合成氨的工厂设计开题报告

年产30万吨煤合成氨的工厂设计开题报告年产30万吨煤合成氨的工厂设计1.1设计背景合成氨是化学工业中的一种重要的基础原料。

它主要用于制造氮肥和复合肥料,氨作为工业原料和氨化饲料,用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2%。

硝酸、各种含氮的无机盐及有机中间体、磺胺药、聚氨酯、聚酰胺纤维和丁腈橡胶等都需直接以氨为原料;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对于氨的需求是一直呈上升趋势。

目前我国合成氨工业主要朝着降低能耗、降低投资、改善环保条件、开发新原料和装置的超大型化发展。

合成氨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工业生产以二段蒸气转化法为主,该法具有技术成熟、能耗低等优点。

1.2 我国合成氨产业概况我国合成氨工业于20世纪30年代起步,最高年产量只有5万吨。

近些年来我国对化肥工业的重视,使合成氨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1982年达到1021.9万吨,成为世界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但与国外相比,合成氨工业存在着生产规模不合理、品种结构不合理和生产所用的原料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1.3我国合成氨需求现状及设计规模我国合成氨主要是作为中间产品加工成尿素、硝铵、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和硝酸磷肥等化学肥料;此外合成氨还大量用以生产硝酸、纯碱、丙烯腈、己内酰胺和甲胺等化工产品。

随着这些化工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工业用氨的消费比例不断增长,其增长速度高于化学肥料对合成氨需求的增速。

下表就是近年来我国合成氨消费增长和供求情况:表1-1 我国合成氨消费增长和供求情况万t 年份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1995 2764.75 0.02 0.02 2764.752000 3363.70 0.00 0.00 3363.702004 4222.20 6.29 0.00 4228.49年均增长率/% 4.82 89.45 0.00 4.83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对合成氨的需求一直稳定增长,针对我过合成氨产业的现状,在我国建立大型的合成氨厂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前途的;因此,设计的合成氨厂的规模定为年产35万吨合成氨。

氨合成的实验报告

氨合成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氨合成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合成氨的基本操作;3. 通过实验,了解氨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氨合成反应是一种可逆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2(g) + 3H2(g) ⇌ 2NH3(g) + Q在一定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

本实验采用铁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氨合成。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合成氨装置、氮气钢瓶、氢气钢瓶、温度计、压力计、流量计、加热器、冷凝器、接收瓶、试管、酒精灯等。

2. 试剂:氮气、氢气、铁基催化剂、无水氯化钙、硫酸、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检查合成氨装置,确保各部件连接牢固,无泄漏。

2. 将铁基催化剂放入反应器中,加入适量的无水氯化钙作为干燥剂。

3. 打开氮气钢瓶和氢气钢瓶,调节流量计,使氮气和氢气的流量比为1:3。

4. 将氮气和氢气分别通过无水氯化钙干燥剂,进入反应器。

5. 打开加热器,加热反应器至实验要求的温度(一般控制在400-500℃)。

6. 观察反应器内压力变化,当压力达到实验要求的压力(一般控制在10-20MPa)时,开始计时。

7. 在反应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从接收瓶中取样,用硫酸酸化,观察氨气是否生成。

8. 实验结束后,关闭加热器,待反应器冷却至室温。

9. 收集剩余的氮气和氢气,测定其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随着反应进行,反应器内压力逐渐升高,说明氨气生成。

2.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氨气生成,使溶液呈碱性,证明氨气已生成。

3. 实验结束后,剩余的氮气和氢气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氮气和氢气基本反应完全。

4.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相符,说明实验操作正确,氨合成反应进行顺利。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反应器内压力变化对氨合成反应的影响较大。

压力越高,氨合成反应速率越快,氨气产量越高。

2. 温度对氨合成反应的影响也较大。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氨合成反应速率越快。

年产10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年产10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三、进度安排
1、第5周开题报告编写及流程制定
2、第5-7周合成工艺计算
3、第8-9周设备选型
4、第10-11周手工绘制车间工艺布置图
5、第12-14周CAD绘图
6、第 15 周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及概算
7、第16-17周审核
8、第18周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审查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Fra bibliotek月 日2012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名:****专业:******班级:********
任务下达时间:2月27日任务完成时间:6月22日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粗煤气为原料的年产10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
设计主要内容:
1、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2、工艺流程的选择;
3、主要设备的造型;
4、工艺计算及主要设备的选择;
[2]石油化学工业部化工设计院主编.《小氮肥工艺设计手册》.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1979年.
[3]陈五平主编.《无机化工工艺学》上册(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
4、设计说明书内容全面,格式规范。
三、翻译要求:
1、完成不少于1000字的英文资料翻译;
2、译文要求能够表达原意,语句通顺,文笔流畅。
应完成的主要任务:
1、提交设计说明书一份;
2、工段布置图不少于5张A1图,均采用计算机绘制。
3、英文资料翻译一份。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编.《小合成氨厂工艺技术与设计手册》,1995,化学工业出版社.
新鲜补充气:N224.5%;H274.5%;
CH40.3%;Ar0.7%

(完整word版)开题报告模板

(完整word版)开题报告模板
[5]梅安华:《小合成氨厂工艺技术与设计手册》(上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年3月第一版,第730-785页。
[6]黄文璐,王保国:《化工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第143—150页。
[7]夏清,陈常贵:《化工原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第50-85页.
[8]李国庭,陈焕章:《化工设计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第236—239页。
六、工作小组审查意见:
工作小组组长:
年 月 日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年产5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
工艺初步设计
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
专 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生姓名:代玉凤
指导教师:青云
一、研究的现状及其意义
合成氨,别名氨气,分子式为NH3,英文名:synthetic ammonia,是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世界上的氨除少量从焦炉气中回收副产物外,绝大部分是合成的氨。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比空气轻,具有特殊的刺激性臭味,较易液化。当温度25℃、压力1MPa时,气态氨可液化为无色的液氨。氨气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液氨或干燥的氨气对大部分物质不腐蚀,在有水存在时,对铜、银、锌等金属有腐蚀。氨是一种可燃性气体,自燃点为630℃,故一般较难点燃.【1,2】
目前,我国有合成氨生产企业600多家,2001年生产能力在30万吨/年以上的生产厂家有18家,新疆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合成氨生产厂家.我国合成氨主要生产厂家产量情况为:新疆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2000年产量为71.31万吨/年,2001年产量为65.34万吨/年)、甘肃宁夏石化分公司(2000年产量为48。26万吨/年,2001年产量为55。47万吨/年)、四川泸天化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产量为52。92万吨/年,2001年产量为52。39万吨/年)等等。【7,8】

开题报告-低温、低压合成氨节能技术研究与设计

开题报告-低温、低压合成氨节能技术研究与设计
3
工作计划
推广低温变换工艺技术,淘汰中变或中串低技术,该技术分 全低变和中低变两种,可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选用,该技术实施 后,变换系统蒸汽消耗可降至300kg以下;采用聚乙二醇二 甲醚(NHD)或改良的碳酸丙烯酯脱碳技术;铁-碱溶液催化 法气体脱硫技术(DDs),科灵精脱硫新工艺;普遍推广优化 的合成氨蒸汽自给技术,上、下行煤气余热集中回收器、D型风 机、重风燃烧炉的开发应用,提高了第一热力网络的技术水平; 提温型一进一出合成塔及一塔一泵变换工艺的成功,更加优化第 二热力网络的工艺;推广造气炉改造技术,将原2260炉改造 到2610,采用自动加煤、新型炉蓖、炉条机无级调速和D型 风机等;推广垂直筛板塔技术;改造饱和热水塔,碳化回清塔; 推广新型氨合成塔内件,提高氨净值,降低合成压力;推广流化 床燃渣锅炉,燃用低热值造气炉渣,每吨氨的造气炉渣可副产蒸 汽1000kg;实现造气吹风气回收系统;变换系统、氨合成 系统的计算机优化控制;优化氦合成系统压力,实现低压合成, 大幅度降低产品电耗;推广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实现装置的稳 产安全生产。
文献综述
烃类蒸汽转化 一段炉烟气余热回收,降低烟道气排 放温度,可采用旋转蓄热式换热器或热管式换热器加热燃烧空气; 采用新型催化剂,降低进料 H2O/c,不但降低了工艺蒸汽消耗量, 而且可有效地降低一段炉蒸汽转换的热负荷;采用新型合金材质 的转化炉管,有利于提高转化管操作压力和温度,降低管壁厚度
1
及长度,增加转化管催化剂装填量;改造蒸汽系统,提高高压蒸 汽的过热度,可提高蒸汽的做功能力和热利用率;二段炉采用新 型烧咀;借鉴节能型工艺设计思想,改变转化工艺设计或转化炉 型,提高转化效率以降低能耗,降低一段转化强度,放宽其出口 CH4含量,增加二段炉空气加入量以维持反应温度;用燃气轮 机驱动空气压缩机,燃气轮机的高温空气送入一段炉作为补充空 气,即热量的联合循环工艺,可节约燃料并提高一段炉燃烧效率。

我国合成氨工业现状及节能技术开题报告作文

我国合成氨工业现状及节能技术开题报告作文

我国合成氨工业现状及节能技术开题报告作文合成氨,这个名字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化肥,到工业领域的各种化工产品,合成氨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先来说说我国合成氨工业的现状吧。

如今,我国可是世界上合成氨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大大小小的合成氨工厂遍布各地,为农业丰收和工业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但是,在这看似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就拿生产规模来说吧,虽然有不少大型的现代化合成氨企业,但也有一些小型工厂,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能耗高,污染大。

这些小型工厂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在生产技术方面,虽然我国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比如说,在催化剂的研发和应用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再来说说能源消耗。

合成氨生产可是个能耗大户,煤、天然气、石油等能源在这个过程中被大量消耗。

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对能源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不过,别担心,咱们国家的科研人员和企业可没闲着,一直在努力探索节能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说,有企业采用了新型的煤气化技术。

以前的煤气化技术,效率低,能耗高。

现在的新型技术就大不一样啦!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设备,让煤炭能够更充分地转化为合成气,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我曾经去参观过一家采用这种新技术的工厂,那场面可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巨大的气化炉轰鸣作响,煤炭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迅速转化为高质量的合成气。

工人们在控制台前紧张地忙碌着,监控着各项参数,确保生产的稳定进行。

还有一些企业在余热回收利用方面下了大功夫。

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那可真是太浪费了。

现在,通过先进的余热回收系统,这些余热被用来发电、供暖,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

我听说有个工厂,通过余热回收,一年能节省下好几百万元的能源成本呢!另外,优化合成氨的工艺流程也是节能的重要手段。

合成氨实验报告

合成氨实验报告

合成氨实验报告一、引言合成氨是很重要的化学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等各个领域。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合成氨的方法。

本报告将对实验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

二、实验目的通过催化剂的作用,探究合成氨的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为进一步研究合成氨的相关问题提供数据支持。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清洗实验用具,准备所需化学试剂。

2. 取一个装有歧化剂的试管,加热至120℃,进行空白试验。

3. 取另一个试管,加入适量的铁锆催化剂,并加热至120℃。

4. 分别将空白试验和催化剂试验的结果进行记录,并对比分析。

四、实验结果在空白试验中,观察发现无任何反应发生,试管内并未产生气体或其他现象。

而在催化剂试验中,试管内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并伴随着颜色的变化。

这表明在催化剂催化下,氨的合成反应得以促进。

五、实验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歧化剂的作用:在空白试验中,我们没有观察到氨的合成反应。

这说明正常情况下,氮气和氢气不会自发地发生反应生成氨。

同样,这也表明在氨的合成过程中,一定需要某种催化剂的存在。

2. 催化剂的作用:在催化剂试验中,铁锆催化剂的加入促进了氨的合成反应。

氨的产生量明显增加,并且试管内的颜色也发生了变化。

这说明铁锆催化剂能够加速氨的合成反应,提高反应产率。

3. 催化剂种类的选择:本实验所使用的铁锆催化剂是一种常见的合成氨催化剂。

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氨的合成反应的促进作用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合成氨的反应需要催化剂的作用才能正常进行,否则氮气和氢气不会自发地反应生成氨。

2. 铁锆催化剂对于氨的合成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反应产率。

3. 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于氨的合成反应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

七、实验改进和展望本次实验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合成氨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基础数据。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使用其他种类的催化剂,比较它们对氨合成反应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题报告
学生姓名:刘富阳学号: ************* 专业:能源化学工程
设计题目:年产35万吨合成氨工艺设计
指导教师:***
2017 年 3月10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2年4月26日”或“2002-04-2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1 合成氨生产工艺及其意义
氨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之一,合成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液氨可直接作为肥料外,农业上使用的氮肥,例如尿素、硝酸铵、磷酸铵、氯化铵以及各种含氮复合肥,都是以氨为原料的。

合成氨是大宗化工产品之一,世界每年合成氨产量已达到1亿吨以上,其中约有80%的氨用来生产化学肥料,20%作为其它化工产品的原料。

我国合成氨装置很多,但合成氨装置的控制水平都比较低,大部分厂家还停留在半自动化水平,靠人工控制的也不少,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能耗大、成本高、流程长,自动控制水平低。

这种生产状况下生产的产品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差,因此大部分化肥行业处于低利润甚至处于亏损状态。

为了改变这种状态,除了改变比较落后的工艺流程外,实现装置生产过程优化控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合成氨生产装置是我国化肥生产的基础,提高整个合成氨生产装置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对目前我国化肥行业状况,只有进一步稳定生产降低能耗,才能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而实现合成氨装置的优化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有效措施之一。

合成氨装置优化控制的意义是提高整个合成氨装置的自动化水平,在现有工艺条件下,发挥优化控制的优势,使整个生产长期运行在最佳状态下,同时,优化系统的应用还能节约原材料消耗,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1.2 国内外发展情况
1.2.1我国合成氨工业发展
1.我国合成氨产量虽然已跃居世界第1位,但单系列装臵规模较小。

合成氮平均规模为5万t/a,无法适应世界合成氨的发展趋势。

据有关资料统计,俄罗斯约有35套合成氨装臵,合成氮平均规模为40万t/a;美国有50多套合成氨装臵,合成氨平均规模30万t/a以上。

近年来合成氨装臵大型化是世界合成氨的主流发展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2.1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问题
一、哪种催化剂对促进氨的合成速率影响最大。

二、找出该催化剂的最适温度和压强。

三、找出该催化剂在最适条件下的最适装置。

2.2本课题主要研究方案
(1)通过查文献、与老师做实验,在经过大量计算找出最适催化剂和反应条件。

(2)通过上网咨询有关人士和查找文献找出最适装置。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
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
年月日所在院(系)审查意见:
负责人: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