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 有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四川宜宾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四川宜宾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四川宜宾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详解(试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将答题卡背面座位号对应标号涂黑。

2.答选择题时,务必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务必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教室里传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歌声,小明一听便知道是小英在唱歌。

他能确定是小英,主要是根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2. 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中,属于测量力的是()A. B.C. D.3. 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的是()A. 窗玻璃上出现冰花B. 铁块变成铁水C. 从冰箱拿出的葡萄“冒汗”D.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消失”4. 下列描述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 桂花花香四溢 B. 雪花漫天飘舞C. 灰尘空中飞扬D. 江面雾气弥漫5. 如图是2024年4月9日发生日全食的情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光的反射B. 光的色散C. 光的折射D. 光的直线传播6. 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下列运动中涉及物理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小强踢足球时,用脚将球踢出,说明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B. 小英掷铅球时,铅球飞出去,说明力主要改变了物体的形状C. 小明长跑时,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小明具有惯性D. 小华立定跳远时,他所受的重力与他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7. 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湿手触摸家庭电路开关B. 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工作时,共用一个插座C. 使用试电笔时,手指按住笔尾金属帽,用笔尖接触被测导线D. 将冰箱的三脚插头中较长插脚去掉后,可直接插入两孔插座中使用8. 如图所示,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A. 速度增大B.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 机械能增大D. 重力势能减小9. 安检时,当金属探测仪靠近金属物体,会产生感应电流,发出警示信号。

宜宾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中考.doc

宜宾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中考.doc

2014年宜宾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宜宾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宜宾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2014年宜宾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宜宾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doc

宜宾2014年秋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doc

2014年秋期末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两大题,共34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序号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1.A2.D3.B4.C5.B6.B(二)多项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序号涂在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错或不选的得0分。

7.AC 8.ABD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恰当的文字或数据填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上。

9.凝固;放出 10.后;凸透 11.直线传播;反射 12.不变;3×10-3三、作图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13.见图4甲 14.见图4乙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15.(1)a ;汽化(2) 12(3) 9816.(1)平面镜(2)A、B ;越远(3) 不能;平面镜成虚像33/5.21025cm g cm gv m ===∴石石石ρt sv =hh km km v st 28/80224011===hh km kmv s t 7/320224022===km h h km t v s 2403/80311=⨯==kmkm km s s s 2000240224012=-=-=h hkm kmv s t 25.6/3202000224===h km h km t s v /2.24225.92240===总g g g m m m 2519021532=-=-=石g g g m m m 1019020031=-=-=水3310/110cm cm g gm v ===水水水ρ310cm v v ==水石h h h t t t 25.925.6343=+=+=∴总总时间五、计算与解答题(共2小题,共2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014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4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4中考试题及答案一、语文试题及答案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A.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 沛公奉卮酒为寿()C. 范增数目项王()D. 若属皆且为所虏()答案:A. 到B. 敬酒C. 用眼睛示意D. 你们(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君安与项伯有故安能辨我是雄雌B. 所以遣将守关者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C. 杀人如不能举君为我呼入D. 因击沛公于坐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答案:C(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项伯在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的消息后,连夜赶到刘邦军中,告诉张良项羽的计划。

B. 刘邦在鸿门宴上向项羽敬酒,表示愿意让出关中,以求和解。

C. 范增多次用眼神示意项羽杀掉刘邦,但项羽没有听从。

D.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但被项伯阻止。

答案:B2.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各题。

(1)文章第一段中“他”指代的是谁?请结合上下文分析。

答案:文章第一段中的“他”指代的是文章中提到的主人公,具体指代的人物需要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

(2)文章中提到“那件事”具体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案:文章中提到的“那件事”指的是主人公在某个特定情境下所经历的一件重要事件,具体内容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描述进行概括。

(3)文章最后一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文章最后一段中,作者表达了对主人公的同情、理解或赞赏等情感,具体情感需要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二、数学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2x + 3 = 7B. 3x - 5 = 10C. 4x = 12D. 5x + 2 = 13答案:C(2)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那么这个数是多少?A. 3B. -3C. 3或-3D. 以上都不是答案:C2. 解答题(1)解方程:2x - 3 = 7。

答案:x = 5(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求第三边长的取值范围。

宜宾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doc

宜宾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doc

2014年宜宾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201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凸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201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凸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及答案

201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凸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篇:201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凸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及答案201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凸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及答案1.《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海市蜃楼的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中也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

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 2.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答案:B 3.图1所示现象中,应该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的是答案:C 4.观察拍摄于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光从空气射到水面上时,由于光的▲(填“反射”或“折射”)一部分光进入了水中的缘故。

答案:折射5.一束光线AO以与水面成30的角斜射到水面.试在图12中画出光线AO经过水面后的光路图. 06、200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上午,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可以看到本世纪最重要、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在上海和杭州地区,人们可以“享受”到大约5-6分钟的日全食时间。

(2)专家提醒,在观察日全食时千万要小心,直接观察太阳会灼伤眼睛,甚至可能对眼睛造成永久性上海。

其原因之一是人眼对光的作用相当于,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答案:凸透镜7.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

则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8.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6所示,此时 A.a为物距 B.b为焦距C.凸透镜成放大的烛焰像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答案:C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25cm,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答案:同一高度缩小照相机第二篇:中考物理复习—凸透镜成像(含答案)凸透镜成像一、选择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蜡烛从较远处向接近凸透镜焦点的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距先变大后变小B.物与像的距离越来越小C.像越来越大D.像先放大后缩小2.照相时,被拍摄物体到镜头的距离与照相机镜头焦距的关系应为()A.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B.物体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C.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小于焦距D.物体到镜头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3.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同学拍照,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全身像,若要改拍半身像,则应该使()A.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C.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4.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当物体离透镜16cm时在光屏上观察到放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可能是()A.5cmB.12cmC.16cmD.32cm5.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2014年中考物理练习专题一:机械运动(含13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中考物理练习专题一:机械运动(含13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专题一机械运动1.(2013•海南)我们使用的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于()A.1 dm B.1 cm C.1 mm D.1 um1.B.解析: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μm或1mm太薄,不符合实际,故CD错误;1cm比较符合实际,故B正确;1dm=10cm太厚,不符合实际,故A错误.2.(2013•枣庄)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A.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B.量程10 m,分度值1 dmC.量程30,分度值1mm D.量程3 m,分度值1 mm2.D.解析:AC尺子的量程是15cm和单位不确定,不能满足测量要求,都不合适;B量程是10m,满足测量要求,但分度值是1dm,准确程度不高,测量结果误差太大,不合适;D量程是3m,满足测量要求,分度值是1mm,准确程度较小,测量结果误差较小,合适.3.(2013•安顺)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3.D.解析: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相对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正确.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正确.C站在地球上的人如果他以自己为参照物.自己与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故本选项正确;D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宜宾市2014年中考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其中1~6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7~8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3分)(2014•宜宾)在下面四位科学家中,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 A. 奥斯特 B. 安培 C. 法拉第 D. 焦耳

考点: 物理常识.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此题考查物理学家及其贡献,根据奥斯特、安培、法拉第和焦耳对于我们物理学的贡献来作答. 解答: 解: A、奥斯特首先发现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不符合题意; B、安培总结出了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定则﹣﹣安培定则,不符合题意;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符合题意; D、焦耳的主要贡献是总结出了焦耳定律,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

2.(3分)(2014•宜宾)如图为一枚古钱币,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元的真假,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 声速 B. 响度 C. 音色 D. 回音 考点: 音色.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辨别声音的依据. 解答: 解: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是因为银元的真假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音色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3.(3分)(2014•宜宾)下面的图中,正确表示水沸腾时杯底气泡向上升的图示是( ) A. B. C. D. 考点: 沸腾及沸腾条件.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水受热沸腾前,水的下方温度较高,上层的水温度较低,气泡上升时,遇到上层温度低的水,液化且气泡变小; 沸腾时整个容器中的水温度都相同,气泡上升的过程中,气泡在水中的深度越来越浅,所受的压强越来越小,气泡越来越大. 解答: 解: 水沸腾前,由于上层水温较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液化而变小; 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的水温相同,气泡上升,水压变小,气泡变大. 故选A. 点评: 水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液化而变小;水沸腾时,气泡上升,水压变小,气泡变大.在平时要注意观察、思考,发现身边的物理现象,总结包含的物理道理.

4.(3分)(2014•宜宾)从火炉中拿出被烧红的铁块,降温后会变大的物理量是( ) A. 内能 B. 质量 C. 体积 D. 密度

考点: 密度与温度.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对铁块在温度降低之后的各个物理量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 解: A、内能和温度有关,温度降低时,内能会减小.此选项错误; B、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和温度无关.此选项错误; C、体积和温度有关,根据“热胀冷缩”,可以知道温度降低的时候,体积是减小的.此选项错误; D、根据“热胀冷缩”,可以知道温度降低的时候,体积是减小的,而物体的质量不变,所以物体的密度是增大的.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深刻的理解所学过的每个物理量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特别是对于一些易产生混淆的地方要多加注意和区分.

5.(3分)(2014•宜宾)如图所示,以下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B.

拦道木升起 C. 手推车 D. 羊角锤拨钉子 考点: 杠杆的分类.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以上几种简单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们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 解:A、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可知,活塞式抽水机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错误; B、拦道木升起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正确; C、手推车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错误; D、结合图片和实际生活经验可知,在使用羊角锤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问题,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三种杠杆的分类方法和三种杠杆的特点,并结合生活实际来解答.

6.(3分)(2014•宜宾)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当把重物N放在台面P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B. 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C. 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D. 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考点: 光的反射.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用力压桌面,桌面发生形变,平面镜N或M的高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刻度尺上的光斑移动,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斑向D点的那一侧移动. 解答: 解:B镜子上放重物M后,镜子受到弹力作用而向下凹,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根据镜面反射的特点知反射的光线偏向右方,即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故选C. 点评: 这是物理学中演示微小形变的实验方法,要理解两次平面镜的反射光路.

7.(3分)(2014•宜宾)如图所示,是一科技创新小组同学们设计的水位计工作原理图,绝缘浮子随水位的升降带动滑动变阻器R的金属滑杆P升降,通过电压表是显示的数据来反应水位升降情况.水位最低时,滑杆P随位于R的a端处.L是一个指示灯,电路各部分接触良好,不计导线电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当水位不变时,则电压表示数不变,指示灯不亮 B. 当水位下降时,则电压表示数变小,指示灯变亮 C. 当电压表示变大,指示灯变暗,则表明水位上升 D. 若将电压表改装成水位计,则电压表零刻度线即为水位计零刻度线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 专题: 错解分析题;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 图示电路中,指示灯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串联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阻器的金属滑杆P上下移动时,电路中电阻改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分压特点,分析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 解: A、由图可知:指示灯与变阻器串联连接在电源上,处于通路状态,指示灯发光;当水位不变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不变,则电流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故A错误. B、电压表测量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特点可知,当水位下降,即滑动触头P向下运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小;电路处于通路状态,指示灯变暗,故B错误; C、当电压表示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特点可知,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表明触头P向上移动,即水位上升;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变小,所以指示灯变暗,故C正确. D、若将电压表改装成水位计,则电压表零刻度线时,即滑杆P位于R的a端处,由题干可知,此时水位最低,但不是水位计零刻度线,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电路的分析,关键抓住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特点分析电压表示数与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关系.

8.(3分)(2014•宜宾)深海探测器利用“深海潜水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其两侧配备多块相同的压载铁,当其到达设定深度时,抛卸压载铁,使其悬浮、上浮等,并通过探测器观察窗观察海底世界.其深海探测器在一次海底科考活动中,经过下潜、悬浮、上浮等一系列操作后,顺利完成任务.如图所示,是该探测器观察窗所受海水压强随时间变化的P﹣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探测器在AB、BC、CD三个阶段,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F浮AB<F

浮BC

<F浮CD

B. 探测器在下潜、悬浮、上浮三个阶段,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

悬浮

<v下沉<v上浮

C. 探测器在第3h、第5h和第8h的三个时刻,观察窗所受压力大小的关系是F5h>F3h>F8h D. 探测器在下潜的最深处处于悬浮状态,受到重力、浮力和海水对探测器的压力的作用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浮力. 分析: A、根据F浮=ρgV排可比较探测器在AB、BC、CD三个阶段,所

受浮力的大小关系; B、潜水器两侧配备4块压载铁,重量可以根据不同深度与要求调整.当潜水器两侧配备4块压载铁时,潜水器下潜一定深度后按恒定速度下潜;当潜水器到达一定深度时,可操作抛载其中两块压载铁,使潜水器悬停在指定深度上实现作业,包括航行、拍照、取样等;当任务完成,再抛弃另外2块压载铁,使潜水器上浮,到达水面; C、根据3h、第5h和第8h的三个时刻所受的压强关系,利用压强公式变形分析观察窗所受压力大小的关系 D、潜水器在水下悬浮,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 解答: 解:A、探测器在AB、BC、CD三个阶段,都是浸没,V排=V物,

故由F浮=ρgV排可知,在AB、BC、CD三个阶段,所受浮力的大小是相等的,故A错误; B、潜水器两侧配备4块压载铁时,对潜水器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1﹣kv2﹣F浮=ma,当速度增大时,加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潜水器做匀速运动,潜水器抛弃所有压载铁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G3﹣kv2+F浮

=ma,潜水器将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3h所受压强为7.5×104Pa,5h所受压强为10×104Pa,8h所受压强为4.5×104Pa,根据p=可得F=pS,则5h所受压力大于3h所受压力,3h所受压力大于8h所受压力,即F5h>F3h>F8h,故C正确; D、潜水器在水面下处于悬停时,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与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