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概念或名词解释
大学物理名词解释

大学物理名词解释大学物理名词解释1. 物理学(Physics)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本质、性质以及相互作用的科学,探讨物质的运动、力学、能量转换和传递、电磁现象、光学等。
它构建了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并解释了许多现象。
2. 力学(Mechanics)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力学分为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前者主要研究中等尺度物体的运动,后者则研究微观尺度物体的运动。
3. 热学(Thermodynamics)热学是研究物体热平衡和能量转换的学科。
它研究热力学规律,包括热量、温度、热容、压强等概念,并研究暖热机和制冷机等热力学设备。
4. 电磁学(Electromagnetism)电磁学是研究电荷、电流和磁场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研究电场、磁场、电磁波等现象,并揭示了电磁力的本质。
5. 光学(Optics)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光学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性质,包括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也涉及到光的波粒二象性。
6. 相对论(Relativity)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物理理论,研究物理学在高速运动和强引力场中的现象。
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改变了传统物理观念,解释了速度接近光速的物体运动规律。
7.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物理学理论。
它基于概率和波粒二象性的观念,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能量和相互作用。
8. 核物理学(Nuclear Physics)核物理学是研究原子核的性质和反应的学科。
核物理研究原子核的结构、核衰变、核反应等现象,并探索核能的应用。
9. 宇宙学(Cosmology)宇宙学是研究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的学科。
它探索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宇宙背景辐射等,并尝试回答宇宙的起源和未来发展的问题。
10. 量子统计(Quantum Statistics)量子统计是研究同一量子体系中粒子的统计行为的学科。
它通过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和费米-狄拉克统计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和分布。
力名词解释

力名词解释
力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物理概念,它是一种能产生机械作用的动能。
力可以描述物体之间的紧密联系,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从而改变物体的运动轨迹。
在力学中,力有几种不同的定义,包括新力学、老力学、动量力学和能量力学。
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属性,例如它们都是由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可以在空间上引起运动的变化等。
新力学中,力主要是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这种力由物体的质量、速度、位置和动量的变化而产生。
它们可以分为两类:内力和外力。
内力是指产生在物体内部的作用力,它们包括原子间的反作用力和分子间的粘合力等;而外力是指其他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它们包括重力、磁力、热力和电阻力等。
老力学是一种早期力学理论,它认为物体间力的模式是静止的,只有在物体运动时才会产生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受到物体的质量、速度和动量的影响。
动量力学是一种比较新的理论,它认为物体的运动受到由动量产生的力的控制。
动量力学中,力的大小和方向受到物体的动量变化的影响,这种变化会影响物体的运动轨迹。
能量力学是一种最新的物理学理论,它认为物体间受到力的控制主要取决于能量的变化。
能量力学也探讨了物体之间的能量相互转换,它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来描述能量在物体之间的流动、转换和聚集。
力是物理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理概念,它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的重要手段,控制着物体的运动轨迹以及物体间的能量流动和转换。
因此对于理解物理过程,了解力的概念和定义是非常重要的。
物理教学论——精选推荐

1一名词解释1、科学素养指一个人对于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科学素养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内容。
养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内容。
2、中学物理教学过程学生在物理教师创设的物理学习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认识物理客体,采用多种方式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实现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过程。
3物理思维中(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概念:分析是在头脑中把某一事物的整体分解成部分,从而把个别的方面与特性分解出来加以认识的过程。
认识的过程。
综合是分析的逆过程,即在头脑中把整体的各个部分,各种特性和各个方面联系并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比分解前对整体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的目的。
起来,从而达到比分解前对整体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的目的。
抽象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有关因素与无关因素区别开来,把有关因素中最本质的因素抽出来。
出来。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各种现象或现象之间的共同因素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一类事物上去的过程。
类事物上去的过程。
4物理教学中的“四要素”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四个最主要的,最基本的要素,即学生,教师,物理世界和媒体。
他们的基本关系是:学生是认识的主体,物理世界是被认识的客体,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对客体的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媒体是帮助学生认识物理世界的重要工具,整个教学过程是通过这四个基本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整个教学过程是通过这四个基本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5物理教学过程的 科学性,艺术性。
教育性科学性,最重要的是符合科学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概念,规律,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分析,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
教学的科学性要求教师正确地应用术语。
学生一些分析,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
教学的科学性要求教师正确地应用术语。
教育性,主要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物理学名词解释

物理学名词解释物理学是研究物体的原理和现象的科学,其中涉及到许多名词,尤其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定义。
因此,对这些术语的正确理解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常见的物理学名词进行解释:力:力是由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效果,可以通过力的大小(牛顿)、方向和作用点来描述。
能量:能量指物体可以用来完成工作的特性。
它可以是机械能、热能、光能或其他形式。
动量:动量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获得的积累性特性,它可以用来描述系统的运动性能。
速度: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它可以用体积测量或每小时米表示。
位移:位移是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最终位置的变化。
它可以用任何方向的距离表示。
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每个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可以用每秒米/秒表示。
物理量:物理量是可以用来反映物理过程的力、能量和其他实体的性质的参数。
作用力:作用力是由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效果,可以通过力的大小(牛顿)、方向和作用点来描述。
物质:物质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组成的物质,它们拥有自己的性质和特征。
物质密度:物质密度是指一个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它可以用克/立方米表示。
势能:势能是物体放置在其相对位置上的能量,可以通过电势、重力或弹性力等来计算势能。
变量:变量是用来描述物理过程和系统的数量。
它们可以是物理量(如位移或加速度)、自变量(如时间或距离)或控制变量(如力或温度)。
耦合:耦合是由两个或多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效果。
它可以用力、能量或其他机制来表示。
动能:动能是一个物体运动时的能量,它可以用公式(1/2mv2)来计算,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
力学:力学是研究力、动量和其他物理量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的重点是研究力的结构和行为以及物体的运动。
以上就是最常见的物理学名词的解释,从这些名词中可以看出,物理学是一门复杂而抽象的学科,其理论可以被用于研究宇宙中物质和能量的运动规律,从而更多地了解物理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定义,也为实际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物理的所有名词解释

物理的所有名词解释物理是研究物质、能量及其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它是我们理解自然界的基础。
在物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和概念,它们帮助我们解释了世界的运行方式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物理名词,并且解释它们的含义。
1. 力量(Force):力量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可以引起物体的加速度或形状的改变。
力量有大小和方向,通常用矢量来表示。
常见的力量包括重力、摩擦力、弹力等。
2. 质量(Mass):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属性,用来描述物体的多少和对力的响应。
质量通常用千克(kg)来衡量,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3. 加速度(Acceleration):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率。
它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它会加速或减速,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可正可负。
4. 速度(Velocity):速度是物体进行位移的快慢和方向。
它的单位通常是米每秒(m/s)。
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
5. 能量(Energy):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做功能力。
它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如机械能、热能、光能等。
能量是守恒的,它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或从其他形式转化而来。
6. 功率(Power):功率是描述工作效率的物理量,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1瓦特等于1焦耳/秒(J/s)。
7. 压力(Pressure):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它的单位通常是帕斯卡(Pa),1帕斯卡等于1牛顿/平方米(N/m²)。
8. 电荷(Charge):电荷是物质所带有的一种性质,负责产生电磁相互作用。
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之分,同样的电荷相互排斥,不同的电荷相互吸引。
9. 电流(Current):电流是电荷流动的速率。
它的单位是安培(A),1安培等于1库伦/秒(C/s)。
10. 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电磁辐射是由电场和磁场以波动形式传播的能量。
物理概念或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x10=30分

一、物理概念或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x10=30分)1. 外光电效应2. 灵敏度3. 霍尔效应4. MEMS5. 磁畴6. 位置敏感器件(PSD)7. 热敏电阻8. 横向压电效应9. 莫尔条纹10. 敏感元件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0.5x40=20分)1. 通过给传感器输入适当的信号观察其特性参数的方式是获得其输出响应的常规方法。
当输入量为或的信号时,输入与输出的关系称为静态特性。
描述静态特性的参数有、、、等;当输入量为信号时,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表现为动态特性。
描述动态特性的参数有、、等。
为保证传感器的量值准确,需要对传感器进行标定。
标定就是通过建立传感器与之间的关系。
传感器的标定分为与两种。
2.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线圈的或的变化实现测量的一种装置。
这类传感器的主要特征是具有。
差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按结构可分为、和三类,它们在输入为零时有一个最小的输出电压,称为。
3. 石英是一种重要的压电材料。
石英晶体有和两种。
石英晶体属于晶系,有和石英晶体之分。
石英的三个晶轴(x轴、y轴和z轴)分别称为、和。
当温度达到573℃,石英晶体就失去,该温度是其。
4. 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着的磁场中,导体内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像水中旋涡一样在导体转圈,这种现象称为。
这时,线圈的阻抗与被测金属导体的、、线圈与金属导体的以及的角频率有关,通过把这些参数的变化变换为电压或频率的变化,即可实现对被测导体的测量。
可以用三种类型的测量电路:、和。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x10=20分)1. 在理想介质中,超声波的衰减来自于超声波的()。
A.散射B.扩散C.吸收D.全反射2. 单色光的波长越短,它的()。
A.频率越高,其光子能量越大B.频率越低,其光子能量越大C.频率越高,其光子能量越小D.频率越低,其光子能量越小3. 在以下传感器中,实现三维动态力测量的最佳方法,是采用()。
A.应变式感应器B.压阻式传感器C.压电式传感器D.CCD 4. 在运算放大器放大倍数很大时,压电传感器测量电路中的电荷放大器的输出电压正比于()。
最全的物理化学名词解释

最全的物理化学名词解释材料人考学饱和蒸汽压:单位时间内有液体分子变为气体分子的数目与气体分子变为液体分子数目相同,宏观上说即液体的蒸发速度与气体的凝结速度相同的气体称为饱和蒸汽,饱和气体所具有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
敞开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无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孤立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故又称为隔离体系。
广度量和强度量:是指与物质的数量成正比的性质,如系统物质的量,体积,热力学能,熵等。
具有加和性,在数学上是一次齐函数,而是指与物质无关的性质,如温度压力等平衡态:系统内部处于热平衡、力平衡、相平衡、化学平衡状态函数:体系的一些性质,其数值仅取决于体系所处的状态,而与体系的历史无关;它的变化值仅取决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具有这种特性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
热:体系与环境之间由于温度的不同而传递的能量称为热。
功:体系与环境之间传递的除热以外的其它能量都称为功。
摩尔相变焓: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在恒定温度T及该温度平衡压力下发生相变时对应的焓变标准摩尔生成焓:在温度为T的标准态下,由稳定相态的单质生成化学计量数VB=1的β相态的化合物B 该生成反应的焓变称为该化合物B在温度T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标准摩尔燃烧焓:在标准压力下,反应温度时,1摩尔反应物质B完全氧化成相同温度的指定产物时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可逆过程:我们把某一体系经过某一个过程,如果能使体系和环境都完全复原,则该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反应热当体系发生反应之后,使产物的温度回到反应前始态时的温度,体系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的热效应。
溶解热:在恒定的T、p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溶质B溶解与溶剂A中,形成B的摩尔分数xB=0.1的溶液时,过程的焓变。
稀释热:在恒定的T、p下,某溶剂中质量摩尔浓度b1的溶液用同样的溶剂稀释成为质量摩尔浓度b2的溶液时,所引起的每单位物质的量的溶质之焓变。
物理概念或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10=30分)

一、物理概念或名词解释物理概念或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10=30分)1. 光纤的数值孔径2. 霍尔效应3. 传感器的频率特性4. 电容式传感器的寄生电容5. 分辨力6. 零点残余电压7. 热电效应8. 压磁效应9. 光生伏特效应10. 压电晶体的居里点二、填空题填空题((每空0.5分,共0.5×40=20分)1.传感器一般由 、 、 三部分组成,按能量转换方式,可分为 型和 型两大类。
2.电感式传感器按构成原理可分为 、 和 。
其转换电路有 、 、 。
在自感式传感器的转换电路中, 用的较多。
3.莫尔条纹有 、 、 三个重要特性,长光栅有 和 两种莫尔条纹。
光栅传感器一般由 、 、 和 组成。
4.磁电式传感器按工作原理可以分为 式和 式两类,它们只适用用于 测量,直接测量的量是物体的 或 。
若要测量位移或加速度,则要在测量电路中接入 或 。
5.晶体的物理特性与方向有关。
石英晶体有三条晶轴,分别是、和,在其中一个方向是没有压电效应的。
压电传感器的压电元件可以等效为一个或。
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是和。
6.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和三种形式,其中,和的静态灵敏度为常数。
三、选择题选择题((每题2分,共2×10=20分)1. 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原理是()。
A. 热电效应B. 外光电效应C. 内光电效应D.趋肤效应2. 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可以概括为()。
A.对臂阻抗之积相等B.对臂阻抗之比相等C.相邻臂阻抗之积相等D.相邻臂阻抗之和相等3. 裂相光栅四个部分的透射光的相位依次相差()。
A. πB. 2πC. 12π D.14π4. 下列传感器中不属于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的传感器是()。
A.应变式传感器B.化学型传感器C.压电式传感器 D.热电式传感器5. 锆钛酸铅系压电陶瓷的代号为()。
A.PSDDC. PZTD. PMT6. 为了提高磁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频响范围,一般通过()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 热电阻传感器
2. 磁致伸缩效应
3. 涡流效应
4. 传感器的迟滞
5. 压阻效应
6. 光生伏特效应
7. 电容的边缘效应
8. 气敏传感器
9. 不等位电势
10. 光电耦合器件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将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两端相接组成闭合回路,当两接点的温度不同时,则在回路中产生,并形成。
这种现象称塞贝克效应,即热电效应。
实验指出,当组成热电偶的材料A、B为均质材料时,回路电动势只与有关,与有关,而与热电偶的和无关。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热电偶做成传感器,也可以做成测量与之有关的其他物理量的传感器。
热电偶回路产生的热电动势由和两部分组成。
2. 感应同步器是利用两个的互感随不同而变化的原理组成的,可用来测量或,对应的感应同步器分别称为和。
感应同步器的信号处理方式分为
和两大类。
3. 光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的变化,然后通过变换成。
光电式传感器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被测量作用于或,从而将被测信息调制到光波上,使光波
的、、或等发生改变。
4. 振动频率超过的机械波称为超声波。
当超声波由一种介质入射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在两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不同,在介质界面上会产生、和等现象。
按发声原理,超声波探头可分为、、等,其中以最为常用。
按入射波束方向,超声波探头可以分为两类:和。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互感式位移可以将被测位移量的变化转换成互感系数的变化,又称为( ) 式位移传感。
A.自感B.变压器C.平衡D.直线
2.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A.重复性B.漂移C.灵敏度D.固有频率3.压电式传感器属于高内阻传感器,因此要求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 )。
A.很高B.很低C.较低D.较高
4.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测量位移量时,传感器的灵敏度随()而增大。
A.电流的增大B.间隙的增大C.间隙的减小D.电压的增大5. 数值孔径NA是光纤的一个重要参数,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数值孔径反映了光纤的集光能力
B.光纤的数值孔径与其几何尺寸有关
C.数值孔径越大,光纤与光源的耦合越容易
D.数值孔径越大,光信号的畸变也越大
6. 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的特性主要取决于()。
A.阴极材料B.阳极材料
C.纯金属阴极材料D.玻璃壳材料
7. 下列光电器件中,基于光电导效应工作的是()。
A .光电管
B .光电池
C .光电倍增管
D .光敏电阻
8. 金属丝应变片在测量构件的应变时,电阻的相对变化主要是由 ( )决定的。
A. 贴片位置的温度变化
B. 电阻丝几何尺寸的变化
C .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变化 D. 外接导线的变化
9.用热电阻测温时,热电阻在电桥中采用三线制接法的目的是( )。
A. 接线方便
B. 减小电桥中其他电阻对热电阻的影响
C. 减小引线电阻变化产生的测量误差
D. 减小电桥中电源对热电阻的影响
10.电容传感器做成差动结构,是为了减少其( )。
A. 非线性
B. 迟滞
C. 响应时间
D. 寄生电动势
四、(15分)已知电阻应变片的阻值为120Ω,灵敏系数2=K ,沿纵向粘贴于直径为m 05.0的圆形钢柱表面,钢材的弹性模量211/102m N E ⨯=,3.0=μ.
1. 弹性元件在传感器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2. 常见的弹性元件有哪些?(4分)
3. 求钢柱受N 4108.9⨯拉力作用时应变片电阻的变化量R ∆和相对变化量R
R ∆;(5分) 4. 如果应变片沿钢柱圆周方向粘贴,问受同样拉力作用时应变片电阻的相对变化量为多少?(3分)
五、(10分) 二极管双T 形交流电桥是电容式传感器的一种典型测量电路。
试说明如图1所示的二极管双T 形交流电桥的工作原理。
其中,e 是高频电源,它提供了幅值为U 的对称方波,VD 1、VD 2为特性完全相同的
两只二极管,固定电阻12R R R ==, L R 为负载电阻。
1C 、2C 为传感器
的两个差动电容。
当传感器没有输入时,12C C =。
图1 二极管双T 形交流电桥
六、(15分) 某石英压电元件x 轴向切片d 11=2.31×10-12C/N ,相对介电常数εr =4.5,真空介电常数ε0=8.854×10-12F/m ,截面积S =8 cm 2,厚度h =0.6 cm ,受到的纵向压力F x =12N 。
1. 压电式传感器中前置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分)
2. 试求压电元件的表面电荷量和输出电压;(6分)
3. 将两片完全相同的石英晶片的不同极性端粘接在一起,在同样力作用下,试求传感器输出的电荷量和总电容。
(6分)
七、(15分)
1. 叙述中间温度定律的内容。
(5分)
2. 当一热电偶的冷端不在0℃时。
采用自动电子电桥可以实现冷端温度的自动补偿,电桥由电阻1R 、2R 、3R 和t R 组成,其中1R 、2R 、3R 一般为锰铜丝绕制成的固定电阻(温度系数很小),t R 是铜丝绕制成的热电阻(温度系数很大),根据图2的补偿电路,说明工作过程。
(10分)
_ 图2冷端补偿电路
八、(15分)
1. 以N 型半导瓷为例说明气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0分)
2. 有人说只要饮酒不多可以放心驾车,交警查不出,可行吗?从气体
浓度与传感器电阻变化率的关系加以说明。
(5分)
九、(10分)举一例测量钢棒扭矩的传感器,画出其结构原理图(3分),说明其工作原理(3分),说明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结果(2分),以及如何提高其测量准确度(2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