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专题总结
地理-天气与气候

地形
对气温的影响
对降水的影响
纬度高,气温低; 纬度低,气温高。
赤道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冬季陆温低海温高, 夏季陆温高海温低。
近海迎风处降水多, 近海无风处降水少, 远海地区降水少。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 迎风坡多地形雨,
降低
背风坡少雨。
开心辞典
NO.2 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
因素。
检
测
二 说
C
说
非
洲
的 气 候
B
类 型
A
B B
C
世界气候专题总结 热 带 1.全年气温都在20℃以上可判定是热带的气候。 气 候 2.全年多雨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少雨的是热带沙漠气 判 候。 别 3热带季风气候(分旱雨两季)年降水量大于热带草原气
候(分干湿两季)。.
岸一
温 带
、 气候类型:1.亚热带季风气候 2.温带季风气 大候 陆 共同点:夏季多雨型,雨热同期
(地中海周围最典型)
温带海洋性 气候
全年_ _
南北纬_ °- _ °大陆_岸 (欧洲西部最典型)
自我纠正卡: 温带主要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 类型
特征
分布
亚热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气候
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
温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地区的亚欧大陆东岸 气候
温带大陆性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少雨 气候
A
B
C
D
A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B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C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D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十二种气候类型归纳总结表

十二种气候类型归纳总结表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气候类型,这些气候类型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水资源的分布和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十二种常见的气候类型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识别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一、热带雨林气候(Af)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其中降雨量丰富,年降雨量通常超过2000毫米。
温度相对较高,一年四季温差很小。
该气候类型的地区常见于亚马孙流域、刚果盆地等热带雨林地带。
二、热带季风气候(Am)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大陆东岸,如印度、东南亚等地。
季风气候区域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降雨丰富,而冬季则较为干旱。
温度波动较小,湿度较高。
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
三、热带草原气候(Aw)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地区内陆,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等。
年降水量较热带雨林气候少,但仍呈现干湿季节的变化。
温度较高,变化较小。
该气候类型适宜草原植被的生长。
四、热带沙漠气候(BWh)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内陆的沙漠地带,如撒哈拉沙漠。
降水非常稀少,干旱程度极高,年降水量通常不足250毫米。
同时,热带沙漠气候也是高温区域,温度波动大。
五、温带海洋性气候(Cfb)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西侧沿海地区,如英国、法国、西班牙等。
降雨分布均匀,湿度较大。
温度适中,夏季凉爽,冬季温暖,四季温差较小。
该气候类型适宜农作物生长。
六、温带季风性气候(Cwa)温带季风性气候分布在温带地区的东侧沿海地区,如中国的上海、韩国、日本等。
降水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较多,冬季较少。
温度较高,湿度适中。
七、温带大陆性气候(Dfa)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内陆地带,如俄罗斯的莫斯科等地。
温度差异很大,严寒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
降水量较少,分布较均匀。
八、亚热带湿润气候(Cfa)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在温带地区的亚热带地带,如中国的广州、美国的佛罗里达等。
降水较为充沛,但季节性明显,夏季多雨。
晋教版地理 七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串讲 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 专题 (解析版)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串讲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知识梳理一、气温概念:指大气的冷暖程度单位:℃(读作摄氏度)测量仪器:温度计气温日平均气温表示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二、气温时间变化日变化最高气温:午后2点左右最低气温:日出前后气温年变化(北半球)气温最高月:7月(陆地)气温最低月:1月(陆地)三、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总结】1、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特点是从赤道地区向南北两极地区递减;北半球等温线弯曲且密集,气温差异大;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且稀疏,气温差异小,主要是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广阔。
2、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是从赤道地区向南北两极地区递减;除南极洲外,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多在0℃以上。
3、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
等温线:在地图上将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等温线图。
气温不同纬度地区:低纬——高纬(气温逐渐降低)(纬度位置)的空分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间分布同纬度地区海陆分布布规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律山地:海拔升高,气温低(地形因素)四、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规律总结】日降水量的计算方法:将每天8时和20时观测到的降水量数值相加。
含义: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形式:雨、雪、冰雹等降水单位:毫米(㎜)表示:多年的平均降水量五、降水的季节变化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降水量不同降水全年多雨型的季不同地区的不同季节全年少雨型节变降水量不同夏季多雨型化冬季多雨型六、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总结】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起来的线。
降水分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位置)的空布亚欧大陆的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海陆分布)间分规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案降水少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七、天气天气概念: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风雨、冷热、阴晴等状况特点:短时间、多变的天气和我们天气人类生产、生活八、常用天气符号1、常见天气符号2、风向与风级的表示概括总结: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风速越快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大风速则越快。
总结中国气候知识点

总结中国气候知识点中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热带气候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气候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海洋气候。
温带气候包括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南温带海洋性气候。
寒带气候则分为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温带海洋性气候。
中国北方多为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南方多为季风气候,夏季雨量充沛,冬季湿润。
西藏高原气候寒冷干旱,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紧密,地理环境对气候的形成和演变有着重要影响。
地形的高低、山地的位置、干湿的地理环境、海陆的分布等因素都会影响气候,而气候又会影响植被的分布、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和人类的生产生活。
因此,了解中国的气候知识对于理解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热带气候中国的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和台湾岛等地区。
热带气候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和西南部的云南省。
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气温变化不大,年降水量较大,常年高温多雨,植被茂密,热带雨林广泛分布。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特点是冬季干燥,夏季多雨。
气候温和湿润,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年降水量较大,夏季多台风。
这种气候区的植被种类繁多,且保持着较好的生态平衡。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的新疆地区。
这些地区气候干燥、炎热,日照时间较长,降水量极少。
气温昼夜温差大,整年气温较高,多年平均气温在14℃以上。
这些地区荒漠沙地较多,植被稀疏,动植物种类较少。
亚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和华南沿海地区。
亚热带气候主要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海洋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春秋气温适中,夏季雨量充沛,降水主要分布在夏季,冬季少雨,显著的四季变化。
夏季存在低气压和高气压系统的交替,形成季风,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大气环流与气候一、课标呈现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三圈环流在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转的条件下,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1.气压带2.风带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知识点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2.季风环流(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改变。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知识点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1)气压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2)风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作用知识点4: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与大气环流、洋流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气压带、风带的判断方法1.位置法:如回归线附近一般是副热带高压带,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中纬度为西风带等。
2.时间法:如北半球夏季北纬30°~40°大陆西岸为西南风,亚欧大陆东岸为夏季风,副热带高压带在中国东部地区向北逐渐推移,澳大利亚西北部为东南风等。
3.特征法:如西南风可能就是盛行西风,少雨地区可能是高压控制,山地背风坡降水必然少,也可反推具体的风向和风带等。
易错点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
近地面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①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①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优质】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教材分析: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能在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读出各种气候的分布,知道季风的含义,了解季风气候的范围和特点,能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说出季风对气候的影响,认识雨热同期的特征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因为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明显特征。
明白气候复杂多样反映了我国气候要素的空间差异性和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性。
教学教法引导学生回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关气候资料,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其分析逐步归纳概括气候特征,并分析这种气候对国民经济生产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总结,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会对比,切记结论性的灌输。
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3、通过认识我国气候的有利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对祖国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增强认识,产生自豪感。
教学重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计划授课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前几节我们讲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导入新课〕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一些特点,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二节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气候复杂多样:(板书)1.复习提问:请同学们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说说我国可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和干湿区?我国既有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又有四个干湿地区,(投影片迭加演示)多种多样的温度带迭加在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上,这说明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
中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材料 专题二 气候、气候的影响、自然灾害(2021年整理)

山东省临沂市2017年中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材料专题二气候、气候的影响、自然灾害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临沂市2017年中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材料专题二气候、气候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临沂市2017年中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材料专题二气候、气候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全部内容。
气候、气候的影响、自然灾害重点知识点清单:一、天气与气候1。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左右,最低值出现在_____。
2。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__月最高,__月最低;海洋上__月最高,__月最低。
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1)纬度位置: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___;由赤道向两极降水量逐渐___.(2)海陆位置: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_____海洋,冬季相反.中纬度沿海比大陆内部降水___;回归线附近东岸降水___,西岸降水___。
(3)地形: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____°C.山地___坡降水多,_____坡降水少。
4.读“世界气候分布图(部分)”和“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填表。
二、认识天气符号风向是风的来向,___个基本方向。
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
风力是风强弱的级别,共分18级。
级数越大,风力越___。
三、中国的气候1。
气温:(1)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___,1月0℃等温线大致沿____________一线;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_________。
(2)主要影响因素:_________。
(3)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各地活动积温数值的大小,划分了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F____________。
2024年中考广东专用地理一轮知识点梳理复习第4章 天气与气候+课件

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考点
课程标准
●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 考点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
的分布。
考点4:世界的气候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
候的影响。
●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考点分析 本章节以综合考查为主,本专题是中考的必考点,主要考查的是图表 的分析能力,如从图表中提取信息作答,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 图判断气候类型等。
8.气温观测的仪器主要有温度计、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等,都 放置在__百__叶__箱__中。在我国,人工观测记录气温一般每天在北京时间 8时、14时、20时、2时各进行一次。 9.通常用_等__温__线___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等温线图中,同一 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_相__等__。
10.等温线图的判读(如右图):
性气候 大,降水少 陆内部
北美大陆内部
夏季炎热干燥, 中低纬度的大陆 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 西岸
地中海沿岸
温带海洋 性气候
中纬度地区的大 全年温和湿润
陆西岸
欧洲西部
气候类型
特点
分布规律 典型分布地区
亚欧大陆和北美
寒带气候
终年严寒,降水多
大陆的北部、南 极地地区
极洲、格陵兰岛
等高纬度地区
高原山地气候
风气候 为旱雨两季 之间大陆的东岸 菲律宾群岛北部等
亚热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中低纬度地区的 中国东南部、美国东
和湿润气候 冬季温和少雨 大陆东岸
南部
中国东北部、俄罗斯
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大陆的东部 东南部、朝鲜半岛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气温日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
之差,或称气温年振幅。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 素有关。 1.纬度: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大。原因:纬度越高正午 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 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海陆:沿海比内陆年较差小。原因:陆地比海洋的热 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 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 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3.地形:凹地大于凸地(高原和山地)
25℃等温线在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向低纬方向弯曲的程度小;
说明东岸的气温比同纬度西岸的气温高; 这是因为东岸海域有暖流流经、有增温作用;西岸海域 有寒流流经、有降温作用。气候专题总结
(3)图中回归线附近地区年
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由东岸向西岸逐渐减少。
为什么?
东岸地区因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含水汽量多)以及流经沿
气候专题总结
拓展2:气候特征的描述
☆气候特点的描述思路
• 1、☆如何描述气温特点 • 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日较差 • (描述:全年高温或温和,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
温年较差大等等)
• 2、☆如何描述降水特点 • 降水总量(如果有图,可以说明具体数值)、 • 降水季节变化(描述:降水量为多少毫米;降水总量
下图反映全球一月份等温线分布规律的是 C
气候专题总结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一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 下题。
判断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
D
①甲地气温大于0°C ②甲地气温小于0°C
③乙地气温小于4°C ④乙地气温大于4°C
A、①③ B、①④ 气候C专、题总②结 ③ D、②④
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
温等温线图,导致甲、
(C)
A.1700mm
B.1 200 mm
C.880mm
气候专题总结 D.500mm
拓展1:影响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的因素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
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 性质等有关。 1.纬度: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原因:纬度越高,太 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海陆: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3.海拔: 小尺度地区:山顶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 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4.天气状况: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5.季节:夏季气温日较差大,冬季气温日较差小。原因: 夏季太阳高度日变化较大。
2.下垫面:
①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地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③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④地面状况:森林、沙漠、湖泊、冰雪等使得地面 吸收和反射率不同。
3.天气状况:
4.人类活动:
气候专题总结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等温线(℃)分布图,据图 判断图示地区位于哪一半球(南半球或北半球)
气候专题总结
(1)上表为A、B两城市的降水资料统计表, 试比较两地1月和7月降水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该岛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中部地势高。1月B城市处 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地带,降水多,A城市处于背风地带 ,降水少;7月A城市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地带,降水 多,B城市处于背风地带气,候专降题总水结 少。
5.读非洲南部降水量和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三圈环流:
风带:西风带:降水多;
季风环流: 夏季风:降水多;
冬季风:降水少;
2.下垫面:
①海陆位置:距海近,降水多;
②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③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3.人类活动:
气候专题总结
读世界上某岛国位置示意图(该岛国的面积为65 610平方 千米,人口约1 988万),回答问题。
受海拔较低的平原气(候专渭题总河结 平原)地形的影响
降水 降水形成的条件: A、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 B、有凝结核; C、气温降低或者气流上升。
气候专题总结
降水的类型
对流雨
锋面雨
气候专题总结
台风雨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
气候专题总结
影响降水的因素:
1.大气环流:
高压:降水少; 气压带:
低压:降水多;
(1)图中25℃等温线,在沿海 和内陆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说明气温高低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25℃等温线在东、西沿海地区向低纬方向弯曲,内陆地区向高 纬方向弯曲; 说明内陆地区的气温比同纬度沿海地区的气温高; 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影响。气候专题总结
(2)图中25℃等温线,在大陆 东、西两岸的分别有什么特点? 说明气温高低有什么不同?为 什么?
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
原因是
B
A 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 甲地为盆地,乙地为
高原
C 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 两地纬度差异大
气候专题总结
4.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城市 西侧的等温线向 _南__(方向)弯曲, 说明气温比同纬 度地区___(低高、 低),主要原因 是。 受海拔较高的山地(吕梁 山)地形的影响 (2)图中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向__西_(方向)弯曲, 说明气温比两侧地区____(高高、低),主要原因是
海陆分布 地形 地表物质
纬度因素 下垫面
洋流
人类活动
三圈环流 季风环流
大气环流
气温
气 候 要 素
降水
气候专题总结
气候因子
读“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 图”,回答9~10
9.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B)
A.
B.
C. D.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气候温专题、总年结 降水量
10.图中M地的年降水量约为
岸海域暖流的影响,降水比较多;向西湿润的东南信风的影响
逐渐减小,至大陆西岸地区东南信风来自大陆(含水汽量少) 以及流经沿岸海域寒流的影气响候,专题降总结水比较少。
气候要素和气候形成因子
气候要素是用来说明大气状态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天气现象, 也被称作气象要素。如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 雷暴、雾、辐射、云量云状等等。
大气
新课标要求:
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 候的影响。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气候专题总结
知识网络
气候专题总结
重难点突破1:气候要素的分析 世界年平气候均专题总气结 温分布
各气候因子气对候专气题总温结 的影响
影响气温的因素:
1.太阳辐射(纬度):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