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老人如何养老

合集下载

孤寡老人晚年怎样生活

孤寡老人晚年怎样生活

孤寡老人晚年怎样生活*孤寡老人晚年怎样生活?*1、经济来源有保障中国有句俗语,养儿防老,儿子曾经是中国老一辈养老的唯一依靠。

如今社会发展,老年人的生活有了另外的保障,那就是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

养老保险可以为老人的老年生活提供经济来源,经济独立可以让老年人生活得更自由、更快乐。

养老保险可以帮助减轻子女的负担,让老年人不再是子女的拖累,老年人可以挺直腰板靠自己的养老金生活。

如果自己有闲钱,就看美景、享美食,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

充分享受社会回馈给老年人的美好生活,弥补年轻时的缺失,找回失去的自我。

*2、教养子孙退休后在家带孙子孙女是绝大多数老人的生活状态,回归家庭也因此成为大多数中国老人退休后的首选。

这样既可以解决子女上班孙辈没有人带的问题,还可以充实老年人的生活。

退休后则可以更好地关爱家人。

都说抱孙不抱子,老年人可以享受含饴弄孙的乐趣,担负起教养孙辈的重任,为子女分忧解难。

这样子有利于家庭的和谐欢乐,维持幸福的家庭环境。

*3、发展才能和培养兴趣老年人要学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可以帮组老年人充实自己的空余时间,享受生活的乐趣。

比如钓鱼、书法、种花、跳舞、唱歌等等,只要是老年人感兴趣的,都可以尝试一下。

根据个人的特点,老年人可以利用多年积累的经验,创造条件,开辟工作的新天地。

有烦恼的人对事情往往没有兴趣,但是,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做喜欢做的事情,提高技能,使自己胜任社会工作,从而体验快乐。

除了以上内容,下面小编继续为您介绍老人如何过好晚年生活。

*4、参加志愿者活动许多老年人退休在家后无所事事,容易胡思乱想,其实老年人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参与相关的志愿者活动,不仅给他人带去温暖,也发挥了余热。

美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刊登的研究表示,无私从事志愿工作的人比不乐于助人的人更长寿。

因此,如果老人身体力行,平时喜好社会活动,喜欢与人交流,都可以义务发挥余热,充当社区、居委会管理员,或者其他志愿者活动。

独身老人如何安度晚年

独身老人如何安度晚年

独身老人如何安度晚年
独身老人安度晚年,方法有很多:
1、找伴养老。

失去伴侣的单身老人如果有机会和条件,可以考虑找个老伴。

常言道“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儿女再孝顺也有自己的事业、家庭,不会老在你身边。

上了年纪最怕孤独,需要有个伴儿互相关心,互相照顾。

2、单独养老。

随着养老机构的不断完善,有条件的老人进老年公寓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那里衣食住行都有人照顾,还可以和同龄人一起玩牌、聊天、下棋、看电视。

别说没有子女的,就是有子女的,今后住老年公寓也是个方向。

岁数大了就进老年公寓,逢年过节、定期不定期地和孩子们聚聚,孩子们也能安心工作。

3、家庭养老。

经济条件差,没条件进老年公寓,且无子女又不愿意再婚的老人,不妨试试找一个或几个年岁差不多、兴趣爱好一致、脾气相投的朋友,在一起共度晚年。

可以让“老年报”或亲友帮着找,有自己认识的更好。

住到一起相互有个伴儿,可以互相照应,还可以把腾出来的房子租出去,作为生活补贴,或用这部分钱合请一个保姆。

但这种养老方式需要各方有包容的心,既然住到一起就要多为对方着想,只有这样才能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4、机构养老。

如果社区养老搞得好,有专门人员为孤寡老人买菜、做饭、打扫卫生,为老人安装呼叫系统,那么社区
养老当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失独老人解决方法

失独老人解决方法

失独老人解决方法如今,失独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失独老人应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政府安抚失独老人要做好许多相关工作,失独老人如何养老?今天,店铺为你带来了失独老人解决方法。

失独老人解决技巧1、精神慰藉缺乏人生三大不幸其中一项就是老年丧子,这种悲痛是他人无法体会的。

孩子不仅仅是父母们血脉的延续,也是他们精神的寄托。

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三角形的家庭构造关系,支点过于集中,情感依赖的程度更加明显,一旦崩溃就会更加封闭。

2、制度设计刚性原则缺乏对失独老人的关怀失去了唯一的子女,也就是失去了唯一的法定赡养人。

在自己老无可依,或者成为“失能老人”的时候,养老院就成为了最后的希望。

但当看到一些“失独老人”因没有儿女签字,多家养老院将他们据之门外的消息后,对养老院抱有最后一线希望的“失独老人”陷入了绝望。

不仅是养老院,现在就连住院看病也成为了这些失独父母们的一个难关。

3、经济困难,老无可依中国已渐渐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又是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方式。

在失去独生子女的同时,这些父母们也失去了唯一赡养人。

这些失独老人多为中老年群体,面临着即将退休、劳动能力丧失的境况,收入大多也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根本无法承担因年老体衰带来的一系列高昂的医疗、养老费用。

解决失独老人问题的途径1、关注失独老人情感需要。

政府和社会应该鼓励社工投入到失独老人养老问题的解决中,给予失独老人足够的感情关注,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资助层面。

应该从社区层面,以社区为单位对失独老人进行帮助,社区工作人员数量应该适当增加,建立较为专业的养老服务队伍。

2、完善养老机制。

政府要建立失独老人养老专项资金,按照失独老人的困难程度为老人提供基本的生活需要。

虽然,2007 年,人口计生委、财政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当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工作。

随后,各地制定不同的扶助实施标准。

但是,国家政府部门给予的经济扶持,远远不能解决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

孤寡老人

孤寡老人

孤寡老人相关政策1.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一条国家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给予基本生活、医疗、居住或者其他救助。

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扶养能力的,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供养或者救助。

第四十一条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应当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条例》第六条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另外的,对供养内容、供养形式和法律责任都有明确规定。

第九条农村五保供养包括下列供养内容:(一)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二)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三)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四)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五)办理丧葬事宜。

数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老有所养”作为社会建设的目标之一。

然而,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老年人问题日益凸现,空巢老人现象也日趋明显。

目前中国已步入老年型年龄结构国家行列,全国有老龄人口1.6亿,城乡"空巢老人"比例分别为49.7%和38.3%。

在独居高龄老人中,50%常年患病,30%患有心理问题甚至抑郁症。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可以了解到,自2001年起,我国已正式进入到快速老龄化阶段;未来20年,老龄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超过3%;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以上。

据专家预计,到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或将达到90%,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由此,一个新的值得我们关注群体的诞生了——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空巢家庭1561.64万户,占65岁及以上有老年人家庭户的22.83%;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2339.73万人,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26.51%。

孤寡老人有没有房屋补贴

孤寡老人有没有房屋补贴

孤寡老人有没有房屋补贴孤寡老人是指无配偶,无子女,没人照顾的人,年纪超过60周岁,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孤寡老人有房屋补贴吗?请看下文分析。

16—59岁的农民按规定缴纳每年100—500元的养老保险费,到60岁以后,就可领取每年至少660元的养老保险费。

新农保制度将以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为基本原则,吸引农民自愿参保。

将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地方政府适当提高。

目前中央确定的最低每月基础养老金标准为55元,有条件的试点县区将适当提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和省将适时调整基础养老金标准。

依据湖南省政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意见,湖南首批列入试点县的有长沙市长沙县、株洲市株洲县、衡阳市耒阳市、邵阳市邵阳县、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益阳市赫山区、郴州市北湖区、娄底市娄星区、永州市道县、怀化市芷江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岳阳市平江县、湘潭市湘潭县、常德市澧县等14个县市、区。

湖南是人口大省,6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已达到868万人。

到2021年,将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使每个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每年至少增加660元收入,让农村老年人解除养老的后顾之。

1、60岁以上老人享有政策性的优惠,如乘车免费、挂号费免费、参观等免费、部分社区活动免费,如注射流感疫苗等。

2、月补助金是百岁以上老人才享有的。

60岁以上老人不享有此政策。

我国60岁以上老人在全国占有很大的人口比例,如果每月发放补助金,将倒导国家财政支出紧张,并使用下一代的养老金,从而引发下一代人交了社保而退休后则无钱发放的窘境。

此数据统计要依照国家各部委每年的核算统计得出的结论,并对何种年龄段给予救济做出批示。

3、补助金额不同是依照各地生产、消费水平制定的。

孤寡老人的社会养老需求与服务

孤寡老人的社会养老需求与服务

孤寡老人的社会养老需求与服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孤寡老人的社会养老需求和服务日益受到重视。

孤寡老人是指失去配偶或者子女的老年人,他们面临着孤独、无助、经济困难等问题,需要社会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

一、孤寡老人的社会养老需求1.1 心理需求孤寡老人由于失去亲人的陪伴,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他们渴望有人关心和陪伴,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温暖的家庭和社区。

因此,社会应该提供心理咨询、社交活动等服务,帮助他们缓解孤独感和心理压力。

1.2 生活需求孤寡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他们可能需要帮助购买生活用品、照顾家居卫生、解决生活琐事等。

社会应该提供家政服务、生活援助等支持,帮助他们过上安宁、舒适的生活。

1.3 医疗需求由于年龄增长和身体状况的恶化,孤寡老人需要更多的医疗照顾和关注。

社会应该提供定期体检、医疗服务、药品补助等,保障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1.4 经济需求孤寡老人常常面临经济困难,他们的收入来源有限,生活负担较重。

社会应该提供经济援助、养老金补贴等,帮助他们解决经济问题,过上稳定的生活。

二、孤寡老人的社会养老服务2.1 社区关怀社区应该加强对孤寡老人的关怀和照顾。

可以建立志愿者团队,定期拜访孤寡老人,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社区还可以组织各种社交活动,让孤寡老人参与其中,增加他们的社交圈子。

2.2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帮助孤寡老人缓解心理压力和孤独感的重要途径。

社会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孤寡老人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同时,也可以培训社工和志愿者,提供心理援助服务。

2.3 定期体检和医疗服务社会应该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体系,为孤寡老人提供定期体检和医疗服务。

可以设立老年医院或者专门的老年门诊,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为孤寡老人提供全面的医疗照顾。

2.4 经济援助和养老金补贴社会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孤寡老人的经济援助和养老金补贴。

可以通过社区、慈善机构等渠道,向孤寡老人提供经济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城市孤寡老年妇女养老问题研究

城市孤寡老年妇女养老问题研究

城市孤寡老年妇女养老问题研究乔丽博(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要:人口老龄化问题中的关键问题是老年妇女的养老问题,其中必须解决的即为孤寡老年妇女的养老问题,专家预测,从2010-2050年我国孤寡老年妇女将以790多万增加到近4000万,其中80岁以上的将占到50%,即2100万。

在老龄化过程中,我们还应特别注意性别差异问题,在几乎所有的地方,女性的寿命更长于男性,但是女性老人一般比男性老人更贫穷,患慢性疾病及因病致残的比例更高,也更易受到歧视和忽视。

因此,老年问题的关键即为老年妇女养老问题。

本文就如何解决城市孤寡老年妇女养老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模式与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城市孤寡老年妇女养老问题作者简介:乔丽博,女,1987年生,陕西宝鸡人,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劳动关系。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呈大幅度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突飞猛进,加上中国特有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人口老化过程中呈现出两个显著特点:一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另一方面高龄女性人口比高龄男性人口增长速度快很多,所占比重也大得多, 1982年至1990年8年间,男性高龄老人的比重上升了0.919个百分点,而女性高龄老人则上升了1.787个百分点,比男性多出0.87个百分点。

1根据北京大学2000年的调查资料显示,老人丧偶率为80.3%,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龄女性老人丧偶率为89.5%,这部分老人丧偶后一般不再寻找配偶,再婚率极低。

当前,学界普遍认为:人口老龄化问题中的关键问题是老年妇女的养老问题,其中必须解决的即为孤寡老年妇女的养老问题,专家预测,从2010-2050年我国孤寡老年妇女将以790多万增加到近4000万,其中80岁以上的将占到50%,即2100万。

2曾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在国际老年人年会上说道:“在老龄化过程中,我们还应特别注意性别差异问题,在几乎所有的地方,女性的寿命更长于男性,但是女性老人一般比男性老人更贫穷,患慢性疾病及因病致残的比例更高,也更易受到歧视和忽视。

老人养老方式有哪些

老人养老方式有哪些

老人养老方式有哪些文章目录*一、老人养老方式有哪些*二、如何解决农村养老的问题*三、我国目前几种养老模式优劣比较老人养老方式有哪些1、老人养老方式有哪些1.1、养老院、夕阳院一提起养老院,不少人脑海里就会蹦出「无儿无女」「被抛弃」「可怜人」等字眼。

其实近几年,情况已改善了许多。

倒是有不少老人,反而也愿意去养老院过,因为有伴儿。

咱们这一代,哪还指望着儿女给养老呀,他自个儿过好自己就成!老了咱们老姐妹一起入住养老院,打打牌、唱唱曲,多好!中国老龄化日益加快,与此同时,养老体制尚不完善,养老院床位的供需矛盾,以及专业的护理监管等,也的确是还存在的问题。

1.2、居家养老居家养老,依然是绝大多数人退休后的生活方式。

1.3、老年公寓老年公寓的环境、氛围、护理等都比一般的养老院要优越些。

住进老年公寓,老人既能有居家养老的体验,又能享受到社会提供的各种服务。

2、老年人养老问题2.1、孤寡老人难防老虽然这几天天气明媚,家住里河新村79岁的田阿姨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我现在几乎不能行动,生活要靠近70岁的弟媳妇照料,弟媳妇也一大把年纪了,照顾自己都成问题,还要照顾我……”由于田阿姨一生没有结过婚,无儿无女,而且身体残疾,一直以来,都是由70多岁高龄的弟弟和弟媳妇照顾着。

“像我这样的三无老人,以后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2.2、70多岁老人很孤独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就物质生活而言,大多数老人对自己的晚年生活都很满意,但在精神生活上,许多70多岁的老人却常常觉得孤独。

2.3、老人不愿与子女同住现一个人生活在彩香的朱阿姨一直以来都不愿意和女儿住,去年女儿买了房子,准备接她到新家,可是她就是舍不得原来的居住环境,不愿和子女一起生活。

2.4、碍于面子不愿去敬老院记者了解到,苏城大多数老人在选择养老方式上大多选择了居家养老,很少有老人选择在托老机构养老。

3、老年人的优势3.1、感冒、过敏几率低研究发现,人们到50岁后,受季节性影响而造成的过敏反应会逐渐减少,比如花粉过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寡老人如何养老
文章目录*一、孤寡老人如何养老*二、我国养老模式
孤寡老人如何养老1、居家养老
对于选择居家养老的孤寡老人,街道社区要做到定期到老人家走访慰问,为老人义务进行家务劳动,组织老人参与各种社会
活动、旅游等。

社区应及时对社区内的孤寡老人进行统计,并从中挑出一些急需帮助的形成互帮对象,使老人能够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帮助老人们摆脱空巢感、孤独感和忧愁感。

使老人们在心灵上和情感上得到慰藉和理解。

一些条件较好的孤寡老人也可将房屋出租给其他老人,并雇佣一些专业的医护家政服务人员,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这样也
可使老人摆脱孤独感。

2、养老院养老
孤寡老人也可选择养老院养老,只需要办理相关入住手续,
交纳一定费用便可入住。

相对而言,在养老院养老更有利于老人的心理及身体的健康。

近年来,在国家扶持政策和市场机遇的刺激下,各类社会化
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

然而,就在养老日益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朝阳产业”的同时,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城乡之间、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养老资源分布不均衡、养老专业护理人员短缺、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渐渐暴露出来。

不少民办养老院往往
在前期投入阶段就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无法按照国家统一的养老机构建设标准进行建设,甚至存在偷工减料,以假乱真的情况。

而面对养老事业的旺盛需求,地方监管审批部门往往“睁只眼,
闭只眼”。

二三线城市,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养老机构起步晚,受
传统思维的影响,往往将养老院看成是“孤老院”或“老年收容所”,因此多采用家庭式管理,软硬件配套不足。

另一方面,不少城乡结合部的建筑物产权不明晰,消防配套
不到位,导致民办养老机构拿不到执照,只能违规经营。

当前护工群体主要构成为进城务工人员,专业度不足。

而我国护工专业也仅开设三五年时间,面临招生困难、师资不足、教材缺失、认可度低等问题。

为此,护理人员培训成为不少民办养老机构的“自选动作”。

养老院多是风险高发群体,出险率极高,缺乏明确法律支持,导致现实中因养老服务发生的纠纷往往因参考法规的不同而结
果悬殊。

欧美发达国家的确依靠养老院来养老,但他们的养老院,按
照中国的标准来看,大都是高端养老院。

而中国本土市场的特殊性就体现在如何满足低端需求上。

当前应该在养老服务和机制上创新,让每个老年人都能及时得到医疗及养护服务。

只有这样,
慢慢变老才是一件幸福而有尊严的事情。

3、“三无”老人国家养老
三无“老人是指无子女赡养、无生活自理能力、无基本生活经济来源的老人。

对于这些老人而言,他们大多是一生当中没有过结婚生子经历,到了晚年没有经济来源,再加上疾患缠身,生活很难自理。

对于”三无“老人,国家已经有很完善的赡养政策,
他们可以申请入住国办敬老院,在敬老院内安度晚年。

我国养老模式1、居家养老
自由性较高、隐私受到保护;衣、食、行等开销全部自理,
但无护理费,花费整体不高;视住房周围硬件、软件配套设施而定,可能没有专为老年人服务的网点;独居老人在家的安全性较低,
一旦身体有恙或发生意外,容易耽误治疗时间。

2、社区养老
自由性较高、隐私受到保护、吃、住、行等方面可由社区提供帮助,生活较方便;由于政府资助,个人承担的服务开支较低,
花费不高;上门服务、就近网点服务对老年人有利,便利性较强;独居老人在家安全性较低,但考虑到社区中有定点医疗机构,一
般疾病可及时治疗。

3、养老院
高级养老院生活条件较好,普通养老院半集体化生活自由度不高,且很难保障隐私;成本视养老院级别、床位级别而定,高级养老院成本较高;养老院中基本设施完备,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需
品齐全;老年人安全系数较高。

4、异地(候鸟式)养老
自由度高,享受体验度高;如果是投奔亲友或居住到当地的老年中心,成本虽高但尚能接受;如果是异地置业型,一次性购房支出压力较重;随着各地度假式养老机构的兴起,已经相当便利;自行购房的,也较为便利;安全性较差些,主要考虑旅途风险,陌生目的地的环境、餐饮风险等。

5、高级(产权化)养老社区
自由性高、隐私受保护,有管家照顾,生活较舒适;会员制、购买产权房等成本较高;社区中硬件、软件配套齐全,较好的便利性;服务人员随叫随到,安全性有较高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